质量强市工作总结
1."质量强市"对促进质量提升有何作用
一是质量发展战略清晰明确。
质量强市工作连续3年写进东莞市政府工作报告。创建工作写进实施珠三角规划纲要9年大跨越工作方案,市政府督察室每季度督促落实进度。
在原有质量基础、质量提升和质量安全三大工程的基础上,形成“1+4+3”的创建方案+子方案+行动方案的政策体系,明确强市、强镇、强业和强企业的四层发展格局。 二是质量工作投入不断增加。
专门增设“质量发展专项资金”,质检中心建设列入市财政预留资金“一事一议”,投入1030万元用于市政府质量奖评审,近3年累计投入约2500万元用于省名牌产品奖励,累计投入3665万元用于标准化奖励资助,投入3亿元用于8个国家级和14个省级检测中心建设。 三是质量文化内涵特色明显。
面向社会征集城市精神表述语和宣传口号,联合市委宣传部、市社科联、东莞日报等开展了城市精神大讨论活动,确定“创新驱动、质量引领”作为东莞的城市质量精神。开展面向全市制造业、服务业、工程和环保行业企业的首席质量官培训,推动企业事业单位设立CQO。
四是质量服务转型升级效果凸显。推动60家外资企业创省名牌,成功打通内销的渠道,拓展了市场渠道。
通过市政府质量奖培育了8家标杆企业,卓越绩效管理模式推广到制造业和服务业乃至公共服务业,开展的“管理面对面活动”已经成为全市企业分享管理创新经验的品牌项目。虎门港物流和厚街会展业的国家级和省级标准化试点成为全市生产性服务业的重点创新项目。
成立国内首个检测资源联盟,为政府、行业、企业提供决策分析、质量评估、产品检测、技术研发等高端应用服务,加快东莞创建全国质量强市示范城市的步伐。
2.QC品质工作心得怎么写
过去的2005年,是XX提出“五年三海创”的第一年;是海创全面、高速发展的关键一年;是技术创新、新品开发结硕果的一年;是质量管理体系由民体系向军体系提升、全面启动贯军标线的第一年,同时也是品保部全体职工政治思想大进步,质量管理水平、工作技能大提高的一年。
一年来品保部全体职工紧密团结在公司领导周围,在以“超常发展”为宗旨的思想指导下,认真、仔细、严谨地做好检验、试验、计量和重点工程、可靠性增长工程配套试验工作。高度负责地做好公司体系运行的维护工作。
积极.热情地参与公司企业文化建设,参与各项政治活动。一年来品保部无论是干部、党员,还是老职工、新职工,在政治工作上都有新的感悟、收获、提高和进步。
感悟和收获得益于冯董企业文化的激励,提高和进步来源于朱总、毛总在工作上的高标准、严要求,正是因为在思想上受到了教育和启迪,工作能力技术水平才得以不断提高,品保部全体职工才能紧跟公司前进的步伐不掉队。真正体现了品保部是一个召之即来,来之能战,战之能胜的团队,是一个团结、战斗、充满朝气和活力的集体。
一、积极参与企业文化建设,为企业发展鼓与呼 冯董创导的具有海创特色的企业文化,增强了企业的凝聚力和向心力。通过以海创网、板报、手机为载体加强了企业文化的灌输,充分发挥了鼓舞人、激励人、引导人的作用。
郑连生、刘翔明、吴莉平、章军持之以恒地利用业余时间投入到网上交流思想,通过与观察家、海创特种兵、老海军、再励等领导的交流,学习,他(她)们写出了无数激动人心的好文章,为此受到公司领导给予的增资与奖励。现在梁君、夏文郁、谭英、邹永志、汪又山也积极地参与到海创网的交流中。
无论是品保部的干部还是职工,一旦参与到海创网,冯董总是热情洋溢地高度地给予肯定与激励,各位高层领导积极给予评价与鼓励,极大地激发了每个人的激情与潜力,展现了团结、热情、奋进的精神风貌,调动了工作主动性、积极性、创造性,工作效率得到了极大的提高。二、确保体系有效运行,做好质量保证工作 今年5月17日~20日公司通过了GJB9001A-2001国军标体系认证,这标志着我公司的质量管理水平已达到国军标所规定的要求,在管理水平上已迈上了新台阶,更重要的是它必将促进我们的实物质量在可靠性水平等方面有较大幅度的提升。
