旧式请媒人帖范文
请媒人的请帖怎么填写
1、谨于公历***年*月*日假座*****酒家*楼*厅举行婚礼,下午*时恭候*时入席,***,***敬备薄酌恭候光临。
2、您好,本人XXX兹定于2019年1月1日中午11点与XXX举行结婚典礼,地点:某饭店二层XXX厅,诚挚希望您携家人参加,谢谢您的祝福。
3、****月***日**时来参加XX和XX的婚宴,千万记得准时到哦,地址还记得吧,就在XXXXXXX,诚挚邀请您见证!
4、兹定于何时何分(星期几)在何地为某某与某某举行结婚典礼,敬备喜筵,恭请阁下光临,某某敬邀!
结婚男方请媒人请帖怎么写,急
版结婚请帖写法顺序
从右往左,从上往下。
内容依次为:
被邀请者称呼 送呈/台启
谨定于XX年XX月XX日(星期X)
(注释:婚礼举行的时间一定要写准确,因为这关系到邀请者到达时间,也可以写为中国农历或加注英文[如有需要])
为 ( 一对新人姓名 ) 举办婚典喜筵(宴会)
(注释:一对新人新人姓名最好写整齐,通常可以男方在前或左,女方在右或下)
敬请 ( 被邀请者称呼 ) 光临
(注释:可以写为一对夫妇或者单独对某人的敬语)
XXX、XXX、XXX、XXX 敬邀
(注释:写明双方父母及新郎新浪,并排写,以长辈为先。)
竖版结婚请帖怎么写?
1、被邀请者的姓名应写全,不能用任何小名昵称或姓名的缩写。
2、在两个姓名之间应该写上“暨”或“和”,不要用顿号或逗号。
3、家庭成员的顺序要写清。
4、应写明举行婚礼的具体日期、星期和时间,年份可以不必出现。
5、写明举办婚礼的新人名称和婚宴地点。
竖版结婚请帖写法注意事项
送呈 :后面写被邀请人的名字
谨定于:后面写喜宴时间,写中文的一、二、三……,不能写阿拉伯数字
公历:就是阳历(国际通用历法)写中文的一、二、三……,不能写阿拉伯数字
农历:就是阴历(中国用的)写中文的一、二、三……,不能写阿拉伯数字
星期:喜宴时是星期几按实际写就好了,也用中文一、二、三……
恭请:后写被邀请人的名字,如果被邀请人已成家就写‘XXX及家人’
席设:后写酒店具体地址
时间:就写开席时间,精确到几点几分
请媒人吃喜酒该怎么:称呼办喜酒了要请媒人该怎么写请帖
请柬是婚礼的一个开端哦,新人想要婚礼变得完美,那么就要重视 这一关键一步。那么,婚宴请帖怎么写呢?下面小编为大家带来婚宴请帖格式范文,准新人们快来参考一下吧。
婚宴请帖怎么写
婚宴请帖怎么写?
一、两种写法格式
婚宴请帖的写法在形式上分为横式写法和竖式写法。横式写法是一般大家都会采用的写法;竖式写法;要从右边向左边书写。
二、婚宴请帖格式
请帖的一般由五部分构成,分别是:标题、称呼、正文、结尾、落款。
1、标题
在婚宴结贴的封面要写上“请柬”或“请帖”字。但也有封面上不写“请帖”,而是改为双“喜”字的,如果这这种,那么在内页也要写上“请帖”或“请柬”二字,且字体要比正文字体大一些。
2、称呼
在书写被邀请人的称呼时,首先要定格写出被邀请人姓名字全称,之后再加上尊称,例如:xxx先生(小姐、女士);如果是邀请夫妇两人,则是:xxx先生及夫人、xxx女士及先生。之后在称呼后要加上冒号。
婚宴请帖怎么写 婚宴请帖格式
3、正文
婚宴请帖的正文要写清楚婚宴举行的具体时间,最好是农历和公历日期都写上、星期几;具体地点,:xx街xx号xx酒店xx楼xx厅,这样便于亲友清楚的知道婚宴举行的地点;婚礼风格:将婚礼告知宾客,便于宾客服装的搭配和穿戴;参加谁的婚礼:标明新郎新娘的名字,便于宾客明确的知道参加的是谁的婚礼。
4、结尾
在结尾的时候要写上礼节性的问候语或是恭候语,这也体现新人的礼仪。例如:敬请光临、致以敬礼。
5、落款
在请帖的最后一定要注明邀请者的名字,如是新人邀请,则写新人的名字,最好是新娘新郎的名字一并写上;如是父母邀请,则写上父母的名字。发请帖的日期也一并写上。
三、文字要求
婚宴请帖的书写文字要大方美观,最好是由新郎和新娘字写得较好的人来担任书写请帖的工作。
潮汕婚嫁习俗请庚帖式写法
潮汕人对于婚礼习俗是有一定讲究的,旧时较注重“明媒正聘”。
其礼俗虽各地繁简有异,但较一致的提法和仪礼是:提亲、合婚、定亲、行聘、请期、迎亲,俗称“六礼”。也有将其概括成“四礼”:文定、请期、送聘、迎娶。
托媒提亲 合婚定亲 “提亲”、“合婚”、“定亲”,即“四礼”的“文定”。首先由媒人到男、女方家提亲。
