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范文 > 范文
  • 运动和力总结

    1.【总结运动和力的所有知识概念重点讲下物体受力时怎样运动出多点题

    初二不需要掌握变速直线运动(可能要求平均速度,总路程除以总时间)匀速直线运动:物体在一条直线上运动,且在任意相等的时间间隔内通过的位移相等.通俗点讲究是运动方向不发生改变,速度不发生改变.难点是选择参照物,就是看和什么物体相对而言,其实就是对于什么运动了就是拿什么当参照物力首先要知道效果是相互的,三要素:作用点,方向,大小其次,辨别相互作用力和二力平衡 相互作用力有两个受力物体,如一个重物放在水平桌面上,桌面对重物的支持力合重物对桌面的压力就是相互作用力,二力平衡只有一个受力物体,以上为例,重物受到的重力(地球对重物有引力)和桌面对重物的支持力是二力平衡初二的物理还是不难的一条绳子拉着一个大铁环,这个大铁环上套着两个小铁环(可移动),大铁环的摩擦力为M,两个小铁环的摩擦力为m,且大铁环的质量为f,当两个小铁环滑动到与大铁环中心在一条直线上时,求这个绳子的拉力(可能难点)小环在下滑到题中所说的位置时,受到大环给它的竖直向上的滑动摩擦力f,根据力的作用是相互的,则小环给大环一个竖直向下的滑动摩擦力,大小也为f ,同理,另一个小环也给大环一个竖直向下的滑动摩擦力,大小也为f,所以大环受四个力作用:竖直向上的拉力,竖直向下的重力和两个竖直向下的滑动摩擦力,所以是M+2f。

    2.初二物理运动和力总结

    力:

    1、力的三要素:力的大小、力的方向、力的作用点

    2、力的作用效果:①使物体发生形变

    ②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

    3、二力平衡条件:①两个力作用在同一物体

    ②同一直线

    ③大小相等

    ④方向相反

    4、物体在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即为静止

    5、二力合成:①同一直线、同一物体、同一方向的两个力的合力为F1+F2=F合

    ②同一直线、同一物体、方向相反的两个力的合力为|F1-F2|=F合

    6、重力的方向总是竖直向下的(这也是重锤线的工作原理)

    7、阿基米德原理:浸在液体中的物体所受的浮力,大小等于其排开液体所受的重力,即F浮=G排(阿基米德原理同样适用于气体)

    8、阿基米德公式扩展:F浮=Ρ液gV排

    9、物体沉浮条件:①当F浮>G物时,物体上浮

    ②当F浮=G物时,物体悬浮

    ③当F浮

    ④当Ρ液>Ρ物时,物体上浮

    ⑤当Ρ液=Ρ物时,物体悬浮

    ⑥当Ρ液

    (提示:其中"Ρ”为密度。如果有错别字,请原谅!内容也许不全,如有需求,我时刻恭候!欢迎采纳!)

    3.初3物理运动和力的知识点总结和经典习题,急求大侠帮助

    定义:力是物体之间的相互作用。

    理解要点: (1) 力具有物质性:力不能离开物体而存在。 说明:①对某一物体而言,可能有一个或多个施力物体。

    ②并非先有施力物体,后有受力物体 (2)力具有相互性:一个力总是关联着两个物体,施力物体同时也是受力物体,受力物体同时也是施力物体。 说明:①相互作用的物体可以直接接触,也可以不接触。

    ②力的大小用测力计测量。 (3)力具有矢量性:力不仅有大小,也有方向。

    (4)力的作用效果:使物体的形状发生改变;使物体的运动状态发生变化。 (5)力的种类: ①根据力的性质命名:如重力、弹力、摩擦力、分子力、电磁力、核力等。

    ②根据效果命名:如压力、拉力、动力、阻力、向心力、回复力等。 说明:根据效果命名的,不同名称的力,性质可以相同;同一名称的力,性质可以不同。

    重力 定义:由于受到地球的吸引而使物体受到的力叫重力。 说明:①地球附近的物体都受到重力作用。

    ②重力是由地球的吸引而产生的,但不能说重力就是地球的吸引力。 ③重力的施力物体是地球。

    ④在两极时重力等于物体所受的万有引力,在其它位置时不相等。 (1)重力的大小:G=mg 说明:①在地球表面上不同的地方同一物体的重力大小不同的,纬度越高,同一物体的重力越大,因而同一物体在两极比在赤道重力大。