建立和完善国军标体系,其目的之一是为贯军标线工作的全面铺开打下坚实的基础,为全面提高产品质量,降低生产成本,更好地向顾客提供有可靠质量保证的产品。从而提高市场竞争力,提高经济效益。
在公司领导高度重视下,品保部为确保质量保证体系的持续性、有效性、适宜性,在配合、协助公司持续保证质量体系有效运行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为了搞好质量改进,今年组织了一次管理评审,二次内部审核,并接受了来自厦华电子股份有限公司的第二方审核和赛宝认证中心的第三方军、民体系的初审和复评,并督促检查不符合项的纠正和预防措施的整改情况。
此外,郝部长和吴莉平每月到各部门进行质量保证体系运行情况检查,并在生产会上将检查结果进行通报。为了贯彻军体系和军标线共组织了7次培训,内容涉及《质量手册》、《程序文件》的理解与实施,《质量保证大纲》的编写指导,以“贯标认证所要开展的主要工作”、“力学与环境试验技术”为主题的授课,并聘请武汉市技术监督局专家进行质量统计技术应用的培训。
同时组织38人次参加全国全面质量管理基础知识的培训与考试,目前中层以上管理人员已全部参加了考试。随着军体系的运行,作为质量体系文件组成部分《质量手册》、《程序文件》、《三级文件》、作业指导书等也相应地不断进行修改和完善,今年5月份和10月份共修改了2次,吴莉平等同志负责换页分发共1792页。
在加强对供方质量管理方面,由专人负责建立健全预防机制,目前正在建立供方质量档案,对出现了质量问题的供应商,及时与他们进行了沟通,要求其制定纠正和预防措施,目前供方质量已有了明显的提高,来自于生产线的投诉也明显减少。在质量管理体系运行过程中,在提高产品质量的过程中,在技术和管理创新的过程中,改进是永无止境的。
公司成立以来每年九月份品保部都组织质量月活动,通过质量月活动增强职工质量意识,掀起“抓质量促效益”活动的高潮。组织QC成果发布会,与质量有关的板报、论文的评比,质量短信、网络交流,办质量专栏等活动。
特别是QC活动的开展,使大家互相学习、互相启迪,总结了很多好的经验和方法,促进了QC活动的不断开展,不断提高、不断创新。其中温补晶振QC小组荣获湖北省优秀质量管理小组称号,水汽含量QC小组荣获武汉市优秀质量管理小组称号,郝建华被评为湖北省QC小组活动优秀推进者,李晨麟、吴莉平被评为武汉市QC小组活动优秀推进者,公司内发布了8项QC成果,并评出一、二、三等奖。
通过开展QC小组活动在公司内形成了良好的质量文化氛围,在提高员工质量意识、提高产品质量,解决工艺中存在的问题,在降物、降耗、降成本方面起到了明显的作用。在不断提高公司创新能力,经。
3.我是一名品管现需要一份关于品质方面的年终总结
品管年终工作总结 一、工作计划 1、了解公司品质部的组织架构及公司其他部门的大致情况。
2、了解、熟悉制造部的质量管理系统的运行现状,对质量体系、运作流程、生产制造工艺过程、质量控制点及关键质量数据进行详细的考察,针对现存的不足,提出改进的方向。 3、根据制定的工作目标,制订相应的工作计划。
二、华北的现状及改进建议 1、品质部管理架构 2、质量管理体系 3、IQC 4、IPQC 5、QA 6、公司内部例会或品质例会 7、生产QC的组织和岗位资格认定 8、客户退回板的分析及后续改善跟进 9、维修板的维修质量的考核及反馈到前端的及时性 10、DCN/ECN更改 11、品质目标的分解 12、物料、成品的编码原则 13、设计/工程对生产工艺的研究、对生产作业的指导 14、防静电措施 15、质量意识的培训与宣传 16、推行“5S” 1。 1品质部架构(现) 1。
2品质部架构(新) 2。1质量管理体系 现状: *品质控制的范围只有制造过程,没有覆盖到前端的供应商、研发设计等部门。
*整个公司欠缺一个有效的质量管理体系来支持和掌控所有的活动。 *各部门没有明确的质量考核指标。
