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篇新闻稿件的评论
1.一篇新闻评论
那些源自身边人、小市民的朴素的故事,总是能让人不禁泪下。“感动中国”的意义不是为了关注那些有故事的人,而是唤回每个人心中潜藏的真情。也许,每个人心中都拥有自己的感动。这个奖项设立的目的是什么?是这个奖项本身吗?不!是让我们去寻找身边的感动,去珍藏这些感动……我们重拾了久违的温暖,为何还要去抱怨呢?
我们尚需从另一方面反刍我们的痛苦记忆,比如我们为何会感动?或者说,是谁成就了我们的感动?如果说灾难是不可抗拒的因素,那么人祸呢?比如问题奶粉,比如矿难。如果说我们在抵抗人祸中迸发的情感,让我们为之感动,我们就更应该追问是谁制造了人祸?同时,我们还应自问我们有没有汲取在抗击灾难中萌发的有价值的进步?
我们已经很久不用“英雄辈出”来歌颂我们的时代。据说,曾经的崇高有些是被人为拔高,有人将其斥之为“伪崇高”,还有人公开鼓噪人们躲避崇高。而事实上,英雄就在我们身边。在平常的日子里,他们就是平凡的人,普通的人。或者说,他们只是大家眼中的一个好人。出不出画面,有没有镜头,已不重要,重要的是,我们应向任何点滴的进步致敬,向一切美德致敬……
2.一篇500字的新闻热点评论主题为“我眼中的传统美德和民族精神”
作为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勤劳勇敢、自强不息,自古以来就是我们民族精神的重要内容,而艰苦奋斗作为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的精神支柱更不应该被我们遗忘.历经五千多年的风雨磨难,支持中华民族历经沧桑而不衰,巍然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正式这种艰苦奋斗的精神.“文王拘而演周易,仲尼厄而作春秋,左丘失明厥有国语,屈原放逐乃赋离骚……”这一个个鲜明的事例告诉我们,只有艰苦奋斗,只有自强不息,才能让自己有所成就,才能让自己生生不息.新中国建立已经要60年了,中国又产生了多少的精神?铁人精神、两弹一星精神、抗洪精神……这一切都和艰苦奋斗密不可分.有人说:“我们的人民生活水平已日益提高,总体已达到小康水平.所以,现在无须再发扬艰苦奋斗精神了.”这种观点是完全错误的.我们的小康社会也同样需要艰苦奋斗.施正荣,尚德太阳能集团的总裁.他是一位海归.他刚回到无锡创立公司是,仅有同他一起的17名同志.但经过了几年的努力,尚德太阳能在美国纽约正式上市.这靠的是什么?靠的是他们在这几年里不断创新,开拓新领域,再加上自身的艰苦奋斗,终于得到了如此的成果.所以说,我们现在仍需要艰苦奋斗,而且要在加上4个字成为:艰苦奋斗,开拓创新.我们小康社会提倡的,不是单纯的艰苦奋斗,不是苦行僧式的艰苦奋斗,而是要学会创业创新的奋斗.我们小康社会提倡的艰苦奋斗是能吃苦,而不是要吃苦.在当代的社会仅仅吃苦是不能成大事的.在观人类发展史,那就是人类艰苦奋斗的创业史,人类社会一切文明成果,无意不是艰苦奋斗精神的结晶.我们社会现在的目标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注意,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这是件充满艰辛和创造的伟大事业.所以现在,我们应该坚持艰苦奋斗,开拓创新.记得要谢谢我啊。
3.求一篇关于新闻写作的书或文章的读后感1000字以上~
