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范文 > 范文
  • 自我知觉的发展和评价

    1.自我知觉的理论分析

    自我知觉理论可以帮助一个人更好地认识自我,它是自我评价的重要理论基础。但是该理论有很大的局限性,因为它的结论是建立在一系列的前提之下。如果忽略了这些前提,那么就可能导致归因失败。所以在使用这个理论进行自我评价时,一定要特别注意该理论适用的前提。 对自己的感知﹑理解和评价。D.J.比姆1972年提出的自我知觉理论是颇受重视的一个理论。这个理论认为,人们通过自己的行为和行为发生的情境了解自己的态度﹑情感和内部状态。如当一人主动吃苹果时别人问他是否喜欢苹果,这时他会认为,既然没有外力强制,是自己主动吃苹果的,那么一定是喜欢苹果。 S.契肯和M.W.鲍德温1981年的研究表明,比姆的自我知觉理论具有一定局限性,只在一定条件下起作用:如果人们先前对某事具有明确一贯的态度,则它不起作用;如果人们先前对某事不具有明确一贯的态度,则它起作用。他们先把被试按其对保护环境是否具有明确一贯的态度画分开来,而后采用一种方法去影响他们对自己行为的知觉。如问一部分被试他们是否有时乱扔脏物,问另一部分被试他们是否不经常乱扔脏物。这样的问法可以使那些回答有时乱扔脏物者把自己看成是不重视环境保护的,使那些回答不经常乱扔脏物者把自己看成是重视环境保护的。

    2.自我意识形成和发展阶段

    最低0.27元/天开通百度文库会员,可在文库查看完整内容>

    原发布者:yyqsdy

    自我意识的形成与发展自我意识是个体自身心理、生理和社会功能状态的知觉和自我评价,指主体对其自身的意识。它包括自我观察、自我监督、自我评价、自我体验、自我教育和自我控制等,自我意识对人的心理活动和行为起着调节作用。心理学研究表明,个体自我意识从发生、发展到相对稳定和成熟,大约需要二十余年。个体自我意识的发展经历两次飞跃:第一次飞跃大约在一至三岁是以儿童学会用代词“我”来标志自己为重要特点;第二次飞跃是在初中阶段。国外有人将儿童自我意识的发展划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为自我中心期(8个月~3岁)。刚出生的婴儿是没有自我意识的,他们甚至无法意识到自己与外界事物的区别。婴儿经常吸吮自己的手指,而且津津有味,只因他把母亲当作自己的一部分。这时,他还生活在主体与客体尚未分化的状态之中,到了八个月左右的时候,生理自我开始萌生,这是自我意识的最初形态。到了一岁左右,儿童开始能够把自己的动作和对象区别开来,能够初步的意识到自己是动作的主体。一周岁后,儿童逐渐认识自己的身体,开始能够意识到自己身体的感觉,但还只是把自己的当作客体来认识。大约到了两岁左右,儿童逐步学会用“我”来代表自己。三岁左右,儿童的自我意识呈现新的发展,主要表现为:第一人称“我”的使用频率提高,许多事情都要求“我自己来”,开始有自立的要求;出现羞愧感和疑虑感。做错事时,他会感到羞愧;碰到问题或矛盾时,他会感到疑虑;产生占有欲和嫉妒感e799bee5baa6e79fa5e98193e58685e5aeb931333433623761。当他看

    3.【什么是自我知觉

    嗯,就是就自我进行一个剖析,可以从性格,修养,为人处事,学习生活等等方面进行一个讨论.具体的经典开始就是:我觉得我是一个什么什么样的人,然后用具体的事例来佐证.就这样,收拾.500字,应该还是挺容易的.嗯,对于老师出这个题目呢,我觉得 大约她是想知道你的性格中的优缺点,这样会更有针对性地改正,从而有利于学习.因为学习什么的,老师比谁都清楚,而为人处事呢,还是学生,这个大约还不是很用得上,虽然我们随时都在使用,但是这样写,大约会觉得你不务正业,猜的哈,也许有老师觉得这样写很好呢.所以写性格优缺点比较好,佐证的事例呢,不一定得是学习方面的,但是呢,一定得有学习方面的,才能 表明深刻.成绩好的呢,一定得有深刻的缺点,学习差的,更得有深刻的缺点,一个表明谦虚,一个表明自己在认真反思.。

    4.自我意识的形成与发展

    自我意识,是我们人类特有的意识,它标志着一个人的个性成熟水平。

    一个自我意识成熟的人,通过自我意识认识自己,并认识自己与周围事物、人的关系。自我意识主要包括:自我观察、自我监督、自我体验、自我评价、自我教育、自我控制和自我调节。

