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范文 > 范文
  • 广播稿件的重点应该是什么

    1.广播新闻稿件的主要特点

    1.通讯的概念 通讯,是运用叙述、描写、抒情、议论等多种手法,具体、生动、形象地反映新闻事件或典型人物的一种新闻报道形式。

    它是记叙文的一种,是报纸、广播电台、通讯社常用的文体。 2.通讯的特点 一般来说,通讯有四大特点: (1)严格的真实性。

    (2)报道的客观性。 (3)较强的时间性。

    (4)描写的形象性。 3.通讯的种类 (1)按内容分,通讯一般分为人物通讯、事件通讯、概貌通讯、工作通讯。

    (2)按形式分,通讯分为一般记事通讯、访问记(专访、人物专访)、小故事、集纳、巡礼、纪实、见闻、特写、速写、侧记、散记、采访札记。 4.通讯的写作 第一,主题要明确。

    有了明确的主题,取舍材料才有标准,起笔、过渡、高潮、结尾才有依据。 第二,材料要精当。

    按照主题思想的要求,去掂量材料、选取材料;把最能反映事物本质的、具有典型意义的和最有吸引力的材料写进去。 第三,写人离不开事,写事为了写人。

    写人物通讯固然要写人,就是写事件通讯、概貌通讯、工作通讯,也不能忘记写人。当然,写人离不开写事。

    离开事例、细节、情节去写人,势必写得空空洞洞。 第四,角度要新颖。

    写作方法要灵活多样,除叙述外,可以描写、议论,也可以穿插人物对话、自叙和作者的体会、感受,既可以用第三人称的报道形式,也可以写成第一人称的访问记、印象记或书信体、日记体等。通讯所报道的新闻事实,可以从各个不同的角度去观察,去反映,诸如正面、反面、侧面、鸟瞰、平视、仰望、远眺、近看、俯首、细察……角度不同,印象各异。

    若能精心选取最佳角度去写,往往能使稿件陡然增添新意,写得别具一格,引人入胜。 5.常见通讯简介与实例 (1)人物通讯 所谓人物通讯,就是以报道各条战线上的先进人物为主的通讯。

    它着重揭示先进人物的精神境界,通过写人物的先进事迹,反映出人物的先进思想,使之成为社会的共同财富。同时,也报道转变中的人物和某些有争议的人物。

    “金无足赤,人无完人”,在写作时切不可把先进人物写成从来没有过的大智大勇,十全十美,写人叙事力求言真意切,恰如其分。 (2)事件通讯 所谓事件通讯,就是报道典型的、有普遍教育作用的新闻事件。

    写事当然离不开事件有关的人,但它不像人物通讯那样着力刻划人,而是以事件为中心,在事件的总画面中,为了写好事来写人。它既可以反映现实生活中发生的重大的、振奋人心的典型事件和突出事件;也可以从某一新闻事件截取一个或若干个片断,进行细致详尽的描述,揭示事件的深刻含义;还可以是若干事件的综述。

    (3)工作通讯 所谓工作通讯,就是反映贯彻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中的成绩,总结实际工作中的经验和教训,或者探讨有争议的亟待解决的问题的报道。它是报纸上经常运用指导工作的重要报道形式。

    它的主要特点有四条:一是把介绍工作经验和分析问题作为主旨;二是凭借事实,深入分析;三是生动活泼,讲究文采;四是不拘一格,形式多样。随笔、散记、侧记、札记、记事均可。

    2.写广播稿需要注意什么

    广播稿属于新闻的一种,它包括新闻的一些特性。首先,一篇完整的广播稿就必须包括新闻的六要素:即五个“W”和一个“H”(何时When、何地Where、何人Who、何事What、何因Why、何果How);其次,还要具有新闻的四个特点:即快、真、短、新。1、报道快。即e799bee5baa6e997aee7ad94e58685e5aeb931333431353337报道要及时,要第一时间拿去报道,不要等过了几天才拿去,那就没有新闻价值了;2、事实真。真实是新闻的生命。新闻中的人物、时间、地点、数字等都要求准确无误,绝不能道听途说或是凭空捏造;3、篇幅短。短,就是语言简明扼要,但简短要以内容充实、叙述清楚、重点突出为原则;4、内容新。“新”,指发生在一、两天之内的事件,同时,角度也要新,要选择新的报道角度,发掘新的东西,给人以新的感受和印象。

