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范文 > 范文
  • 曾皙的评语

    1.曾皙的性格,志向,孔子对他的评价

    《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如实的记录了2500多年前孔子师徒五人谈论理想、志趣的事情。孔子问四位弟子各自的志向,四个弟子都有高远的理想,性格各具特征,子路直率而不谦让,冉有、公西华谦逊有礼,曾皙则洒脱自然。孔子为什么赞许曾皙的宁静淡泊、逍遥自在的生活志向呢?

    整个发言的顺序是子路、冉有、公西华、曾皙。文章开头第一句叙事,“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完全按照学生年龄辈份从大到小的顺序排列。有意思的是,这种发言顺序不知是孔子随意点将的结果还是《论语》编纂者的有意安排,从四个学生发言的内容来看,四个层次之间是一种层进相接,有机统一的关系。子路第一个发言,治国安邦,强调抵御侵略,平定战乱,消除饥荒,稳定局势,侧重于以勇强国;冉有第二个发言,强调休养生息,发展生产,使老百姓安居乐业,丰衣足食,侧重于以粮富国;公西华第三个发言,强调祭祀祖先,胸怀虔诚,或是诸侯会盟,朝见天子,各安其位,各司其职,循规蹈矩,而不肆意妄为,侧重以礼治国;曾皙最后一个发言,曾皙用朴素晓畅而又充满诗情画意的语言描绘了他的理想蓝图:“莫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

    曾皙强调社会清明,风俗纯美,逍遥自在的生活,这种理想侧重于以美治国。四种理想中前三种e68a84e799bee5baa6e79fa5e9819331333332643332均是从政治国,从抵抗外敌入侵说到发展国内生产再到推行礼乐教化,后一种理想的实现均以前一种理想的实现为基础,是前一种理想发展的必然结果。第四种理想则是前三种政治理想的综合和发展,只不过曾皙描述得比较含蓄而已。因此,孔子听后当即评说:“夫子喟然叹曰:‘吾与点也。’”非常赞许曾皙的宁静淡泊、逍遥自在的生活志向。

    2.曾皙的处事态度

    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子曰:“以吾一日长乎尔,毋吾以也。居则曰:“不吾知也!'如或知尔,则何以哉?”子路率尔而对曰:“千乘之国,摄乎大国之间,加之以师旅,因之以饥馑;由也为之,比及三年,可使有勇,且知方也。”夫子哂之。“求!尔何如?”对曰:“方六七十,如五六十,求也为之,比及三年,可使足民。如其礼乐,以俟君子。”“赤!尔何如?”对曰:“非曰能之,愿学焉。宗庙之事,如会同,端章甫,愿为小相焉。”“点!尔何如?”鼓瑟希,铿尔,舍瑟而作。对曰:“异乎三子者之撰。”子曰:“何伤乎?亦各言其志也。”曰:“莫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夫子喟然叹曰:“吾与点也!”三子者出,曾皙后。曾皙曰:“夫三子者之言何如?”子曰:“亦各言其志也已矣。”曰:“夫子何哂由也?”曰:“为国以礼,其言不让,是故哂之。”“唯求则非邦也与?”“安见方六七十如五六十而非邦也者?”“唯赤则非邦也与?”“宗庙会同,非诸侯而何?赤也为之小,孰能为之大?”

    ??

    这就是论语中的有名篇章《论语·侍坐》篇,说某一日,子路、曾子、冉有、公西华陪孔子坐,孔子让他们各言其志。子路不假思索地回答说,一个拥有一千辆兵车的国家,夹在大国之间,常受外国军队的侵犯,加上内部又有饥荒,让我去治理,用三年功夫,就可以使人人勇敢善战,而且还懂得做人的道理。孔子听了,冷笑不语。冉有说,我志向没他大,一个纵横六七十里、或者五六十里的国家,让我去治理,等到三年,就可以使老百姓富足起来。至于修明礼乐,那就只得另请高明了。孔子没有评价。公西华说,我只想做些宗庙祭祀工作,或者穿着礼服,戴着礼帽,做一个小小的赞礼人。孔子还不评价。

    ??

    轮到该问曾皙了,曾皙名点,他没有立即说话。《论语》对此写得惟妙惟肖,叫做“鼓瑟希”,大家听到的,先是一阵音乐的声音逐渐稀落下来,原来刚才他一直在专心致志地弹着瑟,听到老师问自己,他让瑟声逐渐缓和下来,缓和到最后一声,“铿尔”,当一声把整个曲子收住,“舍瑟而作”,几个字的描述,便把曾皙从容不迫的气度极其形象地描绘而出。他说,我的理想是,到了暮春时节,就是阴历三月,穿上新做的春装,在这个大地开化、万物复苏的季节,陪同几个成年的朋友,再带上一批孩子,大家一起去刚刚开冻的沂水中,把自己洗涤得干干净净,然后到沂水旁边的舞雩台上,沐着春风,把自己融汇进去,与天地一起共同迎来一个蓬勃的时节,让自己有一场心灵的仪式。这个仪式完成后,大家就高高兴兴地唱着歌回去了,我只想做这样一件事。

    ??

    接着,我们就听到孔子慨叹:“吾与点也!”

    ??

    原来,那个风发扬厉的孔子,那个倡言“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明知不可为而为之”的孔子,他的内心同曾皙一样是个很性情的人,丝毫没有因为任何外在堂皇的功业之由而让自己的内心变得贫瘠、荒芜。

    ??

