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范文 > 范文
  • 法律援助发言稿

    1.竞选法律援助社社长演讲稿

    法律援助工作总结

    今年,我站法律援助工作在乡党委政府的关心支持下,在上级司法行政机关的指导下,坚持“应援尽援、应援优援”的目标,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进一步强化法律援助网络体系建设,加大宣传的力度,以维护人民群众合法权益为出发点,以扶助社会弱势群体为突破口,为困难群众提供法律援助,为维护社会稳定,构建和谐社会提供了有力的法律保障。一年来,接待来电来访咨询65件,经办法律援助案件12件。现将2014年法律援助工作总结如下:

    一、加强基层法律援助工作站点建设,健全法律援助工作网络

    今年以来,我站加强法律援助工作站和村级法律联络点的建设工作,明确了各站点的工作人员,指导他们的工作,为畅通申请渠道、就地就近满足困难群众的法律援助需求奠定了基础;加强基层法律援助组织建设,将法律援助网络构筑在农村,深入到企事业单位。同时与信访、消协、派出所、综治办等各部门加强联系,扩大法律援助工作覆盖面,形成法律援助机构与有关部门协作、配合机制;为真正发挥法律援助工作着的主力军作用,根据县司法局安排,积极参加上级和县局组织的各项政治理论学习和业务培训,工作人员的政治理论和业务水平有了明显进步

    二、建立健全制度,规范法律援助工作机制

    按照“高起点、规范化、稳步推进”的工作目标,进一步规范法律援助工作运行机制。一是根据县局司法行政工作的要求,完善工作制度,制定了我站业务规范化标准;二是为积极发挥农村法律援助点的作用,及时化解社会矛盾,为弱势群众减少诉讼成本,努力构建和谐社会,推行非诉讼法律援助工作,规范非诉讼法律援助工作。

    三、加大宣传力度,扩大法律援助的社会影响

    大力开展法律援助进社区、进企业、进学校活动,在“3.15”、江淮普法行、“12.4”等大型活动中,通过解答法律咨询、法制讲座宣传法律援助,接待当事人咨询近36人次,发放法律援助宣传材料,广泛进行法律援助知识、解答法律援助咨询。通过宣传,扩大了法律援助工作的社会知晓率,为低收入群体法律援助民生工程的顺利实施营造了浓厚的氛围。

    四、做e69da5e887aae79fa5e9819331333361323537好重点对象的法律援助

    (一)切实做好外来民工的法律援助,根据我乡实际情况,在平时的工作中,为外来用工人员就他们关心的劳动合同、社会保险等问题开展普法宣传教育,同时开展职业道德和社会公德教育,增强他们法制观念,遵守职业道德,受到他们的欢迎;并且针对他们反映的工资拖欠、用工合同等问题,及时和有关部门联系,和企业交涉,协调解决。

    (二)做好老上访户的法律援助工作,积极帮助他们通过司法途径解决老大难问题,为他们提供优质的法律服务,在依法维护他们合法权益的同时也为政府分忧解难。既维护了当事人的权益,又维护了社会稳定。

    五、下一步工作安排

    一年来,法律援助工作虽然取得了一些成绩,但与上级的要求还有一定的差距,工作中还存在这样或那样的不足。为此,下一步要着重抓好以下工作:一是继续抓好站点的工作人员的政治和业务学习,提高办事水平和效率;二是继续做好日常来电来访的法律咨询工作,抓好法律援助案件的来访、受理工作。

    2.有关法律的演讲稿谁有

    楼主好!以下是我帮你找来稿件,请笑纳!法,与爱同行 几百年前,物理学家阿基米德说:“给我一个支点和足够长的杠杆,我能把地球橇动”,那时,他自豪又迷茫。

    今天,当我面对台下颇有管理业绩的众多校长时,思绪不由飞扬,灵感顿时迸发,突然发现自己在学校这个小小的管理世界中,似乎找到了阿基米德遗失的支点和杠杆,这支点就是法,杠杆就是爱。 自1998年“田永状告北京科技大学”以来,在全国卷起了一阵“学生状告母校”的浪潮,在这阵浪潮中,学校多处于不利局面;不但学生告学校,连老师也告起学校来。