遇见一个新人,经历一件事情,往往可以改变某个人的命运行程,而我的人生却被《新闻写作技巧》这本好书所改变,它是我的良师益友,结识了它,从此让我走上了撰写新闻稿件之路.一次偶然机遇,我从书店买来一本名叫《新闻写作技巧》的书籍,闲暇时间看一看,不曾想从此便“恋”上了它,与新闻写作结下了不解之缘.我在大学时学习的是缅语专业,从事的又不是文秘工作.虽然有些文字功底,由于长时间忙于本职工作,对写作工作越来越生疏,甚至还讨厌写作.初学写新闻稿件,困难重重,投出去的稿件大多都成泥牛入海,杳无音信.但我没有气馁,仍然坚持笔耕不辍,每当遇到写作难题,我就翻一翻《新闻写作技巧》这本书,从书中找到破解难题的办法,使之成了我的良师益友,我不断从它身上汲取知识营养,写作水平不断得到提高进步.通过读了《新闻写作技巧》这一本书后,我想,自己虽然不能像禁毒、刑侦民警一样在一线冲锋陷阵,但是可以通过自己手中的笔,把发生在工作中或者同行身上的感人事迹写出来,把警察与犯罪份子斗智斗勇的真实画面及民警们执法为民的点点滴滴用自己手中的笔写出来,发表出去,让广大人民群众了解公安机关,了解民警酸甜苦辣的生活.从此,我就开始每天钻研写作,遇到难题,都会翻开《新闻写作技巧》一书,认真砖研写作技巧,掌握撰写新闻稿件的方法,踏上了采写新闻报道之路.写作本来就是一件十分枯燥无味的事情,在采写新闻报道刚入门时,我倍感知识的不足,又把《新闻写作技巧》一书请出来,阅读和研究如何采写新闻报道.在写作的实践中,为了增加对新闻的感性与理性认识,我常常象该书中所讲的一样,把别人采写发生在当地、发生在自己身边的见报新闻从报纸上剪下,对于不懂的地方,便会虚心地向《新闻写作技巧》请教,并把所请教的要点记录在自己的笔记本上,然后再反复仔细地阅读,耐心地思考与回味,来从中获取写作技巧.通过自己的不懈努力,我采写新闻报道的水平已经有了质的飞跃,目前,我采写的新闻报道每月能见报四五篇.我所采写的新闻报道以独特的视角,精炼的文采和写作技巧,不仅经常被市(地)级报刊、电台媒体采用,也屡见于省级报端.近年来,我所采写的新闻报道被市(地)级以上各类报刊、电台采用了100多篇,仅今年就被采用了40余篇,成为耿马公安局今年见报数唯一最多的人.自从爱上新闻写作后,为赶写稿件,我经常加班加点,挑灯夜战,积极写稿投稿,虽然苦了一点,但也乐在其中,每当自已的新闻稿件见诸报端、嵌进杂志或上了电视荧屏,心中就有一种说不出的愉悦和欣慰,特别是自已的新闻稿件发表后,收到良好的社会效应,那种心情就甭提有多高兴了.有一年,我县发生洪涝灾害,造成大量良田及房屋倒塌,公安机关第一时间赶赴现场进行处置,抢险救灾,抢救伤员,救助弱者,事后,我采访了处置这起事故的经过,以警民大抢险为题,写了一篇宣传稿件,被市报及电台等多家媒体采用,人们见到这篇报道后,才知道民警在抗洪抢险中的重大意义所在,不禁为民警们的英勇壮举啧啧称赞,才知道人民警察在这起灾害中所作出的贡献.尝到了新闻写作的甜头,更加激发了我的写作热情,这本书也让我对它更加爱不释手,我不断地研读它,不断地从中得到启迪和教育.根据书中介绍的写作技巧,我学以致用,屡屡获得成功.平时,我就把生活、工作中的点点滴滴记录下来,整理成新闻稿件,每天采写两起新闻,不断向《新闻写作技巧》这位老师学习,不断钻研,经过不懈努力,我的新闻写作水平有了很大提高,采写的新闻报道见诸于各级报纸报端.遇到困难时,我就向“老师”求援,翻开那本心爱的《新闻写作技巧》,最后从中找到写作的切入点,写好了一篇篇文章.我按照此书介绍的新闻写作技巧进行写作,使我的稿件上稿率大大提高,而且拓展了写作思路,新闻写作左右逢源,信手拈来.该书在介绍新闻写作技巧的同时,也传授了新闻职业道德修养,强调新闻的真实性.为做到这一点,我严格要求自已,自觉做到腿勤、手勤、口勤,积极深入实地采访,力争掌握第一手材料,以事实为依据,不道听途说,不人云亦云,使一大批稿件打动新闻媒体编辑们的心,不惜版面予以发表.《新闻写作技巧》是一本好书,是它改变了我的人生.如今,我业余时间坚持搞新闻写作,挥毫泼墨,满腔热情讴歌警察,扬我警威,做了件很有实际意义的事情.为腾出更多时间写稿和提高写作水平,我坚持做到了“四少五多”,即少看电视电影、少进歌舞场所、少打牌娱乐、少串门闲聊;多练习写作、多看书自学、多交文人朋友、多向编辑记者请教、多研究别人文章,重点是名篇名著,所以业余时间根本没有闲暇,不再有空虚无聊之感,生活十分充实.朋友们,知识就是力量,知识改变人生,让我们一起来读书吧。
