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范文 > 范文
  • 未就业方面的简报

    1.应届毕业生未就业,报到证一定要报道吗

    开过报到证后,有过工作,也报到过了,zd从报到的那天起,就算参加工作了,档案也由学生档案转为人事档案了,在政策上也就不算是未就业的应届生业生了。

    “报到证”由原来“派遣证”转化而来,是应届普通高等学校(普通全日制,也就是统招生)毕业生到就业单位报到的凭证,也是毕业生参加工作时间的初始记载和凭证。毕业生到就业单位报到时,须持“报到证内”。

    学校相关部门依据“报到证”为容毕业生办理档案投递、组织关系转移和户籍迁移等手续,就业单位所在地公安部门凭“报到证”为毕业生办理落户手续,就业单位凭“报到证”为毕业生办理相关工作手续。

    2.有就业意愿而未就业的原因有哪些

    概括起来主要有以下三种类型。

    一、毕业后拟继续准备升学 这部分毕业生多在学校参加了升学考试,但因主观或客观原因没有如愿,遂将考研视为自己毕业后的目标。这其中一部分是坚定的考研族,一部分是因考研错过了就业机会,而被动再次进入考研队伍。

    考研之所以持续热度不减,主要归咎于就业市场的人才高消费,也因此出现了研究生挤占本科生市场,本科生占专科生市场的“挤占效应”。此外,父母的文凭崇拜也是催生考研族的重要因素,家长“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的传统观念仍在影响着当代大学生的选择。

    对于没有进行自主选择,只有盲目随大流或按照父母想法准备考研的学生,需要在职业生涯规划方面给予重点辅导,同时积极与家长方面沟通,使学生在择业中能够发挥主观能动性;对于确实有深造愿望,并期望通过进一步研修提升自己学术能力的学生,指导老师要根据平时课业表现给予客观的评估,并在此基础上对专业院校选择和专业选择给予建议;对于将考研作为求职避风港,作为缓解就业压力的减压带的学生,要向其介绍宏观的经济形势和就业形势,阐明求职是必然经历的阶段,要坦然面对挫折,理性进行分析,“求职也是一种历练”,通过求职锻炼自己的沟通协调能力、综合分析判断能力、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等。二、主动放弃就业,自愿失业 这主要指的是已大学毕业、达到就业年龄,具有就业能力,但以多种理由不就业,依赖父母生活的年轻人,这部分学生或者家长过分溺爱、家庭生活优越、没有生存压力、或者将职场“妖魔化”,片面夸大职场的压力和竞争,以恐惧和逃避的心态“啃老”。

    由于长期脱离社会、自我封闭、不少人已经出现了一定的心理健康问题,就业的意识和竞争能力更加弱化。自愿失业不但缩短了职业生命期,也滋生了求职惰性,同时大学生也失去了应届生的身份,形成了职业空白期,对重新走入工作岗位极为不利。

    针对这部分同学,主要围绕以下几个方面开展工作,一是激励引导和教育机制,着力于毕业生就业观念的转变,加强毕业生自强自立的意识教育,在大学期间开设就业指导类课程,引导学生对就业、规划萌发意识,结合就业市场和个人特点,大致形成初步的就业目标和方向。二是鼓励学生在校期间参加社会实践,给学生亲自体验职场机会,了解社会、了解自我,结合课程和实践确定就业目标。

    三是教育和培养学生具有责任感和忧患意识,树立正确的价值观,通过树立典型和榜样,使学生明确自己的责任,积极投身社会,四要建立统计和反馈制度,及时掌握主动放弃就业者的数据及其变化动向。三、有就业意愿但未能顺利实现就业 (一)就业期望值过高,理想与现实距离遥远。

    部分大学生对人才的理解过于狭隘,一厢情愿地认为人才就是要具有报酬高、轻松稳定的工作,“白领情结”和“学而优则仕”的观念仍在影响着他们。其实,劳动力市场分为两类,一类是工资高、条件好、保障多,如行政机关、事业单位、规模较大的国企或外企;另一类是工资较低、工作条件差、工作不稳定、缺乏保障和晋升机会。