经女家同意后,再由媒人到女家问明姓名、生辰八字、籍贯、祖宗三代,并写成庚帖送交男方,若男方家里三日内没有发生不吉利的事(俗称“三日顺”),男方便把自己的庚帖交与女方,双方即可占卜合婚(也称合时日)。“定亲”又称“订婚”、“行定”、“食定”,是由男方备礼物到女方家下定亲事。
礼物通常是一对金耳环或一只金戒指,还有饼食、糖果等,女方必有回礼。定亲时男方要到女家去“食定”,一般是食甜蛋或甜面(若是四个甜蛋,只能吃两个;若是两个,只能吃一个,另一个要用箸一分为二)。
男女双方都要给亲戚、朋友、四邻送饼食、甜面汤(记得以前是酒饼糖,合人食欢喜),报告亲事已定。 行聘择吉 操办嫁妆 “行聘”又称“送聘”,是比较隆重的礼节,婚书帖式、聘礼等都有严格规定。
清以前及民国初,富家除送金银、彩缎外,还有猪羊、酒果;贫家除送鸡酒外,还送槟榔;大多数地方还要送猪肉,俗称“洗屎肉”,以示报答女方父母养育之恩。上世纪六七十年代除送金银外,还送收音机(电视)、自行车、缝纫机和手表;现在多数是纳聘金。
女方在收到男方的聘礼之后,具帖复聘,并回复一定的礼物,主要有:鸳鸯蕉(双孖的香蕉,喻夫妻亲密无间)、猪肝猪心(表示肝胆同心)、雌雄鸡各一只(象征鸳鸯比翼)等。女方在复聘时,还要考虑男方堂上的老人,若老妈(祖母)在堂,须加送“老妈糕”;祖父在堂,应加送“老公饼”。
女家在送猪心给男家之前,须切出一片,配糖、葱煮熟后,与女同吃;男方家收到女方送来的猪心猪肝后,也要配糖、葱煮熟后与家人及亲友同吃,取义“男女同心”。 “请期”也称“择日”、“送日”、“提日”。
行聘过后,男方即择定结婚吉日,包括裁剪结婚礼服、“挽面”和沐浴、确定迎娶的时间及时辰,并通知女方。此时,男女方的亲戚朋友都要送贺礼。
送女方的贺礼称为“送花粉”。女方除准备好嫁妆外,还要准备出嫁时携带的特殊物品,主要有:一是“上轿鞋”5双,春夏秋冬各一双,另加水鞋一双,表示夫妻风雨同心,共同走好今后的道路;二是乌丝和白丝缚箸,喻婚后早得贵子,夫妻白头偕老;三是桔饼、龙眼干各一碗(俗称“公婆碗”),用于新婚时拜“花公妈”,并以此象征生活甜蜜,“桂子兰孙满堂前”;四是香粉及五色丝线。
女方出嫁前,要用丝线“挽面”,意谓“去开额”(开窍、会持家),出嫁满月和四个月,也要“挽面”,俗称“挽脱产”。“挽面”用过的丝线要挂在石榴花上;五是红壳、酒饼、绿豆、早粟、芝麻等五色种子,寓意“五子登科”,财丁兴旺;六是“鸳鸯肚兜”(也称“荷包”、“腰袋”)一个,用于装五色种子和新剪的“鸳鸯草”(双株的厚香草)草头及一对“如意”,喻结发夫妻,成双成对,吉祥如意。
七是手帕捻红糖,新娘出阁伊始要把包着红糖的手帕捻在手中,到夫家后,在盖井之前,要将红糖倒入井中,寄意新娘“合内合外合厝边”,“过门合人惜”;八是“花头”、扇子(谐音“送子”)等。富有人家旧时嫁女,除办嫁妆和上述特殊物品外,还陪嫁田地,甚至寿板(棺材);现在则陪嫁电器、摩托车或汽车等。
迎娶新娘 仪式隆重 最后一礼是“迎亲(迎娶)”,即男方到女方家迎娶新娘。迎亲的形式有两种:一是新郎上门迎接新娘;一是派“好命人”上门代接新娘,新郎在自家门口等亲,新娘由女方派伴娘陪伴。
迎亲的程序繁多,仪式隆重,。新娘在娘家和到夫家后都要分别“食五碗头”,出门前还要给兄弟姐妹“分钱米”,吃“姐妹桌”。
新娘上轿前,家人要端一盆清水,轻洒向花轿,有的则提一小桶清水,用红花(即石榴花)蘸清水喷洒花轿和花轿经过的一段路程。现在虽多用自行车、摩托车、小车迎娶,但仍有人保留此一习俗。
花轿一般都要“彩青”。“彩青”主要是彩榕树(潮人称为“成树”)枝和青翠的竹枝,以示对“夫有成,妻有德”的祝福。
婚娶之日,男方家出入的门都要贴上婚联,门楣正中要贴上一条写有“麒麟到此”的红纸条。新娘到男方家门口,新郎要“踢轿门”、“扎如意”,新娘要“跨火烟”。
新郎新娘进入洞房要吃“合房圆”。吃“合房圆”时“青娘母”要“做四句”,新郎新娘各吃两粒甜圆后互换圆盏,再吃两粒圆,俗称交杯换盏。
此时,“青娘母”又要“做四句”。“做四句”要贯穿于迎娶的全过程,从新娘出门上轿到进入洞房,“青娘母”都要“做四句”。
“闹洞房”时“青娘母”要代新娘与客人对歌,若遇到一些淘气者作歪诗打趣时,“青娘母”要立即“做四句”回击,帮助新娘化解尴尬局面。迎娶之日,要设婚庆喜宴,宴请前来庆贺的亲朋好友。
除上述仪礼外,新娘在新婚的第三天要举行“开井”、“舂米头”、“搅泔”等仪式;满十二天或满四。
古代称媒人的说法有哪些?越多越好?
