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画人物评语
1.梵高人物评论
文森特·凡高__(1853-1890) 后期印象画派代表人物 他摒弃了一切后天习得的知识, 漠视学院派珍视的教条, 甚至忘记他自己的理性。
在他的眼中, 只有生机盎然的自然景观, 他陶醉于其中,物我两忘。 他视天地万物为不可分割的整体, 他用全部身心, 拥抱一切。
自画像: 凡高很晚才作为一位极具个性化的画家而崭露头角,距他去世时只有八年。 凡高几乎没有受过什么正规的绘画训练。
为弄到画布、油彩和画具而日复一日地奔波劳碌,精神上也不断处于矛盾的状态,为追求艺术的完美而承受着压力,这些即使不是他后来罹病的直接原因,也给他的生活悲剧埋下了种子。 凡高着意于真实情感的再现,也就是说,他要表现的是他对事物的感受,而不是他所看到的视觉形象。
凡高把他的作品列为同印象主义画家的作品不同的另一类,他说:“为了更有力地表现自我,我在色彩的运用上更为随心所欲。”其实,不仅是色彩,连透视、形体和比例也都变了形,以此来表现与世界之间的一种极度痛苦但又非常真实的关系。
凡高是一位具有真正使命感的艺术家,这也是自称表现派的艺术家们共有的特性。凡高在谈到他的创作时,对这种感情是这样总结的:“为了它,我拿自己的生命去冒险;由于它,我的理智有一半崩溃了;不过这都没关系……”. 凡高从来没有放弃他的信念:艺术应当关心现实的问题,探索如何唤醒良知,改造世界。
凡高自杀年仅三十七岁,作为一位艺术家,直到死前不久他才以其震憾人心而富于想象力的绘画赢得评论界的赞扬。 凡高死后不出几年,一些画家就开始模仿他的画法,为了表现强烈的感情,可以不对现实作如实的反映,这种创造性的态度被称作表现主义,并且证明是现代绘画中一种历久不衰的倾向。
代表作: 1。唐基老爹,1887年,油画 2。
吃马铃薯的人,1885年,油画 3。凡高的卧室,1888年,油画 4。
昂格拉桥,1888年,油画 5。夜晚的咖啡馆。
夜晚的咖啡馆》是由深绿色的天花板、血红的墙壁和不和谐的绿色家具组成的梦魇。金灿灿的黄色地板呈纵向透视,以难以置信的力量进入到红色背景之中,反过来,红色背景也用均等的力量与之抗衡。
这幅画,是透视空间和企图破坏这个空间的逼人色彩之间的永不调和的斗争。结果是一种幽闭、恐怖和压迫感的可怕体验。
作品预示了超现实主义用透视作为幻想表现手段的探索,但是没有一种探索,能有如此震撼人心的力量 6。星夜。
凡·高的宇宙,可以在《星夜》中永存。这是一种幻象,超出了拜占庭或罗曼艺术家当初在表现基督教的伟大神秘中所做的任何尝试。
凡·高画的那些爆发的星星,和那个时代空间探索的密切关系,要胜过那个神秘信仰的时代的关系。然而这种幻象,是用花了一番功夫的准确笔触造成的。
当我们在认识绘画中的表现主义的时候,我们便倾向于把它和勇气十足的笔法联系起来。那是奔放的,或者是象火焰般的笔触,它来自直觉或自发的表现行动,并不受理性的思想过程或严谨技法的约束。
凡·高绘画的标新立异,在于他超自然的,或者至少是超感觉的体验。而这种体验,可以用一种小心谨慎的笔触来加以证明。
这种笔触,就象艺术家在绞尽脑汁,准确无误地临摹着他正在观察着的眼前的东西。从某种意义上看,实际确是如此,因为凡·高是一位画其所见的艺术家,他看到的是幻象,他就是幻象。
《星夜》是一幅既亲近又茫远的风景画,这可以从十六世纪风景画家老勃鲁盖尔的高视点风景手法上看出来,虽然凡·高更直接的源泉是某些印象主义者的风景画。高大的白扬树战栗着悠然地浮现在我们面前;山谷里的小村庄,在尖顶教堂的保护之下安然栖息;宇宙里所有的恒星和行星在“最后的审判”中旋转着、爆发着。
