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范文 > 范文
  • 江姐第一人称朗诵稿件

    1.江姐遗书朗诵

    江姐的一生是短暂的,但她坚贞不屈的革命意志和豪迈的英雄气概深深地打动了我的心。 故事叙述的是只有十岁的江姐为了生活被迫去做工,由于她身材天生矮小,够不到高大的机器,只能坐在特制的高凳上,稍有疏忽就要遭到工头皮鞭的抽打。江姐十九岁

    江姐朗诵遗书

    江姐的一生是短暂的,但她坚贞不屈的革命意志和豪迈的英雄气概深深地打动了我的心。 故事叙述的是只有十岁的江姐为了生活被迫去做工,由于她身材天生矮小,够不到高大的机器,只能坐在特制的高凳上,稍有疏忽就要遭到工头皮鞭的抽打。江姐十九岁

    2.红岩江姐介绍300字

    江姐原型:江竹筠(1920-1949),原名江竹君,四川省自贡市人。

    1928年她随母亲到重庆外婆家寄居,不久,她就进厂当了童工。1932年,进孤儿院小学免费读书。

    1936年考入重庆南岸中学。1939年考入中国公学附属中学读高中,不久加入中国共产党。

    1940年考入中华职业学校会计班,任该校党组织负责人。1941年,任中共重庆新市区区委委员。

    1943年,与彭咏梧同志假扮夫妻,协助其工作.1944年去成都,考入四川大学农学院学习,并以学生身份做群众工作。1945年,组织上安排她与彭咏梧正式结为夫妻.1946年7月回到重庆搞学运工作,帮助西南学院和女子师范e79fa5e98193e4b893e5b19e31333337626262学院分别建立了中共党组织及党的外围组织“六一社”,领导学生开展抗议美军暴行和反饥饿、反内战运动。

    1947年协助彭咏梧领导<<挺进报>>,负责稿件传递及发行工作。1947年11月,以下川东地委委员、川东临委联络员身份随彭咏梧一道离渝去下川东开展武装斗争。

    1948年1月。彭咏梧在云阳、奉节暴动中牺牲。

    她回重庆向川东临时工委汇报情况后,要求重返下川东工作。6月14日,因叛徒出卖,江竹筠及其他一批同志被捕,押往重庆,关押在中美合作所“渣滓洞”监狱。

    在狱中,特务头子徐远举得知她是川东临时工委联络员、下川东地委委员,掌握着川东云阳、奉节、巫溪、巫山等县党组织和游击队的情况,便妄图从她身上打开暴动地区缺口。徐远举及其手下特务接连对她进行刑讯,用夹手指、坐老虎凳、灌辣椒水等酷刑折磨她,致使她一次次痛昏过去,但她始终未吐露一点情况,表现了共产党人视死如归的英雄气概。

    1949年11月14日,江竹筠与其他三十名难友一道壮烈牺牲于中美合作所集中营内的电台岚垭,年仅29岁。 江姐在临死前还写下了一封托孤遗书,是写给安弟(江姐的表弟谭竹安)当时江姐是用筷子磨成竹签做笔,用棉花灰制成墨水,写下这封遗书,“信里满载着江姐作为一名母亲,对儿子浓浓的思念之情。”

    而这封遗书现在保存在重庆三峡博物馆。而就在2007年11月14日,在江姐牺牲58周年这天,这封人称“红色遗书”的文物终于向世人写开尘封已久的秘密。

    3.歌颂江姐的作文

    江姐原型: 江竹筠(1920—1949),原名竹君,曾用名江志炜,1920年8月20日出生于四川省自贡市大山铺江家湾的一个农民家庭。

    1939年加入中国共产党,不久担任中共重庆新市区区委委员。 1944年夏,经组织安排入四川大学农学院学习,从事党的秘密工作。

    入党后,按党组织的要求,与共产党员彭咏梧扮作夫妻,组成一个“家庭”,作为重庆市委的秘密机关和地下党员学习的辅导中心。1945年与彭咏梧结婚。

    人们习惯称她江姐,以表敬爱之情。 1946年底至1947年初,参加领导重庆学生抗暴运动,并为市委机关报《挺进报》做了大量工作。

    1947年,在“反内战,反饥饿、反压迫”的学生运动高潮中,受中共重庆地下市委的指派,1947年冬随彭咏梧到下川东开展武装斗争,担任下川东地区地工委和川东临委的联络员。负责组织大中学校的学生与国民党反动派进行英勇斗争。

