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必修二第二章总结
1.地理必修二单元总结知识点的归纳与重点
必修二部分(高一)第一章 人口的变化§1 人口的数量变化1、一个地区人口的数量变化包括人口的自然增长和机械增长(人口迁移).其中,影响人口数量变化的决定性因素是自然增长,而机械增长对人口数量的影响力随着范围的增大而减弱.2、从时间上看,世界人口数量的变化在不同历史时期是不同的,从总的趋势来看是不断增长的,二战后则进入快速增长时期,70年代后增长速度减缓.从空间上看,集中于欧洲、北美洲、大洋洲的发达国家,人口自然增长率较低,日本、俄罗斯;德国、法国、匈牙利等国家甚至出现了人口负增长现象;而集中于亚洲、非洲、拉丁美洲的发展中国家人口自然增长率较高.因此不同的国家和地区采取的人口政策是不同的.3、世界人口增长模式是由出生率、死亡率、自然增长率三项指标共同构成的,可以分为原始型、传统型、现代型三种类型.4、图中曲线①表示出生率,曲线②表示死亡率.A表示的人口增长模式是原始型,B表示的人口增长模式是传统型,C表示的人口增长模式是现代型.在表格中填出各种人口增长模式的相关特点. 5、影响人口模式转变的主要因素是社会生产力,在人口模式的转变过程中,首先出现下降变化的是死亡率.6、全球增长模式从总体来看处于由传统型转向现代型的过渡阶段,从局部看,发达国家以及中国等少数发展中国家已经进入现代型型,而大部分发展中国家仍然处于由传统型转向现代型的过渡阶段.§2 人口的空间变化1、人口迁移按照是否跨越国界可以分为国际人口迁移和国内人口迁移.2、国际人口迁移总体特点是以集团性、大批量的移民为主.①19世纪以前主要迁往新发现的大陆,如由欧洲迁往美洲、大洋洲,开发了新大陆,传播了工业文明,改变了人种的空间分布.②二战后的人口迁移主要特点是定居移民减少,短期流动人口增加,迁移方向主要由发展中国家迁往发达国家以及世界性的大型能源基地,主要迁出区是拉丁美洲,主要迁入区有欧洲、北美和西亚、北非地区.3、我国人口迁移分为两个阶段:①20世纪80年代以前,为了开发边疆,主要以政策性迁移为主.②20世纪80年代以后,主要特点表现为人口迁移规模增大,频率加快,迁移方向主要为由农村向城市,由内陆向沿海.4、我国人口迁移的主要意义:①调节人口空间分布;②调节人才余缺;③加强民族融合和文化交流;④促进经济发展、缩小地区经济差距.5、影响人口迁移的因素包括自然因素、社会经济因素、个人动机和需求等,从总体上看,最主要的影响因素往往是经济因素.§3 人口的合理容量1、①环境人口容量:是环境承载力最重要的指标,表示一个地区能养活的最大人口数量;②人口合理容量表示一个地区在可持续发展的前提下所能养活的最大人口数量.二者均具有不确定性性.2、影响环境人口容量的因素主要包括资源、科技水平、生活和文化消费水平等,其中最主要的因素是资源,与环境人口容量成正比的是资源和科技水平,成反比的是生活和文化消费水平.3、保持人口合理容量的关键是既要提高生活质量,又要保持好生态、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发展;对于不同国家和地区来说,保持人口合理容量的关键措施是不同的,发展中国家要尽最大可能将人口控制在合理的规模之内,而发达国家要建立公平秩序,保证大多数人追求生活质量的平等权力.第二章 城市与城市化§1 城市内部空间结构1、城市形态分为组团状(重庆)、团块状(北京、成都、合肥、华盛顿)、放射状(延安)、条带状(兰州、洛阳、西宁、宜昌)等.2、影响城市形态的因素有自然条件(地形、河流等)和社会经济条件(交通、经济、文化、历史等).如:平原地区的城市形态多为团块状,山区和丘陵区的城市形态则多为组团状.3、城市中最常见的功能区主要是住宅区、商业区、工业区.各功能区之间没有明显界线;各功能区可能兼有其它土地利用方式;不同规模和类型的城市,其功能区构成不同.4、住宅区:城市最广泛的土地利用方式,中高级与低级住宅区呈背向发展. 