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机化学课程教学总结范文
有机化学学习方法
化学学习方法——观、动、记、思、练 化学科有两大特点:(一)化学的形成和发展,起源于实验又依赖于实验,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二)化学“繁”。
这个“繁”实际上就反映了化学学科知识点既多又分散,并且大量的知识需要识记的特点。因此,我们不能把以前学数学、物理的方法照搬来学化学,而要根据化学科的特点取舍、创新。
笔者根据化学科本身的特点和本人多年的化学教学经验,总结出了“观、动、记、思、练”的五字学习法,供同学们参考。 (一)观 “观”即观察。
前苏联著名生理学家巴浦洛夫在他的实验室的墙壁上写着六个发人深思的大字:观察、观察、观察!瓦特由于敏锐的观察看到“水蒸气冲动壶盖”而受到有益的启发后,发明了蒸汽机,这些都说明了观察的重要性。我们在化学实验中,培养自己良好的观察习惯和科学的观察方法是学好化学的重要条件之一。
那么怎样去观察实验呢?首先应注意克服把观察停留在好奇好玩的兴趣中,要明确“观察什么”、“为什么观察”,在老师指导下有计划、有目的地去观察实验现象。观察一般应遵循“反应前——反应中——反应后”的顺序进行,具体步骤是:(1)反应物的颜色、状态、气味;(2)反应条件;(3)反应过程中的各种现象;(4)反应生成物的颜色、状态、气味。
最后对观察到的各种现象在老师的引导下进行分析、判断、综合、概括,得出科学结论,形成准确的概念,达到理解、掌握知识的目的。例如绪言部分的第四个实验,在试管中加热碱式碳酸铜,观察目的是碱式碳酸铜受热变化后是否生成了新物质;观察内容和方法是(1)反应前:碱式碳酸铜是绿色粉末状固体;(2)反应中:条件是加热,变化过程中的现象是绿色粉末逐渐变黑,试管壁逐渐有水雾形成,澄清石灰水逐渐变浑浊;(3)反应后:试管里的绿色粉末全部变黑,试管壁有水滴生成,澄清石灰水全部浑浊。
经分析得知碱式碳酸铜受热后生成了新物质黑色氧化铜、水和二氧化碳。最后与前面三个实验现象比较、概括出“变化时生成了其他物质,这种变化叫化学变化”的概念。
(二)动 “动”即积极动手实验。这也是教学大纲明确规定的、同学们必须形成的一种能力。
俗话说:“百闻不如一见,百看不如一验”,亲自动手实验不仅能培养自己的动手能力,而且能加深我们对知识的认识、理解和巩固,成倍提高学习效率。例如,实验室制氧气的原理和操作步骤,动手实验比只凭看老师做和自己硬记要掌握得快且牢得多。
因此,我们要在老师的安排下积极动手实验,努力达到各次实验的目的。 (三)记 “记'即记忆。
与数学、物理相比较,“记忆”对化学显得尤为重要,它是学化学的最基本方法,离开了“记忆”谈其他就成为一句空话。这是由于:(l)化学本身有着独特“语言系统”——化学用语。
如:元素符号、化学式、化学方程式等,对这些化学用语的熟练掌握是化学入门的首要任务,而其中大多数必须记忆;(2)一些物质的性质、制取、用途等也必须记忆才能掌握它们的规律。怎样去记呢?本人认为:(1)要“因材施记”,根据不同的学习内容,找出不同的记忆方法。
概念、定律、性质等要认真听老师讲,仔细观察老师演示实验,在理解的基础上进行记忆;元素符号、化合价和一些物质俗名及某些特性则要进行机械记忆(死记硬背);(2)不断寻找适合自己特点的记忆方式,这样才能花时少,效果好。 (四)“思” “思”指勤于动脑,即多分析、思考。
要善于从个别想到一般,从现象想到本质、从特殊想到规律,上课要动口、动手,主要是动脑,想“为什么”想“怎么办”?碰到疑难,不可知难而退,要深钻细研,直到豁然开朗;对似是而非的问题,不可朦胧而过,应深入思考,弄个水落石出。多想、深想、独立想,就是会想,只有会想,才能想会了。
(五)练 “练”即保证做一定的课内练习和课外练习题,它是应用所学知识的一种书面形式,只有通过应用才能更好地巩固知识、掌握知识,并能检验出自己学习中的某些不足,使自己取得更好成绩。 化学记忆十大绝招 1、理解记忆法。
记忆有机械记忆和理解记忆之分。理解记忆是建立在对事物内在规律理解的基础上的记忆,其效果远远超过死记硬背的机械记忆。
2、有意记忆法。记忆可分为有意记忆和无意记忆。
有意记忆是有预定目标并采用一定方法和步骤,经过一定努力的记忆方法,这种记忆方法,由球学生学习目标明确,注意图集中,有较高的自觉性和积极性,大脑细胞处于强烈的兴奋状态,从而产生深刻的印象,记得快且牢固。 3、分散记忆法。
对于一些繁多,但必须直接记忆的化学知识,要指导学生采取各个突破、分散记忆的方法,以提高学生的兴趣和信心,增强记忆的效果。 4、联系实验记忆法。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化学实验能使学生获得丰富的大量的感性认识,能在头脑中留下深刻的记忆。
5、对比记忆法。不同事物之间总有区别,有比较才有鉴别,抓住事物的本质区别。
记忆起来就比较牢固了。对比记忆又分相似对比记忆,相反对比记忆和列表对比记忆等法。
6、归纳记忆法。将大量零散的孤立的知。
如何学习有机化学
学好有机化学要掌握有机化学的特点,以下总结出有机化学的特点,如果按以下方法去记忆学习会事半功倍。
