矿山技术创新与管理创新范文
如何做好矿山企业创新管理工作总结
随着煤矿生产水平的不断延深,生产条件越来越复杂,水、火、瓦斯、煤尘、顶板、地温等自然灾害带来的危险性明显增加,安全管理难度随之增大。
规避危险源,实现煤矿安全发展目标,必须从基础工作抓起,深入贯彻落实安全生产法律法规和安全责任制,加强安全质量标准化建设。但从煤矿安全管理和职工队伍专业文化素质看,质量标准化仍是一项长期复杂的系统工程,开展质量标准化建设需要做大量工作。
一、加强质量标准化建设的思路1.加强宣传教育,提高思想认识。质量标准化涵盖采煤、开拓、掘进、机电、运输、通风、防治水以及地面辅助生产环节。
各个环节都符合法律法规、安全规程的规定,安全生产才会保持良好状态,才能保障矿工生命安全和矿井安全发展。煤矿职工接受质量标准化观念,必须统一思想,强化职工安全质量意识。
正确处理好安全质量标准化与生产、效益和其他工作的关系。通过深入开展宣传动员,深入细致地开展安全质量标准化贯标工作,认清安全质量标准化工作的重大意义,增强工作自觉性、主动性、创造性。
加大宣教力度,加快安全质量标准化建设步伐,形成强大的舆论声势,大力宣传国家对于煤矿安全生产的一系列重要指示精神,增强干部职工把安全质量工作搞上去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提高广大职工对质量标准化建设的认识,坚定抓好安全质量标准化工作的信心;安全与质量、安全与生产、安全与效益之间存在着相辅相成、密不可分的内在联系。讲安全必须抓质量,抓质量必须搞好质量标准化,生产与安全质量不相悖,安全质量出效益的观点任何时候都不能偏废。
大力宣传质量标准化的科学性和合理性,使职工牢固树立起磨刀不误砍柴工的理念。针对部分职工不知如何搞质量标准化的问题,区队班组重点贯彻质量标准化基本要求和关键环节,帮助职工理清思路,明确工作步骤和重点,为质量标准化建设的顺利推进打下了坚实的思想基础。
二、加强制度建设,细化检查标准。进一步健全煤矿安全质量标准化工作体系,根据安全规程、操作规程的要求,结合现场作业实际,组织工程技术人员制定可操作性强的管理制度,如规划目标、实施方案、监督考核办法、奖罚办法等。
制度建设要体现科学化、人性化,以激励为主,奖罚兼顾,不能将制度流于形式。通过建立健全质量标准化管理机制,确立分级管理,逐级负责,落实责任的管理体制,达到管好人、干好活、负好责、保安全的目标。
做到每个专业、每个工种、每道工序及每项工作都达到标准化要求,实现工程质量全过程、全方位达标,使生产活动始终处于安全生产的良好状态。在质量标准化建设工作中,管理人员要分片包干,充分发挥安全网员、群监员作用,形成质量标准化建设的合力。
现场工程质量不达标视为不合格,必须现场整改,否则不予验收。管理人员与职工同升井同下井,发现问题及时整改。
质量验收员严格按标准考核,相互监督,相互制约,管理人员要支持质量验收员工作,形成从严、从细、扎实的工作作风。装备、设施、材料始终保持安全运行的状态。
保护设施齐全,动作灵敏可靠,人、物、系统才能保持安全和谐统一。坚持质量无小事,现场哪怕一个夹板螺丝没上好,一个锚杆托盘没压紧,尺寸上有一点达不到设计要求,都要认真对待,严格按制度执行,决不含糊。
针对质量标准化的问题,不是一罚了之,要分析原因,找出责任者,吸取教训,落实整改措施,质量隐患不排除,绝对不进行下一道工序。开拓工作面现场打眼、装药、放炮、锚喷等工序存在缺陷的,技术管理人员要当场指导规范操作,当班安全质量达不到标准的坚决推倒重来。
