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冯精神演讲稿
1.弘扬刘冯精神 作文500
通过学校弘扬“刘冯精神”,圆梦民族复兴读书活动的展开,让我对刘永福,冯子材这两位爱国先驱的故事有了深深的了解,也让我明白是永垂不朽的革命先烈,为今天做出的重大牺牲,默默无闻的无私奉献,而奉献的却是宝贵的生命,挺胸迎战,中国人的豪气,永不言败的精神,不屈不挠的顽强信念,视死如归的内心定义,正如诗中吟到“咬定青山不放松e69da5e6ba90e799bee5baa6e79fa5e9819331333365653763,立根原在破岩中。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不论遭受无数磨难仍然坚挺,为了整个中国冲向前方,为了心中的报国之愿,必胜之心,毫不动摇,矢志不移的刚毅品格,刚正不阿的性情,为今天的幸福而无私奉献。
怀着爱国的信念,将这种百折不挠的精神传递在每个人心中,涌起一股爱国的心,回想起一部部血流成河的场景,满街的枪炮声,一把沾满血淋淋的满腔热血的刀,深深的韵在骨子里,不断的流淌出晶莹的热泪。在心中烙下中国印。
我心中突然涌出一股爱国的心灵感情,这种坚定的信念正是我们应学习的,正是我们应做到的,就让这种永不言败,不屈不挠的信念告戒下一代,让我们在成长的道路上不断前进。
让我们深刻的铭记住“刘冯”的革命事迹,学习他们高尚的品质,不断取长补短,学习他们不屈不挠的意志,将“刘冯”革命先辈的精神一直传递下去。
2.钦州刘冯精神作文800字
刘永福、冯子材两位英雄都出自钦州,皆为清末抗法名将,曾率兵取得近代史上著名的镇南关-临洮大捷,是我国近代史上英勇抗击侵略者的民族英雄。
“刘冯精神”表现为保国与援外相成,睦邻与安边同在,辅民与济世的统一,兴乡与强国共进,是中华民族发展史上的宝贵精神财富。 刘冯精神的内涵包括维护国家统一与反对民族压迫的爱国精神、辅民安邦的仁爱之心和扶植桑梓的深厚情感。
一百多年来,刘冯爱国精神是钦州经济发展的精神动力,是钦州文化大发展的灵魂。它鼓舞着钦州人民不懈奋斗、自强不息,创造了举世瞩目的成就。
在新时期弘扬刘冯爱国精神,对于加快钦州经济社会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3.“弘扬刘冯精神,争当爱国好学生”主题作文怎么写
刘永福、冯子材两位英雄都出自钦州,皆为清末抗法名将,曾率兵取得近代史上著名的镇南关-临洮大捷,是我国近代史上英勇抗击侵略者的民族英雄。
“刘冯精神”表现为保国与援外相成,睦邻与安边同在,辅民与济世的统一,兴乡与强国共进,是中华民族发展史上的宝贵精神财富。 刘冯精神的内涵包括维护国家统一与反对民族压迫的爱国精神、辅民安邦的仁爱之心和扶植桑梓的深厚情感。
一百多年来,刘冯爱国精神是钦州经济发展的精神动力,是钦州文化大发展的灵魂。它鼓舞着钦州人民不懈奋斗、自强不息,创造了举世瞩目的成就。
在新时期弘扬刘冯爱国精神,对于加快钦州经济社会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4.刘冯精神的作文七百字
听到这个题目,你一定会问道:“你这个朋友是谁?”别着急,我现在就告诉你,他叫葛瀚阳,他长着一副浓眉大眼,鼻子微微翘起,嘴唇很红,而且脸色白皙,他可不光外表长得俊俏,而且学习也出类拔萃,不过别以为我的成绩是败在他之下的,而是不相上下。
为什么说我敬佩他呢,那是因为他不懈努力勤奋学习的精神是我不及的,实在令我佩服。 有一次,老师在黑板上写了题让我们做,还没等同学们做完的时候,已经下课了,有不少同学在偷笑,想:真是天助我也,这就下课了,这时同学们纷纷挤出教室放学,我想和葛瀚阳一起走,所以去叫他,谁知,他还在写,我就说道:“还不走哇,别人都走了,你怎么还不走。”
心里暗想:真是个傻瓜,天堂有路你不走,地狱无门你自来投。谁知他却说:“你先走吧,等我写完就走。”
跟我预料的完全不同,我吃惊了,我没有想到他会这样回答,从那时起,我决心向他学习,于是受到了他的影响我也留下来写完了才走。 还有一次上课时,老师布置了课堂作业,一到下课,很多同学都想回家写算了。
可是当我去找葛瀚阳玩的时候,他却在认认真真地做作业,他说:“我写完再去吧。”我只好自己去玩了,过了一会儿,我又来找他,可他却正在复习语文,我就走过去说了一大堆话,什么下课不缓解一下疲劳啦什么的,这才答应和我出去玩。