有机化学是中学化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由于其种类繁多、结构复杂、与生产生活联系甚为密切,使之成为高考的热点。不少同学抱怨有机化学难学,甚至成为化学学习的分化点。
基于这种现象,笔者针对学生学习有机化学的常见困难进行了汇总、分析,并结合自己的教学总结出了一些有机化学的学习方法。 一、有机物的结构——学习有机化学的基础 刚接触有机化学时,同学们会注意到有机化学与无机化学不同,非常注重对物质结构的讲解与考查。
每讲一种有机物,老师都会花费大量的时间讲解物质结构,并展示该物质的球棍模型和比例模型,在平时练习中也经常会出现此类物质结构辨析题,如碳原子是否在一个平面内或在一直线上。在课堂上,同学要抓住老师展示模型的机会,多观察、多思考,掌握典型物质的结构特点。
课后,同学们应利用身边的材料,如用牙签或小木棍代表键,用水果、小泥团、面粉团等代表各种原子,拼装成各种物质的结构模型,体会各种物质结构特征。 二、结构决定性质——学习有机化学的法宝 有机化学的中心问题是结构与性质的关系问题,把握结构与性质的关系是学好有机化学的法宝。
从有机物的结构特征出发,可以很好地理解有机化合物的主要性质包括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 从物理性质看:烃一般是非极性或弱极性的分子。
分子间的作用力比较小,因此烃的熔、沸点比较低,一般难溶于强极性的溶剂(水)中;烃的衍生物随着官能团极性的增强,分子间作用力增大,其熔点、沸点都比相对分子质量相当的烃类要高,如乙醇的沸点为78°C,比相对分子质量相当的丙烷高出120.07°C。 从化学性质看:烷烃的碳碳单键结构决定了其化学性质的稳定性,取代反应为它的特征反应;不饱和烃中的双键、叁键由于其中的一个、二个键易断裂,化学性质比较活泼,加成和加聚反应为它们的特征反应;苯及其芳香烃中由于苯环结构的特殊性使其具有饱和烃和不饱和烃的双重性质,既能发生取代反应又能发生加成反应。
烃的衍生物的性质取决于官能团的性质,如甲酸乙酯、葡萄糖,尽管它们不属于醛类,但它们都含有醛基,因此它们都具有醛的主要性质(如银镜反应等),甲酸(HCOOH)从结构看,既有-COOH,又有-CHO,所以甲酸具有羧酸和醛的双重性质。因此要根据官能团种类去分析掌握烃的衍生物的性质。
从结构决定性质来看,有机化学的学习一般有其固定的规律与方法:典型物质结构→性质→用途→制法→一类物质。在课后整理知识时,应遵行这条线索,可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三、抓好联系——促进知识融会贯通 在有机化学学习中,除了掌握好各类有机物的结构、性质外,更重要的是要掌握有机物之间的相互转化关系,理清知识间的联系,形成知识网络,对中学有机化学有一个整体的认识,达到对知识的融会贯通的目的。烃通过取代或加成反应可转化成卤代烃,卤代烃可以通过取代反应转化为醇,醇经氧化可转化醛、醛被氧化生成酸、羧酸跟醇反应产物是酯,这个转化关系的本质可表示为(其中X、R代表某种基团): 这是有机化学的主干知识,是有机框图题、推断题出现频率最大的“题眼信息”之一,同学可利用该条主线整理知识,形成有机整体知识体系。
四、学会辩证分析——合理分析推理有机物的性质 在有机化学的学习中,我们通过弄懂一个或几个化合物的性质,来推知同系物的性质,从而使庞大的有机物体系化和规律化,这是学习有机化学的基本方法。但是,物质在考虑普遍联系性的同时,还要认识其发展性和特殊性,这就需要我们运用辩证唯物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去更全面、深刻地认识有机化学知识。
乙醇、苯酚、乙酸、葡萄糖分子中均含有羟基,因而它们都能与金属钠反应,放出氢气,这是含有羟基的物质具有的普遍性。但由于与羟基相连的基团各不相同,基团间相互影响的结果使羟基表现出来的性质又具有明显的差异,如:乙醇、葡萄糖溶液呈中性,苯酚溶液呈弱酸性,乙酸溶液呈明显酸性,这是普遍联系与相互影响的辩证关系。
蕴含在有机化学中的辩证关系还很多,关键在学习有机化学时,能对具体问题作具体分析,依据事物的内在特征、外部条件综合考虑,灵活地作出判断、做出处理,养成辩证思维的习惯。 我所在学校的高一学生正在学习有机化学,由于刚接触有机化学,学生普遍反映有机化学难学,听课时抓不住重点,练习时面对新题型无从下手。
其实,纵观高中三年,有机化学比无机化学要容易学的多,只要抓住“结构决定性质,性质反映结构”核心思想,掌握典型物质的结构和性质,建立有机物间相互联系和转化知识网络,多做练习接触各种题型,你定会消除畏难情绪,轻松学好有机化学,使其成为高考化学的得分点。
必修二有机化学总结