要把安全质量标准化摆到生命工程的高度,及时总结经验,培育典型,树立安全质量标准化的样板区队和班组,召开现场会,进行评比表彰,通过典型引路、以点带面,引导和带动质量标准化工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全面提升质量标准化建设水平。三、加大科技投入,推进技术创新。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矿井经济效益的提高,安全状况的好坏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科技进步和新技术的推广应用。
加大技术创新力度,激励调动专业技术人员工作积极性,推广应用新设备、新材料、新技术,围绕安全生产、质量标准化开展卓有成效的工作。质量标准化建设要结合矿井地质开采条件实际,制定相应政策,落实专项基金,加大质量标准化建设投入。
强化现场技术管理,编制切实可行的作业规程,杜绝技术管理工作的随意性,根据客观条件的变化及时调整生产计划,严禁超能力组织生产会战,通过加大技术投入,降低职工的劳动强度,为安全生产创造良好的环境和条件。积极改善安全生产条件,推广应用信息化、自动化及监测监控等手段,发挥科技创新对提升安全保障水平的重要作用,解决影响煤矿安全的水、火、瓦斯、地温等突出问题,降低安全风险。
在实际工作中,机电自动化监测设备存在着一些与实际情况不相适应的地方,煤矿主要领导应要对此项工作给予高度关注,对技术创新参与人员给予适时奖励,引导工程技术人员积极参与技术改革与创新活动。物和系统的本质安全是安全管理的重点环节之一,。
如何做好矿山企业创新管理工作总结
随着煤矿生产水平的不断延深,生产条件越来越复杂,水、火、瓦斯、煤尘、顶板、地温等自然灾害带来的危险性明显增加,安全管理难度随之增大。
规避危险源,实现煤矿安全发展目标,必须从基础工作抓起,深入贯彻落实安全生产法律法规和安全责任制,加强安全质量标准化建设。但从煤矿安全管理和职工队伍专业文化素质看,质量标准化仍是一项长期复杂的系统工程,开展质量标准化建设需要做大量工作。
一、加强质量标准化建设的思路1.加强宣传教育,提高思想认识。质量标准化涵盖采煤、开拓、掘进、机电、运输、通风、防治水以及地面辅助生产环节。
各个环节都符合法律法规、安全规程的规定,安全生产才会保持良好状态,才能保障矿工生命安全和矿井安全发展。煤矿职工接受质量标准化观念,必须统一思想,强化职工安全质量意识。
正确处理好安全质量标准化与生产、效益和其他工作的关系。通过深入开展宣传动员,深入细致地开展安全质量标准化贯标工作,认清安全质量标准化工作的重大意义,增强工作自觉性、主动性、创造性。
加大宣教力度,加快安全质量标准化建设步伐,形成强大的舆论声势,大力宣传国家对于煤矿安全生产的一系列重要指示精神,增强干部职工把安全质量工作搞上去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提高广大职工对质量标准化建设的认识,坚定抓好安全质量标准化工作的信心;安全与质量、安全与生产、安全与效益之间存在着相辅相成、密不可分的内在联系。讲安全必须抓质量,抓质量必须搞好质量标准化,生产与安全质量不相悖,安全质量出效益的观点任何时候都不能偏废。