    ②一个物体的重力不受运动状态的影响,与是否还受其它力也无关系。 ③在处理物理问题时,一般认为在地球附近的任何地方重力的大小不变。

    (2) 重力的方向:竖直向下(即垂直于水平面) 说明:①在两极与在赤道上的物体,所受重力的方向指向地心。 ②重力的方向不受其它作用力的影响,与运动状态也没有关系。

    (3)重心:物体所受重力的作用点。 重心的确定:①质量分布均匀。

    物体的重心只与物体的形状有关。形状规则的均匀物体,它的重心就在几何中心上。

    ②质量分布不均匀的物体的重心与物体的形状、质量分布有关。 ③薄板形物体的重心,可用悬挂法确定。

    说明:①物体的重心可在物体上,也可在物体外。 ②重心的位置与物体所处的位置及放置状态和运动状态无关。

    ③引入重心概念后,研究具体物体时,就可以把整个物体各部分的重力用作用于重心的一个力来表示,于是原来的物体就可以用一个有质量的点来代替。 弹力 (1) 形变:物体的形状或体积的改变,叫做形变。

    说明:①任何物体都能发生形变,不过有的形变比较明显,有的形变及其微小。 ②弹性形变:撤去外力后能恢复原状的形变,叫做弹性形变,简称形变。

    (2)弹力:发生形变的物体由于要恢复原状对跟它接触的物体会产生力的作用,这种力叫弹力。 说明:①弹力产生的条件:接触;弹性形变。

    ②弹力是一种接触力,必存在于接触的物体间,作用点为接触点。 ③弹力必须产生在同时形变的两物体间。

    ④弹力与弹性形变同时产生同时消失。 (3)弹力的方向:与作用在物体上使物体发生形变的外力方向相反。

    几种典型的产生弹力的理想模型: ① 轻绳的拉力(张力)方向沿绳收缩的方向。注意杆的不同。

    ② 点与平面接触,弹力方向垂直于平面;点与曲面接触,弹力方向垂直于曲面接触点所在切面。 ③ 平面与平面接触,弹力方向垂直于平面,且指向受力物体;球面与球面接触,弹力方向沿两球球心连线方向,且指向受力物体。

    (4)大小:弹簧在弹性限度内遵循胡克定律F=kx,k是劲度系数,表示弹簧本身的一种属性,k仅与弹簧的材料、粗细、长度有关,而与运动状态、所处位置无关。其他物体的弹力应根据运动情况,利用平衡条件或运动学规律计算。

    摩擦力 (1) 滑动摩擦力:一个物体在另一个物体表面上相当于另一个物体滑动的时候,要受到另一个物体阻碍它相对滑动的力,这种力叫做滑动摩擦力。 说明:①摩擦力的产生是由于物体表面不光滑造成的。

    ②摩擦力具有相互性。 ⅰ滑动摩擦力的产生条件:A.两个物体相互接触;B.两物体发生形变;C.两物体发生了相对滑动;D.接触面不光滑。

    ⅱ滑动摩擦力的方向:总跟接触面相切,并跟物体的相对运动方向相反。 说明:①“与相对运动方向相反”不能等同于“与运动方向相反” ②滑动摩擦力可能起动力作用,也可能起阻力作用。

    ⅲ滑动摩擦力的大小:F=μFN 说明:①FN两物体表面间的压力,性质上属于弹力,不是重力。应具体分析。

    ②μ与接触面的材料、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有关,无单位。 ③滑动摩擦力大小,与相对运动的速度大小无关。