专题一 :第三单元一,同素异形(一定为单质)1,碳元素(金刚石、石墨) 氧元素(O2、O3) 磷元素(白磷、红磷)2,同素异形体之间的转换——为化学变化二,同分异构(一定为化合物或有机物)分子式相同,分子结构不同,性质也不同1,C4H10(正丁烷、异丁烷)2,C2H6(乙醇、二甲醚)甲烷燃烧 CH4+2O2→CO2+2H2O(条件为点燃) 甲烷隔绝空气高温分解 甲烷分解很复杂,以下是最终分解.CH4→C+2H2(条件为高温高压,催化剂) 甲烷和氯气发生取代反应 CH4+Cl2→CH3Cl+HCl CH3Cl+Cl2→CH2Cl2+HCl CH2Cl2+Cl2→CHCl3+HCl CHCl3+Cl2→CCl4+HCl (条件都为光照. ) 实验室制甲烷 CH3COONa+NaOH→Na2CO3+CH4(条件是CaO 加热) 乙烯燃烧 CH2=CH2+3O2→2CO2+2H2O(条件为点燃) 乙烯和溴水 CH2=CH2+Br2→CH2Br-CH2Br 乙烯和水 CH2=CH2+H20→CH3CH2OH (条件为催化剂) 乙烯和氯化氢 CH2=CH2+HCl→CH3-CH2Cl 乙烯和氢气 CH2=CH2+H2→CH3-CH3 (条件为催化剂) 乙烯聚合 nCH2=CH2→-[-CH2-CH2-]n- (条件为催化剂) 氯乙烯聚合 nCH2=CHCl→-[-CH2-CHCl-]n- (条件为催化剂) 实验室制乙烯 CH3CH2OH→CH2=CH2↑+H2O (条件为加热,浓H2SO4) 乙炔燃烧 C2H2+3O2→2CO2+H2O (条件为点燃) 乙炔和溴水 C2H2+2Br2→C2H2Br4 乙炔和氯化氢 两步反应:C2H2+HCl→C2H3Cl--------C2H3Cl+HCl→C2H4Cl2 乙炔和氢气 两步反应:C2H2+H2→C2H4→C2H2+2H2→C2H6 (条件为催化剂) 实验室制乙炔 CaC2+2H2O→Ca(OH)2+C2H2↑ 以食盐、水、石灰石、焦炭为原料合成聚乙烯的方程式. CaCO3 === CaO + CO2 2CaO+5C===2CaC2+CO2 CaC2+2H2O→C2H2+Ca(OH)2 C+H2O===CO+H2-----高温 C2H2+H2→C2H4 ----乙炔加成生成乙烯 C2H4可聚合 苯燃烧 2C6H6+15O2→12CO2+6H2O (条件为点燃) 苯和液溴的取代 C6H6+Br2→C6H5Br+HBr 苯和浓硫酸浓硝酸 C6H6+HNO3→C6H5NO2+H2O (条件为浓硫酸) 苯和氢气 C6H6+3H2→C6H12 (条件为催化剂) 乙醇完全燃烧的方程式 C2H5OH+3O2→2CO2+3H2O (条件为点燃) 乙醇的催化氧化的方程式 2CH3CH2OH+O2→2CH3CHO+2H2O(条件为催化剂)(这是总方程式) 乙醇发生消去反应的方程式 CH3CH2OH→CH2=CH2+H2O (条件为浓硫酸 170摄氏度) 两分子乙醇发生分子间脱水 2CH3CH2OH→CH3CH2OCH2CH3+H2O (条件为催化剂浓硫酸 140摄氏度) 乙醇和乙酸发生酯化反应的方程式 CH3COOH+C2H5OH→CH3COOC2H5+H2O 乙酸和镁 Mg+2CH3COOH→(CH3COO)2Mg+H2 乙酸和氧化钙 2CH3COOH+CaO→(CH3CH2)2Ca+H2O 乙酸和氢氧化钠 CH3COOCH2CH3+NaOH→CH3COONa+CH3CH2OH 乙酸和碳酸钠 Na2CO3+2CH3COOH→2CH3COONa+H2O+CO2↑ 甲醛和新制的氢氧化铜 HCHO+4Cu(OH)2→2Cu2O+CO2↑+5H2O 乙醛和新制的氢氧化铜 CH3CHO+2CU(OH)2=CH3COOH+CU2O+2H2O乙醛氧化为乙酸 2CH3CHO+O2→2CH3COOH(条件为催化剂或加温) 烯烃是指含有C=C键的碳氢化合物.属于不饱和烃.烯烃分子通式为CnH2n,非极性分子,不溶或微溶于水.容易发生加成、聚合、氧化反应等. 乙烯的物理性质 通常情况下,无色稍有气味的气体,密度略小比空气,难溶于水,易溶于四氯化碳等有机溶剂. 1) 氧化反应: ①常温下极易被氧化剂氧化.如将乙烯通入酸性KMnO4溶液,溶液的紫色褪去,由此可用鉴别乙烯. ②易燃烧,并放出热量,燃烧时火焰明亮,并产生黑烟. 2) 加成反应:有机物分子中双键(或三键)两端的碳原子与其他原子或原子团直接结合生成新的化合物的反应. 3) 聚合反应: 2.乙烯的实验室制法 (1)反应原理:CH3CH2OH===CH2=CH2↑+H2O (条件为加热,浓H2SO4) (2)发生装置:选用“液液加热制气体”的反应装置. (3)收集方法:排水集气法. (4)注意事项: ①反应液中乙醇与浓硫酸的体积比为1∶3. ②在圆底烧瓶中加少量碎瓷片,目的是防止反应混合物在受热时暴沸. ③温度计水银球应插在液面下,以准确测定反应液温度.加热时要使温度迅速提高到170℃,以减少乙醚生成的机会. ④在制取乙烯的反应中,浓硫酸不但是催化剂、吸水剂,也是氧化剂,在反应过程中易将乙醇氧化,最后生成CO2、CO、C等(因此试管中液体变黑),而硫酸本身被还原成SO2.SO2能使溴水或KMnO4溶液褪色.因此,在做乙烯的性质实验前,可以将气体通过NaOH溶液以洗涤除去SO2,得到较纯净的乙烯. 乙炔又称电石气.结构简式HC≡CH,是最简单的炔烃.化学式C2H2 分子结构:分子为直线形的非极性分子. 无色、无味、易燃的气体,微溶于水,易溶于乙醇、丙酮等有机溶剂. 化学性质很活泼,能起加成、氧化、聚合及金属取代等反应. 能使高锰酸钾溶液的紫色褪去. 乙炔的实验室制法:CaC2+2H2O→Ca(OH)2+C2H2↑ 化学性质: (1)氧化反应: a.可燃性:2C2H2+5O2 → 4CO2+2H2O 现象:火焰明亮、带浓烟 . b.被KMnO4氧化:能使紫色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 (2)加成反应:可以跟Br2、。