    在我们重庆不是就有老师为教案所有权而与教委对簿公堂的案例吗?说到这儿,作为一校之长的我们也许会问,这是咋回事?辛辛苦苦培养出来的自家人怎么会倒打一耙?其实无论是学生告学校,还是老师告学校,我们都应该感到由衷的高兴,因为从中我们感受到了师生法制意识的增强、法制素质的提升,更意识到作为一名校长只有义不容辞地肩负起法治社会赋予我们的法制使命,才能真正实现依法治校。 实现依法治校,关键在于师生主体法律意识的提高和法律素质的养成,如何提高与养成呢?一是学法知法,二是守法护法,三是用法维权。

    在法制课上师生、家长共同学习法律法规已成为我们学校一道亮丽的风景线,《教育法》、《义务教育法》、《教师法》、《未成年人保护法》每法必学,《小学生守则》、《小学生行为规范》、《学生意外伤害事故处理办法》章章必读。每个学期我校都会召开教代会,依据法律法规和学校实际来修改完善本校的规章制度,对师生行为作进一步的规范,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让学校工作有章可循,有制可依,做到人有责,物有位,事有序。

    如今,工作、生活两条线上,遵纪守法、照章行事已成为我校师生自觉的行动准则,师生之间、同事之间、生生之间亲如家人。教师团结协作,爱生如子,学生活泼可爱、奋发图强。

    建校短短几年,取得了一次又一次可喜的成绩,创造了一次又一次辉煌。 常言说得好,有规矩才成方圆,有法律的保障才会有和谐的校园,有爱的传递才常有动人的维权故事流淌。

    2002年的九月,当几百张童真笑脸重归校园的时候,98级1班的教室却少了李菲菲同学的身影。李菲菲的父亲半年前因病去世,一个月前,母亲又因意外车祸而不幸身亡,可怜的小菲菲从此便成了无家可归的流浪儿。

    别说上学,就连吃饭也成了问题,班主任罗远琼老师得知她的遭遇后,马上组织教师四处找寻。功夫不负有心人,深夜11点多,终于在一个垃圾堆旁找到了满身污垢已处于半昏迷状态的小菲儿,并把她带到了自己家,给她换上干净衣服,让她与自己同吃同住,像妈妈一样给了她一个温暖的家。

    在我们学校,像罗远琼这样爱生如子的教师数不胜数,像李菲菲同学这样因各种原因而面临失学的孩子也不计其数,因此我向全校师生发出倡议,要求大家奉献爱心,伸出援助的手,建立“森林爱心基金”,专门支助象李菲菲这样的学生入学。时至今日,“森林爱心基金”己让百多名失学儿童重返校园,茁壮成长。

    是啊!是同伴的帮助、老师的关爱延续着他们成长的幸福,是学校的支持、政府的关怀维护着他们受教育的权利。 著名诗人闻一多先生说:诗人主要的天赋是爱,爱他的祖国,爱他的人民。

    我肤浅地认为:作为一名校长,最大的魅力也在于爱,爱党的事业,爱自己的学校,爱学校的师生。同时还必须懂法,做学法的先锋,守法的典范,护法的使者。

    即用“法”来约束行为,用爱来感染师生。因此,在我的管理辞典中从来就没有“人治”而只有“法治”,从来就没有强硬的管制而只有真诚的沟通。

    “以人为本”创建和谐校园是我奋斗的目标,我深深的知道,要实现这一目标,不但要有团结拼搏、谦虚谨慎的领导班子,合理完善的规章制度,还要有一支爱岗敬业、师德高尚的教师团队,更为重要的是必须要有法制教育的坚实奠基,必须坚定不移地走“依法治校”之路。只要法在心中,行在法中,以爱为桥梁,用心沟通,让法,与爱同行,我坚信: 我们的校园一定会更加温馨和谐; 我们的师生一定会更加团结向上; 我们的事业一定会更加灿烂辉煌。

