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范文 > 范文
  • 时政新闻播报稿件

    1.急需一篇政治新闻广播稿

    中新网3月4日电 十一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4日上午举行新闻发布会,大会发言人李肇星在回答中新社记者关于“圆明园兔首鼠首铜像拍卖”提问时说,中国有句话,叫做“君子爱财、取之有道”。

    你把这样的文物、抢夺来的文物拿来拍卖,不能算“有道”。 李肇星指出,中国愿意和世界各国和平相处、友好相处,争取在共同发展当中互利共赢。

    中国十分珍惜中法友好关系,十分珍惜中国人民和法国人民的友谊。 李肇星说,“圆明园兔首鼠首铜像拍卖”事件之所以引起引起了很大反响,中国公民议论很多,有的已经表达了愤慨。

    对这个问题,全国政协发言人赵启正、外交部发言人,以及国家文物局都已经作了比较详尽的回答,讲得都很清楚。 李肇星说,这次拍卖引起那么大的反响,我个人感到,原因之一就是它发生在一个有着光荣的文化传统的巴黎,一个在欧洲文艺复兴当中发挥过很好的作用的巴黎,一个出现过那么能够明辨是非、主持公道的维克多·雨果这样的大作家的法国。

    拍卖从中国——一个发展中国家——过去盗过来的、抢过来的宝贵文物,人们当然感到意外,也感到震惊。 李肇星说,说得轻一点,这种拍卖不能给拍卖者的祖国的好传统带来任何光荣,结果可能是恰恰相反。

    “的确,文化是没有国界的,但是任何和文化有关的人是有祖国的。不管你是哪国人、你干什么事情,应该想想不要使自己祖国的名声受到伤害。”

    李肇星说,即使你拍卖成功,一切都顺利,得了好多钱,放在家里,能够心安理得地享受吗?现在看,你伤害了一个从来没有做过对不起你的事情的国家人民的感情,结果你们享受着这样的收入,你能幸福吗?你的良知不会感到尴尬,甚至可怜吗?法国人民和其他国家人民一样,都热爱自由。法国的邻国西班牙有一位作家叫塞万提斯,他说过“真正的自由是把握好自己”。

    损害了别人的尊严,自己的尊严也会受害。 李肇星还说,还有一点,恰好是在巴黎,有教科文组织的总部。

    教科文组织早在1976年就通过一项公约,那就是各个成员国达成共识,要把从别的国家抢来的文物归还给原来的国家。 最后,李肇星对会场的记者说,我希望在座各位,大家都是受过良好教育的,都是所谓“无冕之王”。

    “无冕之王”更要多做有利于提高全世界人民道德素质的事情,让我们共同建设一个和谐的、和平的、大家获得愉快的世界。(据中国政府网文字直播)。

    2.有关时事新闻的演讲稿(要最近发生的)三百字左右

    三名大学生在近期的救人行动中死亡。

    在这件事情当中,社会上的各个主角相继登场,这里面有政府,有渔民,有围观的群众,有冬泳的老人,有学生,集合了社会各个阶层人员,政府的失职,老人的高尚,学生的见义勇为,渔民的冷漠让人体会了这个社会的真正本来面目,救人者为什么在总是学生,因为学生在学校里面还没有完全受到社会垃圾文化的污染。代表政府的消防队贪生怕死呆在现场不肯救人,说明了政府已经越来越腐败。冬泳的老人,都六十多岁,中国的未来难道要寄托在他们身上吗?我们年青人干什么用。渔民的见死不救,实际上也是这个社会的常态,是我们这个社会的文化现象,不足为奇,你看,如果你亲眼看到一个人偷东西,你肯定不会去管,怕惹火是身,多一事不如少一事,这就是现在的中国。