    第一市场有准入限制,在能力和素质方面要求较高,并非所有大学毕业生都能理所应当的被准入,所以出现了毕业生不能客观、准确地评估自己的价值,第一市场进不去,第二市场不愿意去,从而导致失业的情况。对于期望值过高的问题,关键是要引导就业观念的转变,让毕业生及其家庭认同“高等教育大众化”的理念,脱离社会精英教育的光环,学生或许才能从“云端”来到“地面”,真正实际的评估自己、评估职业目标:其次,是教育学生对就业单位和岗位要有客观的、理性的评价,好工作没有唯一的标准,盲目的随大流,人云亦云,很有可能落入失业的漩涡,所以最重要的是确认个人的需求,人职匹配才是最佳结果;再次,鼓励学生先就业后择业,以长远和可持续发展的眼光看待职业,“先就业”是为了积累经验,熟悉行业,是脚踏实地的从基做起,“后择业”是在工作经验和工作技能都得到提升的前提下再次进入人才市场,选择满意的工作,即先灵活就业、后稳定就业,先基层就业、后中高端就业。

    (二)毕业生的素质难达招聘单位要求。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大背景下,企业的竞争日益激烈,人才的选择就显得尤为重要,因此在人才市场中,用人单位对大学生的要求不仅仅是专业,考核的是综合素质,如学习能力、领导能力、创新能力、沟通能力等。

    而部分学生还没有意识到这一变化,或者以中学时的模式来处理大学生活,将所有精力放在课业成绩上,或者大学中迷失,丧失自控能力,利用上课的时间打游戏,利用课余时间看电影等,致使学业荒废,毕业即失业。虽然以上提到的多是大学生的主观原因,但学校的正确领导仍必不可少,从学校方面而言,对学生进行过程检视,时刻发现问题,给予提醒,避免问题在毕业时暴露而出现无法就业的情况;此外鼓励学生参加社会实践,如社团活动、兼职、学习等。

    借助社会实践平台,可以提高大7a686964616fe4b893e5b19e31333363396431学生的组织管理能力、心理承受能力、人际交往能力和应变能力等,逐步跨越学生与职场之间的鸿。

    3.求一份600字的大学生的就业报告

    大学生就业报告 教育部的官方统计数据显示,2009年全国高校毕业生人数又将再创历史新高——达到559万人,比2008年增加了64万人,毕业生总量和增量都是最多的一年。

    目前,559万的毕业生大军正在寻求校园之后的生活空间,这一年,就业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巨大压力。 2009年的就业数据目前尚无公布,但通过2008年一些数据的比较,也许可以管窥2009年的就业态势。

    毕业只是一个起点 而就业是需要迈过的第一道坎 “351万:144万” ——就业与无业人数之比 2008年9月,教育部。 在回答记者提问时,教育部新闻发言人介绍——到2008年9月1日,全国普通高等学校的毕业生实现就业人数351万人,虽然比去年同期增加54万人,但是仍有大约144万的应届高校毕业生未能如期就业,占毕业生总人数的29.09%。

    许多网友在评价这一数字时表示,扩招让更多的学生迈进了大学的门槛,但同时也让144万毕业生失去就业机会。有专家预计,实际数字可能远大于144万。

    教育部掌握的就业数字基本是以学籍档案的转移情况为准,但实际上,很多转移了学籍档案的学生并没有实现就业,所以,这一数字可能更为庞大。 “3000元:2000元” ——理想薪酬与实际收入之比 2008年11月,北京。

    中国零点调查集团等三家单位联合完成的《中国应届大学毕业生求职与工作能力调查》完成,该调查对国内1107所大学的毕业生抽样发送了17万份问卷,其中有效问卷达8.5万份之多,调查和数据整理历时一年之久,样本量之多,堪称国内同类调查之最。数据显示,超过40%的学生将自己的工资预期定在3000元以上,无一人接受1200元以下的月薪;但实际上,月薪3000元以上仅占就业人群的17%,月薪在1000元左右的超过总人数的10%。

    调查显示,全国“211工程”院校毕业生毕业半年后薪资平均值为每月2500元,而全国其他本科院校毕业生毕业半年后的平均薪资值更低,只有每月2000元。 1000元工资并非绝对低薪,关于大学生“零工资”的消息早已不绝于报道。

    在巨大的就业压力面前,一些高校毕业生不仅在心理上降低了就业期望值,而且已经把这种务实心态付诸于行动。而这种“跳水贱卖”也让整个就业市场和薪酬指标闻风而动。

    有企业放言——(工资)1000元都争抢着来,何必给2000元! “28%:1%” ——单位选择喜好之比 2008年2月,北京。 迎才网的调查更具指向性,该网联合北京多所高校针对2007届毕业生的选择单位进行了问卷。