怎样学好有机化学
学好有机化学要掌握有机化学的特点,以下总结出有机化学的特点,如果按以下方法去记忆学习会事半功倍。
有机化学是中学化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由于其种类繁多、结构复杂、与生产生活联系甚为密切,使之成为高考的热点。不少同学抱怨有机化学难学,甚至成为化学学习的分化点。
基于这种现象,笔者针对学生学习有机化学的常见困难进行了汇总、分析,并结合自己的教学总结出了一些有机化学的学习方法。一、有机物的结构——学习有机化学的基础刚接触有机化学时,同学们会注意到有机化学与无机化学不同,非常注重对物质结构的讲解与考查。
每讲一种有机物,老师都会花费大量的时间讲解物质结构,并展示该物质的球棍模型和比例模型,在平时练习中也经常会出现此类物质结构辨析题,如碳原子是否在一个平面内或在一直线上。在课堂上,同学要抓住老师展示模型的机会,多观察、多思考,掌握典型物质的结构特点。
课后,同学们应利用身边的材料,如用牙签或小木棍代表键,用水果、小泥团、面粉团等代表各种原子,拼装成各种物质的结构模型,体会各种物质结构特征。二、结构决定性质——学习有机化学的法宝有机化学的中心问题是结构与性质的关系问题,把握结构与性质的关系是学好有机化学的法宝。
从有机物的结构特征出发,可以很好地理解有机化合物的主要性质包括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从物理性质看:烃一般是非极性或弱极性的分子。
分子间的作用力比较小,因此烃的熔、沸点比较低,一般难溶于强极性的溶剂(水)中;烃的衍生物随着官能团极性的增强,分子间作用力增大,其熔点、沸点都比相对分子质量相当的烃类要高,如乙醇的沸点为78°C,比相对分子质量相当的丙烷高出120.07°C。从化学性质看:烷烃的碳碳单键结构决定了其化学性质的稳定性,取代反应为它的特征反应;不饱和烃中的双键、叁键由于其中的一个、二个键易断裂,化学性质比较活泼,加成和加聚反应为它们的特征反应;苯及其芳香烃中由于苯环结构的特殊性使其具有饱和烃和不饱和烃的双重性质,既能发生取代反应又能发生加成反应。
烃的衍生物的性质取决于官能团的性质,如甲酸乙酯、葡萄糖,尽管它们不属于醛类,但它们都含有醛基,因此它们都具有醛的主要性质(如银镜反应等),甲酸(HCOOH)从结构看,既有-COOH,又有-CHO,所以甲酸具有羧酸和醛的双重性质。因此要根据官能团种类去分析掌握烃的衍生物的性质。
从结构决定性质来看,有机化学的学习一般有其固定的规律与方法:典型物质结构→性质→用途→制法→一类物质。在课后整理知识时,应遵行这条线索,可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三、抓好联系——促进知识融会贯通在有机化学学习中,除了掌握好各类有机物的结构、性质外,更重要的是要掌握有机物之间的相互转化关系,理清知识间的联系,形成知识网络,对中学有机化学有一个整体的认识,达到对知识的融会贯通的目的。烃通过取代或加成反应可转化成卤代烃,卤代烃可以通过取代反应转化为醇,醇经氧化可转化醛、醛被氧化生成酸、羧酸跟醇反应产物是酯,这个转化关系的本质可表示为(其中X、R代表某种基团):这是有机化学的主干知识,是有机框图题、推断题出现频率最大的“题眼信息”之一,同学可利用该条主线整理知识,形成有机整体知识体系。
四、学会辩证分析——合理分析推理有机物的性质 在有机化学的学习中,我们通过弄懂一个或几个化合物的性质,来推知同系物的性质,从而使庞大的有机物体系化和规律化,这是学习有机化学的基本方法。但是,物质在考虑普遍联系性的同时,还要认识其发展性和特殊性,这就需要我们运用辩证唯物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去更全面、深刻地认识有机化学知识。
乙醇、苯酚、乙酸、葡萄糖分子中均含有羟基,因而它们都能与金属钠反应,放出氢气,这是含有羟基的物质具有的普遍性。但由于与羟基相连的基团各不相同,基团间相互影响的结果使羟基表现出来的性质又具有明显的差异,如:乙醇、葡萄糖溶液呈中性,苯酚溶液呈弱酸性,乙酸溶液呈明显酸性,这是普遍联系与相互影响的辩证关系。
蕴含在有机化学中的辩证关系还很多,关键在学习有机化学时,能对具体问题作具体分析,依据事物的内在特征、外部条件综合考虑,灵活地作出判断、做出处理,养成辩证思维的习惯。我所在学校的高一学生正在学习有机化学,由于刚接触有机化学,学生普遍反映有机化学难学,听课时抓不住重点,练习时面对新题型无从下手。
其实,纵观高中三年,有机化学比无机化学要容易学的多,只要抓住“结构决定性质,性质反映结构”核心思想,掌握典型物质的结构和性质,建立有机物间相互联系和转化知识网络,多做练习接触各种题型,你定会消除畏难情绪,轻松学好有机化学,使其成为高考化学的得分点。
怎么学好有机化学?
