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业扶贫稿件
1.产业扶贫材料怎样写
精准扶贫发言材料
在全市扶贫攻坚行动协调推进领导 小组会议上的发言
围绕精准扶贫工作要求和省市扶贫开发会议精神,我区及时调整工作思路和举措,制定最强有力的措施,实行挂图作战,下大力打好这张扶贫“精准牌”。
---摸“准”扶贫对象,确保精准扶贫“靶向定位”。
按照国家和省对贫困户、贫困村进行识别和建档立卡的工作要求,我区严格执行识别标准,把最贫困的户、最贫困的村纳入帮扶范围,科学合理制定帮扶计划。全区先后3次组织专门力量对61个行政村基本情况进行摸底调查,分村分社逐户建立了基本情况数据库,识别贫困人口1.66万人,并按照“规划到村、帮扶到户、责任到人”的总体思路,精心编制了平川区“1236”扶贫攻坚行动实施方案,确立了贫困村主导产业,填写发放了贫困村、贫困户登记表、扶贫手册,制定了贫困户脱贫计划,真正做到“户有卡、村有簿、乡有册、区有档”,对贫困人口、贫困家庭实行信息动态化管理。并对识别出来的贫困村、贫困户制定帮扶措施,通过分析致贫原因,对扶贫对象逐户确立帮扶项目,建立脱贫规划明白卡、台账,明确帮扶责任单位、帮扶人员。具体采取扶贫项目拉动、龙头企业带动、合作社捆绑发展、就近务工等扶贫模式,集中力量予以扶持。
---创“优”工作机制,确保精准扶贫“阳光普照”。
深入开展大走访、大调研,认真倾听贫困群众诉求,耐心询问每户家庭情况,深挖致贫根源,逐户走访建档,与贫困户交心谈心、算账对比,制定帮扶计划,谋划布局产业项目,推进精准扶贫。切实把村民组织起来,把致富能手培育起来,把大学生村官、驻村工作队合理利用起来,按照每村1名包片领导,2名驻村干部的人员配备标准,全区抽调36名干部在贫困村组建12个帮扶工作队,每月至少进村1次,负责协助村两委摸清贫困底数,分析致贫原因,制定帮扶计划,把产业培育起来,把土地流转起来,把中心村建设起来,把偏远村带动起来,把医疗体系完善起来,把发展环境优化起来,把乡村两级干部积极性调动起来,着力推动贫困村经济和各项事业健康发展。
---管“好”扶贫资金,确保精准扶贫“准确滴灌”。
为管好用好扶贫资金,我区对扶贫资金的使用管理重点从4个方面进行了规范。一是实行制约机制。严格执行扶贫管项目、财政管资金的扶贫开发工作机制,按照计划、执行、监督三分离的原则e799bee5baa6e997aee7ad94e59b9ee7ad9431333361326233和管理方式,分工负责,各司其职,建立相互协调、相互制约的工作机制。二是实行监督机制。严格执行财政报账制度,做到 “七个坚持”:坚持扶贫资金专户管理并按规定工作日划转,坚持按批准的扶贫计划拨款,坚持按项目建设进度拨款,坚持按规定的比例拨款,坚持资金拨付逐级审批,坚持以合法票据报账,坚持在项目验收合格
后拨付质保金。三是实行检查机制。定期、不定期对项目建设质量及资金使用情况进行检查,发现问题,及时纠正。项目完成后由审计部门对资金使用情况进行全面审计。四是实行公开机制。项目资金到位后,扶贫、财政联合发文,将项目资金计划下达各乡镇,并通过网络平台进行公开,接受广大干部群众的监督。同时,在项目实施乡村通过公告公示牌进行公开。
---吹“响”攻坚的号角,精准整合资源,打好连片脱贫攻坚战。