4.写一篇对时事新闻的评论,为一个小作文
标题:学生溺水频发事件调查(上)
野外游泳,己吞噬22名孩子。
副标题:1、今年以来,我市有22名学生死于溺水,大部分是新温州人子女,基本在水塘和溪流溺亡,其背后一个重要原因是不懂得正确施救。
2、专家称,五分钟是救援的黄金时间,可就地取材巧借救生工具,利用周边树枝、木棍去救援。没有游泳的孩子带一个塑料壶非常实用。
评论:生命是可贵的,生命只有一次,要懂得去珍惜。看到那些因为溺水而死的孩子,我感到很惋惜。我觉得应该让各位父母的孩子下次不能去河里游泳,要加强对他们的监管力度,这样就不会这么容易丧失生命。也要呼吁各部门应该加强水患管理,并且教育我们每个孩子也应该有自我保护意识。
5.急求一篇新闻评论稿,最好是最近所发生的事,字数300字左右
政治评新闻:
一•昆明哈斯继去年将企业1~4级老工伤保险统筹之后,近期又出台新政策,将用人单位5~10级老工伤人员无偿纳入工伤保险基金统筹管理,其旧伤复发的医疗费用和置换辅助器具的费用将由工伤保险基金支付。
二•09年7月9日曾经历过6.0级地震灾害的姚安县灾区群众将迎来灾后重建的第一个新春。在官屯乡记者看到一幢幢新居拔地而起,贴春联,准备年货,粉刷新居,到处都是喜庆的年味,大家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欢声笑语中包含了对未来新生活的期望和信心。
三•近日,昆明公交倡导“文明上车请您排”的活动持续进行,在梁家河车场乘客们在公交工作人员和志愿者的倡导下自觉排队乘车。活动开展一个半月以来,一些在固定站点乘车的上班族在倡导下已经逐渐形成自觉排队的习惯。
四•昆明滇池草海保护治理和开发建设已经启动,两年内将初步完成草海片区的开发,届时,一个21世纪生态休闲游憩精品区、拥有“半城山水半城街”的昆明“西湖”,讲出现在滇池畔,成为品质昆明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五•2月11号上午,波罗村附近突然腾起一团黑色的“蘑菇云”,浓烟高达数米。起火的废品站深入波罗村内,隔壁不仅有民房,好友一个堆满了海绵的家具厂,一点火势蔓延引燃海绵,将会产生大量有毒浓烟,对数千村民造成威胁。
六•一名青年男子每天早晚都搀扶着一位双目失明、因患麻风导致双手掉了7个指头的老年妇女缓慢的行走。12年来,这样的场景几乎天天出现在勐腊县曼哈欠村。曼哈欠村小组长岩温,12年来对待非亲非故的孤寡老人依香旺如同亲人。
七• 新华网上海2月25日电 (记者杨金志)上海熊猫乳品案25日上午在上海市奉贤区人民法院一审开庭,公诉人指控上海熊猫公司三名主要负责人明知部分乳品含三聚氰胺,仍将其回炉加工并予以销售,其行为已经构成生产、销售有毒、有害食品罪。
八、新华网北京2月25日电 (记者卫敏丽)记者从民政部救灾司获悉,鉴于云南省的特大旱情,2月25日,国家减灾委、民政部决定将国家三级救灾应急响应提升至二级。
近期,云南省发生全省性干旱,旱情十分严重,干旱范围之广、历时之长、程度之深、损失之重,均为云南省历史少有,给群众生产生活造成严重影响。
据云南省民政厅报告,截至2月25日统计,云南全省有1379.7万人不同程度受灾,596.9万人、359.4万头大牲畜饮水困难,331万人因旱造成生活困难需政府救助。
根据《国家自然灾害救助应急预案》,按照灾害损失情境,民政部应对自然灾害工作设定为四个响应等级,其中,一级响应所对应的灾害损失为最大。