    (二十五)法治的理想 中国哲学里面有八个字“理所固然,势无必至”,法治的理想要在学校全面实现,还要面对很多问题。而唯有直面问题,才能解决问题。

    因为在光滑的冰面上无法前进,要前进,还是回到粗糙的地面上来吧。 依法治校的内在阻力是法治主体的法治观念不强。

    这学期学校处分了一位老师,这是位男老师,他班上一个成绩很好的女生和隔壁班上一个成绩很差的男生早恋了,他可以说是气不打一处来。隔壁班的班主任约请了男生的家长到校,三方共同解决这个问题。

    谁知道男生态度蛮横,死不认错,我们这位男老师一时火冒三丈,按捺不住,当着男生的家长和班主任的面,一个耳光就飞过去了。学校按照有关规定,对这位老师给予行政警告处分,扣除当月奖金和期末质量奖,向被打学生道歉。

    重点在学校宣布处分决定之后,老师们议论纷纷,很多人觉得被打学生成绩差,还早恋,还和成绩好的女生早恋,还死不认错,打了这种学生处分大可。

    3.法律援助工作有什么重要意义

    法律援助在政府保障公民合法权益、发展社会公益事业,实现“公民在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原则,健全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健全社会主义法制,保障人权等方面有着极为重要的作用。

    其战略意义则主要体现在以下几点: 第一,法律援助是贯彻落实“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具体体现。开展法律援助工作,是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落实党的十六大“积极开展法律援助”要求的具体体现。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本质是立党为公、执政为民。胡锦涛总书记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理论研讨会上的讲话中指出“实现人民的愿望、满足人民的需要、维护人民的利益,是‘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

    贯彻落实“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就是要把关心群众生活、代表群众利益落实到解决具体问题上,特别是要关心困难群众的疾苦,为困难群众谋利,为他们解决好没有钱请律师、打官司难的问题。开展法律援助体现了我们党和政府诚心诚意为群众办实事、解难事,心系群众利益,关心群众疾苦,努力排忧解难,合乎民意,顺乎民心。

    第二,法律援助是依法治国得以实现的有力保证。依法治国是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得到了党的十五大、十六大报告的认可和宪法的确认。

    依法治国就是广大人民群众在党的领导下,按照宪法和法律规定,通过各种途径和形式管理国家事务,管理经济文化事业,管理社会事务,保证国家各项工作都依法进行,逐步实现社会主义民主的制度化、法律化,使这种制度和法律不因领导人的改变而改变,不因领导人看法和注意力的改变而改变。在社会主义条件下,人民主权意味着人民当家作主,成为国家、社会和自己的主人。

    这是马克思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只有人民的权利得到了保障,党的合法执政地位才能得以确认,依法执政才能得以实行。

    法律援助行为以宪法和法律为武器,对党和政府的行为举措进行监督,对立法、执法、司法和普法教育提供直接或间接的帮助,增强了广大人民群众的法律意识,维护了广大人民群众的合法权益,保证了依法治国的顺利实现。 第三,法律援助有助于夯实党的执政基础,巩固党的执政地位。

    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决定》明确提出,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要以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为核心,这是对我党执政规律的本质认识。我们党来自于人民、植根于人民。

    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我们党区别于其他任何政党的一个显著标志。我们党是在与人民群众的密切联系、共同战斗中诞生、发展、壮大、成熟起来的。

    党离不开人民,始终保持与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是我们党始终充满生机与活力的源泉所在。只有始终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我们党才能始终做到立党为公、执政为民,才能从人民群众中汲取不竭的智慧和力量,才能赢得人民群众的信任和支持,从而不断巩固自己的执政地位。

    第四,法律援助有利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决定》明确提出:“要适应我国社会的深刻变化,把和谐社会建设摆在重要位置,注重激发社会活力,促进社会公平和正义,增强全社会的法律意识和诚信意识,维护社会安定团结。”

