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范文 > 范文
  • 梁文演讲稿

    1.读梁实秋的一篇散文并写一篇450字的作文

    梁的散文:琐碎。没有故事情节,全凭见识,将古今中外、日常生活中的琐事拼凑成文,像碎花裙上的碎花点,杂而不乱,抖开斑斓。他下笔,东一鳞西一爪,若云里神龙,飘忽不定,反而没有编故事的斧痕匠气,触类旁通,信手捻来,随心所欲,东西八千里,上下五千年,逞才仗气,一泻千里地侃下去,毫不搭界的几件琐事,很巧妙地触电,通了!任何琐碎小事,一落梁氏笔下,便衍化成滋润丰沛的长文。因为杂,读者永远新鲜不厌倦,恨不能一气读完。梁的行文看似轻松洒脱,没有梁的学贯中西的渊博学识,这一手是学不到家的,这是一绝。也有人效颦,结果堕入罗嗦,世俗。

    至少在我看来,散文到了梁实秋手里,又耸起一座里程碑。仿佛没有不可入文的事,不信,翻开梁的四集《雅舍小品》,就像个杂货铺,乱七八糟的货都齐了。怒、脏、鼾、胖、并洗澡、理发,都是生活琐事,也是他佳作的题目。凡是他耳闻目睹的都揽入笔底,正合老上海的一谚语:捡入篮里都是菜,这是高厨的本事。经他妙笔点睛,化龙飞舞,这不能不归功於他的渊博与机敏。梁讲究生活的趣味,他总能从最平凡的生活小事发现它亮晶晶的趣味,然后笔锋一转,洋洋洒洒,谈笑风生,不时闪烁出机智,忍俊不禁开涮几句玩笑,令人捧腹厥倒。他好幽默但不庸俗滑稽,这是他的文章特色。

    2.求评论梁实秋散文的文章

    梁实秋的散文味(读者评论)

    李大伟

    梁实秋真能侃,再小的芝麻粒的事儿,经他的笔一转一化,汨汨淌出一大洼水,一波三折,有滋有味。梁先生淡雅从容,典型一绅士,持杖岸立,口衔烟斗,含笑窥乐。

    梁的散文:琐碎。没有故事情节,全凭见识,将古今中外、日常生活中的琐事拼凑成文,像碎花裙上的碎花点,杂而不乱,抖开斑斓。他下笔,东一鳞西一爪,若云里神龙,飘忽不定,反而没有编故事的斧痕匠气,触类旁通,信手捻来,随心所欲,东西八千里,上下五千年,逞才仗气,一泻千里地侃下去,毫不搭界的几件琐事,很巧妙地触电,通了!任何琐碎小事,一落梁氏笔下,便衍化成滋润丰沛的长文。因为杂,读者永远新鲜不厌倦,恨不能一气读完。梁的行文看似轻松洒脱,没有梁的学贯中西的渊博学识,这一手是学不到家的,这是一绝。也有人效颦,结果堕入罗嗦,世俗。

    至少在我看来,散文到了梁实秋手里,又耸起一座里程碑。仿佛没有不可入文的事,不信,翻开梁的四集《雅舍小品》,就像个杂货铺,乱七八糟的货都齐了。怒、脏、鼾、胖、病、洗澡、理发,都是生活琐事,也是他佳作的题目。凡是他耳闻目睹的都揽入笔底,正合老上海的一谚语:捡入篮里都是菜,这是高厨的本事。经他妙笔点睛,化龙飞舞,这不能不归功於他的渊博与机敏。梁讲究生活的趣味,他总能从最平凡的生活小事发现它亮晶晶的趣味,然后笔锋一转,洋洋洒洒,谈笑风生,不时闪烁出机智,忍俊不禁开涮几句玩笑,令人捧腹厥倒。他好幽默但不庸俗滑稽,这是他的文章特色。

    他文章取材很世俗,人人都有此经历,一经点出其中的闪光点,自然引起普遍共鸣。行文幽默、情趣高雅、文字简洁、文采斐然、文笔活泼,深得读者珍玩。琐事入笔,典雅出锋,这是梁文的成功之处。