    ⅳ效果:总是阻碍物体间的相对运动,但并不总是阻碍物体的运动。 ⅴ滚动摩擦:一个物体在另一个物体上滚动时产生的摩擦,滚动摩擦比滑动摩擦要小得多。

    (2)静摩擦力:两相对静止的相接触的物体间,由于存在相对运动的趋势而产生的摩擦力。 说明:静摩擦力的作用具有相互性。

    ⅰ静摩擦力的产生条件:A.两物体相接触;B.相接触面不光滑;C.两物体有形变;D.两物体有相对运动趋势。 ⅱ静摩擦力的方向:总跟接触面相切,并总跟物体的相对运动趋势相反。

    说明:①运动的物体可以受到静摩擦力的作用。 ②静摩擦力的方向可以与运动方向相同,可以相反,还可以成任一夹角θ。

    ③静摩擦力可以是阻力也可以是动力。 ⅲ静摩擦力的。

    4.初三物理运动和力的知识点总结、力和机械知识点总结、谢谢各位

    1、力的定义定义: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说明:定义中的“作用”是推、拉、提、吊、压等具体动作的抽象概括2、力的概念的理解发生力时,一定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物体存在,也就是说,没有物体就不会有力的作用(力的物质性)当一个物体受到力的作用时,一定有另一个物体对它施加了力,受力的物体叫受力物体,施力的物体叫施力物体。

    所以没有施力物体或没有受力物体的力是不存在的。(力的相互性)相互接触的物体间不一定发生力的作用,没有接触的物体之间也不一定没有力“接触与否”不能成为判断是否发生力的依据。

    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施力物体和受力物体的作用是相互的,这一对力总是同时产生,同时消失。

    施力物体、受力物体是相对的,当研究对象改变时,施力物体和受力物体也就改变了3、力的作用效果——由此可判定是否有力存在(1)可使物体的运动状态发生改变。 注:运动状态的改变包括运动快慢改变或运动的方向改变。

    (2)可使物体的形状与大小发生改变。(形变)4、力的单位国际单位制中,力的单位是牛顿,简称牛,用符号N来表示。

    1N大小相当于拿起2个鸡蛋的力。5、力的测量工具:测力计,实验室中常用的测力计是弹簧秤弹簧秤的原理:弹簧受到的拉力越大,弹簧伸长就越长6、弹簧秤的正确使用观察弹簧秤的量程、分度值和指针是否指在零刻线上读数时,视线、指针和刻度线应在同一水平面被测力的方向应与弹簧伸长的方向一致7、力的三要素力的大小、方向、作用点叫力的三要素,都能影响力的作用效果8、力的图示:用一根带箭头的线段把力的三要素表示出来9、力的图示的作图方法(1)画出受力物体:一般可以用一个正方形或长方形代表,球形可用圆圈表示。

    (2)确定作用点:作用点画在受力物体上,且画在受力物体和施力物体的接触面的中点,如受力物体和施力物体不接触或同一物体上受二个以上的力,作用点画在受力物体的几何中心。(3)确定标度:如用1厘米线段长代表多少牛顿。

    (4)画线段:从力的作用点起,按所定标度沿力的方向画一条直线,用来表示力的大小(5)标出力的方向:在线段的末尾画上箭头(含在线段内),表示力的方向(6)将所图示的力的符号和数值标在箭头的附近10、力的示意图某些情况下,只需要定性地描述物体的受力情况,不需要精确地表示出力的大小,则可以画力的示意图。11、重力的概念定义:地面附近物体由于地球吸引而受到的力叫重力(符号:G)理解:①重力的施力物体是地球,它的受力物体是地面附近的一切物体。

