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范文 > 范文
  • 初一的地理知识点总结

    1.【初一地理上册知识点】

    第一章:地球和地球仪1、形状:地球是一个两极稍扁、赤道略鼓的不规则球体.2、大小:半径:6371千米;极半径:6357千米;赤道周长:4万千米.3、地球仪:地球仪是地球的模型.(在地球仪上找出地轴、两极、赤道)4、经线: 经线特点:所有经线一样长;经线都指示南北方向;经线是一个半圆.经度:0°—180°;0°经线为本初子午线,以东为东经,用字母E表示,0°经线以西为西经,用字母W表示;5、纬线:纬线特点:纬线长短不一,赤道最长,向南北两极逐渐缩短;纬线都指示东西方向;纬线是一个完整的圆.纬度:0°—90°;0°纬线为赤道,赤道以北为北纬,用字母N表示;赤道以南为南纬,用字母S表示.6、低中高纬的划分:南北半球,0°—30°为低纬度,30°—60°为中纬度,60°—90°为高纬度.7、东西半球的划分:以20°W和160°E组成的经线圈为界;20°W以东、160°E以西为东半球;20°W以西、160°E以东为西半球;8、能在地球仪上利用经、纬网确定地球上任何一个地点的位置.9、地球的自转:方向:自西向东;周期:一天(24小时);自转中心:地轴.地理意义:产生了昼夜更替和时间的差异.10、地球的公转:公转中心:太阳;方向:自西向东;周期:一年;公转轨道:椭圆.地理意义:产生了季节的变化和昼夜长短的变化.11、五带的划分:第二章:地图1、比例尺的表示方法:文字式、线段式、数字式2、比例尺大小的比较:分母越大,比例尺越小;分母越小,比例尺越大.3、比例尺越大,表示的范围越小,内容越详细;比例尺越小,表示的范围越大,内容越简单.4、比例尺=图上距离÷实地距离5、地图上方向的表示方法:一般的地图,用一般定向法:面向地图,上北下南,左西右东.有指向标的地图,用指向标定向法:指向标的箭头方向一般指向北方.有经纬网的地图,用经纬网定向法:经线指示南北方向,纬线指示东西方向.6、图例:地图上表示各种地理事物的符号.(要记住常用的图例)7、注记:地图上,用来说明山脉、河流、国家、城市等名称的文字,以及表示山高、水深的数字8、海拔(绝对高度):地球表面某一地点高出海平面的垂直距离. 相对高度:地球表面某一个地点高出另一地点的垂直距离. 等高线:在地图上海拔高度相同点的连线.9、在等高线地形图上,等高线密集,表示坡度较陡;等高线稀疏,表示坡度较缓.10、由等高线的特点判断地形: 山顶:等高线中间高,四周低. 山脊:等高线向低处凸出. 山谷:等高线向高处凸出. 鞍部:两侧的等高线比较高. 陡崖:多条等高线重叠的地方.第三章:世界的陆地和海洋1、地球表面的水陆面积比例:海洋71%,陆地29%,三分陆地七分海洋.2、七大洲:亚洲、非洲、北美洲、南美洲、南极洲、欧洲、大洋洲.(按面积由大到小排列) 四大洋: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北冰洋.(按面积由大到小排列) 能在世界地图上准确找出七大洲、四大洋的分布.3、大洲之间的分界线: 亚洲、欧洲:乌拉尔山、乌拉尔河、大高加索山、土耳其海峡. 亚洲、非洲:苏伊士运河. 北美洲、南美洲:巴拿马运河. 亚洲、北美洲:白令海峡.4、陆地地形包括平原、高原、山地、丘陵、盆地五大类.5、在地形图上能找出喜马拉雅山、科迪勒拉山、青藏高原、亚马孙平原.6、阅读大洲地形图,判断大洲的地形大势.7、板块构造学说:地球表层的岩石圈由六大板块拼合而成,分别是亚欧板块、非洲板块、印度洋板块、太平洋板块、美洲板块、南极洲板块.板块的内部比较稳定,板块的边缘地壳运动比较活跃,容易形成火山和地震.8、全球两大火山地震带:环太平洋火山地震带和地中海—喜马拉雅山火山地震带.第四章:世界的气候1、天气:一个地方短时间内的大气状况(风雨、冷热、阴晴等),天气是短时间的,经常变化的. 气候:一个地方多年的天气平均状况,气候是长时间的,比较稳定的.2、知道常用的天气符号.3、气温是指大气的温度,单位是℃,测定方法用温度计.4、一天中的气温有变化,陆地最高气温一般出现在午后2时左右,最低气温出现在日出前后. 一年中的气温有变化,北半球陆地月平均最高气温是7月份,最低气温是1月份,南半球相反.5、气温日较差:一天中的最高气温与最低气温的差值. 气温年较差:一年中最热月的平均气温与最冷月的平均气温的差值.6、气温的垂直变化:同一地点,海拔每升高100米,气温下降0.6℃.7、学会阅读世界年平均等温线图.8、世界年平均气温的分布规律:全球气温从低纬度向高纬度递减;同纬度海洋和陆地气温不一样;同纬度高原、山地气温低,平原气温高.9、学会阅读气温曲线图.10、降水:空气中的水汽以雨、雪、雹等形式降落大地面,称为降水.测定方法用雨量器,单位是毫米(mm).11、能分析一个地方降水的季节变化.12、学会阅读世界降水量分布图.13、世界降水的地区差异:赤道地区降水多,两极地区降水少;南、北回归线附近,大陆东岸降水多、西岸少;温带地区,大陆内部降水少、沿海降水多;山地迎风坡降水多,背风坡降水少.14、学会阅读降水柱状图.15、世界气候的主要影响因素:纬度位置、海陆位置、地形等.16、知道主要的气候类型及分布.17、能举例说明。