    梁实秋又是大学者,莎士比亚全集汉译本第一人,主编的《远东英汉大词典》更是华人学者研读西方文化的必备参考词典。但他写作从不掉书袋,没有头巾气的酸。他常常信手捻来中外大典的引文,置於一堆俗事中,还原出引文原有的世俗朴素,充实文章的知识含量,是调味品,不是醋,更有可读性。时下一些写手,才看了几篇引文,甚至见了广告上几句古代诗文,便迫不及待收入“拙著”,企图点缀出文章的源远流长,一副普人郝隆袒腹晒书的穷酸相。一坛回味尚可的米酒晒成醋了,原有的酒味也洒了。

    3.以改变从行动开始的演讲稿

    、关关雎鸠,在河之洲。

    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诗经·周南·关雎) 2、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

    (诗经·小雅·采薇) 3、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 (诗经·王风·黍离) 4、如切如磋,如琢如磨。

    (诗经·卫风·淇奥) 5、一日不见,如三秋兮。 (诗经·王风·采葛) 6、青青子衿,悠悠我心。

    (诗经·郑风·子衿) 7、所谓伊人,在水一方。 (诗经·秦风·蒹葭) 8、巧笑倩兮,美目盼兮。

    (诗经·卫风·硕人) 9、手如柔荑,肤如凝脂。 (诗经·卫风·硕人) 10、人而无仪,不死何为。

    (诗经·鄘风·相鼠) 11、言者无罪,闻者足戒。 (诗经·大序) 12、高山仰止,景行行止。

    (诗经·小雅·车辖) 13、他人有心,予忖度之。 (诗经·小雅) 14、高岸为谷,深谷为陵。

    (诗经·小雅) 15、他山之石,可以攻玉。 (诗经·小雅·鹤鸣) 16、靡不有初,鲜克有终。

    (诗经·大雅·荡) 17、投我以桃,报之以李。 (诗经·大雅·抑) 18、天作孽,犹可违,自作孽,不可活。

    (尚书) 19、满招损,谦受益。 (尚书·大禹谟) 20、防民之口,甚于防川。

    (国语·周语) 21、从善如登,从恶如崩。 (国语) 22、多行不义必自毙。

    (左传) 23、辅车相依,唇亡齿寒。 (左传) 24、皮之不存,毛将焉附。

    (左传) 25、欲加之罪,何患辞。 (左传) 26、言之无文,行而不远。

    (左传) 27、不去庆父,鲁难未已。 (左传) 28、外举不弃仇,内举不失亲。

    (左传) 29、居安思危,思则有备,有备无患。 (左传) 30、人非圣贤,孰能无过?过而能改,善莫大焉。

    (左传) 31、曲则全,枉则直。 (老子) 32、知人者智,自知者明。

    (老子) 33、知足不辱,知止不殆。 (老子) 34、信言不美,美言不信。

    (老子) 35、将欲取之,必先之。 (老子) 36、天网恢恢,疏而不漏。

    (老子) 37、民不畏死,奈何以死惧之。 (老子) 38、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

    (老子) 39、大直若屈,大巧若拙,大辩若讷。 (老子) 40、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老子) 41、言必信,行必果。 (论语·子路) 42、既来之,则安之。

    (论语·季氏) 43、朝闻道,夕死可矣。 (论语·里仁) 44、是可忍,孰不可忍。

    (论语·八佾) 45、不愤不启,不悱不发。 (论语·述而) 46、敏而好学,不耻下问。

    (论语·公冶长) 47、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论语·颜渊) 48、仰之弥高,钻之弥坚。

    (论语·子罕) 49、学而不厌,诲人不倦。 (论语·述而) 50、人无远虑,必有近忧。

    (论语·卫灵公) 51、学而时习之,不亦乐乎。 (论语·学而) 52、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论语·卫灵公) 53、往者不可谏,来着犹可追。 (论语·微子) 54、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

    (论语·述而) 55、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 (论语·子罕) 56、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论语·为政) 57、知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 (论语·子罕) 58、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

    (论语·子罕) 59、人谁无过?过而能改,善莫大焉。 (论语) 60、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论语·为政) 61、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论语·雍也) 62、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

    (论语·子路) 63、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论语·述而) 64、一张一弛,文武之道。

    (礼记·杂记) 65、大道之行,天下为公。 (礼记·礼运) 66、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

    (礼记·中庸) 67、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 (礼记·学记) 68、独学而无友,则孤陋而寡闻。

    (礼记·杂记) 69、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 (礼记·学记) 70、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鳏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