    ②重力的大小与物体的质量有关。12、重力的三要素大小:G = mg方向:总是竖直向下(垂直水平面向下)作用点:重力的作用点在物体的重心上。

    其中形状规则,质量分布均匀物体的重心在它的几何中心 13、摩擦的种类 滑动摩擦、滚动摩擦、静摩擦 滚动摩擦力远小于滑动摩擦力 14、滑动摩擦力的影响因素 ①与物体间的压力有关 ②与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有关 与物体的运行速度、接触面的大小等无关 15、增大有益摩擦,减小有害摩擦的方法 增大有益摩擦:①增加物体间的压力 ②增大接触面的粗糙程度 减小有害摩擦:①减小物体间的压力 ②减小接触面的粗糙程度16、合力的概念合力:如果一个力产生的效果跟两个力共同作用产生的效果相同,这个力就叫做那两个力的合力理解:①合力的概念是建立在“等效”的基础上,也就是合力“取代了分力,因此合力不是作用在物体上的另外一个力,它只不过是替了原来作用的两个力,不要误认为物体同时还受到合力的作用。②两个力合成的条件是这两个力须同时作用在一个物体上,否则求合力无意义。

    17、力的合成已知几个力的大小和方向,求合力的大小和方向叫做力的合成(1)当两个力方向相同是时,其合力的大小等于这两个力之和;方向与两力的方向相同 数学表述:F合 =F1 + F2(2)当两下力方向相反时,其合力的大小等于这两个力之差,方向为较大力的方向 数学表述:F合 = F1 - F2 (其中:F1 > F2 )九、力与运动 1、平衡力 平衡力:物体在两个力的作用下能保持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则称这两个力是一对平衡力,或叫作二力平衡 平衡力的条件(或特点):同体、等值、反向、共线 其中是否作用于同一物体是两个力是一对平衡力还是一对相互作用力的关键 2、牛顿第一定律 内容:一切物体在没有受到外力作用时,总保持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 理解:(1)它包含两层含义①静止的物体在不受外力作用时总保持静止状态②运动的物体在不受外力作用时总保持匀速直线运动状态(2)牛顿第一定律是理想定律(3)物体不受力,一定处于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但处于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的物体不一定不受力3、惯性惯性:物体保持原有的运动状态不变的性质叫做惯性理解:①惯性是物体的固有属性,一切物体在任何情况下都具有惯性② 惯性的大小只与物体的质量有关,而与物体是否运动、运动的快慢、是否受外力等都没有关系③ 注意:惯性不是“力”,叙述时,不要说成“物体在惯性的作用下”或“受到惯性的作用”等说法【记忆法】(1)惯性理解的顺口溜“物体有惯性,惯性物属。

    5.初二物理力与运动的知识点

    第八章 力知识归纳 1.什么是力: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

    2.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一个物体对别的物体施力时,也同时受到后者对它的力7a686964616fe78988e69d8331333264626635)。

    3.力的作用效果: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还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物体形状或体积的改变,叫做形变。)

    4.力的单位是:牛顿(简称:牛),符合是N。1牛顿大约是你拿起两个鸡蛋所用的力。

    5.实验室测力的工具是:弹簧测力计。 6.弹簧测力计的原理:在弹性限度内,弹簧的伸长与受到的拉力成正比。

    7.弹簧测力计的用法:(1)要检查指针是否指在零刻度,如果不是,则要调零;(2)认清最小刻度和测量范围;(3)轻拉秤钩几次,看每次松手后,指针是否回到零刻度,(4)测量时弹簧测力计内弹簧的轴线与所测力的方向一致;⑸观察读数时,视线必须与刻度盘垂直。(6)测量力时不能超过弹簧测力计的量程。

    8.力的三要素是:力的大小、方向、作用点,叫做力的三要素,它们都能影响力的作用效果。 9.力的示意图就是用一根带箭头的线段来表示力。

    具体的画法是: (1)用线段的起点表示力的作用点; (2)延力的方向画一条带箭头的线段,箭头的方向表示力的方向; (3)若在同一个图中有几个力,则力越大,线段应越长。有时也可以在力的示意图标出力的大小, 10.重力:地面附近物体由于地球吸引而受到的力叫 重力。

    重力的方向总是竖直向下的。 11. 重力的计算公式:G=mg,(式中g是重力与质量的比值:g=9.8 牛顿/千克,在粗略计算时也可取g=10牛顿/千克);重力跟质量成正比。