    2.初一地理知识总结

    请问是上学期的还 记忆的秘诀是重复,每天只读一遍,连续读七天,智力一般的人可记住90%,何况聪明的你!第一部分 必须记住的地理知识要点(卷面分值60%—80%)1.地球是个两极稍扁赤道略鼓的球体。

    地球平均半径6371千米2.坐地日行八万里,巡天遥看一千河。赤道周长40000千米。

    地球表面积5.1亿平方千米。3.在地球仪上能画出无数条经线和纬线。

    经线的形状是半圆,指示南北方向,长度都相等;纬线的形状是圆,指示东西方向,长度以赤道最长、往两极递减。 4. 为了区别出各条经线和纬线,人们给它们标定了不同的度数,分别叫做经度和纬度。

    经线又叫子午线,0度经线即本初子午线,以西称西经,用“W”表示,以东称东经,用“E”表示;0度纬线即赤道,以北称北纬,用“N”表示,以南称南纬,用“S”表示。5.0度经线又称本初子午线,经过了英国伦敦格林尼治天文台原址。

    东经180与西经180合二为一,就叫180度经线。6.0度纬线是赤道,北纬90度是北极点,南纬90度是南极点,它们是两个地点。

    7.赤道把地球划分为南北两个半球,160°E和20°W组成的经线圈把地球划分为东西两个半球。8.地球绕轴转是自转,周期是一天;绕日转是公转,周期是一年,方向都是自西向东。

    因为地球自转是自西向东的,在地球上日月星辰都是东升西落的9.地球自转导致两个后果:一是昼夜交替,二是地球上经度不同的地方时间不同即时间差。10.地球公转时,地轴倾斜角度不变导致两个后果:形成了春、夏、秋、冬四季和五带。

    .地球上南北半球季节相反。11.地球在公转时,地轴是倾斜的,总是指向北极星附近。

    春分日(即3月21日前后)太阳直射赤道,夏至日(6月22日前后)太阳直射北回归线(23.5°N纬线),秋分日(9月23日前后)太阳直射赤道,冬至日(12月22日前后)太阳直射南回归线(即23.5°S纬线)。12.人们根据太阳热量在地表的分布状况,把地球表面划分为五个带:热带、北温带、南温带、北寒带和南寒带。

    热带和温带以回归线为界,温带和寒带以极圈为界。13.地图三要素是:比例尺,方向,图例。

    1)1:1000000的意思是:图上一厘米代表实地一百万厘米。千米化厘米加五个零。

    分母越大比例尺越小,内容越简略。分母越小比例尺越大,内容越详细2) 比例尺=图上距离/实地距离,又叫缩尺。

    在相同图幅下,比例尺越大,表示的范围越小,内容越详细;相反,比例尺越小,表示的范围越大,内容越简单。如画一张郴州地图,应用比例尺大的地图,而画世界地图则用比例尺小的地图。

    3)方向的确定有三种基本方法:一般定向法、指向标定向法和经纬网定向法。①一般定向法即:(面向地图)上北下南、左西右东;②指向标定向法即:指向标指示的方向为正北方; ③经纬网定向法即:经线指示南北,纬线指示东西。

    14.地面某个地点高于海平面的垂直距离是海拔。高出另外一个地点的垂直距离是相对高度。

    15.等高线密集的地方坡陡。等高线重合是悬崖。

    等高线闭合处为山顶。两山之间是鞍部。

    山谷-等高线弯曲部分向高处凸出。山脊-等高线弯曲部分向低处凸出。

    16.可以直观地表示地面上沿某一方向地形的起伏状况的地形图是地形剖面图。17.地球上七分海洋三分陆地。

    无论怎样平分地球,任何一半球都是海洋面积大于陆地面积。全球陆地共分为七大洲,按面积从大到小排列即亚洲、非洲、北美洲、南美洲、南极洲、欧洲、大洋洲。

    四大洋的面积大小依次为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北冰洋。18.被赤道穿过的大洲有亚洲、非洲、南美洲、大洋洲;被赤道穿过大陆的大洲有非洲和南美洲。

    南极洲和北冰洋分别是跨经度最广的大洲和大洋。19.亚欧两洲以乌拉尔山脉,乌拉尔河,大高加索山脉,土耳其海峡为界。

    20.亚非两洲以苏伊士运河为界。南北美洲以巴拿马运河为界。

    21.海陆变迁的主要原因是地壳的变动和海平面的升降,次要原因是人类的活动22.德国科学家魏格纳提出了大陆漂移假说。20世60年代,地球科学研究表明,大陆漂移是由板块运动引起的。

    板块学说认为,全球大致划分为六大板块,即亚欧板块、非洲板块、印度洋板块、太平洋板块、美洲板块、南极洲板块。其中太平洋板块几乎全在海洋上。

    板块内部较稳定,板块交界处多火山、地震、高大的山脉。23.世界两大火山地震带:一是环太平洋沿岸地带;二是地中海-喜马拉雅山脉地带。

    因为这些地带是板块与板块的交界地带,地壳比较活跃。喜马拉雅山是亚欧板块与印度洋板块挤压形成。

    24.天气是短时间的,多变的,用阴晴,风雨,冷热来描述。 气候是长时间的,稳定的,气候要素一是气温,二是降水25.一天中的最高气温出现在午后2时左右,最低气温出现在日出前后。

