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范文 > 范文
  • 路由与交换总结

    1.路由与交换这门课的实训总结怎么写呢

    通过学习路由交换,懂zd得了很多做人的道理,做人不能太交换机,要懂得3层的变化,并且还要知道IP CEF这些快捷路径。

    IP地址的变化正如人生,总是充满了不如意,每个IP地址都有自己的掩码,不是你想改就能改的,这如我们的生活,如果我们很盲目的去改变自己的生活,那会充满了蛋疼。通过交换的学习,我们懂得了人生,总是有自己的轨迹,正如交换机发送数据包一样,总是通过MAC地址,我们做事也一样,需要有一个标准。

    通过学习路由交换,我还从中找到和追女朋友一样的共性,比如STP,我们不能总是按着她的想法走,我们需要有自己的想法,我们从这点,就衍生出版来MST,第一个≠最好的,永远都是要找到最适合的!!!经过路由与交换的实训,我发现,人生不能只有路由交换,人生总是充满了其他形形色色的东西。

    正如网络权一样,网络需要的不仅仅是路由交换,网络还需要安全、语音、运营商、存储、无线,等等不同的东西;我发现,只有各种各样不同的东西相互结合,才能有我们更好的明天!!。

    2.交换机/路由器实训心得体会

    经过两周的实训,顺利完成六个项目,分别是交换机配置(vlan trunk vtp),静态路由,动态路由,ospf,访问列表,nat。在此次交换机和路由器的专业课程实训过程中,使我能将平时课堂上所学到的零散的理论知识能够综合灵活的运用起来,由于我平时的踏实努力,在遇到一些配置错误问题时,也能轻松的解决,并且知道了不能一味的单方面学习理论知识,或者是一味的单方面注重动手能力的培养,是不能够完全的学到精湛的技术,是不能满足用人单位的的需求的,因此,我们不仅仅要加强我们理论知识,也要提高我们的实际操作能力,这样才能拿的出去,才能和一些本科学校竞争,才能走上属于自己的工作岗位,这样的我们才能真正的被社会认可,只有不断努力,用人单位才会更加的器重和肯定我们的能力。而且在当今找工作难的情况下,没有过硬的技术就会被淘汰,就不会找到好工作。

    在实训的过程中,让我体会到了,不仅仅要熟悉掌握命令,更重要的是在实训的过程中,必须要小心在小心和谨慎在谨慎,必须要注意配置的模式,,不论在其中的任何一个环节脱轨,就意味着你必须重新配置,一个不小心导致的是全部的重新开始,也许造成的就不是重新开始这样的小事故,所以我们必须在学习和工作的时候,打起精神,一定要认真仔细,有耐性。在实训的时候,应该先分析实训题目,看清楚实训要求,比如,第一个项目要求switch1,switch2,由于我的不细心没认真审题没有把交换机名字改为switch1,switch2,导致从做一遍,这就是教训,在实训的时候,应该先分析实训题目,看清楚实训要求,有自己的处理方法,是把自己的配置方法写下来还把拓扑图画下来按题的要求标记好尽可能的不出不必要的错误,按着分析和要求去配置,按着分析和要求去配置时,特别要注意的是每个IP地址配置后要激活才可以生效,show命令必须是在特权模式下进行等,按着正确的方法和步骤去配置,细心的执行每一个命令,就可以减少因为粗心带来的不必要的麻烦,特别是在做实训5的时候我知道要用到书本中配置命令但由于我对访问例表的知识不够熟悉也没有掌握除按照书本上的方法做,我自己不知道从何做起也不知道要实现什么样的结果,当我按照书上和平时的笔记做时,结果还是会错当老师给我讲解时我才明白.访问例表要应用到每个端口并且ip access-group 101 out 而不是书上写的ip access-group 101 in 如果没有实训我可能不会知道.还有实训5的第二的题时配置访问例表也不能照书上的按部就班只要在全局模式下写入access-list 101 permit tcp host 192.168.1.2 any eq telnet 就可以而书本上的却多了一些不必要的配置命令。让我明白了,做任何一件事情都要细心,工作也好,学习也好,细心都是很重要的因素。