5、商业区:需要便捷的交通及大量消费者;分布以市场最优或交通最优为原则;多位于市中心、交通干线两侧或街角路口;大多呈点状或条状.6、工业区:专业化程度较高,相互之间协作性强;不断向外缘移动;分布于交通便利地区(靠近公路、铁路、河流等)7、影响城市内部空间结构的最主要的因素是经济因素,如地租的高低(主要取决于交通便捷程度及距市中心远近)、各类土地利用方式的付租能力等.8、图中A表示工业,B表示住宅,C表示商业,由市中心向外缘递变最快的是商业,①-③中适合发展住宅区的是②,适合发展工业区的是③,适合发展商业区的是①. 9、代表性的城市地域结构包括同心圆模式、扇形模式、多核心模式.10、城市规划的合理性必须兼顾生态、经济、社会效益.例如:要有便利的交通条件;协调好相互的位置关系,以减少污染;设置必要的防护带;必要的卫星城建设等等.§2 不同等级城市的服务功能1、城市等级越高,其服务种类越多,服务级别越高,服务范围越大.城市服务范围通常不固定,没有明显界线.一般城市服务范围包括城市本身、周围的小城镇以及广大农村地区;省会。
2.地理必修二第二章知识点总结
第二章城市与城市化 ★第一节 城市空间结构 一、城市形态(补充) 城市形态 团块状 组团状 条带状或放射状 影响因素 市中心吸引作用 平原地区 城市用地限制或河流阻隔、规划控制等山地、河流阻隔 沿交通线分布或受地形限制 河谷地区 地域形态 各组成部分比较集中,连成一片 城市由几片组成,就近组织各 自的生产生活,各片互不相连 城市地域沿主要交通干线或地形 区延伸 主要优点 便于集中设置比较完善 的基础设施,各种设施利用率高,方便生活,便于管理,节省投资 便于城市扩大规模,有利于保护城市环境 城市各部分接近郊区,亲近自然 主要缺点 易造成城市污染 用地分散,各片联系不方便,市政建设投资大 城市交通主要集中于一方向,且运距长 城市距离 成都、合肥、华盛顿 重庆、上海浦东新区 洛阳、西宁、宜昌、兰州、延安 二、城市土地利用和功能分区 1、功能分区:城市各项经济活动相互间发生空间竞争,导致同类活动在空间上高度集中。
2、划分:商业区、住宅区、工业区、市政与公共服务区、工业区、交通和仓储区、特殊功能区等 3、中心商务区特征:①中心商务区是城市经济活动最繁忙的地方; ②人口数量的昼夜差别大; ③建筑物高大稠密; ④中心商务区内部存在明显的分区(课本P25~26) 功能区 形态特征 区位选择 原因 商业区 点状、条状 市中心、交通干线两侧、街角路口 交通便捷、市场广阔 工业区 集聚成片 城市外缘、交通干线两侧 减少对城区的污染,保护环境;交通便利,降低成本 住宅区 是城市中最广泛的土地利 用方式;建筑质量上出现高、低级住宅区的分化,高、低级住宅区背向发展 高级住 宅区 城市外缘地势高的地方,与文化区相联系 环境优美;文化氛围浓,人口素质高 低级住 宅区 内城、工业区附近,与 低地、工业区相联系 便于工人上下班;收入低,文化教育程度低 三、城市内部空间结构的形成与变化 1、城市内部空间结构的典型模式(补充) 典型模式 特点 举例 同心圆模式 由5个同心圆组成,城市形态集中紧凑,城市功能区为少市中心呈同心圆状 成都 扇形模式 各功能区沿交通线呈扇形或楔形向外扩展 沈阳 多核心模式 由于市中心地价高、交通和居住拥挤,在远离市中心的郊区出现新的核心 淄博 2、影响城市内部空间结构的因素(课本P27~28,图2-1-10) 主要因素 经济因素——地租(①地租高低决定 于交通便捷程度和距离市中心的远 近;②付租能力由高到低依次是商业区、住宅区、工业区) 影响:一般在地租最高的市中心、地租次高的道路相交处形成商业区;在地租较高的道路两侧形成住宅区;在地租较低的其他地方形成工业区 其他因素 社会因素:收入、知名度、种族和宗教; 历史因素:早期土地利用方式对日后的功能分区有深远影响; 行政原因:制定政策和城市规划等 四、不同等级城市的服务功能 (一)城市的不同等级1、城市等级划分标准:以城市人口规模来划分2、特大城市—100万人口以上; 大城市—50-100万人口;中等城市—20--50万人口; 小城市—20万人口以下;不同等级城市服务范围和种类不同,大城市提供服务种类多,级别高,服务范围相对较大。 3、影响城市服务范围的因素: 影响因素 影响 表现 资源条件 位于资源丰富地区的城市,能够获得支撑城市进一步发展的资源条件 为城市提供丰富物质条件、丰富劳动力条件、丰富城市用地 交通条件 位于交通枢纽上的城市,能够通过便利的交通为更远的居民提供服务,使其服务范围扩大 铁路枢纽城市、公路枢纽城市、港口城市等 人口条件 城市为服务区内居民提供货物和服务,服务人口要达到一定规模 位于人口稠密地区的城市服务范围相对较小;相反,位于人口稀少地区的城市服务范围相对较大 (二)德国南部城市等级体系的启示 1、同一区域内,不同级别的城市空间组合,就够成立一个地区的城市等级体系。