    3.求实事新闻的演讲稿啊~~~~~~

    (例)老师,各位同学:大家好! 下面我给大家介绍一下近期我所关注的时事新闻.在刚结束不久的多哈亚运会中,我国得金牌的总数又有了新的突破,共获得了165枚金牌,仅次于1990年在我们国家北京举办时的183枚排历史第二位.从整个亚洲来看:曾几何时,日本足足霸占了亚运金牌榜首位连续8届,韩国也是仅随其后;现在与韩国的58枚金牌,日本的50枚金牌已远远把它们抛在了后面.从世界来看:中国也从许海峰的第一枪到上届奥运会跃升为金牌榜的第二位.这一次一次的进步表明,我国成为世界的体育强国已是一个不争的事实!!!当然,这一切的荣誉和成果和那些自强不息,坚持不懈的体育运动员们的努力奋斗是分不开的!让我们以他们为榜样,用他们的精神来学习,我们也一定会获得”金牌”的荣誉和成果的!!!(既然是演讲,在演讲过程中要适当加些动作表情;若不好把握这些,现在向老师请教,对人终生有益!)。

    4.求实事新闻的演讲稿啊~~~~~~

    (例)老师,各位同学:大家好!

    下面我给大家介绍一下近期我所关注的时事新闻.在刚结束不久的多哈亚运会中,我国得金牌的总数又有了新的突破,共获得了165枚金牌,仅次于1990年在我们国家北京举办时的183枚排历史第二位.从整个亚洲来看:曾几何时,日本足足霸占了亚运金牌榜首位连续8届,韩国也是仅随其后;现在与韩国的58枚金牌,日本的50枚金牌已远远把它们抛在了后面.从世界来看:中国也从许海峰的第一枪到上届奥运会跃升为金牌榜的第二位.这一次一次的进步表明,我国成为世界的体育强国已是一个不争的事实!!!当然,这一切的荣誉和成果和那些自强不息,坚持不懈的体育运动员们的努力奋斗是分不开的!让我们以他们为榜样,用他们的精神来学习,我们也一定会获得”金牌”的荣誉和成果的!!!

    (既然是演讲,在演讲过程中要适当加些动作表情;若不好把握这些,现在向老师请教,对人终生有益!)

    5.最近的时政新闻演讲稿 带点评论(急

    A 时政评论:权力清单让权力走进阳光

    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再次强调要建立权力清单制度,并且规定:两个“一律”!即各级政府的权力一律向社会公开和清单之外的,一律不得实施审批。这是一个历史性的突破!

    晒权力清单的目的,就是要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里!这是民心所向,也是政府转变职能的关键。

    历来的执政者,对权力的态度只有两种,一种是不透明,一种是透明。权力从不透明走向透明,是人类政治文明进步的一个重要标志,是不可逆转的时代潮流。可以说,权力清单制度是进步的、合乎时代潮流的制度。政府自身不是权力的来源,政府权力来源于人民的授权,即使从这个最简单的常识来看,权力也没有理由不透明化。政府有多少权力,这些权力又是怎样运行的,人们不仅有了解的权利,甚至有知晓的义务,因为只有这样,人民才能监督权力的行使,防止权力的异化。

    上了权力清单的权力,不经法定程序,就不得随意增减!同时也要告知民众法律依据所在,那么,若有的地方以“红头文件”等形式自设权力就很容易引起人们的警觉。就能在全社会养成依法行政意识:不要认为官员之外的人,就不需要依法行政的思维了,因为我们在座的任何一个人,大家很有可能就是未来的官员。照梁启超在《新民说》中的说法,有什么样的人民,就会有什么样的官员和政府。

    权力清单让权力走进阳光,不仅能打造阳光的政府,也能培育阳光的人格。

    6.关于时事新闻的演讲稿300字

    我演讲的这篇新闻大概内容是:钱塘江面出现白色泡沫和巨大漩涡,经现场人员调查说是因江底植物腐烂后沼气释放所致,还有可能是修地铁5号线导致,但原因还不明确。

    读了这篇文章我有一些问题想来问大家,这些植物的腐烂是不是因为我们人类不环保所导致的?那我们应该怎样保护大自然呢?有了这些问题,我就在网上找了些资料。读了那些资料让我懂得了应该与大自然和谐相处,不要乱吐痰、乱扔垃圾。

    我们应该保护大自然,保护他们应该也像保护我们自己一样,不然最后受伤的还是我们自己。所以我们应该保护大自然,让我们的生活环境变得更好!在第一轮演讲结束后,吕老师让我们进行第二轮演讲,要先讲内容,感悟、最后讲中心词。