    公平和正义是和谐社会的重要标志。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原有的利益格局发生变化,从全体人民利益一致,转向在人民根本利益一致的前提下存在着不同群体的利益要求,利益多元化的格局已经形成。

    在这样的背景下,必须充分运用法律手段,协调处理好各种利益关系之间的矛盾冲突,维护合法权益,打击不法行为,倡导社会正义,营造社会公平。

    4.高分

    给篇范文,你看看吧我工作在司法行政战线的最前沿,是一名司法所长。

    几年来,用自己的青春谱写着司法行政工作的一幕幕新篇,用自己的身心感受着司法行政工作的日新月异,用自己的实际践行着司法行政工作的科学发展。现在,请大家随我看看一个小小司法所多年来的巨大变化吧!这里,我把它概括为“三多三少”: 这第一啊,是办公设施多了,行路少了。

    多年前,一张桌子、几把椅子、几摞资料,就构成了司法所的全部。而如今,您在看:幢幢独立的办公楼,楼前悬挂着庄严的司法行政徽标,化分了调解室、矫正工作室,还有专用的会议室;实现了从有纸化办公到无纸化办公,再到网上办公;配备了除电脑现代化的办公设备外,还有专用的摩托车,省级示范司法所还配有汽车。

    您知道吗,在以前,我们到村里调解个纠纷要走上好几里的路,调解也许就半个钟头,可花在路上的时间要二三个小时,现在有了交通工具,我们化解纠纷及时、便捷了。办公条件的改善,不但增加了我们工作的热情,更是提升了我们为民服务的效率。

    您说,我们是不是行路少了! 这第二啊,是受理法律援助多了,不懂法的人少了。记得2007年一天,一对中年夫妇神情低落的来到所里。

    丈夫刚开口咨询,妻子就以哭得泣不成声。原来,不久前,他们的独生子在回家路过铁道道口时,被火车给撞死了。

    夫妻二人没有固定工作,仅靠吃低保维持生活。他们抱着试试看的想法来到司法所需求帮助。

    通过条件审查,我们立即帮其办理了法援手续,并亲自将材料送到市法援中心。经过一年的诉讼,最终法院判决铁路部门因过失看管赔偿了当事人的损失。

    案子虽然结束了,但挽不回一个幼小的生命,挽不会一个幸福的家庭。作为一名司法行政工作者我们能做的是什么呢?那就是用法理、人性、公平和道义来为弱者撑起一片正义的天空! 这只是我们受理的众多法援案件中的一件。

    近年来,我们在不断加大普法力度,来增强人们用法律维护自己合法权益的意识。如今,您可以在各社区看到普法宣传专栏,可以到社区的法律图书室借阅法律书籍。

    以往,居民大都不知道司法所在哪儿,更不知道司法所是干什么的。而现在,家家户户都有了一张小小的“法律援助联系卡”,卡上详细注明了司法所的办公地址和联系电话。

    现在大家一有什么法律问题,简单到一个电话就能解答。在目前全省开展的“法律进万村大服务”活动,司法所工作人员还走进百姓身边为大家讲解法律知识。

    您瞧,辖区不懂法的人是越来越少了。 这第三啊,是调解纠纷种类多了,邻里纠纷少了。

    人民调解是司法行政工作的重要部分。几年来,调解合同纠纷、侵权纠纷、房地产纠纷,特别劳动合同和人身损害赔偿纠纷的数量在不断上升,而家庭、邻里纠纷呈下降趋势。

    近年来,我们转变工作方式,从被动调解,到主动预防。大家还记得吗,奥运会开幕式以“和”为主题的表演?这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在一次社区法制讲座时,我们就从这个“和”字讲起。俗话说,“家和万事兴”“和气生财”。