2。2质量管理体系 3。
1 IQC ---------------- (查不到范文,不是会员看不到)。
4.如何有效履行政府质量管理职能,全面推进质量强市建设
第一,改善经济调节。
要更多地运用经济手段、法律手段并辅之以必要的行政手段调节经济活动,增强宏观调控的科学性、预见性和有效性。突出强调宏观调控的职能,有着很强的现实针对性和全局意义。
最近几年,我国经济发展出现了一些新变化,同时实现经济增长、扩大就业、稳定物价、保持国际收支基本平衡这四个目标的压力加大,宏观调控面临更加复杂的局面,任务十分艰巨。这就要求进一步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
这次改革将这个要求落实到了部门职能配置上,强调国家发改委等宏观管理部门要加强宏观性、综合性、战略性问题研究,综合运用多种手段有效调控经济社会运行,同时减少微观管理事务和审批事项。第二,严格市场监管。
要推进公平准入,规范市场执法,加强对涉及人民生命财产安全领域的监管。为此,一要针对当前市场秩序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加强监管,包括打击制假售假、商业欺诈、非法传销等问题。
特别要将涉及人民群众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的食品、药品等产品的安全质量作为监管重点。二要拓展公平准入的市场范围,不仅包括商品和服务市场,还要包括要素和产权市场,特别要强调公共资源交易市场的规范运行。
三要规范行政执法行为,通过加强管理和完善制度,切实纠正多头执法、执法扰民、执法争利问题,严厉惩处利用执法权设租寻租、执法犯法的行为。第三,加强社会管理。
要强化政府促进就业和调节收入分配的职能,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健全基层社会管理体制,维护社会稳定。就业是民生之本,要将提供工资收入的就业机会摆在优先位置,摆在资本收益之前,努力扩大劳动密集型就业,这也是最重要的收入分配政策。
要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努力扩大覆盖面和提高保障水平。要健全基层社会管理体制。
近些年来,人民群众的利益诉求更加多样化和经常化,各类新社会组织成长迅速。要加强社区建设,加快形成富有建设性的利益表达、保障和协调机制,维护社会和谐稳定。
第四,更加注重公共服务。要着力促进教育、卫生、文化等社会事业健康发展,建立健全公平公正、惠及全民、水平适度、可持续发展的公共服务体系,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
各项社会事业的发展,不仅涉及人民群众最关心的现实利益,更是投资于人的重大战略。我国未来发展面临一些严重挑战,包括劳动力成本上升、资源环境约束加重、人口老龄化和投资率趋降等。
这些变化将使投资于物的长期收益下降,投资于人的重要性增加。发展社会事业就是开发人力资源,这是提高劳动生产率和保持我国中长期竞争力的关键。
今后要在继续增加财政对公共服务支出的同时,更多地向服务水平低甚至基本没有被覆盖的低收入人群倾斜,逐步实现公共服务均等化,更好地发挥政府公共服务保障社会公平正义的作用。为此,要重视做好一些基础性工作,包括制定基本公共服务国家标准并向社会公开,督促各级政府有效执行;尽快建立个人收入集成信息系统,准确识别应该更多享受社会保障的低收入人群;建立健全社会保障信息公开制度,接受社会广泛监督。
全面正确履行政府职能,要适应我国国情和发展阶段的特点,符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改革方向。我国经济发展不平衡,一些重大结构失衡问题依然存在;市场主体发育不健全,在一些领域中市场机制还不能及时有效地发挥作用。