    12.重垂线是根据重力的方向总是竖直向下的原理制成。 13.重心:重力在物体上的作用点叫重心。

    14.摩擦力:两个互相接触的物体,当它们要发生或 已经发生相对运动时,就会在接触面是产生一种阻碍相对运动的力,这种力就叫摩擦力。 15.滑动摩擦力的大小跟接触面的粗糙程度和压力大小 有关系。

    压力越大、接触面越粗糙,滑动摩擦力越大。 16.增大有益摩擦的方法:增大压力和使接触面粗糙些。

    减小有害摩擦的方法:(1)使接触面光滑和减小压 力;(2)用滚动代替滑动;(3)加润滑油;(4)利用气垫。(5)让物体之间脱离接触(如磁悬浮列车)。

    这里是初中物理知识点总结 第一章 声现象知识归纳 1 . 声音的发生:由物体的振动而产生。振动停止,发声也停止。

    2.声音的传播:声音靠介质传播。真空不能传声。

    通常我们听到的声音是靠空气传来的。 3.声速:在空气中传播速度是:340米/秒。

    声音在固体传播比液体快,而在液体传播又比空气体快。 4.利用回声可测距离:S=1/2vt 5.乐音的三个特征:音调、响度、音色。

    (1)音调:是指声音的高低,它与发声体的频率有关系。(2)响度:是指声音的大小,跟发声体的振幅、声源与听者的距离有关系。

    6.减弱噪声的途径:(1)在声源处减弱;(2)在传播过程中减弱;(3)在人耳处减弱。 7.可听声:频率在20Hz~20000Hz之间的声波:超声波:频率高于20000Hz的声波;次声波:频率低于20Hz的声波。

    8. 超声波特点:方向性好、穿透能力强、声能较集中。具体应用有:声呐、B超、超声波速度测定器、超声波清洗器、超声波焊接器等。

    9.次声波的特点:可以传播很远,很容易绕过障碍物,而且无孔不入。一定强度的次声波对人体会造成危害,甚至毁坏机械建筑等。

    它主要产生于自然界中的火山爆发、海啸地震等,另外人类制造的火箭发射、飞机飞行、火车汽车的奔驰、核爆炸等也能产生次声波。 第二章 物态变化知识归纳 1. 温度:是指物体的冷热程度。

    测量的工具是温度计, 温度计是根据液体的热胀冷缩的原理制成的。 2. 摄氏温度(℃):单位是摄氏度。

    1摄氏度的规定:把冰水混合物温度规定为0度,把一标准大气压下沸水的温度规定为100度,在0度和100度之间分成100等分,每一等分为1℃。 3.常见的温度计有(1)实验室用温度计;(2)体温计;(3)寒暑表。

    体温计:测量范围是35℃至42℃,每一小格是0.1℃。 4. 温度计使用:(1)使用前应观察它的量程和最小刻度值;(2)使用时温度计玻璃泡要全部浸入被测液体中,不要碰到容器底或容器壁;(3)待温度计示数稳定后再读数;(4)读数时玻璃泡要继续留在被测液体中,视线与温度计中液柱的上表面相平。

    5. 固体、液体、气体是物质存在的三种状态。 6. 熔化:物质从固态变成液态的过程叫熔化。

    要吸热。 7. 凝固:物质从液态变成固态的过程叫凝固。

    要放热. 8. 熔点和凝固点:晶体熔化时保持不变的温度叫熔点;。晶体凝固时保持不变的温度叫凝固点。

    晶体的熔点和凝固点相同。 9. 晶体和非晶体的重要区别:晶体都有一定的熔化温度(即熔点),而非晶体没有熔点。

    10. 熔化和凝固曲线图: 11.(晶体熔化和凝固曲线图) (非晶体熔化曲线图) 12. 上图中AD是晶体熔化曲线图,晶体在AB段处于固态,在BC段是熔化过程,吸热,但温度不变,处于固液共存状态,CD段处于液态;而DG是晶体凝固曲线图,DE段于液态,EF段落是凝固过程,放热,温度不变,处于固液共存状态,FG处于固态。 13. 汽化:物质从液态变为气态的过程叫汽化,汽化的方式有。

