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论范文格式

申论范文格式
申论,取自孔子的“申而论之”,即申述、申辩、论述、论证之意。
它既有别于古代科举考试中要求就给定题目论证某项政策或对策,撰写论文的策论形式,也有别于以往公务员考试中的作文形式。但申论考试的内容、方法及其要达到的测评功能,实际涵盖了策论和作文这两种考试形式的基本方面。
申论考试“主要侧重考查应试者对给定资料的阅读理解能力、分析归纳能力、提出和解决问题能力以及文字表达能力。”考试形式既严格又灵活,要求考生摒弃套话、闲话,要求分析、论证和解决问题透彻、全面、清晰,同时又保证考生能充分发挥自己的潜力,施展自己的真才实学。
申论考试的特点 首先,申论考试的背景材料具有普遍性。公务员录用考试比较注重对应试者实际能力的考查,而且内容并不局限于某一方面,对政治、经济、法律、文化等均有涉及。
申论作为国家公务员考试的一种形式,又刚刚开始实践,考试试题一般较为规范,不会出现偏差。这主要表现在试题的表述明确,涉及的内容和观点都不偏颇,没有争议,每个考生应该都能有论而发。
对于一些难以定论的问题,尤其是争论激烈的前沿问题,一般是不会考的。这样,考生在准备时就不必面面俱到,涉及过多。
其次,申论的题目有很强的针对性。虽然申论考试题目的背景资料涉及面广,内容复杂,但是重点突出。
针对性和可行性是申论考试中两个基本要求,认识和抓住了这两点,才算真正领会了申论考试的精髓,找准了答题的突破口,从而能够高屋建瓴、鞭辟入理地建构思路和完成论证。因此,考生应认真仔细地阅读给定资料,不要匆忙提笔作答和写作,在把握资料本质内容的基础上,抓住重点,条分缕析,使回答和论证更富有表现力和说服力。
否则,只能是四处出击,尽管洋洋洒洒,长篇论道,但却不得要领,事倍功半。 申论的考试内容 申论考试的结构比较规范,清晰明确,首先给定一篇(或一组)1500字左右的资料,要求应试者在认真阅读给定资料的基础上,理解给定资料所反映的事件(或案例、或社会现象)的性质和本质,然后按要求作题。
其答题形式具体言之,就是经过对资料的整理、分析、归纳后,用简明扼要的文字概括出给定资料所反映的主要问题,然后针对主要问题提出解决问题的对策和可行性方案,在完成上述两项程序的基础上,紧紧扣住给定资料及其反映的主要问题,申明、阐述、论证对问题的基本看法和解决问题的方法。 申论考试的解题环节和方法 申论考试的全部过程,可以归纳为阅读资料、概括主题、提出对策、进行论证四个主要的环节。
阅读理解给定资料是申论考试最基础的环节。这个环节虽然不能用文字直接在答卷上反映出来,却是完成其他三个环节的前提条件,而且在时序上位在首要,不容滞后。
申论考试的时间应该说是比较充足的,考生应该也完全有必要拿出一定的时间(一般需要40分钟左右)来仔细阅读给定资料,以求真正理解和掌握资料的叙述思路和内容实质。只有读懂读通全部给定资料,才能把握资料所反映的事件的性质,也才能准确地概括出给定资料所反映的主要问题,完成第二环节的要求。
切不可匆匆忙忙浏览一遍,不求甚解。 概括主题是一个重要的承上启下的环节,一方面它是对前面阅读资料环节的一个小结,另一方面,又使提出的对策或可行性方案以及论证过程更具有针对性,是其据以立论和展开的基础。
若是主题概括不准确或是不够全面,下面的程序也就很难进行了。 提出对策是申论考试的关键环节,重点考查考生的思维开阔程度、探索创新意识、应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它给考生提供了充分发挥的自由空间,考生可以根据各自的知识、阅历,对同一问题各抒己见,见仁见智。需要注意的是,在这一环节中必须结合给定资料所涉及的范围和条件,才可能提出切实可行的对策和方案。
进行论证是申论考试最后一个环节,在一定意义上,它才算是申论的真正开始。它要求应试者充分利用给定资料,切中主要问题,全面阐明、论证自己对给定资料所反映的主要问题的基本看法以及解决问题的方案。
前面的三个环节尽管非常重要,不可或缺,不能有任何懈怠,但总的来说,还都只是积极有益的铺垫,此处的论证过程则需要浓墨重彩,淋漓尽致地书写。这不仅因为它的字数要求多,分值高于其他部分,更重要的是,论证才是申论考试的核心,能全面考查和衡量一个人的分析归纳能力、提出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逻辑说理能力。
论证部分的写作应该在深入思考、运筹帷幄的基础上进行,最好事先列一个扼要的提纲,做到胸有成竹,行文流畅,并要注意论题鲜明、重点突出、线索清晰、详略得当这些写作的基本要求和规范。 参加申论考试的注意事项 1.认真审题。
考试时要注意答题技巧,合理分配时间,不要盲目求快。一定要拿出足够的时间认真仔细地阅读给定资料,也就是说,审题至关重要。
在这个过程中,要先理清资料的逻辑联系,抓住一个复杂事件的主要问题。然后,要把握住给定资料所反映的事件的环境和条件,这种既定的条件是提出的对策是否具有可行性的重要依据。