    生活中难免有磕磕碰碰,要以宽阔的胸怀处之、以善意的笑脸迎之、以真诚的道歉告之,就可使不快随风而去,让矛盾云消雾散。邻里相处以和为贵,大事化小,小事化了。

    课刚讲到这儿,李大妈就跟前面的张大妈讲,我要我家儿子赶紧买个新洗衣机,水就不会再溅到你家了。原来李大妈家的旧洗衣机坏了,她又拧不动,湿漉漉的衣服就直接往外晾,楼下的张大妈找过她几次,她都没当会事儿。

    听了我们的讲课,她觉得多年的邻居不能因为这点小事伤了和气,就在课堂上道起歉来。您瞧,就这样邻里纠纷的数量又减少了一个。

    少了纷争,多了和谐;少了动荡,多了稳定;少了盲目浮夸,多了为民办实事;少了脱离实际,多了科学发展。 透过一个小小司法所的多与少的变化,展现了司法行政工作的求真务实和改革创新;展现了司法行政工作给社会和谐稳定作出的巨大贡献;更加展现了我们年轻的司法行政工作者公正司法、倾心为民、朝气蓬勃的精神风貌。

    5.谁能给我一篇法律宣讲的宣讲材料

    当前,对法律进社区的普遍观点认为,司法行政进社区就是法律进社区,将二者等同起来。

    笔者认为,这种观点混淆了司法行政进社区与法律进社区的概念,缩小了法律进社区的范围和内容,容易让人产生法律进社区就是司法行政的事,与其他部门、单位不相干误解,不利于司法行政机关在法律进社区活动中发挥组织、协调作用。笔者试对法律进社区的概念进行分析,并对司法行政机关如何在法律进社区活动中发挥职能作用,把握工作原则,理顺各方关系,探索有效的组织运作形式进行一些探讨。

    一、理清法律进社区的概念1、对法律进社区的概念分析。笔者认为,法律进社区活动的概念应当是:凡属于党政机关、社会团体、中介组织实施、作用于社区的管理、服务、援助、宣传教育等活动,都属于法律进社区的范畴。

    如社区居民民主权利的行使涉及的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监督、民主管理等;社区治安涉及的居民人身、财产安全;社区服务、保障涉及的卫生保健、计划生育、困难户和低保对象、失业人群等;社区建设涉及的小区规划、出新、物业管理、消防、排污、绿化、美化等;涉及相邻关系中的阳光权、噪音污染、油烟污染以及违章建筑、装潢等;涉及到邻里关系、家庭关系、外来人口问题等等。这些都是社区建设中涉及法律的问题,都可能产生侵权和纠纷,也都需要通过社区建设、管理以及法制宣传教育、社区依法治理、法律服务来解决。

    6.谁知道有关法律的演讲稿呀

    法,与爱同行 几百年前,物理学家阿基米德说:“给我一个支点和足够长的杠杆,我能把地球橇动”,那时,他自豪又迷茫。

    今天,当我面对台下颇有管理业绩的众多校长时,思绪不由飞扬,灵感顿时迸发,突然发现自己在学校这个小小的管理世界中,似乎找到了阿基米德遗失的支点和杠杆,这支点就是法,杠杆就是爱。 自1998年“田永状告北京科技大学”以来,在全国卷起了一阵“学生状告母校”的浪潮,在这阵浪潮中,学校多处于不利局面;不但学生告学校,连老师也告起学校来。

    在我们重庆不是就有老师为教案所有权而与教委对簿公堂的案例吗?说到这儿,作为一校之长的我们也许会问,这是咋回事?辛辛苦苦培养出来的自家人怎么会倒打一耙?其实无论是学生告学校,还是老师告学校,我们都应该感到由衷的高兴,因为从中我们感受到了师生法制意识的增强、法制素质的提升,更意识到作为一名校长只有义不容辞地肩负起法治社会赋予我们的法制使命,才能真正实现依法治校。 实现依法治校,关键在于师生主体法律意识的提高和法律素质的养成,如何提高与养成呢?一是学法知法,二是守法护法,三是用法维权。