    在丈夫彭咏梧的直接领导下,江姐还担任了中共重庆市委地下刊物《挺进报》的联络和组织发行工作。1947年,彭咏梧任中共川东临时委员会委员兼下川东地委副书记,领导武装斗争。

    江姐以川东临委及下川东地委联络员的身份和丈夫一起奔赴斗争最前线。1948年,彭咏梧在组织武装暴动时不幸牺牲。

    江姐强忍悲痛,毅然接替丈夫的工作。她说:“这条线的关系只有我熟悉,我应该在老彭倒下的地方继续战斗。”

    1948年6月14日,由于叛徒的出卖,江姐不幸被捕,被关押在重庆渣滓洞监狱。受尽了国民党军统特务的各种酷刑,老虎凳、吊索、带刺的钢鞭、撬杠、电刑……,甚至竹签钉进十指。

    特务妄想从这个年轻的女共产党员身上打开缺口,以破获重庆地下党组织。面对敌人的严刑拷打,江姐始终坚贞不屈,“你们可以打断我的手,杀我的头,要组织是没有的。”

    “毒刑拷打,那是太小的考验。竹签子是竹子做的,共产党员的意志是钢铁铸成的!”她关怀难友,参与领导狱中斗争,被亲切地称为“江姐”。

    1949年11月14日,在重庆即将解放的前夕,江姐被国民党军统特务杀害于歌乐山电台岚垭,为共产主义理想献出了年仅29岁的生命。 江姐在临死前还写下了一封托孤遗书,是写给安弟(江姐的表弟谭竹安)当时江姐是用筷子磨成竹签做笔,用棉花灰制成墨水,写下这封遗书,“信里满载着江姐作为一名母亲,对儿子浓浓的思念之情。”

    而这封遗书现在保存在重庆三峡博物馆。而就在2007年11月14日,在江姐牺牲58周年这天,这封人称“红色遗书”的文物终于向世人写开尘封已久的秘密。

    信中大概说道:“我们有必胜和必活的信心,自入狱日起(上一年6月),我就下了两年坐牢的决心,现在时局变化的情况,年底有出牢的可能……我们在牢里也不白坐,我们一直是不断的在学习……我们到底还是虎口里的人,生死未定……假若不幸的话,云儿(指江竹筠、彭咏梧两烈士的孩子彭云)就送给你了,盼教以踏着父母之足迹,以建设新中国为志,为共产主义革命事业奋斗到底。孩子们决不要骄(娇)养,粗服淡饭足矣……” 回答者: yaowei996 - 一级 2008-10-19 08:47。

    4.赠红岩书里的江姐一首诗是 自编诗

    《红岩》是国民党集中营的幸存者罗广斌、杨益言创作的长篇小说。

    它主要叙述了1948年在国民党的统治下,处在黎明前最黑暗的时刻的共产党员在渣滓洞中,敌人为了得到口供,妄图用炎热、蚊虫、饥饿和干渴动摇革命者的意志,但在共产党员的坚强意志前,敌人却是一筹莫展,一败涂地。1961年12月,正式出版,此书重印113次,册数则超过了一千万。

    为红色经典作品,轰动一时。作者于1957年写出了革命回忆录《烈火中永生》,随后在这个基础上创作了此长篇小说《红岩》,后改编为红色电影《烈火中永生》。

    5.朗读江姐给弟弟的一封信带有什么样的情感

    在亿万中国人的心中,江姐是革命意志坚强的代表。

    她的一句名言曾激动了无数人的心——“严刑拷打算不了什么,竹签子是竹子做的,而共产党员的意志是钢的。” 江竹筠这位看似文弱的女性有那样坚强的表现,是由于对旧社会及其代表国民党反动派的极度仇恨,也是由于对共产党领导的新中国的无限向往。

