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承诺书是否具有法律
1.学校与学生家长签订的协议书是否具有法律
学校让家长签订"免责"安全协议有一定的作用,但是学校还是要承担相关责任的。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第五十八条第二款规定:“无效的民事行为,从行为开始起就没有法律约束力。”所谓无效的民事行为,就是不具备或者不完全具备民事法律行为的有效条件,因而不能产生行为人预期的民事法律后果的行为。合法性是民事法律行为的本质属性,凡在内容上和形式上违反法律的民事行为,都不能发生法律效力,属无效的民事行为。李女士反映的学校与家长签订“安全协议”,就是一种无效的民事行为。另外,学校让家长签字的“安全协议”,可以看作是学校向家长提供的“格式合同”。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第四十条规定:“提供格式条款一方免除其责任、加重对方责任、排斥对方主要权利的,该条款无效。”学校通过签订这样的协议来规避法律责任,如果发生伤害事故,协议也是“废纸一张”。
判断学校是否承担法律责任的法律依据主要有:一、2006年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第二十四条规定:“学校对未成年学生在校内或者本校组织的校外活动中发生人身伤害事故的,应当及时救护,妥善处理,并及时向有关主管部门报告。”二、2002年教育部颁布的《学生伤害事故处理办法》第九条第四项规定:“学校组织学生参加教育教学活动或者校外活动,未对学生进行相应的安全教育,并未在可预见的范围内采取必要的安全措施,造成学生伤害事故的,应当依法承担相应的责任。”由此可见,学校在组织校外活动的过程中,如果学生发生了人身伤亡事故,学校是否应当承担责任取决于学校是否对学生进行了相应的安全教育,是否采取了必要的安全措施,发生伤害事故后是否及时救护、妥善处理并向有关部门报告。学校要想在发生事故后不承担法律责任,只能强化对师生的安全教育,采取必要的安全防范措施,妥善预防和处理伤害事故。
2.学校强制学生签保证书,而且已经签了,具有法律效应吗
这个,应该不是学生真实意愿的反应,作为弱势群体的学生是被逼迫才签的。
如果是在义务教育阶段,不能开除。
《义务教育法》
第五条:各级人民政府及其有关部门应当履行本法规定的各项职责,保障适龄儿童、少年接受义务教育的权利。
适龄儿童、少年的父母或者其他法定监护人应当依法保证其按时入学接受并完成义务教育。
第二十七条 对违反学校管理制度的学生,学校应当予以批评教育,不得开除。
根据该法规定,九年义务教育既是权利,又是义务,学校无权利开除。给楼主以下建议:
1、找学校协商解决;
2、学校协商不成,找教育局解决;
3、教育局如果不解决,写信访材料列明教育局行政不作为,移交信访局解决;
4、如果最终都没解决,只有起诉这一步骤,告学校侵犯孩子的受教育的权利。
但是,如果不是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是可以开除学生的。只要学校有相应的规定就可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