    简要的分析:

    1、广播稿要写标题。好的标题是成功的一半,如果一篇广播能有一个好的标题,那么就会给人以好的印象。广播稿的标题不一定要求必须要有文采、诗韵,但应尽量反映整个报道的主题,让人听了题目就能明白整个报道的大概内容了。希望同学们养成写标题,写好标题的习惯。2、广播稿要有一个明确的主题思想。3、广播稿应该报道的是已经发生或是正在进行的事实,如果不是重大活动或会议等,就没有必要报道其计划、筹备工作。4、注意人称的使用。广播稿应该以第三人称来写,最好不要以第一人称来写。5、避免犯一些简单的语法错误。6、一事一报。一篇广播报道一件完整的事情就可以了,不要把几个报道放在同一篇广播稿报道,从而使其混杂化了。一篇一报可以使内容更集中化,单一化。7、广播稿应该统一使用格子信笺或是使用打印稿,这是最基本的要求。8、注意书写。

    切忌:a.使用同音词 b.文言词语用得多 c.行文使用括号。

    3.广播稿最大的特点适于什么

    广播稿的特点 广播和报纸有很多相同的地方,比如报刊上经常采用的新闻体裁也大量地运用于广播,但作为一种文体,广播又具有不同于报纸新闻稿的特点。

    广播稿的特点,简单地说,一是声音,二是速度,三是广泛的群众性。要适应这些特点,就要做到以下二点: 一、要通俗化、口语化 报纸是给人看的,广播是给人听的。

    看起来顺眼的教学设计文章,听起来不一定顺耳。看起来清楚的句子,说起来不一定好懂。

    再说,一个人在看报的时候,遇到不懂的字句,可以多看几遍,听广播就不行了,你这句没听懂,他那句又播出来了。因此,写广播稿,一个很重要的要求,就是要通俗化和口语化。

    通俗,不是庸俗,而是要求朴素自然,不要装腔作势。口语化,不是要滥用方言土语,而是要求写的稿子大家都能听得懂。

    口语化也不是照录说话,而是要简短精悍,合乎语法。 要做到口语化,须注意: 用句要短,要避免用长句。

    比如:“由于去年入冬以来,天气连续干旱,后来又遇上几次寒潮,结果麦苗长得又苗又瘦。”这就太长了。

    可写作“去年冬天受干旱和寒潮的影响,麦苗又黄又瘦。”另外,不要使用文言句和倒装句。

    有些句子在报纸上适用,在广播里却不适用,要尽量不用、少用或者改写过。比如:“全乡投入积肥造肥的劳力迅速由原来的两千九百人增加到四千人。”

    这句话里的“迅速”可以改成“很快就”。再比如:“立即”一词,一般可以写成“马上”,有时候可以写成“立刻”;“因而”、“因此”、“由此”、“从而”,能不用的尽量不用“从而”,有时候可以写成“这样就”;“地处”,可以写成“位置在”;“备足”、“备齐”,可以写“准备好了”或“准备齐了”;“降雨”,有时不如写成“下雨”;“降雨量”,是个专用名词,可以不改……。

    同一个意思有几个词都可以表达的,尽量选用能使人一听就懂的词。比如“东方泛白”,不如写成“天刚亮”;“中国乒乓球队跟日本队明天比赛”,有人把写成“对垒”、“交锋”,就不如“比赛”通俗易懂。

    不该省的字不要省。比如“已经在”,不要写成“已在”;“并且在”,不要写成“并在”;“应该做”,不要写成“应做”;“但是为了”,不要写成“但为”;“同期”,最好写成“同一时期”;“婆媳之间”,最好写成“婆婆和媳妇之间”……。

