岗培评语
1.培训评价怎么写
1、开篇是导言。首先说明实施的背景,其次介绍评估目的和评估性质,其次必须说明此次、评估方案实施以前是否有过类似的评估。若有,评估者能从以前的评估中发现哪些缺陷与失误。七海认为开篇一定要写好,把重要的和要突出的写清楚写明白。
2、概括评估实施的过程。告诉你评估实施过程是评估报告的方法论部分及要交代清楚实施的方法以及依据。
3、阐明评估结果。结果部分与方法论部分是密切相关的,必须保证两者的因果关系,不能牵强附会。
4、在实施的时候做到了解释、评论评估结果和提供参考意见。因为涉及范围广泛,所以可以为了满足多方面的需求,可以尽量做到详细哦。
5、结尾的时候不能忘了附录和报告提要。提要是对报告要点的概括,是为了帮助读者迅速掌握报告要点而写的,要求简明扼要。
2.学校对新上岗教师培训怎样评价
对于这个培训项目,大部分学校和老师都认为是有必要的,但是依然有许多建议和意见您看看这篇文字,是有亲身经历的老师写的,希望看过之后,大家能了解,老师和学校对这个培训的看法和建议对新上岗教师培训的几点建议安徽省无为县教师进修学校(238300)汪文华新上岗教师是中小学教师队伍中的特殊群体,他们处于准备期(学生)向适应期(教学新手)跨进的起始阶段(或者称为“适应前期”)。
在准备期,他们应积累了一定的从事教育教学工作的知识和技能,初步了解了教育教学工作的专业性,取得了教师资格证书。新上岗教师具有以下几个明显特点:1、没有教育教学经验。
由于对教师角色刚由想象进入参与,他们往往凭借着学生时代教师给予他们的教育教学上的直观感受,进行机械的模仿。他们“育”不作为、“教”不得法,使得他们有强烈的焦虑感。
2、不了解学校常规工作。虽然他们掌握了教育教学常规工作的理论知识,但是他们各自所在的学校有着自己的具体规定和要求。
对工作的不适应,往往导致出错较多。这使得他们易于产生失败心理和很重的失落感。
3、难以及时适应新环境。由于初来乍到,没有和其他教师形成和谐的同事关系。
由于刚从学生时代的集体生活步入个体生活,生活上会遇到许多困难。两者之间的差异往往引起他们的孤独和寂寞情绪。
因此,新上岗教师的培训应该针对这几个特点来设计与操作。一、培训目标和内容定位在“四基”通过集中培训和岗位研修,掌握基本的教育教学技能,掌握基本的教育教学常规,掌握学校的基本情况,获取教师群体的基本认同。
1、基本的教育教学技能:学生教育、班级管理和课堂教学的准备、实施、评价和研究的基本技能。这些是新上岗教师必须具备的基本功,成为其专业成长的基础,并在实践中积累实践性知识。
2、基本的教育教学常规:学校教育和教学活动的基本内容、一般过程及其要求。这些是新上岗教师实现由学生向教师角色转变、逐步胜任工作的关键,还是他们顺应学校、适应群体的必然要求。
3、学校的基本情况:学校的规章制度,学校的特色和文化,以及本校的学生和家长等。这些是新上岗教师适应校园文化和工作环境的必修课,其意义在于帮助他们通过对学校、学生和家长的熟悉,定位自我角色和价值。
4、群体的基本认同:参加学校的主题教育活动和教育教学研究活动等。通过参加这些活动,在交往中被他人逐步了解、主动接受,在活动中表现自我、建立自信,在过程中寻找到归属和位置,从而调适心理、缓解压力。
“四基”的目标指向,不仅仅立足于专业上的准备,而且关注新上岗教师的行为准备和心理准备。因而,其培训的过程是一个“人”的成长过程,一个全面发展的过程。
二、培训方法和手段定位在“两位”由于新上岗教师已是正式的教育工作者,其角色决定了他们要满足学生及其家长对教师的一般要求,要尽快胜任教育教学工作,成为一名合格教师。他们既是教师(工作上),也是“学生”(专业上);既要完成教育教学任务,也亟需通过培训发展自我。
因此,新上岗教师的培训,从培训所应起到的作用上看,一是“归位”,二是“岗位”。(一)归位通过短期集中的学习,使新上岗教师了解当前新课程改革的基本情况及其对教师素质、课堂教学等方面的基本要求,了解本地(如,县教育局、乡镇中心校)对教育教学常规工作的基本要求。
短期的集中,可由县级教师培训机构组织实施,也可由乡镇中心校组织实施。这是前提。
其目的有二:一是进行“补课”,缩短职前教育与教育实践之间的差距;二是引导“中规”,能够按照规范要求开展教育教学工作。既归专业之位,又归操作之位。
(二)岗位通过岗位上的实践研修,使新上岗教师由“了解”到“掌握”,顺应学校环境,能够基本胜任教育教学工作,适合教育教学要求。为此,要引导他们参加学校的主题教育活动,观察活动,写活动记录和活动思考。
参加学校等教学研究活动,观察课堂,写听课笔记和评课意见。在带教老师的指导下,设计教育活动方案,组织活动,并进行反思;上公开课,陈述教学设计,撰写课后小结。