    调查结果显示,最受学生欢迎的单位前四名依次是:中外合资或外资企业、国家机关、事业单位、国有企业,比例分别为28%、24%、20%、15%,愿到“民营企业”就业的比例不足1%。但依据教育部的统计数据,实际上到民营三资企业工作的毕业生有143万人,占已就业毕业生的40.7%。

    专家认为,除了“高不成低不就”之外,大学生就业还带有明显的“企业类别歧视”,唯“国家机关、事业单位、国有企业、中外合资或外资企业”是尊,对民营企业不屑一顾。而且这种歧视是在“近九成学生认为就业形势不好”的“严峻”认识下做出的,这一方面表明了这几种企业形态在薪酬和社会地位方面的差距,另一方面也充分体现了大学生就业选择单位时的“不理性”,这种不理性的结果是“好马也吃回头草”,于是进入“民营企业”的比例由最初不足1%的就业意愿变成最终40.7%的实际就业率。

    “100%:70%” ——专业与职业的关系比 2008年11月,北京。 同样是零点调查集团等联合发布的《中国应届大学毕业生求职与工作能力调查》显示,当年就业的大学生中,有超过30%的大学生毕业时选择与所学专业无关的职业,也就是说,只有70%的就业生将自己四年所学的知识跟实际工作有所联系;倘若将这一数字扩大到所有毕业生而不仅仅局限于就业学生,也就是说,有200万甚至更多的毕业生一毕业就跟学了四年的专业知识说“拜拜”。

    这30%的人读大学干什么?四年下来却干与所学无关的工作!不知道这些毕业生有没有后悔当初的选择?其实,这与多数考生或家长的选择逻辑不无关系:挑大学→选专业→就业,即学生先选定大学和专业,然后进大学读书,在毕业时决定自己要做什么工作。但实际上,四年的时候可以发生很多事情,比如四年前的热门专业可能到了今天已经很冰冷,四年里的就业环境、人才供需都会发生很大变化。

    4.有关就业难方面的数据

    三成未找到工作、五成缺社会经验、七成期望值过高 (图为各专业就业率图表由陆莹制作) 编者按:大学生就业难是近年来困扰我国社会的一个突出问题。

    特别是2006年,我国应届毕业生人数激增至413万,就业形势更显严峻。近日,共青团中央学校部、北京大学公共政策研究所联合发布了“2006年中国大学生就业状况调查”。

    该报告对今年大学生就业状况作了详实分析,同时也提出了一些值得思考的问题。今日本报刊出有关报道,请读者朋友垂注。

    此次问卷调查以填写调查问卷的形式进行,调查人员共向全国近百所高校大学本科毕业生发放调查问卷4000份,回收率为86.88%。该调查对44位服务于不同类型用人单位的人事部门、人力资源部门负责人以及具体部门的负责人所进行的访谈结果,与大学生问卷调查结果基本吻合。

    缺乏社会经验制约就业 调查结果显示:高达52.14%的大学生将“缺乏社会经验”视为最困扰就业的主要因素。另有24.14%的学生表示个人能力不足成为制约成功择业的首要问题,有19.86%的学生认为求职技巧的缺失是求职过程中最为头痛的问题。

    而从用人单位对各种能力的要求来看,要求最多的是环境适应能力,高达65.9%,其次是人际交往能力(56.8%),然后依次是自我表达能力、专业能力和外语能力。用人单位表示,大学生与其他的就业群体相比,缺乏工作经验是其明显的劣势。

    此外在接受访谈的单位中,有59.1%的用人单位认为当前大学的课程设置不合理,其中50%的用人单位明确提出,课程设置不合理是大学生就业难问题的一个制约因素。 近三成单位有性别倾向 据调查显示,男性毕业生的“已签约”和“已有意向但未签约”的比例为55.71%,而女性毕业生该比例则为41.08%。

    可见,求职者的性别对于求职成功与否还是有着一定程度的影响。 而且也有27.3%用人单位也表示进行人员招聘时有性别倾向,有72.7%的单位认为在招聘时没有性别倾向,但会考虑到工作性质、岗位要求来招收不同的性别。

