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让孝心迟到演讲稿

1.别让孝心迟到作文
一顿迟到的午餐,装着一份迟到的孝心,送往遥远的天堂。
一部《天堂午餐》让我潸然泪下,耳边又回荡起那首遥远的《清明》。清明时节雨纷纷……清明节又到了,映着阳光的是我心中的细雨。
那年清明,是您陪着我去给祖母上坟烧纸;而这次,却是我走在为您扫墓的路上。一滴滴“心雨”映着我们之间点点滴滴的回忆:有我坐在您肩头的欢声,有我把您当马儿骑的笑语,还有您对我的谆谆教导。
而这些,如今都化作了雨滴,滴落在我的心底。路上行人欲断魂……我一步一步慢慢地向前走着,数着我与您之间的距离。
我与您越来越近了。可是,这只是我的一厢情愿,那座小小的墓碑早已使我们咫尺天涯。
想起去年的这个时候,您一次次地打来电话,想要我回老家陪您,可您听到的总是“我最近比较忙”。如今我拨通您的电话,回复我的却是“无人接听”。
不孝的我,多么希望手中的电话再次响起,传来您真挚而急切的邀请啊!我一定会欣然答应。可是,如今却再也没有这样的机会了。
冷风呼啸而过,树枝摇摆不定,仿佛在告诉我尽孝要趁早。我深深地忏悔,自责。
借问酒家何处有……“酒家”是您最爱的字眼。小时候,我最爱把玩您那老古董似的酒杯,会在饭间为您斟一杯酒,而您也会用筷子沾上一滴,给我舔一下,看我被辣得眼泪汪汪的,您会放声大笑,一把将我揽入怀里,哼起那古老的行酒令。
可如今,我斟的酒该给谁喝呢?也只能洒向这天地之间了。牧童遥指杏花村……“杏花村”,这个安静而祥和的村子吸引着我。
您这个“老酒鬼”一定躲进了那里面的某个“酒家”,正品尝着百年佳酿吧!可您做客的“杏花村”又在哪里呢?我永远无法知道,也无法到达。爷爷,您不要就这样舍弃您不孝的孙子啊!您的孙子此刻正站在您的墓前,背着您教的那首《清明》,仰望着天空——您说您会去的地方。
“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惨淡的月光下,绵绵的细雨中,料峭的寒风把我的心吹得湿漉漉的。
爷爷,我无法再为逝去的您尽孝,但我会珍惜和善待健在的亲人,永远不会再让孝心迟到。
2.以“别让孝心迟到”为题开展家庭交流活动
“百善孝为先”孝道自古以来就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重要组成部分。
几千年来,历经沧桑,它依旧存在,作为一个人的基本道德素质。作为中华儿女的我们,更应将其传承下去,发扬光大。
“树欲停而风不止,自欲养而亲不待。”有多少鲜活的例子证明了这句话的存在。
就在2011年名为《天堂午餐》的短片在网络疯传引人思考。当男主人公为母亲做了一顿她期盼已久的午餐,但母亲却已猝然离世。
故事如此简单,却引人思考无限。时间不等人,错过了便是一生的遗憾,失去的便是永远。
不要在亲人突然某一天离开你时才恍然大悟“原来我还亏欠他那么多,我还没有尽孝心。”这种“债”错过了最佳时机,永远不能偿还。
别等失去了后悔莫及,别让等待失去了所有。别让孝心迟到,亲情不能等待。
信哉!不虚言也!乌鸦反哺,小羊跪乳,自古以来,诸如此事,屡见不鲜。动物的智商思维以及情感表达不见得高于人类,可它们却将孝道践行的如此令人赞叹。
而换作是人类为什么却如此艰难呢?往往有人会说“没有钱的时候,有时间但没有能力去为父母提供良好的物质基础以及生活环境。而有经济条件的人,能够提高亲人的生活品质,却没有时间多陪陪他们。”
我想问,当你既有钱又有时间的时候,你还有机会尽孝心吗?等待你多年的父母还依旧健康的存活在这个世界上吗?孝心无法用物质来衡量,只看心意,那是种真真实实发自内心的关怀与付出,让亲人感到真切的温暖,感受到温暖他心房的那种热量。如若你在空荡的大房子里,看到生活富足的老人在黑暗中寂寞的背影,那么他们是不幸福的,他们的子女是不孝顺的,他们的世界里也没有光亮。
