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范文 > 范文
  • 三年级品德上册总结

    1.小学三年级品德与社会的操行评语

    1、斯文秀气的你,写得一手漂亮的字。

    你的作业本总是那么干干净净,整整齐齐,使老师总是看了一遍又一遍。“真人不露相”这句话用在你身上最合适了,在你不爱说话的外表下,藏着一颗勤奋,努力,上进的心,再加上你的聪明,才智,你学什么东西都特别快。

    瞧你,这一学期进步多快!要是你还能在大家面前大声地讲话,那我们就更喜欢你了。加油吧,你将会是个很有出息的女孩! 2、你是个平凡而又朴实,美丽而又善良的女孩。

    你思想健康,蓬勃上进;你性格文静,又能明辨是非,你时常默默无闻,但与你交谈时,你能侃侃而谈。你的舞蹈与演唱是同学们既羡慕又崇拜的。

    关于那次值日,老师相信你已经处理得很好了吧?在下学期的学习中,愿你策马前行,快马加鞭!用自己的智慧与勤奋赢得更大的成功! 3、是一个令家长欣慰,令老师骄傲的乖乖女。温顺平和的性格使你与身边的每个人都相处得很好,至于学习,你更是认真,精益求精。

    批你的作业是老师的一种享受!你不愧是老师的小助手,同学们的好榜样,爸爸妈妈的好孩子。如果你能加强体育锻炼,在运动场上表现出你的拼搏精神,那么你将会成为一个多么出色的女孩啊!老师期待着你这颗明星能发出更加耀眼的光芒! 4、你是一只活泼可爱的小燕子,在音乐室里舞蹈,在体育场上拼搏,在画室里挥笔速写,在讲演台上慷慨陈词。

    语文课上你敢于发表自己的见解,自然课上你的阐述令同学们大开眼界,社会课上你大谈天南海北地方风情……拥有多种特长的你,身上那种进取、不服输的劲儿,令同学和老师佩服!老师希望你保持勤勤恳恳、脚踏实地的作风,把你的才华全部都展现出来! 5、你的思想很有新意,是个敢想敢做的小女孩儿,这是创造性思维的表现,老师鼓励你这种“创造”。课堂上有时能听到你富有“创造性”的发言。

    本学期你的作业也有了很大的进步!每次打开你的作业本就有一种美丽的享受。你的学习成绩良好,是位不错的学生。

    但有时上课会做小动作,和同学讲话。希望你扬长避短,成为全面发展的好学生。

    6、你会皱起眉头,是想不出问题吗?你会默不作声,是不知道怎么回答吗?你会在老师不注意时,做小动作、讲话,是想引起老师的关注吗?你会控制不住贪玩,拖拉作业……告诉老师,好吗?其实,老师时刻都在关注着你,你一点儿也不比别人差,你同样是老师最聪明的学生!对自己要有信心!敞开你的心,让老师和同学一起进入,付出努力,一定会有收获。让我们一起努力,好吗? 7、你,学习成绩优良,但从不骄傲自满;处处遵守纪律,但依旧天真活泼;平时说话声音虽哑,但课堂上能响亮地回答问题。

    老师打心眼里喜欢你!如果你能重视体育活动,多参加体育锻炼,就能使懂事的你更添朝气,那么你定会更加讨人喜欢!如果注重热心班集体工作并协助老师完成班级工作,并且广泛阅读课外书籍,必将为你的人生增添光彩。希望你继续努力,成为全面发展的好学生。

    8、你是位聪明又可爱的小男孩,特别是你的作文更是出类拔萃,是全班同学和老师心目中的好学生。你上课专心听讲,勤奋好学,平时关心集体,团结同学,在这次校艺术节、英语节中,你还为班级争了光,老师为有你这样的学生高兴!你的字迹潇洒漂亮。

    看你平时不多言多语,但是朗诵却是我班的佼佼者!常常受到同学和老师的赞赏。如果课堂上你也能把手举得高高的,让同学听听你那独到的见解,那就更好了!老师期待着。

    9、有段日子,你对待学习有所松懈,老师看在眼里,急在心里,如果在学习上有什么困难,老师很愿意帮助你的,因为你一直是位很乖巧,很努力的好孩子,不过,最近你又有了进步,这可真让我松了一口气。特别是作文的进步不小!只是字的练习还要加大力度呀!在你即将步入12岁之际,老师想送你一句话:再长的路都有尽头,千万不要回头;再快乐的心都有烦恼,千万不要在意,野草遮不住太阳的光芒,困难挡不住勇敢者的脚步。