    当新中国的五星红旗在天安门升起时,她和渣滓洞里的难友们虽不知国旗的图案,却也以憧憬的心情商议着绣制这面代表解放的旗帜——尽管她们知道自己已看不到胜利的那一天。 在四川大学期间,江竹筠学会了俄语,并阅读来自苏联的书籍和报刊。

    1944年暑假回到重庆时,她参加了中苏友协招待会,会上放映了苏联故事影片《丹娘》——英勇不屈的卓娅成了江竹筠心目中的楷模。在狱中她受酷刑后,难友们把她称为“中国的丹娘”。

    当年的革命需要这种时代精神,而后人在为理想而奋斗时,同样能够从江竹筠身上得到教益。 ■并肩战斗了两年的假夫妻,终于结成了真伴侣。

    唯一的爱子寄养在别人家里;为了革命工作,她做了绝育手术 ■江竹筠路过城门时突然看到丈夫头颅,一时心如刀绞,为防旁边的敌人发现,还要表现得镇定自若 在江竹筠身上,寄托了革命的英雄主义和革命的浪漫主义两种精神的融合。她是一位坚强的战士,也是一个好妻子和好母亲,最后为了革命事业又舍弃了她难舍的一切。

    1943年4月,党组织派23岁的江竹筠以假夫妻的身份,配合地下党重庆市委领导人之一的彭咏梧开展工作,主要任务是负责通信联络。他们二人只有夫妻之名,实际上还是领导与被领导、上级与下级之间的关系。

    在工作中,老彭十分关心江竹筠的安全。为了躲避重庆特务的跟踪,翌年,老彭让她报考成都的四川大学——那里号称民主堡垒,比较安全。

    江竹筠只读过一年高中,却向老彭保证:“为了完成党交给的任务,我愿意拼命!”经过3个月的复习,她终于考上了四川大学,老彭则经常以丈夫的名义去看望并布置工作。 1945年,经组织批准,并肩战斗了两年的彭咏梧和江竹筠结为夫妇。

    一年后,儿子彭云出世。夫妇俩把孩子寄养在别人家里。

    江竹筠为了在地下斗争中轻装上阵,毅然做了绝育手术。1947年秋,彭咏梧、江竹筠夫妇奉中共南方局的指示赴川东打游击。

    翌年春节前夕,彭咏梧在战斗中壮烈牺牲,头颅被敌人割下挂在城门上示众。江竹筠路过城门时突然看到这一情景,心如刀绞,为防旁边的敌人发现,还要表现出镇定。

    此后,她继续战斗在川东的门户万县。 江竹筠被捕后仍时时惦念着自己的儿子。

    1949年初秋,她利用一个难友出狱的机会,事先用竹签蘸着棉花灰对水调成的“墨汁”,给同样是共产党员的哥哥江竹安写了一封信:“假如不幸的话,云儿(指彭云)就送给你了,盼教以踏着父母之足迹,以建设新中国为志,为共产主义革命事业奋斗到底。” ■毛泽东看到江姐牺牲那场戏时,曾动感情地说:“为什么不把江姐写活?我们的人民解放军为什么不去把她救出来?” 几十年来,“江姐”要比烈士本名——江竹筠的知名度高得多,她身穿旗袍外罩毛线背心的服装样式也曾被人称为“江姐式”。

    这虽然要归功于艺术作品的形象塑造,更重要的还在于烈士本人的事迹感人。 重庆刚解放时,罗广斌在一本小册子中发表了《江竹筠烈士小传》。

    罗广斌是由江竹筠介绍入党,并在她的领导下工作。他被关入“渣滓洞”监狱后,江姐通知狱中的难友“此人可靠”。

    1951年纪念建党30周年时,重庆《大众文艺》发表了杨益言所写的《圣洁的血花》征文,也是以江竹筠烈士为题材的。1959年,中国青年出版社出版发行了28万册的《在烈火中永生》。