按照精准扶贫的要求,抓好双联行动与“1236”扶贫攻坚行动确定的目标任务对接工作,强化各级双联单位和领导干部的主体责任,组织引导他们共同担负起扶贫攻坚任务,动员更多的非公企业、个体工商户等社会力量参与,深化拓展定点帮扶、社会帮扶东西协作等帮扶模式。同时加强扶贫项目和相关涉农项目资金的整合力度,以区委区政府为搭建平台主体,统筹安排整合资金。通过“渠道不变,各负其责、各记其功”的原则,统筹考虑各方面资金资源,明确财政专项资金投向,打破行业、部门限制,在各部门专项资金总量原则上不减少的同时,削减专项资金项目数量,放大财政杠杆作用,合理整合财政、农牧、林业、扶贫等涉农资金项目资金,集中向重点产业、重点项目、扶贫重点村倾斜,激发农村发展活力,着力解决资金安排分散、重点不突出、效果不明显的问题,使有限的资金、项目和政策能够进村入户精准实施。
2.扶贫济困,共同富裕演讲稿200字
第一个扶贫日活动电视讲话
同志们、朋友们:
今天,是国务院确定的第一个全国“扶贫日”,首先,我代表皮山县委、县人民政府向皮山社会各界人士发出“扶贫济困、共建和谐”的倡议!并向长期以来关心支持皮山扶贫工作,积极参与扶贫济困活动的爱心企业、爱心人士致以崇高的敬意和衷心的感谢!
扶贫济困是中华民族优良传统,努力消除贫困、实现共同富裕是我国社会的共同理想和奋斗目标。中华民族一直在为追求社会公平、正义、和谐而不懈努力,中国共产党自创立之日起,就始终代表着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以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和广大人民的富裕安康为己任。我国改革开放30多年的改革发展史,也正是13亿中国人民艰苦奋斗、摆脱贫困、走向富裕的奋斗史。皮山县委、县人民政府历来高度重视扶贫济困工作,采取了边境扶贫、山区扶贫、产业扶贫、对口扶贫、智力扶贫等一系列有效措施,着力改善贫困地区基本生产生活条件,带动贫困群众增收致富,取得明显成效。但受历史、自然和经济基础等多方面因素影响,皮山县仍然存在贫困面大、贫困程度深的贫困现状,16个乡镇均为扶贫开发工作重点乡镇,截至目前,全县尚有贫困村133个,贫困人口2万户、7.8万人,扶贫开发工作任重而道远。
3.怎样推进精准扶贫产业扶贫 人民日报
一、充分认识做好提高扶贫精准度的重要意义,只有这样,才能实现扶贫工作重心下移,把扶贫开发任务和措施逐项落到实处。
二、紧紧扣住做好提高扶贫精准度工作的三个环节
1、是把扶贫对象弄准确。
2、其次是采取公开、公平、公正的程序和步骤,把各地扶贫对象户和农村低保户平稳、准确地识别出来。
3、识建立规范的档案,做到户有卡、村有簿、县乡有电子档案,同时要建立一套切实可行的动态管理制度,使贫困对象进退有章可循。
三、坚持开发式扶贫方针,以项目扶持为主要手段,与贫困识别结果相衔接,因人制宜、因户施法,是实现“精准扶贫”、“精准脱贫”最有力的抓手。
四、产业是强县之本、致富之源、脱贫之基,是区域经济的“发动机”,是增收致富的“摇钱树”,是提振能力的“试金石”,是扶贫开发的“生命线”。产业扶贫是新阶段扶贫开发的重点,是贫困地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根本路径。发展特色产业,实施产业扶贫是落实精准扶贫和实现贫困群众增收脱贫的关键措施。
五、实施特色产业精准扶贫,推行精准施策、精准推进、精准落地。结合贫困地区资源、产业、区位与贫困人口现状,找准特色产业发展突破口;构建“市级统筹、区市负责、镇村落实、扶持到户”的扶贫格局,形成推动精准扶贫的整体合力;落实扶贫主体责任,签订扶贫责任状,确保特色产业精准扶贫落到实处;发挥政府、部门、企业的帮扶作用,通过加大财政投入、部门帮扶、贴息贷款等方式,支持贫困户跨入特色产业发展门槛;坚持干部帮包到户到人、跟踪服务,帮助解决发展困难。
