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范文 > 范文
  • 稿件组合有哪些

    1.组合新闻稿件的要求有哪些

    考研自己整理的,也不知道对不对,仅供参考。

    1、既要有宏观稿件,又要注意编发影响力大的微观稿件。

    2、庄重严肃新闻与轻松活泼新闻交错配置。

    3、既要以正面报道为主,也要旗帜鲜明地揭露黑暗面。

    4、既要依靠消息、通讯等提供新闻事实,也要精心配发评论。

    5、既要有重头的深度报道,又要有动态的“跟进式”报道。

    6、既要有发达地区的稿件,又要注意编发欠发达地区的稿件。

    7、既要有文字报道,又有图片报道。

    2.报道稿由两个部分组成

    一、时事报道稿件组合形式1.同类项组合。

    同类项集纳组合,是将若干同一时段、在内容或形式上同一类型的稿件集合到一起。这是时事报道乃至所有新闻报道中比较常用的一种编辑手段。

    如按内容属性区分的政策性稿件、法规类稿件、科技类稿件、文化类稿件、军事类稿件、趣味性稿件;按政治属性区分的领导人活动稿件、政府机关发布的信息或数据等等。按这种方式集合稿件,是按照一定的共性,对稿件进行梳理和分类编辑,让版面上的稿件有序分割,条理清晰。

    同时,这些稿件在版面中往往可以自成格局,具有相对独立性,方便读者阅读。2.同主题组合。

    同主题组合,即将同一主题下不同侧面、不同着重点的多篇稿件形成一个稿群,聚集在一个主题下,如重要主题报告的分解稿件、重大新闻事件的多向解读等。同主题组合的好处,首先是便于读者对稿件的阅读和理解。

    读者不必通过通读大块文章的方式了解信息,而只需通过阅读标题的方式即可掌握大部分新闻事实,阅读可以变得较为轻松,内容的理解和记忆可以变得较为容易。其次,对于有限的报纸版面来讲,可以通过减少新闻要素的重复而节省版面。

    3.相关性组合。相关性组合是将有内在逻辑联系的稿件形成稿群,正确引导读者阅读,引导舆论。

    相关性组合的稿件,要相互补充、相互印证,使新闻信息由单向变为多向,增加新闻信息的广度和厚度。在这样的组合中,最重要的是扩展新闻信息的内涵。

    配发的相关性稿件,要具有论证、补充和解释的功能。扩展新闻信息内涵的具体方式有:配相关稿件、配评论、配资料、配图片或图表等。

    此外,在时事报道中,还有对比组合、联想组合等方式,也是提高报道效果、引导舆论的重要手段。二、时事报道稿件组合的目的和作用1.有效利用新闻资源。

    虽然党报时事报道受限于稿件供应的一致性和新闻资源的通用性,但总体来讲,相对于报纸有限的版面而言,一张报纸往往只能用到供稿量的几十分之一甚至更少,稿件使用的绝对量非常少。统计表明,新华社稿件品种包含政治、经济、科技、军事、文化、教育、人物等十几个类型,日供文字稿件250-300条、图片150-200张。

    这些稿件虽然都是直线的、动态的,但每一条来稿都具有特定的信息价值。这些稿件显然不可能都“落地”。

    这样就产生了一个问题,即大量的有价值的新闻信息被浪费了,这是一个方面。另一方面,一个新闻事件往往包含很多方面,纵向的,横向的。

    由于没有字数的总量限制,新华社可以采用滚动方式连续发稿,批量发稿。这对报纸来说,亦喜亦忧。

    喜者,可挑选余地大,可以睁大眼睛,花中选花,摘其精华,以飨读者;忧者,报纸不可能按部就班,将这些稿件直接“落地”,而被迫作出的选择,往往挂一漏万,意犹未尽,在精选精编和详实全面之间左右为难,难以两全。如何在有限的版面空间里,有限的稿件篇幅内,尽可能地增加稿件的信息含量,提高稿件的利用率?这就是稿件组合的首要命题。

    通过对稿件进行组合编辑,可以将多条稿件的精华集于一体;可以根据不同报纸的不同目标读者群,对新闻信息进行重新集纳;可以根据编辑对新闻事实的不同判断,对信息进行不同的取舍,从而大大提高新闻资源的利用率。例:2006年6月8日湖北日报第七版关于福建暴雨的报道。

    这一组报道由3条稿件和一张图片组成。主稿:“福建发布黑色暴雨预警信号” 相关稿件: ①福建4681名考生延期高考。

    建瓯市地处闽北山区,是此次暴雨洪水灾害的重灾区。受此影响,建瓯市5个考点、196个考场、4681名考生因不可抗拒的洪涝灾害而启动延期高考应对预案。

    ②鹰厦铁路多处塌方。受水害影响,重庆至福州1003次、长沙至福州1681次、厦门至合肥2026次等旅客列车滞留鹰厦线沿线各车站。

    ③图片:福建省龙海市颜厝镇长边小学学前班的孩子们在临时搭建的教室上课。显然,这些稿件围绕暴雨组织,稿件具有很强的关联性,虽然每一条都具有单发的新闻要素和信息含量,但组合之后,由于集中使用同一新闻背景,让这一新闻事件具有立体感。