别让你父母多年的等待成了乐观空想。别让你父母一切付出成了盲目投入。
别让你父母一直处于等待中……“时光时光慢些吧,不要让你再变老了,我愿用我一切换你岁月长流。”不要再说类似这句歌词中的傻话了。
生老病死,自然规律,我们无法改变时间,只能利用时间。就现在,即使微不足道的关心也能使亲人心中得到一丝慰籍。
孝心不能迟到,亲情不能等待。
3.关于孝心的演讲稿,不要太长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天下可运于掌。”孟夫子的这段教导的意思是“敬重自己的长辈,进而推广到敬重别人的长辈,抚爱自己的子女,进而推广到抚爱别人的儿女。如果以这样的准则治理国家,统一天下就如运转于掌心一样容易了。”
尊老爱幼是我国优良的道德传统的精华。尊老爱幼是人类敬重自己的表现,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儿童时代,每个人也都有老的一天。古往近来,多少个春夏,多少个秋冬,一代代人由小孩到老人,不管是处于盛唐还是当今社会,有一点却是共同的,那就是弘扬尊老爱幼的优良传统。
尊老爱幼起始于原始社会,当时生产力低下,在氏族公社的内部为了人类的繁衍和文明的延续,对丧失劳动能力的老人和尚无劳动与生活能力的小孩都一样分配劳动果实,实行义务抚养。由此逐渐形成的这种朴素的道德观念,被继承下来。从原始的社会,就已有了尊老爱幼的思想,这使人听起来感到非常的高兴,从中也可看出人性的善良。“尊老爱幼”有着她经久不衰的生命力。这项传统美德一定会被我们永远的继承下去。
尊老爱幼是我国古代优良的传统美德,我们要弘扬这优良的传统。为新中国的精神文明建设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中国人一向说自己是一个懂得尊老的民族,我们从小受到的教育,也是要尊老敬幼。每个人都有被呵护的童年,随着年龄的增长,孩子也象鸟儿一样会远走高飞。成年人有很多无形的责任,自己的工作、家庭、孩子,我相信,成年人都会有这样的烦恼:一方面在外辛苦工作,为了更好的明天打拼,一方面,又在想,今天,我们的父母又该想我们多少次呢?在他们孤单的看着夕阳最后一抹光芒消失在山的后面时候,他们会默念多少次对子女的思念?父母对子女的爱恐怕是这个世界上最无私的付出了,但又有多少子女能体会到父母的爱?在父亲冷漠严厉的面庞下,隐藏着的是一颗总是无意中就被孩子刺伤的心。
父母之恩,水不能溺,火不能灭;父恩比山高,母恩比海深。惟孝顺父母,可以解忧
4.别让孝心等待高中作文
世上有两种东西不能等待,那就是机会和孝心。一旦错过,便
会永远遗憾。
——题记
有些事情,当我们年轻的时候,无法懂得;当我们懂得的时候
已不再年轻。世上有些东西可以弥补,有些东西永远无法弥补—
—及时行孝就是如此。孝心,是不能等待的。
《论语》中的谆谆教导常在耳边响起:“父母在,不远游。”
“不远游”,是在告诫世人,趁父母健在的时候留在父母身边,及
时孝敬父母,不要等到父母逝去时后悔不已。著名作家毕淑敏也曾
说过:“孝是无法重现的幸福,孝是一失足成千古恨的往事,孝是
生命与生命交接处的链条,一旦断裂,永无连接。”由此可见,及
时行孝是多么地必要。
在当今这个快节奏的社会里,很多年轻人都曾在父母面前或在
自己心底许下“孝”的宏愿:一处豪宅,一桌山珍海味,数以万计
的金钱……他们总是相信来日方长,相信功成名就、衣锦还乡之时
就可以从容地尽孝了。可是,他们却忘记了时间的残酷,忘记了这
份难以报答甚至永远无法报答的恩情。他们不知道父母需要的是什
么。在父母的眼里,一处豪宅和一片砖瓦,一桌山珍海味和一只野
果,一身盛世华衣和一双旧鞋,数以万计的金钱和一枚硬币是等值
的呀!