这不是对人,而是对太阳系的最后审判。这件作品是在圣雷米疗养院画的,时间是1889年6月。
他的神经第二次崩溃之后,就住进了这座疗养院。在那儿,他的病情时好时坏,在神志清醒而充满了情感的时候,他就不停地作画。
色彩主要是蓝和紫罗兰,同时有规律地跳动着星星发光的黄色。前景中深绿和棕色的白杨树,意味着包围了这个世界的茫茫之夜。
7。向日葵,1889年,油画 8。
囚犯,1890年,油画 9。麦田 10。
医院的病院 凡高对精神冲突和心理运动的本质把握突出地表现在他对色彩的运用上。在当时只有他完全使用纯的光谱色作画,他善于运用互补的色彩对比;或者相互交融,或者相互对立,以增强色彩的精神性,沟通悸动、紧张、动荡不安的心灵。
这不只是一个如何使用色彩的技巧问题,而是色彩观念从物到人的一种深刻的改变。凡高以运动的色彩理论来指导自己的创作,即眼睛能够把前一个感觉中的色彩印象移入后一个感觉,因此要表现心灵运动,就应该把前后两者同时绘入画面,在此过程中强烈的色彩对比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
一个明显的例子是:晚上从室外进入开灯的房间,桔黄色的灯光显得更黄,而从房间走出到户外,蓝色的夜空显得更蓝,所以蓝色和黄色的并置和对立有可能揭示一种动态的心理反应。不管是古典主义对色彩的静态观念(固有色),还是印象派对色彩的动态观念(条件色),都只是把色彩作为观察结果来。
2.如何评论油画
评论油画,从下面几点入手:
第一,看构图。整幅画面的构图是否突出主体、背景是否干净、主体位置是否恰当,构图是否平稳,还有造型是否准确。
第二,看明暗关系。也就是黑白灰,或者说光线的关系。整幅作品的黑白灰关系是否明确,是否能够形成整体感,还是看起来很散,黑白灰不明显,会造成画面灰暗,或者找不到光源,没有立体感。
第三,看色彩关系。所谓色彩关系,无非就是色彩是否有冷暖对比,是否在画面上表现出了环境色、固有色和自然色,简单的理解,可以理解成色彩的丰富程度。当然,色彩不可过,太过丰富,没了章法,就显得乱了。
其次,看一张画的透视关系,近实远虚、近大远小,是否做到了。
对于国画,还要着重看线条和水墨,线条是否暗含劲道、如行云般流畅,水墨是否恰到好处,晕染得当,国画讲究对水分的把握,水墨中水分过多,则晕染过量,水分不足,则晕不开。
上述的掌握了,接下来便是看画的更深层次的东西了,包括画面质感的体现,不管是油画还是国画,看笔触,是否能很好的体现各种质感,比如皮肤、山石、水果、瀑布等,还有人物表情、姿态、动物奔跑、翱翔的神韵是否栩栩如生。
总之,要想品鉴一幅作品,那么你可以不会画,但你的眼界一定要高,你一定要看过大量的作品,包括世界名作、包括拙劣的作品,好的坏的你看的多了,自然就能分辨了。
我刚才讲的东西是形成理论的,你不可生搬硬套,那样太过于教条。希望你能充分理解,或许等你成为品鉴名家的时候,只要一眼,凭感觉就能判断一张画了,呵呵。
3.对油画父亲的评价
《父亲》新解——以意境审美解读罗中立油画《父亲》作者:方昆(杭州师范大学美术学院,浙江 杭州 310012)在油画中追求意境,开拓油画的审美本土化的道路途中,罗中立的《父亲》(1980年)堪称是一幅意境深远的经典之作。
这副作品,描绘的是一个普普通通的老农形象,却像一首扣人心弦的沉重又悲怆的奏鸣曲令人震撼令人感动。这幅画在当时引起极大反响,曾获第二届全国青年美展(1980年)一等奖,即便时至今日,当我们再次驻足这幅画前也还会感慨不已。
《父亲》这幅中国油画史上的“名作”,前人有过很多介绍和评论,本文主要对其从意境审美角度进行新的解读。绘画的意境由象内之境和象外之境构成。