    此次实训,也让我明白了自己的不足和今后努力的方向,我的不足就是在我配置的过程中,不能把课本上知识灵活运用在具体项目中,尤其是在做每个项目第二题的时候,需要灵活运用课本知识,而我照书本上的方法做,这只能说明理论学的还不够扎实。这就是今后努力方向,不管做什麽事都要一步一个脚印。

    其实,我应该先增强理论知识,才能提高我的实际动手能力,其一、实训是对每个人综合能力的检验。要想做好任何事,除了自己平时要有一定的功底外,我们还需要一定的实践动手能力,操作能力。其二、此次实训,我深深体会到了积累知识的重要性。俗话说:“要想为事业多添一把火,自己就得多添一捆材”。我对此话深有感触。再次,“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在短暂的实习过程中,让我深深的感觉到自己在实际运用中的专业知识的匮乏,刚开始的一段时间里,对一些工作感到无从下手,茫然不知所措,这让我感到非常的难过。总以为自己学的不错,一旦接触到实际,才发现自己知道的是多么少,这时才真正领悟到“学无止境”的含义。这也许是我一个人的感觉。不过有一点是明确的,就是我们的理论到实践的确是有一段距离的。

    通过这次实训,真正的明白自己需要加强的是在加强理论知识和提高动手能力的同时增强自信心,有足够的自信心才敢去面对以后的生活,所以我觉得我还应该多动手练习,结合书本和实际,加强自身的能力提高。

    这次实训,也让我明白了自己的不足有很多知识都不够牢固需要更加努力加强练习,同时我也克服平时动手时间少的坏毛病,让我明白面对各种各样的困难,不管是未解答的题目,还是生活工作上遇到的困难,就像是一道实训题,我应该要有自信和细心,还要保持十足的干劲和充沛的精力,去用心解答它。实训心得:自信,细心,认真,踏实,谨慎,耐性,灵活。

    3.路由器和交换机的共同点

    路由器和交换机的相同点如下:

    (1)“交换”是一个涵义广泛的词语,当它被用来描述数据网络第二层的设备时,实际指的是一个桥接设备;而当它被用来描述数据网络第三层的设备时,又指的是一个路由设备。 即:交换机和路由器都可用来交换网络设备,只是所交换的网络层次不同。

    (2)可以上网。都是用来扩展网络的。

    路由器和交换机的不同点如下:

    (1)工作层次不同最初的交换机是工作在OSI/RM开放体系结构的数据链路层(第二层),而路由器一开始设计工作在OSI模型的网络层。由于交换机工作在OSI的第二层(数据链路层),所以它的工作原理比较简单,而路由器工作在OSI的第三层(网络层),可以得到更多的协议信息,路由器可以做出更加智能的转发决策。

    (2)数据转发所依据的对象不同交换机是利用物理地址或者说MAC地址来确定转发数据的目的地址。而路由器则是利用不同网络的ID号(即IP地址)来确定数据转发的地址。IP地址是在软件中实现的,描述的是设备所在的网络,有时这些第三层的地址也称为协议地址或者网络地址。MAC地址通常是硬件自带的,由网卡生产商来分配的,而且已经固化到了网卡中去,一般来说是不可更改的。而IP地址则通常由网络管理员或系统自动分配。

    (3)传统的交换机只能分割冲突域,不能分割广播域;而路由器可以分割广播域。由交换机连接的网段仍属于同一个广播域,广播数据包会在交换机连接的所有网段上传播,在某些情况会导致通信拥护和安全漏洞。连接到路由器上的网段会被分配成不同的广播域,广播数据不会穿过路由器。