抓准了主要问题,解决问题的方案就有了针对性;搞清给定资料所。
10分求申论写作要求,写作格式
固定答题模式套写破解申论 “申论”一词的意思是申述、申辩、 论述、论证。
申论是一种非常严格的录用考试,考试试题的政治导向明确,不容出现偏差。试题的客观性很强,不许随意发挥。
文中的观点和内容都有定论,无可非议。题材的多样性和答题的规范性,使得答题必须有一套完整有效的方法才能从容应对。
下面我以某范本进行分题论述。(申论考试一般有三部分,下面分三页显示) 一、请用不超过150字的篇幅,概括出给定材料所反映的主要问题。
理解题意: (一)字数限定。150字。
弹性限度只能在10%以内。过高或过低原则上都要扣分。
(二)表述方式:要求答案覆盖全文主要内容,但表述要求语句精炼,简明扼要,不冗长,不罗嗦。一般不直接引用具体事例或数字。
(三)范围限定:只能在给定材料中概括,不能跳出材料圈定的内容,旁征博引或随意发挥。 (四)轻重权衡:反映的主要问题,也即表述的主要事实或观念。
答题时不要圃于细枝末节,要统观全局,高瞻远瞩,从宏观的范围来把握主要问题。可以认为,主要问题是在文中带有倾向性的问题,它在文中决定或支配着思路的走向或观念的变迁。
答题步骤: (一)在阅读的过程中勾划出文中的主要词句。主要词句一般不包括具体事例或数字,也不包括阐述的内容。
(二)将勾划出的句子再进行分 析,去除限定性的语句,只留下其主干成分。 (三)用通顺的语言把留下的语句组织起来,就是全文所反映的主要问题。
答题方法: 通过对书上所有答案的分析,我认为,一个完整的答案主要应该包括三个部分:总述句+分述句+道理句。 (一)关于总括句的提炼:总括句一句话,高度概括全文主要问题。
句式模型为“这是一篇关于主语+事件1+事件2+事件3的文体。”其中,主语是文章涉及的主要任务的姓名或所涉主要单位名称。
文体是指所给材料的文章体裁,如新闻报道、调查报告、工作总结、讲话、案例等。多数时候是案例。
事件1是指主语的第一个动作,也可理解为事件的第一阶段。对于个别文章只有一件核心事件,就只需要事件1就够了。
如“这是一篇关于纯净水广告论战的报道”。 (二)分述句。
就是要把总括句里涉及的内容,分条列项地表达出来。这时候,可以根据具体情况采用以下几种方法。
(注意:由于《申论》考试的答案一般都是客观的、有一个基本确定的答案,因而以下各种方法只是切入角度不同,但最终答案都应该是相同的,所谓殊途同归是也,考生一定要明白这一点,不然,就会违背答题要求) 1、环节分析法。对于那些以纵式结构写的给定材料,也就是以时间阶段性为序或逻辑上的逐层深入为序的文章,可以使用这种方法。
如模拟试题(一)的分述句可概括为“(这是一篇反映医药行业药价虚高情况的报道。)生产厂家自己定价,中间商层层加价,医生或医院为了自身利益给病人开高价药,病人购买高价药品。”
这是按医药流通的四个环节来分析的。 2、参与方分析法。
一件事情可能有几方参与。在分述句里,我们可以就各方的行为进行分述答题。
如模拟试题(六)的分述句可概括为“(这是一篇关于中国的10家苹果汁生产企业应对美方反倾销起诉取得成功的案例。)成本低廉的中国的苹果汁进入美国市场,引起美方不满,美方提出反倾销调查起诉。
中方积极应诉,充分发挥有利因素,觅得了诉讼胜利,保护了中方苹果汁生产企业的利益。”广大考生反映,这种方法最为简便易行。
3、链式分析法。有时候,一则材料中所涉及的事件是一环扣一环的,各个事件之间有明显的关系,这时就适用链式分析法。
如模拟试题(七)的分述句可概括为这是一篇关于我国9家彩电企业结盟限价销售彩电的报道。9家彩电企业深圳结盟之后,国家有关部门对此提出了质疑,专家认为价格联盟是变相垄断,消费者对此无动于衷,结盟商家内部意见也不统一,最终导致彩电限价失败。)
4、类型分析法。对于一则材料所涉及的是不同类别的人事物,则可以进行分类表述。
如模拟试题(九)的分述句就可概括为:“(这是一篇关于我国玩具市场的调查报告。)调查表明:我国的玩具消费拥有难以估量的发展潜力。
家长望子成龙心切,愿意为孩子买更多的玩具。但调查还表明,我国的成人玩具市场基本是一片空白,到目前为止,还未出现专门生产成人玩具的企业,存在着巨大的商机。
玩具的开发和销售面向成人,是世界玩具有新热点。” 5、关键词分析法。
对于给定的材料,有时我们会感到无处下笔进行概括。这时可以将文中出现频率高的词语罗列出来,然后结合文中事实或观点把它们串联起来。
这对于初学者或心理素质差者有较大帮助。 二、用不超过350字的篇幅,提出解决给定资料所反映问题的方案。
要有条理地说明,要体现针对性和可操作性。 理解题意: 1、字数限定:350字。
弹性限度只能在10%以内。过高或过低原则上都要扣分。
2、解题对象:针对给定材料,提出解决方案。问题在给定材料之内,一般是近涉关系,很少是远涉关系。
3、适用性。由于招考的公务员,是管理国家事务的人才,因而,所思所想,都必须站在政府的角度,提出的方案要。
申论怎么写?怎么样的格式?