    (礼记·礼运) 71、同声相应,同气相求。 (易经·乾) 72、仁者见仁,智者见智。

    (易经·系辞上) 73、物以类聚,人以群分。 (易经·系辞上) 74、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屈原·离骚) 75、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 (屈原·离骚) 76、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

    (屈原·离骚) 77、举世皆浊我独清,众人皆醉我独醒。 (屈原·渔父) 78、吾不能变心以从俗兮,故将愁苦而终穷。

    (屈原·涉江) 79、余将董道而不豫兮,固将重昏而终身。 (屈原·涉江) 80、苟余心之端直兮,虽僻远其何伤? (屈原·涉江) 81、尺有所短,寸有所长。

    (楚辞·卜居) 82、黄钟毁弃,瓦釜雷鸣。 (楚辞·卜居) 83、其曲弥高,其和弥寡。

    (宋玉·对楚王问) 84、尽信书,不如无书。 (孟子·尽心下) 85、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孟子·告子下) 86、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孟子·公孙丑) 87、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

    (孟子·尽心上) 88、人有不为也,而后可以有为。 (孟子·离娄下) 89、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

    (孟子·尽心上) 90、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孟子·公孙丑) 91、孔子登东山而小鲁,登泰山而小天下。

    (孟子·。

    4.以改变从行动开始的演讲稿

    、关关雎鸠,在河之洲。

    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诗经·周南·关雎) 2、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

    (诗经·小雅·采薇) 3、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 (诗经·王风·黍离) 4、如切如磋,如琢如磨。

    (诗经·卫风·淇奥) 5、一日不见,如三秋兮。 (诗经·王风·采葛) 6、青青子衿,悠悠我心。

    (诗经·郑风·子衿) 7、所谓伊人,在水一方。 (诗经·秦风·蒹葭) 8、巧笑倩兮,美目盼兮。

    (诗经·卫风·硕人) 9、手如柔荑,肤如凝脂。 (诗经·卫风·硕人) 10、人而无仪,不死何为。

    (诗经·鄘风·相鼠) 11、言者无罪,闻者足戒。 (诗经·大序) 12、高山仰止,景行行止。

    (诗经·小雅·车辖) 13、他人有心,予忖度之。 (诗经·小雅) 14、高岸为谷,深谷为陵。

    (诗经·小雅) 15、他山之石,可以攻玉。 (诗经·小雅·鹤鸣) 16、靡不有初,鲜克有终。

    (诗经·大雅·荡) 17、投我以桃,报之以李。 (诗经·大雅·抑) 18、天作孽,犹可违,自作孽,不可活。

    (尚书) 19、满招损,谦受益。 (尚书·大禹谟) 20、防民之口,甚于防川。

    (国语·周语) 21、从善如登,从恶如崩。 (国语) 22、多行不义必自毙。

    (左传) 23、辅车相依,唇亡齿寒。 (左传) 24、皮之不存,毛将焉附。

    (左传) 25、欲加之罪,何患辞。 (左传) 26、言之无文,行而不远。

    (左传) 27、不去庆父,鲁难未已。 (左传) 28、外举不弃仇,内举不失亲。

    (左传) 29、居安思危,思则有备,有备无患。 (左传) 30、人非圣贤,孰能无过?过而能改,善莫大焉。

    (左传) 31、曲则全,枉则直。 (老子) 32、知人者智,自知者明。

    (老子) 33、知足不辱,知止不殆。 (老子) 34、信言不美,美言不信。

    (老子) 35、将欲取之,必先之。 (老子) 36、天网恢恢,疏而不漏。

    (老子) 37、民不畏死,奈何以死惧之。 (老子) 38、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

    (老子) 39、大直若屈,大巧若拙,大辩若讷。 (老子) 40、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老子) 41、言必信,行必果。 (论语·子路) 42、既来之,则安之。

    (论语·季氏) 43、朝闻道,夕死可矣。 (论语·里仁) 44、是可忍,孰不可忍。

    (论语·八佾) 45、不愤不启,不悱不发。 (论语·述而) 46、敏而好学,不耻下问。

    (论语·公冶长) 47、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论语·颜渊) 48、仰之弥高,钻之弥坚。

    (论语·子罕) 49、学而不厌,诲人不倦。 (论语·述而) 50、人无远虑,必有近忧。

    (论语·卫灵公) 51、学而时习之,不亦乐乎。 (论语·学而) 52、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论语·卫灵公) 53、往者不可谏,来着犹可追。 (论语·微子) 54、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

