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范文 > 范文
  • 部队包粽子稿件

    1.端午节做事情的广播稿600

    两千多年前,伟大的爱国诗人屈原在汩罗江边仰天长叹一声,投入了滚滚激流,两千多年后,五月初五成了传统节日——端午节,大家包粽子、划龙舟、煮鸡蛋,用各种方式来纪念这位伟大的爱国诗人。

    又是一年端午节,家家户户在包粽子。

    包粽子,首先要把箬叶洗干净,在热水中泡软。再准备好枣子、鸡蛋、肉等做陷,将自己喜欢的陷煮得香喷喷的,就可以开工了。先把长长的箬叶折叠,围拢来,做成一个窝,中间放进调配好的糯米和粳米,包出棱角。然后把陷放在米里,和在一起揉匀,最后把箬叶包着的粽子做成四角的形状。这包粽子的功夫全在最后一道工序,你的粽子包得好不好,就看四个角是不是匀称,是不是有型。感情粽子包出四个棱角是方便用细线系着挂起来的,怎么这世界上就没有圆粽子呢?包好的粽子放进锅里用猛火煮,大约1小时后,改文火煮30分钟就可以。

    端午节还有很多习俗,如:插艾草。有民谚为“清明插柳,端午插艾。”有的人家会将艾草制成艾人或艾虎放于家中;也有的人家会将艾草直接插在门前;也有的人家会将艾草做成花环戴在头上。艾草也有着理气血的功能。而艾草散发的奇特芳香,也有驱蚊虫、净化空气的功效。端午节在民间过得较为隆重,所以习俗还有不少,如:佩香囊、饮雄黄酒等等习俗,而这些习俗也反映了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所以我最喜欢的节日便是端午节。

    2.端午节习俗演讲稿600字

    农历五月初五是我国的传统节日——端午节。

    端午节,又称端阳节。关于端午节起源的传说有很多,其中,纪念屈原的说法流传得最广。

    历史上的这天人们会通过赛龙舟、包粽子等形式来纪念一颗不朽的灵魂——屈原。 屈原是我国古代伟大的爱国诗人,出生在两千多年前战国时期的楚国。

    他为人正直,学识渊博,很有才干,在楚国担任要职。因为他坚决主张抗击秦国侵略,而受到打击、排斥,被楚王赶出了朝廷。

    屈原悲愤至极,在流放途中写下了许多充满爱国主义精神的诗篇,如:《离骚》、《天问》、《九歌》等影响深远的诗篇。后来,秦国军队攻占了楚国的都城。

    楚国失地千里,尸横遍野。屈原心如刀绞,他不愿意看到国破家亡的惨景,就在农历五月五日这一天,在写下了绝笔《怀沙》之后,抱石投江而死,以自己的生命谱写了一曲壮丽的爱国主义乐章。

    3.端午节校园广播稿

    端午节是古老的传统节日,始于中国的春秋战国时期,至今已有2000多年历史。

    端午节的由来与传说很多,这里仅介绍以下四种: 源于纪念屈原 据《史记》“屈原贾生列传”记载,屈原,是春秋时期楚怀王的大臣。他倡导举贤授能,富国强兵,力主联齐抗秦,遭到贵族子兰等人的强烈反对,屈原遭馋去职,被赶出都城,流放到沅、湘流域。

    他在流放中,写下了忧国忧民的《离骚》、《天问》、《九歌》等不朽诗篇,独具风貌,影响深远(因而,端午节也称诗人节)。公元前278年,秦军攻破楚国京都。

    屈原眼看自己的祖国被侵略,心如刀割,但是始终不忍舍弃自己的祖国,于五月五日,在写下了绝笔作《怀沙》之后,抱石投汨罗江身死,以自己的生命谱写了一曲壮丽的爱国主义乐章。 传说屈原死后,楚国百姓哀痛异常,纷纷涌到汨罗江边去凭吊屈原。