4.农业企业参加政府举办的扶贫工作会议怎么些演讲稿呢
同志们:这次全县扶贫工作会议是县委、政府决定召开的一次重要会议。
会议的目的是传达全市扶贫工作会议精神,分析当前扶贫攻坚形势,总结成功经验,进一步统一思想,加大工作力度,全面部署今年扶贫工作任务和三年扶贫攻坚的迎检工作,为全县完成三年扶贫攻坚任务奠定扎实的基础。刚才,扶贫办王主任就今年的扶贫工作做了详细的部署,我完全同意。
下面,就如何抓好今年的扶贫工作,我讲几点意见。一、高度重视,切实提高对扶贫工作重要性的认识大家都知道,当时我县有39个嘎查村被列为全市600个集中帮扶的对象。
两年来,我县按照“政府主导,主抓基础,因村制宜,合力攻坚”的原则,经过两年多的建设,截止目前,已投入扶贫资金610万元,建设“三亩田”7.8万亩,新上输变电线路120公里,新打机电井146眼,配套121眼,建设生态经济圈60处,完成养殖7.4万个羊单位,使贫困村农牧民人均收入水平由2002年末的900元提高到1500元。可以讲,两年来的扶贫工作,我县取得了显著成效,有力提高了贫困村的经济发展水平,促进了全县经济发展。
这是全社会共同努力的结果,但更主要的是在座各位努力工作的结果,尤其是社会扶贫力度大,成效明显,法院、交通局、水务局、环保局、农牧业局、烟草公司等部门积极响应县委、政府的号召,积极为贫困村做实事,在社会上引起了非常好的反响。在此,请允许我代表县委、政府和39个贫困村的广大农牧民向你们及所有关心支持全县扶贫工作的同志们表示感谢。
今年,是这一轮扶贫的最后一年,我们不但要完成既定的各项扶贫目标,同时还要做好迎检工作,因此,这就要求我们各位在认真抓好其它工作的同时,要引起足够的重视,拿出一定的领导精力,认真研究扶贫工作,进一步落实扶贫措施,确保高标准、高质量完成各项扶贫任务。我们要站在全县全局和建设小康社会的战略高度上来认识扶贫工作,决不能有半点的疏忽和懈怠。
各苏木乡镇场、县直包联部门在抓扶贫工作时,要与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相结合,充分发挥党员干部的模范带头作用;要与实施“百村千户万元”工程相结合,充分体现工作的灵活性;要与干部工资奖金相结合,充分体现扶贫工作的严肃性;要与主导产业发展相结合,做到统筹安排,主次兼顾;要与基层班子整顿相结合,确保扶贫工作取得实效;真正使扶贫工作长期抓在手上,抓出实效,使扶贫既定的目标全部完成,使扶贫资金项目发挥其应有的作用,确保超额完成扶贫工作任务。二、强化措施,认真抓好扶贫及迎检工作对我县的扶贫,重要的是改善贫困村生产、生活条件,如何解决致富的问题。
三年扶贫攻坚任务我县还没有全部完成。今年,我县要继续建设,具体目标是扶持贫困人口3500户、15000人,其中解决温饱1700户、7500人;改造中低产田2000亩,打井60眼,配套80眼,劳务输出6000人,发展大畜4万个羊单位,养鹅40万只,养猪2万口。
抓好今年的扶贫工作,关键是制定有效措施,落实既定的扶贫方案。第一,要加强领导,扎实组织完成各项扶贫任务。
加强领导,是完成扶贫工作的关键。实践证明,扶贫工作搞的好不好,关键在领导,只有落后的领导,没有落后的工作。