    但是,自我意识在人心理中的形成和发展,并不是从新生儿时期开始,也不是在人一生中均衡形成和发展的,而是在人的幼儿、儿童、青少年时期分别有三个形成和快速发展阶段。 因此,我们不能忽视这些时期儿童、青少年的心理教育,特别是在控制自己的欲望、完善自已的品德、正确接受社会观念约束三个方面,会产生影响其一生的重要作用。

    自我意识萌芽于婴幼儿期 人自从呱呱坠地以后,自我意识最初获得的标志,即是幼儿知道到了自己的存在,而且是一个与别人不同的人。 这是幼儿社会性发展过程中的一个重要里程碑。

    专家们认为,它与幼儿的认知发展,特别是与观察环境能力的发展紧密相联,也是依恋发展的重要基础。 心理学家是怎样知道婴儿自我意识发展的呢?镜像实验,是一个著名的实验方法。

    实验时,心理学家把婴儿放在镜子前,然后观察婴儿照镜子时的表现。 如果婴儿能够认出镜中的人是自己,说明他具有自我意识;如果婴儿认为镜中的人是另一个孩子,就说明他缺乏自我意识。

    为了清楚地把这两种情况区分出来,心理学家又想出了“捉弄”婴儿的新方法,即当婴儿睡觉时,在他们鼻子或额头上抹些口红或者胭脂,以便在他们的脸上做一些明显标记。 当婴儿醒来后,再把他们放到镜子前面。

    路易斯和布鲁克斯用9~24个月大的婴儿做了这个实验。结果是:有一些超过15个月的婴儿,就会摸自己那抹了胭脂的鼻子;而大部分婴儿要在21个月以后才出现这种行为。

    由此,两位心理学家得出结论,婴儿的自我意识,大约在1岁8个月左右时形成。 在实际生活中,婴儿一般也正是在这个年龄开始,用语言来描述自己和他人,如宝宝、爸爸、妈妈。

    随着年龄的增长,婴幼儿生活经验的积累,以及与同伴、成人的相互作用,婴幼儿的自我评价逐渐提高,变得较为独立、客观。 道德在儿童时期奠定基础 自我意识明显发展的第二个阶段,是儿童进入学校以后。

    这是因为,此时儿童已能利用语言调节和指导自己的行动,同时客观环境也向儿童提出了一系列要求,迫使儿童要按照这些要求经常检查自己的行为,加之家长、老师、邻居等成人和同伴也经常以这些要求来评定儿童的行为,因而使儿童对自我有了更多的了解。儿童自我意识发展的这个阶段有多长?一些心理学家经过研究认为,儿童的这一发展阶段在9岁左右。

    此外,我国著名心理学家王宪清通过对儿童道德发展的心理进行研究后发现,这一时期的儿童,在自我评价形成方面有突出的变化。这一变化为:从受外部条件的制约,如成年人说教、宣传画作用,过渡到受自身对道德认识的制约。

    因此,如果家长、老师注意观察,可以明显发现:这一阶段的儿童,开始从道德原则来评价自己或别人的行为;儿童对别人行为的观察,也从注重行为的效果过渡到注重行为的动机。 国外著名心理学家皮亚杰在《儿童的道德判断》一书中,根据观察儿童游戏活动和儿童对短小故事反应的研究也指出:9~10岁的儿童,在对一个毁坏物体的事件下结论时,接近9岁的孩子,其判断事件好坏是基于物体被毁坏的程度;而10岁的孩子,在判断事件好坏时,是考虑肇事者的破坏意图。

    因此,9~10岁是人生道德形成的重要基础时期,家长和老师必须要关注。 自我教育是青少年的任务 青少年时期,即11~18岁左右,是人生自我意识明显发展的第三阶段。

    这一阶段,人的自我意识会发生突变。产生这种突变的原因有如下几个原因。

    一、生理上的原因。青少年时期正处于身体生长发育高峰期,如身高体重剧增、性成熟开始。

    生理上这些急剧的变化使青少年开始意识到自己不再是个小孩子,出现了“成人感”。 二、心理上的原因。

    在身体迅速发育的同时,青少年获得了一种新的思维能力,能够对自己的心理过程、内心活动加以分析、评定的思维能力。 这种能力称为反省思维能力。

    有了这种思维能力,青少年就可以把自身作为思考的对象,把自己的心理活动清晰地呈现在思维的“屏幕”上,按照自己已接受了的社会化标准,审视自己的个性特点、道德品行和情绪状态。 三、社会的原因。

    随着身心的发展,儿童、少年进入了高一级学校,他或她在家里和学校的地位发生了变化。 虽然父母和教师还未把青少年当作成人看待,但也不再把他们当孩子了,向他们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同时,青少年正面临着许许多多有待抉择、分辨的社会问题。这一切就不得不使他或她要正视自己、了解自己。