    (论语·述而) 55、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 (论语·子罕) 56、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论语·为政) 57、知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 (论语·子罕) 58、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

    (论语·子罕) 59、人谁无过?过而能改,善莫大焉。 (论语) 60、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论语·为政) 61、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论语·雍也) 62、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

    (论语·子路) 63、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论语·述而) 64、一张一弛,文武之道。

    (礼记·杂记) 65、大道之行,天下为公。 (礼记·礼运) 66、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

    (礼记·中庸) 67、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 (礼记·学记) 68、独学而无友,则孤陋而寡闻。

    (礼记·杂记) 69、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 (礼记·学记) 70、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鳏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

    (礼记·礼运) 71、同声相应,同气相求。 (易经·乾) 72、仁者见仁,智者见智。

    (易经·系辞上) 73、物以类聚,人以群分。 (易经·系辞上) 74、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屈原·离骚) 75、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 (屈原·离骚) 76、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

    (屈原·离骚) 77、举世皆浊我独清,众人皆醉我独醒。 (屈原·渔父) 78、吾不能变心以从俗兮,故将愁苦而终穷。

    (屈原·涉江) 79、余将董道而不豫兮,固将重昏而终身。 (屈原·涉江) 80、苟余心之端直兮,虽僻远其何伤? (屈原·涉江) 81、尺有所短,寸有所长。

    (楚辞·卜居) 82、黄钟毁弃,瓦釜雷鸣。 (楚辞·卜居) 83、其曲弥高,其和弥寡。

    (宋玉·对楚王问) 84、尽信书,不如无书。 (孟子·尽心下) 85、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孟子·告子下) 86、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孟子·公孙丑) 87、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

    (孟子·尽心上) 88、人有不为也,而后可以有为。 (孟子·离娄下) 89、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

    (孟子·尽心上) 90、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孟子·公孙丑) 91、孔子登东山而小鲁,登泰山而小天下。

    (孟子·尽心上) 。

    5.把《与朱元思书》这篇文言文翻译成中文而且加上生动的语言,写成一

    风停了,烟雾都消散净尽,高爽晴空一尘不染,与青青远山融为一色。我乘着船随着江流漂浮移动,随心所欲地任船所至,观赏景物。从富阳到桐庐,一百里左右,奇山异水,是天下独一无二的美景。

    富春江水都呈青白色,深深的江水清澈见底。游动着的鱼儿和细小的石子,一直看下去可以看得很清楚,毫无障碍。湍急的水流比箭还快,凶猛的巨浪就像奔腾的骏马。

    夹江两岸的高山上,都生长着耐寒常绿的树木,(高山)凭依着高峻的地势,争着向上,这些高山彼此都在争着往高处和远处伸展;群山竞争着高耸,笔直地向上形成无数的山峰。泉水飞溅在山石之上,发出清悦的泠泠之声;百鸟互相和鸣,鸣声嘤嘤,和谐动听。蝉儿长久地叫个不停,猿猴长时间的叫个不断。那些像老鹰飞到天上,极力追求名利的人,看到这些雄奇的山峰,追逐功名利禄的心就平静下来;那些办理政务的人,看到这些幽美的山谷,就会流连忘返。横斜的树枝在上边遮蔽着,即使在白天,也还像黄昏时那样阴暗,稀疏的枝条交相掩映,有时可以见到阳光。

    6.新建车间上梁祝福词

    《神秘莫测的上梁披红 》民间传统建房习俗中,最重要的一项仪式是“上梁礼”,迄今在一些农村地区中仍见流传。

    其过程大体是:屋架主体建成后,择一吉日,通常是上午太阳往上升时进行。先将主梁(即“栋”,亦称中梁、正梁或大梁)放在屋架的脊桁位下,梁中端系以红布,或裹上红绫,或贴上写有“福禄”、“吉喜”一类字样的红纸,这叫“披红”;梁的两端,各挂一个装有粽子、馒头、糕点等物的红布包裹。

    届时,亲朋好友、左邻右舍均来祝贺送礼,这叫“踩当门”。然后,主人请工匠喝酒,考究一些的还要点香烛,祭鲁班。

    接着,请一位能说会道的工匠诵“上梁文”或唱“上梁歌”,这叫“祝吉”;同时燃放鞭炮。 鞭炮与祝吉声中,两位工匠以保持水平的姿态,从两端将大梁抬起,踩着梯子拾级登高,梁上挂着的包裹亦随之升高,这叫“上粮”。