怎样学好化学: 《化学课程标准》指出:让每一个学生以轻松愉快的心情去认识多姿多彩与人类息息相关的化学,积极探究化学的奥秘,形成持续的化学学习心趣,增强学好化学的自信心。
那么,如何学好化学呢?笔者通过这些年的教学,认为学好化学有以下几方面要注意: 一、认真阅读化学课本 化学课本是依据教学大纲系统地阐述教材内容的教学用书,抓住课本,也就抓住了基础知识,应该对课本中的主要原理,定律以及重要的结论和规律着重去看、去记忆。同时还应注意学习化学中研究问题的方法,掌握学习的科学方法比掌握知识更重要。
因为它能提高学习的思维能力。 看化学书的程序一般分三步。
1.全面看 全面看一节教材,把握一节书的整体内容,在头脑中形成一个初步整体印象,要做到能提纲挈领地叙述出教材中的重点、难点、关键和本质的问题。 2.抓关键 在全面看的基础上,抓住教材中的重点、难点和关键用语重点看,认真反复琢磨。
3.理思路 看书时要积极思考,重点知识要掌握,难点知识要逐步突破。 总之,看书的程序可概括为:“整体枣部分枣整体”,即整体感知,部分探索,整体理解。
二、注意化学的学习方法 学习方法是学生获取知识、掌握知识及开发智力、培养能力的途径与策略。 A、针对化学实验的学习方法 (一)实验——学习化学的手段 化学是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
实验是研究化学的科学方法,也是学习化学的重要手段。 (二)观察实验要与思考相结合 化学实验的观察,一般是按照“反应前→反应中→反应后”的顺序,分别进行观察。
观察的同时还要积极地思维。例如:在观察铜、锌分别投入稀硫酸中的现象时,要想为什么会看到锌放在稀硫酸中会产生气体,而铜放在稀硫酸中却无气体产生呢?通过思考,把感性知识升华,就会获得较深的认识:锌的活动性比氢强,能将氢从酸中置换出来,而铜没有氢活泼,故不能置换酸中的氢。
(三)化学实验操作中的“一、二、三” 1.实验室取用固体粉末时,应“一斜、二送、三直立”。即使试管倾斜,把盛有药品的药匙小心地送人试管底部,然后将试管直立起来,让药品全部落到试管底部。
2.实验室取用块状固体或金属颗粒时,应“一横、二放、三慢竖”。即先把容器横放,把药品或金属颗粒放入容器口以后,再把容器慢慢地竖立起来,使药品或金属颗粒缓缓地滑到容器的底部,以免打破容器。
3.在液体的过滤操作中,应注意“一贴、二低、三靠”。即滤纸紧贴漏斗的内壁,滤纸的边缘应低于漏斗口,漏斗里的液面要低于滤纸的边缘,烧杯要紧靠在玻璃棒上,玻璃棒的末端要轻轻地靠在三层滤纸的一边,漏斗下端的管口要紧靠烧杯的内壁。
B、针对化学用语的学习 (一)化学用语是学习化学的工具 化学用语是化学学科所特有的,是研究化学的工具,也是一种国际性的科技语言。不懂化学用语,学习化学就不能入门。
所以,掌握它是很重要的。 (二)写好记好化学式的方法 1.掌握单质化学式的写法 2.掌握化合物化学式的写法 (三)掌握写好记好化学方程式的方法 1.抓住反应规律 2.联系实验现象写好记好化学方程式 三、抓住规律,学会联想,简化记忆 化学,相对于数学.物理来说,偏重记忆的东西较多,“反常”的知识多一些,规律性似科不是很强。
如何把貌似零乱的知识系统起来,简化记忆,这是学好化学必须解决的问题。 首先,要强调指出的是:学习任何一门知识都需要记忆,不需记忆的知识是没有的。
古人说:“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书读百遍,其义自见”,其主旨是强调记忆,在记忆中体会.深化.升华。这是我们今天仍然要借鉴的。
只强调提高能力,忽略基础知识的记忆是错误的,“能力”是以知识为基础的。但如何简化记忆,总体说来是要:归纳.概括,使其尽可能条理化,抓规律性的知识。
比如,物质的化学性质是五光十色各不相同的,可细细看来,某物质的化学性质实际就是与单质和化合物两大类物质的反应(中学范围内),如下所示: 金属单质:Na(Li) Mg Al Fe Cu 单质 非金属单质:H2、C Si N2 P O2 S Cl2 (X2) 碱 某物质+ 酸 化合物 盐 氧化物 有机物 只需对物质稍加分析,便会把它的化学性质记全.记准。 又如电解,产物也因电解质不同而不同。
当用惰性电极进行电解时,便会发现:电解活泼金属的含氧酸盐.含氧酸.强碱的溶液,实际是电解水;电解非含氧酸(除HF),不活泼金属的非含氧酸盐溶液,是在电解溶质;电解活泼金属的非含氧酸盐或不活泼金属的含氧酸盐的溶液时,溶质.溶剂同时参加电解。 如此等等,只要你用“心”去学,不断归纳总结,就会把纷杂的知识梳理得整整齐齐。
在梳理过程中要注意联想,不会联想的同学是很难把知识学“活”的。有一句广告词:“如果人类失去‘联想’,世界将会变得怎样?”同样,如果我们在学习中不擅于联想,你的知识就处于支离破碎的状态,单就一章一节而言,你可能优秀;如果综合考查,你就很给保持良好。