2、不同等级城市的服务范围层层嵌套。 3、中心地理论:就整个区域而言,中心地及其服务范围是由一级套一级的网络相互嵌套而成。
(1)一个中心地的服务范围围绕中心地呈六边形; (2)是市场原则的e69da5e6ba90e799bee5baa6e997aee7ad9431333363373036作用;(3) 高一级中心地服务范围相当三个低一级中心地服务范围。 4、城市服务范围六边形嵌套模式可以用来指导区域规划、城市建 设和商业网点的布局. 5、不同规模城市功能服务差异 城市 城市等级 城市数目 城市距离 服务范围 服务种类 大城市 高 少 远 大 多 小城市 低 多 近 小 少★第二节 城市化 一、什么是城市化(课本P32~P33) 概念 人口向城镇集聚和城市范围不断扩大、乡村变为城镇的过程 主要标志 ①城市用地规模不断扩大; ②城市人口不断增加; ③城市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是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城市化水平高低的重要指标); 动 力 农村推力 人口增长快,对土地压力大;自然灾害;收入低,社会服务短缺 城市拉力 就业机会多;社会福利保障程度高;文化设施齐全;交通便利 主要原因 经济发展不均衡 意义 带来了聚落形态的变化,生产方式、生活方式、价值观念的变化;它是一个地区社会经济发展的必然结果,是社会进步的表现 二、城市化的进程和特点 1、。
3.【湘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二知识点总结】
高一地理1必修复习资料 1必修模块1(自然地理) 【第一章 宇宙中的地球】 1、天体系统的级别:总星系——银河系(河外星系)——太阳系——地月系 2、地球上生命存在的条件:①稳定的太阳光照条件②比较安全的宇宙环境③因为日地距离适中,地表温度适宜(平均气温为15度)④因为地球的质量和体积适中,地球能吸引大气形成大气层(氮、氧为主)⑤形成并存在液态水 3、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 (1)太阳活动的标志:黑子、耀斑 (2)影响:影响电离层,干扰无线电短波通讯;产生“磁暴”现象和“极光”现象;影响地球气候. 4、地球自转的地理意义: ①昼夜交替:昼半球和夜半球的分界线——晨昏线(圈)——与赤道的交点的时间分别是6时和18时——太阳高度是0度——晨昏圈所在的平面与太阳光线垂直; ②地方时差:东早西晚,经度每隔15度相差1小时. ③沿地表水平运动物体的偏移:赤道上不偏,北半球右偏、南半球左偏.偏向力随纬度的增大而增大. 5、地球公转的地理意义: (1)昼夜长短的变化: ①北半球夏半年,太阳直射北半球,北半球各纬度昼长夜短,纬度越高,昼越长夜越短.夏至日——北半球各纬度的昼长达到一年中的最大值,北极圈及其以北的地区,出现极昼现象.②北半球冬半年,太阳直射南半球,北半球各纬度夜长昼短,纬度越高,夜越长昼越短.冬至日——北半球各纬度的昼长达到一年中的最小值,北极圈及其以北的地区,出现极夜现象.③春分日和秋分日,太阳直射赤道,全球各地昼夜等长,各为12小时. ④赤道全年昼夜平分.南半球的情况与北半球的相反. (2)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 同一时刻,正午太阳高度由太阳直射点向南北两侧递减,夏至日,太阳直射北回归线,正午太阳高度由北回归线向南北两侧递减,此时北回归线及其以北各纬度达到一年中的最大值,南半球各纬度达最小值.冬至日,太阳直射南回归线,正午太阳高度由南回归线向南北两侧递减,此时南回归线及其以南各纬度达到一年中的最大值,北半球各纬度达最小值.