九、中广网北京2月25日消息(记者张江元)据中国之声《新闻和报纸摘要》9时14分报道,昨天(24日)下午,广西人事部门发出通报:确认“广西公务员考试存在考题泄露问题”。
十、据广西壮族自治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发布的通报称,目前,广西在立案并组织力量展开调查的同时,相关部门正在评估因泄题可能造成的影响和研究应对的相关措施。最终结果将在一段时间后公布。
中新社北京2月25日电 (记者阮煜琳)2009年度中国土地督察风暴取得明显成效,共撤销政府出台的违法违规文件45个,发现8514件土地违法违规问题,没收建筑物960多万平方米,督促地方应追缴土地出让金39余亿元人民币,已追缴到位25.98亿元,追究刑事责任365人。急呀 一定加分
6.求一篇新闻以及对着篇新闻的评论
望子成龙、望女成凤
事件:
看报道,某地一12岁男孩因其妈妈非要求他中断玩耍去补习班学习不可,竟爬上楼顶欲跳楼,以此威胁妈妈。相信很多人读罢都会感到紧张和心痛。
评论:生活中,常会听到一句耳熟能详的话:不能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望子成龙、望女成凤心切使家长暗自竞争,生怕自己孩子落后,常常早早就让他们读这个班或那个班。要是自己的孩子课余时间没去参加培训班,父母就会觉得孩子是在“虚度光阴”。于是,不少孩子整天忙于学习,晕头转向,几乎连点玩的时间都没有,脸上笑容越来越少。
其实,孩子自有其成长规律,大人不应强行扭曲。过多、过早开发孩子智力,会使他们早早失去童真童趣,失去作为孩子应有的天性,这对孩子的积极性和学习兴趣产生负面影响,还会扼杀孩子的独立精神和创造性,对孩子的成长是很不利的。正如英国心理专家拉里近日指出的,对孩子来说,“虚度光阴”是一种休息和能量储备,适度让孩子“虚度光阴”更有利于孩子成长
7.一篇新闻评论
新闻评论,是新闻机构所发表的言论的总称。新闻和评论一实一虚,如同鸟之双翼,构成报纸的两大文体。它是针对现实生活中的重要问题直接发表意见、阐述观点、表明态度的新闻体裁。以与新闻结缘为前提,举凡各类具有新闻价值的论说文,不拘长短,不论署名与否,均可称为新闻评论。
2.新闻评论的特点
(1)与其他言论一样,由论点、论据、论证三个要素组成,具有政策性、针对性、准确性。
(2)在有限的篇幅中,主要靠独特的见解吸引读者而取胜。
(3)立意新颖,论述精当,文采斐然。
(4)主要面向广大群众说话。
3.新闻评论的种类
目前,我国对新闻评论的分类,有这样几种情况:
(1)按评论对象的内容分类,有政治评论、军事评论、经济评论、社会评论、文教评论、国际评论。
(2)按评论的性质功用分类,有解说型评论、鼓舞型评论、批评型评论、论战型评论等。
(3)按评论写作论述的角度分类,有立论性评论、驳论性评论、阐述性评论、解释性评论、提示性评论。
(4)按评论的形式分类,有社论、编辑部文章、评论、本报评论员文章、短评、编后、编者按、思想评论、专栏评论、新闻述评、论文、漫谈、专论、杂感等。
4.新闻评论的写作
第一,要注重针对性。对人们普遍关心、迫切需要回答的思想问题,以及两个文明建设中人们迫切需要回答和解决的实际问题,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通过具体的科学的分析,实事求是地给予说明、回答和指导。
第二,论点要新鲜。就一篇评论而言,论点是观点。是灵魂。论点不新鲜,或者和报纸上发表过的相雷同,读者看了开头就兴味索然,不想看下去了。
第三,论据要有典型性,具有说服力。评论的论据,就是用来阐明论点的新闻事实和有关材料。论据,既是论点的依据,又是评论判断和推理的基础,因此,精心挑选作为论据的新闻事实,至关重要。
第四,说理要有深度。写评论,要在说理上下功夫。一篇评论,说理有无深度,往往关系到它的成败。
