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活经典诵读活动情况说明

1.古文诵读活动情况怎么写
给你一个范文,供你参照。
你写的时候把你校的信息添加进去就可以了。-----------------------古诗文诵读活动 指导思想 基于我校特殊的地理位置考虑,为发展学校特色,为促进语文课的学习,我们依据古诗文诵读工程的原则,力求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接受中华古诗文的基础训练和文化熏陶,进一步激活传统,加强自身修养,提高文化品位。
学校自2001年计划并开展了以“挖掘古文化街的文化底蕴,弘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为主题的古诗文诵读活动。 基本定位 活动之初主要对象为学生,依据年级特点采取不同的方法开展活动。
教材使用《中华古诗文读本》及自建教材。随着活动的深入开展,参与对象扩大到老师和家长。
发展目标 调动每一名学生诵读的积极性,让每一名学生可以受到优秀传统文化的熏陶,形成主动诵读、时时诵读的学习氛围。平均每天20分钟,坚持三年,终生受益。
具体实施过程:一、全校动员,准备阶段 早在2001年底,在学校的大力倡导下,语文组全体教师积极筹划,为开展古诗文诵读活动做着先期准备工作。根据不同年级,不同学生的特点,在每个开学初,各年级组都根据本年级的具体特点,制定不同的计划。
二、时间保证 制定计划时,提出了平均每天诵读20分钟的要求。除了要求每堂语文课的课前2至5分钟为古诗文诵读时间外,还专门拿出了10分钟早自习的时间进行该项活动。
兴趣浓厚的同学,更可以参加每周一次的课外小组活动。三、具体活动1.背诵比赛 为了提高学生们古诗文的诵读兴趣,老师们在课上进行各种各样的背诵比赛。
有笔试、有口试。口试也分不同形式,例如:轮流背诵、抽签背诵等。
2.通级擂台 语文组的老师们为了调动孩子们的积极性,开展了竞争小考官的活动。小考官每周五中午要协助老师考核其他学生的背诵情况,为他们填写背诵档案,盖诵读徽章等等。
为了向同学们公布背诵成绩,老师们设计了背诵通级榜,张贴在各个班级。(去年我们还设计了年纪通级榜张贴在每个楼层中)。
每周公布各个班级诵读数量,既有每位同学的背诵数量统计,又有各班的背诵数量统计。一学期进行一次总结表彰。
3.诗画欣赏 学生们背诵的古诗文数量渐多,对诗的理解也随之加深。于是每背一首诗,必配一幅画。
同学们把诗、画的内容,自己的感受等在语文课上讲给大家听。这样,一人背诗,全班受益。
并把优秀作品张贴在班报、年级报、及学校宣传橱窗内。4.古诗文主题班会 本学期初一初二年级都举办了古诗文诵读班会,在班会中有朗诵、有唱歌、有小品表演、有游戏、还穿插进行了背诵比赛,默写比赛,对诗活动等。
使班会活动既丰富多彩又内容充实。5.板报宣传 各班配合古诗文活动,经过搜集、筛选材料,制作了一期精美的板报,为诵读活动创造了浓郁的氛围。
另外初一初二年级还以班级和年级为单位制作了展板在班级、年级和学校橱窗内展览。6.年级古诗文才艺展示会在每班古诗文班会的基础上,选拔优秀节目,分别召开了两个年级的古诗文才艺展示会,学生们积极踊跃的参与,热情很高,会场气氛热烈,会后学生们反映很好。
活动中我们的老师也加入到了其中。7.语文活动课 本学期开学初,语文组老师在计划中制定了每两周开一节语文活动课。
活动课的内容主要以古诗文为主,结合课内课外,形式灵活多样。8.做小小先生有的班级开展了“诵历代名篇,当小小先生”活动。
就是让学生走上讲台,当小老师,带领大家学习古诗文,在此过程中,学生们锻炼了自己的能力,也体会到了老师备课、讲课的辛苦。9.研究性学习 同学们在老师的引导下,开展了研究性学习。
由老师给出共同研究的作者,到师生共同确定研究主题进行探讨,之后,学生们还将研究成果做成课件,并编辑了作品集。如:《山水田园诗欣赏》等。
这样的学习,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学生对诗人的认识更深入,对诗歌的理解更深刻。并且也掌握了一种学习的方法。
10.语文活动周 为了配合学生们越来越高的学习热情,学校特意安排了语文活动周。在语文活动周里,语文组老师除了组织常规的古诗文活动外,还举办了上文提到的各种活动。
11.学科整合的研究型学习 随着古诗文活动的深入开展,我们把单一的语文学科的古诗文诵读活动发展为语文与其他学科整合的研究型学习,几年来,我们根据新课标的精神,进行了以古诗文为内容的融多学科的研究性学习,开展了语文、地理、美术、历史、计算机等学科融合的《月亮文化的研究》,并制作了精美的小报在年级展示。开展了语文、地理、美术、历史、计算机等学科融合的游戏性研究性学习,从选题——搜集资料——讨论交流——编辑作品集——成果展示。
我们按旅游路线寻访了古人古诗;与历史结合研究了杜甫、李煜;与美术结合制作了折扇、宫灯、屏风等;与计算机结合制作了课件,网页。编辑了《我眼中的杜甫》《别是一番滋味在心头——李煜》两本集子,并进行了成果展示。