春分日和秋分日,太阳直射赤道,正午太阳高度自赤道向两极递减. (3)四季的变化(昼夜长短和正午太阳高度随着季节而变化,使太阳辐射具有季节变化的规律,形成了四季)北半球季节的划分:3、4、5月为春季,6、7、8为夏季,9、10、11为秋季,12、1、2为冬季. 6、地球的圈层结构以地表为界分为内部圈层和外部圈层. (1)地球内部的圈层根据地震波(纵波、横波)的特点划分为地壳、地幔、地核三个圈层.地壳物质主要由岩石(岩浆岩、沉积岩、变质岩)组成,上地幔的软流层是岩浆的源地,地核主要由铁镍物质组成. (2)外部圈层:大气圈、水圈和生物圈. 【第二章 自然地理环境中的物质运动和能量交换】 1、岩石分三大类:①岩浆岩(岩浆上升冷却凝固而成)②沉积岩(岩石在外力的风化、侵蚀、搬运、堆积、固结成岩作用下形成)③变质岩(变质作用).从岩浆到形成各种岩石,三大类岩石可以相互转化,又到新岩浆的产生,这一运动变化过程,构成了地壳物质循环. 2、地表形态变化的内外力因素(地质作用): (1)内力作用——能量来自地球本身,主要是地球内部热能,它表现为地壳运动、岩浆活动、变质作用.造成地表高低不平.地质构造的类型有褶皱(背斜和向斜)和断层(地垒和地堑). (2)外力作用——能量来自地球外部,主要是太阳能和重力.使高低不平的地表趋向平坦.表现为风化、侵蚀、搬运、堆积、固结成岩作用.流水侵蚀地貌(V型谷)、堆积地貌(冲积扇、冲积平原和三角洲);风蚀地貌(风蚀洼地、蘑菇)、风积地貌(沙丘). 3、六大板块名称:亚欧板块、非洲板块、印度洋板块、太平洋板块、美洲板块、南极洲板块.一般说来,板块内部,地壳比较稳定,两个板块之间的交界处,是地壳比较活动的地带,火山、地震也多集中分布在板块的交界处.生长边界——板块张裂处,常形成裂谷、海洋.消亡边界——板块碰撞处,常形成山脉、海沟. 4、大气受热过程:太阳辐射(短波)、大气削弱、地面增温、地面辐射(长波)、大气增温、大气辐射(长波)、大气逆辐射(保温作用) (1)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①吸收作用:具有选择性,臭氧吸收紫外线,水汽和二氧化碳吸收红外线.对可见光吸收的很少.②反射作用:云层和颗粒较大的尘埃.云层的反射作用最显著.③散射作用:空气分子或微小尘埃,使一部分太阳辐射不能到达地面. (2)大气对地面的保温作用:大气吸收地面辐射并产生大气逆辐射(射向地面的大气辐射),把部分热量归还给地面,云层越厚大气逆辐射越强. 5、全球近地面有7 个气压带(高低压相间分布),6 个风带. (1)低纬度环流: ①赤道低压带:因为热力作用形成,气流辐合上升,易成云致雨,形成多雨带.常年受其控制形成热带雨林气候(亚马孙平原、刚果盆地、东南亚的马来群岛) ②副热带高压带:因为动力作用而形成,气流在30度纬度上空聚积而下沉,形成少雨带(东亚季风区除外),常年受其控制的地区形成热带沙漠气候(北非的撒哈拉水沙漠、西亚的沙漠、北美美国西部的沙漠、南美智利、秘鲁西部的沙漠、澳大利亚大沙漠) 。
4.高中地理必修二第二章节总结怎么写
矿产。交通,级别越高。
第二节城市化过程与特点
城市化的标志,开始出现逆城市化现象。
发展中国家城市化,水平高。
城市等级越大,数目越少第一节 城市空间结构
城市区位因素
自然:地形 平原,高原,山谷
气候:中低纬(温度)。沿海(降水)
河流,供水,运输,军事
人文:起步晚。旅游。政治,尚未达到世界平均水平,但是发展快,
城市化的一般规律。宗教。科技,服务范围越大,服务种类越多,近期速度慢:城市人口比重上升。劳动力从第一产业向第二.三产业逐渐转移。城市用地规模扩大
发达国家的城市化,水平低:起步早
5.高中必修二地理知识点总结电子书形式
“中国区域地理”知识点 一、1、我国的北方大地常被称为“黄土地”,主要有黄土高原和华北平原两大地形区,东北平原主要为黑土地. 2、北方地区的交通主要以铁路为主. 3、东北平原土壤肥沃,是我国春小麦、玉米、大豆、高梁、甜菜的主要产区 . 4、北方地区为湿润、半湿润的温带季风气候. 5、北方地区煤、石油、铁资源丰富.山西是全国最大的煤炭能源基地. 6、大庆、胜利、辽河、中原和华北等油田,是全国主要的石油工业中心. 7、北方地区的交通运输,陆上以铁路、公路为主. 8、被誉为“神州第一线”的是大秦线;被称为“北大仓”的是东北平原. 9、北方居民的主食是面食,以小米为主食的地区是黄土高原. 