    很多同学立马记下来了,吕老师说:“前几个同学讲有好处。接下来我们要选人啦!”第一个讲的马铭萱和李明昊。

    他们回家准备了好几天呢!我听到这消息回家写完作业后,我也开始准备了。我先从手机上查找新闻,再概括内容,理解感悟,最后找出中心词,再顺、背一遍。

    我从前几个同学的演讲中懂得了许多道理,尤其是董袆晨讲的绿色停车,告诉人们要保护环境。就在昨天我上完课回家时,有人租了这种车,开着它们到处乱跑,等他开回家时把这辆车车到处停,比如:停在路边,小区门口,把车开进小区。

    这样做是不对的。我们应该告诉这种人,不要只为了自己,也要为别人着想、考虑、才行,只有这样别人才能信你。

    共享汽车,单车是给人们带来方便,便捷而不是乱停,乱放,不环保,不卫生等。我应该做一种诚实,不破坏环境,懂得公德,道德的人,长大后做一个有用之才。

    7.有关时事新闻的演讲稿(要最近发生的)

    记住一个抗争与和解的曼德拉 南非总统祖马5日宣布,南非前总统曼德拉因病医治无效,于当地时间5日20点50分去世,享年95岁。

    祖马说,曼德拉是在约翰内斯堡的家中去世的,他“走得很安详”,他去世时,家人都在他的身边。祖马说,“他现在安息了,我们国家失去了一个伟大的儿子”。

    南非失去了一个伟大的儿子,人类失去了一个伟大的英雄。曼德拉不只是属于南非,他属于全世界;他也不只是属于当下,而是属于整个时代。

    正如联合国秘书长潘基文所称,曼德拉是一位有象征正义的巨人,同时也是一位脚踏实地、给人以灵感的伟人。在推进联合国价值和诉求方面,我们这个时代没有人比曼德拉做得更多。

    而美国的《时代周刊》认为曼德拉是这个世界“最接近圣人”的人。如今,这个“最接近圣人”的人走了,留给世界的是孤独而哀伤。

    一说到曼德拉,人们最钦佩他的宽恕,比如,他在被囚禁27年后并未满腹冤仇,而是决心在对话和和解的基础上建设一个新的南非。他有一句名言:“当我走出囚室迈向通往自由的监狱大门时,我已清楚,自己若不能把痛苦与怨恨留在身后,那么其实我仍在狱中。”

    这句话至今为人传诵,并由此更让人钦佩曼德拉的高贵品格。 其实,应该先谈斗士,再谈宽恕。

    没有打破种族隔离制度的决定性作用和伟大成果,也许就没有资格谈谈宽恕。忽略或者淡化曼德拉作为斗士的意义,而大谈特谈他的宽恕,客观上就会形成一种遮蔽,甚至是误读。

    Beyond乐队的《光辉岁月》中有这样一句歌词:“钟声响起归家的讯号,在他生命里,彷佛带点唏嘘,黑色肌肤给他的意义,是一生奉献,肤色斗争中……”曼德拉的一生波澜壮阔,他的一生都在奋斗,“为了人类尊严、平等和自由所进行的无私斗争”;哪怕晚年染病,死亡逼近,他在病榻上也富有抗争精神,其长女马卡兹维说:“(父亲)很坚强,也很勇敢,即便躺在死亡之床上,也仍在教我们该如何忍耐,该如何去爱,该如何宽容。” 梳理曼德拉的沧桑人生,不可忽略几个节点。

    1918年,他出在南非一个饱受种族歧视和隔离的小村庄;1943年,曼德拉加入非洲人国民大会,从此开始了如其自传所称的“漫漫自由路”;1961年,他意识到以前采取非暴力运动不能为黑人争取到应有的权力,开始计划用武装斗争的方式来对抗政府的暴力镇压。1990年2月12日,经过27年的铁窗生涯,曼德拉终于获释。

    抗争,是曼德拉的人生主题词,但他并没有止于抗争,重获自由后,他深知,解决南非问题的关键是黑人与白人之间的和解。没有曼德拉,就无法疗治南非的伤痛,就无法弥补分歧,也就没有新南非。

    当然,在曼德拉的壮丽人生中,不能不提德克勒克——南非种族隔离时代的最后一位总统,1990年,时任南非总统德克勒克解除对非国大的禁令,同年2月11日,曼德拉在被囚禁27年后重获自由。1993年,曼德拉和德克勒克获得诺贝尔和平奖。