    此后,罗广斌、杨益言以3年的艰苦创作写出长篇小说《红岩》。此书仅国内就先后发行800多万册,可以说影响了一代人。

    烈士的事迹不仅被作为长篇小说的素材,而且还被搬上了舞台、银幕和屏幕,很多著名的表演艺术家都以能够扮演江姐为荣。如歌剧《江姐》,是1964年由解放军空军政治部文工团首度排练和演出的,公演后很快在全国引起轰动。

    在风风雨雨的35年间,她经三代演员四度复排,前后共演出460余场,被赞誉为中国歌剧史上里程碑式的作品。其中的唱段如《绣红旗》、《红梅赞》等脍炙人口,被广为传唱。

    老一辈革命家也深深为江姐的英雄事迹所折服。据《红岩》作者之一的杨益言回忆,当年毛泽东观看空政文工团演出的歌剧《江姐》时,看到壮烈牺牲那场戏,他禁不住动了感情,曾感慨而又不无遗憾地对身边的工作人员说:“为什么不把江姐写活?我们的人民解放军为什么不去把她救出来?”。

    6.第一人称朗诵素材

    菊花香(唐磊)

    我曾经有过梦想,

    你能做我的新娘.

    朝朝的盼,

    夜夜的想,

    菊花何时吐露芬芳?

    曾经的年少轻狂,

    有多少儿女情长.

    花开花落人世无常,

    岁月流淌像梦一场.

    你曾说:

    到秋天菊花都开放,

    我会为你穿上那件美丽的红装.

    誓言像花儿般随风飘向远方,

    青春散场留下了永恒的伤.

    秋天来了,

    叶子红了.

    这季节我收获了悲伤,

    菊花开了满天的香,

    你却早已不在我的身旁

    7.急

    《中国人,不跪的人》 作者:王怀让 你见过昆仑跪吗? 没有! 昆仑-- 那是我们中国 骄傲的腰背! 你见过长城弯腰吗? 没有! 长城-- 那是我们民族 自豪的脊椎! 不会下跪! 我们母亲的血液中 没有跪的基因! 不会下跪! 我们父亲的骨骼里 没有跪的骨髓 不会下跪! 我们的母亲河啊 她只会养育吐气和扬眉 而不会养育下跪-- 李大钊不会下跪 他那黑色的长衫 让黑色的夜晚在他的面前 打颤后退! 方志敏不会下跪 他那白色的稿纸 把白色恐怖在他面前 焚毁烧碎! 叶挺不会下跪 他的诗句“为人进出的门紧锁着” 和“为狗爬出的洞敞开着” 己成为分开 人与动物的界碑! 江姐不会下跪 她绣出的红旗 和她穿着的红衣 己成为人间 永不凋谢的红梅! 于是,正义站起来了 倒下的只是犯罪! 正气站起来了 倒下的只有败类 真理站起来了 倒下的只有邪恶 人民站起来了 倒下的只有魔鬼。

    听,一个洪亮的声音: 激荡于天地之间 回响在千山万水 “中国人民 从此 站起来了!” 站起来,站起来 站起来才能走路-- 我们走出了京广 走出了陇海 又走出了京九 那千重山 万重水…… 站起来,站起来, 站起来才能起飞 我们飞出了卫星 飞出了火箭 又飞出了“长二捆” 那满天风 一声雷…… 站起来,站起来! 站起来才能跳高-- 我们跳上了葛洲坝 跳上了三峡 跳上了东方明珠 看人间灯火 天上星辉…… 站起来,站起来, 站起来走进奥运-- 起跑才更振奋 冲刺才更无畏! 今天,在人类的赛场上 五星红旗 是多么的叫人 泪流血沸…… 让我们永远铭记, 我们中国人,是不跪的人 我们--对谁,对谁也不下跪 我们--永远,永远也不下跪! 我们中国人, 永远,永远,永远顶天立地。

    江姐第一人称朗诵稿件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