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素质教育大讨论发言稿
1.什么是素质教育大讨论,如何开展素质教育大讨论发言稿
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轨,是当前我国基础教育改革的首要任务和主攻方向。素质教育最终要通过教学过程来实施,课堂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主渠道。优化数学课堂教学过程,全方位渗透素质教育,就是要充分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引导学生积极主动的学习,注重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创新意识,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的和个性品质。下面我结合自己的数学课堂教学实践谈几点体会和做法。
一、根据数学教学内容,渗透数学思想方法
数学思想方法是数学的灵魂,是对数学规律的本质认识,是培养学生形成良好“数学素质”的关键,也是学生获取数学知识,发展思维能力的动力工具。学生一旦掌握了数学思想方法,将会在今后学习中长期发挥作用。加强数学思想方法的指导,是防止学生两极分化,大面积提高初中数学教学质量的有效途径。
数学思想方法相对于数学知识而言,它的呈现是隐蔽的,是学生难以独立地从教材的字里行间直接获取的。作为教师,应当将这些思想方法从教材中充分挖掘出来,在教学活动中充分体现出来,由“潜”变成“显”,使学生在获取数学知识的同时也获得数学思想方法,并应用到新知识的学习与探索中去,达到逐步培养思维能力,提高数学素质的目的。如在教学一元二次方程一章时,我把重点放在如何理顺配方法、公式法、分解因式法之间的关系上,让学生能够灵活的运用这些思想方法去解决一些实际问题,这样,既让他们学得简单,又提高了他们的思维能力。
二、以学生为主体,培养学生的“参与”精神
素质教育要求人人成功,但学生智力发展的不一致和良好学习习惯的不平衡,造成了他们学习上的差异。为了让每一位学生都能在原有的基础上得到发展,都能尝到跳一跳就能摘到果子的成功喜悦,我们在教学中,应把教师传授知识的过程,变成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休,主动参与积极探索的过程,把重视传授知识改变成激发学生求知欲、好奇心、创造精神和开发学生潜能的学习活动过程,从根本上改变学生的被动地位,使教育成为一种十分重视学生“个性”的活动。
课堂教学中,一是发掘学生学习数学的内动力,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积极“参与”;二是分居设置学习目标,学生自主选择,让学生在教学活动中全体‘参与”;三是启发指导学生会读、会想、会讨论、会练、会归纳总结等.让学生在教学活动中学会“参与”。通过这种让学生“参与”的教学模式,给每位学生均等的机会,营造一种你追我赶、人人向上的学习氛围,激发他们强烈的成功欲望.同时培养他们良好的学习习惯。
三、重视学生非智力因素,培养学生优良的个性品质
数学学习的过程,不仅需要认知因素,也离不开情意因素。这两者通常被当作数学学习过程的操作系统和动力系统。初中学生身心发展的特殊性决定了初中数学教学应十分重视发挥学生的非智力因素的作用。在教学活动中,要重视学生非智力因素的培养,用非智力因素促进智力因素,这是提高数学教学质量的有效途径。要做到这一点,需以学生的思想实际为情感教育起点,培养学生优良的个性品质,因为优良的个性品质是各种非智力因素的集中反映,它决定着认知的方向、进程和效率。
贯彻到教学中,一是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以饱满的热情感染学生,引导每个学生都进入角色,激发他们产生强烈的求知欲;二是树立新的教学观,发扬教学民主,让学生在温馨舒畅的氛围中快乐地学习,主动地学习;三是结合教材内容,适时进行学习目的性教育,及时检查学生完成学习目标情况,常表扬他们的进步,使之保持饱满的学习热情和追求意向;四是巧设教学情境,不断充实教学内容,使学生明确具体的学习目标,做到每个学生都学有所得,不断长进。