要坚持实行扶贫工作责任制,党政一把手负总责,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各苏木乡镇场党政一把手,特别是贫困问题较突出的苏木乡镇党政主要负责同志,要根据今年扶贫开发工作的要求,认真履行领导职责,经常深入贫困村进行调查研究,制定切实可行的措施,亲自部署,亲自协调,亲自检查,确保各项政策措施落到实处。
各苏木乡镇党委和政府制定工作目标、任务和措施时,都要兼顾贫困村群众脱贫致富。各包联单位要进一步强化包联责任,继续实行“单位包村、干部驻村”工作责任制,各部门要把扶贫工作做为义不容辞的责任和义务,以良好的作风和有效的措施协助贫困村抓好今年的扶贫攻坚任务。
贫困嘎查村的干部要继续团结和带领群众艰苦创业,不断增强带领群众脱贫致富的本领,不辜负党的重托和群众的期盼。贫困嘎查村的领导班子是组织扶贫开发最基本的工作单位,村党支部要成为扶贫开发的坚强战斗堡垒,要能够打硬仗、打苦仗。
要对群众感情深、事业心强、不怕艰苦、乐于奉献,广大党员要成为扶贫开发的先锋模范。一些贫困村组织涣散、党员队伍后继乏人的状况,苏木乡镇场党委要尽快加以解决。
要结合正在开展的共产党员先进性学习教育活动,努力推动贫困村的干部队伍建设和基层组织建设上一个新台阶。各苏木乡镇场要切实关心贫困村的干部,帮助他们解决工作中遇到的实际困难。
对那些长期在贫困村工作、实绩突出的干部,要在适当时候给予表彰。第二,要群策群力,积极开拓扶贫开发的新路子。
要继续贯彻发展是硬道理的重要思想。解决贫困地区的问题,最根本的也要靠发展。
这一轮扶贫,区、市、县、乡四级财政,每个村只投20万元左右,这些钱对于一个村来讲,只能解决制约经济发展的关键性问题,并不能解决所有制约经济发展的问题。因此,要坚持开发式扶贫的方针,解放和发展贫困村的生产力。
要努力改善贫困地区的生产。
5.产业扶贫如何有效落地
一是运用大数据,做好农产品的需求预测。
传统粮食作物的种植使农业的收益越来越没有吸引力。不以市场为导向的一家一户小规模传统种养业,已越来越不适应市场发展形势的需要。
如果继续延续小农种养业的传统思维来扶持贫困户发展生产,其脱贫效果会大打折扣。二是以规模现代化农业建设促进市场开拓。
受传统农业束缚的农民,无论土地多么肥沃,也不能生产出许多食物。节约和勤劳工作并不足以克服这类农业的落后性。
在供给侧结构改革的背景下,以现代化为契机生产有市场需求的农副产品;以规模化为依托,打造产品知名度,拓宽市场销路,才有利于在产业发展的大环境中带动贫困户稳定脱贫。三是市场的事情交给市场。
政府难以直接介入经济发展的过程,投资培育一个个现代农业龙头企业,所以应重在做好区域发展规划和经济发展的服务工作。政府应在强化龙头企业与贫困户利益联结机制、引导农民土地流转、落实扶贫小额贷款政策方面发挥重要的服务引导作用。
前瞻产业研究院专家人士指出,做好以上三点产业扶贫才能有效落地。
6.如何让产业扶贫发挥实效
(一)组织科学有效的引导和广泛有力的舆论宣传。将企业参与扶贫开发纳入全市扶贫开发工作的总体规划,统一部署协调,并在一定程度上给予指导;建立企业参与扶贫开发工作联席会议制度,与相关部门定期召开会议,及时沟通情况,加强协调配合,研究解决企业在扶贫中出现的困难和问题;积极主动抓好企业与扶贫村、贫困户的牵线搭桥工作,引导企业结合各自实际,选择相应的产业发展项目,在方式上采取“公司+基地+农户”的产业扶持模式。同时,强化宣传,营造良好舆论环境。对参与扶贫开发并做出突出贡献的企业,本着在政治上肯定、精神上鼓励、社会上宣传、政策上引导、经济上支持的原则,通过多种形式给予及时宣传,总结典型经验,表彰先进事迹,在全社会努力营造参与扶贫开发光荣的舆论导向和社会环境。