申论的概念 “申论”一词取自《论语》的“申而论之”。
申,即说明、申述、议论,即分析和说明 事理;申论,即具有申述、申辩、论证、论述之意的文体。 如果从字面的一般意义来讲,“申论”一词,肯定是对材料、事件或问题有所说明、有所 申述,从而发表见解、进行论证的意思。
但“申”字后面既缀上个“论”字,这个词自然 就有点像“导论”、“绪论”那样,可理解为“论说”的某种体式。可是它又并非写作理论 中的习惯用语,其含义又有特殊之处。
刘勰的《文心雕龙》是我国最早讲文章体式的一本权威著作,其中《论说》篇指 出: “论者,弥纶群言,而研精一理者也。”可见凡融通种种见解而深入阐发某些道理的文辞, 一概都可称之为“论”。
纵论时事政治的称之为“政论”,考辨历史的称之为“史论”,总 览内容予以阐述的称之为“概论”,评优劣、论得失的称之为“评论”等等,总起来都属于 “论”,但每种“论”又各有特点。可见申论考试,是针对给定材料,从自身的观点立场出发进行应对表达的一种考查语言表 达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的考试。
申论的写作要求: 1?从内容上看,要深刻反映政务需要; 2?从观点上看,能够反映出作者具有远见卓识; 3?提出的方法要切实可行; 4?语言文辞要有表现力。由于申论的格式多为议论文。
写好议论文,是获得申论高分的关键。 议论文主要由论点、论据、结论三部分组成。
答题时,首先,用一段话开门见山直截了当摆明主题,最好是从材料中的具体事例直接引出主题。字数掌握在一个自然段、三五句话即可。
如这次国家公务员考的公共安全问题,考生可列出近一年来发生的一系列公关安全事件中的一例,接着点出这个问题是公共安全问题,尤其点出是政府应对危机的问题,扣紧主题。第一部分即完成。
第二部分是论据部分,是整篇文章的躯干,在文中所占比重最大。考生需要通过摆事实、讲道理完成该部分。
一般来说,考生理出三个理由即可,其中,至少有一个理由需从材料中提炼,做简单的论述。其它理由可自己另找,考生可通过社会现实生活中的事例,来证明论点的正确。
好的文章是不限格式的,考生也可列出三个理由,每个理由后有一个现实事例证实,事例可以从材料中提取,这种写作格式写起来省力,推理缜密。 第三部分为结论,考生可利用“综上所述”、“总而言之”、“从以上分析,我们可以发现”等词汇收束全文,强调和深化主题。
如时间允许,考生最好分两层做结,除了再次点题外,最好写一段能“付诸行动”的举措,点出5个以上宏观政策上的措施、做法,写完最后一条戛然而止,全文显得论述有力、不拖泥带水。这是比较标准的议论文结构。
辅导老师建议,考生在150分钟的考试时间里,列一个写作提纲很有必要。“磨刀不误砍柴功”,提纲可以帮助考生在紧张的考试中迅速梳理思路。
公文写作有一个基本格式。一般公文格式是:第一,概括问题的基本状况,做一个简要的描述。
一般来说,考生需首先点明中心、提出核心,有时需要用基本统计数据辅助证明;第二要挖掘问题产生的原因,一般有三五条;第三是对解决问题提出对策和建议,一般有5至7条。提出的对策措施一般多于原因列举。
公文的主要内容是原因和对策。
【公务员考试】申论写作格式
2015年国家公务员考试申论范文格式注意事项:1、字数要按照规定的字数书写,因为超过规定字数,每50个字扣一分,但如果文章字数不够600字,直接被判为4类卷;2、文章结构要匀称,段首段末字数要呼应,并要起到点明主旨的作用;3、标题格式正确,内容要是主旨+角度,确保不能跑题、偏题4、至少要写两个分论点,并且围绕文章主题阐述清楚,深刻、充分;5、文章主旨要切中材料,不能抄袭材料内容但可以借鉴材料里的内容。
你可以参考历年真题的作文看看,模仿一下写作思路和借鉴其写作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