纵使我们有了豪华住宅,有了锦衣玉食,有了数不尽的金钱,
但是能换回父母的青春年华吗?当我们要孝敬他们的时候,他们却
永远地离开了我们,这岂不是人生最大的痛楚吗?只因为我们的等
待,最终错失了一切机会,那种留在心底的遗憾和伤痛,是永远无
法弥补和救治的。
所以,尽早尽孝,就是拒绝把自己推入悔恨的深渊。平日,给
父母打个电话;节假日,给父母送一束花;闲来无事,陪父母散步
、谈谈心;包容和尊重父母的习惯,关心父母的生活、心情,记住
父母的生日……这些简单的小事,远比我们在心底发过的无数次誓
言更有意义。
那么,还等什么?赶快拿起电话向父母问候一声吧!因为,孝
心真的不能等待!
5.孝心不能等待 演讲稿
“孝”是做人基础。俗话说;“滴水之恩,当以涌泉相报”。任何一种爱都应当回报,更何况我们的师长和父母呢?人不能忘本,孝心不能等待,不能忘记师长和父母的恩比山重,比海深。
不善待父母就难取善于人,与人不善则不能取信于人。失去做人的基本道德,为社会所不容,为人们所鄙视。一个如果不知孝敬自己父母的人,就很难相信他的为人了。
家家有老人,人人都会老。善待老人其实就是在善待自己。普天之下人人都会老;你也要做父母,也愿父慈子孝。自己不孝父母,何能期望子女敬孝与你呢?因此,从教育后辈而言,也应从自身做起,以自我的实际行动,树立孝顺的榜样。
我们最不能等待的是什么?面对无力周济穷迫的父母。也许;我们有太多的理由忽视“敬孝”。有人会想自己住房太窄,等挣了钱有了宽余的房子,就把父母接到身边;有人想,自己手头紧,等再挣一些钱之后,尽量让他们晚年享几天清福;有人说;目前工作不理想,等谋到好工作,再和父母住一起生活;有人说;她们没给我好的前程,没供成我上出满意的学界,不可理会他们;还有人说;她们没给我留下基业和治下家产,不赡养他们……。这些话对吗?殊不知,岁月无情,生死难料。父母一天天变老,很快就步入风烛残年,一不留神就踏入黄泉;人何期待,何等待慢。
世界首富,比尔·盖茨接收记者采访时,记者问他:“最不能等待的事情是什么?”他的答复出人意料,他说:“天下最不能等待的事情,莫过于孝敬父母和老人。”他的话言简意赅,感人心魄。
“可怜天下父母心”,他们不需要每天大鱼大肉,每月有多少赡养费;只需求的是作为子女的几声亲切的呼唤,几句温柔的语言,些许点滴的孝心;哪怕是一句真诚的问候,偶尔的嘘寒问暖,甚至是在父母面前的撒娇几下,他们就会倍感欣慰。能达到让父母体会到对自己从降生到长大成人、娶妻嫁夫、修房盖屋;她们一世的心血都注入我体内的亿份之一的情深,就是孝顺。父母就会赞不绝口。何况,大孝子是人人称赞,天地护佑呢。有人说:在孝道的天平上,不论是处豪宅,还是一片砖瓦,不论达到彼岸的一只鸿鹰,还是近在咫尺的一个口信,不论是数以万计的金钱,或者只是含着体温的一枚硬币,他们都是等值的。
千万不要等到“子欲养而亲不在”的时候,那就什么都晚了。既然如此还犹豫什么?等待什么?赶快为自己的父母,师长尽份孝心吧!老话说的好,养子方晓父母恩。当你在溺爱你的儿女时,可曾想过当初你的父母也是这样的爱你的?你养儿女图个啥呢?又盼着儿女怎样对待你呢?古人有云;在家敬父母,何必远烧香;千拜佛万磕头,不如扎扎实实敬父母。家有父母老人,是子女的最大幸福。堂前敬孝,是最大的善事。
6.有一个很有名的中考满分作文 别忘了孝心
不该丢失的孝心