    待工匠把梁木安放在中柱顶端的衔口内,又燃放鞭炮以示结束。旋用火把将所有木料、墙壁等“照”一遍,以驱邪气,这叫“照梁”。

    再把两只包裹内的粽子、糕点、馒头等物往上抛撒,由众人抢拾,这叫“接粮”,亦名“滚梁”。所有这些动作完成后,时已当午,众人退出新屋,让太阳照晒屋架,这叫“晒梁”。

    最后便是举行酒宴,主人、工匠与来宾互相敬酒,待尽兴热闹以后才散。 在上梁礼仪中,最重要的一项是“披红”,即给梁木系红布,裹红绫,或贴红纸。

    为什么要这样做,其中有何意义,民俗学界所说各异。 民间传说,此乃工匠的祖师爷鲁班所首创。

    据说,有两个工匠替人盖房,因一时粗心,把主梁的料下短了半尺。等上梁时,怎么也没法放稳妥。

    正万分焦急之时,来了一位老师傅,他拿起锯子,把大梁锯成两截,再往山墙上一搁,不长不短,正好!为了把中间的破绽掩盖住,老师傅把身上的红布兜脱下来,往梁中间一挂。红布被风一吹,新上的梁显得格外喜气洋洋。

    两人忙跑下梯子向老师傅道谢,却找不到人影。原来,他就是鲁班。

    从此,工匠们盖房时,都要在梁上披红,同时焚香祭祀,用意是感谢祖师爷临急襄助的恩德,以及祈求祖师爷保佑上梁操作过程的顺利实施。 另有一说,上梁披红是为梁木挂彩上供。

    其来历也有一个传说: 从前有个叫武良新的穷秀才上京应试未中,而所带盘缠也全部花完。正当他疲惫不堪、饥渴难耐,靠在一棵七八搂粗的大杨树上打盹时,迷迷糊糊中,听见有人叫唤,睁眼一看,是个姑娘。

    姑娘邀穷秀才回家用饭休息。从此,两人相依为命,结为夫妻。

    第二年开春,起造宫殿,需要一根大梁,而监造官看中了穷秀才倚着打盹的大杨树,但不管用什么方法,也无法将大杨树砍倒。于是悬赏:谁能砍倒大杨树,就招他做驸马。

    姑娘告诉丈夫说,她有一个砍倒大杨树的秘诀:“要把杨树砍,等到三月三。时辰不能错,鸡叫头一遍。”

    原来,姑娘就是大杨树的化身,因见穷秀才孤苦可怜,与之结缡,帮他过日子。岂知丈夫记住秘诀后,转起了坏念头。

    三月初二那天,他出门后,直奔城里,将写着圣旨的黄榜一把扯掉,次日鸡鸣头遍时,指挥工匠把大杨树砍倒了。穷秀才随监造官去了京师;大杨树也被做成了大梁。

    可到上梁时,却怎么也抬不上去。梦见有仙女相告:“要想大梁架上去,良新人皮披梁架。”

    遂以此为借口,处死穷秀才,剥其皮披在大梁上。果然,大梁顺顺当当地架好了。

    从此,人们盖房立木时有了以红绫披梁的习俗。据说,用红绫之义,是为了见红求吉,取其祥瑞(徐华龙、吴菊芬编《中国民间风俗传说》,云南人民,1985)。

    以上均为民间的口耳相传,学者们则别有解释。如陶思炎先生认为,上梁披红实际上与木精树怪的古老观念联系在一起。

    东汉应劭在《风俗通义·怪神第九》中,记述了“世间多有伐木血出以为怪者”的传闻;此外,古人还有“物久则怪”的信仰。民间用作脊檩的木材,多以高壮的老树制成,因恐有怪,故以红辟之。

    传统的伐木造屋习俗中,还有砍伐前先用红布或红纸裹住树干,然后再将其砍倒或锯倒的做法,其用意同上梁披红一样,都隐含着辟退树怪、守护新屋的潜在追求。联系上述大杨树精变女子的传说来观照陶教授的“披红辟怪说”,两者似有合拍之处。