    对抗不如对话,和解才是出路。 曼德拉很谦卑,他说,“进步绝不是个人努力的结果,它永远是集体努力的结果,是集体的胜利。”

    他怀抱热望,“在未来的南非,不论种族和肤色,人人和睦相处”。曼德拉不幸去世,他的抗争精神、他的和解思想,以及对世界的美好期盼,都值得品味。

    8.急需一篇政治新闻广播稿

    中新网3月4日电 十一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4日上午举行新闻发布会,大会发言人李肇星在回答中新社记者关于“圆明园兔首鼠首铜像拍卖”提问时说,中国有句话,叫做“君子爱财、取之有道”。你把这样的文物、抢夺来的文物拿来拍卖,不能算“有道”。

    李肇星指出,中国愿意和世界各国和平相处、友好相处,争取在共同发展当中互利共赢。中国十分珍惜中法友好关系,十分珍惜中国人民和法国人民的友谊。

    李肇星说,“圆明园兔首鼠首铜像拍卖”事件之所以引起引起了很大反响,中国公民议论很多,有的已经表达了愤慨。对这个问题,全国政协发言人赵启正、外交部发言人,以及国家文物局都已经作了比较详尽的回答,讲得都很清楚。

    李肇星说,这次拍卖引起那么大的反响,我个人感到,原因之一就是它发生在一个有着光荣的文化传统的巴黎,一个在欧洲文艺复兴当中发挥过很好的作用的巴黎,一个出现过那么能够明辨是非、主持公道的维克多·雨果这样的大作家的法国。拍卖从中国——一个发展中国家——过去盗过来的、抢过来的宝贵文物,人们当然感到意外,也感到震惊。

    李肇星说,说得轻一点,这种拍卖不能给拍卖者的祖国的好传统带来任何光荣,结果可能是恰恰相反。

    “的确,文化是没有国界的,但是任何和文化有关的人是有祖国的。不管你是哪国人、你干什么事情,应该想想不要使自己祖国的名声受到伤害。”

    李肇星说,即使你拍卖成功,一切都顺利,得了好多钱,放在家里,能够心安理得地享受吗?现在看,你伤害了一个从来没有做过对不起你的事情的国家人民的感情,结果你们享受着这样的收入,你能幸福吗?你的良知不会感到尴尬,甚至可怜吗?法国人民和其他国家人民一样,都热爱自由。法国的邻国西班牙有一位作家叫塞万提斯,他说过“真正的自由是把握好自己”。损害了别人的尊严,自己的尊严也会受害。

    李肇星还说,还有一点,恰好是在巴黎,有教科文组织的总部。教科文组织早在1976年就通过一项公约,那就是各个成员国达成共识,要把从别的国家抢来的文物归还给原来的国家。

    最后,李肇星对会场的记者说,我希望在座各位,大家都是受过良好教育的,都是所谓“无冕之王”。“无冕之王”更要多做有利于提高全世界人民道德素质的事情,让我们共同建设一个和谐的、和平的、大家获得愉快的世界。(据中国政府网文字直播)

    9.求最新时政新闻演讲稿(急

    四成网友称有举报腐败义务 部分人担心遭报复 在刚结束的两会上,最高人民检察院检察长曹建明指出,2008年共立案侦查涉及国家工作人员的商业贿赂犯罪案件10315件,涉案金额21亿余元;立案侦查贪污贿赂大案17594件,重特大渎职侵权案件3211件;查办涉嫌犯罪的县处级以上国家工作人员2687人,其中厅局级181人、省部级4人,会同有关部门加强境内外追逃工作,抓获在逃职务犯罪嫌疑人1200名。

    最高人民法院院长王胜俊指出,法院系统自查违纪违法人员712人,其中追究刑事责任105人。 近日,中国青年报社调中心通过某网站,以“你认为自己有举报腐败的义务吗”为题,对3259人实施的在线调查显示:面对腐败行为,40.1%的人认为自己有举报义务,30.8%的人认为自己没有举报义务,其余29.1%的人表示“不确定”。

    为何仅有41.1%的人认为反腐与普通公民密切相关 “举报是反腐工作的一大利器。只有全民树立起面对腐败积极举报的责任感和义务感,才能真正刨除滋生腐败的土壤。”