    一年中的气温,北半球陆地上7月最高,1月最低。海洋上8月最高,2月最低。

    南半球季节相反。26.在卫星云图上,蓝色表示海洋,绿色表示陆地,白色表示云雨区,白色愈浓,表明雨下的愈大。

    天气的描述内容 阴晴、降水概率、风向、风力大小、气温 气温、降水、气压、风注:降水概率表示降水的可能性的大小。降水概率为100%,表示肯定“有雨”;降水概率为0,表示肯定“无雨”。

    气温是大气冷热的程度。

    3.初一地理知识点

    转抄;1、九大行星 水金地火木土天,海王冥王绕外边; 唯有地球生物现,温气液水是由缘①。

    ①温,适宜的温度。气,适宜生物呼吸的大气。

    2、地球特点 赤道略略鼓,两极稍稍扁。 自西向东转,时间始变迁。

    南北为纬线,相对成等圈。 东西为经线,独成平行圈; 赤道为最长,两极化为点。

    3、东西南北半球的划分 西经二十度,东经一百六, 一刀切下去,东西两半球。 南北半球分,赤道零纬度, 四季温带显,南北相反出。

    4、昼夜交替和四季变化 地球自转,昼夜更换。 绕日公转,四季出现。

    自转一日,公转一年。 自西向东,方向不变。

    5、地球五带 地球有五带,全靠四线分; 回归间热带,极圈分寒温; 寒温各有二,五带温不均①。 ①温,指温度。

    6、地图辨方向 地图方向辨,摆正放眼前; 上北下为南,左西右东边。 标图易分辨,经纬网较难; 纬线指南北,东西经线圈。

    极地投影图,定向较特殊: 对于北半球,心北四周南; 北纬圈东西,自转反时走。 对于南半球,心南北四周; 南纬圈东西,自转顺时走。

    7、大洲和大洋 地球表面积,总共五亿一; 水陆百分比,海洋占七一。 陆地六大块,含岛分七洲; 亚非南北美,南极大洋欧。

    水域四大洋,太平最深广; 大西“S”样,印度北冰洋。 板块构造学,六块来拼合; 块内较稳定,交界地震多。

    8、大洋和大洲的位置 洋以洲为界,洲以洋分野。 太平洋为四洋首,位于亚澳两美间。

    大西洋西南北美,东岸临界欧与非。 印度洋临亚非澳,南部三洋水相连。

    北冰洋面为最小,亚欧北美三洲环。 9、七大洲分界和位置 地表十分陆占三,亚欧非洋两美南①。

    亚欧两洲本一体,乌拉高加分两边②; 亚非原本相结连,苏伊运河来割断③; 亚洲北美隔水望,白令海峡在中间; 中美南北来牵线,巴拿运河又阻拦④; 数大洋洲面积小,似断不断亚下边。 亚欧非洋东半球,南北美占西半边, 唯有南极搞独立,冰层覆盖称高原。

    ①洋,大洋洲。两美,南美洲和北美洲。

    南,南极洲。 ②乌拉,乌拉尔山脉和乌拉尔河。

    高加,高加索山脉。 ③苏伊运河,苏伊士运河。

    ④巴拿运河,巴拿马运河。 10、七大洲地形 (1)亚洲 亚洲地形杂,中高四周洼。

    冲积平原广,山地高原大。 江河放射流,水资源可夸。

    (2)欧洲 半岛缘海多,形体分节肢; 山地居南北,中部平原低; 地形平原主,海拔倒第一。 (3)北美洲 东部高原联山地,西部山地接高原。

    东西相间高大陆,世称湖海在其间。 (4)南美洲 安第斯山雄踞西,东部平原高原区。

    地形多为世界最,高原平原列首位。 西部山脉为最长,亚马逊河流域广。

    热带雨林居世首,草原要数潘帕斯。 (5)非洲 平均海拔六百米,号称大陆高原洲, 东部高原连一体,西部沙漠平原有。

    (6)大洋洲 面积小,分两区, 一大陆,二岛屿。 大陆东西高,中部是盆地。

    (7)南极洲 四周环三洋,多年冰雪积; 超过二千米,海拔数第一。 11、海底地形 浅海大陆架,外缘大陆坡; 洋盆海沟岭,洋底不可测。

    12、地形变化 地形变化,内外力加。 沧海桑田,内部力大; 板块运动,拉伸挤压, 断层褶皱,出现高洼; 火山地震,板块缘发。

    外部力量,不可轻它; 风浪水冰,侵蚀变化, 天长日久,削高填洼。 13、天气和气候 天气:短时阴晴雨雪冷热风 气候:多年平均春夏和秋冬 14、气温分布规律 气温分布有差异,低纬高来高纬低; 陆地海洋不一样,夏陆温高海温低, 地势高低也影响,每千米相差6℃。

    9 回复:地理记忆顺口溜(超全~~感谢司马老师) 15、地球变暖危害 大气污染,地球变暖; 冰川融化,沿海被淹。 采取措施,刻不容缓。

    16、风的形成 温高气上升,低压下形成; 气自高压来,流动形成风。 17、地球气压带 高气压带四,低气压带三: 南北五度间,高温气上翻, 赤道低气压,降水造方便; 南北三十度,气流下偏转, 副热高气压,少雨常干旱; 极地气压低,靠近两极点; 南北六十度,副极低压然。