10、北方地区苹果产量最大的地区是山东半岛、辽东半岛. 11、我国冬小麦、棉花、花生的主要产区是华北平原. 12、环渤海工业带的国内生产总值约占全国的1/4. 13、南方地区面积约占全国25%;人口约占全国的55%,少数民族有30多个,人口500多万. 14、南方地区降水丰富,年平均降水量在1000毫米以上,属于 湿润的亚热带、热带季风气候. 15、南方地区农作物可一年两熟至三熟.水稻是本区主要的粮食作物.长江中下游平原和四川盆地是我国重要的粮棉产区. 16、南方地区出产多种亚热带和热带水果,其中产量最大,分布最广的是柑桔. 17、南方地区是我国淡水渔业最发达的地区,南方水乡,船舶是农村的重要运输工具. 18、被称为“紫色盆地”的是四川盆地. 19、南方地区的主要粮食作物是水稻. 20、南方地区有“三大火炉”之称的城市是重庆、武汉、南京. 21、号称“华南大动脉”的水系是珠江水系,素有“水乡”之称的地区是长江中下游平原. 22、西北地区大体上位于大兴安岭以西、长城和昆仑山—阿尔金山以北.面积占全国30%,人口约占全国4%. 23、西北地区主要的自然特征是干旱,地形以高原、盆地为主,西部新疆境内,山脉和盆地相间分布.西北地区的地面植被,由东向西,大体为草原→荒漠草原→荒漠. 24、“西气东送”是将新疆塔北油气田天然气通过管道送到长江中下游地区. 25、河套平原、宁夏平原,自古以来被誉为“塞外江南”.甘肃河西走廊,新疆高山山麓的块块绿洲,是西北的粮棉瓜果之乡. 26、西北地区矿产资源丰富,特别是煤、石油、稀土的储量大,前景广阔. 27、我国最大的沙漠是塔克拉玛干沙漠,我国面积最大的盆地是塔里木盆地. 28、稀土矿主要分布在白云鄂博. 29、我国地势最低洼的部分位于吐鲁番盆地. 30、青藏高原是世界最高的高原,被称为“世界屋脊”,该区重要的农业区有西藏南部的雅鲁藏布江谷地,和青海省东部的湟水谷地. 31、青藏高原既有丰富的太阳能资源,又有可供开发利用的地热资源.拉萨以北的羊八井有我国目前最大的地热蒸气田. 32、高原上第一条铁路— 从西宁到格尔木的青藏铁路(北段)通车,加速了青海省柴达木盆地的开发和建设. 33、有“日光城”之称的城市是拉萨. 34、青藏地区的自然特征是高寒. 35、我国正在建设的我国最大的水电站是羊卓雍湖.我国海拔最高的盆地是柴达木盆地,被称为“聚宝盆”的是盆地是柴达木盆地. 36、我国藏族的主要聚居区在青藏地区. 37、台湾省最长的河流是浊水溪,最大的湖泊是日月潭. 38、台湾自然资源丰富,被誉为“祖国的宝岛”. 39、北回归线穿过台湾中部,气候类型为亚热带和热带季风气候,温暖湿润. 40、台湾是我国重要的林区,也是亚洲有名的天然植物园.樟树最为著名,樟脑的产量居世界首位. 41、台湾已形成“进口— 加工— 出口”型的经济.出口商品中以工业制成品为主. 42、台湾人口绝大部分分布在西部平原.是我国人口密度最大的省份之一.少数民族中,人口最多的是高山族. 43、台湾的城市主要分布在西部平原.台北是人口最多的城市,第二大城市是高雄,最大的港口是高雄. 44、台湾享有“祖国东南盐仓”美称的地方是台湾西海岸. 45、台湾产量居世界首位的农产品是樟脑. 46、大陆与台湾隔海相望的省份是福建. 47、香港位于广东省珠江口东侧,毗邻广东省深圳市.它是由香港岛、九龙和“新界”三部分及其周围的200多个岛屿组成. 48、香港人多地狭,工业多属加工工业,以出口外销为主,对外贸易是本区经济的重要支柱. 49、香港的旅游业很发达,被誉为“购物者的天堂”和“东方明珠”.上海有东方明珠电视塔.50、澳门位于珠江口西岸,毗邻广东省珠海市,东隔珠江口同香港相望. 51、澳门现在成为以赌场收入维持其经济的旅游城市.70年代后,加工工业兴起,产品主要出口美国、香港和西欧. 52、我国北方“黄土地”的主要农作物是冬小麦、棉花、花生和谷子. 53、我国天然橡胶的生产基地是海南岛、雷州半岛、云南南部. 54、我国四大区域中,降水量少,沙漠广布的是西北地区. 55、我国最大的钾肥厂分布在察尔汗盐湖附近. 56、我国最大的岛屿是台湾岛. 57、位于黄河下游的两大油田是胜利油田和华北油田. 58、在香港和澳门的中国血统居民中,祖籍最多的是广东. 二、1、比例尺图上距离与实际距离之比(文字式、数字式、线段式) 2、方向①上北法②指北法③经纬法 3、图例和注记①符号②文字与数字 4、等高线地形图的判读①山脊。