这就决定了经济调节既要调控总量又要调控结构,货币政策既要控制物价又要促进增长,财政政策既要促进公平又要支持改革。以财政支出为例,承担改革成本是我国财政的重要职能,国有企业改革中的债务处理、人员安置和分离企业办社会的职能,金融改革中的坏账处理和资本金补充,欠账多年的社会保障体系建设,理顺价格关系时各方面利益的协调等,都投入了大量的财政资金。
这与那些体制环境已经基本定型、公共财政主要着眼于社会保障和社会事业发展的国家有很大不同,是我国财政资金在各个领域使用比例与有些国家存在差别的重要原因。有一个亮点,就是明确提出了各级政府履行职能的重点。
强调中央政府要做好各方面的宏观管理,进一步减少和下放具体管理事项。强调各级地方政府要确保中央方针政策和国家法律法规的有效实施,统筹本地经济社会发展,做好面向基层和群众的各项工作。
这为今后进一步划分中央地方事权、科学配置各级政府的财力指明了方向,并向前迈出了重要一步。三、加强制度建设,落实保障机制政府既是行政管理体制改革方案的制定者,又是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对象,角色冲突往往导致改革任务落实难,执行中变通方法多,改革过后易反弹。
难点集中在两个方面:有利益的权力不愿放弃,阻碍转变职能;无利益的责任不愿担当,阻碍全面履职。因此,转变职能和全面正确履行职能需要切实的保障机制。
严格依法行政。依法行政的本质是职权法定,以法律形式明确政府职能,不能一讲转变职能就想卸责,一讲全面履行职能就想扩权,权责必须对称。
正如《意见》所要求的,必须坚持用制度管权、管事、管人,健全监督机制,强化责任追究,切实做到有权必有责、用权受监督、违法要追究。充分发扬民主。
自我改革的制约因素很多,只有各方面广。
5.如何从质量立市迈向质量强市
温州为何在此时全方位开始“质量强市”计划?“质量强市”将给温州带来怎么样的变化?温州市质量强市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主任王新亮接受记者专访,对此做出解读。
记者:温州是如何成为首批全国质量强市示范城市争创城市的? 王新亮:温州产品曾以“假”闻名,经过20年的“质量立市”,现在温州的产品质量已获得认可,在过去10年里,我市有正泰电器、康奈集团、浙江奥康鞋业等6家企业获得全国质量奖,获奖数占到全国总数的7%。另外还有10多家企业获得省市级质量奖,其中省质量奖的数量居全省首位。
基于这样的基础,我市在申报方面又做了大量工作,获得了争创机会。 记者:温州如何从原先的“质量立市”转向“质量强市”? 王新亮:“质量立市”在我市实施20年以来,成功培育了38个国家级工业产业基地,获得中国名牌产品38个、中国驰名商标42枚,同时形成了“温州模式”。
但是,这些只是局限产品质量上的改变,接下来温州需要改变的不仅仅是产品质量,还包括工程质量、服务质量、环境质量的大提升,使温州获得新的发展空间。 记者:“质量强市”的近期目标是什么? 王新亮:使产品质量、工程质量、服务质量等达到国家规定的水平,包括产品质量国家监督抽查合格率稳定在90%以上、大中型工程和保障房工程一次验收合格率达到100%、生产性服务业和生活性服务业顾客满意度分别保持在85%和80%以上、创建1个“全国知名品牌示范区”等。
记者:“质量强市”计划会持续多长时间? 王新亮:“质量强市”计划也是一项长期计划,不会只创建“全国质量强市示范城市”一项工作就止步,而将会持续10年时间。在“全国质量强市示范城市”创建获验收后,政府部门还会根据发展需要,制订具体发展政策和措施,建设好温州的质量,使温州变成一个品质的温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