    18、地球风带 气压带相隔,风带共有六: 信风赤道搂,东风两极出, 南北西风带,四十、六十度 19、降水形成条件 空汽饱,气温降; 凝结核,相碰撞; 体重加,雨雪降。 20、降水分布规律 赤道热,降水多: 两极寒,降水难。

    回归线,分西边; 陆西岸,副高带, 信风吹,降水亏; 陆东岸,季风故, 气候温,降水富。 中纬度,居内部; 距海远,气候干。

    21、影响气候的因素 影响气候因素,四个方面兼顾; 纬度位置第一,赤道两极悬殊; 其次要看海陆,远海夏季干酷; 地形也很重要,高寒背风雨勿; 洋流不可低估,暖流到来水富 22、陆地自然带分布与特征 地表气候不一般,植被动物随着变。 九自然带分布谈,热温类型各有三; 亚寒苔原冰原带,另外高山垂直变。

    热带雨林赤道边,高温多雨树参天; 猩猩猿猴时常现,河马大象不少见。 热带草原夹两边,非洲南美最广泛; 干湿两季南北反,稀树密草动物欢; 狮犀斑马长颈鹿,干季向着水草迁。

    热带沙漠回归线,非澳两洲最大片; 草木稀少多沙丘,鸵鸟骆驼耐饿旱。 温带沙漠居陆间,亚美澳非都可见; 夏季高温冬季寒,植被较少能耐干。

    温带草原四季显,多位北半球中间; 雨水较少草尤短,黄羊野兔最常见。 温带。

    4.初一地理知识大全

    世界四大洋,七大洲亚洲:面积4400万平方千米,约占世界陆地总面积的29.4%,是世界第一大洲。

    共有40个国家和地区。人口32.29亿,约占世界总人口的60%,居世界第一位。

    非洲:面积约3000万平方千米,约占世界陆地总面积的20.2%,是世界第二大洲。共有56个国家和地区。

    人口6.62亿,占世界总人口的12.3%,居世界第三位。 北美洲:面积约2400万平方千米,约占世界陆地总面积的16.2%,是世界第三大洲。

    共有37个国家和地区。人口4.32亿,约占世界总人口的8.1%,居世界第四位。

    南美洲:面积约1800万平方千米,约占世界陆地总面积的12%,是世界第四大洲。共有13个国家和地区。

    人口3.02亿,约占世界总人口的5.6%,居世界第五位。 南极洲:面积1400万平方千米,约占世界陆总面积的9.4%,是世界第五大洲。

    南极洲仅有一些来自其它大陆的科学考察人员和捕鲸队,无定居居民。 欧洲:面积约1000万平方千米,约占世界陆地总面积的6.8%,仅大于大洋洲,是世界第六大洲。

    共有37个国家和地区。人口7.23亿,约占世界总人口的13.4%,居世界第二位,是人口密度最大的一洲。

    大洋州:面积约900万平方千米,约占世界陆地总面积的6%,是世界上最小的一个洲。共有24个国家和地区。

    人口2700万,约占世界总人口的0.5%,是除南极洲外,世界人口最少的一洲。 太平洋 太平洋是世界海洋中面积最阔、深度最大、边缘海和岛屿最多的大洋。

    据较多资料介绍,最早是由西班牙探险家巴斯科发现并命名的,“太平”一词即“和平”之意。16世纪,西班牙的航海学家麦哲伦从大西洋经麦哲伦海峡进入太平洋并到达菲律宾,航行其间,天气晴朗,风平浪静,于是也把这一海域不约而同地取名为“太平洋”。

    太平洋位于亚洲、大洋洲、美洲和南极洲之间,北端的白令海海峡与北冰洋相连,南至南极洲,并与大西洋和印度洋连成环绕南极大陆的水域。太平洋南北的最大长度约15900千米,东西最大宽度约为109900千米。

    总面积17868万平方千米,占地球表面积的三分之一,是世界海洋面积的二分之一。平均深度3957米,最大深度11034米。

    全世界有6条万米以上的海沟全部集中在太平洋。太平洋海水容量为70710万立方千米,均居世界大洋之首。

    太平洋中蕴藏着非常丰富的资源,尤其是渔业水产和矿产资源。其渔获量,以及多金属结核的储量和品位均居世界各大洋之首。

    大西洋 大西洋是世界第二大洋。位于南、北美洲和欧洲、非洲、南极洲之间,呈南北走向,似“s”形的洋带。

    南北长大约1.5万千米,东西窄,其最大宽度为2800千米。总面积约为9166万平方千米,比太平洋面积的一半稍多一点。

    平均深度3626米,最深处达9219米,位于波多黎各海沟处。海洋资源丰富,盛产鱼类,捕获量约占世界的五分之一以上。

    大西洋的海运特别发达,东、西分别经苏伊士运河和巴拿马运河沟通印度洋和太平洋,其货运量约占世界货运总量的三分之二以上。 印度洋 印度洋是世界第三大洋。

    位于亚洲、大洋洲、非洲和南极洲之间。面积约为7617万平方千米,平均深度3397米,最大深度的爪哇海沟达7450米。

    洋底中部有大致呈南北向的海岭。大部处于热带,水面平均温度20℃一27℃。

    其边缘海红海是世界上含盐量最高的海域。 海洋资源以石油最丰富,波斯湾是世界海底石油最大的产区。

    印度洋是世界最早的航海中心,其航道是世界上最早被发现和开发的,是连接非洲、亚洲和大洋洲的重要通道。海洋货运量约占世界的10%以上,其中石油运输居于首位。

    北冰洋 北冰洋位于地球的最北面,大致以此北极为中心,介于亚洲、欧洲和北美洲北岸之间,是四大洋中面积和体积最小、深度最浅的大洋。面积约为1479万平方千米,仅占世界大洋面积3.6%;体积1698万立方千米,仅占世界大洋体积的1.2%;平均深度1300米,仅为世界大洋平均深度的三分之一,最大深度也只有5449米。