此外,评论写作还要注意写得平易近人,力避老话套话,力求有点文采,使读者爱看。
8.求一篇新闻评论
新闻:
瑞典卡罗林斯卡医学院5日宣布,将2009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授予美国科学家伊丽莎白·布莱克本、卡萝尔·格雷德和杰克·绍斯塔克,以表彰他们“发现端粒和端粒酶是如何保护染色体的”。他们的研究成果揭示,端粒变短,细胞就老化;如果端粒酶活性很高,端粒的长度就能得到保持,细胞的老化就被延缓。
这是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第100次确定获奖者,也是首次由两名女性同时摘得这一奖项。
端粒长短影响细胞寿命
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一般颁给在相关领域实现特定突破的研究人员。汉松说,这三位科学家的发现解决了一个生物学的重要课题,即染色体在细胞分裂过程中是怎样实现完全复制,同时染色体如何受到保护而不至于发生降解。
发现“长生不老”钥匙
卡罗林斯卡医学院教授鲁内·托夫特戈德说,端粒和端粒酶研究有助于攻克医学领域3方面难题,即“癌症、特定遗传病和衰老”。
研究成果有助于攻克癌症
评选委员会说,3名获奖者的研究成果“为世人理解细胞(运行机制)提供新视角,有助于摸清疾病原理,促进开发潜在新疗法”。
在今年诺贝尔奖各奖项即将揭晓之际,诺贝尔基金会评出了诺贝尔奖百余年历史上“最受尊崇的”三位获奖者。他们是:1964年和平奖得主马丁·路德·金、1921年物理学奖得主阿尔伯特·爱因斯坦、1979年和平奖得主特里萨修女。
评论 :
诺贝尔奖百余年历史上“最受尊崇的”获奖者,显然要比单项诺贝尔奖更有分量,倘若爱因斯坦泉下有知,相信他也一定会倍加珍视的。
死者长已矣,从这个角度上讲,恐怕再多再大的荣誉对爱因斯坦都没有什么实际意义。但问题是,百余年来,获得诺贝尔奖者可说灿若星河,为何诺贝尔奖评委会却对爱因斯坦偏爱有加,甚至把仅有的三顶“最受尊崇的”荣誉帽授予爱因斯坦一顶?而另一方面,在爱因斯坦死后近60年的今天,人们又为什么仍以敬佩的眼光仰视他?这不能不引起我们的思考。
爱因斯坦的伟大之处莫过于他发现了“相对论”。不过,此刻笔者只想说点题外话,便是爱因斯坦的“相对论”——既是对牛顿成就的发展,又是对牛顿学说的挑战。为此,爱因斯坦曾说过一句很动情的话:“谢谢您,牛顿!对不起,牛顿!”我认为,这句话虽不能给爱因斯坦竞争“最受尊崇的”荣誉称号增添筹码,但从某种意义上说,无疑是他的另一成功、伟大之处,尤其值得我们仔细品味。
这是一句十分平凡的话,其实,它极富哲理。爱因斯坦之所以要感谢牛顿,是意识到自己的高出,实有赖于牛顿这个大肩膀的支垫;爱因斯坦之所以觉得对不起牛顿,是理解到自己由于得到支撑,竟比脚下的巨人站得更高了。
牛顿、爱因斯坦两位隔世的科学家,并无直接的师徒因缘,而在人类科学发展的链条上,他们的确是两个硕大的不锈钢环。科学事业壮丽的人梯图上,本来就充满着出蓝胜蓝的嫩青奇彩。未出茅庐的爱因斯坦,当然也像他的同辈人一样,奉牛顿为至圣先师;既出茅庐的爱因斯坦,经过深思熟虑,他就有义务也有责任完善、拓展乃至修正前人的学说,即便后浪因为推了前浪而有愧对感,亦在所不辞。牛顿有知,他接受后辈由衷“谢谢”的同时,也会欣慰于后者近乎“对不起”的挑战,否则,他就不算持科学态度的科学家了。
是不是有朝一日又有新星崛起,敢于“对不起”爱因斯坦呢?想必会有的吧,除非人类文明史从此止步不前。笔者一介科盲,看不懂什么“相对论”,但我相信,科学史上的任何一座高峰都是相对而言的,只要后辈具有敢于向前人说“对不起”的科学精神和挑战精神,我们就能超越前人。(王志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