    在法制课上师生、家长共同学习法律法规已成为我们学校一道亮丽的风景线,《教育法》、《义务教育法》、《教师法》、《未成年人保护法》每法必学,《小学生守则》、《小学生行为规范》、《学生意外伤害事故处理办法》章章必读。每个学期我校都会召开教代会,依据法律法规和学校实际来修改完善本校的规章制度,对师生行为作进一步的规范,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让学校工作有章可循,有制可依,做到人有责,物有位,事有序。

    如今,工作、生活两条线上,遵纪守法、照章行事已成为我校师生自觉的行动准则,师生之间、同事之间、生生之间亲如家人。教师团结协作,爱生如子,学生活泼可爱、奋发图强。

    建校短短几年,取得了一次又一次可喜的成绩,创造了一次又一次辉煌。 常言说得好,有规矩才成方圆,有法律的保障才会有和谐的校园,有爱的传递才常有动人的维权故事流淌。

    2002年的九月,当几百张童真笑脸重归校园的时候,98级1班的教室却少了李菲菲同学的身影。李菲菲的父亲半年前因病去世,一个月前,母亲又因意外车祸而不幸身亡,可怜的小菲菲从此便成了无家可归的流浪儿。

    别说上学,就连吃饭也成了问题,班主任罗远琼老师得知她的遭遇后,马上组织教师四处找寻。功夫不负有心人,深夜11点多,终于在一个垃圾堆旁找到了满身污垢已处于半昏迷状态的小菲儿,并把她带到了自己家,给她换上干净衣服,让她与自己同吃同住,像妈妈一样给了她一个温暖的家。

    在我们学校,像罗远琼这样爱生如子的教师数不胜数,像李菲菲同学这样因各种原因而面临失学的孩子也不计其数,因此我向全校师生发出倡议,要求大家奉献爱心,伸出援助的手,建立“森林爱心基金”,专门支助象李菲菲这样的学生入学。时至今日,“森林爱心基金”己让百多名失学儿童重返校园,茁壮成长。

    是啊!是同伴的帮助、老师的关爱延续着他们成长的幸福,是学校的支持、政府的关怀维护着他们受教育的权利。 著名诗人闻一多先生说:诗人主要的天赋是爱,爱他的祖国,爱他的人民。

    我肤浅地认为:作为一名校长,最大的魅力也在于爱,爱党的事业,爱自己的学校,爱学校的师生。同时还必须懂法,做学法的先锋,守法的典范,护法的使者。

    即用“法”来约束行为,用爱来感染师生。因此,在我的管理辞典中从来就没有“人治”而只有“法治”,从来就没有强硬的管制而只有真诚的沟通。

    “以人为本”创建和谐校园是我奋斗的目标,我深深的知道,要实现这一目标,不但要有团结拼搏、谦虚谨慎的领导班子,合理完善的规章制度,还要有一支爱岗敬业、师德高尚的教师团队,更为重要的是必须要有法制教育的坚实奠基,必须坚定不移地走“依法治校”之路。只要法在心中,行在法中,以爱为桥梁,用心沟通,让法,与爱同行,我坚信: 我们的校园一定会更加温馨和谐; 我们的师生一定会更加团结向上; 我们的事业一定会更加灿烂辉煌。

    (二十五)法治的理想 中国哲学里面有八个字“理所固然,势无必至”,法治的理想要在学校全面实现,还要面对很多问题。而唯有直面问题,才能解决问题。

    因为在光滑的冰面上无法前进,要前进,还是回到粗糙的地面上来吧。 依法治校的内在阻力是法治主体的法治观念不强。

    这学期学校处分了一位老师,这是位男老师,他班上一个成绩很好的女生和隔壁班上一个成绩很差的男生早恋了,他可以说是气不打一处来。隔壁班的班主任约请了男生的家长到校,三方共同解决这个问题。

    谁知道男生态度蛮横,死不认错,我们这位男老师一时火冒三丈,按捺不住,当着男生的家长和班主任的面,一个耳光就飞过去了。学校按照有关规定,对这位老师给予行政警告处分,扣除当月奖金和期末质量奖,向被打学生道歉。