三、实践案例带来的几点启示目前,对于新上岗教师的培训有两种基本取向,一是“岗前”培训,二是“岗位”培训。前者,本着“不培训,不上岗”的原则,后者坚守岗位“练兵”的理念,各有此独特的作用。
【案例一】安徽省2009年特岗教师岗前培训1、培训内容教育法律法规,教师职业道德与规范要求,新课程理念与教学改革,备课、上课、评课常规与教学基本技能,班主任工作和中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2、培训形式采取人员集中、专题讲授、案例分析、模拟演练的方式。
3、培训时间8月26-28日集中培训。4、培训地点本着“方便教师、就近学习、厉行节俭”的原则,划片集中进行培训,由安徽师范大学、合肥师范学院、阜阳师范学院、皖西学院等四所高师院校承担培训任务。
【案例二】上海市实验学校“入门见习期(1—2年) ”校本培训(一)目标:建立新教师培训制度,建立专业行为。(二)实施:1、新教师拜师,由资深教师传授职业基本规范。
2、双月谈心,。
3.如何进行岗位评价
一、岗位评价意义 1、衡量岗位相对价值 岗位评价作为确定薪资结构的一个有效的支持性工具,可以明晰地衡量出岗位间的相对价值。
进行岗位评价需要在工作分析的基础上,按照一定的客观衡量标准,对岗位的工作任务、繁简难易程度、责任大小、所需资格条件等方面进行系统的、定量的评比与估计。(更多观点,可以参见爱维龙媒管理咨询专家赵梅阳《专家论坛》) 2、确定合理薪资结构 岗位评价的目标是建立一种公正、平等的工资结构,以使人们相信,在工作中付出大致相同的代价和辛劳得到同样的报酬。
公司需要一种科学的方法来衡量岗位间的价值,从而确定一个公平合理的并对员工有良好激励作用的薪资结构。公司需要一种更为科学的方法界定薪酬体系,以提高员工对于收入水平的满意度和收入分配的公平感,实现更充分的激励作用。
3、奠定职务职级基础 确立职务职级工资制需要岗位评价这个有力的支持性工具,岗位评价可以衡量出管理职务系列各职级的排序和量化差异,并将之对应到其他职务系列相应的职级,从而确定不同岗位间的相对价值。岗位评价不仅仅是调整薪酬问题的止痛药,它还要对岗位进行深层次分析,岗位评价工作调动了全员进行职务分析工作,并推动了公司电子对公司组织问题深入的探讨。
二、岗位评价的原则 进行岗位评价时,必须贯彻如下的一些基本原则。(更多观点,可以参见爱维龙媒管理咨询专家赵梅阳《专家论坛》) 对事原则 岗位评价针对的是工作的岗位而不是目前在这个岗位上工作的人。
一致性原则 所有岗位必须通过同一套评价因素进行评价。 因素无重叠原则:岗位评价因素定义与分级表上的各项因素,彼此间是相互独立的,各项因素都有其各自的评价范围,这些范围彼此间是没有重叠的。
针对性原则:评分因素应尽可能结合企业实际,这需要在实际打分之前,对专家小组成员进行培训。项目组与专家根据该企业的实际情况,对岗位评价因素定义与分级表的各类因素的权重和各个因素的定义进行协商讨论,尽可能二者切合公司实际。
共识原则:岗位评价需要大家达成两项共识,一是专家小组成员对各因素的理解要达成共识,避免在实际打分中出现对含义理解的偏差;二是项目组要和专家达成共识,即岗位评价讨论的是岗位的等级分数,而不是该岗位的最终薪资数,从岗位评价打分数到最后的薪资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独立原则:参加对岗位进行评价的专家小组的成员必须独立地对各个岗位进行评价,绝对不允许专家小组的成员之间互相串联,协商打分。
反馈原则:对于各个岗位打分的结果,应该及时地进行反馈,让专家小组的成员能够及时了解对该岗位评价的情况,产生偏差的原因以及其他成员的观点,及时调整自己的思路,加深对评价表中各项要素的理解。 并行原则:要能够及时地反馈结果,就要求进行数据处理的操作组要设计好工作流程,与专家组并行运作,使评价工作提高效率。
保密原则:由于薪酬设计的极度敏感性,岗位评价的工作程序及评价结果在一定的时间内应该是处于保密状态。当然,在完成整个薪酬制度的设计之后,岗位评价的结果应该公开,使全体员工都了解到自己的岗位在公司中的位置。
三、岗位评价的方法 岗位评价的方法现在有很多种,选择何种方法主要取决于待评价岗位的数量和种类、要花的成本多少、可用的资源和所要达到的准确程度。 目前普遍应用的岗位评价方法有四种:排序法、分类法、评分法和要素比较法。
前两个一般为“非分析法”,后两个称为“分析法”。二者的主要区别是,非分析法不把工作岗位划分成要素来分析,不必对岗位进行量化测量,而分析法则是岗位内各要素之间的比较,并对岗位进行量化测量。
