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大选总结
1.我要关于美国大选的感想
2008年的大选其实是很奇特的。以往,总是两个50、60岁的白人男子竞选总统,就像下面这两位。
今年的情况完全不同,创了历史纪录。奥巴马是历史上第一个获得总统候选人提名的黑人,而且非常年轻;麦凯恩则是历史上年纪最大的总统候选人。
麦凯恩攻击奥巴马太年轻,没有经验。奥巴马攻击麦凯恩年龄太大,是狡猾的华盛顿老政客。
可是,到了选择搭档的时候,攻击的矛头却成了确定人选的标准。奥巴马选了参议员拜登,后者的年龄与麦凯恩相差无几,而且待在国会山的年头更长。
麦凯恩选了阿拉斯加女州长佩林,她甚至比奥巴马更年轻,更没有经验。
事情到了这一步,已经不太像总统选举了,而像类似《美国偶像》那样的选秀了。双方考虑的不是如何更好地领导国家,而是如何获得尽可能多的选民的欢心,赢得选举。
就拿佩林来说,从简历上看,她的政治经验实在少得让人不放心,简直就像误入政治圈。小时候,她喜欢打篮球,获得过1982年阿拉斯加州高中女子篮球冠军(照片中的22号)。
1984年,她参加选美,获得“阿拉斯加小姐”第二名。
大学毕业后,她同男友私奔。登记结婚时,因为没钱,从养老院找了两个不认识的老人,作为证婚人。婚后,她干过一段时间体育记者,但是大多数时候是家庭妇女,生育了5个孩子。
1992年,她以家长委员会成员的身份,进入了当地小镇的市镇委员会。这是她政治生涯的开始,但是直到2006年竞选州长成功之前,她没有处理重大政治事务的经验。换句话说,她真正的政治年龄只有二年,而且接触的完全都是州一级的政治,对于国家一级的政治事务,经验度为0。
麦凯恩如果选上总统,她就是副总统。前者今年74岁,明年75岁,四年后将是79岁,而且他的健康一直被外界担忧。万一出现意外,佩林就将接任美国总统。很难想象,将世界上权势最大的职位,交给一个完全没有经验的新手,对国家意味着什么?
难怪有人说,选择佩林完全是选举考虑,而不是治国考虑。
选举发展到了今天,通信技术如此发达,以致于最后选出来的人,都是综合形象最好的人,而不是最合适的人。所以,政党推举候选人时,也不考虑谁的能力强,而是考虑谁的形象好,谁最有利于争取女性选民等等。
另一方面,今天的世界如此复杂,国家各方面的事务都需要专家级的水平才能管理。没有经验和学识的人,是无法做出正确决策的。结论是,竞选的时候是总统出面,但是决策的时候,总统离不开专家小组。实际上,真正治国的是总统背后的一小撮精英团队,总统只是负责签名的人,过去几届美国政府都是如此,未来也必然如此。(其实,这一点对中国也适用,真正的决策者是政治局背后那些看不见的利益和力量。)
所以嘛……总统选举就是一场选秀,谁选上其实都差不多,说到底总统就是一个门面。
2.关于我对美国总统竞选的感想作文
一是总统大选制度体现了充分民主、公平竞争,告诉人们每个美国公民,不论你出生贫穷还是富贵,只要你勤奋学习、努力奋斗,都有当总统的可能,从而激发公民自我奋斗、努力上进的精神;二是美国公民投票时对自己国家的高度责任感、主见性,因为有高素质的美国公民,竞选制度才能有效实施,如果一点小恩小贿有可以改变某些人的主义,那竞选就会乱成一团,就选不出真正的治国英才,我想这种民众素质和修养,与美国公民从小生存环境、个人信仰密切相关;三是多党之间竞选中的相互抵御、自我标榜和竞选结果出来后的握手言好,相互鼓励、支持,显示出英才们的豪杰气概,要是党派之间没有真正把国家益放在至高无上的位置,而是怀着某种个人目的、局部利益,不敢想象竞选也许就会暴发出战争,就象共产党打国民党一样,“抢杆子里面出政权”,非常可怕的多党竞争!三是现任总统对即将上任的新总统的态度令人感动,把国家事务、利益放在首位,大选制度让每位辞别总统不得不以平常心态离开白宫,好象没有我们这里那些恼人的、影响国家发展的群带关系。
3.关于我对美国总统竞选的感想作文