    重点在学校宣布处分决定之后,老师们议论纷纷,很多人觉得被打学生成绩差,还早恋,还和成绩好的女生早恋,还死不认错,打了这种学生处分大可不必这么重嘛,更不该向他道歉。老师们的。

    7.社区法律援助工作总结

    法律援助工作总结

    今年,我站法律援助工作在乡党委政府的关心支持下,在上级司法行政机关的指导下,坚持“应援尽援、应援优援”的目标,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进一步强化法律援助网络体系建设,加大宣传的力度,以维护人民群众合法权益为出发点,以扶助社会弱势群体为突破口,为困难群众提供法律援助,为维护社会稳定,构建和谐社会提供了有力的法律保障。一年来,接待来电来访咨询65件,经办法律援助案件12件。现将2014年法律援助工作总结如下:

    一、加强基层法律援助工作站点建设,健全法律援助工作网络

    今年以来,我站加强法律援助工作站和村级法律联络点的建设工作,明确了各站点的工作人员,指导他们的工作,为畅通申请渠道、就地就近满足困难群众的法律援助需求奠定了基础;加强基层法律援助组织建设,将法律援助网络构筑在农村,深入到企事业单位。同时与信访、消协、派出所、综治办等各部门加强联系,扩大法律援助工作覆盖面,形成法律援助机构与有关部门协作、配合机制;为真正发挥法律援助工作着的主力军作用,根据县司法局安排,积极参加上级和县局组织的各项政治理论学习和业务培训,工作人员的政治理论和业务水平有了明显进步

    二、建立健全制度,规范法律援助工作机制

    按照“高起点、规范化、稳步推进”的工作目标,进一步规范法律援助工作运行机制。一是根据县局司法行政工作的要求,完善工作制度,制定了我站业务规范化标准;二是为积极发挥农村法律援助点的作用,及时化解社会矛盾,为弱势群众减少诉讼成本,努力构建和谐社会,推行非诉讼法律援助工作,规范非诉讼法律援助工作。

    三、加大宣传力度,扩大法律援助的社会影响

    大力开展法律援助进社区、进企业、进学校活动,在“3.15”、江淮普法行、“12.4”等大型活动中,通过解答法律咨询、法制讲座宣传法律援助,接待当事人咨询近36人次,发放法律援助宣传材料,广泛进行法律援助知识、解答法律援助咨询。通过宣传,扩大了法律援助工作的社会知晓率,为低收入群体法律援助民生工程的顺利实施营造了浓厚的氛围。

    四、做好重点对象的法律援助

    (一)切实做好外来民工的法律援助,根据我乡实际情况,在平时的工作中,为外来用工人员就他们关心的劳动合同、社会保险等问题开展普法宣传教育,同时开展职业道德和社会公德教育,增强他们法制观念,遵守职业道德,受到他们的欢迎;并且针对他们反映的工资拖欠、用工合同等问题,及时和有关部门联系,和企业交涉,协调解决。

    (二)做好老上访户的法律援助工作,积极帮助他们通过司法途径解决老大难问题,为他们提供优质的法律服务,在依法维护他们合法权益的同时也为政府分忧解难。既维护了当事人的权益,又维护了社会稳定。

    五、下一步工作安排

    一年来,法律援助工作虽然取得了一些成绩,但与上级的要求还有一定的差距,工作中还存在这样或那样的不足。为此,下一步要着重抓好以下工作:一是继续抓好站点的工作人员的政治和业务学习,提高办事水平和效率;二是继续做好日常来电来访的法律咨询工作,抓好法律援助案件的来访、受理工作。

    8.帮帮忙工求一篇 法律安全知识演讲稿

    在涉及未成年人的案件中,学生在校安全案件占了很大比例。

    仅今年1至2月份,在青少年法律援助与研究中心接手的73件未成年人案件中,涉及学校类的就有18件,其中学生在校受伤或死亡的案件有16件。在对校园安全案件的分析调查过程中,我们应当看到,不少学校在安全方面存在严重隐患。

