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范文 > 范文
  • 研修总结初中历史

    1.初中历史综合实践活动总结怎么写

    我校2006年开设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课程开设伊始,就受到了李待军校长的高度重视。

    组织并召开了学校领导班子、教研组长、专任教师组成的会议。会上李校长详细说明了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在现代教育的重要地位。

    并要求大家群策群力积极参与课程的开发与实施。我们的宗旨是“确定好一个主题、开展好一项活动、调动一部分学生的积极性、带动全体学生的发展”。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是基于学生的直接经验,密切联系学生自身生活和社会生活,注重对知识技能的综合运用,体现经验和生活对学生发展价值的实践性课称。它是新一轮课程改革的一大亮点。

    它虽然有国家制定的总的活动纲要,有独特的先进课程理念和课程目标,但没有课程标准和现成的教材,也没有可学的操作模式。综合实践活动本质上是一门“校本化”的课程,仅仅靠“模仿”和“选用”,很难使它成为学校“自己的”课程。

    我们觉得,要实施好这门课程,必须走校本化之路;因地制宜,利用社区资源,结合学校的特点和学生的需要,整合自己的优势,才能形成学校的特色,创出学校品牌。 另一方面,我们在考虑学科综合实践活动时,取得了学校的大力支持。

    把综合实践活动分成两步走:一是以社会实践活动为主的综合实践活动;二是以学科实践活动为主的综合实践活动。力争把学生培养成既有社会实践活动能力又有相当科学知识能力的综合型人才。

    如何根据地区、学校、学生的特点,开发出有特色的综合实践活动内容呢?又怎样对各种资源进行整合,开展符合学生特点、体现地方特色的实践活动呢?我们在学习、思考之后,选择了《综合实践活动的开发研究》这一课题,旨在构建一系列具有创造性、综合性、实践性、教育性、自主性的活动内容,增强课程内容自身的适应能力和更新能力,以提高学生急需具备的各方面的素质。另外,所研究内容试图解决知识增长的无限性与课程内容的相对稳定性、有限性之间的矛盾。

    同时,我校也力图抓住这次机遇与挑战并存的发展契机,实现教育的跨越式发展。 下面就本课题的开展情况作一简单的汇报: 一、明确课程目标,构建内容结构 1、围绕办学理念和学生发展需求,确立课题的研究目标。

    在学校办学理念定位的大讨论中,将爱国主义教育的切入点定位于:从认识家乡入手,培养学生热爱家乡的情感,再以热爱家乡为中心,辐射爱国主义教育。根据学生认识范围的扩大和水平的提高,逐渐加长半径,扩大圆面,丰富内涵,升华主题,提高品位,陶冶学生热爱祖国的情操,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

    课程开发的目标是以课改为载体,在校本课程开发、实施中,我们以师生为主体,以人的发展为核心,以培养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为目标,发展了学生个性,全面落实素质教育,让师生与课改同成长。我们根据学校实际,根据学生个性发展需要,提出以培养学生爱家乡、爱祖国的综合实践活动作为我们课题研究的主要目标。

    2、按照“三维”结构,构筑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内容框架。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没有教材,但决不意味着活动内容可以随意而定。

    实际上,综合实践活动不是一门课程,但是它也存在它的内容框架,不过这种内容框架不是由学科教材当中的章、节、目组成,而是由活动的序列构成。一个学校开展的活动如果毫无序列,就无法解释自己的课程框架,无法解释开展这些活动的必要性。

    当我们在考虑活动有序列的时候,有两个因素是非常重要的:第一、要保持自然探索、社会实践和自我发展三者之间的大致平衡。综合实践的内容是十分广泛的,但不外乎这样三个“维度”。

    保持三者的平衡,有利于促进学生素质结构的和谐发展。第二,要对学生在校三年当中的活动做出统一的安排,依据不同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组织适当的活动。

    只有这样,不同年级的教师才能抓住活动的要点,更好地实现课程目标。把上述两个因素结合起来,我们的具体的做法是:学校根据本校的特点和地域资源优势,从自然、社会、自我三个“维度”出发,在不同年级确定适当的活动“主题”,在同一主题下,由学生选择开展不同的“活动”。