    除性别因素外,地区差异是影响就业水平的另一重要因素。数据显示,东部地区高校“已签约”和“已有意向但没有签约”的学生比例为62.43%,中部地区高校“已签约”和“已有意向但没有签约”的学生比例为47.88%,西部地区高校这类学生比例为41.73%,东北地区比例为43.39%。

    东部、中部、西部和东北部四个地区的就业状况呈梯状分布,表明大学生总体就业水平与大学所在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可能存在某种相关性。 薪酬要求日趋理性 薪酬一直被比喻为大学生就业理性程度的“风向标”。

    而这次的调查显示,大学生大多已走出开价虚高的误区,有6成以上(66.1%)的学生将月收入定位于1000—2000元之间。在大学生对收入要求日趋合理的同时,有1.58%的大学生提出了“零工资”,这折射出大学生对个人发展机会的极度渴望、对自己能力和职业前景的复杂心态以及面对就业窘境的无奈。

    报告中显示,有77.3%的用人单位认为大学生存在期望值过高的情形,主要表现在薪酬、地域、个人发展机会、职位要求、行业要求、假期要求和要求专业对口等方面。其中,在就业地区的选择方面,大学生“重东部,轻西部”、“重大城市,轻中小城市和农村”的想法仍没有得到明显改观。

    “托熟人”成求职主要途径 特定的社会关系网络影响整个用人环境的公正、公平,但就个体而言,它仍不失为进入就业市场、寻找就业机会的重要途径。本次调查结果就显示,有41.61%的学生认为通过家庭和个人关系、托熟人是求职最有效的求职途径;来自大城市的学生中,比例更高达51.29%。

    对于此次调查,出席报告会的有关专家给予了充分肯定。民盟中央秘书长高拴平认为,该调查报告系统、深入、详实、可信,是他近几年看到的较好的一篇研究报告。

    同时,他就如何解决大学生就业问题提出了三点意见:第一,政府要提高政策有效性,完善调控体系。另外,政府部门应建立健全的就业信息网络和检测、预警系统,制定鼓励大学生就业的有效政策,引导大学生合理流动。

    第二,大学生自身要转变观念,全面提高自身能力和素质。第三,要面向市场,深化教育改革。

    教育主管部门要加大和促进高校的教育改革,进行高校学科建设及专业结构的合理调整。高校应把大学生的就业问题作为转变办学理念的长期工作,树立新的质量观,以市场为导向,按照宽口径、厚基础、灵活专业方向的要求,不断调整学科和专业结构,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大学生。

    5.如何实现理想就业报告会简报

    当代大学生正树社会激烈变革的时期,社会发展为大学生择业带来了新的机遇,同时也面临着严峻的挑战。树立正确的职业理,对大学生顺利就业以及在职业实践中把职业理想化为现实和人格的完善有着重要的意义。

    (1)正确职业理想的标准

    正确的职业理想必须建立在符合现实、符合社会发展和社会需要、符合个人发展的基础上。因此,正确的职业理想标准体现为两个层次。首先,造福人类是职业理想的最高追 求。把造福人类作为职业理想的最高追求是由人社会属性所决定的。职业的形成与发展是人类社会发展的缩影,职业本身就是为协调社会生活、为发展社会而存在的,它的本质是从属于社会的,而不是从属个人的。在目前和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职业还是人们谋生的手段,但人个树立崇高职业理想的人,总是把造福人类作为自己奋斗的根本目的,因而他们也受到人们的尊敬。其次,实现人与职业的合理匹配是树立正确职业理想客观基础。人的生理、心理特点不同,适应的职业范围也不同;职业本身的特点,对人的要求也存在客观差别。从人与职业两个方面来说,人选择了能发挥自己特长的职业,其潜能就会得到最大限度的发挥,在同样的劳动时间内比其不适应的职业效率高、贡献大;职业与适应其特殊需要的人相匹配,就能发挥出应有的社会功能。由于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自己期望的职业往往是本人不能适任的职业。这就需要大学毕业生充分认识自我,把握自己身心特点,把职业理想建立在能够胜任的、能发挥自己优势的职业基础之上。

    (2)在实践中确立的职业理想

    职业实践是职业理想实现的必然途径。人们对职业的认识同职业实践密不可分。只有在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的反复循环中,人们才能加深对职业的了解和认识,不断修正职业理想的偏差,完善和升华职业理想。① 在实践中检验、调适职业理想。② 在实践中完善、升华职业理想。

    未就业方面的简报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