    虽然第三层以上交换机具有VLAN功能,也可以分割广播域,但是各子广播域之间是不能通信交流的,它们之间的交流仍然需要路由器。

    (4)路由器提供了防火墙的服务,它仅仅转发特定地址的数据包,不传送不支持路由协议的数据包传送和求知目标网络数据包的传送,从而可以防止广播风暴。

    4.路由器和交换机的区别 简单易懂五大区别

    交换机,又叫做交换式集线器,可以简单的理解为把一些电脑连接在一起组成一个局域网。而路由器和交换机的区别很明显,它的作用在于连接不同的网段并且找到网络中数据传输最合适的路径,但二者也并不是完全无联系的。下面小编用通俗易懂的语言来为大家解释交换机和路由器的区别。

    路由器和交换机的区别一:交换机是一根网线上网,但是大家上网是分别拨号,各自使用自己的宽带,大家上网没有影响。而路由器比交换机多了一个虚拟拨号功能,通过同一台路由器上网的电脑是共用一个宽带账号,大家上网要相互影响。

    路由器和交换机的区别二:交换机工作在中继层,交换机根据MAC地址寻址。路由器工作在网络层,根据IP地址寻址,路由器可以处理TCP/IP协议,而交换机不可以。

    路由器和交换机的区别三:交换机可以使连接它的多台电脑组成局域网,如果还有代理服务器的话还可以实现同时上网功能而且局域网所有电脑是共享它的带宽速率的,但是交换机没有路由器的自动识别数据包发送和到达地址的功能。路由器可以自动识别数据包发送和到达的地址,路由器相当于马路上的警察,负责交通疏导和指路的。

    路由器和交换机的区别四:举几个例子,路由器是小邮局,就一个地址(IP),负责一个地方的收发(个人电脑,某个服务器,所以你家上网要这个东西),交换机是省里的大邮政中心,负责由一个地址给各个小地方的联系。简单的说路由器专管入网,交换机只管配送,路由路由就是给你找路让你上网的,交换机只负责开门,交换机上面要没有路由你是上不了网的。

    路由器和交换机的区别五:路由器提供了防火墙的服务。路由器仅仅转发特定地址的数据包,不传送不支持路由协议的数据包传送和未知目标网络数据包的传送,从而可以防止广播风暴。

    以上就是小编为你总结的交换机和路由器的区别,希望你看了以后能明白交换机和路由器的区别,以及各自的功能。

    注:以上信息由美乐乐家居网编辑,内容仅供参考,如需转载请保留原文链接地址

    5.华为交换路由命令小结

    用户模式hostname# ;

    特权模式hostname(config)# ;

    全局配置模式hostname(config-if)# ;

    交换机口令设置:

    switch>enable ;进入特权模式

    switch#config terminal ;进入全局配置模式

    switch(config)#hostname csico ;设置交换机的主机名

    switch(config)#enable secret csico1 ;设置特权加密口令

    switch(config)#enable password csico8 ;设置特权非密口令

    switch(config)#line console 0 ;进入控制台口

    switch(config-line)#line vty 0 4 ;进入虚拟终端

    switch(config-line)#login ;虚拟终端允许登录

    switch(config-line)#password csico6 ;设置虚拟终端登录口令csico6

    switch#exit ;返回命令

    交换机VLAN创建,删除,端口属性的设置,配置trunk端口,将某端口加入vlan中,配置VTP:

    switch#vlan database ;进入VLAN设置

    switch(vlan)#vlan 2 ;建VLAN 2

    switch(vlan)#vlan 3 name vlan3 ;建VLAN 3并命名为vlan3

    switch(vlan)#no vlan 2 ;删vlan 2

    switch(config)#int f0/1 ;进入端口1

    switch(config)#speed ? 查看speed命令的子命令

    switch(config)#speed 100 设置该端口速率为100mb/s (10/auto)

    switch(config)#duplex ? 查看duplex的子命令

    switch(config)#duplex full 设置该端口为全双工(auto/half)

    switch(config)#description TO_PC1 这是该端口描述为TO_PC1

    switch(config-if)#switchport access vlan 2 ;当前端口加入vlan 2

    switch(config-if)#switchport mode trunk ;设置为trunk模式(access模式)