在学习过程中一定要把前后的知识联系起来。 比如,高中化学没有把氧气单列一节,但氧气的性质却贯穿中学化学始末。
这就要求你在学习涉及氧气的性质时,学会联想,由。
有机化学总结
有机物的定义:含碳化合物的总称。
其中:CO,CO2,H2CO3,碳酸盐等化合物由于其结构、性质都和一般无机物相似,所以通常把它们看作是无机物。l 有机物种类繁多,比所有无机物种类之和要多的多。
也就是说,在元素周期表中,ⅣA族元素(碳)形成的化合物的种类远比其它所有元素形成的化合物的种类之和多的多。l 有机物的通性:绝大多数是由分子构成的,不导电,属于非电解质,熔沸点较低,多数不溶于水,化学反应速率较慢,副反应多,多数可燃。
l 烃:有机物中最简单的一类,只含C、H两种元素,化学式通式可以表示为CxHy 。(在烃中,y一定是偶数!) l CH4 甲烷 最简单的烃,温室气体之一。
正四面体形分子。化学性质:1、燃烧。
2、高温分解成碳和氢气。3、光照氯代生成CH3Cl、CH2Cl2、CHCl3、CCl4四种有机物的混合物和HCl 。
l 能证明CH4分子是正四面体结构而不是平面正方形结构的事实是CH2Cl2只有一种(即没有同分异构体)。 解释: 首先,人们已经知道,对于一个碳原子和四个氢原子构成的分子来说,四条碳氢键应该在空间均匀分布,而这种均匀分布只有两种可能:1、在平面上均匀分布:平面正方形结构;2、在立体空间均匀分布:正四面体结构。
其次,如果CH4分子是平面正方形结构,那么CH2Cl2分子【CH4分子中的两个氢原子的位置上变成了氯原子,而其它什么都没变】中的两个氯原子(或者说两个氢原子也行)就应该有相邻和相对两种情况,也就是说CH2Cl2就有两种;如果CH4分子是正四面体结构,那么CH2Cl2分子中的两个氯原子(或者说两个氢原子也行)就在任意位置,也只有相邻一种情况,也就是说CH2Cl2只有一种(即没有同分异构体)。现在,事实是CH2Cl2只有一种(即没有同分异构体),所以说明,CH2Cl2分子是四面体结构,从而说明CH4分子是正四面体结构而不是平面正方形结构。
l 同系物:即同一系列的物质。那么,符合什么条件才算是同一系列呢?条件有二:1、结构相似。
(怎样才算是结构相似呢?1、具有同一化学式的通式;2、同一类物质。即都是烷烃,或都是烯烃,或都是炔烃,或都是苯及其同系物,或都是醇,或都是酯等。)
2、分子组成上相差一个或若干个CH2原子团。(意思是同分异构体之间不是同系物,因为它们分子组成相同,不相差一个或若干个CH2原子团。)
(这个CH2叫做系差。)同系物的知识可以和数学中的等差数列知识相联系:同系物的分子式通式类同于等差数列的通项公式,同系物的系差类同于等差数列的公差。
所以,解有关同系物的题时,有时可以用数学中的等差数列知识。 乙烯:重要的有机化工原料。
乙烯的年产量是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石油化工发展水平的标志。其化学活性是由于分子中的碳碳双键中的一条是不很稳定而造成的,所以,它的典型反应是与氢气,溴水中的溴,氯化氢,水等发生加成反应。
另外,它还可以被酸性高锰酸钾溶液所氧化而使得紫红色的高锰酸钾溶液褪为无色!(此反应操作简单,现象明显,所以,常用来鉴别乙烯和气态烷烃。) l 除去气态烷烃中杂有的乙烯,不能用催化加氢的方法!也不能用酸性高锰酸钾溶液!前者因为反应条件苛刻,且氢气不可能恰好反应;后者则因为乙烯会被氧化为二氧化碳,仍为气态杂质。
正确的方法是:将混合气体通过足量的溴水,这样,乙烯就变成了液态的1,2位二溴乙烷。l 苯:易燃无色液体,比水轻,化学性质稳定,常用作有机溶剂,长期吸入苯蒸汽对人体有害,会引发再生障碍性贫血。
其典型的化学反应是取代反应,在铁做催化剂时,可以与液溴(注意:不是溴水!)发生取代反应(不是加成!)生成溴苯。(纯溴苯是无色的,实验制得的溴苯中溶有溴,而呈褐色。
除去溴苯中杂有的溴,可以用氢氧化钠溶液洗涤后,再进行分液。)浓硫酸做催化剂时,可以与浓硝酸发生取代反应生成硝基苯。
(纯硝基苯是无色的,有强烈的苦杏仁气味,杂有间位二硝基苯时呈黄色。不易分离。)
l 能够证明苯分子中的碳环上不是单键双键交替的事实是:邻位二取代苯只有一种(而不是有两种)。l 有机物的不饱和度:有机物分子中的氢原子个数比起含有相同碳原子数的烷烃分子中的氢原子数少,叫做不饱和,每少两个氢原子叫做有一个不饱和度。
比如:乙烯分子中比乙烷分子中少两个氢原子,乙烯的不饱和度就是1;苯分子中比己烷分子中少8个氢原子,苯的不饱和度就是4。 不饱和度联系着分子的组成和结构,所以,在解决有关有机物的化学式和结构简式变换的习题时,不饱和度很有用。