    6.八下物理运动和力的笔记

    八年级物理下册知识点总结7-1、力1.力的概念(1)力是 一个物体对另一个物体的作用 ,前者为施力物体,后者为受力物体,所以说力不能脱离物体而存在。

    一切物体都受力的作用。(2)有的力必须是物体之间相互 接触 才能产生的,比如物体间的推、拉、提、压等力,但有的力物体不接触也能产生,比如重力、磁铁间、电荷间的相互作用力等。

    (3)力的符号是F,单位:牛顿 ,简称: 牛,单位符号是 N 。2.力的作用效果:(1)力可以改变物体的 形状。

    (2)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注:物体运动状态的改变指物体的运动 速度方向 或速度大小的改变或二者同时改变,或者物体由静止到运动或由运动到静止;形变是指形状 发生改变。

    3.(1)力的 大小 、方向 、作用点 叫做力的三要素。力的三要素都会影响力的作用效果。

    (2)做力示意图的要领:A、确定研究对象是哪个受力物体、所画力的 作用点在哪儿 和力的方向如何;B、从力的作用点沿力的方向画力的作用线,用 箭头 表示力的方向;C、力的作用点可以是线段的起点,也可以是线段的终点;D、完毕时记得标上所做力的符号,已知大小的还要标上力的大小4.物体间力的作用是 相互 的,甲对乙施加一个力的同时,乙也对甲施加了一个力。由此我们认识到:①力总是成对出现的;②相互作用的两个物体,每个物体既是 施力 物体又是 受力 物体。

    ③相互作用力总是大小相等,方向相反,在同一条直线上,同时产生,同时消失7-2、弹力和弹簧测力计1.弹力(1)弹力是由于物体发生了弹性形变要恢复原状而对另一个物体产生的力。压力、支持力、拉力等的实质都是弹力。

    (2)弹力的大小、方向和产生的条件:①弹力的大小:与物体的材料、形变程度等因素有关。②弹力的方向:跟形变的方向相反 ,与物体恢复形变的方向 相同 。

    ③弹力产生的条件:物体间接触,发生 挤压 。2.弹簧测力计(1)测力计:测量力的大小的工具叫做测力计。

    (2)弹簧测力计的原理: 在弹性限度内,弹簧所受拉力的大小和伸长量成正比;(3)弹簧测力计的使用:①测量前,先观察弹簧测力计的指针是否指在零刻度 的位置,如果不是,则需校零,观察弹簧测力计的分度值和量程,估计被测力的大小,被测力不能超过测力计的量程。③测量时,拉力的方向应沿着弹簧测力计轴线方向 ,④读数时,视线应与指针对应的刻度面板垂直 。

    7-3、重力1.重力的由来:(1)万有引力:宇宙间任何两个物体,大到天体,小到灰尘之间,都存在互相 相互吸引 的力,这就是万有引力。(2)重力:由于 地球的吸引而受到的力 ,叫做重力。

    地球上的所有物体都受到重力的作用。它的施力物体是地球2.重力的大小(1)重力的大小叫 重量 。

    (2)重力与质量的关系:物体所受的重力跟它的 质量 成正比。公式:G= mg ,式中,G是重力,单位牛顿(N);m是质量,单位千克(kg)。

    g= 9.8 N/kg。(3)重力随物体位置的改变而改变,在靠近地球两极处g最大,靠近赤道处g最小。

    3.重力的方向(1)重力的方向: 竖直向下 。(2)应用:重垂线(检验墙壁是否竖直)4.重心:(1)重力的 作用点 叫重心。

    (2)规则物体的重心在物体的 几何中心 上。有的物体的重心在物体上,也有的物体的重心在物体以外。

    8-1、牛顿第一定律1.牛顿第一定律(1)内容:一切物体在没有受到外力作用时,总保持 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 。(2)牛顿第一定律不可能简单从实验中得出,它是通过实验为基础、通过分析和科学推理得到的。