    这样写,听起来更清楚。 音同字不同的字和词要分清。

    比如“全部”,容易听为“全不”,不如写成“全都”,“喉头”跟“猴头”分不大清楚,写成“喉咙”就好。 方言、土语受地区限制,要尽量不用或少用。

    比如“阿拉”(上海话),要写成“我们”;“商店”与“店铺”是一回事,还是写成“商店”好。 简称。

    如“六届人大”、“农林站”、“血防站”等,最好用全名。 有些标点符号,在广播中一定要想法用文字表达出来。

    写稿时对某些词语打个引号“ ”,以表示相反的意思,可是在广播里就听不出来。比如:“这就是地主办的‘慈善事业’”,人家反而会听成是肯定的意思;应加个“所谓”,以“所谓慈善事业”来区别。

    还有括号( ),人家也听不出来,最好不用,或者改写过。比如:“出席讨论会的省劳模傅昌旺(西山矿务局的)、刘拴壁(灵邱县的)”,可写成:“出席讲座会的有西山矿务局的省劳模傅昌旺,有山西省灵邱县的省劳模刘拴壁”。

    有些难懂的、文绉绉的成语,最好不要用,或者根据它的意思改写,但不能简单化、庸俗化。当然,有很多成语实际上已经成为习惯用语,完全可以不改。

    比如“大公无私”、“以身作则”、“热火朝天”等。 以上所举的例子,都是说明怎样“说来上口”,“听来顺耳”。

    “上口”、“顺耳”都是为了让大家听懂广播的内容,并不单纯地为了广播的口语化而口语化,还要从广播稿的内容出发来遣词造句,决不能因词害意。 二、要新、快、短 要新。

    即要报道“新近发生的事情”,杜绝那些“最近”、“不久以前”、“自……以来”一类的旧闻和“迟到消息”。要理解新精神,研究新情况,抓住新问题,传播新经验,宣扬新人物,给听众以新的观点、新的启发。

    比如春节报道,按过去的惯例,都要报道市场供应情况,其内容往往是讲市场供应如何安排、商品如何琳琅满目等等。当然,这些报道是需要的。

    问题是如果年年都这样,千篇一律,没有个性,那就太乏味了。为了使今年春节的市场报道就不一般化。

    他们根据今年纺织品调价后后给人们衣着上带来的变化,采写了“新春换新装,今年更多彩”的市场见闻。从新年穿新衣不算新闻说起,讲到今年春节人们穿化纤的多了。

    这就比一般化的报道有了改进,立意较新,表现手法也较新。 要快。

    所有的宣传都要求快,而作为广播,就应该特别快,更要先“声”夺人。否则,就会丧失广播的优势。

    广播工作者的时效观,不能只是“昨天”、“今天”,而应该是“几点”、“几分”、“几秒”,力争多播出“刚刚收到的”和“……正在进行的”消息。以一九八一年中国女排夺魁的消息为例。

    当时,租凭的卫星时间到了,电视转不出,广播工作者就争分夺秒,用最短的时间,在当晚零点就把中国女排夺得冠军的消息播了出来。 要短。

    广播新闻和评论要短,广播通讯报道。

    4.怎样写广播稿是最好的

    广播稿可以自由地运用任何文体来写,但要写出好的广播稿,应当首先弄明白广播的特点。广播与其他的宣传形式是有很大的差别的,譬如板报可以用美观新颖的版面设计来吸引读者,讲演者可以用表情和手势来加强表达的力量,而广播唯一的手段就是有声的语言。这就产生了广播的两个显著特点:第一,必须充分发挥有声语言的感染作用。只有通过富有感染力的语言,才能打动听众。第二,由于有声语言是稍纵即逝的,不像板报等其他宣传形式那样能够给予人们较长的品味时间,如果某句话、某个词语听众不懂或听不清,就会造成听众理解上的“空白”,如果是在关键的地方出现了这种情况,就会大大地影响宣传效果。

    由于以上两个特点,写作广播稿时,就应注意以下几点要求。

    第一、要写得上口入耳。所谓上口、入耳,就是要念起来顺嘴,听起来顺耳、清晰。这就要求用普普通通的生活语言来写,要合乎人们的语言习惯,否则,就会使听众感到别扭,影响听众的情绪,使广播的宣传效果大打折扣。

    第二、要写得明白如话。明白如话,就是浅显易懂,通俗明白。

    第三、要写得具体切实,简洁集中。由于广播这种宣传形式受时间的限制,听众收听时又常常带有随便性,广播稿的内容就要求写得具体切实,简洁集中。要抓住典型事例,突出重点。