    北冰洋又是四大洋中温度最低的寒带洋,终年积雪,千里冰封,覆盖于洋面的坚实冰层足有3~4米厚。每当这里的海水向南流进大西洋时,随时随处可见一簇簇巨大的冰山随波飘浮,逐流而去,就像是一些可怕的庞然怪物,给人类的航运事业带来了一定的威胁。

    而且,北冰洋还有两大奇观。第一大奇观:就是那里一年中几乎一半的时间,连续暗无天日,恰如漫漫长夜难见阳光;而另一半日子,则多为阳光普照,只有白昼而无黑夜。

    由于这样,北冰洋上的一昼一夜,仿佛是一天而不是一年。此外,置身大洋中,常常可见北极天空的极光现象,飘忽不定、变幻无穷、五彩缤纷,甚是艳丽。

    这是北冰洋上第二大奇观。 回答者: argent_1987 - 大魔法师 八级 12-19 21:25 修改答复: argent_1987,您要修改的答复如下: 积分规则 关闭 亚洲:面积4400万平方千米,约占世界陆地总面积的29.4%,是世界第一大洲。

    共有40个国家和地区。人口32.29亿,约占世界总人口的60%,居世界第一位。

    非洲:面积约3000万平方千米,约占世界陆地总面积的20.2%,是世界第二大洲。共有56个国家和地区。

    人口6.62亿,占世界总人口的12.3%,居世界第三位。 北美洲:面积约2400万平方千米,约占世界陆地总面积。

    5.初一地理上册知识点

    这是我们老师给我们整理的,我觉得很好希望能帮到你 地理七年级上册复习要点 一、地球和地图 1.地球的形状和大小 ①地球是一个球体。

    ②葡萄牙航海家麦哲伦率领的船队首次实现了人类环绕地球一周的航行。 ③地球表面积5.1亿平方千米,最大周长4万千米,赤道半径6378千米,极半径6357千米,平均半径6371千米。

    2.纬线和经线 ①纬线:与地轴垂直并且环绕地球一周的圆圈。 纬线是不等长的,赤道是最大的纬线圈。

    ②经线:连接南北两极,并且与纬线垂直相交的半圆。 经线是等长的。

    3.纬度和经度 ①纬度的变化规律:由赤道(0°纬线)向南、北两极递增。最大的纬度是90度,在南极、北极。

    ②赤道以北的纬度叫北纬,用“N”表示;赤道以南的纬度叫南纬,用“S”表示。 ③以赤道为界,将地球平均分为南、北两个半球,赤道以北是北半球,赤道以南是南半球。

    ④经度的变化规律:由本初子午线(0°经线)向西、向东递增到180 ⑤本初子午线以东的经度叫东经,用“E”表示;本初子午线以西的经度叫西经,用“W”表示。 ⑥东、西半球的分界线是:20°W、160°E组成的经线圈。

    20°W以西到160°E属于西半球(大于20°W或大于160°E) 20°W以东到160°E属于东半球(小于20°W或小于160°E) 4.地球的运动 ① 地球运动 :自转 /公转绕什么转 :地轴 /太阳方向 :自西向东 /自西向东 周期 : 约24小时 /一年 产生的自然现象 : 昼夜交替/形成四季 ②北半球与南半球的季节相反(春——秋;夏——冬) ③地球表面五带的划分:北寒带(66.5°N--90°N)、北温带(23.5°N--66.5°N)、热带(23.5°N--23.5°S)、南温带(23.5°S--66.5°S)、南寒带(66.5°S--90°S) 寒带:有极昼极夜现象 热带:有阳光直射现象 温带:既无阳光直射现象,又无极昼极夜现象,四季变化明显 ④低纬:0°--30°;中纬:30°--60°;高纬:60°--90° ⑤自西向东拨动地球仪,从北极上空看,地球仪按逆时针方向转;从南极上空看,地球仪按顺时针方向转。 5.地图 ①地图的三要素:比例尺、方向、图例。

    ②比例尺类型:线段比例尺、数字比例尺 ③比例尺大小的判断:分母愈小,分值愈大,是大比例尺;分母愈大,分值愈小,是小比例尺。 ④大比例尺,表示范围小,表示内容详(如东台市地图) 小比例尺,表示范围大,表示内容略(如江苏省地图) ⑤地面某个地点高出海平面的垂直距离称为海拔。

    将海拔高度相等的点连接成线就是等高线。用等高线可以表示地面的高低起伏。

    二、陆地和海洋 1.世界海陆分布很不均匀,陆地主要集中在北半球,但北极周围却是一片海洋(北冰洋);海洋主要集中在南北球,但南极周围却是一块陆地(南极洲) 2.地球表面71%是海洋,29%是陆地。 3.半岛是陆地伸进海洋的凸出部分;海峡是沟通两个海洋的狭窄水道。

