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范文 > 范文
  • 街道全民健身活动情况说明

    1.全民健身计划的基本情况

    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后,大众体育运动受到政府重视并全面开展起来。1995年6月,国务院颁布《全民健身计划纲要》;同年8月,全国人大常委会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体育法》。此后又有一系列法规和规章相继出台,群众体育和全民健身运动得以沿着健康的轨迹发展。旨在全面提高国民体质和健康水平的“全民健身计划”,以青少年和儿童为重点,倡导全民做到每天参加一次以上的体育健身活动,学会两种以上健身方法,每年进行一次体质测定。为推动全民健身运动,国家体育总局采取多项措施,期望锻炼身体成为更多人的自觉行动与日常习惯。包括每年一次的“全民健身宣传周”活动在内的一系列有效措施,使“全民健身计划”迅速开展,群众的体育健身意识逐渐增强,体育活动普及程度显著提高。国家体育总局2002年底公布的“中国群众体育现状调查”显示,2000年中国的体育人口占可统计的7—70岁总人口的33.9%,比1996年提高2.5个百分点;体育人口中老年人的比重略有下降,中青年的比重略有上升;城乡居民以家庭为单位全年体育消费平均为397元。 得益于此项为期15年的计划,群众体育健身的环境和条件正在逐步改善。各城市社区、公园广场、草坪和路旁以及居民聚居的地段,普遍设立了便民的健身场所,并配置形式多样的体育健身器械和设施。全国现有各类体育场馆约61.6万个,绝大多数公共体育场馆已向社会开放。近几年来,国家体育总局把体育彩票公益金中央收入部分的60%,总计约7.5亿元用于全民健身活动;同时,共有1.46亿元体育彩票公益金投入到经济相对落后的西部地区和长江三峡地区,建设公共体育设施,使36个县、市受益。 自1994年国家体育主管部门开始实施《社会体育指导员等级制度》以来,截至2001年,全国省以下各级各类体育社团有53万个,团体会员21.3万个,个人会员866.5万人;全国城市和乡镇体育指导站13.7万个,经常参加活动的有1180多万人;各级社会体育指导员有20余万名,建立并逐步完善了国民体质测定系统,加强了国民体质检测和科学指导,群众体育科学化水平已有明显提高。 伴随着全民健身活动的蓬勃开展,人们的生活观念发生巨大变化。在一些大中城市,为健康而消费成为新时代提高生活质量的一种时尚。部分新兴体育项目,如攀岩、马术、蹦极、保龄球、滑板、女子拳击、沙弧球、跆拳道、高尔夫球等运动,尤其受到年轻人的青睐。 按照全民健身计划的目标,到2005年,全国经常参加体育锻炼的人数要达到总人口的37%以上;直辖市及经济发达省会城市100%的社区、其他城市80%的社区和25%的农村乡镇建有公益性体育健身设施; 西部和经济相对落后地区的省会城市80%的社区、其他城市60%的社区和15%的农村乡镇建有公益性体育设施;全国社会体育指导员人数达到35万名;全国70%以上的市区街道,70%以上的县和50%以上的乡镇建有体育指导中心或体育指导站;体育彩票公益金资助建设的青少年体育俱乐部达到3000个左右。到2010年,全国经常参加体育锻炼的人数达到总人口的40%左右;国民体质有明显的增强;体育锻炼场所有较大增加,以满足广大人民群众的健身需求。

    为了更广泛地开展群众性体育活动,增强人民体质,推动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发展,特制定本纲要。

    2.如何调动基层社区开展全民健身活动的积极性

    1、组织开展以“ 创新、俭朴、务实、惠民”为主题的“全民健身日”系列活动。

    2、各级社区的领导和相关工作人员要有积极开展群众体育运动的意识,并且善于激发社区内的广大人民群众参与的兴趣。

    3、以社区干部为核心,充分发挥群众体育骨干的核心作用,促进社区体育活动积极、健康地发展。

    4、以开展社区群众体育活动为契机,进一步普及体育运动的知识,提高参与体育活动的积极性,促使广大人民群众由被动参与变为主动参与,自觉制定健身计划,让体育运动成为生活的一部分,彻底改变自己的生活习惯。