我的这个朋友真是爱学习,可能有些同学会认为他是个书呆子,可是我认为,他是一个值得我学习和敬佩的人。
5.关于刘冯精神的作文800字,急 ,在线等
善于观察如何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常听有些中学生说:“我就怕作文,一提笔就头疼,总觉得没东西可写。”
有的干脆说:“我真不知道该写什么,从何写起。”有的学生作文虽然也交上来了,但仔细一看,刚开个头,敷衍几句,就草草收场。
内容空泛笼统,不知所云。针对这些情况,我常常鼓励学生,作文就是用笔说话,会说话就会作文。
而要想有话说就要留心观察身边的人和事,切忌胡编乱造,闭门造车。由于缺乏对周围事物的观察和分析,头脑中缺乏材料,因而才觉得无话可说,无从下笔。
什么是观察?所谓观察,就是用眼睛去看。要远“观”近“察”,事事留心,时时注意,并养成一种习惯。
被誉为世界短篇小说之王的法国作家莫泊桑曾拜当时著名作家福楼拜为师。一天,他把自己坐在屋里编的准备写成小说的故事讲给福楼拜听。
福楼拜听后,说:“我劝你不要忙于写这些虚拟的东西,你每天骑马到外面转一圈,把路上看到的一切准确地、细致地记录下来。”于是莫泊桑意识到福楼拜是教他首先学会用眼睛去观察生活,认识生活,练好观察这一基本功。
从此他花了一年左右的时间,每天外出观察,终于写成了小说《点心》,并成为世界著名的小说家。后来莫泊桑在总结自己的创作经验时,说:“对你所要表现的东西,要长时间很注意地观察它,以便发现别人没有发现过和没有写过的特点。
任何事物里,都有未被发现的东西……”鲁迅也曾说过:“留心各样的事情,多看看,不看到一点就写。”这是鲁迅长期创作的经验总结。
由此可见,要想写好文章必须重视观察事物,提高观察能力。就要自己加油。
6.弘扬刘冯精神圆梦家族复兴作文五百字
漫步在学校的操场,俯身拾起一片落叶,心中充满了恋恋不舍,还有两个月,我们就毕业了。
多想再看一看陪伴了我们六年的校园。窗外鸟语花香,教室窗明几净,老师亲切,同学和睦……每天都让我感觉到温馨和美好。
可是,我们将要毕业了。但是,如果时间可以回流……
如果时间可以回流,我想回到我上的第一节课。小小的我,激动地翻开书本,大声地回答老师提出的问题。偶尔会得到老师的表扬,我可能因为老师不经意间说出这样的鼓励似的话语而激动上一天。
如果时间可以回流,我还想回到两年前的运动会。我捡起桶里的垒球,“要助跑吗?”老师问。“不用了!”我调整好姿势:身体后倾,重心向后,握紧垒球。骤然使出全身力气,一下子把垒球抛出去。老师惊讶地说:“不用去量了!你肯定第一!”
如果时间可以回流,我还想再回到五年级,再一次重温那时的快乐。我按住狂蹦乱跳的心,用颤抖的手指在电脑上按下确认键,我的第一篇文章能第一次出现在小学生作文网站上。随后几天,在《小学生学习报》上居然看到了我的文章。那时的我,确凿有一种说不出的喜悦。有同学们的夸赞,有父母的表扬,还有老师对我更多的期待……
如果时间可以回流,回味我的“人生第一次”,也许你你会发现生命其实很精彩
7.【刘永福冯子材小故事】发扬刘冯精神的感悟,读后感作文
《刘永福冯子材小故事》读后感【篇一】 今天老师给我们发了一本书,叫《刘永福冯子材小故事》,拿到 书本那一刻,我就迫不及待地翻看起来。
很快,我就被书中的民族英 雄冯子材深深震撼和打动了。 冯子材是一个年近七十岁的老人。
那时,由于他看不惯清政府的 腐败,官场的黑暗时时想报效祖国又得不到重用,但又愿和贪官们同 流合污, 加上年高多病, 一气之下便告老还乡。 听到镇南关失守的他, 便招兵 买马,一切准备就绪,为了了解作战地形,年近 70 的他走遍 了每个山头,选好了作战场所。
他了解到法国士兵,大多是天主教徒,星期天做礼拜,于是他抓 住了这次机会,深夜偷袭法军,随让有些小成功,但随后法军的支援 部队很快赶来。冯子材便借助有利地形,将法军一举歼灭,镇南关大 捷,大快人心,但他并没有被胜利的喜悦冲昏头脑,但他乘胜追击崩 溃的法军,最终获得了胜利。
正是有了像冯子材这样的爱国志士才有了我们国家的伟大胜利, 挺起了中国的脊梁。生活在 21 世纪的我们,应时刻提醒自己我们的 生活来之不易,不应该忘记英雄志士的努力。
一切仁人志士是中国的 脊梁,革命先烈是中国的脊梁,无数英雄是中国的脊梁,才有了今天 的幸福美满的生活是他们用生命为我们创造的。将军气涌高于山, 看我驱出玉关。