    (3)实验说明力是 改变物体运动状态 的原因,而不是维持运动状态的原因。(4)探究牛顿第一定律中,每次都要让小车从斜面上同一高度滑下,其目的是 使小车滑到水平面初速度相等。

    2.惯性(1)惯性:一切物体 保持原来运动状态不变的 性质叫做惯性。(2)对“惯性”的理解需注意的地方:①“一切物体”包括受力或不受力、运动或静止的所有固体、液体气体。

    ②惯性是物体本身所固有的一种属性,不是一种力,所以说“物体受到惯性”或“物体受到惯性力”等,都是错误的。③同一个物体不论是静止还是运动、运动快还是运动慢,不论受力还是不受力,都具有惯性,而且惯性大小是不变的。

    惯性的大小只与物体的 质量有关, 质量大的物体惯性大,而与物体的运动状态无关。(3)在解释一些常见的惯性现象时,可以按以下来分析作答:①确定研究对象。

    ②弄清研究对象原来处于什么样的运动状态。③发生了什么样的情况变化。

    ④由于惯性研究对象保持原来的运动状态于是出现了什么现象。8-2、二力平衡1.。

    7.初二物理力与运动的知识点

    第八章 力知识归纳 1.什么是力: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

    2.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一个物体对别的物体施力时,也同时受到后者对它的力)。

    3.力的作用效果: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还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物体形状或体积的改变,叫做形变。)

    4.力的单位是:牛顿(简称:牛),符合是N。1牛顿大约是你拿起两个鸡蛋所用的力。

    5.实验室测力的工具是:弹簧测力计。 6.弹簧测力计的原理:在弹性限度内,弹簧的伸长与受到的拉力成正比。

    7.弹簧测力计的用法:(1)要检查指针是否指在零刻度,如果不是,则要调零;(2)认清最小刻度和测量范围;(3)轻拉秤钩几次,看每次松手后,指针是否回到零刻度,(4)测量时弹簧测力计内弹簧的轴线与所测力的方向一致;⑸观察读数时,视线必须与刻度盘垂直。(6)测量力时不能超过弹簧测力计的量程。

    8.力的三要素是:力的大小、方向、作用点,叫做力的三要素,它们都能影响力的作用效果。 9.力的示意图就是用一根带箭头的线段来表示力。

    具体的画法是: (1)用线段的起点表示力的作用点; (2)延力的方向画一条带箭头的线段,箭头的方向表示力的方向; (3)若在同一个图中有几个力,则力越大,线段应越长。有时也可以在力的示意图标出力的大小, 10.重力:地面附近物体由于地球吸引而受到的力叫 重力。

    重力的方向总是竖直向下的。 11. 重力的计算公式:G=mg,(式中g是重力与质量的比值:g=9.8 牛顿/千克,在粗略计算时也可取g=10牛顿/千克);重力跟质量成正比。

    12.重垂线是根据重力的方向总是竖直向下的原理制成。 13.重心:重力在物体上的作用点叫重心。

    14.摩擦力:两个互相接触的物体,当它们要发生或 已经发生相对运动时,就会在接触面是产生一种阻碍相对运动的力,这种力就叫摩擦力。 15.滑动摩擦力的大小跟接触面的粗糙程度和压力大小 有关系。

    压力越大、接触面越粗糙,滑动摩擦力越大。 16.增大有益摩擦的方法:增大压力和使接触面粗糙些。

    减小有害摩擦的方法:(1)使接触面光滑和减小压 力;(2)用滚动代替滑动;(3)加润滑油;(4)利用气垫。(5)让物体之间脱离接触(如磁悬浮列车)。

    这里是初中物理知识点总结第一章 声现象知识归纳 1 . 声音的发生:由物体的振动而产生。振动停止,发声也停止。

    2.声音的传播:声音靠介质传播。真空不能传声。

    通常我们听到的声音是靠空气传来的。 3.声速:在空气中传播速度是:340米/秒。

    声音在固体传播比液体快,而在液体传播又比空气体快。 4.利用回声可测距离:S=1/2vt 5.乐音的三个特征:音调、响度、音色。

    (1)音调:是指声音的高低,它与发声体的频率有关系。(2)响度:是指声音的大小,跟发声体的振幅、声源与听者的距离有关系。

    6.减弱噪声的途径:(1)在声源处减弱;(2)在传播过程中减弱;(3)在人耳处减弱。 7.可听声:频率在20Hz~20000Hz之间的声波:超声波:频率高于20000Hz的声波;次声波:频率低于20Hz的声波。