    switch(config-if)#switchport trunk allowed vlan 1,2 ;设置允许的vlan

    switch(config-if)#switchport trunk encap dot1q ;设置vlan 中继

    switch(config)#vtp domain vtpserver ;设置vtp域名相同

    switch(config)#vtp password ;设置发vtp密码

    switch(config)#vtp server ;设置vtp服务器模式

    switch(config)#vtp client ;设置vtp客户机模式

    6.路由和交换有哪些详解

    传统的交换发生在网络的第二层,即数据链路层,而路由则发生在第三层,网络层。

    在新的网络中,路由的智能和交换的性能被有机的结合起来,三层交换机和多层交换机在园区网络中大量使用。 网络层次结构 网络参考模型的定义给出了清晰的功能层次划分。

    最常被提及的是ISO OSI参考模型和TCP/IP协议簇。 国际标准化组织定义的OSI参考模型将计算机网络按功能划分为七个层次,这就是我们常说的七层模型或七层结构。

    网络功能分层的直接好处是这些层次可以各司其职,由不同厂家开发的不同层次的软硬件设备可以配合使用。一个层次的设备更新或软件重写也不会影响到其它层次。

    TCP/IP协议体系中的各个层次和ISO的参考模型有大致的对应关系。 OSI中间一层,即第四层执行传输功能,它负责提供从一台计算机到另外一台计算机之间的可靠数据传输。

    传输层(Transport Layer)是承上启下的一层,在它的下面有三层,都是与数据传输相关的功能;上面也有三层,提供与网络应用相关的功能。 OSI下三层中。

    物理层(Physical Layer)负责实际的传送数据信号,数据链路层(Data link Layer)负责网络内部的帧传输,而网络层(Network Layer)负责网络间的计算机寻址和数据传输。OSI上三层中。

    应用层(Application Layer)是最高的层次,它负责提供用户操作的界面,因特网中常用的电子邮件服务,文件传输服务等都是这一层提供的。 表示层(Presentation Layer)负责数据的表示,比如发送数据之前的加密,接收数据时的解密,中英文的翻译等等都是这一层提供的功能。

    会话层(Session Layer)负责建立和终止网络的数据传输,计算机名字转换成地址的工作也在这层完成。 传统意义上的交换是第二层的概念。

    数据链路层的功能是在网络内部传输帧。所谓"网络内部"是指这一层的传输不涉及网间的设备和网间寻址。

    通俗的理解,一个以太网内的传输,一条广域网专线上的传输都由数据链路层负责。所谓"帧"是指所传输的数据的结构,通常帧有帧头和帧尾,头中有源目二层地址,而帧尾中通常包含校验信息,头尾之间的内容即是用户的数据。

    数据链路层涵盖的功能很多,所以又将它划分为两个子层, MAC(Media Access Control,介质访问控制)层和LLC(Logical link Control,逻辑链路控制)层。常见的局域网和城域网的二层标准是IEEE的802协议。

    而在广域网中,HDLC(High-level Data link Control,高级链路控制)、PPP(Point-to-Point Protocol,点对点协议)和frame Relay(帧中继)等协议都有广泛的使用。

    7.跪求一篇 关于路由交换方面的论文 2万字左右

    在路由器技术的发展历程中,性能和业务这两个因素发挥着关键作用。

    一方面,带宽和网络规模的增长推动着路由器在性能、容量方面断提升;另一方面,业务的发展驱动着路由器更加智能化和具备更强的业务提供能力。在这两项关键因素中,性能因素在路由器发展的前期起到主导作用,随着IP网络和业务的迅猛发展,业务因素或者说是业务性能在网络中的价值将起到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所谓高性能不仅指转发的高性能,还包括业务的高性能和高品质服务,路由器不但要在处理各种业务时游刃有余,同时转发性能也不会出现明显的下降。路由器提供的业务能力不是解决“有”或“无”的问题,而是高品质的业务保证。

