有关煤炭盘运稿件

1.求关于"煤"的抒情散文
咏 煤
千百年前你曾经是生气勃勃的参天大树。一场剧烈的震动,你被无情地埋入地球深处。从此,空气与阳光离你而去,你辉煌的生命便被沉沉黑暗残酷地凝固。
埋葬并不意味消亡。忍耐了千载寂寞,经受了万均压力,在炽热熔岩的锤炼下,你渐渐地承受着蜕变的悲壮。坚硬的躯骸,一点点孕育着崭新的希望,一遍遍重温着再生的梦幻。
不屈的信念,在沉重的挤压和高温的煎熬下一步步升华——超越沉沦就能获得永生。
斗转星移,岁月沧桑。当一根钢钎靠近你的身旁,便成就了你在漫长世纪中寄托的希望。
虽然被压抑了很久很久,并没有冷却你造福世界的追求。你去炼钢,铁水流成河;你去发电,城乡夜如昼;你也去居民家庭,给家家户户带去热情的问候!
借隐灭而永恒,因磨砺而新生。哪里有光,哪里有电,哪里有热,哪里就有你不朽的灵魂!
在现代化的煤矿生产中,无论是清晨,还是晚上,机械轰鸣的音符都伴随着矿区发展。
我是一名普通的选运女工,每天每天在选运皮带上往返巡查,长长的输送带载着黑色的乌金象一条黑色的长龙逶迤而行,在轰鸣的乐符中,煤流翻滚跳跃、前赴后继,荡着鳞光,从眼前泄开,一路流淌着向远处奔去。
我的心随着煤流充满活力又富有节奏的波动而波动,随着那鳞纹的荡漾而荡漾,渐渐地,这种律动之美感染了我,快乐渐渐弥漫了心境,弥漫了车间……
煤,你这美丽的乌金,你经过岁月沉淀从800米地下被挖掘,洗掉年久的尘埃,辗转从地下来到地面,把光和热毫无保留地奉献给世人,你朴素的存在,朴素的燃烧,朴素的奉献,用青春谱写着价值。煤,你是我青春的向导,指引着我做人的方向……
2.求关于煤矿安全的稿件
我们始终如一的牢记安全为天的生产原则。
中国煤矿安全形式严峻,对安全方面的投入水平和管理机制较发达国家还有很大差距。但我们终归会达到发达国家的水平。
这需要我们不断的提高安全标准,不断的规范化作业,不断的完善和量化各个安全指标,不断的推进机械化信息化。随着全国煤矿的整合治理,安全事故发生率大幅降低,但大小事故还是偶有发生。
事故都是人为的,安全同样也是人为的。同样是人为的,发达国家为什么能把安全做好呢?我们不可否认,发达国家人都有根深蒂固的规则意识,在凌晨空无一人的路口也会遵守交通指示灯的人一定会遵守公司各个安全规定!所以我们要做的是提高我们队伍的整体素质,高危行业不需要不守规则的人,否则就是对他人的严重不负责!我们要加大上岗前的培训投入,从意识改变一个人的观念,,,,困了先不说了,睡会。
3.煤矿类的发言、稿件
煤矿责任事故不断的给人们敲醒警钟,可当一次次矿难再度来临的时候,我们又该做何反思?煤炭安全生产的监管体系为何这样薄弱?违规违法生产为何难以遏制,减少事故应该强调建立什么样的机制?煤矿事故频发:监管执法问责是关键责任事故是指人们在进行有目的的生产或其它活动中,由于人为的因素,如违章操作、违章指挥、违反劳动纪律、管理缺陷、生产作业条件恶劣、设计缺陷、设备保养不良等原因造成的事故。
次类事故原本是可以预防的。导致煤矿事故的发生,既有矿方的原因,更有属于职能部门监管的责任。
从立法层面上讲,现在缺少的不是法规,而是监督、监管责任。 “煤矿安全始终是全国安全生产工作的重中之重,必须警示高悬、警钟长鸣”。
对于地方监管部门打击非法不力,疏于监管是问题的症结所在。政府安全监管主体职责履行不到位,深化攻坚和专项整治的决心不大、措施不力,有着直接的关系。
明知道当地有非法违法或隐患煤矿而不严厉查处,对其听之任之,更或包庇掩护,就属于严重渎职行为了。而事故的发生也就和职能部门有着必然的联系和责任。
对非法、违法煤矿的查处,应该是执法在先,而不应该是执法在后。必须从源头上杜绝非法、违法煤矿的生存空间。