首先,我们来分析《父亲》的象内之境:人物形象。这是一个农民形象的父亲,画里的“父亲”脸上布满皱纹、额头流淌着汗水,手里端着一个粗瓷大碗,望着前方。
对于油画《父亲》,相信观众不会把它当作画家罗中立本人的父亲的肖象来看待。即便知道这个“父亲”的真实身份,观者的欣赏还是不会就这个形象而止,还仍然会产生很多联想和感触。
这说明了什么呢?这其实触及到了意境的本质了。如果说“生活是艺术的源泉”有其真理性,那么就由此推定作为艺术的高级形态的意境的本质:“意境就是生活的形象反映”,这样的结论无疑显得单薄。
也就是说,从意境的本质看,意境不仅仅是对某一生活原型、一个有限的形象的反映,而是以此种来自生活的形象作为符号来宣泄作者的独特的人生体验和审美体验并进而唤起观者的某些体验,这样的“一种特殊的生命运动形态”[1]。《父亲》的意境的创造过程正好说明了这一点。
“罗中立回忆道,1975年除夕,在他家附近厕所旁边,看到一位从早到晚一直叼着旱烟,麻木、呆滞守粪的中年农民。‘我心里一阵猛烈的震动,同情、怜悯、感慨……一起狂乱地向我袭来。
’后来就有了这幅《父亲》。”[2]诗人作诗是“情动而辞发(刘勰语)”,画家创作也是因为生活触动了自己,在心中积有不吐不快之物——意,这就是意境创造的起点。
因此,意境是生活的反映,而又不尽然,意境还是人的生命体验的物化。然而,仅有生活体验这样一个起点,并不意味着意境创造的结果。
面对同样这一个“父亲”原型,同样产生创作冲动,但也许其他画家并不能创造性地运用巨幅肖像形式画出这般的杰作。“抑岂独清景而已,一切境界无不为诗人设。
世无诗人,即无此种境界。夫境界之呈于吾心而见于外物者,皆须臾之物。
惟诗人能以此须臾之物,镌诸不朽之文字,使读者自得之。遂觉诗人之言,字字为我心中所欲言,而又非我之所能自言。
此大诗人之秘妙也。” [3]大画家与大诗人相类似,能在深入生活、设身处地地体验生活中矛盾与痛苦的同时超脱出来。
罗中立对年老的“父亲”给予审美的关照和表现,创造出平常画家想表现又表现不出的意境来,显示出非凡的艺术气质。那么,罗中立是如何对“父亲”进行审美的关照和表现的呢?由此,我们进入对作品《父亲》意境的第二层次的分析。
“文革”中形成的审美标准是:红光亮,而罗中立在这幅画里是:脏暗涩。那么,画家审美的立足点在哪呢?就在“真实”。
对真实的追求使之突破了对政治的附庸、对红光亮风格的限制,这得益于画家审美的超功利性:画家创作的目的只有两个,一是通过作品说出想说的话,表现对“父亲”的“同情、怜悯、感慨”,二是想用超级写实手法来完成创作,“我只是想尽量的细,愈细愈好,我以前看过一位美国照相写实主义画家的一些肖像画,这个印象实际上决定了我的这幅画的形式” [4]。这两点也正是这幅画在造境上的成功和妙处,即:以真为美、抒发了情感和吸收国外画派的手法开创了新形式。
需要进一步指出的是,此处审美的超功利是指画家抒发的不仅仅是一己的感想,而是“文革”结束后人文精神回归大潮下人们普遍的一种愿望:正视中国农民、中国人的真正生存状态。画家的高境界在于其绘画不在于一己之私利,而在于谋求全民族共通之感情的表达。
“若夫真正之大诗人,则以人类之感情为其一己之感情……彼之著作,实为人类全体之喉舌,而读者于此得闻其悲欢啼笑之声,遂觉自己之势力亦为之发扬而不能自已。” [5]而这种超功利的真情实感的抒发全仗于超级写实的技巧才得以实现。
作者细致地描绘了那一道道像蚀石般深刻又像蜘蛛网般细密的皱纹,观众看到的是生活的苦难和艰辛;作者把握住了“父亲”那有些昏花又很安详的眼神,观众看到的是千百年来农民的慈善和逆来顺受;作者把“父亲”的手刻画得干枯和粗糙,观众看到的是每日起早摸黑的辛勤劳作,作者在“父亲”前额画上一粒粒的汗水,观众在心里默默流泪水……。其实,在不知不觉中,我们对《父亲》的意境已经进入到第三层次的分析:观者的参与和意境的最后实现。