    5.写电台稿子要注意什么

    电视新闻稿是配合电视新闻图像的播出、供电视新闻播音员播音的文字稿。

    它与新闻图像互相配合,构成呈现在观众面前的一条条既看又听的电视新闻。7a686964616fe58685e5aeb931333363393062所以,电视新闻稿的写作既是一门为听而写的艺术,也是一门为看而写的艺术。

    “听”与“看”的结合,使电视新闻稿写作既不同于广播新闻的为“听”的特点,又不同于报纸新闻的为“看”的特点。因此,笔者认为,从事电视新闻工作的记者和编辑必须从掌握电视新闻的特点入手,正确处理好下列三方面的关系,真正体现电视新闻稿的“为听而写、为看而写”的写作特色。

    一、力求口语化,避免书面化 电视新闻“听”的口语化特征决定了电视新闻文字稿在撰写的过程中,与报纸新闻稿不同;而须有广播新闻稿之突出特点,即口语化,播音员面向观众直接口播新闻内容。正因如此,人们形象地把电视比喻为“窗口”和“讲坛”,站在这一“窗口”或叫“讲坛”“讲学”的就是我们的播音员。

    所以,我们的电视新闻稿犹如一篇篇“教案”。这些文字稿(教案)要让播音员(教师)传授给观众(学生),不浅显明了、采用群众易于接受的大众化语言怎么行呢?不然,既妨碍观众“听”,也妨碍观众“看”,达不到预期的收视效果。

    这说明写稿应看对象,要根据受众谋篇布局。如对同一内容的报道,电视新闻稿与报纸新闻稿的撰写是有区别的,试比较下面两段文字。

    报纸体:“我们这次洽谈会,来的人非常多,对我们来讲出乎预料,虽然谈成不多,但是我们也感到非常高兴。”洽谈会负责人7月10日对我们说。

    电视体:7月10号,洽谈会负责人对记者说,这次洽谈会来的人非常多,出乎他的预料,虽然谈成的不多,但他也非常高兴。 可以看出,同是文字形式,但电视新闻稿毕竟不是给人看的,而是要让播音员去说的。

    既然它的目的是说的、是让人听的,那么它必须直截了当地把内容表达出来。同时,要求语言比较简短,适合播音员配音;其次是应尽量采用口头语言,以适应受众的听觉习惯。

    这正是电视稿与报纸稿在语言风格上的差异。 二、拓宽报道面,莫看“像”作文 电视新闻片的构成是多方面的,但最主要的还是镜头和文字。

    有人把新闻片比喻成一条项链。那么,片中的一个个镜头就如一颗颗珍珠,文字稿就好像连接珍珠的金钱。

    如何拉好这根“金线”?这是摆在电视新闻工作者尤其是文字记者和编辑面前的一项重要课题。然而,在电视新闻稿中,我们经常发现:有的记者把文稿写成一般的解说词,把镜头中的人物简介一番、场面内容介绍一下而已;有的文稿则写成单纯的解“像”文章,说说事物发生在什么地方、结果如何。

    这样处理,往往忽视了一个十分重要的问题。我们不妨想一想,当我们举起摄像机时,能拍摄到的镜头有多少。

    现实中,大量的新闻信息是镜头难以捕捉到的。如何处理这一“遗憾”(人们通常称“电视是一门遗憾的艺术”),自然而然地摆在文字记者的面前,而报纸、广播的新闻不存在这一不足。

    原因十分简单,文字可以反映过去、现在和未来的各种动态,而图像无法再现已过或未到的动态。所以,撰写电视新闻稿时必须发挥文字语言的特殊作用,进而拓宽电视新闻的报道面:把无法用画面传播的,诸如过去的、未来的、或难以用画面表现的,如政府部门的公告、科学技术成果、党的重大决策等,用文字语言表达出来,把这些情况如实地传播给观众。

    例如《我县基本完成晚造插秧任务》: 我县各地抓紧备耕,立秋前后大部分秧苗已插完,并迅速转入田管阶段。据悉,Ⅱ优3550、协优3550、华优86等优质高产常规良种占了晚造总面积的4成多,抛秧面积近6 万亩,比去年同期增加1000多亩。