    而据宋吴曾《能改斋漫录·逸文卷一》关于“后魏温子升有阖闾门(应为阊闾门)上梁祝文”等记载来看,上梁习俗至迟在北魏就已形成了,则《风俗通义》所云“怪神”观念于此有相当影响,也是完全可能的。 此外,研究中国建筑史的蔡达峰先生指出:上梁(指“栋”)是以梁而展开的既反映栋的营造学观念、又反映其社会人文价值观念的民俗活动,这种活动有其历史的演进过程。

    《易·大过》中就有“藉用白茅”而祭栋的做法。《毛诗训诂传》:“白茅,取洁清也。”

    古人陈祭有藉,藉用茅。《周礼·乡师》:“大祭祀羞牛牲,共茅蒩。”

    因栋桡而祭,垫以白茅,与大祭祀同式,可见古人对栋之重视。从这里我们可以知道,栋远在周代就有因其而举行的信仰民俗活动,但古人注重的是栋的结构特征,栋桡是一个危险的结构破坏现象,祭祀的目的在于祈求避免这个危险。

    因此可以说这就是后来上梁仪式的雏形,至少是观念上的雏形(《中国营造民俗中的上梁仪式研究。

    7.关于校运会的作文带翻译

    Last Thursday and Friday, our school held the 40th sports meeting. It is one of the biggest activities each year in my school. All the students badly expect to it. All games in the sports meeting were very exciting and running was the most intense. Class 4 Grade 3 did the best in the sports. They got the highest scores. My class won the third but it was the best in the six classes of my grade. Liang Wen and Qiu Lu are my classmates. They both won first in the running competition and high jump competition. There were other classmates got scores in other games. Although they didn't won the first, they tried their best. Friendship first, competition second. Winning was not our only purpose. The most important was that we were happy in this activity.译文:上星期四和星期五,我们学校举行了第四十次运动会。

    它是我学校每年最大的活动之一。所有的学生都很期待它。

    在运动会上所有的游戏都非常令人兴奋,跑步是最激烈的。4级3级在体育运动中做的最好。

    他们得到了最高的分数。我的课赢得了第三,但它是最好的六个班级的我的成绩。

    梁文和邱璐是我的同班同学。他们都在跑步比赛和跳高比赛中获胜。

    还有其他的同学在其他比赛中得分。虽然他们没有赢得第一,但他们尽了最大的努力。

    友谊第一,比赛第二。胜利并不是我们唯一的目的。

    最重要的是,我们在这个活动中很高兴。

    8.求一篇历史宗教的议论文章

    梁武帝萧衍(464-549)是南朝梁代的开国皇帝。

    在南朝诸皇帝中,他在位四十八年,统治时间最长,也是比较有所作为和最富特色的统治者。梁武帝多才多艺,文武全能,史称:"六艺备闲,棋登逸品,阴阳、纬候、卜筮、占决,并悉称善。

    "(《梁书·武帝纪下》) 东晋南朝时代,宗教界的一个重要现象是道教信徒改宗佛教。萧衍一家世代信奉天师道,但他在即位的第三年正式宣布舍道归佛,亲制《舍道事佛文》发愿信奉佛教,鼓动和要求王公贵戚乃至平民百姓都信仰佛教。

    梁武帝舍道归佛,几乎把佛教抬高到国教的地位,但在实际上对道教并未采取打击政策,对儒学也依然发挥其治理国家的作用,实际上是三教兼弘的,为此他还提出了三教同源说,并在理论上加以论证。 梁武帝的三教同源说,其核心是指儒教和道教同源于佛教。

    他认为,老子、周公、孔于是佛祖释迎牟尼的弟子,释迎牟尼和老子、孔子是师徒关系。他还把最高的佛教比作黑夜里的月亮,把次等的儒教、道教比作众星,彼此既有高下区别,又互相烘托,交相辉映。

    梁武帝宣扬,儒、道之所以低于佛,是因为只能求世间的善;佛之所以高于儒、道,是因为能使人成为出世间的圣人。儒、道和佛是世间和出世间的区别,是凡圣的区别。

    这样就可以佛为主,把三者结合起来,在理论上互相贯通,在实践上互相补充,即既用儒、道的道理教人在世间行善,又用佛教教义劝人出世成佛。如此三者合用,对封建统治的稳固是极为有利的。