    10你是一个非常文静、礼貌、懂事的女孩,对待班级工作总是默默无闻、一丝不苟,对待他人总是坦率与友好,你是同学们的好朋友,也是老师心中的好孩子!你的年龄在我们班偏小,基础学习不是很扎实,但你仍然踏踏实实,一步一个脚印,勇往直前,课堂上勇敢举手发言,作业质量、速度都大有进步!愿你继续努力,我始终会做你的支持者、为你加油,为你鼓劲! 11、你是位聪明又懂礼貌的好女孩,每次无论老师在哪儿碰到你,你总是亲切地向老师问好。你又是一个在文艺方面有天赋的好孩子,老师心里很喜欢你。

    有着小鸟般的童心的你,是那么活泼,那么可爱,天生一副好嗓子,为同学们带来欢乐与美的享受。聪明的女孩,老师还是喜欢那个文静的你!下学期你一定不会让老师失望的,对吗? 12、如果生命是树,那么,理想是根,勤奋是叶,毅力是干,成功是果,你有良好的学习基础,又写得一手好字,如果能在奋斗目标的指引下,勤奋、执著地去追索成功,你的生命之树才会开花结果。

    这学期你各方面的表现都很不错,学习成绩稳步提高,在班上始终并列前茅,我一直对你有信心,相信你能靠实力做一个出类拔萃的人! 13你性。

    2.人教版小学三年级上册品德与社会教案

    小学三年级品德与社会全套教案(上册),共48页,这里只能复制一小部分,详细的你到我们网站去下载吧 三年级上册品德与社会教案 [伴你教品德与社会]我长大了 〖课程资源的开发与运用〗 (一)学生准备 能够反映自己健康成长和家庭幸福生活的照片或事情。

    (二)教师准备 1.了解学生对父母的感情,以及父母与家庭在学生心目中的地位。 2.了解学生如何认识在一个温馨的家庭里,父母与孩子之间应具有的关系。

    3.课前联系一些学生家长,对他们进行采访,了解他们在承担家庭角色时的内心想法,并在课前用录音机录下一些家长的心里话。 4.邀请学生家长参与本节课的教学活动。

    〖本课题教学目标〗 1.知道自己的成长离不开家庭,感受父母长辈的养育之恩,体会家庭成员间的亲情;学会用恰当的方式表达对父母长辈的感激、尊敬和关心,懂得孝敬长辈;知道家庭成员在日常生活中要互相尊重,每一个人都应该具有家庭责任感,家庭成员之间应该相互沟通,平等相待。 2.能够清楚地表达自己的感受与见解;能够倾听他人的意见,学会与他人交流与合作;学会从不同的角度观察、认识、分析事物与现象。

    3.知道有关自己成长的事情,体会父母的养育之情;知道在家里应具有哪些文明礼仪,懂得自己的事情自己做。 〖教学结构〗 (一)课时安排 1课时。

    (二)教学结构整体设计 1.通过播放父母对孩子说的心里话,营造一种温馨感人的气氛,激发学生内心深处的情感,感受父母的爱意,体会亲情,建立沟通交流的平台。 2.通过对平时生活中的一些温馨美好画面的描述,引导学生对“我们美好的生活是谁带来的”这一问题的思考,进而深切地体会父母长辈的养育之恩;同时对学生进行口头表达能力的训练。

    3.在前两个环节的基础上,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讨论“我已经长大了,我应该为创设温暖的家做些什么”,思考自己在家庭中所应承担的责任,同时对学生进行清楚表达自己的见解和感受能力的训练,学会倾听他人的意见,学会从不同的角度去观察、认识、分析事物和现象。 4.在本节课的结尾,通过“我的心里话”让学生把自己在整节课积聚的情感释放出来,把自己对父母的热爱与感激之情真切地表达出来,将教学活动推向高潮。

    〖实施过程〗 (一)感受父母的养育之恩,感受亲情 1.教师播放录音。 教师播放事先录制的学生家长平时想对自己的孩子说却又没能说出口的心里话的录音,并在播放的过程中关注学生的表情和反应。