    4.七大洲:亚洲 非洲 北美洲 南美洲 南极洲 欧洲 大洋洲 四大洋: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北冰洋 5.海陆变迁的原因:地壳的变动和海平面的升降是造成海陆变迁的主要原因,人类活动也会引起海陆的变化。 6.德国科学家魏格纳提出了大陆漂移的假说。

    7.20世纪60年代,地球科学研究表明,大陆漂移是由板块运动引起的。 8.六大板块示意图参看课本第37页。

    9.一般来说,板块内部地壳比较稳定;板块与板块交界的地带,地壳比较活跃,是世界火山、地震的集中分布地带。 三、天气与气候(P42) 1.天气有两个重要特点:天气反映一个地方短时间里的大气状况;同一时刻,不是地方的天气可能差别很大。

    2.风向及风力参见课本第45页图3.4。 3.气温和气温的分布 ①一天中的最高气温出现在午后2时左右,最低气温出现在日出前后。

    ②一年中,北半球气温,大陆上7月最高,1月最低。 一年中,南半球气温,大陆上7月最低,1月最高。

    ③从赤道向两极,气温逐渐降低。 ④据观测,大致海拔每升高100米,气温约下降0.6℃。

    ⑤用等温线图表示气温的水平分布。 4.降水和降水的分布 ①从大气中降落的雨、雪、冰雹等,统称为降水。

    降雨是降水的主要形式。②由赤道往两极,总的趋势是年降水量逐渐减少。

    ③南北回归线附近,大陆东岸降水多,大陆西岸降水少。 ④在温带地区,大陆内部降水较少,沿海地区降水较多。

    ⑤用等降水量线图表示降水量的分布情况。 ⑥世界“雨极”——乞拉朋齐;世界“干极”——阿塔卡马沙漠。

    ⑦通常情况下,山地的迎风坡降水多,背风坡降水少。 4.世界的气候 ①气候是一个地方多年的天气平均状况,一般变化不大。

    ②世界气候分布图参见课本第58页。 ③赤道附近(热带雨林气候);两极地区(寒带气候);回归线附近的大陆东岸(亚热带季风和季风性湿润气候);回归线附近的大陆西岸(热带沙漠气候);中纬度内陆地区(温带大陆性气候)。

    ④热带雨林气候特点:全年高温多雨;地中海气候特点:高温时期少雨,低温时期多雨。 ⑤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纬度位置、海陆位置、地形,也是影响气温和降水的主要因素。

    ⑥《地理图册》中的有关本节内容。 四、居民与聚落 1.人口与人种 ①人口增长的速度是由出生率与死亡率决定的。

    ②自然增长率=出生率—死亡率。 ③人口密度表示人口疏密的程度。

    人口。

    6.初一地理知识大全 具体解释啊 谢谢了

    1、九大行星 水金地火木土天,海王冥王绕外边; 唯有地球生物现,温气液水是由缘①。

    ①温,适宜的温度。气,适宜生物呼吸的大气。

    2、地球特点 赤道略略鼓,两极稍稍扁。 自西向东转,时间始变迁。

    南北为纬线,相对成等圈。 东西为经线,独成平行圈; 赤道为最长,两极化为点。

    3、东西南北半球的划分 西经二十度,东经一百六, 一刀切下去,东西两半球。 南北半球分,赤道零纬度, 四季温带显,南北相反出。

    4、昼夜交替和四季变化 地球自转,昼夜更换。 绕日公转,四季出现。

    自转一日,公转一年。 自西向东,方向不变。

    5、地球五带 地球有五带,全靠四线分; 回归间热带,极圈分寒温; 寒温各有二,五带温不均①。 ①温,指温度。

    6、地图辨方向 地图方向辨,摆正放眼前; 上北下为南,左西右东边。 标图易分辨,经纬网较难; 纬线指南北,东西经线圈。

    极地投影图,定向较特殊: 对于北半球,心北四周南; 北纬圈东西,自转反时走。 对于南半球,心南北四周; 南纬圈东西,自转顺时走。

    7、大洲和大洋 地球表面积,总共五亿一; 水陆百分比,海洋占七一。 陆地六大块,含岛分七洲; 亚非南北美,南极大洋欧。

    水域四大洋,太平最深广; 大西“S”样,印度北冰洋。 板块构造学,六块来拼合; 块内较稳定,交界地震多。

    8、大洋和大洲的位置 洋以洲为界,洲以洋分野。 太平洋为四洋首,位于亚澳两美间。

    大西洋西南北美,东岸临界欧与非。 印度洋临亚非澳,南部三洋水相连。

    北冰洋面为最小,亚欧北美三洲环。 9、七大洲分界和位置 地表十分陆占三,亚欧非洋两美南①。

    亚欧两洲本一体,乌拉高加分两边②; 亚非原本相结连,苏伊运河来割断③; 亚洲北美隔水望,白令海峡在中间; 中美南北来牵线,巴拿运河又阻拦④; 数大洋洲面积小,似断不断亚下边。 亚欧非洋东半球,南北美占西半边, 唯有南极搞独立,冰层覆盖称高原。