    渔夫们划起船只,在江上来回打捞他的真身。有位渔夫拿出为屈原准备的饭团、鸡蛋等食物,“扑通、扑通”地丢进江里,说是让鱼龙虾蟹吃饱了,就不会去咬屈大夫的身体了。

    人们见后纷纷仿效。一位老医师则拿来一坛雄黄酒倒进江里,说是要药晕蛟龙水兽,以免伤害屈大夫。

    后来为怕饭团为蛟龙所食,人们想出用楝树叶包饭,外缠彩丝,发展成棕子。 以后,在每年的五月初五,就有了龙舟竞渡、吃粽子、喝雄黄酒的风俗;以此来纪念爱国诗人屈原。

    源于纪念伍子胥 端午节的第二个传说,在江浙一带流传很广,是纪念春秋时期(公元前770--前476年)的伍子胥。伍子胥名员,楚国人,父兄均为楚王所杀,后来子胥弃暗投明,奔向吴国,助吴伐楚,五战而入楚都郢城。

    当时楚平王已死,子胥掘墓鞭尸三百,以报杀父兄之仇。吴王阖庐死后,其子夫差继位,吴军士气高昂,百战百胜,越国大败,越王勾践请和,夫差许之。

    子胥建议,应彻底消灭越国,夫差不听,吴国大宰,受越国贿赂,谗言陷害子胥,夫差信之,赐子胥宝剑,子胥以此死。子胥本为忠良,视死如归,在死前对邻舍人说:“我死后,将我眼睛挖出悬挂在吴京之东门上,以看越国军队入城灭吴”,便自刎而死,夫差闻言大怒,令取子胥之尸体装在皮革里于五月五日投入大江,因此相传端午节亦为纪念伍子胥之日。

    源于纪念孝女曹娥 端午节的第三个传说,是为纪念东汉(公元23--220年)孝女曹娥救父投江。曹娥是东汉上虞人,父亲溺于江中,数日不见尸体,当时孝女曹娥年仅十四岁,昼夜沿江号哭。

    过了十七天,在五月五日也投江,五日后抱出父尸。就此传为神话,继而相传至县府知事,令度尚为之立碑,让他的弟子邯郸淳作诔辞颂扬。

    孝女曹娥之墓,在今浙江绍兴,后传曹娥碑为晋王义所书。后人为纪念曹娥的孝节,在曹娥投江之处兴建曹娥庙,她所居住的村镇改名为曹娥镇,曹娥殉父之处定名为曹娥江。

    源于古越民族图腾祭 近代大量出土文物和考古研究证实:长江中下游广大地区,在新石器时代,有一种几何印纹陶为特征的文化遗存。该遗存的族属,据专家推断是一个崇拜龙的图腾的部族----史称百越族。

    出土陶器上的纹饰和历史传说示明,他们有断发纹身的习俗,生活于水乡,自比是龙的子孙。其生产工具,大量的还是石器,也有铲、凿等小件的青铜器。

    作为生活用品的坛坛罐罐中,烧煮食物的印纹陶鼎是他们所特有的,是他们族群的标志之一。直到秦汉时代尚有百越人,端午节就是他们创立用于祭祖的节日。

    在数千年的历史发展中,大部分百越人已经融合到汉族中去了,其余部分则演变为南方许多少数民族,因此,端午节成了全中华民族的节日 我国民间过端午节是较为隆重的,庆祝的活动也是各种各样,比较普遍的活动有以下种种形式: 赛龙舟: 赛龙舟,是端午节的主要习俗。相传起源于古时楚国人因舍不得贤臣屈原投江死去,许多人划船追赶拯救。