    3.全民健身的简述

    全国人民,不分男女老少,全体人民增强力量,柔韧性,增加耐力,提高协调,控制身体各部分的能力,从而使人民身体强健。

    旨在全面提高国民体质和健康水平,以青少年和儿童为重点,倡导全民做到每天参加一次以上的体育健身活动,学会两种以上健身方法,每年进行一次体质测定。中国的首部《体育法》于1995年获得通过,同年国务院颁布《全民健身计划纲要》;此后又有一系列体育法规和规章相继出台。

    国家体育总局公布的一项调查表明,目前中国的体育人口占可统计的7—70岁总人口的33.9%,有60.7%的城市居民到各类体育俱乐部参加健身活动。旨在全面提高国民体质和健康水平的“全民健身计划”以青少年和儿童为重点,倡导全民做到每天参加一次以上的体育健身活动,学会两种以上健身方法,每年进行一次体质测定。

    在这项为期15年的计划中,构建面向大众的体育健身服务体系是政府的目标。全国现有各类体育场馆61.6万个,绝大多数公共体育场馆已向社会开放;各城市社区、公园广场、草坪和路旁以及居民聚居的地段,普遍设立了便民的健身场所,并配置形式多样的体育健身器械和设施。

    北京市的所有社区和乡镇街道,都建有符合国家要求的全民健身设施;天津市在原有基础上大规模增设户内外健身设施和场馆,全国首个建筑面积超过一万平方米的大型健康广场将于2004年内建成。截至2003年底,国家体育总局用于实施全民健身计划的资金已达10亿元。

    从2001年起,国家体育总局还以体育彩票公益金作为引导资金,在大连、北京、长春等31个大中城市试点建设“中国体育彩票全民健身活动中心”,有的已经投入使用;同时,共有1.96亿元体育彩票公益金被投入到经济相对落后的西部地区和长江三峡地区,建设公共体育设施,使101个县、市受益。伴随着全民健身活动的蓬勃开展,人们的生活观念发生巨大变化。

    在一些大中城市,为健康而消费成为新时代提高生活质量的一种时尚。部分新兴体育项目,如攀岩、马术、蹦极、保龄球、滑板、女子拳击、沙弧球、跆拳道、高尔夫球等运动,尤其受到年轻人的青睐。

    2003年底,中国第一个雪上高尔夫球场在内蒙古的阿尔山市开工建设,这个投资约10亿元的项目将成为世界上第六个雪上高尔夫球场。按照全民健身计划的目标,到2005年,全国经常参加体育锻炼的人数将达到总人口的37%以上;直辖市及经济发达省会城市100%的社区、其他城市80%的社区和25%的农村乡镇建有公益性体育健身设施;西部和经济相对落后地区的省会城市(自治区首府)80%的社区、其他城市60%的社区和15%的农村乡镇建有公益性体育设施;全国社会体育指导员人数达到35万名;全国70%以上的市区街道,70%以上的县和50%以上的乡镇建有体育指导中心或体育指导站;体育彩票公益金资助建设的青少年体育俱乐部达到3000个左右。

    到2010年,全国经常参加体育锻炼的人数将达到总人口的40%左右,国民体质有明显的增强;体育锻炼场所有较大增加,以满足人民群众的健身需求。 1月13日下午,国家体育总局在京举行“全民健身日”新闻发布会。

    出席本次会议的有国家体育总局局长刘鹏、副局长冯建中、群体司司长盛志国、政法司司长张剑以及在京各主要新闻媒体。在会上首先由张剑司长宣读了国务院关于批准设立“全民健身日”的批复。

    在批复中国务院同意自2009年起,每年8月8日为“全民健身日”。其后刘鹏局长表示设立“全民健身日”是对北京奥运会成功举办这一中华民族百年梦圆的庄严时刻的最好纪念,意义深远。

    他披露说在征求意见的过程中,关于节日的名称,有多种建议,如“体育节”、“国家体育日”、“全民健身日”等。而绝大多数意见认为,节日的名称应当突出“全民健身”,“关于节日的时间,也有不同建议,比如6月10日、8月8日、春季或秋季适当的时间等。

    在所有建议中,倾向于8月8日的最多。理由是,北京奥运会的成功举办,使全民对体育的关注上升到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度,也为中国留下了宝贵的遗产。

    从扩大全民健身节日的社会影响,吸引更多的人们更广泛地参与体育健身活动,弘扬积极向上的奥林匹克精神,纪念北京奥运会成功举办的角度讲,8月8日最为理想。”刘鹏局长介绍说。