    孔子之所以赞叹曾皙,是因为他看到曾皙的内心是完满充盈的,他是从最近的、从内心的完善做起。曾皙的理想看起来没有任何实用的意义,但是它却能给内心一个安顿。这种安顿需要我们与天地合一,去敏锐地感知自然节序的变化,感知四时,感知山水,感知风月。

    ??

    我想,等到孩子一旦明白了什么叫理想的时候,我就会把这篇关于理想的最切实的教育告诉他。中国的父母往往因为自身期望值的膨胀,给孩子灌输无比高大,然而忽视内心历练的理想教育,再加上社会环境本身功利主义的泛滥,所以我们看见越来越多辉煌荣耀的外壳,丰富的内心和精神变得稀薄。

    ??

    如果问我最怕未来的孩子变成哪种人,那么我会说,最怕的不是他没有远大的理想,而是没有内心。希望他能真正懂得:人并不是通过一个外在的社会坐标来衡量你是否已经成功,而是由内在的心灵标准衡定你的生命是否开始有了一种清明的内省,并且从容不迫,开始对你做的事情有了一种自信和坚定。这样无论做任何事情,就超乎了生存的功利目的,有了你的境界。

    3.论语中曾皙的名言

    曾皙的名言 莫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

    原文:(曾点,即曾皙)曰:“莫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 译文 (曾点)说:“暮春时节(天气和暖),春天的衣服已经穿着了。

    (我和)五六位成年人,六七个少年,到沂河里洗澡,在舞雩台上吹吹风,唱着歌走回家。” 曾皙用充满诗情画意的语言描绘了他心目中的理想生活和生命情趣,表现出一种淡泊名利,清静无为,逍遥自在,无忧无虑的性情。

    对此,孔子喟然长叹,深表赞同,因为,曾皙描绘的清风沂水、性天风月的生活暗合孔子壮志未遂,英雄无路的落魄心态。 选自《论语 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章》 原文及翻译 原文:子路、曾??、冉有、公西华侍坐。

    子曰:“以吾一日长乎尔,毋吾以也。居则曰:‘不吾知也!’如或知尔,则何以哉?” 翻译: 子路、曾??、冉有、公西华陪(孔子)坐着。

    孔子说:“不要因为我年纪比你们大一点,就不敢讲了。 (你们)平时常说:‘没有人了解我呀!’假如有人了解你们,那么(你们)打算怎么做呢?” 子路率尔而对曰:“千乘之国,摄乎大国之间,加之以师旅,因之以饥馑;由也为之,比及三年,可使有勇,且知方也。”

    子路急忙回答说:“一个拥有一千辆兵车的国家,夹在大国之间,加上外国军队的侵犯,接着又遇上饥荒;如果让我治理这个国家,等到三年功夫,就可以使人人勇敢善战,而且还懂得做人的道理。 ” 夫子哂之 孔子听了,微微一笑。

    “求,尔何知?” “冉求,你怎么样?” 对曰:“方六七十,如五六十,求也为之,比及三年,可使足民。如其礼乐,以俟君子。

    ” (冉求)回答说:“一个纵横各六七十里或五六十里的国家,如果让我去治理,等到三年,就可以使老百姓富足起来。至于修明礼乐,那就只有等待贤人君子了。”

    “赤,尔何如?” “公西赤,你怎么样?” 对曰:“非曰能之,愿学焉。 宗庙之事,如会同,端章甫,愿为小相焉。”

    (公西赤)回答说:“我不敢说能做到什么,只是愿意学习。宗庙祭祀的工作,或者是诸侯会盟,朝见天子,我愿意穿着礼服,戴着礼帽,做一个小小的赞礼人。”

    “点,尔何如?” “曾点,你怎么样?” 鼓瑟希,铿尔,舍瑟而作,对曰:“异乎三子者之撰。 ” (曾点)弹瑟的声音渐渐稀疏下来,铿的一声,放下瑟直起身来,回答说:“我和他们三人的才能不一样呀!” 子曰:“何伤乎?亦各言其志也!” 孔子说:“那有什么关系呢?不过是各自谈谈自己的志向!” 曰:“莫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

    ” (曾点)说:“暮春时节(天气和暖),春天的衣服已经穿着了。(我和)五六位成年人,六七个少年,到沂河里洗澡,在舞雩台上吹吹风,唱着歌走回家。”

    夫子喟然叹曰:“吾与点也!” 孔子长叹一声说:“我是赞成曾点的想法呀!” 三子者出,曾??后。 曾??曰:“夫三子者之言何如?” 子路、冉有、公西华都出去了,曾??最后走。

    曾??问(孔子):“他们三个人的话怎么样?” 子曰:“亦各言其志也已矣!” 孔子说:“也不过是各自谈谈自己的志向罢了!” 曰:“夫子何哂由也?” (曾??)说:“你为什么笑仲由呢?” 曰:“为国以礼,其言不让,是故哂之。 唯求则非邦也与?安见方六七十如五六十而非邦也者?唯赤则非邦也与?宗庙会同,非诸侯而何?赤也为之小,孰能为之大?” (孔子)说:“治理国家要讲理让,可他的话却一点不谦让,所以笑他。

    难道冉求所讲的就不是国家吗?怎见得纵横六七十里或五六十里的地方就不是国家呢?难道公西赤所讲的不是国家吗?宗庙祭祀和诸侯会同之事,不是诸侯的大事又是什么呢?如果公西华只能给诸侯做一个小的赞礼人,那谁能来做大的赞礼呢?”。

    曾皙的评语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