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教育实践活动总结大会讲话

1.只要思想不滑坡办法总比困难多,,这里面说的不滑坡是什么意思
思想上松一寸,行动上就会散一尺。作风出问题,根本在于思想出问题。如果“总开关”没拧紧,各种出轨越界、跑冒滴漏就在所难免。
在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总结大会上强调,思想上的滑坡是最严重的病变。有什么样的思想,就有什么样的作风。“四风”问题为什么成为久攻不克的顽症?这里有制度缺失、监督不力、文化落后等多种原因,但思想滑坡才是根本。思想一旦滑坡,底线就会逐步失守,行为就会不断越界,作风就会日渐变质。“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欲流之远者,必浚其泉源”。作风越往深处改,就越应触及思想、触及灵魂。
人的思想是不断变化的。思想认识问题一时解决了,不等于永远解决。就像房间需要经常打扫一样,思想上的灰尘也要经常打扫,做到“时时勤拂拭,勿使染尘埃”。彭德怀元帅曾深有体会地说:“我们是共产党人,应该比古人更高明些吧!我们能不能做到一日一省,一周一省,半月或一月一省呢?我是一月一省吾身,不管工作怎样忙,每月总要抽出半天时间把自己做过的事认真地检讨一番,看哪些做对了,哪些做错了,以便少犯错误或不犯严重错误。”没有思想上的自省就不会有行动上的自觉。让好作风成为新常态,首先需要筑牢思想的大堤,严防蝼蚁之穴,严禁“豆腐渣”工程。
古人云:“操守要有真宰,无真宰则遇事便倒,何以植顶天立地之砥柱?”这次教育实践活动的一个重要经验是,坚持以知促行7a6431333337616439、以行促知,做到教育实践两手抓、两结合。我们应不断加强理论武装,引导官兵树立正确的是非观、义利观、权力观、事业观,以思想自觉引领行动自觉。应加强警示教育,做到警钟长鸣,让官兵受警醒、明底线,心怀敬畏而不心存侥幸,主动在思想上划出红线、在行为上明确界限,真正敬法畏纪、遵规守矩。
无论是从严治党,还是改进作风,既离不开教育,也离不开制度。只有二者同向发力、同时发力,哪一手都不软,才能为打赢作风建设这场攻坚战、持久战破除思想障碍,增添精神动力,提供制度支持。
2.无论是行政还是党建,拧成一股绳
一、不明确责任、不落实责任、不追究责任,就做不到从严治党 经过这些年努力,各级建立了党建工作责任制,党委抓、书记抓、各有关部门抓、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党建工作格局基本形成。
“然而,是不是各级党委、各部门党委(党组)都做到了聚精会神抓党建?是不是各级党委书记、各部门党委(党组)书记都成为了从严治党的书记?是不是各级各部门党委(党组)成员都履行了分管领域从严治党责任?”总书记在教育实践活动总结大会上发出的“治党三问”振聋发聩、发人深省。事实上,现实情况诚如总书记所指出的,“一些地方和部门还难以给出令人满意的答案”。
在一些领导干部眼中,抓党建同抓发展相比要虚一些,不容易出显绩,一年开几次会布置一下就可以了,不必那么上心用劲。 不是吗?在有的地方,党委书记大会小会公开宣扬,GDP才是“硬道理”,其他工作都是“副业”,党建也不例外;在有的地方,除了“七一”前夕例行开一次表彰会,党委整年都没开展过一次专题党建活动;在有的地方,一些领导干部甚至认为“抓党建会影响业务工作,要党建活动给业务工作‘让路’”…… 也有一些人认为,在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从严治党面临两难选择:过宽没有威慑力,会导致越来越多人闯“红线”,最终法不责众;过严会束缚人手脚,影响工作活力,干不成事,甚至还会影响自己的选票。
“这些认识都是不对的。”总书记强调,“从严治党,必须增强管党治党意识、落实管党治党责任。
历史和现实特别是这次活动都告诉我们,不明确责任,不落实责任,不追究责任,从严治党是做不到的。” 不抓党建,就是失职;抓不好党建,就是不称职。
党建工作责任制,关键人就是各级党组织“一把手”。只有抓“一把手”,实现“一把手”抓,才能一级带一级、层层落实到位。
记者注意到,目前不少地方已经出台相关机制,一个共同特点是,十分突出党委(党组)书记的主体地位,把抓党建工作责任制的重点放在党委(党组)书记上。 近年来,一些地方开始探索建立党建工作的倒逼机制,譬如通过党建专项述职制度,倒逼党委书记增强抓党建工作的责任感与自觉性。
“‘落实从严治党责任’是要求全党特别是领导干部,对新时期从严治党的必要性和重要性有充分认识,并自觉承担起抓党建的责任。”中央党校党建教研部副主任戴焰军认为,只有从思想深处真正重视起来,在落责、追责机制方面健全起来,党建工作责任制才能成为“硬约束”,而不是“橡皮筋”。
二、抓好党建,是各级党组织最大的政绩 “各级各部门党委(党组)必须树立正确政绩观,坚持从巩固党的执政地位的大局看问题,把抓好党建作为最大的政绩。”连日来,总书记的这一论断在社会上引起强烈反响。
反观现实,情况仍不容乐观,“把经济发展指标搞上去就是最大政绩”的思维在很多地方依然“惯性滑行”。 长期以来,一些地方对GDP推崇备至、顶礼膜拜,有的领导干部对“数据”十分敏感,满脑子“跨越式”、言必称“增长率”。