    基于“业务与性能并重,业务平滑演进”的设计理念,业务高性能、集成化、智能化、高可靠、高安全、易使用正成为路由器的发展趋势。 五代历程:路由器技术体系演进 路由器是TCP/IP网络中最主要的联网设备。

    TCP/IP是从上世纪70年代中期美国国防部ARPANET技术发展起来的,美国军方希望用它来连接不同的局域网和广域网,以便在遭受战争打击后可以保持网络连通。TCP/IP体系结构和技术的开放性使其逐步被众多的高校、科研机构所采纳,并逐步成为一个事实上的标准。

    路由器技术体系的发展,大致可以划分为五代: 第一代路由器:集中转发,总线交换 最初的IP网络并不大,网关所需连接的设备及其需要处理的负载也很小。这一时期的网关(路由器)基本上可以用一台计算机插上多块网络接口卡的方式来实现。

    接口卡与CPU之间通过内部总线相连,CPU负责所有的事务处理,包括路由收集、转发处理、设备管理等。网络接口在收到报文后,通过内部总线传递给CPU,由CPU完成所有处理后再从另一个网络接口传递出去。

    这个阶段的路由器主要用于企业或科研机构连接到Internet。 第二代路由器:集中+分布转发,接口模块化,总线交换 由于每个报文都要经过总线送交CPU处理,随着网络用户的增多,网络流量不断增大,接口数量、总线带宽和CPU的瓶颈效应越来越突出。

    于是很自然地想到:如何提高网络接口数量,如何降低CPU、总线的负担?为了解决这个问题,第二代路由器就在网络接口卡上进行一些智能化处理,由于网络用户通常只访问少数几个地方,因此可将少数常用的路由信息采用Cache技术保留在业务接口卡上,使大多数报文直接通过业务板Cache的路由表进行转发,减少对总线和CPU的请求,仅仅对Cache中找不到的报文送交CPU处理。 第二代路由器的转发性能有了较大提升,并可根据具体的网络环境提供丰富的连接方式和接口密度,在互联网和企业网中都获得了广泛应用。

    第三代路由器:分布转发,总线交换 上世纪90年代出现的Web技术使IP网络得到了迅猛发展,用户的访问面获得了极大的拓宽,访问的地方也不再像过去那样固定,于是经常出现无法从Cache找到路由的现象,总线、CPU的瓶颈效应再次出现。另外,由于用户的增加和路由器接口数量不足引发的问题也再次暴露出来了。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第三代路由器应运而生。 第三代路由器采用全分布式结构,路由与转发分离,由主控板负责整个设备的管理和路由的收集、计算功能,并将计算出的转发表下发到各业务板,而各业务板则根据保存的路由转发表独立地进行路由转发。

    此外,总线技术也得到了较大的发展,通过总线,业务板之间的数据转发完全独立于主控板,实现了并行高速处理,使路由器的处理性能成倍提高。 第三代路由器将转发性能提高了数倍,并具备了一个业务灵活扩展、性能不断提升的体系结构,在90年代中期成为Internet骨干主流设备。

    第四代路由器:ASIC分布转发,网络交换 在上世纪90年代中后期,随着IP网络的商业化,特别是Web技术出现以后,Internet技术得到空前的发展,用户数目迅猛增加,网络流量特别是核心网络的流量以指数级数增长,传统的基于软件的IP路由器无法再满足网络的发展需要。以常见的主干节点2.5GPOS端口为例,按照IP最小报文40字节计算,2.5GPOS端口线速的流量约为6.5Mpps,而且报文处理中还包含了诸如QoS保证、路由查找、二层帧头的剥离/添加等操作,传统的做法不可能实现这些功能。

    于是,一些厂商开始引入ASIC实现方式,将转发过程的所有细节全部通过硬件的方式来实现,此外还在交换网上采用了CrossBar或共享内存的方式,解决内部交换的问题,使路由器的性能达到千兆比特,即早期的千兆交换式路由器GSR(Gigabit Switch Router)。 第五代路由器技术:网络处理器分布转发,网络交换 从上面的发展过程可以看到,每一次技术进步都是随着业务的发展而出现了新的需求。