(更多观点,可以参见爱维龙媒管理咨询专家赵梅阳《专家论坛》) 排序法是一种简单的方法,它是按排序人员的要求把工作岗位按一定顺序进行排列。岗位被作为一个整体来考虑,并通过比较简单的工作岗位写实来进行相互比较。
分类法的主要特点是,各种级别及其结构是在岗位评价被排列之前就建立起来。对所有岗位的评价只需参照级别的定义套进合适的级别里面。
评分法运用的是明确定义的要素,如责任因素、知识技能因素、努力程度因素、工作环境因素等。要素数量可能从几个到十几个不等,这主要看方案的需要。
每一个要素被分成几种等级层次,并赋予一定的分数值。然后对岗位的要素逐个进行分析和定分。
把各个要素的分数进行加总就得到了一个工作岗位的总分数值。这个总分数值决定了它在岗位序列中的位置。
评分法具有如下特点:第一,在运用评分法进行打分前需要有明确的计划;第二,这种方法要求评价小组有熟练的技术;第三,这种方法适用于对大量岗位进行评价;第四,经过反复实践,现在归纳出的岗位评价要素已具有普遍代表性,只需根据本公司的具体情况对个别要素和权重进行适当调整即可。(更多观点,可以参见爱维龙媒管理咨询专家赵梅阳《专家论坛》) 要素比较法是从评分法衍化而来的。
它也是按要素来对岗位进行分析和排序。这种方法需要先选定岗位的主要影响因素,然后将工资额合理分解,使之与各影响因素。
4.员工工作能力评价及工作态度应该怎么写啊
你可以从以下方面写:
1、素质能力方面(从文化认同、价值使命、目标导向、效率观念、敬业进取、自动自发、责任担当、人际沟通及理解、团队协作、服务支持、廉洁自律、诚实守信、感恩奉献等方面进行述评)
工作方面:能在规定时间内完成份内工作,极富工作热情;和公司同事之间能够通力合作,关系相处融洽而和睦;
沟通能力:善于沟通,保持工作信息的畅通。
工作态度:工作认真、细心且具有较强的责任心,时间观念强。
目标导向:不断学习,丰富自己,工作中努力创新,不断完善工作内容。在与其他部门及外部进行合作时,注重提高自身的工作技能,以更好地完成本职工作
思维能力及创新意识:具备较强的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工作中主次分明,思路清晰,有较强的逻辑思维能力,喜欢学习和接触新的事物,有自己的观点及想法,敢于创新。
2、业务能力方面(从战略思维能力、业务规划及运营能力、体系建设能力、资源整合能力、管理能力、决策能力、执行力、创新能力等方面进行述评)
工作计划性:每天根据领导分配任务对工作做出合理的规划,根据工作的轻重缓急着手处理,对工作中可能出现的问题进行预测,需要协调的事情提前铺垫,保证工作有条不紊的进行。
执行力:全面落实有关工作计划和工作任务,甚至超越目标和预期完成。
决策及创新能力:对工作中的问题快速决策,个人不断改进、创新工作,提出公司业务范围内新构想,并积极实践。
工作态度:工作认真、细心且具有较强的责任心,时间观念强。
目标导向:不断学习,丰富自己,工作中努力创新,不断完善工作内容。在与其他部门及外部进行合作时,注重提高自身的工作技能,以更好地完成。
决策及创新能力:对工作中的问题快速决策,个人不断改进、创新工作,提出公司业务范围内新构想,并积极实践。
拓展知识
1、工作能力,在人力资源管理学上,是指对一个人担任一个职位的一组标准化的要求,用以判断是否称职。能力通常是指一个人能够发挥的力量。人的能力包括本能、潜能、才能、技能,它直接影响着一个人做事的质量和效率。对于提高工作能力,心理学有两种解释:一是个人现在所能为者,二是个人将来可能为者。个人行为所表现出来的实际能力,心理学称之为“成就”,而通过学习和训练或在行为中表现出来的能力,心理学则称之为“潜能”。
2、什么是工作能力:这包括其知识、技能及行为是否能够配合其工作。简单来说,工作能力就是一个人是否有适合的能力担任一个职位。
3、工作能力的解析:员工的工作能力与工作业绩呈密切的正相关关系。业绩是外在的,能力是内在的。具有较高工作业绩的员工,在一般情况下,其工作能力也一定较高;而工作能力较强的员工在工作业绩表现上也一定很不错。
一般来说,能力包括必备的知识、专业技能、一般能力等。与能力测评不同,考核工作能力,是考核员工在工作中发挥出来的能力,考核员工在工作过程中显示出来的能力,根据标准或要求,确定他能力发挥得如何,对应于所担任的工作、职务、能力是大还是小,是强还是弱等,作出评定。同时,考核能力不是考核能力的绝对值,根本点在于考核能力提高速度和幅度的相对值。通过考核要求员工在本来岗位上,在原有的基础上快速、大幅度地提高能力。
(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工作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