    即,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内容要按“维度→主题→活动”这样一个逻辑结构展开。课题组就发挥乡村和校内课程资源的优势作了几次讨论,将烈士陵园等作为德育教育的基地;将集发观光农业园作为社会劳动实践基地;把校内苗圃作为环保教育基地,把图书室、信息技术中心等作为探索性、信息化学习基地,为学生提供多样化的课程资源,也更好地激发教师的创造性智慧。

    3、依托地方资源,进一步完善综合实践活动校本教材 我们感到有责任把丰富的地方资源进一步整理和发掘,发挥它的教育功能,让我们的学生不要遗忘,更要以此为骄傲。因此课题组的老师们积极行动了起来,投入到了校本教材进一步完善的工作中。

    在这过程中,我们强调师生互动,学校与社会联动开发,突出教师、学生作为校本课程开发的主体。通过调查整理,我们把家乡的自然人文资源分成了以下几类: (1)、优美的风景:风景优美的碣石山,秦皇岛有机农业生态带横贯其中。

    (2)、育人的基地: 烈士墓是远近闻名的中小学生德育教育基地,每年的清明。

    2.初中历史继续教育什么是研修活动

    初中历史教师继续教育学习

    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推进新课程的顺利实施,是当前我国现代化建设给教育提出的一项紧迫任务,也是我国教育事业的一场深刻变革,是教育思想和人才培养模式的重大进步。

    在实施新课程,推进素质教育的过程中,教师本身整体素质的高低决定着我们教育改革的成败。没有一支高素质的教师队伍,所有的改革都只能是纸上谈兵。在当前教育改革的攻坚阶段,我们每一名教师,都要以新的教育理念来武装自己,从新的角度来审视自己的工作。为达到这一目标,作为一名初中教师,我利用今年暑期,根据兵团及师市教育局的安排,在石河子大学进行了为期半个月的中学教师继续教育学习活动,深感受益匪浅。现将一些粗浅的体会总结如下:

    3.初一上学期历史学习总结1000字

    初中生如何学好历史现在,初中历史所涉及的是粗线条的知识,每课的内容也不多,学起来应该很容易。

    可是,部分学生总是学不好,成绩不理想。我认为,这主要是态度和方法问题。

    下面,我就如何学好历史谈几点看法,希望对大家有点帮助。一、端正态度,相信自己。

    有的学生认为历史学不学没所以然,在学习中自然就会大打折扣,不会尽力去学习。所以,我觉得应该先真正弄清学习历史的必要性。

    “学史使人明智”,历史告诉我们应该怎样做人,如何处事,学习历史可以使人变得聪明。学习历史可以丰富我们的知识,在与人谈话时若能博古通今,一定会给人留下良好的印象。

    历史还是一部好的爱国主义教材,它教育我们要爱国,要继承和发扬本民族的优良传统。明白了学习历史的必要性,端正了态度,才会自觉主动去学好它。

    有的学生对自己缺乏信心,也是历史学不好的原因之一。其实,历史很容易学好,每一个学生应该增强自信心,相信自己完全能学好它。

    二、理清线索,把握整体结构。学习历史,要理清线索,把握知识的整体结构,使知识条理化、系统化。

    比如,在学习中国古代史时,我们可以主要朝代为线索去学习。每本书的目录就是知识的框架,我们要学会看目录,通过它掌握知识整体结构。

    纵观历年中考试卷,考的都是主干知识,如果我们理清了线索,掌握了知识的整体结构,考试时也就能得心应手了。三、注意前后联系,学会归纳整理。

    历史是从古到今发展演变而来的,我们在学习时要注意知识的前后联系。例如,在学习中国历史“香港回归”时,我们应联系前面所学知识,回顾香港是如何被英国占领的相关知识。

    在学习世界历史“第一次世界大战”时,我们应联想到中国历史“五四运动”的发生。经常注意前后联系,我们就能弄清楚历史事件的来龙去脉,便于理解掌握知识。

    在学习过程中,我们还要学会对知识进行归纳整理,进一步使知识系统化。例如,我们可以就“港澳、台湾问题”、“三次科技革命”等专题知识进行归纳整理,这样也有利于知识的掌握。