    此外,引起青少年认识自己的另一个社会因素是,他们要不断地调整自己与同龄人的关系,以便在集体中占有一定的地位、受到同龄人的尊重。 如果说小学生只需要作为集体中的一个成员,以能够参加集体举办的一切活动为愉快的话,那么,中学生就不能以此为满足了,他们要得到别人的尊重,力求找到知心朋友。

    在与同龄人相处中,青少年不仅喜欢注意和评论别的青少年的心理特征和品质,而且自觉。

    5.自我意识的发生与发展有几个时期

    意识是物质世界长期发展的产物,意识的出现是自然界长期演化的结果。

    意识的产生经历了三个决定性的环节:由无机物具有反应特性发展到低级生物的刺激感应性;由低级生物的刺激感应性发展到高级动物的感觉和心理;由高级动物的感觉和心理发展到人的意识和思维。 意识不仅仅是自然界长期演化的结果,更重要的是社会的产物。

    意识同人类社会一起产生,并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而发展。首先,劳动为意识的产生和发展提供了客观的需要和可能;其次,作为思维外壳的语言也是在劳动过程中产生和发展的。

    在劳动和语言的推动下,容量越来越大,结构越来越复杂和严密,从而为意识的产生和发展提供了物质基础。 意识是人脑的机能,意识的本质是对物质世界的主观映像。

    人的自我意识在大约1。1岁就产生了。

    6.自我知觉的结果分析

    结果表明,这样的处理并不影响那些先前具有明确一贯态度的人,只影响那些先前不具有明确一贯态度的人。在态度的自我知觉上,心理学家过去长时认为是通过内省途径的,比姆的理论提出了新的看法。他认为,在没有外界环境压力时,我们通常认为我们的行为是表达真实态度的。当存在着明显的外部压力时,我们会认为我们的行为是由于外部原因的。 当然,比姆并非认为人们完全不使用内部线索,而只是认为,态度的自我知觉主要依靠外显行为和行为发生的条件。比姆的理论也被用于动机的自我知觉上。由于高奖赏而从事某种活动,导致把行为原因归之于外部,由于低奖赏而从事某种活动,导致把行为原因归之于内部。这就是说,对于从事某种活动给予过分的肯定,将破坏对这个活动的内在兴趣。 Z.昆达和S.H.施瓦茨1983年的研究表明,帮助他人而获得金钱报酬的儿童与未获金钱报酬的儿童相比,后者表现出更强的道德责任感。因从事愉快工作而获得外部奖赏,会减少内在兴趣,但防止从事某种活动的外部威胁却增强内在兴趣。在情感的自我知觉上,传统的理论认为,人们认识自己的情感是通过考察自己的生理状态﹑心理状态和外界刺激。研究证明,人们的许多情感反应在生物化学上是类似的。人们只能区分高唤起和低唤起,难于从这里区分出不同类型的情感,人们很难区分嫉妒和爱情。 S.沙赫特1962年提出的情感自我知觉理论类似于比姆的理论。他认为,情感的知觉依赖于生理唤起程度和认知标记,如愤怒﹑愉快等。为了取得认知标记,必须考虑自己的行为和环境条件。例如,我们感到生理唤起,同时观看喜剧表演而发笑,这时我们认为我们是愉快的。我们的行为和对发生该行为的环境的解释,为我们提供了认知标记,从而去解释我们的内部唤起引起的体验。与比姆的理论相类似,由于内部状态的模糊性,所以自我知觉高度依赖于外显行为和情境的知觉。

    7.自我知觉的理论概述

    符号互动论者强调从社会互动的角度去理解自我知觉。米德(1934)认为自我知觉是一种社会现象,它通过个人在与他人互动中扮演一定角色形成。个人在扮演角色时,他人期待他按照相应的角色规范去行事,因此自我知觉可以反映出他人对个体的态度。库利(1956)认为自我只有在社会互动中才能产生,其中想象其重要作用,他用“镜像自我”来说明自我知觉的形成,它包括三方面:个体想象自己在他人面前的形象;个体想象对自e799bee5baa6e997aee7ad94e78988e69d8331333361303131己形象的评价;上述两方面结合便产生自我感受或自我知觉。

    自我知觉理论是由D.J.比姆(D.J.Bem)在1972年提出,主要阐释行为是否影响态度。当问一个人关于某事物的态度时,个体首先回忆他们与这种事物有关的行为,然后根据过去的行为推断出对该事物的态度。自我知觉理论认为态度是在事实发生之后,用来使已经发生的东西产生意义的工具,而不是在活动之前指导行动的工具。