(二)扶持多形式参与扶贫。政府部门积极主动为企业提供全面具体的基本情况,帮助企业在知己知彼的前提下开展帮扶,充分发挥企业优势,综合运用产业扶贫、商贸扶贫、就业扶贫、捐赠扶贫等多种方式,把企业资本、技术、人才等优势与贫困地区土地、劳动力等特色资源有机结合起来,帮助贫困群众创业置业,增收致富。一是把企业转型升级与贫困地区产业发展结合起来,按照经济发展规律,推动发展一批特色产业。二是从贫困地区和贫困群众的实际出发,积极吸引农民工就业,努力开展有效的就业扶贫。三是通过捐资助学、医疗救助、生活救助等方式,重点落实一批公益捐赠项目。公益扶贫要向贫困村基础设施建设倾斜,向贫困家庭的高校学生、重病患者、留守儿童、空巢老人、残疾人等特殊特困人群倾斜。同时,加强各方沟通协调,形成工作合力,确保各项措施、任务落到实处。
(三)重视精神脱贫。精准扶贫要坚持开发式扶贫方针,把发展作为解决贫困的根本途径,因此既要扶贫又要扶志,在调动扶贫对象的积极性的基础上,提高其发展能力,发挥其主体作用。要让贫困户们认识到:给钱给物,只能解一时之困,合理安排扶贫项目和扶贫资金,恢复贫困地区的“造血功能”,才能断掉穷根、开掘富源;要配合企业保持在扶贫开发中的生命力,而不仅仅是看企业直接拿了多少钱,帮助修了多少条路、打了多少个井,更重要的是企业能把贫困村和企业自身发展紧密结合起来,共同推进产业发展,实现贫困村、企业“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共同促进、互惠共赢”,才能使企业在扶贫的领域中常做常新,实现可持续发展。
(四)扶智至关重要。提高农民素质是贫困地区扶贫开发的关键环节。企业扶贫,农民素质至关重要。同时,发展设施农业、规模养殖业,对劳动者学习应用科技的能力也提出了较高的要求。这就需要政府部门和企业一起,一方面根据企业用工需求,开展订单式免费技能培训,并拿出部分资金对开展扶贫对象培训的企业给予适当补贴;另一方面有针对性地开展转移就业技能培训,提升劳动力素质,为加快产业扶贫步伐提供技术支撑。
(五)完善政策支持体系。推动企业参与扶贫不能靠行政命令,只有通过政策激励、建立互惠互利机制,引导、鼓励企业主动参与,才能经营长久。针对当前政策不配套的问题,各级政府要统筹协调财政、税收、农业、国土、林业等部门,制定出台对企业参与扶贫开发的优惠政策,如无偿捐助的税收抵扣、扶贫项目支持、企业贷款贴息、企业税费减免等优惠政策。对企业参与扶贫的项目开发,各级各部门要在政策范围内给予大力支持,优先安排农业产业化资金,优先安排财政贴息贷款,优先安排土地使用计划,优先享受产业扶持政策;对在新品种和新技术的引进和推广、以及农民培训、基地认证、基地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的投入给予一定的补助或奖励;进一步完善农村土地使用权的流转机制;进一步完善企业参与扶贫的资源配置政策,不断优化工作环境,以调动企业参与扶贫开发的积极性。
7.产业扶贫的典型经验
近年来,南宁市良庆区南晓镇进一步整合资源,把发展林下生态养鸡作为产业扶贫开发与生态乡村建设的有力抓手,助力群众脱贫致富。
“山上种果树、树下养土鸡”是南晓镇林下生态养鸡的真实写照。南晓镇有林地13.63万亩,果园面积4.24万亩。作为农业主导型乡镇,南晓镇从上世纪90年代初开始采取林下放养模式养鸡,其产品肉质细嫩、肉味鲜美、营养丰富,备受消费者欢迎,畅销区内外。