    群体司盛志国司长表示总局将做好国家设立“全民健身日”的宣传工作并及早谋划“全民健身日”实施方案,使“全民健身日”真正成为“人民的节日”。2008年于中国竞技体育是极度辉煌的一年。

    当烟花散尽,繁华消退,全民奥运热潮渐渐褪去时,中国体育也悄然回归本位。在“后奥运时代”,群众体育必将得到越来越高的重视。

    为了满足广大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强身健体需求,国务院批准8月8日为“全民健身日”。将健康向上的大众体育精神传达给公众,推广健康生活的理念。

    刘鹏介绍说,胡锦涛总书记曾讲了四个重要——体育已经成为推广文明生活方式的重要途径,已经成为增强青少年身体素质的重要方法,已经成为推动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和沟通世界、联系世界的重要桥梁。因此,“全民健身日”是一个标杆,是一个推动力,推进全民健身长效化、机制化,推动中国从体育大国向。

    4.全民健身计划的起草说明

    一、制定和实施《全民健身计划》的目的1995年6月国务院颁布实施《全民健身计划纲要》(以下简称《纲要》),提出全民健身工作到2010年的奋斗目标和任务,确定了以全国人民为实施对象,以青少年和儿童为重点,系统地加强全民健身工作的对策和措施。

    《纲要》实施15年来,“全民健身”已家喻户晓、深入人心,经常参加体育活动人数逐步增加,人民体质逐步增强,全民健身运动的环境和条件有较大改善,有中国特色的全民健身体系基本形成。实践证明,“国家推行全民健身计划”已经成为发展我国群众体育事业的成功经验与宝贵模式。

    当前,由于生活方式和工作方式的改变,我国居民工作和业余生活中的体力活动不断减少,肥胖、高血压、血脂异常、糖尿病已成为我国居民常见的健康问题,亚健康群体不断扩大,各种心理疾病发病率迅速攀升,人口健康问题令人担忧。改善健康状况,关键是改变不健康的生活方式和习惯,最经济、最简便易行、最有效的办法是动员和组织广大群众参与体育锻炼活动。

    全民健身与广大群众的日常生活紧密联系,直接关系到大家的健康水平和生活质量,是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是各级政府需要关注的民生问题。高素质的人是综合国力的核心组成部分,国民体质是综合国力的塔基,广泛开展全民健身运动有利于提高综合国力。

    全民健身活动还有助于人际交往、发展社会关系,排解不良情绪,促进社会和谐;有助于促进体育健身休闲服务业的发展,拉动内需,引导消费,增加就业,促进产业结构调整;有助于推动我国体育事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加快从体育大国向体育强国迈进的进程。2010年《全民健身计划纲要》实施工作即将结束,需要制定新的全民健身计划,明确今后一个时期全民健身发展的目标任务和主要措施,继续有计划、有步骤地推动全民健身事业全面、协调、持续发展,更好地为国家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服务。

    二、研制《全民健身计划》的依据《体育法》第二条国家发展体育事业,开展群众性的体育活动,提高全民族身体素质。体育工作坚持以开展全民健身活动为基础,实行普及与提高相结合,促进各类体育协调发展。

    第十一条 国家推行全民健身计划。《全民健身条例》第八条 国务院制定全民健身计划,明确全民健身工作的目标、任务、措施、保障等内容。

    党的“十六大”提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全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健康素质明显提高,形成比较完善的现代国民教育体系、科技和文化创新体系、全民健身和医疗卫生体系。”《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新时期体育工作的意见》(中发[2002]8号)《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青少年体育增强青少年体质的意见》(中发[2007]7号) 三、研制《全民健身计划》的指导思想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贯彻落实《全民健身条例》;把全民健身事业纳入国家经济、社会发展总体规划;以提高全民族身体素质、形成比较完善的全民健身体系为目标;从国情出发,坚持实施《全民健身计划纲要》的成功经验,学习借鉴国际发展大众体育做法;加强全民健身服务体系建设,努力实现全民健身公共服务均等化;继续推进改革,调动全社会积极性,充分发挥各类社会组织的作用,发挥市场机制作用;解决全民健身事业发展中的主要矛盾和突出问题,既有宏观指导性又具有可操作性。