    2.教师提问。 让学生说一说听了录音后的感想。

    可以选择那些听了父母的话热泪盈眶的学生回答,使课堂气氛进一步升温。(教师要尽可能地让更多的学生谈体会,以营造一个相通且相同的心理环境。)

    3.教师在肯定学生的回答之后设问。 师:我们这节课的名称是《我长大了》,但是为什么张老师却要在课上放录音,又要你们谈感受呢?这和我们的新课有什么关系呢?是不是多此一举呢? (教师仔细听完学生的回答后,给予称赞。

    (二)我们美好的生活是谁带来的 1.教师请学生借助投影仪向同学展示一些自家美好生活的照片,大家一起分享美好幸福的回忆。 2. 通过对照片的描述,教师引导学生进一步体会美好的家庭生活是父母长辈付出了努力和心血换来的,体会在自己成长过程中父母的养育之恩。

    (三)我为温暖的家做些什么 1.教师提出问题。 师:在这样温暖的家庭环境中,同学们一天天健康地长大了。

    但是你们在享受温暖生活的同时,有没有想过自己也是这个家庭的一员,应该为这个温暖的家做些什么,对家庭应该负有什么责任呢? 2.学生根据教师提出的问题分组进行讨论。讨论完毕后,每组选派几名代表陈述本组同学的观点,并要说明理由。

    3.教师在对每个小组的陈述进行评价之后,将学生写的卡片贴在“温馨宝典”――红心卡上。 4.在集体讨论的过程中,学生通过质疑、解释、补充等活动,逐渐地转变了自己对家庭的认识,开始形成了主人翁责任感,开始意识到自己对家庭的责任。

    (四)我的心里话 1.教师引导学生对父母说说心里话。 师:你们真是长大了,懂事了,说得多好啊,老师都感动了,要是你的爸爸、妈妈能听到,一定会很高兴的。

    你愿意说给他们听吗? 2.让学生把自己的心里话尽情地说出来,使学生与旁听的家长一起分享家庭的温暖。 [伴你教品德与社会]爸爸、妈妈抚育我 〖课程资源的开发与运用〗。

    3.人教版三年级品德与社会《规则有什么用》教学反思

    《规则有什么用》是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品德与社会》三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的第2课。单元设计构想旨在让学生在体验、观察和对比中,认识规则的意义,提高他们遵守规则的自觉性,但教育的重点不是单纯强调必须遵守规则,而是通过与学生的现实生活相联系,让他们感受到规则与生活的关系,以便使学生把自觉遵守规则内化为自身的需求。

    美国的教育家杜威先生曾经说过:“给孩子什么样的教育,就意味着给孩子什么样的生活。”而作为新课程的品德与社会又是一门以儿童社会生活为基础,促进学生良好品德形成于社会性发展的综合课程,是一门生活经验课程。因此,在本课的教学中,我努力把学生置身于他们生活中所能遭遇到的各种因素中,建立课程学习与学生现实生活的联系,并以游戏、对话交流为载体,帮助学生积累生活经验,习得生活方法,提升生活品质,使品德与社会学科对于学生来说不仅有意思,而且有意义,努力把这节课打造成为一堂真实、互动、开放的课堂。

    这节课我对教学内容进行了重组和整合,对课程资源进行了开发,进行了课前预设,让学生课前去调查访问、查找资料。这样,教学空间就得到了拓展,课内与课外联系起来。我充分相信学生的能力,发挥他们的自主性,让学生用自己的眼睛去看,用自己的头脑去思考,用自己的语言去表达。引导学生学会解决问题的方法,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形成关心身边事物的态度,最终理解了规则的作用。具体来说,本堂课较为成功的地方有:

    一、充分利用生活资源,还课堂的真实性。

    教学内容要源自学生的现实生活,让学生感受到这是他们正在过着的生活,否则这些所谓的生活对于学生来说,只是一种符号与事件。课程标准明确指出,教学要联系生活事件,生活体验,生活空间,生活领域,所以在课程实施的过程中要克服“课程即知识”的倾向,更多的关注学生的生活经历与生活体验,使课程实施的过程成为学生生活经验不断积累的过程,成为学生解决现实问题的过程,成为指导生活的过程。为此,在本课教学中,我注意把学生真实的生活经验和感受做为教学的切入点,让品德教育回归学生生活,并以活动为载体,让学生由近及远地感受生活中的规则,活动内容紧紧围绕学生实际生活展开,如参与游戏活动、实地调查,以学生调查的素材进行辨析,这些都是学生在生活中面临的感兴趣的内容。这样的教学设计,从游戏的开始,由近及远,引导学生发现生活中的规则,让学生感受到了这样的课程内容是真实的,真切的,可以触摸得到的。