    四、及时复习巩固,按时完成学习任务。不管哪个学科,要想学懂弄通,取得好的成绩,都必须及时复习巩固,历史的学习也不例外。

    在学习的过程中,我们要养成及时复习的习惯,做到今日事今日毕,按质按量完成学习任务。有的学生懒散拖沓,所学的知识不及时掌握,作业也不按时完成,学习缺乏主动性、自觉性和责任心,这样怎么能把学习搞好呢?五、学会解题,在训练中不断提高解题能力。

    要想学好历史,在考试中取得好成绩,还必须掌握解题的方法,在练习中不断提高自己的能力。现在,历史考试主要有以下四种题型:选择题、判断题、材料分析题和问答题。

    首先,我们要了解各种题型的解答方法和要求。1、选择题。

    历史考卷中的选择题一般都是单项选择题,只要求选出一个正确答案。我们可以采用以下方法:①直选法。

    依据题目,联系所学知识,即可直接选出正确答案。②排除法。

    在做题时,如果一时难以确定正确答案,我们可以运用所学知识,对该题的选项逐一排除。③分析比较法。

    我们还可以对所有选项进行分析比较,最终通过思考确定选哪一个。2、判断题。

    我们先要找出该题中的所有知识点,然后对每一个知识点进行判断,只要有一个错误,该题就应打“*”。做题时,一定要仔细些。

    3、材料分析题。首先,要大胆去做,不要有畏难情绪。

    其次,要注意方法。我们可以按这个步骤去做:①认真阅读材料,读懂材料;②看提出的问题,带着问题再快速浏览材料。

    ③联系所学知识和材料做答。答案要简明扼要,不要展开讲。

    4、问答题。问答题的审题很重要,一定要看清题意,弄明白要求回答什么。

    回答时要把相应的问题讲清楚,答完整。答案要层次清楚,最好分要点作答。

    掌握了基本的方法,通过不断的练习,解题能力就会逐步提高。

    4.初中历史总结

    1、已知的在中国境内生活的最古老的原始人类,是“元谋猿人”。

    在中国云南省元谋盆地发现的颗古人类牙齿化石,经科学鉴定,距今约有70多万年了。 2、约70——20万年前,“北京猿人”(简称“北京人”),生活在北京周口店龙骨山的洞穴里。

    3 、北京人已经知道使用天然火。人类第一次取得了支配一种自然力的能力。

    4、到了大约18000年前,仍然在北京周口店龙骨山里,生活着一批被称作 “山顶洞人”的远古人类。他们已经具有明显的黄种人的体态特征。

    5、山顶洞人不仅会人工取火,而且制造出了中国缝制工艺史上的第一枚骨针,骨针约同火柴棍般粗细,长82毫米。 6、距今六七千年前,中国出现了古老的彩陶文化和黑陶文化。

    7、陕西西安半坡文化的彩陶,十分精美。人面网纹盆上各种纹饰,是原始美术、原始文字和原始艺术的结晶。

    8、山东龙山文化的黑陶,乌黑光亮,有着金属器皿一样的光泽。 9、长江流域的浙江省余姚市河姆渡文化,与黄河流域的半坡文化同样古老,7000年前那里的人们已经会用大型木构件建筑房屋。

    10、大约4000多年前,发生了一些部落战争。黄帝是其中一个部落的首领,因为他深得人心又聪明勇敢,取得了最后胜利。

    11、在古老的华夏族逐渐形成的过程中,黄帝发挥了重要的作用,黄帝也就被后世尊为华夏族(即中华民族前身)的“人文初祖”。司母戊大方鼎 12、黄帝之后,中华民族先后又出现了几位杰出的人物:尧、舜、禹。