大力宣传质量标准化的科学性和合理性,使职工牢固树立起磨刀不误砍柴工的理念。针对部分职工不知如何搞质量标准化的问题,区队班组重点贯彻质量标准化基本要求和关键环节,帮助职工理清思路,明确工作步骤和重点,为质量标准化建设的顺利推进打下了坚实的思想基础。
二、加强制度建设,细化检查标准。进一步健全煤矿安全质量标准化工作体系,根据安全规程、操作规程的要求,结合现场作业实际,组织工程技术人员制定可操作性强的管理制度,如规划目标、实施方案、监督考核办法、奖罚办法等。
制度建设要体现科学化、人性化,以激励为主,奖罚兼顾,不能将制度流于形式。通过建立健全质量标准化管理机制,确立分级管理,逐级负责,落实责任的管理体制,达到管好人、干好活、负好责、保安全的目标。
做到每个专业、每个工种、每道工序及每项工作都达到标准化要求,实现工程质量全过程、全方位达标,使生产活动始终处于安全生产的良好状态。在质量标准化建设工作中,管理人员要分片包干,充分发挥安全网员、群监员作用,形成质量标准化建设的合力。
现场工程质量不达标视为不合格,必须现场整改,否则不予验收。管理人员与职工同升井同下井,发现问题及时整改。
质量验收员严格按标准考核,相互监督,相互制约,管理人员要支持质量验收员工作,形成从严、从细、扎实的工作作风。装备、设施、材料始终保持安全运行的状态。
保护设施齐全,动作灵敏可靠,人、物、系统才能保持安全和谐统一。坚持质量无小事,现场哪怕一个夹板螺丝没上好,一个锚杆托盘没压紧,尺寸上有一点达不到设计要求,都要认真对待,严格按制度执行,决不含糊。
针对质量标准化的问题,不是一罚了之,要分析原因,找出责任者,吸取教训,落实整改措施,质量隐患不排除,绝对不进行下一道工序。开拓工作面现场打眼、装药、放炮、锚喷等工序存在缺陷的,技术管理人员要当场指导规范操作,当班安全质量达不到标准的坚决推倒重来。
要把安全质量标准化摆到生命工程的高度,及时总结经验,培育典型,树立安全质量标准化的样板区队和班组,召开现场会,进行评比表彰,通过典型引路、以点带面,引导和带动质量标准化工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全面提升质量标准化建设水平。三、加大科技投入,推进技术创新。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矿井经济效益的提高,安全状况的好坏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科技进步和新技术的推广应用。
加大技术创新力度,激励调动专业技术人员工作积极性,推广应用新设备、新材料、新技术,围绕安全生产、质量标准化开展卓有成效的工作。质量标准化建设要结合矿井地质开采条件实际,制定相应政策,落实专项基金,加大质量标准化建设投入。
强化现场技术管理,编制切实可行的作业规程,杜绝技术管理工作的随意性,根据客观条件的变化及时调整生产计划,严禁超能力组织生产会战,通过加大技术投入,降低职工的劳动强度,为安全生产创造良好的环境和条件。积极改善安全生产条件,推广应用信息化、自动化及监测监控等手段,发挥科技创新对提升安全保障水平的重要作用,解决影响煤矿安全的水、火、瓦斯、地温等突出问题,降低安全风险。
在实际工作中,机电自动化监测设备存在着一些与实际情况不相适应的地方,煤矿主要领导应要对此项工作给予高度关注,对技术创新参与人员给予适时奖励,引导工程技术人员积极参与技术改革与创新活动。物和系统的本质安全是安全管理的重点环节之一,推进本质。
如何写矿山生产技术管理年终总结报告?
