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收增幅收入增幅情况说明
1.运用经济生活的知识,分析说明城乡居民收入增幅双超GDP增幅的原因
金融危机爆发,我国“三驾马车”中的出口受到重创,扩大内需便被赋予拉动经济增长的重任。
如何使扩大内需的工作取得显著成效就成为重要问题。目前我国还有超一半的人口为农村居民,如果能有效刺激农村居民消费,那么实现扩大内需拉动经济增长的工作将是事半功倍。
本文着重探讨农村居民消费对GDP拉动的重要性及如何刺激农村居民消费的措施。 金融危机的爆发对我国造成严重消极影响的应首推沿海外贸企业。
根据中经网统计数据库中海关月度库的数据显示,自金融危机爆发以来,我国出口总值累计同比增速和出口总值当月同比增速均一直保持负增长。出口订单的锐减,大批出口产品的滞销,致使许多外贸企业面临倒闭、破产的困境。
基于要保持经济健康稳定发展的考虑,国家采取发行公债等方式筹集资金用于经济建设等项目,以期能够扩大内需,保持经济活力。因此,扩大内需成为政府的重点工作。
然而在扩大内需上,我国始终存在着一道难以逾越的障碍,这一障碍就是农村居民消费。 一、分析我国农村居民消费状况 首先,我们运用支出法考察国内生产总值,即国内生产总值=最终消费支出+资本形成总额+货物和服务净出口。
其中最终消费支出=农村居民消费支出+城镇居民消费支出+政府消费支出。贡献率是指各个需求增量与支出法国内生产总值增量之比,表示支出法国内生产总值增长中有几个百分点是由某种最终需求拉动引致的。
拉动率则是指支出法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率中各种最终需求贡献率所占的份额,其数值由贡献率和国内生产总值增长速度的乘积得到。其次,根据从中经网统计数据库获得的原始数据,我们以1988年的相关数据为基期经过GDP指数、农村居民消费价格指数及城镇居民消费价格指数的调整得到如下排除价格因素影响后的实际数据。
在此数据的基础上,我们利用拉动率的相关知识考察农村居民消费、城镇居民消费对GDP的拉动率,得到如下数据: 基于以上数据所绘制的城镇、农村居民消费对GDP拉动率的折线图可以直观的反映出: 第一阶段从1990年到1995年,城镇、农村居民消费对GDP拉动率之间的差异处于一个相对平稳的状态,二者之间的拉动率差异始终保持在1~3个百分点。第二阶段从1996年开始至今,城镇居民消费对GDP拉动率在波动中保持增长的趋势,农村居民对GDP拉动率则处于一种平稳的状态,甚至没有增幅可言。
二、农村居民消费对GDP拉动率的原因分析 为何农村居民消费对GDP拉动率低的原因,主要是在讨论影响农村居民消费的因素有哪些。这里从农村居民收入和农村社会保障制度两个方面进行探讨。
首先,从历史、制度层面和农业自身生产特点分析造成农民收入低的原因。 1.历史、制度层面。
建国初期,我国为优先发展重工业,配套实施了农产品统购统销制度、人民公社制度和户籍制度,这些制度在早期为我国重工业体系的建立提供了保障的同时,也为抑制我国农业发展埋下了伏笔。改革开放后,虽然废除了人民公社制度,改革了农村生产关系,在一定程度上解放了农村生产力,促使农民收入有所增长,但源于城市利益集团的压力及传统体制遗留的制度限制,城乡居民收入差距仍在逐渐拉大。
我国长期实行将农民束缚在土地上的户籍制度,同时实行粮食统购政策以及在物价上涨时通过调整农产品价格来调整CPI的做法极大的扭曲了农产品的市场价格,使农民处于市场经济中的不平等地位,长此以往农民收入上始终低于城镇居民收入。此外,第一产业产值比重下降的速度大大超过了其劳动力比重下降的速度。
虽然从各国发展的过程看,第一产业产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下降是一个国家工业化、城镇化发展的标准、趋势,但在我国,由于户籍制度的存在限制了劳动力资源在各个产业之间自由流动,导致农业人口出现过剩,从而在一定数量的土地上承载数量庞大的农民必然会导致农业的边际产出率为负,农民收入增量低。分析1989年~2008年的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的数据,它们之间的比值一直在不断扩大,其中1989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是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的2.28倍,而到2008年这一比值上升至3.31.2.农业生产自身特点。
自古以来,我国就是一个农业大国,传统的种植技术延续至今,许多农村地区至今仍保留着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生产方式。落后的生产方式和现代先进的农业技术之间的矛盾越来越为尖锐,按照马克思关于商品价值量的理论,商品价值量是由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的,而如果耗费在某种商品生产上的个别劳动时间比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多时,那么多出的个别劳动时间部分是不能得到社会承认的,也就意味着耗费个人劳动时间所生产的商品不能得到社会全部承认。
我国农业生产恰恰验证了这一点。由于社会制度变革,我国由半封建半殖民地的国家直接过渡到社会主义国家,因此农业人口占有很大比重,同时受到小农经济的影响,农业产出和人力投入之间成正比的关系早已在人们思想中根深蒂固,这一观念所造成的后果就是农业人口的激增。
加之户籍制度将农民限制在土地上,有限土地上积聚大量的人口就导致生产某种农业产品时的个别劳动时间。
2.运用所学《经济生产》知识,分析说明城乡居民收入增幅双超GDP增
对城市居民来说,收入的增加主要是因为相关政策的变化,个税的门槛的提高以及最低工资的提升给城市居民工资收入带来了增长的空间,对于个体经营者,缴税的起点提高也带来了更大的收入空间。
对于农村居民来说,农村是这几年国家收入分配政策关注的重点,是我国二元经济结构转型的重心,随着城市现代工业化的发展 大量的农村剩余劳动力被吸引到城市,在增加了这部分收入的同时,农村的生产结构也得到了改善 同时这几年 农产品的价格也有相当的提升 这些都给农村的收入增加奠定了基础
总的来说,城乡收入增幅超越GDP说明 我国的城乡居民生活水平得到了进一步的改善,验证了我过社会主义经济改革的正确性,其政策是切实有效的,国家的收入分配得到了进一步的优化,增加了国家居民的福利 尤其是农村增幅超过城市,更有利于缩小二元主体间的收入差距,为我国构建社会主义和谐市场经济体系打下基础
这样可以不 有问题追问我们再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