    二、多方位对话,让课堂灵动起来。

    如果把课堂看作是一种生活的话,那教学就应该是对话的过程。

    教学中,我多处让学生在具体的教学环境下谈规则,如在游戏中谈规则,在小组交流前谈规则,在即将下课前谈规则,使学生又一次实现了与现实生活的对话。而学生在老师的循循善诱中获得新知,老师则在学生的回答中重新梳理事先的教学设计,从而实现了学生与教师的对话。在这堂课中,我还安排了三次小组合作学习,学生在小组里合作探究,寻求答案,又在课堂的汇报中不断完善、充实答案,实现了学生于同伴的对话。利用课文中的插图,进行有机的整合,并在小组讨论交流的同时,完善课本中的表格,进而做到学生与文本的对话。而学生就是在这一次次的对话的过程中获得了自主的发展,从而感受到课堂学习是一种享受。

    三、学生自主探究,在建构中感悟与理解。

    作为经验课程的品德与社会,它恰恰让学生获得的是一种经历。而新课程也指出要让学生参与到教学中来,让他们大胆活动,所以品德与社会的教学就不应该是一种传授,而应该是一种探究、感悟与体验。“规则”对于三年级学生来说是一个枯燥而又乏味的话题。在这节课中,没有因为我的“告诉”扼杀了学生的思考与体察,没有因为我的“知性”去扼杀学生的“感性”,而是通过游戏感悟、小组讨论感悟、反面事例感悟、规则儿歌感悟等手段了解规则的作用,并且自觉地遵守规则,让学生从有意识地要我遵守规则转变为我要遵守规则,从外在的道德教育转化对学生道德的引导,进而促使学生内化为自己的行为。课堂上,不仅学生动了起来,还实现了主体参与的广泛性,让学生自己去体验、去探究、去建构,去尽情的展示自己,从而获得了成长的经历。

    此外,我还在活动中,有意识地让每一步骤都有规则,创造了一种宽松、和谐的氛围,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及时给予多种形式的鼓励和表扬,收到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4.三年级上册品德与社会教学内容有哪些

    首先要解开对学生的束缚,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让他们有自己合理的要求,满足学生内部需要。

    教师在教学中根据不同学生的认知水平,学习能力以及自身素质,尽量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需求,教师选择适合每个学生特点的学习方法来有针对性的教学,发挥学生的长处,弥补学生的不足,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树立学生学习的信心,从而促进学生全面发展。设置的作业也应该具有不同层次,体现课程的选择性,适应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需要,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享受学习的趣味性。

    心理学家认为,当某种事物引起学生强烈的学习兴趣,并能立刻创设这种能满足学生兴趣的情境时,学生的学习过程是充满激情的。

    5.小学三年级品德与社会上册《我能为学校做点什么》教案与反思

    我能为学校做点什么 教学目标: 1、通过学生自己动手设计学校名片,激发学生关心学校、热爱学校的情感。

    2、培养学生创造力和想像力,培养学生审美情趣和良好个性。 教学重点:、通过学生自己动手设计学校名片,激发学生关心学校、热爱学校的情感。

    教学难点:培养学生创造力和想像力,培养学生审美情趣和良好个性。 教学方法:讨论法、练习法、讲授法 教学准备: 1、学生设计表格,搜集有特色的名片。

    2、学生准备硬卡纸、彩笔、剪刀等制作工具 教学过程: 一、初识名片,激趣导入 1、生活中,名片有什么作用? 2、小组交流自己带来的名片,看看别人在名片上介绍了什么 3、导入活动主题:同学们愿意为学校制作一张名片吗? 二、找出学校的特点 1、你对学校有了哪些了解?(地理位置、校园环境、教学设施、荣誉、老师和同学的情况、开展过的大型活动) 2、汇报结果 3、游戏--“校园之最”快速抢答 如:学校最有名的人是( ) 学校最美的地方在( )等 4、教师小结 板书设计:学生名片投影展示。