联合公司上半年科技工作总结上半年,联合公司认真贯彻2006年工作会议精神,遵照集团公司技术管理要点,紧密围绕公司生产经营加强科技管理工作,在科研课题和技术改造项目管理、科技培训与交流、科技创新与管理创新等方面取得了一定成绩。
主要工作情况总结如下:1、加强技术改造项目的管理抓好技术改造项目的实施管理,强化效益意识。一是推行项目管理责任制,对计划内项目逐项确立项目责任人,确保项目实施的质量和进度。
二加强项目的前期方案论证。三是抓好项目的程序管理和合同管理,强化成本管理,用好项目资金。
公司的综合计划中有243万元用于技术改造,共15项。目前已经完成3项,有6项已经接近尾声,另6项已经开展了前期工作。
已经完成的3项是:1)IC卡加油管理系统。原来实行油票加油,但卖出油票后,随着燃油价格的上涨,燃油亏损额很大。
我们在年初时将油票按当日价格折合后的金额存入使用者的IC卡,以后加油则使用IC卡管理,油品价格随当日市场价格调节。今年以来随着燃油价格的不断上涨,我公司由此避免燃油亏损近20万元。
并按规定由计算机设定IC卡上金额的使用截止日期为6月30日,去除人为管理发生时间拖延的因素。同时完成了装卸设备加油情况网上公示工作,以便于各单位统计分析。
2)生产系统升级改造。新的生产管理信息系统开发完毕,正式投入运行,对运行过程中出现的各种问题,及时地排除、整改,半年多来,该系统运行稳定、状况良好,满足了公司生产的需要。
3)车号扫描系统。系统通过摄像头的扫描获得火车号码的视频信号,该系统可以及时、准确地为生产系统的铁路子系统服务,提高工作效率,缩短车辆在港停时,2、科技培训与技术交流按照全年培训计划的安排,上半年,采取请进来走出去的方式有步骤地开展技术培训,同时还组织人员积极参加集团有关部门举办的技术培训班。
共举办、参加科技培训班、技术交流6次。通过技术培训加强了技术交流,促进了工程技术人员知识更新和技术素质的提高。
一是3月13号举办KANAWA散货装车系统讲座。为“船---岸----皮带机----漏斗计量设备---装车”配套设备举办了讲座。
使大家了解了KANAWA散货装车系统的各项指标情况。二是4月13号举办吊车讲座。
供应商哈尔滨吊车厂介绍了他们吊车产品及其新技术。以便于我们的采购。
三是6月14号举办货物进出港检测系统讲座。供应商清华紫光公司港口事业部介绍了他们在日照港的产品及其新技术。
对于完善我们的方案起到了参考作用。该系统,我们目前已经完成了可行性研究与建设方案的论证工作,它将利用现代化手段加强对货物的出港管理,提高效率、预防作弊,降低公司的损失。
四是6月20号举办长沙市衡器研究所的散货装车系统讲座。供应商介绍了他们的产品及其新技术。
对于我们将来的散货装火车有着重要的参考价值。五是6月12号举行推耙机技术交流,针对目前在用推耙机接地比压较大造成行走系统故障率高的问题与厂方设计人员进行了详细交流,从设计过程避免制造缺陷。
六是组织技术人员参加了通信中心举办的JSP高级技术培训班,通过学习开发了思路,为今后的项目开发做好了知识储备。七是组织召开装载机技术交流会.6月26日上午,技术部会同机械公司有关技术人员,在公司四楼会议室召开了5~6吨级装载机技术交流会。
会议邀请广西柳工机械股份有限公司的技术人员,对我们综合计划中拟购置型号装载机的有关技术问题进行了交流。针对我们的购置计划,柳工的技术人员详细的介绍了其自制国产第三代装载机中各机构的配置及所采用的尖端创新技术,还介绍了使用工况、销售业绩及售后服务等。
通过这次交流会,提高了我们对新型装载机的认识,增加了对其新技术的了解,也对我们今后的采购工作具有指导意义。3.技术革新与合理化建议情况今年上半年公司共征集技术革新与合理化建议28项。
其中特等奖7项,一等奖4项,二等奖7项,三等奖10项。其中“木材单索抓斗改成双索”的建议被采纳实施,促进了闲置抓斗的再利用,为蓬莱港务公司节约资金10万元。
物资公司的”脱离手工记帐”,是借助于先进的计算机管理信息系统,在长时间双轨运行之后,确信准确无误,终于脱离了手工记帐。4、科技论文发表情况及效果今年,我们组织科技人员学习了《联合公司科技工作管理办法》,进一步明确提出奖励优秀的科研、创新活动。
进一步调动了工程技术人员围绕岗位工作实际进行学术探讨的积极性。上半年在各种专业杂志上发表科技论文6篇,它们是:(1)卢运林同志发表的论文:《门机行走减速器螺栓松动分析与防松措施》已经被《港口装卸》杂志收录。
(2)王从明同志发表的论文《液压挖掘机在港口使用中行走机构故障高发的原因及其对策》发表在《港口科技动态》,2006,4 (3)时公贺同志发表的论文:《关于门座式起重机马腿金属机构开焊开裂原因及维修方案的探讨》,《港口科技动态》,2006,4。(4)程安广同志参编教材《SQL-SERVER数据库教程》,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是高等职业教育电子信息类专业教学用书。
(5)程安广同志发表的论文:《基于ORACLE数据。
简要阐述一下煤矿技术工作的创新与改革?