一是总统大选制度体现了充分民主、公平竞争,告诉人们每个美国公民,不论你出生贫穷还是富贵,只要你勤奋学习、努力奋斗,都有当总统的可能,从而激发公民自我奋斗、努力上进的精神;二是美国公民投票时对自己国家的高度责任感、主见性,因为有高素质的美国公民,竞选制度才能有效实施,如果一点小恩小贿有可以改变某些人的主义,那竞选就会乱成一团,就选不出真正的治国英才,我想这种民众素质和修养,与美国公民从小生存环境、个人信仰密切相关;三是多党之间竞选中的相互抵御、自我标榜和竞选结果出来后的握手言好,相互鼓励、支持,显示出英才们的豪杰气概,要是党派之间没有真正把国家益放在至高无上的位置,而是怀着某种个人目的、局部利益,不敢想象竞选也许就会暴发出战争,就象共产党打国民党一样,“抢杆子里面出政权”,非常可怕的多党竞争!三是现任总统对即将上任的新总统的态度令人感动,把国家事务、利益放在首位,大选制度让每位辞别总统不得不以平常心态离开白宫,好象没有我们这里那些恼人的、影响国家发展的群带关系。
4.谈谈对美国总统的认识
美利坚合众国总统(President of the United States of America,缩写POTUS)是美利坚合众国的国家元首、政府首脑与三军统帅,一般被称为Mr. President(总统先生)。
根据现行的美国宪法第22修正案,美国总统任期4年,可以连任一届。法律上说总统由选举人团于选举年12月“间接选举”产生,但选举人投票意向由选民事先决定,绝大多数州和首都实行“胜者全得”制度,即在一州或首都获得选民票最多者获得该州或首都所有选举人票,因此总统选举结果在11月选民投票日就已成定局。
各州选举人票多寡取决于各州人口,因此人口多的州为大选争夺主要目标。 美利坚合众国总统(President of the United States;中文简称美国总统,英文简称POTUS)是美利坚合众国的国家元首、政府首脑和三军统帅,根据1787年通过的美国宪法而设立,行使宪法赋予的行政权,首任总统乔治·华盛顿于1789年4月30日就职,之后至1933的历任总统均为3月4日就职,而其后则于1月20日就职。
每届任期4年,连选连任不得多于2次,也不能担任总统或执行总统职责超过2年后再被选为总统多于1次。 身为当今世界上最强大的国家,美国总统亦称为自由世界的领导者,或权力最大的人。
美国总统被称为第一先生,妻子被称为“第一夫人”,家庭被称为“第一家庭”。美国建国两百多年以来,前43任总统均为白人男性(主要为英格兰裔、苏格兰裔、爱尔兰裔6人、荷兰裔3人、德裔2人),第44任总统贝拉克·奥巴马是首位非裔男性。
美国总统官邸位于哥伦比亚特区的白宫。总统专用客机被称为“空军一号”,专用直升机被称为“海军陆战队一号”,美国总统乘坐的坐骑,历来被称作“美国一号”。
官方的进行曲是《向统帅致敬》。 根据美国宪法,总统须年满35岁,在美国居住14年以上,也一定要是“自然出生的美国公民”[注 1]或者是在宪法通过时为美国公民(参见:美利坚合众国宪法)。
美国公职只有总统、副总统必须“出生时为合众国公民”。 现任总统(第44任)贝拉克·侯赛因·奥巴马二世(Barack Hussein Obama II)于2008年初次当选美国总统,并于2012年成功连任。
5.关于我对16年美国大选感想作文600字
2016美国大选英文文章:2016年美国大选拉开帷幕
Caucus goers met at sites around the state to show support for their candidate and be counted in the first contest of the 2016 Presidential nominating cycle.
This year the Iowa caucuses drew many first-time caucus-goers.
John Clark is one of them. He says that he took the time to caucus in order to make his voice heard.
"I feel like it's part of being American as you get the chance to do this, you get the chance to say what you believe in, and have a voice and vote."
Thanking his supporters, Ted Cruz relished in a major victory over Donald Trump, the national poll leader.