如执法在后,事故也就必然在先了,而对安全生产的监督、监管也就失去了意义。故,如果要追究煤矿安全生产事故后的责任,就应该先规定安监部门的责任,而不是矿主的责任。
煤炭安监作为政府的职能管理部门,拿着国家的俸禄,凭借着纳税人供养,疏于监管本身就是渎职,这种责任是不可以推卸的。而这种普遍的现象又有谁来再行监管呢?矿方在企业化运营中,追求的是利益最大化,部分煤矿的违规、违法现象应是预料和必然之中。
既有立法就难免有违法,而政府安监部门就是担当着捍卫法律、杜绝违法,实行监督、监管这样的一个部门,事故的发生和疏于这方面的管理,是否应该承担其相应的责任呢?问责制度的建立,就是维护法律能够最大的应用。从严、依法是保障安全生产秩序能够顺畅进行的基本要素,不容懈怠。
在市场经济中,地方政府为急功近利采取了粗放型发展,刻意追求GDP指标,忽视安全生产的现象时有发生。过于保护和强调煤矿生产企业的利益,而忽视了矿工的生命安全。
纵观各地煤矿事故的发生,难道不能看出这其中的一些端倪?违法、违规煤矿在云过风轻的时候,仍在我行我素。如同耗子听到了猫的叫声会采取一时的躲避,但并不会永远的呆在洞穴里一样。
伺机出洞(动)这是本性的使然。市场经济中的生存竞争往往是惨烈的,并不能完全依赖企业自律来得以有序发展。
一切生产经营活动都必须规定在法律和制度的框架内有序合法的进行。既有立法,就必然有执法。
而对煤矿安全生产的监督、监管的力度如何,这就反映了地方政府的态度和决心。是要带血的GDP增长,还是要以人为本呢?如何能够以人为本、和谐发展,既从长远的战略目标考虑,促进地方经济的稳固发展,是考量地方政府社会良知的时候了。
而遗憾的是,社会良知也好企业自律也好,最终还是要法律和制度来规范。在煤矿生产中,由于一些动态变化,最终可能导致难以预测等因素的发生。
但从目前发生的情况来看,责任事故是占据着主要的原因。也就是说,安全意识的淡漠和监管执法仍不到位。
有些煤矿企业在在当地政府强大的保护伞下,使得这里的安监部门仍然是形同虚设,怠于执法,给违法、违规煤矿提供了生存的空间。这种不作为更或官商一家的做法,给事故频发提供了温床、奠定了基础。
曾被媒体广泛报道的央广记者调查陕西横山县非法煤窑时,当地的县委书记就恼火的抱怨记者管得太多! 央广记者调查发现:在陕西横山,有多名政府官员和公职人员暗中参股煤矿经营,被陕西省政府明令关闭的煤矿仍在非法开采。可见地方政府对非法煤矿保护和青睐程度并非一般!而在同一地区的神木县,对煤矿安全事故,矿主及当地政府联袂封锁消息,更是对媒体的反映置之不理、并混淆视听。
包括该县县长以及县政府办、煤炭局、安监、纪委对均相互推诿或保持缄默。而面对死者家属的亲口供述的视频证据也能万般抵赖?可见,当地政府对安全生产的漠视到了什么程度!在地方经济利益的驱使下,对违法、违规煤矿采取放纵或疏于监管,进而是官煤勾结,谋取官员个人利益的现象,最终是导致矿难事故的源头所在。
监管、监管,刻不容缓,监而不管事故仍然!但对疏于监管这一普遍现象,又有哪些制度和法律上的制约机制呢?其实,这些都不见得不缺少。可仍有猫哭耗子,替耗子打幡的事情在发生。
当人们问道:法大还是权大的时候,我们好像只能说:当法游走于权柄之中时可能会被过滤和淡漠,事实也充分证明了这点。要减少煤矿安全事故的发生,仅仅指望政府或许是不行的。
这需要一个完整的社会监督机制和公示制度的建立。一、把职能部门的监督、监管工作摆放到安全生产的首位。
即执法在前,并严格执法问责!这里只要是责任事故,就必定要对安监部门的责任追究,而不是事后对于矿方的处罚。将监管执法前移,是减少或杜绝事故发生最有效的途径。