    ——2000年8 月11日饶平电视台《饶平新闻》 三、挖掘其深度,谨防一般化 新闻要求准确、快速地反映社会生活和社会事件,电视新闻更是如此。因而,有些记者急于求成,对一般消息的处理容易出现程序化、模式化,如会议消息往往按照某某部门在什么地方、举行什么会议、提出了什么要求、参加会议的是什么人员几方面撰稿,活动消息又常常按照某某单位在什么地方、举行什么主题活动、结果如何几个要点组稿。

    然而,我们应当知道,新闻传媒的作用不只是传声筒或放录机这么简单,它的权威性在于,它所体现的意识永远高于社会大众平均意识,经它传播的事实和观点,往往带有强烈的引导和教化作用,这也正是新闻传媒的立足点和生命力之所在。电视新闻的画面由于受到其具体图像的限制,缺乏对事物进行分析、综合和评论的功能。

    我们都有这样的体会,仅仅看电视新闻图像,对新闻的印象比较肤浅,而文字语言具有很强的综合分析和评论事物的能力,它可以恰到好处地弥补图像未能表达之不足,起着代替图像完成综合分析评论新闻事件的任务,使电视新闻报道达到一定的深度。例如《占路为市 交通混乱——县城市容和环境综合治理见闻》: 据了解,每晚11点半左右,长廊两岸还成了摊点大摆酒席的“好地方”。

    粗略统计,两岸长廊景点周围布满大大小小摊点有89处,其中小炒、夜宵的摊档就有35处之多。有人说,在长廊景点饮酒赏月,。

    6.广播稿怎么写啊

    一年一度的运动会如期而至。“沙场秋点兵”的壮阔,想必给了我们难以言喻的激情。于是,我放下手中的笔,去感受脉搏与心跳的激烈。

    在期盼中,在意料中,是悲是喜,是欢是狂,都未可知,但可知的是我们拥有这样一场运动盛会。我们曾经不计成本地付出都将在这和梦碰撞的季节里得到肯定和兑现,结局并不重要,让我们的智力、体力得以平等竞争,在竞争中透出我们执着的精神、自信的精神。我们渴望,我们支持,我们为登上领奖台的英雄喝彩,我们也为失败者鼓掌。因为,短短的一瞬间可以凝固成永恒的画面,述说不老的追,求演绎勇敢的品质。

    致裁判员

    再这竞赛的操场上,

    有掌声,有着运动员们的动“美”,

    有着啦啦队员们的助威,

    当然还有我们辛勤的裁判员们,

    汗水浸渍着汗衫,烈日灼烧着躯体,

    在这里,那边,在运动员的每份成绩中,

    殊不知裁判员们付出了多少,

    两条锁不住热情的腾飞,

    热浪击不溃执著的意念,

    是他们造就了我们,正在造就着,

    已经造就着,将来造就着……

    啊,Thank you,

    我们的裁判们,

    我们会用自己的行动去博取冲击,

    为此换来一点良知的欣慰,

    Let's go,运动员们,

    啦啦队员们,

    让我们为敬爱的裁判员们也来一些掌声吧

    赞400米运动员:

    在赤色的长廊上,有两圈弧长,

    在绿色场地上,有你的明亮,

    画出两圈生命的轨迹,

    夺得无数由衷的惊喜。

    迈出不一样的生活旋律,

    奏出不同凡响的歌曲!

    你的表演场,让你自由徜徉!

    你的起飞场,舒展你的翅膀!

    7.广播稿写什么好

    年的校运会赛事激烈紧张,扣人心弦。

    如何把最精彩的瞬间变为永恒的记忆,让我们回味无穷?如何才能写好校运会的广播稿呢?这是许多同学所困惑的问题。在校运会即将来临之际,应广大同学的请求, “春芽”文学社出一期《校运会广播稿写作指导》,希望我们的指导对您的写作能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愿大家能超越自我,写出更富文采的作品,为校运会增添色彩。

    同时,也希望校运会期间,同学们能积极踊跃地投稿,为班级加油助威,充分展示您的文学才华,我们热情地期待您的参与。 二中“春芽”文学社 2005年10月 校运会广播稿写作指导 一、运动会广播稿的特点 1.简洁性,口语化,能朗朗上口。