烃的不饱和度的计算方法是:不饱和度=分子中的碳原子数+1-分子中氢原子个数的一半 例如:化学式为C10H8的不饱和度= 10 + 1- 8/2 = 7 . 烃的衍生物的不饱和度的计算方法是:不饱和度=分子中的碳原子数+1-(分子中氢原子个数+分子中的卤素原子数-分子中的氮原子数)÷2 【不饱和度与分子中的二价原子O、S无关】 不饱和度在结构上的意义是:不饱和度=1时,分子中可能有一条双键;(或一个环); 不饱和度=2时,分子中可能有两条双键,或一条三键;(或一个环和一条双键;或两个环;);不饱和度=4时,分子中可能含有一。
学有机化学的感受
我感觉学好两个部分
1、命名:只要学好烷烃的命名,其他有机物的命名就简单了,只要在原来的基础上加一个官能团的位次,是什么官能团,最后就叫某什么,就可以了。如乙基上连接一个羟基,就叫乙醇
2、化学性质:也就是官能团的性质。每一种官能团的化学性质,重要的就几个,记忆即可。对于特征反应一定要牢记,它们一定会以各种形式出现在考试中。
最后,把我上高中时 ,化学老师告诉我的话,转送给你:有机化学是“一团儿一团儿”的学。这里的“团”就是指官能团。
化学,无论有机无机,都不难,只要把握6个字“结构决定性质”。加油!你一定行
有机化学中有机物性质的总结
苯环碳原上.酚类中均含苯的结构 等 ②具有弱酸性 ③取代反应 ④显色反应 醛 醛基 (-CHO) 分子中含有醛基的有机物 ①脂肪醛(饱和醛和不饱和醛);②芳香醛;③一元醛与多元醛 ①加成反应(与H2加成又叫做还原反应): R-CHO+H2R-CH2OH ②氧化反应:a.银镜反应;b.红色沉淀反应:c.在一定条件下,被空气氧化 羧 酸 羧基 (-COOH) 分子中含有羧基的有机物 ①脂肪酸与芳香酸;②一元酸与多元酸;③饱和羧酸与不饱和羧酸;④低级脂肪酸与高级脂肪酸 ①具有酸的通性;②酯化反应 羧 酸 酯 酯基 (R为烃基或H原子,R′只能为烃基) ①饱和一元酯: CnH2n+1COOCmH2m+1 ②高级脂肪酸甘油酯 ③聚酯 ④环酯 水解反应: RCOOR′+ H2ORCOOH + R'OH RCOOR′+ NaOH RCOONa + R'OH (酯在碱性条件下水解较完全) 3.常见的有机反应 ⑴主要反应类型 下属反应 涉及官能团或有机物类型 其它注意问题 取代 反应 酯水解、卤代、硝化、磺化、醇成醚、氨基酸成肽、皂化、多糖水解、肽和蛋白质水解等等 烷、苯、醇、羧酸、酯和油脂、卤代烃、氨基酸、糖类、蛋白质等 卤代反应中卤素单质的消耗量; 酯皂化时消耗NaOH的量(酚跟酸形成的酯水解时要特别注意). 加成 反应 氢化、油脂硬化 C=C、C≡C、C=O、苯环 酸和酯中的碳氧双键一般不加成; C=C和C≡C能跟水、卤化氢、氢气、卤素单质等多种试剂反应,但C=O通常只与氢气、氰化氢等反应. 消去 反应 醇分子内脱水 卤代烃脱卤化氢 醇、卤代烃等 、等不能发生消去反应. 氧化 反应 有机物燃烧、烯和炔催化氧化、醛的银镜反应、醛氧化成酸等 绝大多数有机物都可发生氧化反应 醇氧化规律; 醇和烯都能被氧化成醛; 银镜反应、新制氢氧化铜反应中消耗试剂的量; 苯的同系物被KMnO4氧化规律. 还原 反应 加氢反应、硝基化合物被还原成胺类 烯、炔、芳香烃、醛、酮、硝基化合物等 复杂有机物加氢反应中消耗H2的量. 加聚 反应 乙烯型加聚、丁二烯型加聚、不同单烯烃间共聚、单烯烃跟二烯烃共聚 烯烃、二烯烃(有些试题中也会涉及到炔烃等) 由单体判断加聚反应产物; 由加聚反应产物判断单体结构. 缩聚 反应 酚醛缩合、二元酸跟二元醇的缩聚、氨基酸成肽等 酚、醛、多元酸和多元醇、氨基酸等 加聚反应跟缩聚反应的比较; 化学方程式的书写. ⑵主要有机反应过程 反 应 类 型 断 键 点 反 应 条 件 卤代烃水解反应 断C-X NaOH水溶液,加热 醇分子间脱水反应 一醇断C-O键,另一醇断O-H键 浓H2SO4,加热 酯化反应 羧酸断C-OH键,醇断O-H键 浓H2SO4,加热 酯水解反应 断酯基中的C-O键 催化剂,加热 醇的卤代反应 断羟基中的C-OH键 加热 肽的水解反应 断肽键中的C-N键 催化剂 烃的卤代反应 断C-H键 光照或催化剂 三.同系物及同分异构体 1.四同概念对比 同位素 同素异形体 同系物 同分异构体 研究对象 原子 单质 有机物 化合物 相 似 质子数 元素种类 结构 分子式 相 异 中子数 化学式、结构 相差n个CH2 结构 注意点 ①由于存在同位素,原子的种类比元素的种类多;②同位素的化学性质几乎相同;③天然存在的某种元素中,不论是游离态还是化合态,各种同位素原子的含量不变. ①由于结构不同,化学性质也有差异,如白磷比红磷活泼;②H2、D2、T2的关系不是同素异形体也不是同位素 ①具有同一个通式;②化学性质相似;③物理性质随相对分子质量的改变而呈规律性变化. ①因分子式相同故组成和式量也相同;②式量相同的物质不一定是同分异构体. 