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效的劳务承诺书

1.劳动者不签劳动合同承诺书的法律效力如何认定
劳动者不签劳动合同承诺书是没有法律效力的。按照法律规定用人单位应当自用工之日起1个月内与劳动者签订书面劳动合同,违反法律规定的承诺是无效的。
法律依据:《劳动合同法》
第七条 用人单位自用工之日起即与劳动者建立劳动关系。用人单位应当建立职工名册备查。
第十条 建立劳动关系,应当订立书面劳动合同。
已建立劳动关系,未同时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的,应当自用工之日起一个月内订立书面劳动合同。
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在用工前订立劳动合同的,劳动关系自用工之日起建立。
第二十六条 下列劳动合同无效或者部分无效:
(一)以欺诈、胁迫的手段或者乘人之危,使对方在违背真实意思的情况下订立或者变更劳动合同的;
(二)用人单位免除自己的法定责任、排除劳动者权利的;
(三)违反法律、行政法规强制性规定的。
对劳动合同的无效或者部分无效有争议的,由劳动争议仲裁机构或者人民法院确认。
2.公司给员工签订了无效的劳动合同怎么办
劳动合同是否有效需要劳动仲裁裁决
合同无效,职工实际付出劳动,单位要按本单位同岗位标准发放工资
《劳动合同法》
第二十六条 下列劳动合同无效或者部分无效:
(一)以欺诈、胁迫的手段或者乘人之危,使对方在违背真实意思的情况下订立或者变更劳动合同的;
(二)用人单位免除自己的法定责任、排除劳动者权利的;
(三)违反法律、行政法规强制性规定的。
对劳动合同的无效或者部分无效有争议的,由劳动争议仲裁机构或者人民法院确认。
第二十七条 劳动合同部分无效,不影响其他部分效力的,其他部分仍然有效。
第二十八条 劳动合同被确认无效,劳动者已付出劳动的,用人单位应当向劳动者支付劳动报酬。劳动报酬的数额,参照本单位相同或者相近岗位劳动者的劳动报酬确定。
3.什么是无效劳动合同
常见的无效劳动合同
无效合同的类型有很多。根据全国各地劳动执法部门的专项调查,发现常见的违法无效劳动合同主要有以下七种类型:
口头约定性合同:在多数个体私营企业和个别集体企业中,普遍存在不以书面形式订立劳动合同现象,只是简单的口头约定报酬多少、工种工时和责权义务。
一边倒性合同:一些用人单位与劳动者签订劳动合同,实现不与劳动者协商合同有关条款,而是片面地从单位利益出发,订立“一边倒合同”。
违法型合同:许多效益好的单位在招工时,强迫劳动者缴纳集资金、风险金并签订所谓自愿缴纳协议书、企图以书面协议来掩盖行为的违法性。
生死型合同:合同条款中不具备有关病、伤、残、死亡补助和抚恤等内容,有的虽有此条款,但大都不符合国家的法律规定。
保证型合同:不少用人单位为督促劳动者履行自己的义务,在与劳动者签订劳动合同时,让每个劳动者出具一份“保证书”,将一些不合理规则和条件附入合同中,一次来约束劳动者。
假冒型合同:许多企业为对付劳动部门的监督管理,与劳动者签订真假两份合同。“假合同”是按劳动管理部门要求,用规范的文件签订的,用来应付检查监督;而“真合同”则是按自己的意愿同劳动者签订不规范或违法劳动合同,以获取最大利润。
抵押型合同:为防止劳动者跳槽,一些用人单位在招用外来劳动人员、签订劳动合同时,将身份证、现金等充作抵押物,甚至扣留其平时应得的福利待遇或工资等,将劳动合同订成“抵押合同”,劳动者如有违约,即将抵押物强行扣留,严重侵害了劳动者的合法权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