    四、研制《全民健身计划》的过程2009年2月,针对1995年颁布的《全民健身计划纲要》将于2010年底实施周期结束的情况,为提早谋划新时期全民健身发展规划,体育总局启动了新周期《全民健身计划》的研制工作,成立了领导小组、起草小组和专家咨询组。经过材料收集、主题研讨、集中起草,于6月形成《全民健身计划纲要(2011—2020)》第一稿,在专家组范围征求意见。

    2009年8月,国务院颁布《全民健身条例》,对制定与实施《全民健身计划》做出了专门规定。《计划》研制工作按照《条例》要求,在前期工作的基础上做了较大调整,于11月形成《全民健身计划(2011—2015)》第一稿。

    经过多次讨论修改,《计划》于2010年3月下发各省区市体育局征求意见,并提交全国群体工作会议讨论。根据各地意见进行多次修改后形成征求意见稿,于7月发送国务院26个部委,各省区市体育局、各行业体协,体育总局各司局、直属单位征求意见。

    根据反馈意见再次修改后,形成公开征求意见稿。 五、《全民健身计划》的重点未来5年,推行全民健身计划的工作重点确定为建设和完善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

    主要理由是:第一、2020年要实现建设全面小康社会“形成比较完善的全民健身体系”的奋斗目标,比较完善的全民健身体系的主体部分是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将工作重点放到建设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上来,从而保障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第二、2010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了 “大力发展公共体育事业”。

    公共体育事业的主体部分主要是全民健身事业。温家宝总理明确提出“建设覆盖城乡的公共体育服务体系”。

    重点建设覆盖城乡的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是政府履行公共服务职能的必然要求。第三、。

    5.全民健身计划的介绍

    全民健身计划是指为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体育事业公益性,逐步完善符合国情、比较完整、覆盖城乡、可持续的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保障公民参加体育健身活动的合法权益,促进全民健身与竞技体育协调发展,扩大竞技体育群众基础,丰富人民群众精神文化生活,形成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提高全民族身体素质、健康水平和生活质量,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促进社会和谐和文明进步,努力奠定建设体育强国的坚实基础而制定的群众体育发展计划。其主要依据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体育法》、《全民健身条例》、《全民健身计划纲要(1995—2010年)、《全民健身计划(2011—2015年)》。

    6.怎样促进全民体育健身运动

    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切实保障广大公民参加体育健身活动的权益。

    大力发展公共体育事业,全面推进全民健身服务体系建设,奠定建设体育强国基础。为提高全民族体质及健康水平,丰富人民群众精神文化生活,形成健康文明科学生活方式,促进社会和谐和文明进步做出积极贡献。

    具体内容 深入开展全民健身宣传教育切实加强青少年体育工作大力发展城市社区体育加快发展农村体育广泛开展职工体育活动积极发展少数民族传统体育全面发展老年人体育大力推广残疾人体育活动继续推行体育锻炼标准办好群众性体育活动。

    7.如何组织社区健身活动

    天津市妇女健身活动由发起至今,已走过了29年的历程。

    29年来,天津市妇联、妇女体育协会不断整合资源、完善机制、突出特色、强化引领,坚持把发挥妇女骨干的示范带动作用作为着力点,大力深化和拓展妇女健身培训,创新工作机制,建立了“辅导员-健身骨干-健身妇女群众”三位一体的群众健身网络,有力地增强了妇女健身队伍的活力,增强了妇联组织的凝聚力吸引力和影响力。 一、完善机制增强妇女健身队伍活力 一是完善工作机制,满足妇女健身需求。

    天津市妇联坚持以“党政所需,妇女所急,妇联所能”为原则,以展示巾帼风采为特色,注重实效,突出重点,开展妇女健身工作。我们做到每年都有新主题、新重点和新发展。

    全市各级妇联组织积极调动社会各方面的力量,努力完善妇女健身站点建设,统一配备标识、统一活动口号、统一培训指导员,将传统活动与时代特点相结合、广泛性与多样性相结合、示范性活动与普及性活动相结合、节假日活动与经常性活动相结合,满足不同层面、不同年龄的各类妇女对科学文明健身活动的需求,从而丰富了妇女群众的精神世界,提升了妇女群众的文明素养。 二是完善培训机制,规范妇女健身方法。