两扇门一掩,就剩下一间空荡荡的客厅和布满油垢的厨房。阳光穿透树丛,直射向客厅里,灰尘在阳光的照耀下纷飞乱舞着。外婆系着围裙,茫然的在寻找着什么。
外婆已经五十多岁了,岁月无情地在她的脸上留下了沧桑的痕迹。在我的印象中,外婆从来都是一天到晚地不停操劳着。她从来就没有埋怨过自己的辛苦,把自己埋进了大堆的脏衣服里和柴米油盐中。因此,我也很少和外婆交流。渐渐地,我们之间的距离就被拉远了。
在偶然的机会中,我真正的了解到了外婆。那一次,我考砸了。一回到家,我就摆出了一副看什么都不顺眼的大小姐的架势。外婆似乎也明白了什么,她接过我手中的大包东西,带着一种惹人烦的口气不休不止地开始询问我的情况。本来就心情不好的我更加暴躁了,开始对外婆恶语相加。外婆低下头,满头的银发垂了下来,一滴浑浊的泪水滑过脸颊,“啪嗒”地混进尘土里。我震住了,意识到自己做错了什么,记忆中的一幅幅画面开始涌上心头。
小时候,由于父母成天在外打工,没有时间照顾我。于是外婆担起照料我的重担子,烧水做饭洗衣仿佛成了她理所应当承担的事情,都被她这样毫无怨言的挑起来了。长大后,父母找到了一份稳定的工作,也开始花时间在我身上了。被父母温馨的爱包裹住的我,已经全然忘记角落里默默的外婆。尽管我并没有对外婆有一点孝心可言,但每当我有什么困难的事,只要是她能做到的,就总会有她的一分支持与帮助。时代在不断地前进,在贫穷困苦中度过半生的外婆已经脱离时代的脚步,被我们这一群高举着“潮流”牌子的青年们,挤下了社会的舞台。繁忙的学习和生活已让我们失去了对于老一辈的老人们的孝心。
7.“孝”演讲稿开头
1. 听我讲一个《子游问孝》的典故。
有一次孔子的学生子游问老师什么是“孝”。孔子说:“一般人所能做到的孝仅仅是能够赡养父母罢了。
但是像猫狗这样的宠物尚且被人们饲养喜爱。如果对待父母没有顺从恭敬的心态,那么用什么来区分孝顺与饲养呢?”孔子的话虽然说得有些逆耳,不过我们不得不称道圣人的教训实在是金玉良言。
父母和子女所处的时代不同,思想观念和文化水平当然会有所不同,看待事情的角度自然也就不一样。这一点是做子女的应该体谅的。
我们讲求的快乐包括物质和精神的共同享受,现在大多数的子女都能够满足父母的物质消费,所以“孝”的要求也就相应提高,如果不顺从父母的意愿做事使他们开心,又怎么满足他们的精神享受呢?喂饱小猫小狗之后还知道给它们一些线团皮球之类的东西让它们自得其乐,难道“生我劬劳”的“哀哀父母”还不如它们么?其实父母会对子女提出什么非份要求吗?只不过是子女因为各种各样的不愿去做罢了。只要稍微用一点自制力,兄弟就可以做到“孝”了。
2.再难有另一种美德,可如一个“孝”字有早在春秋战国之前的追溯,和凸显我们民族的与众不同。《论语•为政篇》中,孔子多次被人问及孝道。
这里面孔子打了个犀利的比喻:今之孝者,是谓能养。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他是说,人们总认为子女能够赡养父母便是孝了,可是犬马一样能有人伺养,若子女心无敬意,这两者又有何区别? 这样的比喻,两千多年后的今天,是否仍然掷地金声? 西方没有“孝道”,西方人的“孝”建立在一种平等关系上。
而中国人,认定“身体发肤受之父母”,父母是恩者,子女是受恩者,子女应当报恩。我们常常觉得,父母于我们最大的恩惠,是他们的汗水与苦楚铺就了我们的成长。