1.安全科技创新与企业改革发展同步进行 在企业改革发展的总体布局纳入安全生产工作,要实现安全生产工作与企业的各项工作总体推进,就需要把安全生产与企业同步规划、同步实施、同步发展,把安全科技创新工作融入企业的整体技术创新工作之中。
由于我国目前的企业大多缺乏技术创新,针对这一现象,国家应对企业技术创新给予财力的支持,制定相应的信贷政策,鼓励并引导企业自主增加技术创新投入,建立和完善风险投资机制,促进科技成果产业化,从而增强企业的技术创新意识,努力为企业技术创新创造宽松的环境。 2.加大安全投入,推动安全生产科技进步 近年来,我国已经在调整优化产业结构方面采取了相应的措施,这一政策大大改善了一些大型的国有企业经济运行和效益状况,所以企业应进一步加大安全费用提取和投入力度,完善安全基础设施和基础条件,以提高科技创新能力,同时就企业自身来说,也要把安全的意识提高到一定程度上,只有从心理上接受这样的重要性,才能在行动上步步落实,那么企业采取有效措施建立并完善技术创新的激励机制,加快企业技术创新体系建设就指日可待。
3.充分发挥大型煤矿安全生产科技进步的示范作用 市场的示范效用是非常重要的,因此培育一批技术创新能力强、效益好的大企业,鼓励其建立企业的自主创新机制,从而是社会上的其他企业受到感染,进而向其学习效仿。在当前改革过程中,确立煤矿企业技术创新主体地位,使企业成为技术创新的投资主体、利益主体、风险主体、研究开发主体和决策主体,逐步建立起“企业主动、政府推动、科技服务体系联动”的技术创新运行机制,从而形成一个具有较强的技术创新机制和实力雄厚的企业群,同时还要及时淘汰危及安全的落后设备和落后工艺,率先采用安全性能可靠的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和新材料。
[34]也就是说,煤炭企业的安全生产要以大公司、大集团为依托,探索建立产、研、学一体的安全生产科技创新基地,率先在一些资金条件较好的企业实施,得到事实验证后,进而推广到中小企业中,从而带动一些中小型企业安全生产技术水平的提高。 4.进一步深化以企业为主的科技体制改革 由于科技的不可替代的重要性,使我们必须加快科技成果的研制和推广,努力推进科学技术创新体系的建设。
近几年,我国围绕着建立安全生产长效机制已进行了积极探索,制定出台了安全费用提取、安全技术改造等政策措施,为提高企业的安全技术创新能力提供了政策支持。国家的导向政策已经非常明显,即鼓励科技创新,加大科技含量。
所以作为企业就必须进一步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在确保基础研究得到加强的同时,促使更多的科研机构进入企业或与企业联合。 在这一方面,要重点研究一个行业中亟待解决的公共性、关键性和公益性技术难题的科学研究,加快转化重大安全科技成果,建立安全科技示范工程,从而实现企业安全工作思想观念、体制和机制、方法途径、科学技术和安全文化“五个创新”。
对于能够明显改善安全生产状况、经济和社会效益较大的科技成果,应采用召开推广会、成果展览、发布科技成果信息等多种形式进行重点推广。 在技术主导的时代里,我们企业的利润和安全都需要与技术挂钩,向技术要利润、向技术要安全已成为现代企业的共识。
企业生存和发展需要提高企业的安全技术创新能力,企业要想走向世界,与国际接轨,就需要建立安全生产长效机制的重要基础和有效手段。所以企业要积极探索安全技术创新的思路,不断提高企业的安全技术水平。