    他们争先恐后,追至洞庭湖时不见踪迹。之后每年五月五日划龙舟以纪念之。

    借划龙舟驱散江中之鱼,以免鱼吃掉屈原的身体。竞渡之习,盛行于吴、越、楚。

    其实 ,“龙舟竞渡”早在战国时代就有了。在急鼓声中划刻成龙形的独木舟,做竞渡游戏,以娱神与乐人,是祭仪中半宗教性、半娱乐性的节目。

    后来,赛龙舟除纪念屈原之外,在各地人们还付予了不同的寓意。 江浙地区划龙舟,兼有纪念当地出生的近代女民主革命家秋瑾的意义。

    夜龙船上,张灯结彩,来往穿梭,水上水下,情景动人,别具情趣。贵州苗族人民在农历五月二十五至二十八举行“龙船节”,以庆祝插秧胜利和预祝五谷丰登。

    云南傣族同胞则在泼水节赛龙舟,纪念古代英雄岩红窝。不同民族、不同地区,划龙舟的传说有所不同。

    直到今天在南方的不少临江河湖海的地区,每年端节都要举行富有自己特色的龙舟竞赛活动。 清乾隆二十九年(1736年),台湾开始举行龙舟竞渡。

    当时台湾知府蒋元君曾在台南市法华寺半月池主持友谊赛。现在台湾每年五月五日都举行龙舟竞赛。

    在香港,也举行竞渡。 此外,划龙舟也先后传入邻国日本、越南等及英国。

    1980年,赛龙舟被列入中国国家体育比赛项目,并每年举行“屈原杯”龙舟赛。1991年6月16日(农历五月初五),在屈原的第二故乡中国湖南岳阳市,举行首届国际龙舟节。

    4.写关于包粽子的作文

    每年的农历五月初五,是我国的传统佳节——端午节。

    这一天人们为了纪念大诗人屈原,举行包粽子、赛龙舟等活动,但是我最爱的是包粽子。前几天,我和妈妈来到外婆家,看见外婆正在包粽子,哇塞~那可是我最爱吃的东西啊!我有点迫不及待想尝尝这美味,可是外公却说没有包粽子就不能吃,本来刚想指着妈妈也没包,谁知道才一会的时间妈妈却已经在包了,真是让我失望啊!可怜的粽子,姐姐我没能吃掉你,我对不住你呀```!我想了又想:与其被搀死到不如被笑死. 于是,我逞强道:不就是包粽子啊,谁不会.接着,我拿起两片棕叶,偷偷地斜着眼睛看着外婆怎么包,可是老鼠最终还是逃不过猫的手掌心.最后我还是被外公发现了.他婉转地说:你不是说包粽子谁不会包呀!现在包得怎么样了啊!要不要外公教教你啊!不用,我自己会处理好.我坚决地说.于是我接着放了些糯米,香菇,和猪肉.准备包起来. 可是,意想不到的事情发生了。

    当我捏好左边时,右边掉馅了;当我捏好右边时,左边掉馅了;当我捏好中间时,两边掉馅了.可怜的我呀!为什么只有两只手,之前只顾着吃粽子,怎么会没想到原来吃粽子的背后包粽子的人是多么艰辛啊!我感觉我做错了,一直以来做的每件事,都不曾了解背后.于是,我红着脸对外婆说:外婆可以教我怎么包粽子吗?没想到外婆毫不犹豫地答应了.原来包粽子也是有窍门的喔。

    过一个多小时后,香喷喷的粽子煮好了。我“咬上一口,啊!真香啊,这种味道我到一辈子都忘不了,真是让我回味无穷啊! 通过这次学包粽子,我体会到做任何事只要有诚心、细心、恒心、坚持不懈,就能得到你满意的结果。

    5.端午节演讲稿50~100字

    端午节三分钟演讲稿篇一

    亲爱的老师、同学们:

    农历的五月初五,俗称端午节。端午节是我国汉族人民的传统节日,这一天必不可少的活动逐渐变为吃粽子、赛龙舟、挂菖蒲、艾叶、喝雄黄酒。据说吃粽子是为了纪念屈原。屈原是我国最早的爱国诗人,他的代表作是《离骚》。屈原因为爱国的伟大报负得不到实现,郁闷中跳汨罗江自杀了。人们怕鱼虾把屈原的身体吃了,就包粽子扔到江里给鱼虾吃。于是有了现在吃粽子的习俗。

    今年的端午节,为了纪念屈原,我也学会了包粽子,包粽子的过程可真够复杂呀!先把粽叶子煮一下,再把粽叶放在清水里泡,然后淘米,把馅拌进去,就开始包了。把粽叶放在手心里,折成一个三角形,这时候用米把三角形填满,把多余的地方一折,然后用草扎紧,这个粽子就包完了。现在放进锅里,放满水,煮二小时就可以吃了,包粽子的过程总算好了。