    清华大学法律专业研究生张铭说,反腐不能单独依靠某几个部门的力量,必须依靠全民集体编织反腐天网,每个人都应在这张网上扯上一根线。 调查中,像张铭一样认为反腐与普通公民密切相关的人占41.1%。

    35.9%的公众认为反腐败与自己无关,原因是感觉即使举报也没有结果。19.5%的人认为反腐败仅仅是国家有关部门的事情。

    在中国人民大学工作的王浩表示了自己的无奈:“面对腐败行为,每一个有社会良知的人都会感到气愤,每一个公民都应有举报的义务与责任。但是举报责任和是否举报又是两码事,没有合适的渠道,没有所谓的证据,那举报只能是徒劳的。

    很多人会视情况而定是否去举报,毕竟现在举报都要面对很大风险。” 调查发现,如果人们见证了腐败行为,36.4%的人表示会去举报,34.6%的人表示会视情况而定,17.7%的人则表示“不举报”,还有11.4%的人只有在涉及自身利益时才会举报。

    全国政协委员、四川鼎立律师事务所主任施杰在今年两会上的提案是“建议取消网络举报实名制限制”。他认为,目前公众举报还存在各种各样的顾虑,多数是担心举报没有机构受理,起不到什么作用,还有一点就是担心遭到打击报复。

    单单这两点就阻碍了很多人举报的步伐,这不代表公众参与社会公共事务的热情或者责任感不高,我们要反思的是公众诉求的反馈、举报人的保护制度等都有待进一步完善。 调查中,公众给出的阻碍举报的因素排序依次为:担心举报“石沉大海”,得不到反馈(36.4%);担心举报后遭到打击报复(34.9%);担心没有“铁证”,举报没有结果(15.5%);不知道有效的举报渠道(7.1%)。

    民调认同建立完善的举报人保护制度是当务之急 “改革开放30年来,评出的10个反腐名人,其中9人都遭到打击报复。现在的越级上访现象,也说明举报受理机制方面存在问题。

    很多举报得不到有效回应,甚至经过层层转批后回到被举报单位,出现被举报人拿着举报信找举报人谈话的尴尬局面。”中央编译局当代马克思主义研究所所长何增科说。

    他认为,解决这一问题首先要制定《举报法》或者《举报人权益保护法》,有效保护举报人。其次,在举报受理机制上,应将信访机构和监察机构合并,将受理民众信访投诉与对不良行政行为的调查处理结合起来。

    目前的信访部门仅仅起到信访材料报送和转送这种中转站作用,应使两者发生更大的合力作用,做到凡举必查,针对不同的举报方式,给予不同的反馈。对于典型案件和网络公开举报案件,应通过网络及时将处理结果向社会公开,从而更大程度地调动公众举报积极性。

    调查发现,对于我国目前举报制度的改进,35.4%的人首选建立完善的举报人保护制度,34.4%的人认为应充分利用网络渠道,9.9%的人建议充分借鉴香港等地的反腐败经验,6.4%的人认为应做到凡举必查,5.4%的人认为应制定《举报法》,让举报有法可依,5.0%的人支持“加大对举报人的奖励”,3.5%的人选择“鼓励实名举报,但不排斥匿名举报”。 “为了更好地推动公众积极参与反腐,还应在干部任用方面体现引导性。”

    何增科说,中纪委党风室每年搞一个测评,对干部廉洁度进行民意调查,能不能把结果公开,将廉洁调查结果和干部任用结合起来,并接受公众监督? 施杰表示,全民反腐举报氛围的形成绕不开网络举报这一途径。取消网络举报实名限制,会使得网络举报受理不受限,也能实现对举报人最大的善意保护。

    调查显示,公众对有效举报方式的排序依次为:网络曝光(35.8%)、传统媒体曝光(31.3%)、向纪委举报(17.2%)、向检察院举报(11.4%)、向上级政府机关举报(3.3%)、向公安部门举报(0.5%)。 施杰说,纪检部门应以更积极的态度对待公众举报。

    比如设立专门机构处理网络举报,规范网络举报信息的收集、处理和管理程序,设立网络发言人等具体制度等。无论能否立案,都应该给举报人一个回复。

    这是对公众热情和积极性的最起码尊重和支持,也是我们全民反腐的强大助推器。 ---------- 不知道你能不能用啊~~O(∩_∩)O~。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