    6.小学品德与社会五年级上册教学总结怎么写

    本学科反映了加强和改革德育课程的时代要求,也顺应了课程综合化的时代潮流。为了上好这门课,我认真学习了《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并遵照课标的要求切切实实把每个目标落到实处。现就对这学期《品德与社会》的教学工作进行总结。

    一、明确课程标准,全面把握课程目标。

    本学科将“促进学生良好品德形成和社会性发展,为学生认识社会、参与社会、适应社会,成为具有爱心、责任心、良好的行为习惯和个性品质的社会主义合格公民奠定基础” 定为总目标,实现情感、态度、行为习惯、知识技能培养的内在统一,尤其关注正确态度、价值观的形成和行为规范的养成,使学生既学会做事,更学会做人,在做事中学做人,在做人的指导下学做事。在教学过程(本文来自优秀教育资源网斐.斐.课.件.园)中,我们能全面把握目标,通过多种教学活动,帮助学生获得丰富的情感体验,形成积极的生活态度,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提高适应和参与社会的能力,掌握必备的基础知识,从而整体地实现课程目标:帮助学生参与社会、学会做人。

    二、让品德与社会教育回归生活,突出课程的经验性。

    道德不是抽象的概念,它存在于生活之中,由于社会生活中处理人们相互关系的需要才产生道德。同时,社会常识和参与社会、适应社会的能力也只有在社会生活中获得。儿童的现实生活对其品德形成和社会性发展具有特殊的价值,儿时的生活经验会给人的一生带来深远的影响。因此,我们在上课时都特别关注儿童的现实生活,教育的内容和形式都以贴近儿童生活,反映儿童需要为根本。让儿童从自己的世界出发,用自己的眼睛去观察社会,用自己的心灵去感受社会,用自己的方式研究社会,感受社会生活的美好,懂得社会生活的规范,掌握参与社会生活的知识和能力。如:在教学《社会生活中的民主》这一课时,我引导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思考在我们的生活中都有哪些规则,以及这些规则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怎样的方便。在学生列举社会生活事实的基础上,我们又适当帮助学生归类,以使学生对生活中的规则有一个总体认识,并自觉遵守这些规则。

    三、追求教学的有效性,打好做人的基础。

    新的教学目标观告诉我们,培养一个人的品德不在于告诉他遵守多少道德规范、规则,最根本的是要让学生通过这些社会知识、规范和准则形成一定的、基本的待人做事的观念和态度,以及思考问题的取向。这些都是一个具有共生性特点的现代人必须具有的基本观点、基本态度,是他能够融入社会,立足社会,并能在社会生活中不断获得发展的必要条件。

    7.小学三年级品德与社会中我是谁的课件

    我是谁》是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品德与社会》三年级上册第4单元的内容。

    本单元的主题是“我的角色与责任”,《我是谁》是本单元的第一课,它使学生体验不同场合下的角色变化、观察、思考不同角色应有的不同社会表现和应承担的不同责任,为后面了解自己应对家庭、集体、社会承担不同的责任做铺垫。在本课课堂中激发学生的道德情感,学生在体验、交流、合作探究中,使他们感到自己在社会中的不同角色都是社会的需要,每个人都应是遵循一定的规则,履行自己的职责,从而认识自身的价值。

    1、课本第58页的“不同角色”从学生自己为例,在学校“我”是学生,在商场,在家,在公共汽车上“我”又分别是谁?初步建立在不同的场合,自己的身份是不一样的。接着(第59页),说说身边的人在不同的场合,又是谁?2、第60页“该怎样做”教材呈现三个场景----怎样做好游客、怎样做好小顾客、怎样做好小观众分组议一议,然后根据议论的结果进行表演。

    把一个话题回归沸腾的现实生活。3、第61页“小记者在行动”,为学生提供更广的空间,到社会的各个领域看看,顾客,售货员„„是怎么做的,他们当好自己的角色了吗?并以“我的调查报告”作以呈现。

    【设计理念】《品德与社会》是一门以儿童的社会生活为基础,体现儿童良好品德形成和发展的综合课程,强调回归生活,突出经验,所以我在设计这节课时,主要是让学生在活动中进行生活体验,了解自己在生活中是怎样根据场合的不同很好的进行角色转换、履行自己的社会职责的,通过创设情境,组织活动,促进师生互动、生生互动,在角色表演中体验和评价,从而实现教学目标。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