    自我知觉,其实就是人们常说的自我认识,是指人们对自己的需要、动机、态度、情感等心理状态以及人格特点的感知和判断。它可以是有关自我的一套观念,也可以只是有关自身认识的一些直觉,但不论是观念还是直觉,都会对我们的行为产生影响。准确的自我知觉,有助于个体的社会调适和心理、行为素质的良好发展。

    8.自我概念又称为自我知觉、自我结构、

    自我图式由自我图式的内容和自我图式的功能构成。

    1、自我图式的结构内容有5个方面:

    ①特质、属性、能力、意见、态度;

    ②自我描述性形容词;

    ③自我评价信念;

    ④ 归因;

    ⑤核心理性主题。

    2、自我图式的功能有3个阶段:

    ①对信息的最初加工;

    ②评价;

    ③结果输出。

    自我图式是随着自我不断发展而产生的,文化、环境、家庭教养都会影响自我图式的形成。尤其是文化因素在塑造自我图式上所起的作用更为明显。假如认为自己有独立性的模式,就需要我们生活在一个能给与我们展示自己独立性机会的文化中。设想一个重视依赖性,缺乏独立概念的社会,它怎能形成独立性的自我图式呢。此外,文化期望也影响着人们的自我图式。它通过社会化的方式塑造着人们的自我图式。中国文化对于自我图式的影响从最更本上说是贯穿在整个社会化的过程之中的。

    中国人的自我图式多为依赖型。在儿童期,我们的父母、老师都用一种特定的方式来对待我们,随后这种东西成为我们身上重要的一部份。例如,中国人从小的家庭教养方式对依赖的训练,尤其对家庭的依赖更是通过纵容婴幼儿,约束初步学走路的小孩,管教中小学生,鼓励大学生重视学业成绩,以及在整个发展过程中克制引起不和的侵犯冲动和性冲动来完成的。具体的说,依赖训练是出自中国文化中人际间的相互依附关系,特别是在家庭中子代对亲代的依附关系。在中国的家庭中,代际之间在人格和自我上缺乏显著界限。父母往往把子女视为自己生命的延续。所以不希望代际之间出现断裂,父母对子女的依赖训练便是达到这一目的的有效方式。结果导致子女独立性差,社会适应能力低,一旦在实际生活中无所依附,就会不可避免的感到紧张、焦虑、恐慌。

    自我图式在这种社会化的过程中深深的打下了文化的烙印。可以说,从简单的日常生活的自理能力到为人处事的应变能力,甚至更高层次的心理承受能力都没有得到完全的发展空间。在传统文化的影响下,“中国人的早期社会化多经历依赖、求同、自我压抑等方面的训练和塑造。神经症中的强迫症、抑郁症、焦虑症的形成便于此有直接或间接的关联。”

    9.自我意识对人的发展有什么影响

    单位里新来了一批员工,都是大学科班出身,在自己负责的领 域也算是“专家”了,可是,在这一批员工中,有的人虚心谨慎,不耻下问,经常和老同志交流技术积累经验;而有的人却高高在 上,目中无人,对那些学历低但技术硬、经验丰富的“元老”们 根本就不放在眼里。

    为什么他们会对自己有不同的定位,出现这样的两极分化呢?这个问题就要探讨到自我意识对人的发展所产生的 作用了。首先,自我意识是认识外界客观事物的条件。

    一个人如果还不 知道自己,也无法把自己与周围相区别时,他就不可能正确的认识外界客观事物。其次,自我意识是人的自觉性、自控力的前提,对自我教育有 推动作用。

    人只有意识到自己是谁,应该做什么的时候,才会自觉自律地去行动。一个人意识到自己的长处和不足,就有助于他发扬 优点,克服缺点,取得自我教育的积极效果。

    再次,自我意识是改造自身主观因素的途径,它使人能不断地 自我监督、自我修养、自我完善。可见,自我意识影响着人的道德判断和个性的形成,尤其对个性倾向性的形成更为重要。

    10.在心理学中,自我意识的内涵是什么

    《知觉生长模型》理论认为:自我意识是作为主体的自我关于自己以及自己与他人、与周围环境的关系的认识.根据自我意识的定义,它包括自我知觉单元(即自己认识自己的知觉单元)以及自我与他人、与周围事物、环境关系的知觉单元.然而,没有对他人的知觉单元,对周围环境事物的知觉单元,又何来对它们关系的知觉单元呢?所以,自我意识实质上是上述复杂众多知觉单元的汇总,它们在发展的过程中,是互相渗透、共同发展起来的.自我意识的核心是自我知觉单元.自我知觉单元包括对自己生理、心理特征的知觉、对自己独立于他人、独立于外界环境的知觉.。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