结果呢?经济发展指标虽然上去了,但能耗也跟着上去了,环境更是严重污染了,有的产业附加值不高,有的甚至还欠下一屁股债。更为严重的后果是,如果经济发展“一条腿”畸长、党建工作“一条腿”畸短,还会进一步对当地的政治生态产生消极影响,甚至“催化”腐败现象的发生。
以最近颇受关注的山西省委常委“大换血”为例,虽然山西近年来“全省经济社会发展取得新的成绩”,但是,“山西省的政治生态存在不少问题,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形势严峻”。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央书记处书记在9月1日召开的山西全省领导干部大会上要求全省广大干部,“贯彻好党要管党、从严治党的要求,真正把党建工作责任落到实处”。
中央党校教授辛鸣表示,“总书记指出,‘如果我们党弱了、散了、垮了,其他政绩又有什么意义呢?’这一论断清醒而深刻,值得广大党员、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时时深思:什么是政绩、为谁创造政绩、如何创造政绩?” “抓党建就是抓发展,抓发展必须抓党建。”道理易懂,行之却不易。
也正因为如此,总书记在讲话中特别强调,“各级党委要把从严治党责任承担好、落实好,坚持党建工作和中心工作一起谋划、一起部署、一起考核,把每条战线、每个领域、每个环节的党建工作抓具体、抓深入,坚决防止‘一手硬、一手软’。” 受访党建专家表示,总书记重要讲话中的这些新论断,必将对领导干部树立正确政绩观起到鲜明的指引作用。
三、对各级党组织负责人的考核,首先要看抓党建的实效 对领导干部的考核问题自去年以来颇受高层重视。特别是去年12月,中组部印发《关于改进地方党政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政绩考核工作的通知》,引起社会广泛关注。
这一新政虽只有短短8款条文,但透出的鲜明导向和坚定口吻,譬如“不再简单以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率论英雄”的导向,让人印象深刻。 “对各级各部门党组织负责人特别是党委(党组)书记的考核,首先要看抓党建的实效,考核其他党员领导干部工作也要加大这方面的权重。”
如今,在谈到如何用好考核这。
3.关于四进四信,三严三实的3000字征文
开展"三严三实"专题教育,是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延展深化
首先“三严三实”专题教育是对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延展深化。群众路线是党的根本工作路线,坚持党的群众路线,是党在长期革命和建设中制胜的法宝,要在新形势下不断发扬光大。“三严三实”专题教育是在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新形势下,党对群众路线的又一次继承与发展,是对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巩固和拓展,二者是一脉相承的。
其次,“三严三实”专题教育是加强党的思想政治建设和作风建设的重要举措。在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总结大会上强调,“作风建设永远在路上,永远没有休止符”、“活动收尾绝不是作风建设收场”、“全党要以此为起点,在从严治党上继续探索、不断前进”。“三严三实”专题教育正是贯彻落实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的具体行动,是在新形势下坚持“全面从严治党”的探索与实践,必将在新的起点上把党的思想政治建设和作风建设不断引向深入。
最后,“三严三实”专题教育不分批次、不划阶段、不设环节,不是一次活动。这与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有所区别,这个区别主要是形式上的不同,但本质上是相同的,都是对群众线路的继承与发展。“三严三实”专题教育要融入到领导干部经常性学习教育之中,贯彻于党员干部教育的全过程,内化于党员干部的日常具体工作和生活之中。
4.群众满意不满意是党做好一切工作的价值取向和根本标准
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总结大会上的重要讲话中指出:“让群众满意是我们党做好一切工作的价值取向和根本标准,群众意见是一把最好的尺子。这次活动在坚持自我教育为主的同时,注重强化外力推动,坚持真开门、开大门,让群众参与,让群众监督,诚恳请群众评判。……实践证明,集中教育活动必须打开大门、依靠群众,让群众来监督和评判,才能做到不虚不空不偏。”
通过开门搞活动,依靠群众,让群众来监督和评判,这场自上而下的活动让广大党员、干部在精神上补了“钙”,增进了同群众的感情,拉近了和群众的距离,也增强了为群众服务的本领。更值得肯定的是,党员干部在活动中还看到了自身存在的差距,那种“翘着二郎腿等着听汇报”的思想不见了,“下到田间地头工厂一线察看民情”的做法增多了。这也充分证明:“知屋漏者在宇下,知政失者在草野”,从严治党必须依靠人民。
祝你顺利,如果对回答满意,请采纳,这年头助人为乐也不容易,鼓励鼓励热心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