再形象一点地说,从我们降生的一刻开始,父母便为之劳作、赚钱、持家,供给我们学习生活的一切费用,包揽我们生活中的琐屑事务。物质上的恩惠往往最让人记得清,因为它们清晰直白。
于是在中国人的身体力行中,孝道的重心往往会集中于子女长大后对父母的丰厚赡养,某种程度上,它们如“礼尚往来”一般合乎逻辑。 这就是许多人孝的逻辑。
如果,几十年后孩子为父母购置最豪华的别墅能抹去他们额前的一道皱纹,能褪尽他们满头的苍白;如果几十年后孩子寄给父母最营养的补品,能有如一周前那个中午他们排队时孩子送上饭菜的可口,那么,正如孔子“何以别乎”的反问,孝道与赡养,已无别矣。 可父母于孩子一生最大的恩惠,是他们的心。
你倍受的关怀,你倍尝的温暖,是不是他们的心?你身上的气质,你成长中树立的信念和精神,是不是他们的心?如果这是心,这是爱,如果这世上有人爱着你的话,你的报恩又岂是金钱的万能所能触及? 所以,请你怀上一颗心,去报答两颗心。请让你对古中国孝道的理解从这颗心上出发,一辈子带着惦记和牵挂,无论年幼青少、壮年而立、垂垂老矣,你当记住父母把心放在你身上的每一段时光。
它们应该在你的记忆中有最鲜明的位置,如那个中午饭堂长队中每一张憔悴的脸庞,它们都该在一颗年轻的心中有它们岿然不动的所属。 如此,你才不辜负一个中国人的身份,你才不辜负你脚下五千年传承的美德,你自然也不会辜负爱你的父母,不会辜负两千多年前,那个老者被记载在《论语》上的叮嘱。
3.世界上有许多事情可以挽回,有些事情却永远无法弥补。古人云:“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在。”
这是世界上多么悲哀的事情啊!因此,今天我把演讲的题目定名为:为人子,孝当先。 曾在报纸上看到一个苦孩子求学的报道:家境贫困,父亲病逝,弟妹嗷嗷待哺,可他大学毕业后还要坚持读硕士生、博士生。
是的,他的志向很远大,可他的母亲呢?最后只有去卖血了!你认同他的做法吗?我反对!我认为他是一个极其自私的孩子!试想,求学的路很漫长,现在又有多种方式可以实现深造的理想,如边就业,边深造,一则可以减轻家庭的负担,又可贴补家用,一则可以实现深造的理想,何乐而不为呢?!何必要依赖透支母亲的健康生命来完成自己进一步的深造呢!很难想象,一个把自己的利益置于母亲健康之上的孩子,又怎会成为一个真正成功的人呢,又有哪些方面值得其他孩子去仿效的呢? 那么,我们该为父母做些什么呢?我们经常看到——每当父亲节、母亲节,或是爸爸妈妈过生日,作儿女的总会给长辈们献上一束美丽的鲜花,或是为他们置办一桌丰盛的庆祝晚宴。这些确实给父母带来了精神和物质上的享受。
但是,作为学生,你不觉得用自己优异的成绩,良好的表现,或是对父母说一句贴心的话,亲手作一张贺卡,比那些花钱大肆庆祝的形式更为有意义的呢?!其实,作父母的不一定需要儿女们给予自己多少物质上的东西,他们真正渴望的是儿女们发自内心对他们的爱! 在座的同学们,我想问你们几个问题:你是否有为你的父母洗过脚,擦过背呢?你是否有为你的父母分担过家务呢?你是否每天都在以自己的行动,减少他们的操劳,表达自己的孝心呢?或许你会问怎样才是为父母尽了孝心呢?也许,别人家的孩子会从远方给父母捎来获取高额奖。
8.劝说朋友上班不要迟到早退的作文
一把伞撑起一片天.妈妈的爱——这把伞,给了我快乐、幸福的童年.可谈起“妈妈的关爱”,就不得不说说妈妈学做饭这件事了.