    不过,互联网泡沫时代的发展焦点集中在路由器的转发性能上,而前四代路由器的最大进步均在速度的提升方面。在宽带互联网一路高歌迅速发展的同时,IP网络技术的缺陷也越来越充分地暴露出来:网络无管理无法运营的问题、IP地址缺乏问题、IP业务服务质量问题以及IP安全等问题,这些问题都严重地阻碍着网络的进一步发展。

    随着宽带互联网泡沫的破灭,人们经过深刻的反醒后意识到,业务才是网络的。

    8.您需要了解哪些路由和交换知识

    网络的妙处在于团队的每个人都能轻松地共享和访问信息与应用。

    请思考以下问题:您如何连接互联网观看重要演示?通过网络。您公司的软件安装在何处?在网络上。

    团队中的多名成员如何共享重要的演示?通过网络。通过何种途径才能将重要的信息传达给您的员工和合作伙伴?您的网络!什么是路由和交换?企业如何使用路由和交换技术路由和交换技术使用入门关于本解决方案,您需要咨询合作伙伴的 5 大问题什么是路由和交换?网络的工作方式是使用两种设备 - 交换机和路由器将计算机和外围设备连接起来。

    这两种工具使连接到网络上的设备之间以及其它网络相互通信。虽然路由器和交换机看起来很像,但是它们在网络中的功能却截然不同:交换机主要用于将一栋大厦或一个校园里的多台设备连接到同一个网络上。

    例如,一台交换机可以将您的多台计算机、打印机和服务器连接起来,从而形成一个共享资源网络。交换机相当于一个控制器,允许不同的设备共享信息并且彼此通信。

    通过共享信息和合理地分配资源,交换机可以帮助您节省资金,提高工作效率。交换机有两种基本类型:管理型和非管理型。

    非管理型交换机拆箱即可投入使用,并且不允许进行任何更改。因此,家庭网络设备通常使用非管理型交换机。

    管理型交换机则允许您对它进行编程。由此提供了更大的灵活性,因为您可以利用本地或远程方式对其进行监控和调整,进而控制网络的通信流量及网络用户访问权。

    路由器主要用于将多个网络连接起来。例如,您会用一台路由器将联网的计算机连接到互联网上,从而使多名用户共享一个互联网连接。

    路由器相当于一个调度员,它会选择最佳的路由路径来传送信息,以便您迅速收到信息。根据贵公司的具体需求和网络计划,选择不同功能的路由器。

    这些功能包括:防火墙:一种用于检查接收的数据并且防止公司网络受到攻击的专业软件。虚拟专网 (VPN):一种允许远程员工从远程地点安全访问网络的途径。

    IP 电话网络:利用语音和电话会议技术将贵公司的计算机和电话网络集成在一起,从而简化并统一公司的通信方式。返回页首企业应该如何使用路由和交换技术无论是数据、语音、视频还是无线接入,路由器和交换机都是所有企业通信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

    它们能够促进解决一个公司的关键问题,帮助该公司提高生产力,降低业务成本,改善安全性和客户服务质量。具体而言,路由器和交换机支持以下内容:共享应用程序允许员工访问公司的应用程序提高员工的工作效率通过路由和交换技术,允许员工,甚至那些在不同地点工作的员工平等访问公司网络内的所有应用程序、信息和工具。

    确保连接到相同工具的所有员工提高工作效率。路由和交换技术还提供了访问高级应用程序和可用的服务,如 IP 语音、视频会议及无线网络等。

    加速信息访问有效地管理信息回顾公司中发生的事情准确而及时的信息是确保企业制定制胜决策的关键所在。路由和交换技术使员工直观地访问和了解公司的实时信息,同时也为公司制定行之有效的决策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提高客服质量随时访问客户信息提高客户响应度如今,客户在与贵公司打交道时,无论是通过电话、电子邮件还是网站,他们都希望得到快速的响应和个性化的服务。要想让员工快速访问客户信息,且更迅速、从容地解决客户问题,则必须拥有一个响应快、可靠性高的网络。