    ①洋,大洋洲。两美,南美洲和北美洲。

    南,南极洲。 ②乌拉,乌拉尔山脉和乌拉尔河。

    高加,高加索山脉。 ③苏伊运河,苏伊士运河。

    ④巴拿运河,巴拿马运河。 10、七大洲地形 (1)亚洲 亚洲地形杂,中高四周洼。

    冲积平原广,山地高原大。 江河放射流,水资源可夸。

    (2)欧洲 半岛缘海多,形体分节肢; 山地居南北,中部平原低; 地形平原主,海拔倒第一。 (3)北美洲 东部高原联山地,西部山地接高原。

    东西相间高大陆,世称湖海在其间。 (4)南美洲 安第斯山雄踞西,东部平原高原区。

    地形多为世界最,高原平原列首位。 西部山脉为最长,亚马逊河流域广。

    热带雨林居世首,草原要数潘帕斯。 (5)非洲 平均海拔六百米,号称大陆高原洲, 东部高原连一体,西部沙漠平原有。

    (6)大洋洲 面积小,分两区, 一大陆,二岛屿。 大陆东西高,中部是盆地。

    (7)南极洲 四周环三洋,多年冰雪积; 超过二千米,海拔数第一。 11、海底地形 浅海大陆架,外缘大陆坡; 洋盆海沟岭,洋底不可测。

    12、地形变化 地形变化,内外力加。 沧海桑田,内部力大; 板块运动,拉伸挤压, 断层褶皱,出现高洼; 火山地震,板块缘发。

    外部力量,不可轻它; 风浪水冰,侵蚀变化, 天长日久,削高填洼。 13、天气和气候 天气:短时阴晴雨雪冷热风 气候:多年平均春夏和秋冬 14、气温分布规律 气温分布有差异,低纬高来高纬低; 陆地海洋不一样,夏陆温高海温低, 地势高低也影响,每千米相差6℃。

    9 回复:地理记忆顺口溜(超全~~感谢司马老师) 15、地球变暖危害 大气污染,地球变暖; 冰川融化,沿海被淹。 采取措施,刻不容缓。

    16、风的形成 温高气上升,低压下形成; 气自高压来,流动形成风。 17、地球气压带 高气压带四,低气压带三: 南北五度间,高温气上翻, 赤道低气压,降水造方便; 南北三十度,气流下偏转, 副热高气压,少雨常干旱; 极地气压低,靠近两极点; 南北六十度,副极低压然。

    18、地球风带 气压带相隔,风带共有六: 信风赤道搂,东风两极出, 南北西风带,四十、六十度 19、降水形成条件 空汽饱,气温降; 凝结核,相碰撞; 体重加,雨雪降。 20、降水分布规律 赤道热,降水多: 两极寒,降水难。

    回归线,分西边; 陆西岸,副高带, 信风吹,降水亏; 陆东岸,季风故, 气候温,降水富。 中纬度,居内部; 距海远,气候干。

    21、影响气候的因素 影响气候因素,四个方面兼顾; 纬度位置第一,赤道两极悬殊; 其次要看海陆,远海夏季干酷; 地形也很重要,高寒背风雨勿; 洋流不可低估,暖流到来水富 22、陆地自然带分布与特征 地表气候不一般,植被动物随着变。 九自然带分布谈,热温类型各有三; 亚寒苔原冰原带,另外高山垂直变。

    热带雨林赤道边,高温多雨树参天; 猩猩猿猴时常现,河马大象不少见。 热带草原夹两边,非洲南美最广泛; 干湿两季南北反,稀树密草动物欢; 狮犀斑马长颈鹿,干季向着水草迁。

    热带沙漠回归线,非澳两洲最大片; 草木稀少多沙丘,鸵鸟骆驼耐饿旱。 温带沙漠居陆间,亚美澳非都可见; 夏季高温冬季寒,植被较少能耐干。

    温带草原四季显,多位北半球中间; 雨水较少草尤短,黄羊野兔最常见。 温带森林阔叶繁,熊猫梅花鹿罕现。

    北。

    7.初中地理知识归纳

    初中地理知识复习提纲 1、地球的形状和大小 地球是一个两极部位略扁的不规则的球体,它的平均直径为6371米。

    2、纬线与纬度 在地球仪上,顺着东西方向,环绕地球仪一周的圆圈,叫做纬线。所有的纬线都是圆,可称为纬线圈;纬线圈的长度有长有短,赤道最长,往两极逐渐缩短,最后成一点。

    纬线都 指示东西方向。 赤道 是最长和纬线,长约4万千米。

    它与两极之间的距离相等,把地球分为南、北两个半球。赤道是地球仪上的零度纬线。

    赤道以北的纬度,叫北纬,习惯上用"N"作代号;赤道以南的纬度,叫南纬,习惯上用"S"表示。 3、经线和经度 在地球仪上,连接南北两极并同纬线垂直相交的线叫做经线,也叫子午线。

    所有的经线都是半圆状;长度都相等,都指示南北方向。 本初子午线 地球仪上的零度经线叫做本初子午线,从本初子午线向东、向西,各分作1800,以东的1800属于东经,习惯上用“E”为代号,以西的1800属于西经,习惯上用“W”为代号。

    国际上习惯用200W和1600E的经线圈,作为划分东、西半球的界线。 4、地球自转与昼夜交替 地球绕地轴不停地旋转,这叫做地球自转,地球自转的方向是自西向东。

    自转一周的时间大约是24小时,也就是一天。这样就产生了昼夜交替的现象。

    5、地球公转和季节变化 地球在自转的同时,又围绕着太阳公转,地球公转的方向也是自是自西向东,公转一周的时间就是一年。公转的轨道平面与地轴总是保持着66.50的夹角。

    由于地球的公转,产生了季节的变化。 6、五带的划分 热带在南北回归线之间,一年之中有阳光直射现象,地面获得的太阳光热最多,气候终年炎热。

    回归线是热带和温带的分界线。 寒带在北极圈以北和南极圈以南的地区,有极夜和极昼的现象。

    极圈是寒带和温带的分界线。温带在北回归线和北极圈之间、南回归线和南极圈之间的地区,一年中没有极夜和极昼的现象,地面得到的太阳光热比热带少,比寒带多,气候上的四季变化比较明显。