媒人的称呼有很多,一说男曰媒,女曰妁。《孟子·滕文公》下:“不待父母之命,媒妁之言,钻穴隙相窥,逾墙相从,则父母、国人皆贱之”
另外还有红娘、月下老人、月老、月老公、月老爷、执柯、伐柯、伐柯人、冰人、保山、媒婆、马泊六、冰媒、月妁。
“红娘”的称呼来自元曲《西厢记》。它是一出家喻户晓、尽人皆知的优秀传统剧目,剧中“玲珑剔透百事精”的小丫环红娘,为了成全张君瑞和崔莺莺的美满婚事,从中牵针引线,因势利导地终于将莺莺小姐许配给了张生,使“有情人终成眷属”。
月下老人、月老、月老公、月老爷来源于唐代李复言《续玄怪录·定婚店》记载,有个叫韦固的读书人夜行经过宋城,碰上一位老人靠着一个大口袋坐在路边,在月光下翻阅一本大书。韦固好厅地问他翻检的是什么书。老人回答说,这是天下人的婚姻簿。韦固又问老人那大口袋里装着什么东西。老人回答说:“装着红绳,用它去系男女的脚,只要把一男一女的脚系在一根红绳上,即使他们是不共戴天的仇家,或者是相隔万里的异乡人,也一定会结成夫妇。”因为不知道老人的名字,便称为月下老人,或简称月老,或者月老公、月老爷。
“执柯”、“伐柯”、“伐柯人”来源于《诗经·豳风·伐柯》:“伐柯如何?匪斧不克,取妻如何?匪媒不得。”《中庸》:“执柯以伐柯。”后来,便称媒人为“伐柯”或“伐柯人”,称做媒为“执柯”。如宋·吴自牧《梦梁录·嫁娶》:“其伐柯人两家通报,择日过帖。”白话注解:旧式婚礼中,媒人还称为“伐柯人”,说媒则是“执柯”,这就肯定了媒人是必不可少的角色。这句古的意思是:“怎样才能砍下大的树枝?不用斧头砍不断它;怎样才能取到妻子?没有媒人成不了婚。
古时还称媒人为“冰人”或“大冰”、“作冰”。传说晋代令狐策梦见自己立于冰上,与冰下人语。醒后使媒人占梦者卜,占梦者曰:“冰上为阳,冰下为阴,阴阳事也。诗曰:‘士如归妻,迨冰未泮’,婚姻之事也。君在冰上,与冰下人语,为阳语阴,媒介事也。君当为作媒,冰泮而婚成。”后世遂称给人作媒为“作冰”。
“保山”源自《红楼梦》第119回:“他说二爷不在家,大太太做得主的,况且还有舅舅做保山。”因此,旧时亦别称媒人为“保山”。
明清时期又有“媒婆”一词,亦用以指称媒人。但因为媒婆能说会道,其话往往名不副实,所以,“媒婆”一词略带贬义。明·陶宗仪《辍耕录》中所谓的“三姑六婆”,通常是指那些夸夸其谈、不务正业的女人。
“马泊六”,亦作“ 马八六 ”。亦作“ 马百六 ”。指撮合男女搞不正当关系的人。 宋无名氏《张协状元》戏文第四五出:“我胜花娘子,见报街道者:唱《太子游四门》,撞见马八六。”明沉璟 《义侠记·设伏》:“若有好亲事与我说一头儿。若会做马百六,我便费些钱也罢。”《水浒传》第二四回:“ 王婆笑道:‘老身为头是做媒。又会做牙婆,也会抱腰,也会收小的,也会说风情,也会做马泊六。’” 清褚人获《坚瓠广集·马伯六》:“俗呼撮合者曰马伯六,不解其义。偶见《群碎录》:‘北地马羣,每一牡将十馀牝而行,牝皆随牡,不入他羣……愚合计之,亦每伯牝马用牡马六疋,故称马伯六耶?’” 聂绀弩 《论武大郎》:“他的性命断送在奸夫淫妇和‘马泊六’手里了!”
“冰媒”和“月妁”来自于光绪年间吴兆桂、甄锡龄作序刊印的重刻本《闺训千字文》:夫妻匪易,契注朱绳。冰媒月妁,两性相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