    尧禅位于舜,舜禅位于禹。 13、尧舜禹的时代,洪水泛滥成灾。

    大禹奉命治水,终于治服了洪水。 14、后来,禹的儿子启继承了王位,建立了第一个奴隶制王朝夏朝(约公元前22世纪公元前17世纪)。

    15、相传在4000多年前的夏朝,就开始有了历法,所以人们都把中国古老的传统历法叫夏历。 16、夏历是按月亮的运行周期制订的,又叫阴历。

    由于历法中有节气变化和农事安排,所以又称农历。 17、夏朝最后一个统治者桀,暴虐无道。

    东方的商部落,在汤的领导下强大起来,打败了夏建立商朝(约公元前17世纪初——公元前11世纪)。 18、商朝的青铜器制造业有很大的发展。

    商朝后期制造的 司母戊大方鼎重达875公斤,是迄今为止发现的世界上最大的出土青铜器. 19、商代的甲骨文是刻在龟甲兽骨上的一种古代文字,已经是相当成熟的文字了。在殷墟出土的15万片刻 有文字的甲骨中,总字数达到160多万字,其中有单字4600多个,已识别的有1000多个。

    20、商代末期,在黄土高原上,一个叫“周”的部落强 盛起来。到周文王时,周国成了西方诸侯的新盟主。

    21、商朝最后的统治者纣王好酒淫乐。周武王时,周联合其他部落讨伐商朝,经过牧野之战,推翻了商朝,建立了周朝(约公元前11世纪公元前256年)。

    22、周朝建立后,分封了大大小小71个小国,有鲁、齐、魏、晋、宋、燕等。这些小国的国君叫诸侯。

    23、西周前期180多年,中原一带产生了许多大型乐舞。祭祀山川时用的是表现大禹治水的《大夏》舞,纪念武王伐纣功绩的武舞是《大武》舞。

    24、公元前770年,周平王将都城东迁,名为“东周”。分为“春秋”、“战国”两个时期。

    25、春秋时期,100多个诸侯国林立,互相争夺,胜者成为霸主,出现了 “春秋五霸”,一般的说 法是齐桓公、晋文公、秦穆公、宋襄公、楚庄王。 26、公元前606年,楚庄王“问鼎大小轻重”。

    鼎是王权象征,传说大禹铸了九个鼎,代表九州。楚庄王问鼎,表明他有做天子的野心。

    27、春秋中后期,吴越两国交恶。先是吴王阖庐战败受伤而死。

    其子吴王夫差立志报仇,让人每天高声提醒他:“夫差,你忘了杀父之仇了么?”后来,吴国在夫差的领导下打败了越国. 28、越王勾践决心雪耻。他“卧薪尝胆”,每天高声自问:“勾践,你忘了亡国的耻辱么?”越国经过十年生聚,十年教训,再次打败吴国,吴王夫差自杀。

    29、约2500年前,中国出了位伟大的思想家——老子。老子是道家学派的创始人。

    (右图) 30、《道德经》又名《老子》,书里写着:祸有时会成为福的因由,福中有时藏伏着祸。因此要注意“物极必反”, 还要注意“道”“德”相长。

    31、生活于公元前551——前479年的孔子是一位大思想家、大教育家,是儒家学派的创始人。 32、孔子最早在中国兴办私学,他有弟子三千人,贤者七十二人。

    33、孔子为中国古代文化发展作出了不朽的贡献,他整理编订了《易》、《诗》、《礼》、《乐》、老子授经图孙武像 《尚书》、《春秋》等 “六经”。 34、孔子享年73岁,死后葬在鲁国都城北边(今山东曲阜“孔林”处)。

    孔子故居后来改建为“孔庙”。 35、孔子的学生们追忆孔子日常教诲和生活行为,整理成一部语录体书,称作《论语》,这部书成为儒家的经典,对后世有很大影响。

    36、孙武,是春秋未期一位杰出的军事家。传世有著名的兵书《孙子兵法》十三篇。

    37、《孙子兵法》提出了著名的“ 知彼知已,百战不殆”、“攻其不备,出其不意”、“兵无常势,水无常形”等许多战争原则。 38、《孙子兵法》的根本宗旨在于:精通战争的目的是为了“不战而屈人之兵”。

