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范文 > 范文
  • 进销项税情况说明

    1.增值税进项税额转出的情况说明怎么写

    说明XXX国税局:我公司为XXXX,税号XXXXX,于XXX年月日,从XXXX公司取得一张发票代码为:XXXXX,发票号码为:XXXXX,的 增值税专用 发票,正常认证抵扣后,对方未取得一式三联的发票即误点击作废处理。现我公司已做进项税额转出处理。共计转出进项税额XXXX元。

    XXX年月日XXXX公司

    1、《增值税暂行条例》第十条规定,当纳税人购进的货物或接受的应税劳务不是用于增值税应税项目,而是用于非应税项目、免税项目或用于集体福利、个人消费等情况时,其支付的进项税就不能从销项税额中抵扣。

    2、实际工作中,经常存在纳税人当期购进的货物或应税劳务事先并未确定将用于生产或非生产经营,但其进项税税额已在当期销项税额中进行了抵扣,当已抵扣进项税税额的购进货物或应税劳务改变用途,用于非应税项目、免税项目、集体福利或个人消费等,购进货物发生非正常损失。

    3、在产品和产成品发生非正常损失时,应将购进货物或应税劳务的进项税税额从当期发生的进项税税额中扣除,在会计处理中记入“进项税额转出”。

    2.请举例说明什么销项税

    销项税额销售货物的同时想购买方收取的税额。如某一般纳税人销售电视机10台,不含税单价2000元,合计价款20000元,同时应收税额17%,即3400元,开具增值税发 票上注明金额20000,税额3400,合计23400元。这是一般纳税人之间的交易事项,销售给非一般纳税人,如果不开具增值税发 票,比如销售给个人,价格和税是混合收取的,需要分离。销售额=含税销售额/(1+17%),销售额乘以税率即销项税额。

    进项税大于销项税是,接上例,当月购进货物100000元,进项税额17000元,销项是3400,这样就是进项税大于销项税,当月不缴纳增值税,有留抵税额13600,以后继续抵扣。

    3.进项税求解释

    “应交增值税”是“应交税金”下的二级科目,“应交税金”是负债类科目,贷方增加加大应交税金,借方增加抵减应交税金,贷方余额表示有应交未交的税金。

    购入商品所支付的货款中包括了之前该商品产生的增值税额,视同已经交了增值税;而在加价销售时从另一方收回的货款中包括了两部分的税金,一部分是购买商品时已经支付给上家的增值税,另一部分是因加价增值而产生的增值税。实际上商品流转到我们这,上交给国家的就是这部分增值产生的税金。

    那么如何在账面上体现出因增值产生的税金呢,于是在“应交增值税”科目下设置了几个三级科目,其中采购这部分已经支付给上家的增值税记入三级科目“进项税额”的借方,将销售收回的增值税记入三级科目“销项税额”的贷方,当然其他几个三级科目和这类似,如果贷方余额大于借方余额,这部分就要交给国家,如果借方余额大于贷方余额,这部分就作为企业留抵。

    就说这些吧,多了就有点像绕口令了!

    4.增值税税负率过高说明企业存在什么问题

    1、进销差价高,造成毛利率偏高,税负率就高

    2、购进没有取得相应的进项发票,无法抵扣进项税额

    3、虚增收入,销项税额虚高。

    每个行业都有标准的税负,偏离过大就一定有问题。

    扩展资料:

    一般增值税的税负率是销售总额的1%。对小规模纳税人来说,税负率就是征收率:商业4%,工业6%(现统一按3%征收),而对一般纳税人来说,由于可以抵扣进项税额,税负率就不是17%或13%,而是远远低于该比例,具体计算:

    税负率=当期应纳增值税/当期应税销售收入

    当期应纳增值税=当期销项税额-实际抵扣进项税额

    实际抵扣进项税额=期初留抵进项税额+ 本期进项税额-进项转出-出口退税-期末留抵进项税额

    一般来讲,各个行业的毛利率是趋于同化,保持在一个波动区间之内的,这也就形成了增值税有一个行业的平均税负率,税务机构习惯把各个行业的税负率做为考核企业经营是否有异常的一个指标。

    参考资料来源:搜狗百科-增值税税负率

    5.企业上半年未缴纳增值税,国税局要求写情况说明,怎么写

    因为什么原因,符合企业实际情况,能让税务机关认可就行了,比如因为生产销售淡季,没有实现销项税,或者因为储备原料,进项税较大

    很好写啊,干财务的,和银行税务都要打交道,笔头子不行可不行啊。

    题目就写XX公司关于增值税的情况说明,抬头写XX国税局,我公司是增值税一般纳税人,去年因为XX原因,销售下滑,(还可以同比对比一下历年的销售情况),导致目前大量库存积压,(库存同比增加多少),所以销项税减少,没有产生增值税款,预计XX时候能实现销售,到XX时候就能实现税金。

    特此说明

    年月日

    很简单啊。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