    我们的粽子总算能给江底的鱼虾吃了,它们再也不会吃屈原的身体了。

    为了永远记住屈原的伟大,我们会把这一习俗沿袭下去。

    6.话题“点点滴滴都是情”为题写一篇作文

    时候,端午节和中秋节一样,是我们孩子们最喜欢的节日之一,听故事,挂艾条,包粽子,挂咸蛋,天气不冷不热,虽然那时候不放端午假,也没有双休日,但是只要是有星期天,还可以跟父母出去玩,快乐围绕着我们。

    每年端午,都听爸爸讲述屈原的故事,虽然爸爸的文化不高,故事讲的不是很准确,但是屈原这个名字最初真的是从爸爸那知道的。后来我们年龄大点,读的书多了,就知道端午来历的传说了。特别是中学的时候,有一次读了郭沫若先生的话剧作品《屈原》,很喜欢,非常的震撼,有很长一段时间我都会背其中的一些经典台词段落。后来看的香港电影《屈原》,一直记得那个镜头:鲍起静演的屈原的学生----爱国青年婵娟,她最后代替了他的老师喝了毒酒。。。。。去年这位演员还得了香港的电影大奖呢。再后来,学过屈原的《离骚》,对这位爱国主义诗人有了更加深入的了解。听说05年韩国就不遗余力地将“端午祭”申遗,现在终于成功,让我们吃惊不小。我们2500年的端午竟然。。。。。

    端午时节挂艾条。艾叶是一种中草药,号称百草之王。它有一种香气,民间认为它能驱逐蚊虫。端午为春末夏初,蚊虫开始肆虐,扬州的家家户户把鲜艾叶扎一小捆扣在门上,意思这样蚊虫就进不了家门,到现在我们扬州还保存着这样的风俗。也有人家把艾条煮成汤,给孩子洗澡,说能防蚊虫叮咬,现在好像这样做的人家不多了。不管怎么说,体现了人们在物质匮乏的时代,有自己朴实的爱,给与自己的家人。艾叶阴干后磨碎制成绒,中医用来做灸治很多疾病呢!

    端午节最重要的活动是包粽子。早几天,左邻右舍就互相打听了你家包几斤米的,包什么馅的。那时候,国家给每户人家配给的是有限的糯米,一般人家就包点白粽子,条件好点的,就有红豆粽子、蚕豆粽子,或者放一两粒红枣,能包上肉粽子的人家是很少的。。。。但是,每家5斤、10斤米的粽子,还是要包的。很多亲戚、邻居喜欢一起包粽子,图的是 节日的气氛。大人们忙包粽子,孩子们在一旁,有的学包粽子,有的就是看呆,还有的就是玩,等着、盼着吃粽子呢。现在自己家包粽子的不多了,超市一年到头都有的卖,但是缺少那个粽叶的鲜香味了。

    还有个挂蛋网也是我们很开心的事。我们小时候盼望过端午,还有个原因,就是端午能吃到一咸鸭蛋。那时候生活条件不到,能吃到咸鸭蛋是很奢侈的事,家里腌制的咸鸭蛋平时舍不得吃,一定要留些到端午的。过节了,孩子们才有这个口福,但是,大人们怕小孩子耐不住性子,一会就把咸鸭蛋吃完了,于是就让给孩子们用彩线编个小网子,把咸鸭蛋放在里面,然后扣个线挂在脖子上,要挂上几天差不多要坏了,才舍得吃呢!而现在,超市也是一年四季天天有的卖,随吃随买,谁还当它是个宝,往脖子上挂啊!

    端午里,听故事,挂艾条,包粽子,挂咸蛋,点点滴滴都表现出人们对生活的热爱,对下一代健康成长的期盼,真的是点点滴滴都是情啊!

    时代变了,端午节一度时期好像已经让人淡忘了。但是这几年,国家给我们百姓设立了端午假,现在又重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端午节又回到人民的生活里了,有关端午的记忆又清晰了许多。。。。

    部队包粽子稿件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