    《孙子兵法》因此被称为“兵。

    5.历史总结感想

    一学期一次的初中历史学科研讨会已经落下帷幕,但留下的探索、改革的精神却时时在激励着我。

    社会在发展,人类在进步,没有哪一种模式一成不变却永远是正确的。在实践中探索前进成为永恒的真理。

    回顾一下近几年我们市初中历史学科课堂教学的发展历程,真是让人振奋。 几年前的课程改革从教材下手,打乱了原来的教材结构,面对新教材,我们一边学习其新理念,一边考虑我们的教学实际,经过探索,我们大胆地对教材进行重新整合。

    比如宋伟娟老师的《阿拉伯之旅》一节公开课,就将散落在四节课中的有关阿拉伯的历史知识整合在一节课之中,便于学生掌握历史发展的脉络,使知识更为系统,收到了意想不到的效果。这样真正做到了是在用教材,而不是在教教材。

    “没有触动课堂的教育改革,不是正真的改革。”这两年我们在探索中又推出了“生命化课堂”的理念,提出了“以人为本”的课堂宗旨,将改革直指教学的核心——课堂。

    威海九中的“小组合作”形式,让我们认识到了学生的潜力,威海历史优质课上,各位老师各显神通,在课的设计,课堂形式,授课方式等各方面,我们不难发现“源于生命,顺遂生命,成就生命”理念的渗透。10月14日,我们市初中历史学科研讨会上的三节研讨课,更是将“生命化”课堂推向了高潮,尤其是郐红荣老师的课,那真是生命的燃烧,学生真正成了课堂的主人。

    我们从过去填鸭式、满堂灌的老师教,变成了启发式引导学生的自主学习,自主学习不再是一句空话。 课堂的改革并不是改革的终点,紧跟着课堂改革之后,我们的历史课堂改革又迈向听评课领域。

    本次学科会上于老师首次提出了用“课堂观察量表”进行听评课,让我们全市100多位历史教师分成四组都参与课堂观察。“课堂观察量表”的使用一改以前笼统评课、泛泛而谈的形式,而将目光集中在具体的观察点上,这种评课从学生、教师、课程、课堂文化四个维度来评价课堂,真可谓面面俱到,缝缝不漏。

    首先我们可以利用这个表改善学生的课堂学习。比如说“学生学习的维度表”中的倾听一部分,在使用该表记录后,我们就可以统计出哪些学生听课不认真,哪些学生发言不积极等情况,然后可以提供给授课教师加以改进。

    其次,这个表可以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比如说“教师教学维度表”,这个表非常清楚的呈现了听课教师要观察上课老师的观察点,如环节设计是否围绕教学目标?是否面向全体学生?讲解是否清晰有效?板书是否对学生有帮助?等等。

    学习了解了这个表,老师在备课时就要考虑到这些。“课堂观察量表”涉及到68个观察点,如果我们老师都能考虑到,那我们的课堂几乎是完美的。

    另外,平时我们还忽视了很多东西,通过对表格的学习,让我们有了新的认识,如课堂文化方面,我平日考虑的很少甚至根本没有想到,“课堂文化的维度表”拓宽了我们的视野,让我们知道我们的课堂。 最后“课堂观察量表”还可以加强老师间的合作,有助于学校合作文化的形成。

    该量表涵盖了68个观察点,一个人根本无法独自完成,这就需要集体分工合作,在合作交流的过程中,增进了同事间的友谊,提升了校本教研的水平,最终会促进教师的成长,形成团结合作的教研组文化。相信在听评课方式上的探索改革定会将我们的历史学科的改革推向新的高度。

    另外,在使用“课堂观察量表”过程中,我也有些疑惑。比如,许多观察点是重复交叉的,也有某些观察点在某一节课中可能涉及不到。

    如果能将观察量表简略一点,可能使用起来更有效。针对定量评价方面的观察点,如果能给出相应的参考数据,将更有利于我们的使用。

    相信经过不断的探索实践,“课堂观察量表”表会更加完善、实用。 改革能掀起浪潮,弄潮儿起了关键作用,历史教师们的这种积极探索,大胆改革,共求发展的精神感人至深,相信这种精神会激励、引领我们继续探索。