    所以,梁武帝有时又把释巡牟尼、老子、孔子同称为"三圣"。 梁武帝博览群书,勤于著述,有《制旨大涅盘经讲疏》一百零一卷、《大品注解》五十卷、《三慧经讲疏》、《净名经义记》、《制旨大集经讲疏》十六卷,《发般若经题论义并问答》十二卷等。

    他的著作大多佚失,现存的主要保留在《弘明集》、《广弘明集》和《全梁文》中。梁武帝的三教同源说,便是由这些著述中阐发出来的。

    东晋南朝时期,佛学由于和玄学合流,进而有相对独立的发展。作为宗教来说,佛教既有一套精致的唯心主义理论,适应上层士大夫的玄学兴趣;又有'套因果报恩迷信的教义,可用作统治人民的工具,因而极大部分上层人物都提倡这种宗教,致使此时佛教大盛。

    而道教此时在佛教的影响下形成了一定的理论和仪式,与佛教并存不废。同时,儒家的礼法观念始终在整个社会保持着一定的地位,对经学的研究也始终没有中断,甚至有时儒学还占据优势。

    因此,在魏晋南北朝时期,儒、佛、道三教并立的局面正在逐步形成,三教之间互有影响,在思想上也相互有了融合。梁武帝的三教同源说,正是这种历史事实在理论上的反映。

    它的产生,不仅表明南朝佛教几达国教的地位,更为以后的儒、佛、道三教合流奠定了基础,具胡十分重要的意义。 发生在梁武帝晚年的侯景之乱,使得梁朝“都下户口,百无一二”,造成“千里烟绝 ,人迹罕见,白骨成聚,如丘陇焉”的悲惨局面,梁武帝本人也在幽禁中郁郁死去,梁朝 很快走向灭亡。

    明末清初的王夫之认为,侯景之乱的发生是因为梁武帝晚年“迷信佛教, 政务松弛”。其实,这只是问题的一个方面,另一个更重要的方面则与梁武帝的贪婪、失 信和用人失误密切相关。

    侯景早年为北魏重臣尔朱荣的部下,后来投靠高欢。高欢死后,他以河南十三州之地 投降西魏。

    西魏丞相宇文泰知道侯景机诈多变,所以在接受侯景的投降时,采取了“受降 如临敌”的谨慎态度,分派大军接管了侯景十三州中的七州十三镇。由于得不到西魏的信 任,同时又受到东魏的攻打,生性反复无常的侯景就想投靠梁朝。

    梁朝尚书仆射谢举等人 坚决反对接纳侯景,但梁武帝贪得十三州之地,不听劝告,决定接纳侯景,由此埋下了祸 根。为得十三州之地,梁武帝派侄儿萧渊明率兵5万前去接应,但被东魏打败,萧渊明及梁 军主力几乎全部被歼。

    侯景仅率步骑800人投奔梁朝。梁武帝没有得到一寸土地,还丧失了 侄儿和军队,这买卖当然是蚀本了,可梁武帝还封侯景为南豫州刺史,赐给青布万段,兵 仗若干,这就让穷途末路的侯景得到喘息的机会。

    随后,当东魏主动与梁朝议和时,梁武帝又割舍不断亲情,决定以侯景换回他的侄儿 。这种不仁不义的失信行为把反复无常的侯景逼上了铤而走险的绝路。

    当时,侯景非常害 怕梁朝与东魏议和,坚决反对。按照《南史·贼臣传》记载,侯景派人假冒东魏使者向梁 朝提出以侯景换萧渊明,试探梁武帝的态度。

    梁武帝不知是计,告诉来人:“贞阳(萧渊 明封贞阳侯)旦至,侯景夕返。”侯景得信,遂萌反心。

    由此可见,梁武帝的出尔反尔是 侯景叛乱的直接原因。最可悲的是,梁武帝对侯景一点也没有设防,还上了侯景设置的圈 套。

    侯景之乱得以发生还与梁武帝的用人不当有很大关系。萧正德本是梁武帝的侄儿,早 年干过杀人越货的勾当,品德很不好。

    在过继给梁武帝后,萧正德本以为自己将来会作皇 帝,谁知梁武帝有了儿子,就把萧正德还给他的亲父。萧正德怀恨在心,投奔北魏,因不 得志才又回来。

    在侯景叛乱时,梁武帝居然让这样一个叛臣贼子承担保卫首都的重任。结 果,当侯景许诺事成之后让萧正德当皇帝时,萧正。

    梁文演讲稿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