我们还紧密结合课文《论语》十则的教学,开展了全年级学生共同参与的论语研究,从参观到搜集资料到班会到年级的展示,到新年联欢的巡演,到《走进〈论语〉》作品集的编辑成册,到本次活动的小电影的。
2.中华诵的经典诵读活动
“中华诵” 旨在深入贯彻落实中国共产党的十七大提出的 弘扬中华文化、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的战略任务,提高国民语言文化素质,弘扬民族优秀文化传统。
这项以“雅言传承文明,经典浸润人生”为旗帜的活动自2007年开始举办以来,已得到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参与和好评,成为一项年度重要的语言文化活动。“中华诵”活动于2007年由中国教育部语言文字应用管理司在全国范围内启动。
“中华诵”利用语言文字与文化互为载体的特点,通过诵读和书写经典,使雅言华章所承载的中华优秀文化相辅相成,相得益彰。形成了经典诵读大赛、传统节日晚会、中小学生夏令营、经典诵读进校园晚会、大中小学生规范汉字书写大赛、古辞新韵创作大赛等六大系列。
使人民群众,特别是广大青少年进一步加深了对民族精神和优秀传统文化的理解,在诵读中亲近中华经典,在亲近中热爱中国文化,在热爱中弘扬中华文明,得到了中央领导和有关部门及社会各界的大力支持和积极响应。2009年,以“传播文明,引领风尚”为己任的中国文明网负责承办中华诵活动官方网站,及时发布赛事信息,组织全国网络预赛,并与中国教育电视台强强联合,在网络、电视两大媒体上掀起群众性诵读中华经典诗文,研习传统文化的热潮。
3.经典诵读周有所省是什么意思
经典诵读周有所省,注意三个词:经典,诵读周,省。
诵读周指一般的诵读书籍,阅读书籍的一个活动。
经典诵读周,即说明这一个固定的以诵读经典为主要内容的活动。
省,就是省悟,明白的意思。
即参与诵读经典的活动,对经典的中内容,有所省悟,有所领会,明白一些经典的句子的含义。比如:《孝经》中的“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孝之始也。”明白了这这句,就知道,爱护自己的身体,让自己的身体健康,也是对父母的一种孝!
现在全国兴起学习国学经典的热潮,经典教育,经典阅读,经典学习,发扬传统文化,势不可挡,大家都可以多了解,多参与。现在全国各地都有各种学习经典活动,有户外的,有户内的,育心经典的家人们,都是亲子诵读,父母和孩子一起读经典,让孩子从小接受经典的智慧!从小读经典的孩子,都非常的棒!
4.学校开展语文“经典诵读”活动,请你结合提示参与下列活动:(7分
小题1:选择A;理由:运用了对偶手法(1分),强调了经典诵读对文明的传承和人的成长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2分)。选择B;理由:运用了拟人的手法,写出了读书对自己的益处 选择C;理由:引用诗句“居高声自远”,写出了与好书为伴的好处
小题2:A句反映了物候与纬度有关系;B句反映了物候与地势高下有关系
试题分析:
小题1:ABC三项均符合“经典诵读”活动的主题,从形式、修辞手法和内容方面去分析。A句运用的是对偶手修辞,“经典浸润人生”主要表达了对经典对人生成长的意义。B句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朋友说明读书的益处。C句运用引用的手法,引用了诗句“居高声自远”,也是说明了读书的益处。
小题2:“胡天八月即飞雪”是因为纬度不同而导致,反映了物候与纬度有关系;B句四月了山上寺庙的桃花才开放,这是地势高低的原因,反映了物候与地势高下有关系。
点评:要扣住活动主题,按照题干要求进行回答,语言表达要简洁通顺。赏析广告语,要注意从内容和形式、修辞等方面去分析。做综合性学习时,还要注意学科渗透。
5.开展校园经典朗诵活动有什么意义
1、中华民族传统文化是人类的智慧、世界的瑰宝,对家庭、国家和社会的和谐起到了巨大的维系与调节作用,对世界人类的生存发展做出了重要的贡献。
2、中华经典诗文承载着中华民族精神和传统文化教育的精华,是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宝贵资源,是对公民和青少年进行伦理道德教育的重要载体。
3、开展中华经典诗文诵读活动,对于传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激发全社会对中华优秀文化和祖国语言文字的学习和热爱,增强民族自豪感和文化自信心,提升广大公民和青少年的道德素养和语文素质,繁荣和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净化社会风气,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重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