矿山充填的技术创新的报告
矿井储量丰富,煤质优良。井田面积7.49平方公里,地质储量15195万吨,可采储量6031.6万吨,煤层
平均厚度16.78米,煤质具有低灰(<11%)、低硫(<0.5%)、特低磷(<0.01%)、高发热量(28-32MJ/kg)、高挥发
份(32%)的特点。属优质环保煤,符合《陕西省城市用煤标准》,是陕西省继铜川、韩城矿务局后第三大生
产矿井,被省煤炭进出口公司确定为煤炭出口基地,产品被中国技术监督情报协会评为"中国质量过硬服务
放心信誉品牌",市场广阔,竞争力强,远销浙江、江苏、湖北及省内50多个用户,还出口日本、韩国、台
湾地区等。产品供不应求,发展前景和经济效益十分可观。
技术创新管理论文
技术创新是经济增长和经济发展的源动力,企业是经济增长和经济发展的载体,企业的技术水平、技术创新能力,不仅直接决定企业竞争力,并且对整个产业和经济的发展有着重要的基础作用。
在技术创新中,科技型小企业和大企业一样重要。大企业具有较强大的资金和技术实力,使它们有能力从事产品创新与大规模的工艺更新,而科技型小企业很多是由具有创新意识和能力的科技人员创办的,机制灵活、决策果断,一旦有资金支持,会更愿意从事创新。
1 改进和完善企业技术创新激励政策,增强企业技术创新“动力源”政府对企业技术创新的支持可以通过直接或间接的方式,以直接资助、税收政策、政府采购、产业政策、协调作用、基础设施服务等措施扶持企业。直接支持方式即国家通过财政手段、产业政策等直接鼓励、扶持企业的技术创新活动,该方式一般见效较快,不利因素是容易增加企业的依赖感,削弱市场调节的能力,而且政府的支持也较难保证公平性。
间接支持则只对企业的创新活动进行鼓励和引导,不直接介入企业的技术创新活动。当今,美国在众多的科技领域遥居世界之首,技术的创新与发展极大地推动着美国经济的持续增长。
可以认为,20世纪80年代以来,美国科技政策体系的核心在于实施一系列的政策措施鼓励企业增加技术创新投入,如税收、政府采购等。为了提升企业自主创新热情,增强企业技术创新的“动力源”,必须改进和完善企业技术创新的激励政策。
(1)深化国有企业产权制度改革,建立健全现代企业制度,使国有企业,特别是规模以上国有企业真正成为面向市场的市场主体。强化国有企业依据市场需求变化和市场竞争格局自主选择适合本企业发展目标的创新项目并进行筹资、投资和承担相应风险的意识,使国有企业成为推动区域创新的主导力量。
(2)鼓励高等学校、科研院所、国有企业的科技人员、留学回国人员和社会各界领办和参与创办民营科技企业。通过完善产权保护制度、消除市场准入歧视、降低民间投资门槛、完善金融支持体系、优化发展环境等政策措施,促进民营科技企业上规模、上水平,使民营科技企业成为推动区域创新的生力军。
(3)调整完善企业技术创新税收激励政策。从鼓励引进外资和技术向激励企业自主创新转移,重点对企业技术创新的研发过程给予系统完整的扶持,重视技术创新企业中人力资本的税收激励,逐步试推行同等技术条件下高科技产业区内和区外的税收优惠平等政策。
税收优惠优先鼓励科技水平高、可迅速转化为生产力,并能使生产效率显著提高的技术创新企业与科研项目发展,促使企业不断进行技术创新。(4)灵活运用政府公共采购、公共财政政策。
要在借鉴国际通行做法和符合WTO规则的前提下,结合我国具体情况,依据政府采购法规来制定激励自主创新的政府采购政策,激活企业对技术创新的投资和内在需求。地方政府可以通过预算控制、招投标等形式,尽可能优先采购本地产品,同时也要创造条件使本地高新技术产业的产品进入政府采购系统。
