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范文 > 范文
  • 竹笋好评语

    1.我在网上看到一句话:竹笋中冬笋最好竹笋中为什么冬笋最好 爱问知识

    竹笋的种类很多,分为冬季采摘的冬笋,春季采摘的春笋,以及夏季采摘的鞭笋。

    其中以冬笋的质量最佳,春笋次之,鞭笋最差。 冬笋是公认的笋中皇后,相对于春笋,其肉质更为细嫩,营养更丰富,味道也更鲜美,素有"蔬食第一品"之美誉。

    中国人食笋历史悠久。 《诗经》中有"其蔌维何,维笋及蒲"的诗句。

    唐代医典《千金要方》中载:"竹笋味甘,微寒、无毒。主消渴,利水道,益气力,可久食。

    " 据现代研究测定,每100克冬笋含蛋白质12。1克、糖类4克、脂肪0。

    1克、磷57毫克、铁11毫克,还有维生素C、B1、B2等多种成分。 冬笋还含有一种白色含氮物质--天冬酰胺,使竹笋具有特殊的芳香气味,与各种肉类烹饪,更显得鲜美可口。

    冬笋对防治冠心病、肥胖症、高血压、糖尿病和动脉硬化等有一定的辅助作用。冬笋中含有的丰富的纤维素,能促进肠胃蠕动,帮助消化,预防便秘和结肠癌的发生。

    它所含的多糖物质,还具有一定的抗癌作用。 冬笋的吃法很多,荤素皆宜。

    家常菜中,笋烧肉、笋烧鸡和笋烧鱼等都是鲜美异常的佳肴。闻名全国的云南"红烧冬笋",广东"蒸酿冬笋",浙江"烩双冬"等,更是风味各异、吊人胃口。

    冬笋不仅用于筵席,也适宜家常菜用。 单是湖南菜中就有冬笋炒腊肉、油焖冬笋、烩双冬、煨冬笋、蒸酿冬笋、红烧冬笋、火方冬笋等多种用冬笋烹制的菜肴。

    此外,用冬笋制药膳,食之既可享口福,又能健身疗疾。如冬笋枸杞肉丝。

    将枸杞30克、冬笋250克洗净,将冬笋切成4厘米长的细丝。 猪肉250克切丝,加湿淀粉抓匀。

    将炒勺置大火上烧热,加入素油,待油六成热时,加入姜、葱丝煸香,随即下入猪肉,炒变色后,放入冬笋、盐、味精、料酒、白糖、枸杞子,炒匀即成。食之,可补肝肾、明眼目、清痰,适用于视物不清、咳嗽痰多、面黄肌瘦、皮肤干燥等。

    2.竹笋的好与坏处

    有人认为笋尝鲜可取,但无多大营养,甚至说“吃一餐笋,刮三日油”。这些说法是一种误解。何以为证?据现代科学化验分析:鲜笋营养价值高,除含有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外,还含胡萝卜素、维生素B1、B2、C及钙、磷、铁、镁等人体需要的成分。

    同时,在笋所含的蛋白质中,至少有16-18种不同成分的氨基酸,尤其是人体必需的赖氨酸、色氨酸、丝氨酸、丙氨酸等,以及在蛋白质代谢中占有重要地位的谷氨酸和有维持蛋白质构型作用的胱氨酸。

    笋还有五碳糖和六碳糖组成的多糖类,酸解后可得木糖、阿拉伯糖和半乳糖。

    笋味香鲜

    笋脆嫩爽口,味道鲜美,既可鲜食,也可干制,是人们常吃的菜肴食品,可红烧、油焖、清蒸、素炒等制成各种美味佳肴,如春笋炒虾仁、干贝烧春笋、鸡丝鞭笋、虾籽冬笋、冬笋焖鸡、冬笋炒肉丝、炒春笋、干烧笋、油焖笋、腌炖笋、干煸冬笋、酱烧冬笋、炒玉兰片、蹄膀笋汤、玉兰片烧肉、炒冬笋、荠菜冬笋等等。还可做笋肉包子、馒头、肉面、辣面等。

    笋还可醋渍成酸菜,或做笋脯、笋干、熏笋干、笋鲊、玉兰片、耐贮藏运输,食用时用水泡开。还可制成罐头食品。

    笋具有低脂肪、低淀粉的特点,并含有一种氮化合物,因而与肉类烹调后会显出特别鲜美的味道。如单独烹调则味道不够鲜。

    笋作食疗

    笋性寒味甘,有消食化痰、透疹解毒、利尿等功效。常用于食积、咳痰、麻疹透发不畅以及疱疡等。近年研究发现,毛笋中有抗小白鼠艾氏癌和肉瘤-180作用的多糖类。由于笋有大量的纤维素,进食后能促进肠管的蠕动,助于消化,防止便秘和结肠癌的发生,并有减肥作用。

    1、鲜笋鲫鱼汤:鲜笋100克,鲫鱼250克炖汤,小儿饮服,连饮食数次,对麻疹、风疹、水痘初起有促进透发和早愈之功效。

    2、笋烧海参:笋100克切片,海参1只水发,切片,加调味品,烧熟时食作,可使皮肤细腻光泽。

    3、笋冬瓜汤:笋100克,冬瓜250克,分别切块,放油煸炒,加调味品放水烧开。吃笋、冬瓜、喝汤,可治浮肿、腹水、尿少。

    4、笋清炒:笋切片,放少量油,清炒,加少量食盐,适量食用,可清热化痰。

    据养生学家认为,竹林丛生之地的人们多长寿,且少患高血压,这与经常吃笋有一定关系。

    食笋注意

    吃笋虽味美,有营养,可治病,能延年益寿,但也得注意:

    1、笋是清寒食品,性寒冷利,脾虚肠滑者忌食;

    2、笋含有较多的草酸钙,肾炎、尿路结石病人不宜食用。

    3、儿童处于生长期,如果缺钙会造成骨骼畸形,而笋中的草酸易于与钙结合形成难溶的草酸钙,妨碍人体对钙的吸收,因此,儿童不宜多吃笋。草酸在人体内也会妨碍人体对锌的吸收利用。儿童缺锌会影响生长发育,造成智力低下。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