6.人教版高二地理必修3第二章知识要点总结
区域生态环境建设
我国西北地区
我国西北地区大致位于大兴安岭以西,昆仑山—阿尔金山—古长城一线以北;
在行政区划上大致包括新疆、宁夏、甘肃北部和内蒙古大部;
东部是辽阔坦荡的高原(内蒙古高原),西部山脉和盆地相间分布。
(天山山脉,祁连山脉,阿尔泰山脉,塔里木盆地,准噶尔盆地)
荒漠化的因素
自然因素:①干旱的气候条件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本区生态环境的脆弱性
②气候异常可以使脆弱的生态环境失衡,是导致荒漠化的主要自然因素。
人为因素:在荒漠化的发生、发展过程中,人类活动常常起决定性作用。
①过度樵采 ②过度放牧 ③过度开垦④水资源利用不当⑤工矿交通建设中不注意环保
荒漠化防治的对策和措施
内容:①预防潜在荒漠化的威胁②扭转正在发展中的荒漠化土地的退化③恢复荒漠化土地的生产力
原则:维护生态平衡与提高经济效益相结合,治山、治水、治碱、治沙相结合
重点:治理已遭沙丘入侵、风沙危害严重的地段
措施:①合理利用水资源②利用生物措施和工程措施构筑防护林体系 ③调节农、林、牧用地之间的关系④采取综合措施,多途径解决农牧区的能源问题 ⑤控制人口增长
森林分布
现存的原始森林集中分布在亚寒带针叶林和热带雨林地区。
它们或因地广人稀、自然条件严酷,或因难以通行、开发较晚,才免遭大规模破坏。
亚马孙热带雨林是地球上现存面积最大、保存比较完整的一片原始森林。
热带雨林的分布
热带雨林主要分布在赤道南北两侧,但在大陆相逢地带可以伸展道南北纬15-25度。
东南亚地区、非洲刚果河流域和南美洲亚马孙河流域是热带雨林的三大集中分布区。
雨林的全球环境效应
① 地球之肺:深刻的影响着地球上大气中的碳氧平衡。
② 地球的储水库:促进全球水循环、调节全球水平衡
③ 世界生物基因宝库:在生物进化史中,雨林成为地球上繁衍物种最多、保存时间最长的场所。
④医学宝库----药用价值 ⑤热带雨林不仅属于当地国家所有,而且属于全人类所有.(全球性)
雨林生态的脆弱性
雨林生长所需要的养分几乎全部储存在地上的植物体内。
亚马孙开发计划
① 20世纪五十年代以前:生活方式落后,未开发,没有产生太大的影响
② 人口急剧增长,雨林遭到空前的破坏
③ 1970年,巴西政府又正式公布了著名的亚马孙流域大规模开发计划:
A修建亚马孙横贯公路 B移民亚马孙平原 C鼓励跨国企业投资开发
雨林的保护
在当前的背景下,面对雨林正在遭受毁灭性破坏的严峻形势,应该把保护放在第一位。
① 鼓励保护性开发,如雨林观光等 ;② 加强环境教育,提高公民环保意识 ;③ 森林
选择性采伐和更新造林相结合 ;④ 加强森林缓冲区建设 。
7.高中地理必修2的总结
必修二部分(高一) 第一章 人口的变化 §1 人口的数量变化 1、一个地区人口的数量变化包括人口的自然增长和机械增长(人口迁移)。
其中,影响人口数量变化的决定性因素是自然增长,而机械增长对人口数量的影响力随着范围的增大而减弱。 2、从时间上看,世界人口数量的变化在不同历史时期是不同的,从总的趋势来看是不断增长的,二战后则进入快速增长时期,70年代后增长速度减缓。
从空间上看,集中于欧洲、北美洲、大洋洲的发达国家,人口自然增长率较低,日本、俄罗斯;德国、法国、匈牙利等国家甚至出现了人口负增长现象;而集中于亚洲、非洲、拉丁美洲的发展中国家人口自然增长率较高。因此不同的国家和地区采取的人口政策是不同的。
3、世界人口增长模式是由出生率、死亡率、自然增长率三项指标共同构成的,可以分为原始型、传统型、现代型三种类型。 4、图中曲线①表示出生率,曲线②表示死亡率。
A表示的人口增长模式是原始型,B表示的人口增长模式是传统型,C表示的人口增长模式是现代型。在表格中填出各种人口增长模式的相关特点。
5、影响人口模式转变的主要因素是社会生产力,在人口模式的转变过程中,首先出现下降变化的是死亡率。 6、全球增长模式从总体来看处于由传统型转向现代型的过渡阶段,从局部看,发达国家以及中国等少数发展中国家已经进入现代型型,而大部分发展中国家仍然处于由传统型转向现代型的过渡阶段。
§2 人口的空间变化 1、人口迁移按照是否跨越国界可以分为国际人口迁移和国内人口迁移。 2、国际人口迁移总体特点是以集团性、大批量的移民为主。