    多发的安全事故、复杂的法律纠纷,使校园安全成为广受关注的热点。校园伤害事故最易怎样发生?在对全国10个地区少年儿童人身伤害问题进行调查后,发现:游戏和运动中受伤害居校园伤害之首。

    在抽样调查的学生中,在游戏和运动时受伤的比例最高,回答“经常”或“偶尔”的选择率为53.6%。另外,最容易发生伤害的是学生自由活动时间,学校门卫制度安全隐患最高。

    为有效预防校园伤害事故,学校在制定安全管理制度和制度实施时,需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校园安全保卫制度。加强对校门的管理,是防止学生受到校外人员伤害的第一道防线。

    具体管理时应该做到:校门设专人值守,建立昼夜值班制度和岗位责任制度;本校学生、教职员工出入校门一律出示证件或佩带校徽;校外人员进校要履行会客登记手续,严格限制与学校无关人员进入学校。 学生宿舍安全制度。

    要设专人负责管理住宿学生的生活和安全保护;学生宿舍要临近管理员办公室;宿舍区设医务室;宿舍门窗和生活设施符合安全标准、锁具牢固;宿舍内设置学生贵重财产保险箱;宿舍内防火防电设施齐备;学生外出请假。 校舍及校内设施安全管理检修制度。

    包括对校舍、场地、校内设置的旗杆、种植的树木、教室的电灯、门窗、玻璃、教具、学具、实验仪器、体育设施等教育教学和生活设施的定期检查、维修、更换,确保使用安全,对存在安全隐患的设施采取警示措施或停止使用。 防火制度。

    学校内在每一楼层,每一排房都应当配备消防设施,并组织学生学习消防知识和进行演习。 安全教育制度。

    学校应当对学生进行必要的安全教育和自护自救教育,增强学生的安全意识,对教职人员也应当进行相应的安全教育,等等 在涉及未成年人的案件中,学生在校安全案件占了很大比例。仅今年1至2月份,在青少年法律援助与研究中心接手的73件未成年人案件中,涉及学校类的就有18件,其中学生在校受伤或死亡的案件有16件。

    在对校园安全案件的分析调查过程中,我们应当看到,不少学校在安全方面存在严重隐患。 多发的安全事故、复杂的法律纠纷,使校园安全成为广受关注的热点。

    校园伤害事故最易怎样发生?在对全国10个地区少年儿童人身伤害问题进行调查后,发现:游戏和运动中受伤害居校园伤害之首。在抽样调查的学生中,在游戏和运动时受伤的比例最高,回答“经常”或“偶尔”的选择率为53.6%。

    另外,最容易发生伤害的是学生自由活动时间,学校门卫制度安全隐患最高。 为有效预防校园伤害事故,学校在制定安全管理制度和制度实施时,需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校园安全保卫制度。

    加强对校门的管理,是防止学生受到校外人员伤害的第一道防线。具体管理时应该做到:校门设专人值守,建立昼夜值班制度和岗位责任制度;本校学生、教职员工出入校门一律出示证件或佩带校徽;校外人员进校要履行会客登记手续,严格限制与学校无关人员进入学校。

    学生宿舍安全制度。要设专人负责管理住宿学生的生活和安全保护;学生宿舍要临近管理员办公室;宿舍区设医务室;宿舍门窗和生活设施符合安全标准、锁具牢固;宿舍内设置学生贵重财产保险箱;宿舍内防火防电设施齐备;学生外出请假。

    校舍及校内设施安全管理检修制度。包括对校舍、场地、校内设置的旗杆、种植的树木、教室的电灯、门窗、玻璃、教具、学具、实验仪器、体育设施等教育教学和生活设施的定期检查、维修、更换,确保使用安全,对存在安全隐患的设施采取警示措施或停止使用。

    防火制度。学校内在每一楼层,每一排房都应当配备消防设施,并组织学生学习消防知识和进行演习。

    安全教育制度。学校应当对学生进行必要的安全教育和自护自救教育,增强学生的安全意识,对教职人员也应当进行相应的安全教育,等等。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