通过教学,培养学生推理、抽象、归纳、整体、优化等思维意识,使学生从数学的学习中形成诚实、正直、坚忍不拔、不轻率盲从的品质,尊重真理、尊重客观规律的习惯和严谨的生活态度,形成从整体把握事物,从全局思考问题,遇到困难能不断创设条件,化繁为简,化难为易,使事物朝着最优方向发展的思维意向,这是教学效果由数学领域向非数学领域的重大飞跃。
总之,数学课堂中的素质教育要落到实处,教师必须彻底更新教学观念,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多给学生一些思考的机会,善待学生的每一个疑问,帮助他们树立遇到困难勇于探索的勇气和信心,让学生品尝到成功的喜悦,尽量使每个学生的创造潜力都得以挖掘,努力把他们培养成为敢于探索、勇于创新、善于思考的新型人才。
2.好教师好行为大讨论发言稿
--师德建设年活动记录尊敬的领导、各位同事:大家好!我是五年级代表。
作为一名平凡而又普通的教师,今天能有机会在这里和大家一起交流师德感受,我深感荣幸。衷心地感谢学校领导一直以来对我工作的支持和关注,深深感谢同事们的理解和帮助。
今天,我发言的题目是《教师专业与师德同行》。教师是所有推动社会进步力量中一个神圣的角色。
从我开始走上小学讲坛的那一刻开始,我就告诉自己一定要努力工作,要担负起自己所肩负的责任,对得起每一位渴望知识、渴望成才的学生。人们常说:“干一行要爱一行”。
作为一名教师,我深知教师的劳动是平凡、琐碎的,教师的生活是清苦、清贫的。但教师在知识结构的完善方面有自求自得的充实感,在精神寄托方面有育天下英才的自豪感。
只有爱上这一职业,才能真正做到甘愿为实现自己的社会价值而自觉投身于这种平凡的工作中;只有对教育事业心存敬重,甚至以苦为乐,以苦为趣,才能产生巨大的拼搏奋斗的动力。本着对这份神圣工作的挚爱,在领导的支持和同事们的帮助下,我严格要求自己,遵守学校各项教学规章制度,保质保量的完成自己所承担的各项教学任务,同时积极关心学校的改革和发展,主动配合学校的各项活动,为学校的发展贡献自己的微薄力量。
作为一名教师,我深知自己担负着“传道、授业、解惑”的重任。在领导的关怀和同事们的帮助下,我很快地养成了良好的工作习惯,掌握了一些教学方法。
备好课是上好课的前提。教师的教育观念,教师的专业素质,是制约备课行为,影响备课质量的两个主导方面。
观念是行为的先导。教育观念直接影响教师的教育行为,并间接地影响着教师的道德行为,教育观念是教师职业道德的灵魂。
新时期要求教师树立新的教育观、发展观和学生观。教师的专业素质,包含专业知识、专业技能、专业情意。
其中,教师的专业情意则包括专业理想、专业情操和专业性向。专业理想是教师职业道德之本。
树立教育事业心,以正确的教育思想教书育人,有教育责任感,是对教师职业理想的基本要求。因此,要想备好课,教师首先要转变教育观念;其次,要不断提高和完善专业素质。
是否树立了以学生为主体的观念,不仅仅表现在课堂教学中的教师行为上,也体现在教师的备课之中。以往,我们的教案上一般以表述教师活动为主。
如,教学目标被陈述为“使学生……”“培养学生……”“训练学生……”等。再如,教学过程的设计内容,一般只有教学步骤(或教学环节)、只讲教师做什么和怎么做,极少有(或者没有)学生做什么、怎么做等内容,更没有“因人而异”“因材施教”的设计。
为学生的个性化发展设计教学,要求教师在备课时要面向每一个有差异的学生进行“个体”设计教学。因而,教师需要充分分析学生的不同特征,以学生的基本特征和具体情况为设计的出发点,而不是像以往那样以学生的平均水平为假想的教学对象,或者做《教案》和《教参》的“搬运工”,或者沿用“老”教案上课,这也就是所谓的“目中无人”。
为使教学既面向全体学生,更注重学生个性化发展,教师做到以下两点尤其重要:(1)在充分研究学生的基础上,为学生依据自己的经验和已有知识进行个性化学习设计教学。如,阅读教学对文本的多元解读设计,数学教学对解决问题方法多样化的设计和适用不同层次学生的练习设计等。
(2)在熟悉学生的个体差异,发现学生的个性特点的前提下,为学生的个性化发展设计教学。如,基于学生多元智能开发的设计,在合作学习中合理设计学生角色等。