(5)鼓励企业在技术引进的同时,大幅度增加技术消化吸收的投入,提高技术消化吸收经费占企业科技经费支出的比重,对企业引进的关键技术和装备进行消化吸收和再创新。2 积极推动企业建立技术开发中心或技术联盟,提高企业技术创新能力企业技术开发中心或技术联盟的建设是企业技术创新能力的重要环节,也是企业自我发展、提高竞争力的内在需求和成为技术创新主体的必然选择。
美国为鼓励企业建立技术开发中心或技术联盟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如巩固和加强国家科学基金对大学与企业合作进行研究开发和实验的经费支持,加强国防部的军用技术向企业的转移等。英国政府成功组织实施了“阿尔维信息技术计划”来促进政府各部、政府研究机构、大学和企业的合作研究,至今,英国政府对产官学联合攻关项目已投入4亿英镑资金。
(1)制定发展计划,加强地方立法,引导企业,特别是规模以上企业建立技术中心或技术联盟,提升企业技术创新能力。制定和完善企业技术中心认定和管理办法,对企业自发建立的技术中心或技术联盟,政府可根据项目与国家产业政策的关系,在财政上安排资助,在税收上给予优惠。
(2)鼓励高等院校、科研院所通过联营、投资、参股等多种方式与企业联办技术中心或技术联盟,发展以企业为主体,科研机构、高校相互连动的技术创新网络。根据优势互补、利益共享的原则,实现技术资本、产业资本和人才资本的优化组合。
(3)强调技术开发中心或技术联盟的市场意识、整体意识、效益意识和创新意识,为本企业发展提供技术支持。技术中心可通过承担国家、省和其他企业的研究项目,开展技术开发、技术咨询、技术转让、技术服务等技术活动,拓宽资金来源渠道,提高研究开发水平。
技术开发中心或技术联盟要与企业的组织结构和发展规模相适应,兼顾企业的远、中、近期研究开发。(4)围绕电子信息技术、生物技术、新材料技术及环境科学技术等优先发展领域,选择部分条件较好、积极性较高、具有先进、成熟科技成果的企业、科研院所,建成一批为高新技术产业、支柱产业提供技术依托和产品开发的技术。
煤矿技术管理体系样本
安全技术管理体系
一、安全技术管理体系实行混合型管理模式,总工程师直线领导、全面负责、分清层次、综合管理,总工程师对技术管理全面负责,分管副总在其权限内及时决策,以利于提高效率。
总 工 程 师
采煤副总 掘进副总 地测副总 通防副总 运输副总 机电副总
采煤工区 掘进工区 通修工区 运输工区 机运工区
技术员 技术员 技 术 员 技术员 技术员
二、安全技术岗位责任制:
(一)、总工程师安全技术岗位责任制
1、负责矿井开拓方案(年度计划)的编制和生产接续安排;
2、负责采区设计、生产系统优化设计、技术改造设计、通防系统设计、其它单项设计和巷道支护设计的编制;
3、负责矿井延深和其它各项设计的执行;
4、严格作业规程、安全技术措施和地质三书的编制程序,确保编制质量;
5、对矿井通风、安全监测、防灭火、防瓦斯等通防技术管理负责;
6、负责矿井三级安全隐患的排查、措施制定和治理;
7、对矿井通风系统、一通三防和防治水工作负主要技术责任;
8、负责编制矿井灾害预防处理计划及重大事故救援预案的编制和执行;
9、负责技术岗位责任制的落实;
10、对新技术推广应用、技术创新、系统优化全面负责。