4.求一遍约500一800字关于煤矿安全文稿
安全从我做起 煤炭行业是一项最危险的行业,安全对于一个企业来说是最重要的。
安全,一个严肃而又不得不老生常谈的话题。每年有多少个矿山瘫塌、瓦斯爆炸,多少年轻的生命无辜断送,多少老幼无奈地承受生离死别的伤痛,多少的家庭刹那间让希望化为乌有。
就在2005年正月初五这万家团聚、乐享天伦的日子里,安益煤矿因个别人的疏忽导致***从这个世界消失。这其间多少的儿子会望着鬓染白霜的老父,深情地斟上一杯老酒,为老父老母燃响那一挂吉祥的鞭炮,有多少年轻的爸爸正盘算着为自己的幼子在元宵佳节扎上一盏兔子灯,多少的年轻人还在憧憬美好的幸福,扬起希望的风帆------然而就在刹那间这一切的梦想和他们那伟岸的身躯一起禁锢在那冰冷的黑暗世界里,曾经创想着那美好的未来留给家人的只是镜中花和无尽的哀痛。
这究竟是怎么了?一系列重大安全事故接踵发生,令人触目惊心。而一次次事故调查其结果多是人为因素。
人们不禁在质问,这究竟是因为什么?企业的安全管理去了哪里?我们员工的安全理念又放之于何方?众所周知,煤矿的安全规程、安全制度不可谓不健全、不完善,我们拥有一部用成千上万名矿工兄弟的鲜血换来的《煤矿安全规程》,我们有完善的煤矿安全管理规章制度,我们有详尽的安全质量标准化,我们有温情满怀的二道、三道安全防线。安全规程、安全制度每章、每节、每条、每句话,每一字,往往是被痛彻心扉的安全、质量事故催生而来的,为什么这用生命镌刻的安全符却不能遏制事故的黑手?这究竟是因为什么?究其原因,因为一些企业片面强调经济发展漠视生命和健康的权益。
20年来,在经济建设成为举国上下工作中心的同时,一些地方政府和企业片面强调经济增长、效益优先,产生效益至上观念者也不在少数,这一切进而深刻地影响一些企业在生产中的管理工作。片面地追求效益,从而忽视安全的重要性。
有的只是纸上谈兵,走形式摆样子,安全生产并未深入落实。而今,煤炭市场需求旺盛,煤炭价格一路攀升,煤矿生产为了抓住这个大好时机,在未有科学的安全保证下贸然提高产量,导致恶性事故的发生。
部分员工在效益好,奖金高的期待中更是蛮打蛮干。然而就在这贸然高产、蛮打蛮干的背后,事故隐患跟踪而至,一次次事故,一次次矿难,使我不禁要问:开平井喷、梁家河爆炸、大平矿爆炸、沙河矿火灾、陈家山、孙家湾矿难给矿山带来的皆是灭顶之灾,他们的效益在哪里?2004年1至9月,湖南省煤矿共发生伤亡事故309起,直接经济损失3022.9万元,间接经济损失超亿元,他们的效益又在哪里?一份由国家经贸委等单位组织的《安全生产与经济发展关系》研究结果显示,近几年来,我国每年所发生的各类安全事故所造成的直接损失接近1000亿元,加上间接损失则接近2000多亿元。
其每年的经济损失相当于两个三峡工程,两百万一所的希望小学,可以建造的数量是十个亿。2000个亿可以解决多少人的温饱问题?可以解决多少失学儿童上学的问题?此时此刻,我不想去算着一笔账,我要问的是:他们的效益又在哪里?除却这些直接损失,忘记这些间接损失,那些不再有希望的老人,那些燃烧着希望的孩子,那些曾经憧憬希望的鲜活的生命,他们的损失又将怎样计算?那又岂能“经济”二字所能涵盖的了的?朋友们,太多的问题我无法再问下去。
我要讲的是:如果没有安全、质量做保障,效益也就无从谈起。从这个意义上说,安全是效益的保障,安全是最大的经济增长点。
从大处讲,安全是确保企业的生产长期稳定运行,是创造良好经济效益的前提;从小处讲,就是保障每个家庭,每个成员的健康幸福生活,安全是家人发自内心采纳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