"Iowa has sent notice that the republican nominee in the next president of the United States will not be chosen by the media, will not be chosen by the Washington establishment, will not be chose by the lobbyists but will be chosen by the most incredible power for force where all sovereignty resides in our nation by we the people, the A
6.对美国大选的看法
美国大选从一开锣就很有戏剧性。
在爱荷华州民主党初选中,民调幅度落后于希拉里·克林顿的奥巴马意外拔得头筹;8日在新罕布什尔州, 希拉里翻盘。共和党方面, 麦凯恩、哈克比、罗姆尼三人也是轮番领先,难分轩轾。
这种现象显示此次大选竞争十分激烈, 很有看头, 现在预言鹿死谁手还为时过早。美国有51个州,各州人数(相应的“选举人”票数)多寡、选民“政治光谱”差别甚大, 仅凭两个小州的初选结果, 远不足以推论最后的结局。
美国华裔同其他族裔一样, 对大选十分关注, 天天读报, 议论选情。但与以往大选不同, 很少有人担忧, 更谈不上焦虑。
这是为何? 华人对大选不感焦虑 首先, 中美关系总体良好,没什么值得焦虑的大问题。美国朝野现在最关心的是伊战和国内经济问题。
在此种情势下,同中国的经济摩擦、政治争论、军事猜忌都降为次要问题。两党候选人的竞选政纲都没有把中国和中美关系问题列为重点就是证明。
民主党8位候选人在一次竞选辩论中谈到中美关系时, 有人强硬, 但具体内容仅是经贸摩擦,特别是中国产品安全等问题, 而非重大战略和原则问题。 其次, 两党在对华政策上基本一致, 不论哪位候选人当选,对华政策都差不多。
此种状况是从前副国务卿佐利克提出中美是“利益攸关者”开始的。这一论断此后成了朝野共识。
中美经贸争吵不断, 军事较劲也曾发生,但不牵动大局。奥巴马为争选票曾放过一“炮”——声称“如当选将禁止中国玩具进口”, 但旋即撤销。
在爱荷华州胜选后,他郑重宣布当选后将坚持“一中”政策。 现阶段中美关系相对稳定 这里使用“相对”一词, 包含两层含义:“稳定”不是绝对的, 而是与“不稳定”并存;“稳定”不是永远的, 而是在现阶段的条件下。
首先, 尽管中美两国综合实力仍有较大差距, 但中国已不可等闲视之。和则两利,战则俱伤, 没有单方能赢得胜利,于是出现了一种“不对称的均衡稳定状态”。
其次, 两国共同利益远大于分歧,许多利益交织,“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经济方面最明显,中美互为最重要贸易伙伴, 中国外汇储备中美元占最大比重, 使两国金融息息相关;美国制造业大多在华设厂,物美价廉的中国货成为美国人日用消费品最大来源和抑制通胀的重要杠杆。
政治方面, 朝核、伊朗、伊拉克、以巴冲突、反恐等国际重大问题的处理,都需要中美合作。中美既是能源消耗大国, 又是废气排放大国。
解决这些问题, 离不开合作。 第三, 世界总体格局虽还是“一超多极”, 但美国独霸气焰正在消退,“金砖四国”(中、俄、印度、巴西)崛起,日本复苏, 欧洲直追。
美国为维持领导地位, 一方面要拉拢中国牵制他国, 另一方面又要防止中国联合他国抗衡美国。 第四, 经过多年努力, 中美已建立起一系列沟通交流、协商合作的机制。
包括两国元首经常性会晤、经济战略对话、领袖和外长热线、军事交流机制、国会交流机制等, 使分歧和争论能及时协商解决, 这是两国关系长期稳定的重要保障。 第五,两国民间交流也取得很大进展。
中国商人和“中国制造”广泛深入美国各州城乡, 以及来美华侨华人迅速增多, 他们为增进中美友谊发挥了重要作用。 今后摩擦的聚集点 幻想中美关系绝对稳定, 没有争吵和摩擦, 不仅幼稚可笑, 也是危险和有害的。
中美两国存在两大根本性分歧。 首先是两种社会政治制度、意识形态的分歧。
在可预见的未来, 这个分歧只能谋求和平共处,不能企图谁消灭谁。否则就会重回冷战, 对任何一方都没好处。
其次, 作世界霸主、领导全球的愿望使美国时刻戒备他国,而中国最有可能首先赶上美国,这是中美关系不容易稳定的又一重要因素。正因为此,中国要把赶超美国、争进最先进行列与“永不称霸”处理好。
就当前而言, 不论哪位候选人入主白宫, 中美两国的摩擦和争吵还将聚集在三大问题上: 其一, 经贸摩擦。包括产品安全、人民币汇率、知识产权、美国贸易逆差等。
这些问题在国际贸易中是双方获利多少之争, 十分平常。吵归吵, 闹归闹, 生意还得做下去。
玩具贸易就是最有力的证明, 吵得全球都起波澜, 到头来还是继续交易。 其二,军事较劲。
此问题的实质在于台湾。美国很清楚, 中国现阶段推行国防现代化、加强战备的直接目的是保卫领土完整、防止“台独”。