如:HCOOH与 CH3CH2OH 实 例 16O、17O、18O C50、C60、C80 CH4、C2H6 CH3COOH、HCOOCH3 2.判断同系物的要点 ⑴同系物通式一定相同; ⑵通式相同不一定是同系物; ⑶同系物组成元素种类必须相同; ⑷同系物是结构相似,不是相同,在分子组成上必须相差一个或若干个CH2原子团. 3.同分异构体 ⑴分类 ①碳链异构:如戊烷有正戊烷、异戊烷和新戊烷三种同分异构体. ②位置(官能团位置)异构:如邻二甲苯、间二甲苯和对二甲苯之间为位置异构. ③异类(官能团)异构: 常见的异类异构主要有以下几种: A.烯烃与环烷烃,通式为CnH2n,n≥3.如丙烯与环丙烷. B.二烯烃与炔烃,通式为CnH2n-2,n≥4.如丁炔与1,3-丁二烯. C.饱和一元醇与醚,通式为CnH2n+2O,n≥2.如乙醇与甲醚. D.饱和一元醛、酮、烯醇、环醇及环醚,通式为CnH2nO,≥3.丙醛与丙酮、丙烯醇等. E.饱和一元羧酸、酯、羟基醛,通式为CnH2nO2,n≥2.乙酸与甲酸甲酯、羟基乙醛. F.芳香醇、芳香醚、酚,通式为CnH2n-6O,n≥7.如对甲基苯酚与苯甲醇、甲苯醚等. G.硝基化合物与氨基酸,通式为CnH2n+1NO2,n≥2.如硝基乙烷与氨基乙酸. H.单糖或二糖,通式为Cn(H2O)m.如葡萄糖与果糖;蔗醣与麦芽糖. ④顺反异构:含C=C的有机物,因连在双键碳原子的基团在双键的同侧或异侧而产生的异构现象. ⑵同分异构体的书写规律 ①烷烃:烷烃只存在碳链异构和位置异构;书写原则为:成直线,一条线;摘一碳,挂中间;往边移,不到端,摘二碳,成乙基;二甲基,同、邻、间. ②具有官能团的有机物,书写时注意它们存在官能团位置异构、官能团类别异构和碳链异构.一般书写顺序:碳。
怎么学好高中有机化学?
一、重视课本基础知识学好一门课程,首先要做到课前预习,课后复习,课堂上认真听讲,积极参与。
结合老师编写的学案,认真预习,把难理解、看不懂的知识记录下来,到课堂上仔细听老师分析、讲解;同时,同学们也要多做笔记,课后要先复习一遍课文再做作业,作业中遇到不会的方程式等问题时也要及时到课文中去查找,然后再问老师。二、改变观念,进入有机中来无机物一般是有阴离子和阳离子组成的,有机物主要是含碳元素的化合物,一般含碳、氢,有的还含有氧、氮、硫、磷等元素。
有机物分子中只存在原子或原子团,确定一种有机物一般包括①含有的官能团②碳原子的个数及其连接方式③氢原子。例:某饱和一元醇0.16 g与足量的金属钠充分反应,产生56 ml H2(标况),该一元醇的蒸气对氧气的相对密度是1.0,求该醇的分子式。
分析:由“饱和一元醇”知分子中含有一个HO-,设分子式为CnH2n+1OH,又相对密度可求其摩尔质量,再求分子中的碳原子数,最后确定分子式:CH4O即甲醇。三、深刻理解有机化学方程式现在已知的有机物有3000多万种,有机反应特别复杂,在不同的条件下发生不同的反应,且有机反应中的副反应特别多,所以对有机反应的全面理解是很重要的。
全面认识一个有机反应应注意以下几点:①反应物的基本结构②反应条件③断裂的旧化学键和生成的新的化学键④主要产物和次要产物。如:CH3CH2OH CH2=CH2↑+H2O这是实验室制取乙醇的反应原理,发生消去反应,其基本结构是 ,在相邻的两个碳原子上去掉一个H原子和一个HO-,重新生成C=C和H2O,条件是浓硫酸做催化剂,加热到170℃,如果是其他条件,产物就不是乙烯。
推而广之,其他的醇只要具有 的结构,在浓硫酸做催化剂,加热条件下都能发生消去反应。如:(CH3)2COHCH2CH3发生消去反应生成(CH3)2C=CHCH3(主要产物)和CH2=C(CH3)CH2CH3(次要产物)四、正向思维和逆向思维对于一个化学变化,按已知的反应方向理解了以后,还要将其变化特点逆向推理过来,这也是有机化学中常用的思维方法。
如:含一个碳碳双键的烯烃,经催化加氢后,生成 ,则原来的烯烃的结构简式有几种?(3种)分析:烯烃加氢是在相邻的两个碳(C=C)上各加一个氢原子,逆向思维是在相邻的两个碳上各去掉一个氢原子就对应着原来的烯烃。其可能的结构简式有:五、空间结构和等效位置有机物的立体结构是有机物的一个重要方面。
如:CH4是正四面体结构,CH4中的4个氢原子是对称的,也是等效的,当CH4(或-CH3)中的任意一个氢原子被Cl原子取代,生成的物质是一种而不是4(或3)种。认识有机物的空间结构了解其对称特点,在讨论有机物的共线、共面、一元氯代物等问题是很重要的。
总之,《有机化学》是化学的一个重要分支,有其自身的特点和性质,不同于无机化学,应用一个全新的视角来看待《有机化学》,掌握适当的学习方法,会给你的学习带来事半功倍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