    本来回答的那段错了,我补充一段 ?fr=qrl&cid=197&index=3 ?fr=qrl&cid=196&index=1。

    6.初中历史总结怎么样写

    本学期,本人任教初二级三个班的历史课。

    一学期来,本人自始至终以认真、严谨的治学态度,勤恳、坚持不懈的精神从事教学工作。 作为年轻教师,能认真制定计划,注重研究中学教学理论,认真备课和教学,积极参加科组活动和备课组活动,上好公开课和平衡课,并能经常听各老师的课,从中吸取教学经验,取长补短,提高自己的教学的业务水平。

    每节课都以最佳的精神状态站在教坛,以和蔼、轻松、认真的形象去面对学生。按照「初中历史新课程标准」进行施教,让学生掌握好科学知识。

    还注意以德为本,结合现实生活中的现象层层善诱,多方面、多角度去培养现实良好的品德和高尚的人格。 教育是爱心事业,为培养高素质的下一代,本人时刻从现实身心健康,根据学生的个性特点去点拔引导,对于个别差生,利用课间多次倾谈,鼓励其确立正确的学习态度,积极面对人生,而对优生,教育其戒骄戒躁努力向上,再接再厉,再创佳绩。

    通过现实生活中的典范,让学生树立自觉地从德、智、体、美、劳全方面去发展自己的观念,树立崇高远大的理想。 作为教初二历史课的老师,明白自己对教材的生疏,故在课前做到认真备课,多方面去搜集相关进行资料。

    为提高每节课的进行效果,教学质量,本人除注重研究教材,把握好基础、重点难点外,还采用多媒体教学,如:投影、幻灯、漫画、录音等多样形式。通过培养学生学习政治的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提高课堂的教学质量,按时完成教学任务。

    通过一学期努力,能制定好复习计划,并能认真备好复习课,培养好尖子生,提高中等生,帮助差生。但由于本学期授课时间较短,复习内容较多,复习比较仓促,同时发觉很大一部分学生接受能力较差,学习自觉性不高。

    加上本人对教材生疏,同时要到广州进修本科,无暇顾及六个班面积较广的差生,致使本学期教学成绩未达所想。 在以后的教学工作中,要不断总结经验,力求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还要多下功夫加强对个别差生的辅导,相信一切问题都会迎刃而解,我也相信有耕耘总会有收获。

    7.《在初中历史课堂中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课题研究工作总结

    主要写一下主要的工作内容,强调安全的重要性,取得的成绩,以及不足,最后提出合理化的建议或者新的努力方向。

    工作总结就是让上级知道你有什么贡献,体现你的工作价值所在。所以应该写好几点:1、你对岗位和工作上的认识2、具体你做了什么事3、你如何用心工作,哪些事情是你动脑子去解决的。

    就算没什么,也要写一些有难度的问题,你如何通过努力解决了4、以后工作中你还需提高哪些能力或充实哪些知识5、上级喜欢主动工作的人。你分内的事情都要有所准备,即事前准备工作。

    以下供你参考:总结,就是把一个时间段的情况进行一次全面系统的总评价、总分析,分析成绩、不足、经验等。总结是应用写作的一种,是对已经做过的工作进行理性的思考。

    总结的基本要求1.总结必须有情况的概述和叙述,有的比较简单,有的比较详细。2.成绩和缺点。

    这是总结的主要内容。总结的目的就是要肯定成绩,找出缺点。

    成绩有哪些,有多大,表现在哪些方面,是怎样取得的;缺点有多少,表现在哪些方面,是怎样产生的,都应写清楚。3.经验和教训。

    为了便于今后工作,必须对以前的工作经验和教训进行分析、研究、概括,并形成理论知识。总结的注意事项: 1.一定要实事求是,成绩基本不夸大,缺点基本不缩小。

    这是分析、得出教训的基础。 2.条理要清楚。

    语句通顺,容易理解。3.要详略适宜。

    有重要的,有次要的,写作时要突出重点。总结中的问题要有主次、详略之分。

    总结的基本格式: 1、标题 2、正文 开头:概述情况,总体评价;提纲挈领,总括全文。 主体:分析成绩缺憾,总结经验教训。

    结尾:分析问题,明确方向。 3、落款 署名与日期。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