但美国不肯履行“八一七公报”停止对台军售。摆在台面上理由是,“防止大陆动武,增加台湾与大陆谈判的筹码”;骨子里的理由却是, 希望台海长期维持现状, 不愿大陆强大, 幻想台湾继续作牵制大陆的“棋子”,以及销售军火的大客户。
其三,人权、宗教等依然是中美长期争吵的话题。这是两种社会政治制度和意识形态分歧所决定的。
美国要充当世界人权领袖、民主自由堡垒,于是时而就这些问题对华攻讦, 乃是要向全世界作出表演和示范。 总之, 中美关系将继续稳定与争吵并存, 友好合作、健康发展是主流, 吵闹是支流、副产品和杂音。
7.急需美国改选总统的个人感受
由于本人酷爱英语的原因,一直对美国总统选举情有独衷。从2000年美国总统选举至今,借助于日益发展的互联网络,本人始终对此给予了高度的关注。2000年小布什与戈尔之争、2004年小布什与克里之争、特别是2008年奥巴马与希拉里、奥巴马与麦凯恩之争,给自己带来了许多兴趣点,在了解美国民主政治的同时,也在同时学习了英语,绝对有一石双鸟之功效。
总体来讲,美国总统选举属于共和党与民主党之争,其实在正式选举时两党候选人的竞选纲领差别并不太大,至多是具体政策的调整,因此民众的选票相当程度上取决于对选举人本身口才和形象的认可度。美国两党也不同于第三世界的执政党,它只是在总统、州长、议员等选举时才发生作用,平时几乎感受不到它的存在。共和党的重要阵地是保守派人士与大企业主,而民主党的重要票仓则是自由派知识分子,不过两党的区别其实也很小,并不是界限分明。
2008年的美国总统选举之争在之前就已经打响。民主党候选人之争始终牵动着人们的眼球当然也包括我自己,一个是大名鼎鼎的纽约州参议员、前第一夫人希拉里,另一个则是初次当选、名不见经传的非裔混血伊利诺斯州参议员奥巴马。起初希拉里女士《i'm in , i'm in to win》的炉边讲话,是何等的踌躇满志、志在必得,她可能会成为美国历史上首位女性总统!她在经济、医保等方面很有优势,并且参政经验也较后者丰富得多,自然不会把后者放在眼里。奥巴马则针对前者的优势提出了“change,we can believe in”的竞选口号,把美国民众对小布什政府的厌倦特别是对伊拉克战争和次贷危机等后果的厌倦推到了极致,也深刻把握住了美国民众困中求变的心态。再加上他自身就是“american dream”的典型代表,赢利了美国普通民众的尊重,再加上他自始至终反对伊拉克战争,重视利用互联网扩大影响和筹集竞选资金,注重一城一地之得失特别是重视如衣阿华州等小州的选举策略,其演讲口才无与伦比,最终积小步成大步,步步稳扎稳打,逐步将希拉里推向绝境,他可能会成为美国历史上首位非裔总统!但没有想到的是他的黑人牧师莱特的种族色彩浓厚的布道演讲,一下子他的优势差点抵消殆尽,在这种险情之下,奥巴马发表了他的关于美国种族问题的著名演讲《a more perfect union》,此演讲足以与马丁.路德.金的《i have a dream》齐名,完全搬过来了被动挨打的局面,令人始料不及。之后不久他在宾州关于美国普通民众“bitterness”的讲话以及其黑人牧师莱特的再次负面讲话,尽管有不小的负面影响,但并没有深刻影响到他的竞选大局,再加上希拉里没有抓住最后的机会搬平对手,最终使得他有幸成为美国历史上第一位非裔总统候选人。
共和党的总统候选人麦凯恩起初与罗姆尼等人相比,也并不见得有多少特别之处,但最终却赢利选举,也不能说没有渊源。麦凯恩是当年的越战老兵,祖父、外祖父均是美国海军四星上将,本人则是海军飞行员,越战期间曾经因战机被击落而被越共俘虏,经受多次拷打而基本没有失节(仅在一次的自白书上签过字最终却没有用上场),后来归国后受到礼遇,与前任夫人离婚和与现任大款夫人结婚后,在政坛上大有作为,先后数次当选参议员,参政经历丰富,而且敢于在参议院真言,竞选总统期间甚至扬言宁可总统不当也要仗义真言,其个性特点也可见一斑,最终赢得共和党总统候选人的宝座也并非等闲之辈。
奥巴马与麦凯恩分别赢利民主党和共和党总统候选人之位后,其竞争更加激烈。首先是副总统候选人之战,前者最终选择了外交经验丰富的资深参议员老人拜登,后者则选择了从政资历尚浅的年青女性、前选美冠军阿拉斯加州长佩林。特别是麦凯恩选择佩林做搭档,大大吸引了普通民众的眼球特别是美国妇女的视线,带来了可观的选举效应。
现在奥巴马与麦凯恩的总统选举之争正如火如荼,暂时还看不到最终的结果。经过前几天总统候选人关于外交政策和经济政策的电视辩论,尽管奥巴马与拜登稍稍领先,但也丝毫不敢掉以轻心。
经过一年多时间对美国总统选举的关注,自己不仅获得了不少关于美国选举政治的知识,对美国的方方面面政策有了更多的了解,而且英语听力与词汇量也大大增加,对于一个37岁的男人来说也不容易了。在自得其乐的同时,有时也在想,增加民众对社会事务的政治参与,加强对政府权力的制约或许不是件坏事,授权机制非常重要,权力来自谁,政治家就会为谁服务,这永远都是颠覆不破的真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