①19世纪以前主要迁往新发现的大陆,如由欧洲迁往美洲、大洋洲,开发了新大陆,传播了工业文明,改变了人种的空间分布。②二战后的人口迁移主要特点是定居移民减少,短期流动人口增加,迁移方向主要由发展中国家迁往发达国家以及世界性的大型能源基地,主要迁出区是拉丁美洲,主要迁入区有欧洲、北美和西亚、北非地区。
3、我国人口迁移分为两个阶段:①20世纪80年代以前,为了开发边疆,主要以政策性迁移为主。②20世纪80年代以后,主要特点表现为人口迁移规模增大,频率加快,迁移方向主要为由农村向城市,由内陆向沿海。
4、我国人口迁移的主要意义:①调节人口空间分布;②调节人才余缺;③加强民族融合和文化交流;④促进经济发展、缩小地区经济差距。 5、影响人口迁移的因素包括自然因素、社会经济因素、个人动机和需求等,从总体上看,最主要的影响因素往往是经济因素。
§3 人口的合理容量 1、①环境人口容量:是环境承载力最重要的指标,表示一个地区能养活的最大人口数量;②人口合理容量表示一个地区在可持续发展的前提下所能养活的最大人口数量。二者均具有不确定性性。
2、影响环境人口容量的因素主要包括资源、科技水平、生活和文化消费水平等,其中最主要的因素是资源,与环境人口容量成正比的是资源和科技水平,成反比的是生活和文化消费水平。 3、保持人口合理容量的关键是既要提高生活质量,又要保持好生态、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发展;对于不同国家和地区来说,保持人口合理容量的关键措施是不同的,发展中国家要尽最大可能将人口控制在合理的规模之内,而发达国家要建立公平秩序,保证大多数人追求生活质量的平等权力。
第二章 城市与城市化 §1 城市内部空间结构 1、城市形态分为组团状(重庆)、团块状(北京、成都、合肥、华盛顿)、放射状(延安)、条带状(兰州、洛阳、西宁、宜昌)等。 2、影响城市形态的因素有自然条件(地形、河流等)和社会经济条件(交通、经济、文化、历史等)。
如:平原地区的城市形态多为团块状,山区和丘陵区的城市形态则多为组团状。 3、城市中最常见的功能区主要是住宅区、商业区、工业区。
各功能区之间没有明显界线;各功能区可能兼有其它土地利用方式;不同规模和类型的城市,其功能区构成不同。 4、住宅区:城市最广泛的土地利用方式,中高级与低级住宅区呈背向发展。
5、商业区:需要便捷的交通及大量消费者;分布以市场最优或交通最优为原则;多位于市中心、交通干线两侧或街角路口;大多呈点状或条状。 6、工业区:专业化程度较高,相互之间协作性强;不断向外缘移动;分布于交通便利地区(靠近公路、铁路、河流等) 7、影响城市内部空间结构的最主要的因素是经济因素,如地租的高低(主要取决于交通便捷程度及距市中心远近)、各类土地利用方式的付租能力等。
8、图中A表示工业,B表示住宅,C表示商业,由市中心向外缘递变最快的是商业,①-③中适合发展住宅区的是②,适合发展工业区的是③,适合发展商业区的是①。 9、代表性的城市地域结构包括同心圆模式、扇形模式、多核心模式。
10、城市规划的合理性必须兼顾生态、经济、社会效益。例如:要有便利的交通条件;协调好相互的位置关系,以减少污染;设置必要的防护带;必要的卫星城建设等等。
§2 不同等级城市的服务功能 1、城市等级越高,其服务种类越多,服务级别越高,服务范围越大。城市服务范围通常不固定,没有明显。
8.高中地理必修2知识点总结
高中地理必修二知识点第一章 人口与环境第一节 人口增长模式1、人口增长模式:出生率-死亡率=自然增长率2.某个地区人口自然增长速度的数量受生物学规律的制约和经济发达程度,文化教育水平,医疗卫生条件,妇女就业状况,婚姻生育观,宗教信仰,风俗习惯,战争,自然灾害,人口政策等。
3、人口增长模式特点人口模式 特 点 时代原始型 高出生率、高死亡率、极低自然增长率 原始社会传统型 高出生率、高死亡率、较低自然增长率 奴隶,封建,资本主义初期过渡型 高出生率、低死亡率、高自然增长率 发达国家18世纪中期-19世纪末20世纪初发展中国家20世纪中期-现代型 低出生率、低死亡率、低自然增长率 发达国家发展中国家的部分发达地区人口增长的快慢取决于生产力的发展水平第二节 人口合理容量自然资源是人类生产生活资料的主要来源自然资源是有限的:土地。矿产资源。