    广播类稿件,是供人听的,要让听众听一遍就能知道文章的主题,不要故弄玄虚。 2.时效性,情景化,能放映生活。

    运动会是不断的发展的,要反映不同阶段的比赛。 3.针对性,专题化,能抓住特点。

    要针对不同的主题,项目不同,特点也不同。 4.鼓动性,激励化,能激发斗志。

    为什么要设运动会广播?其目的也在于此。 二、写什么? 1.宏观上: 时间:初春,早晨、中午、傍晚,阳光、雨露、凉风、蓝天、白云、鸟儿…… 空间:运动场、彩旗、跑道、草坪、教学办公楼、花草树木…… 2.微观上: 运动员:不同的项目,成功者、失败者,起点、过程中、终点…… 裁判员:昨天是老师,今天是裁判 服务人员:奉献精神 拉拉队员:幕后的英雄 观众:良好秩序的维护者 3.主题:歌颂、鼓舞、呼吁。

    团结、拼搏、友谊、奉献 三、怎么写? 1.多用短句,少用长句;多用动词,少用形容词。 2.抓住所写内容特点,挖掘其内涵,注意小、细、深。

    成功者(再接再厉)与失败者(用不放弃),起点(开端与期待)与终点(胜利与喝彩),100米(速度与激情)与1500米(耐力与磨练),跳高(力争上游)与跳远(奋力跨越),接力(团结合作)与跨栏(超越自我),它们的内涵是不一样的。 3.来一点诗情画意,注意联想、想象与押韵。

    4.无妨活用一点名言警句。 5.注意修辞手法的运用,特别是排比与比喻。

    6.起一个好的主标题 四、注意事项 1. 避免假、大、空,不要口号。 2. 夸张有度,联想有度。

    3. 书写规范,格式正确。 校运会优秀广播稿选 入场式 金风送爽,硕果飘香。

    欢歌笑语,彩旗飞扬。 金秋十月,二中人收获着醉人的芬芳; 十月金秋,二中人将再创崭新的辉煌! 看:雄纠纠,气昂昂,踏着整齐而有劲的步伐,带着满腔的热情与力量,这是我们的队伍,是二中人激情在飞扬!他们一丝不苟,严阵以待,体现了二中学子严谨求实、团结奋进的优良传统;他们气宇轩昂,精神抖擞,象征了二中学子开拓创新、勇往直前的精神风貌;他们矫健的身姿,飒爽的风采,伴随着庄严的旗帜,正预示着韶关二中将永远走在时代的最前方! 收 获 收获的季节,收获的日子。

    在这秋风送爽的十月,又迎来了这个收获的时刻,收获的是毅力,是坚强,是信念得到的是荣誉,是掌声,是胜利!胜利?是的,只要自己能够问心无愧,就是最大的胜利! 只是一场梦——致失败者 欢呼,不是你的,因为你失败了。喝彩,不是你的,因为你失败了。

    无奈的表情和痛苦的泪水在你脸上显现。我知道,每天早晨你都辛苦的锻炼自己的身体,而现在……算了,就当作一场梦吧!梦醒后,从头再来吧! 胜利的笑脸——致运动员 也许流星并不少见,但它燃烧的刹那,留给人间最美丽的回忆! 也许笑脸并不少见,但胜利的喜悦,总会留给世界精彩的一瞬! 是的,那些曾经美妙的东西只有短短的一瞬间, 但那却把最辉煌的一刻留给了人间。

    信 念 那铿锵响起的号角,撞击天空,你跃起的足尖,泛起海面的波澜。心中有了光明、有了勇气、有了永远不变的信念。

    冲破号角的长鸣,冲破海面的波澜,超越浩瀚的天空。 于是,你重新拥有了那坚毅的目光。

    超越对手,超越自我,是我们的目标,是我们的信念。在转凉的初冬,在喧嚣的田径场上。

    你们点燃了如火的热情。运动员们,无论成败,我们都为你们感到自豪,你们永远是我们的骄傲! 接力赛 黑色的跑道上, 条条跑线跃然于上, 健儿们手拿接力棒, 飞奔着,飞奔着, 在接力棒传出的一霎那, 传出了友情,。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