    为了让广大妇女群众掌握科学健身的方法,天津市妇联、市体育局、市妇女体协等有关部门共同制定了群众性妇女健身计划、有组织的开展培训指导,培养了大批妇女健身指导员。她们活跃在我市各个妇女健身站点,开展技能传授、锻炼指导和组织管理等工作,引导广大妇女运用科学、文明、健康的方法健身。

    比如,在奥运会期间,我市3000名妇女健身指导员在各个社区举办奥运会健康讲堂,广泛交流科学健身的经验和方法,极大地推动了我市妇女健身活动的良性发展。 三是完善激励机制,增添妇女健身活力。

    为了激发更多妇女参与到科学健身活动中来,天津市妇联每年对妇女健身工作先进个人、先进集体进行评选表彰。全市各级妇联、机关事业单位妇委会、企业女职工委员会都相继成立了妇女体协和各类妇女健身队。

    在纪念三八国际劳动妇女节100周年之际,我们以巾帼文明健身活动为载体,立足家庭、面向社区,在全市城乡范围内命名并表彰了一百个巾帼文明健身基地和一百支巾帼文明健身队。充分调动了妇女群众参加体育健身的积极性,激发了广大妇女群众的参与意识和创造性,增强了妇女健身队伍的活力。

    二、发挥优势开展特色妇女健身活动 一是以“三八”健康杯为龙头,扩大妇女健身覆盖面。天津市妇联开展妇女健身活动始于1982年,由妇联、体育局、妇女体协等单位发起了“三八”健康杯体育活动通讯赛,成立了由妇联、体育局、总工会、农民体协、妇女体协组成的组委会。

    “三八”健康杯重在推广“科学健身、文明健身、快乐健身”的理念,以其灵活多样的比赛形式,健身强体的实际效果,吸引了万余名妇女积极参与。自1982年至今,此项赛事从未间断。

    2000年,全国妇联、国家体育总局将“亿万妇女健身活动”纳入全国精神文明建设总体规划,并在天津举行启动仪式,将这一特色活动推向全国。 二是以全国大赛为平台,尽展巾帼风采。

    为适应广大妇女日益增长的健身需求,全国妇联与国家体育总局密切合作,成功举办了四届“全国亿万妇女健身活动展示大赛”,天津市妇联认真研究开展妇女群众性体育活动的新规律、新方法、新特点,将科学健身理念与大赛筹备相结合,积极争取领导重视、财政支持,努力做到组团规格高、参赛项目多、参赛人数多、获得奖项多。津门妇女在大赛中集中展现了天津妇女健身活动的丰硕成果,展示了新时期妇女健康、文明、昂扬奋进的时代风采,充分显示了天津妇女体育事业发展的强劲势头。

    三是以科学健身为指导,创新活动形式。几年来,天津市妇联以妇女“三八”健康杯体育活动通讯赛为龙头推出了巾帼科学健身系列活动。

    先后举办了天津市妇女“实践科学发展观 促进社会和谐”家庭趣味运动会、“爱党、爱国、爱家乡”社区妇女健身展示、手扑球比赛、乒乓球友谊赛、天津妇女庆“全民健身日”活动等。今年全民健身日期间,我们又组织了“宝力豪杯”天津市首届交谊舞大赛等系列活动,将妇女健身注入时尚、健康、科学、艺术的全新理念。

    这些活动有创意、有规模,形式新颖、内容丰富,为众多妇女健身爱好者创造了展示自我的舞台。 三、寓教于乐促进妇女全面发展 一是思想教育与妇女健身相结合。

    妇女群众是妇女健身活动的主体。我们分析新时期妇女体育工作的新情况、新问题,深入了解当前妇女素质的整体状况,把握妇女求健求美求乐的迫切需求,把动员组织妇女参加健身活动作为加强思想教育的一项重要工作来抓,把积极健康科学的精神融于健身活动之中,达到寓教于乐、潜移默化的教育效果。

    因此,在开展妇女健身工作中,我们注意用生动的内容教育广大妇女、用健康的生活方式引导广大妇女、用丰富的活动吸引广大妇女,用先进文化积极占领妇女思想文化阵地,使广大妇女群众在参与中提高文化品位,实现自我教育。 二是法律宣传与妇女健身活动相结合。

    以社区“半边天”家园工作为载体,市妇联将妇女维权宣传与妇女健身活。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