    8. 超声波特点:方向性好、穿透能力强、声能较集中。具体应用有:声呐、B超、超声波速度测定器、超声波清洗器、超声波焊接器等。

    9.次声波的特点:可以传播很远,很容易绕过障碍物,而且无孔不入。一定强度的次声波对人体会造成危害,甚至毁坏机械建筑等。

    它主要产生于自然界中的火山爆发、海啸地震等,另外人类制造的火箭发射、飞机飞行、火车汽车的奔驰、核爆炸等也能产生次声波。第二章 物态变化知识归纳 1. 温度:是指物体的冷热程度。

    测量的工具是温度计, 温度计是根据液体的热胀冷缩的原理制成的。 2. 摄氏温度(℃):单位是摄氏度。

    1摄氏度的规定:把冰水混合物温度规定为0度,把一标准大气压下沸水的温度规定为100度,在0度和100度之间分成100等分,每一等分为1℃。 3.常见的温度计有(1)实验室用温度计;(2)体温计;(3)寒暑表。

    体温计:测量范围是35℃至42℃,每一小格是0.1℃。 4. 温度计使用:(1)使用前应观察它的量程和最小刻度值;(2)使用时温度计玻璃泡要全部浸入被测液体中,不要碰到容器底或容器壁;(3)待温度计示数稳定后再读数;(4)读数时玻璃泡要继续留在被测液体中,视线与温度计中液柱的上表面相平。

    5. 固体、液体、气体是物质存在的三种状态。 6. 熔化:物质从固态变成液态的过程叫熔化。

    要吸热。 7. 凝固:物质从液态变成固态的过程叫凝固。

    要放热. 8. 熔点和凝固点:晶体熔化时保持不变的温度叫熔点;。晶体凝固时保持不变的温度叫凝固点。

    晶体的熔点和凝固点相同。 9. 晶体和非晶体的重要区别:晶体都有一定的熔化温度(即熔点),而非晶体没有熔点。

    10. 熔化和凝固曲线图: 11.(晶体熔化和凝固曲线图) (非晶体熔化曲线图) 12. 上图中AD是晶体熔化曲线图,晶体在AB段处于固态,在BC段是熔化过程,吸热,但温度不变,处于固液共存状态,CD段处于液态;而DG是晶体凝固曲线图,DE段于液态,EF段落是凝固过程,放热,温度不变,处于固液共存状态,FG处于固态。 13. 汽化:物质从液态变为气态的过程叫汽化,汽化的方式有蒸发和沸腾。

    都要吸热。

    8.力和运动知识梳理

    第九章《力和运动》知识要点梳理

    一、二力平衡

    1.定义

    物体在几个力的作用下处于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那么该物体就处于平衡状态。使物体处于平衡状态的几个力叫做平衡力。平衡力是从作用效果来命名的力,它是两个或两个以上力的统称。

    当物体在两个力作用下,并处于平衡状态时,那么这两个力就是二力平衡。

    2.条件

    如图,由于小卡片的重力远小于钩码对卡片的拉力,所以小卡片的重力可以忽略不计,认为小卡片只受到水平方向的F1和F2作用。这种研究问题的方法叫近似处理法,或叫忽略次要因素法。

    二力平衡的条件是:两个力必须作用在同一物体上的,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直线上。四个条件同时满足,两力才平衡。

    判断二力是否平衡有两种方法。一是根据二力平衡的条件来判断,二是根据物体是否处于平衡状态来判断。

    3.平衡力与相互作用力的比较

    运动和力总结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