妈妈在有我之前根本就不会做饭,有了我以后,因为爸爸要经常加班,妈妈为了我的健康,再也不敢吃饭凑合了,只得硬着头皮学起了做饭.从此,只要是跟做饭有关的书哇、电视节目包括会做饭的同事,妈妈都不放过,只见妈妈细嫩的手上多了些刀伤、烫伤,看得我都心疼,可妈妈却从不肯放弃.正所谓功夫不负有心人,妈妈现在不仅会做饭,还经常自创一些非常适合小孩子又很有营养的食品,引得邻居的小孩都爱来我家吃饭.可这些的背后,妈妈负出了什么只有我最清楚啊!
妈妈的关爱就像是阵阵的凉风——在我有汗水的时候;妈妈的关爱是滴落的泪水——当我生病的时候,妈妈焦急地守候着我;妈妈的关爱是一把花折伞——当我在外面遇见风雨的时候;妈妈的关爱是温暖的港湾……
9.道不远人:不能不孝敬父母 800字作文
感谢是一种温暖的情感,象一条缓缓流淌的小溪,轻轻吟唱着,在心与心之间传递着人世间最纯最美的讯息。
我最最感谢的是我的父母。是他们用博大的胸怀与深沉的爱包容了我的一切优点与缺点,慷慨地送给我一个属于我自己的空间,让我伸展开双臂,拥抱我想要的生活。
我感谢我的父母,是他们给了我来到这个世界的权力。 我的童年是在父母的关爱与呵护下无忧无虑地度过的。
阳光灿烂的日子,他们送我一片明媚的晴空;飘雨落雪的时节,他们为我撑起一把温情的伞。 少年的时光伴随着求学的喜怒哀乐,而其中又包含了父母的多少苦辣酸甜。
父母常因我的欢乐而喜上眉梢,也常因我的烦恼而愁在心头。我知道,父母是在盼望着我有一个好的成绩,将来有一天,他们的女儿能凭借自己的能力,去过更好的生活。
终于有一天,父母的愿望实现了:终于有了一个属于我的幸福美满的家。 父母笑了,而在这由衷的笑容里,我却看到了父母额头不知何时爬满了一道道深深的皱纹,鬓角也多了缕缕白发。
父母的心中依然装满了数不清的牵挂,牵挂着女儿,牵挂着他们的小外孙。于是,为了我的工作,我的家庭和我的孩子,父母在他们已近六十岁的年纪里,又做起了外孙女的“老保姆”,看着外孙女如童年时的我一般聪明乖巧的样子,父母满足地笑了。
只是,他们已不再年轻…… 我感谢我的父母,当我已不再年少,当我悄悄地数着父母头上的缕缕白发,当我轻轻地抚摸父母脸上的道道皱纹; 我感谢我的父母,当父母已不再年轻,当春去秋来父母无声的爱依然陪伴在我的旅程,当父母慈祥的双眼装满了数不清的牵挂与温情; 我感谢我的父母,当我初为人母用满心的关爱去呵护自己的小宝宝,当我轻轻地为女儿唱起那首《你快乐所以我快乐》…… 我终于明白: 是我的父母,给了我整个的世界! 我感谢我的父母。 父母辛苦知多少 写下这个题目的时候,我自己也感到很汗颜。
因为我也是前几年才知道父母的生日,才能真正的体会到父母头上的每一根白法所承载的劳累和沧桑。也就是在前些天,才真正的感受到手里每一分钱的重量。