意境是“情与理的辩证相生” [6],其中,理(这里指作品的内容、形式等已经随着作品的完成而确定下来的客观因素)是意境形成的基础,情(这里指欣赏者各种审美态度的总称)则是最活跃的因素,欣赏者之“情”参与到作者已描绘完毕的“有限之境”中,将之升华至常。
4.蒙娜丽莎油画的点评 100字
蒙娜丽莎》
是达,芬奇1452-1519创作的,意大利“文艺复兴三杰”之一。以毕生精力用于科学研究和艺术实践,《蒙娜丽莎》体现了画家以科学的精神观察自然的思想,是西方绘画史上最负盛名的肖像杰作。画面中蒙娜丽莎神情矜持典雅,仪态平和安详,微笑意味深长。画家力求表现人生的丰富内涵和多方面的性格心理,他从解剖学和生理学方面进行研究,探索脸部肌肉的微笑状态,研究人在轻松愉快时的心理变化和反映,他在一个具体人物身上,表达了他理想美的典型。一双手刻画得精确,丰满,富有生命力。把人物眼角,嘴角和手与柔和的阴影巧妙结合在一起。而且画面背景也做了充分处理,在背景透视上左右不一,增强了画面灵动变化的气氛。
5.如何鉴定一幅油画的好坏
我来回答您这个问题吧。
油画大致分为高、中、低档,但要如何鉴别就需要一定的欣赏水平了。由于油画的技法和表达方式多样,对于一个外行者来讲的确不太好分辨油画的质量。
油画不仅是对本身的材料质量分等级,更重要是要看重一个艺术家的体现手法。有一点我相信大家都明白,同样的油画材料,由两个不同资历的画师同时绘画一个模特,其结果会截然不同,价格就更不用说了。
所以我们在购买油画时应多注意其画的内容、色彩、意境。其实油画的层次很多,现在我们大概分高、中、低三种档次来分析一下: 1、低档油画主要是好几个画工以流水线方式制作完成,其表现手法单一,色彩简单。
没有过多的内容可欣赏。 2、中档油画是由有相当绘画经验的画师独立绘制的作品(就是一幅画从起稿到完成全是他一个人精心绘制完成的),其内容丰富,色彩逼真,有一定的风格,所描绘的对象非常生动。
3、高档油画是由技艺相当丰富的画家、教授,全身心地投入绘制出来的作品。高档油画表现的不仅是形、色、技法,而是神。
比如一幅高档风景油画,我们能从一幅画里看出当时画家作画时的环境是否晴、阴、傍晚、早晨、空气的湿度,当时的气氛,画家的心情等等。 所以,一幅高档油画是栩栩如生的。
6.石冲的人物评价
石冲无疑是90年代以来批评界最有争论的艺术家。石冲把观念和行为艺术引入油画,使这一在西方已被判了“死刑”、在东方也只是重温其古老历史的平面化手工业技巧奇绩般地具备了和后现代主义并驾齐驱的再生力。石冲在气质上更像是一位思维精密的科学家、一位理智得近乎冷酷的有着高超本领的外科医生。他从容不迫地解构着陶、鱼、人、鹌鹑、油画以及形形色色的现代和后现代观念。但冰冷的画面并不能掩饰石冲艺术深处灼热的人文精神,在那物化了的人和那一堆断肢残垣之间,我们仍能听到地下运行的思想的怆然之声。石冲用他的智慧和耐性建立起一种前所未有的艺术图式。耐人寻味的是,石冲这一毫无古典意义和气味的现代艺术又是用最古典的技法画出来的。甚至可以认为,大多数美术爱好者崇拜的是石冲的精妙技法,尽管这种技法假如脱离了石冲独特的思维将显得平庸乏味。但我们不能不承认,技法恰恰是成就石冲独一无二的艺术的关键元素。从这一意义上,石冲艺术为那些为技术还是为观念而争论不休的理论家安排了一次停火协定。仅此一点,石冲就不可避免地成为中国20世纪末美术史上的一位重要人物。 (苏旅19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