森林环境人口容量的制约因素:资源(成正比)、科技发展水平(成正比)、生活和文化消费水平(成反比)。人口容量三个特点:临界性。
相对性。警戒性。
第三节 人口迁移 人口迁移的判断:空间位移;变更居住地;永久性人口迁移的类型(按是否跨越国界):国际迁移、国内迁移 迁移原因 特 点 迁移路线二战前 1.殖民主义扩张和资本主义发展2.地理大发现和新航线开辟 1.从旧大陆到新大陆2.从已知开发国家到未开发地区 1. 洲人到美洲、非洲2.非洲黑人被贩卖到美洲3.东亚、南亚人被招工到美洲二战后 各国经济发展不平衡 1.从发展中国家到发达国家2.定居移民减少,流动工人增加(外籍工人) 1.拉丁美洲人到北美打工2.南亚、南欧、非洲人到西亚打工3.南欧、非洲人到西欧人口迁移对迁入地和迁出地的影响对人口迁出地:减少迁出地人口密度、缓解人口对环境的压力有人才、劳动力的流失对人口迁入地:人口增加,人才的流入,有利于经济发展人口密度增加,人口对环境的压力增加影响人口迁移的因素自然:气候,土壤,水源,地形,资源经济:发展水平,交通通讯发展政治:政策。战争,政治中心变更,社会:教育。
家庭婚姻。宗教 迁移原因 特点 迁移方向20世纪80年代中期前 1.计划经济体制2.严格的户籍管理制度 有计划、有组织地进行 1.国家从东部城市抽调各种人员支援西部、内地和边疆地区的建设2.大量农村人口从东部人口稠密区迁往西北和东北20世纪80年代中期后 改革开放政策 自发迁移 1. 内地到沿海2. 山区到平原3. 贫困地区到发达地区、“民工潮”第二章 城市与环境第一节 城市空间结构城市区位因素自然:地形 平原,高原,山谷 气候:中低纬(温度)。
沿海(降水) 河流,供水,运输,军事人文:矿产。交通。
旅游。政治。
宗教。科技。
城市等级越大,数目越少,服务范围越大,服务种类越多,级别越高。第二节城市化过程与特点城市化的标志:城市人口比重上升。
劳动力从第一产业向第二.三产业逐渐转移。城市用地规模扩大发达国家的城市化:起步早,水平高,近期速度慢,开始出现逆城市化现象。
发展中国家城市化:起步晚,水平低,尚未达到世界平均水平,但是发展快,城市化的一般规律:城市化——郊区城市化——逆城市化——再城市化第三章 区域产业活动第一节 产业活动的区位条件和区域联系生产协作联系:工序—协作(布)工业聚集 部件—生产(车)工业分散商贸联系:区域贸易。国际贸易第二节 农业区位因素与农业地域类型农业区位因素:自然因素:气候:热量,光照,降水量。
地形、土壤,河流科技:劳动力,科技装备,生产技术,种植方式,耕作制度社会经济因素:市场,交通,政策。种植水稻区位条件: ①气候:季风气候(雨热同期)②地形:平原地区,地势低平③人口:人口稠密,劳动力丰富④科技特点: ①小农经营,人均耕地少。
②单位面积产量高,但商品率低。③机械化和科技水平较低。
④水利工程量大。第三节 工业区因素与工业地域联系原料指向型工业 制糖业、水产品加工业、水果加工业 所需工业原料丰富的地区市场指向型工业 瓶装饮料业、家具制造业、印刷工业 接近产品消费市场的地区动力指向型工业 有色金属冶炼工业、化学工业 能源供应充足的地区廉价劳动力指向型工业 普通服装、电子装配、包带、制伞、制鞋工业 拥有大量廉价劳动力的地区技术指向型工业 集成电路、航天、航空、精密仪表 高等教育和科技发达的地区。
工业布局:1.远离河流上游2.分布在盛行风下风向3.盛行风垂直郊外4.最小风频上风向工业联系(1)投入——产出(工序)(2)轻,薄,短,小(部件)第四节 交通运输布局及其对区域发展的影响运输方式 优点 缺点铁路运输 当代最重要的运输方式之一。e799bee5baa6e997aee7ad94e78988e69d8331333264643133运量大,速度快,运费较低,受自然因素影响小,连续性好 修筑铁路造价高,消耗金属材料多,占地面积广,短途运输成本高公路运输 发展最快、应用最广、地位日趋重要的运输方式。
机动灵活,周转速度快,装卸方便,对各种自然条件适应性强 运量小,耗能多,成本高,运费较贵水路运输 历史最悠久的运输方式,运量大,投资少,成本低 速度慢,灵活性和连续性差,受航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