    7、地图三要素 比例尺、图例与注记。在地图上所画地区的范围越小,要表示的内容越详细,选用的比例尺应越大;反之选用的比例尺越小。

    在地图上,通常是“上北下南,左西右东” 8、地面高度的计算方法 地面某个地点高出海平面的垂直距离,叫做海拔。某个地点高出另一地点的垂直距离叫做相对高度。

    9、等高线 把海拔高度相同的各点连接成线,就是等高线。每条等高线都有相应的海拔数值。

    坡陡的地方,等高线密集;坡缓的地方,等高线稀疏。 10、世界海陆的分布 地球上海洋面积占了71%,而陆地面积仅占29%。

    大陆和它附近的岛屿合起来叫做大洲。全部位于北半球的有欧洲、北美洲。

    大部分 人们习习惯把乌拉尔山脉、乌拉尔河和大高加索山脉一线作为欧洲和亚洲大陆的分界线。亚洲和非洲以苏伊士运河作为分界线。

    北美洲和南美洲在西半球,全称为美洲。巴拿马运河是北美洲和南美洲的分界线。

    南极洲主要位于南极圈内,四周被大洋环绕。 11、陆地地形 人们把地形分为山地、平原、高原、盆和丘陵五种基本类型。

    山地 海拔较高,一般在500米以上,地面峰峦起伏,坡度陡峻,有的山地呈条带状分布。其中最突出的是两条由若干条高大山脉组合而成的巨大山系:一条是横穿亚欧大陆中南部的阿尔卑斯--喜马拉雅山系;另一条是纵贯南北美洲的科迪勒拉山系,由落基山,安第斯山等山脉组成。

    平原 海拔较低,一般在200米以下,地面平坦或起伏较小,常用“一望无际”来形容平原的坦荡。世界上面积最大的平原是南美洲的亚马孙平原。

    欧洲和非洲的地形比较简单,分别以平原和高原为主;亚洲的地形则比较复杂,地势中部高,四周低,高原、山地面积广,平原分布在大陆周围地区。 12、促使地形变化的力量 地球内部所产生的作用称为内力作用,如地壳运动、火山、地震等,都是地球内力作用的表现形式。

    世界上火山和地震,大多分布在地壳活动比较活跃的地区,主要集中在环太平洋沿岸的地带和地中海--喜马拉雅山脉地带。来自地球外部的力叫做外力作用,如流水、风、海浪和冰川等。

    13、天气和气候 天气是一个地方短时间里阴晴、风雨、冷热等的大气状况。它是时刻在变化的。

    气候是一个地方多年的天气平均状况,一般变化不大。 14、气温的变化 一天当中,气温有时高,有时低。

    陆地最高气温一般出现在正午过后(约14时);最低气温出现在日出前后。一年当中,世界陆地上大多数地方的月平均最高气温,北半球出现在7月,南半球出现在1月。

    月平均最低气温,北半球出现在1月,南半球出现在7月。一个地方的月平均气温最高值同月平均气温最低值之差,叫做该地的气温年较差。

    15、世界气温的分布 世界气温从低纬度向极地逐渐降;同纬度的海洋和陆地气温并不一样。夏季陆地气温高,海洋气温低。

    冬季相反。气温还受地势高低的影响。

    山地随着海拔的升高,气温会逐渐降低。海拔大致每升高100米,气温约降低0.6℃。

    16、世界降水量的分布 一般规律:赤道附近地带降水多;两极地区降水少;南、北回归线两侧,大陆西岸降水少,大陆东岸多;中纬度沿海地区降水多,内陆地区降水少。 17、降水的季节变化 全年多。

    8.初一地理知识总结

    最低0.27元/天开通百度文库会员,可在文库查看完整内容>

    原发布者:bodoys

    地理七年级上册提纲第一章地球和地图一、地球的知识 1、地球的形状:两极稍扁、赤道略鼓的不规则球体。不规则球体的认识过程,最早证明地球是球体的事件是麦哲伦环球航行。 2、地球的大小:平均半径6371千米,赤道周长约7a686964616fe78988e69d8331333433623735为4万千米,表面积5.1亿平方千米,赤道半径(6378千米)大于极半径(6357千米)。二、地球仪的知识 1、地球仪上的点:北极点是地轴与地球仪最北端的交点,南极点是地轴与地球仪最南端的交点。 2、地轴是从地球内部穿过地心的假想的轴。3、比较纬线、纬度和经线、经度 4、经纬网定位(重点内容) 例:A(0°,60°W) A(0°,30°W) B(30°S,75°W) B(30°N,60°E) C(30°S,0°) C(30°S,60°E)甲:50°N、20°E北半球、东半球中(高、中、低)纬度五带中属北温带乙:20°S、170°W南半球、西半球低(高、中、低)纬度五带中属热带三、地球的运动 1、比较地球的自转和公转: 2、地球公转运动的特征:地球在公转过程中,地轴与公转轨道面的夹角总保持66.5度,且地轴总指向北极星附近。 3、地球公转示意图(完成下图):(1)在图中画出公转方向(2)①是秋分日,时间是9月23日,此时太阳直射赤道。②是冬至日,时间是12月22日,此时太阳直射南回归线。

    初一的地理知识点总结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