将上述备课观念落实到备课上,就是处理教材和设计教学的具体行为。(1)在处理教材时,教师要更多地结合学生的实际来思考。
如,如何引发学生的兴趣,如何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如何引导学生自己发现问题、探究问题,如何调动学生实践活动的积极性,等等。(2)对于教学目标的确定,必须以学生需要为基础,注意促进学生的整体发展。
如,是否有利于学生今后的发展,是否注意了教学目标和学习要求的针对性、有效性,是否关注了学生的个性差异,等等。(3)在确定教学结构时,要注意学生的现实状态,考虑学生的现实能力,教学节奏符合学生学习的规律等。
(4)选择教学策略时,要做到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有效指导学生学生学习,关注学生问题意识、创新意识培养等。(5)转变教育理念,实施差异教育。
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是发展的主体。教师面对的是学生的未来,而不是个人眼前的荣誉和利益,要立足于学生的成长。
因此教书育人不可急功近利,需从大处着眼。不能受应试教育理念的影响习惯于只看眼前,不顾将来,以剥夺学生个性为代价,换取教师的师道尊严;以牺牲学生的学习兴趣为代价,过分苛求学生的成绩,换取暂时的高分。
众所周知,爱迪生七岁上学,因成绩差退学,爱因斯坦两岁说话,上学智力迟钝,德国诗人海涅是尽人皆知的后进生,普京上小学时学习成绩一塌糊涂,而现在成为力挽俄罗斯经济大滑坡的总统。事实表明,学习成绩与创造力无明显的联系。
创造力有早晚,先后之分,越是有个性的人,创造力越突出,个性是创造的前提,把个性多样性。
3.小学素质教育之我见演讲稿400字
的见解是有创见的。轻则以扰乱课堂纪律为名加以训斥,重则视为异端,课以变相体罚。使得学生“师云亦云”,丝毫不敢越“雷池半步”,其实这样做,非但教师的威信难以持久,而且学生的参与也只是停留在表层,只是些机械模仿式的简单运用。由于学生不敢说,也就难以暴露其思维过程,学生的创新意识受到压制,而且一些错误的认识由于没能及时得到纠正,很可能会在以后的练习中再次出错。
⑵学生不愿自主参与学习。许多老师都有这样的一种错误认识,那就是小学生不懂事,让他自己学能学到什么,因而一味地抱在怀里,扶在手里,使学生丧失了许多主动参与的机会,这种教育教学方式,也逐步培养了学生思维的惰性和消极参与学习活动的意识。在观摹一些公开教学课时,我们常看到这样的现象,那就是教师布置自学或讨论内容时,很多同学消极参与,被动地等待老师讲解。反正老师要讲的,又何必费尽心思想答案,长此以往,学生自主参与学习的意识日渐淡薄,消极等待思想逐步抬头。
⑶学生不会自主参与学习。要让学生自主开展学习活动,首先必须具备自主学习的方法,倘若学生连书都不会看,又谈何自学课本。笔者曾问过一些同学数学书上的一些标记的意思(比如说:虚线方框、虚线表示的数字0等),多数同学竟然说不清楚。
多数同学的课前预习,就是把要学的内容读一遍,至于是否看懂,能不能进行一些模仿练习等从不考虑。当然,有些老师也曾布置过让学生预习的作业,可是又没有切实可行的检查办法,
结果布置与不布置完全没有两样。
这些与素质教育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发展的精神是相悖的。它不利于学生自我学习意识的培养和自主学习精神的弘扬,但好多教师苦于找不到有效的途径,也就只好“满堂灌”了。学生被动学习,不会学习,课堂教学效率低下,学生课业负担过重,这既影响了学生的身心健康,又妨碍了学生的个性发展。
三、背景分析
在素质教育背景下,开展自主性参与研究有着积极的现实意义。
1、让学生自主参与教学活动是素质教育思想的基本体现。素质教育思想有三个要义,即面向全体学生;面向学生的每一个方面;让学生生动活泼、主动地发展。这就明确告诉我们,课堂教学中的素质教育的根本任务就是落实学生的主体性。课堂上学生能否自主参与教学活动是学生能否成为活动主体的明显标志。也就是说,只有学生在情感、思维、动作等方面自主参与了教学活动,学生的学习主体性才能充分体现出来;只有学生的主体性充分地得到体现,课堂中的素质教育才能真正落到实处。