    同时,稿件篇幅被大大压缩,3条稿件总数不过300来字,使有限的版面内容纳了更多的发稿量。2.梳理稿件脉络,体现报道思想。

    随意性、盲目性、应付性、被动性,是时事报道中迫切需要克服的问题。新闻报道的不确定性,在时事报道中表现得格外充分。

    以时事新闻的涵盖面之广,对应报纸的有限版面,被动性也可想而知。但这些都不应该成为时事报道难以上台阶的理由,重要的是要变被动为主动,通过确立明确的报道思想,克服随意性和盲目性。

    如果说新闻素材的选择代表记者的报道倾向,那么稿件的选择和组合则代表编辑的报道思想。很显然,同样的稿件,不同的组合方式,所传递的信息也是不同的。

    作为一报纸,不同的稿件组成一个版面,不同的版面组成一张报纸。呈现给读者的每一张报纸,每张报纸的每个版面,每个版面的每条稿件,都体现出编辑的意图、思想和倾向。

    稿件组合的过程,就是在充分掌握当日稿件结构、了解当日新闻重点的基础上,对稿件进行梳理的过程,就是按照一定的报道思想,对稿件进行组织的过程。编辑通过这种梳理和组。

    3.介绍几个适合的自备稿件

    第一:本人主要建议学生准备叙事性散文,尽量选择新发表出来的作品,主要是避免同别的考生重复,主考老师也会被新鲜的文章内容吸引。这类文章的来源是一些杂志,如《读者》、《艺林》等。

    第二,不要选择十分深奥的文章。比如,寓意深刻、需要很高的思想水平才能够理解的作品就不适合中学生朗读。写作手法比较独特、线索脉络较为复杂的作品也是中学生难于把握的,会给稿件的驾驭带来很大的困难。

    第三,不一定选择名家名篇。名篇一般是耳熟能详的,主考老师对其比较熟悉,考生的不准确、不到位的处理很容易暴露出来,影响主考老师对你的整体印象。

    第四,选择自己喜欢、能够发生共鸣,并能被深深打动的作品。自己喜欢的作品一般与自身的水平和能力相符,利于充分理解和调动思想感情。

    第五,叙述、描写、抒情、议论等内容兼备的作品或者具备两种或两种以上写作手法的作品可以纳入你的挑选范围。那些故事性强,有相对集中的一段情节的作品也不失为中学生易于把握的选材。

    第六,尽量避免朗读平淡、缺乏高潮的文章,

    第七,选取的文章篇章结构、句型运用、音韵组合上最好能体现朗朗上口的特点。

    第八,不妨朗读自己创作的作品。如今中学生的写作能力不断提高,创作力旺盛,好的作品不妨纳入你的选择范畴,中学生创作的文章可能更适合中学生自己表达。

    第九,选择适合自己的声音去表现的作品。以上是从文学作品本身的角度来衡量它是否可以被确定为考试的稿件,另外考生还要注意选择适合自己声音条件的作品。

    自备朗诵作品稿件

    4.是全部报道客体的组合,规定了报道对象是哪些人和事,报道面有多大

    报道策划方案设计的主要内容包括五个方面。

    (1)确定报道范围与重点。报道范围是全部报道客体的组合,规定了报道对象是哪些人和事,报道面有多大。报道重点是报道客体中最重要的部分,规定了报道的核心人物或核心事件、核心问题,需要报道者投入最多的力量,在媒体上也要予以突出表现。

    (2)设计报道规模与进程。报道规模是报道的时间、空间与人力三方面因素组合的概念,即报道在报纸上持续进行多少时间、占据多大版面空间和多少栏目配置、动用多少采编力量;报道进程是指报道全过程中时段的分割与安排,规定报道分多少阶段进行、何时开头、何时推进与扩展、何时结束,以及各阶段之间如何转接。

    (3)制定发稿计划。发稿计划是报道进程中各阶段新闻稿件的统筹规划,包括确定每条稿件的题目、内容、体裁和篇幅,确定稿件的先后次序与具体时间,稿件在版面上的位置等。

    (4)设计报道结构与报道方式。报道结构是报道各组成部分相互之间的关系及其组合排列所呈现的外在形式,它是由报道选题和报道预期目标决定的。报道结构的组成要素包括时间、空间、角度、广度、深度和传播符号。报道方式是指将零散的新闻报道整合为报道整体的操作模式,主要有集中式、系列式、连续式,报道方式最终在报纸上的具体展示及形象化,就是报道的表现形式。

    (5)报道力量配置与报道运行机制。报道力量配置是指参与报道的人力、资金和技术设备的配置。报道运行机制是指为实施报道而临时建立的组织、工作流程及其管理制度。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