平生蓄养生死士,不斩楼兰今不换。这是黄遵宪赞 美冯子材老先生的。
《刘永福冯子材小故事》读后感【篇二】 首先要声明,这个故事与基情无关,其实这是一个英雄惺惺相惜的故事。 刘永福(1837-1917)者,清末黑旗军领袖,抗法和保护台湾的英雄;冯子材(1818-1903)者,清末名将,抗法英雄,著名的镇南关大捷的缔造者。
但是这个故事的开始是匪与官的故事。 刘永福起初是一位起义者(1857至1865年间),算是太平天国起义地方武装的一支,是匪,后来被官府剿得在国内呆不下去,于是远走他乡,跑到越南打下一片天地(1867年以后),干起了此路是我开,此树是我栽的买卖。
但是位卑未敢忘忧国,当法国侵略者入侵越南,以及借此入侵中国之际,率军起而抗之(1873-1883年间)。 冯子材起初也是一位起义者,参加过广东天地会起义,但很快投身清廷,从小卒子慢慢成长为带兵打仗的大将,是官,为政府方面抵挡法军入侵的将军。
当是时也,冯子材意识到,仅有官军的力量,是无法与装备、训练先进的法国侵略者抗衡的,需要敌后的兄弟们协助,方能战而胜之。于是,冯子材主动联系刘永福,两人终于携起手来。
后来,正面有冯子材官军的抵抗,后有刘永福黑旗军的骚扰,终取得抗法的镇南关大捷(1885年初)。 官方史料中没有明确描述刘、冯交往的经过,1995年出版的由冯子材曾孙、刘永福外曾孙冯绣娟撰写的《冯子材的故事》一书,首次出现了刘、冯各为其主一度交战的记载。
冯子材故居中的事迹介绍应该是依据该书的。 刘永福晚年想回国定居,关于在何处落籍,开始刘永福想在原配夫人家乡宾阳安家,遭到宾阳人抵制,刘永福当时很失落。
冯子材听说后,给刘写信,说:人云一山不藏二虎,君祈莫信夫惟英雄敬英雄!冯欢迎刘永福回钦州落籍。 但刘永福对冯子材还存有疑心,因为自己曾与冯对敌过,官匪不两立,所以刘永福决定回到出生地防城的那良去兴建房屋。
冯子材又亲自跑到那良对刘子材说:你在越南两斩法酋,法人对你恨之入骨,那良地处中越边境,法军在山上已经筑好炮台,你竟然在法军眼皮下建大屋岂不如虎口旁边建猪栏?如果法军知道了,随时有招祸之地,绝无安全可言,请你三思,跟我回钦州定居方为上策。并对刘永福说:你我同居钦州,你镇南,我守北,万无一失。
刘永福为冯子材情所动,决定在钦州筹建三宣堂。1897年三宣堂落成,1898年秋刘永福二女和冯子材第十一子完婚,刘冯结成亲家。
这个故事由冯、刘共同的后人讲述,应该有一定的可信度。 匪与官终成为生死之交,胸襟坦荡,英雄相惜,共同在那个末世创造了我们这个民族不多的辉煌,实为国家和民族之大幸。
田汉1962年在钦州瞻仰冯子材墓后,写了一首诗:泥桥岭畔古城东,且驻征车吊萃翁。松啸如闻嘶战马,花香端合献英雄。
扶妖江左成遗憾,抗法关南有大功。近百年来多痛史,论人应不失刘冯。
近代史上这两位伟大的民族英雄,在南国共同缔造的辉煌永远值得我们铭记。
8.《弘扬刘冯精神,争当爱国学生》500~600字,书信格式急
今天老师给我们发了一本书,叫《刘永福冯子材小故事》,拿到 书本那一刻,我就迫不及待地翻看起来。
很快,我就被书中的民族英 雄冯子材深深震撼和打动了。 冯子材是一个年近七十岁的老人。
那时,由于他看不惯清政府的 腐败,官场的黑暗时时想报效祖国又得不到重用,但又愿和贪官们同 流合污, 加上年高多病, 一气之下便告老还乡。 听到镇南关失守的他, 便招兵买马,一切准备就绪,为了了解作战地形,年近 70 的他走遍 了每个山头,选好了作战场所。
他了解到法国士兵,大多是天主教徒,星期天做礼拜,于是他抓 住了这次机会,深夜偷袭法军,随让有些小成功,但随后法军的支援 部队很快赶来。冯子材便借助有利地形,将法军一举歼灭,镇南关大 捷,大快人心,但他并没有被胜利的喜悦冲昏头脑,但他乘胜追击崩 溃的法军,最终获得了胜利。
正是有了像冯子材这样的爱国志士才有了我们国家的伟大胜利, 挺起了中国的脊梁。生活在 21 世纪的我们,应时刻提醒自己我们的 生活来之不易,不应该忘记英雄志士的努力。
一切仁人志士是中国的 脊梁,革命先烈是中国的脊梁,无数英雄是中国的脊梁,才有了今天 的幸福美满的生活是他们用生命为我们创造的。将军气涌高于山, 看我驱出玉关。
平生蓄养生死士,不斩楼兰今不换。这是黄遵宪赞 美冯子材老先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