2、让学生自主参与教学活动是学生生理心理发展的要求。心理学研究结果表明,人的心理可分为两大系列,即智力因素系列与非智力因素系列。学生的学习和发展是这两个方面因素相互制约、相互促进的辩证统一过程。美国著名心理学家布卢姆研究认为,“90%的学生的能力倾向差异只不过是学习速度的差异,而不是智力差异”,而学习速度的差异大多是非智力因素的水平差别所致。因此,在教学中既要重视强化学生的非智力因素,激发动力系统,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进入积极、主动的心理状态,
4.如何实施高效课堂教学策略素质教育教学改革大讨论教师发言稿
浅谈在课堂教学中怎样实施素质教育
从“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轨是当前中小学教育改革的主题。改革传统的教学方法,改进小学课堂教学,提倡素质教育是目标。国家教委关于当前积极推进中小学实施素质教育的若干意见精神,蕴含着深刻的人文倾向和当代国际人文化的潮流。发扬“尊重人格、尊重差异、思想自由、个性解放、自知自律、自主发展”的人文主义精神,推进小学课堂教学人文化改造,培育自尊、自强、自立的有独特个性、有完善人格、有创造精神、敢于标新立异的人才,是当前教育改革 一项新课题。
近几年来,许多中小学在优化教学目标、内容、方法和手段上进行过有效的探讨,但有一些精心设计的课程仍然是“教师牵着学生走”。
5.怎样开展好感恩主题教育 素质教育大讨论发言稿
最近我校一位学生遇到了一件这样的事情,在放学的路上遇见一位老奶奶被车撞到了路沟里,车跑了。这位学生就把她救了起来,并用自行车把她送到了医院。等老人的家人来了以后,不但对这位学生没有任何的感谢,反而说是他撞了老人,让老人来说清楚究竟是怎么回事的时候,老奶奶却不肯说出实情,而说:“我记不清楚了。”就这样,这个学雷峰,做好事的学生,在老人家人的逼迫下,为老人支付了800元的医药费。
诸如此类的事件让人深思:为什么不断出现获救者、受恩者冷漠绝情的面孔?为什么现在的人都这样?怎么感恩情结离人们越来越远呢?
我们中华民族具有优良的“感恩”传统。在我们五千年灿烂的文化中,“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反映出我国古人对感恩的认崇尚。就连我们的祖先在造字上也反映出了感恩的思想,有文字专家分析:“恩”从因从大,乃就起口而扩大之意,亦含有相赖相亲之意,心之所赖所亲者,彼此有厚德至谊,即他人给我或我给他人之友谊。
然而,由于当今社会一些不良风气的影响,公民的感恩意识在逐渐淡化。金钱和利益的权衡代替了人与人之间的真情相助,自私自利的贪婪在蚕食人们的良知。孩子不知道感谢父母的养育之恩;学生不知道感谢老师的教导之恩;被帮助者不知道感谢帮助者之恩;政府不知道感谢人民的尊重之恩;人类不知道感谢自然的恩赐之恩……
人们啊!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今天,请你学会感恩吧!感恩生活,感恩父母,感恩老师,感恩自然,感谢一切给予过自己帮助的人。这样,你才会更加热爱生命,更加关爱他人;你才能收获平和与快乐
6.如何实施高效课堂教学策略素质教育教学改革大讨论教师发言稿
浅谈在课堂教学中怎样实施素质教育从“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轨是当前中小学教育改革的主题。
改革传统的教学方法,改进小学课堂教学,提倡素质教育是目标。国家教委关于当前积极推进中小学实施素质教育的若干意见精神,蕴含着深刻的人文倾向和当代国际人文化的潮流。
发扬“尊重人格、尊重差异、思想自由、个性解放、自知自律、自主发展”的人文主义精神,推进小学课堂教学人文化改造,培育自尊、自强、自立的有独特个性、有完善人格、有创造精神、敢于标新立异的人才,是当前教育改革 一项新课题。近几年来,许多中小学在优化教学目标、内容、方法和手段上进行过有效的探讨,但有一些精心设计的课程仍然是“教师牵着学生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