    降低经营成本共享办公室设备有助于降低成本提供高速互联网接入路由和交换技术将对企业经济效益带来积极影响。通过共享打印机和服务器等设备以及互联网接入等服务来节省开支。

    此外,一个可靠的网络还会随着您的企业一起成长,因此即使您的需要发生变化,也不必更换网络。提高安全性降低风险保护重要的公司信息由于高速互联网连接始终处于打开状态,因此您可能会面临各种安全威胁。

    病毒、间谍软件、互联网攻击、电子邮件攻击以及其它安全问题都是实实在在的危险。通过安装由交换机和路由器构成的网络解决方案,贵公司的重要业务数据将得到有效保护。

    例如,路由器能够依靠内置的防火墙和入侵防御系统 (IPS) 来保护您的网络。IPS 是用于检查接收数据和防止攻击的专业软件。

    实现远程连接为移动员工提供安全的远程访问在任何地点都可以完成工作全球化趋势已经改变了我们的工作模式。虚拟团队、移动员工以及在家工作的远程工作人员全都需要随时共享信息。

    因此,现代化的企业需要不受地点限制的网络,使员工、供应商、合作伙伴及客户无论是在本地还是地球的另一侧都能彼此联系。通过 VPN 进行远程连接,员工能安全地访问公司的资源和工具,并进一步提高工作效率。

    返回页首路由和交换技术使用入门当您了解了路由和交换技术如何推动企业发展之后,下一步就要确定贵公司是否具备符合公司需求的相应基础架构。下面是开始操作之前需要考虑的事项清单。

    现有设备的质量消费级或家庭网络产品无法解决企业在发展过程中遇到的各种难题。例如,这些产品可能无法处理通信流量,或者无法随意添加语音、视频通信或无线服务,并且还会要求您单独管理各个设备。

    而企业级路由器和交换机能够为贵公。

    9.路由器和交换机的区别是什么

    交换机Switch,工作在数据链路层(第二层),稍微高端一点的交换机都有一个操作系统来支持。和集线器一样主要用于连接计算机等网络终端设备。

    交换机比集线器更加先进,允许连接在交换机上的设备并行通讯,好比高速公路上的汽车并行行使一般,设备间通讯不会再发生冲突,因此交换机打破了冲突域,交换机每个接口是一个冲突域,不会与其他接口发生通讯冲突。

    并且有系统的交换机可以记录MAC地址表,发送的数据不会再以广播方式发送到每个接口,而是直接到达目的接口,节省了接口带宽。但是交换机和集线器一样不能判断广播数据包,会把广播发送到全部接口,所以交换机和集线器一样连接了一个广播域网络。

    高端一点的交换机不仅可以记录MAC地址表,还可以划分VLAN(虚拟局域网)来隔离广播,但是VLAN间也同样不能通讯。要使VLAN间能够通讯,必须有三层设备介入。

    路由器Router,工作在网络层(第三层),所有的路由器都有自己的操作系统来维持,并且需要人员调试,否则不能工作。路由器没有那么多接口,主要用来进行网络与网络的连接。

    简单的说路由器把数据从一个网络发送到另一个网络,这个过程就叫路由。路由器不仅能像交换机一样隔离冲突域,而且还能检测广播数据包,并丢弃广播包来隔离广播域,有效的扩大了网络的规模。

    在路由器中记录着路由表,路由器以此来转发数据,以实现网络间的通讯。路由器的介入可以使交换机划分的VLAN实现互相通讯。

    总结:

    交换机:拥有软件系统、用于连接网络终端、能够打破冲突域,但是不能分割广播域。

    路由器:拥有软件系统、用于连接网络、可以打破冲突域也可以分割广播域,是连接大型网络的比备设备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