也就是前几天,我才郑重的日记的首叶上写下了:穿粻扁救壮嚼憋楔铂盲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寸晖。也就在前些天,在一次团支书会议上,赵老师的一句话:父母辛苦知多少,让我的心再一次被楸住。
这些天,心里一直在想和父母在一起的点点滴滴,无论是快乐的,还是悲伤的,总想拿起电话,给母亲打个电话,告诉她儿子很爱她。可是每当自己想到这儿的时候,泪水就会情不自禁的流出来,总感觉到欠父母的太多太多,总感觉到说出这句话会让自己更加内疚和自责,可是压抑在心里会更加难受。
在大学里,并不见得我们就是大人了,并不见得我们就成熟了许多,就懂得了许多。其实我们还很幼稚,还根本体会不到那身上穿的是什么?吃的是什么?那仅仅就是衣服和佳肴吗? 在我们的一生中,父母的关心和爱护是最博大最无私的,父母的养育之恩是永远也诉说不完的:吮着母亲的乳汁离开襁褓;揪着父母的心迈出了人生的第一步;在甜甜的儿歌声中酣然入睡,在无微不至的关怀中茁壮成长。
父母为我们的生病熬过多少个不眠之夜;父母为我们的读书升学费去多少心血;对这种比天高,比地厚的恩情,我们又能体会到多少呢?我们又报答了多少呢?疯狂的夜机、痴情的恋爱、旷课、迟到,这就是我们的报答吗?坐在网吧里,无所事事的打cs,打仙侣奇缘,打轩辕,我不知道你是不是敢在此刻想一想的父母,想一想父母头上的那些新添的白发;在你为自己的女友一掷千金时,我不知道你是不是敢想一想面朝黄土背朝天的父母,想一想日夜加班还面临下岗的父母。在大学里,我也有过这么一段幼稚的有点傻的日子,那个时候,不是我没有想到这些,而是我不敢想。
只顾昧着自己的良心而“聪明”的做着一些傻事。 总是以一种自以为很酷的方式把吸剩的烟头弹出,总是以一种自以为很轻松的口吻说自己蹉跎着时光,总是以一种自以为很浪漫的神态拉着女友的手,总是以一种自以为很自豪的态度逃课上网,总是以一种自以为很潇洒的生活应付生活,其实是幼稚,幼稚的可笑。
说白了是傻,是在为自己的傻而作秀。而我们的父母呢?总是以一种自以为很富裕的方式给我们掏钱,总是以一种自以为很松闲的口气对我们说上班不累,总是以一种自以为很奢侈的方式吃顿饺子,总是以一种很幸福的口吻对我们说拥有我们这样的儿子。
可是我们不但没有想过报答,就连父母为我们付出的辛劳我们也没有放在心上,我们也都有为人父母的那一天,到那时我们心里的滋味也就是现在我们父母所承受的。 人非圣贤,孰能无过。
无论我们以前做过什么,只要现在我们给自己静静的一天,想想父母为我们付出的点点滴滴,想想我们明天的责任。拿起那些被我们遗忘的课本,安心的坐在教室里,认真的听完每一节课,用心的过完每一个日子,我想我们父母那博大的心胸一定会容下,由于我们曾经的幼稚而挥霍的那些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