2014年以来,南晓镇完成荒山荒地造林面积1200多亩,更新造林500多亩,同时与广西大学合作,开展“优质荔枝高位嫁接”技术推广工作,在荔枝主产区那敏村完成“桂味”“鸡嘴荔”等优质品种高位嫁接150多亩,积极造林和扩大果树种植面积,进一步美化绿化了村屯,也为发展林下生态养鸡提供了良好的条件。南晓镇还整合林下养鸡土专家、镇畜牧站、农业服务中心及林业站技术人员组成专业团队,定期对养殖户进行走访,及时解决养殖过程中出现的问题。
此外,南晓镇密切结合当地实际,通过争取财政支持、引入社会投资和发动群众自筹等多种方式,投入资金1500多万元,全力推进“南晓土鸡”项目建设,养殖南晓土鸡50多万羽。为更好地推广南晓土鸡,以产业带动当地经济、助农增收,南晓镇注册了“南晓土鸡”商标,成立镇级养鸡协会,先后引进了麻鸡、假三黄鸡、本地三黄鸡、金陵三黄鸡等优良品种,并以“协会+基地+市场”模式推动林下养鸡科技化和产业化,探索政府引导、协会推动、会员带动的产业化发展格局。
目前,南晓镇土鸡养殖户达800多户,每年出栏土鸡500万羽以上,年产值近2亿元,南晓生态养鸡已成为群众脱贫致富的重要产业。(
8.产业扶贫有哪些措施
产业扶贫需要做好以下的措施: 1、创新体制机制,为产业扶贫保驾护航。
7a686964616fe58685e5aeb931333366303736 注重发挥政策效应,加强政策衔接,把本次制定出台的一系列农村综合帮扶政策用足、用活、用好,并及时加以评估完善,将实施效果好的政策制度化,形成长效机制。 2、因地制宜,创新开发特色产业。
我国贫困地区资源禀赋千差万别,贫困户经营能力和脱贫需求也不尽相同,精准扶贫要“因地制宜”,具体到各县区、乡镇,更要“因组制宜、因户制宜”,要充分考虑到当地的自然资源、文化资源、人力资源等,在当地培养和集聚一批懂经营、会管理的带头人,保障薄弱地区的长远发展。 3、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契机创新发展有机农业。
针对我国农业产业结构不够合理、农产品安全性评价不高、国际竞争力差等状况,贫困地区可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契机,在退耕还林的基础上,减轻土地负荷度,降低农药化肥施用量,以质取胜,以有机取胜。 扩展资料: 在产业扶贫的过程中的注意事项: 1、产业扶贫需要遵循市场规律,让市场主体唱主角。
尽管扶贫部门对贫困户进行“保姆式”帮扶,但并不意味着非得包揽每个环节。在百家池村,合作社在技术推广、生产资料购买、产品销售等环节已完全市场化。
2、产业扶贫在以入股、补贴等形式引入市场主体后,确保资金的扶贫用途乃是题中之义。扶贫资金入股合作社后,扶贫部门对资金的流向、使用明细实行全程监管,以保证款项能切实用在扶贫事业上。
如果监管缺位,无疑将造成扶贫资金变相挪用,偏离产业扶贫的初衷。 3、选择产业化项目,需坚持因地制宜,避免求快贪功、盲目跟风的心态,尽量选择风险低、收益稳的项目,不能为追求高效益而将扶贫资金投入到市场风险较大的项目。
只有在产业适宜、风险可控的情况下,才能像百家池村一样实现贫困户、合作社和扶贫部门的“三赢”局面。 参考资料来源:人民网-做好产业扶贫这篇大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