(二)、采煤副总、技术部(分管采煤)安全技术岗位责任制
1、负责采煤工作面生产系统优化设计;
2、对采煤工作面顶板控制设计、执行负责;
3、负责采煤作业规程的安排、编制、会审及贯彻落实;、
4、采煤工作面遇断层、过老巷、条件发生变化与原作业规程不相符的,负责制定方案及措施的安排、编制、会审及贯彻落实情况负责;
5、负责组织召开采煤专业技术管理会议,找出技术管理方面存在的问题,并制定出整改措施;
6、负责采煤专业新技术推广应用、技术创新和系统优化;
7、负责采煤专业技术责任制的落实;
8、负责专业安全隐患的排查及措施的制定、落实;
(三)、掘进副总、技术部(分管掘进)安全技术岗位责任制
1、负责矿井开拓防案(年度计划)编制和生产接续安排;
2、对采区设计、生产系统设计优化、技术改造设计负责;
3、对巷道支护设计、矿井延深设计的编制、执行负责;
4、负责掘进作业规程的安排、编制、审查及贯彻执行;
5、掘进工作面遇断层、过老巷、地质条件发生变化,与原作业规程不相符时,负责制定方案及措施的安排、编制、会审、贯彻执行情况负责;
6、负责组织召开掘进技术管理会议,找出技术管理方面存在的问题,并制定出整改措施;
7、负责掘进技术责任制的落实;
8、对掘进专业新技术推广应用、技术创新、系统优化负责;
9、负责专业安全隐患的排查,及措施的制定、落实;
(四)、通防副总、通防科安全技术岗位责任制
1、负责矿井通风系统设计、采区、采面、掘进迎头的通风设计;
2、负责矿井安全监测系统,确保正常运行;
3、对采掘作业规程通防部分的编制、审查、落实执行情况负责;
4、对矿井“三级”安全隐患的排查、治理措施负责;
5、对矿井灾害预防处理计划及重大应急救援预案的编制负责;
6、对通防专业新技术推广应用、技术创新、系统优化负责;
7、负责组织召开通防专业技术管理会议,找出技术管理方面存在的问题,并制定出整改措施。
(五)、运输副总、机运科(分管提运)安全技术岗位责任制
1、对矿井提升运输系统的设计及优化负责;
2、对采掘作业规程提升运输部分及运输区作业规程、措施的编制、审查、落实执行情况负责;
3、对运输专业技术责任制的落实负责;
4、负责组织召开运输专业技术管理会议,找出技术管理方面存在的问题,并制定整改措施;
5、对运输专业新技术推广应用、技术创新、系统优化负责;
6、负责专业安全隐患的排查及治理措施的制定、落实。
煤矿技术员为改革创新做些什么
面对日新月异形势发展的变化,要求矿山企业技术人员不断创新工作方法,在创新求变中不断进取,以此增强技术工作的生命力,紧跟时代发展的步伐。如积极采取措施,努力推广先进的采、掘新技术和管理方法,提高单产、单进水平,加强高产、高效采、掘队的建设,促进采、掘机械化程度的逐步提高,从而提高矿井防灾、抗灾的能力。
勇于开拓工作思路,积极探索工作方法,精心设计和组织制定全矿采、掘、维作业规程管理办法,井巷工程技术标准,采、掘工程技术操作规程和顶板管理细则,并检查督促实施。最后是做工作的有心人,及时总结工作是做好技术工作的重要手段。
总结工作,能及时汲取工作中的成功经验和失败教训,减少工作中的盲目性,增强工作的自觉性,从中汲取新的动力。一是对工作中存在的不足,要认真检查、分析,找出问题的根源,总结出经验教训,使今后的工作有所启示和借鉴。只有不断总结,勤于总结,才能提高工作质量,才能提高工作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