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考试反思总结

1.历史试卷反思
我知道老师对于我有着很大的期望,可是我还是没有考好。
对于这点我感到十分抱歉。但是既然犯了错误就要改正,所以,通过考试我也想了很多以后一定要学习的东西。
首先我要改掉考试不细心读题目的坏习惯。有时候我往往看着题目前面就顺手把后面的问题写上了,但是却错了很多。
这也许也和答题技巧有关系。总之,通过以后的练习,我一定要在考试的过程之中认真审题,自习读题,把题目看准、看好。
时间允许的时候要多检查几遍,绝对不允许自己再犯类似于这样的无谓的错误。 其次,我还要加强语文、数学、英语三门主科以及政治、历史、地理、生物和物理的习题强化。
通过考试,我终于明白山外有山,人外有人。
2.历史考试总结与反思
转眼间,已经1个学期了。回首这学期,心中就产生了许多感触。这学期中经历的每一天,都已在我心中留下了永久的印记,因为这些印记见证我这样一个新生的成长。现在我觉得自己似乎明白了许多事情,但是仔细琢磨后又不尽然。或许在以后也会嘲笑现在的渺小,但我们不得不笑着回首我们所走过的路. 这次考试,我总结了以下的点滴:
在学习上,我深知学习的重要性。我认为面对知识就是力量,离开了知识将是一个一无是处的废人。中学时代是学习现代科学知识的黄金时代,我应该抓住这个有利的时机,用知识来武装自己的头脑,知识是无价的。
合理安排时间,调整好作息时间,分配好学习、工作、娱乐的时间。时间是搞好学习的前提与基础,效率和方法更为重要。其次,要保质保量的完成老师布置的作业,认真对待考试,考前认真复习。
积极阅读课外书籍,扩大自己的知识面抓住点滴时间学习。经常提出问题,与同学讨论,向老师请教;搞好师生关系,师生相处得融洽和睦;在这次期中考试中,尽管感觉良好,但还是不理想的地方,仍需继续努力,抓紧自己的学习。知识无止境,探索无止境,人的发展亦无止境,我还有很多的知识需要学习。
我要确定未来的发展目标,我也要对未来充满信心。当然,这需要老师们的精心培养和同学们的真诚帮助
我要努力。
这是我以前抄过的、已改过、任有不妥请自行改正
3.历史的考后反思100字
通过这次考试,我得到了磨练、反省和升百华自我的机会。但“失败是成功之母”这句经典名言我相信对我还是有用的。
首先,我的语文在阅读与探究度部分丢分严重,其原因是没有用心去阅读,没有认真加以分析,丢掉了将近一半的分数,实在不该。在积累与运用中也丢掉了将近一半的分数,其原因在于没有仔细去看拼音,忽略了字、词、句的意思及问作者的简介。在作文中丢的分也比较多
在数学方面,因为大意就丢掉了较多分数,而应用题由于知识缺陷导致严重答失分,并且知识迁移能力也不强,以后我应做到不懂就问,勤学多练。平时锻炼自己,强迫自己养成细致认真的习惯;把课堂学习放在学习的中心地位,并学有余力地积极发展兴趣爱好;考试前做好充分准备,打一场酣畅淋漓、悲壮彻底、问版心无愧的战役。
英语方面,由于自己基础差,练习又还不够,单词没有用心去记,所以考得一塌糊涂,英语是我相当的弱项,今后我将着重于这方面的学习权和操练。还有自己的书写也应尽量做到规范。
4.历史期中考试反思300字(考得差)
从这次历史其中考试我总结出许多学习道理和学习方法,当我们考试差时,如果只会一味地去找理由的话,或把错的责任推到别人身上的话,那么便会永远掩盖着错误,一直错下去。
如果该每天完成的学习任务没有完成,喜欢集中复习,临考突击,每天该学、该记的欠账的话,便会更难取得好成绩。要做到必须每天的知识积累,每天复习,而且要做到专心致志学习才行。
知识是靠日积月累的,人不可能在极短的时间内,把大量的学习内容灌输入到大脑里去。“饥一顿饱一顿”的,“三天打鱼两天晒网”这样只会事半功倍的。因此,我们一定要做到定时定量学习。
学习靠积累,学习靠努力;机会仅有一次,不能放过任何一次考试!
5.历史考试反思200字
这次历史,难度不是太大,但因为我时间没掌控好,导致最后历史没来的及写完,以至于60分的卷子只拿到了20分;甚至于于选择题大片错误,材料主观题大片空白,以后要掌控好时间。
这次考试,我心态不好,做卷子时十分浮躁,没有静下来仔细审题,静心思考;同时也因为我平时上课没好好听,作业总是胡,甚至出现迟交没写状况;本来基础就不好,上课效率也不高,考试前也不复习,就这么去考试;所以才会出现因果关系,拿到这么低的一个分数。甚至于我连老师发给我的知识点梳理在考试前都没碰一下,考试时才临时抱佛脚;可这终归没用,而且就算了我这次侥幸翻到了,那中考时怎么办,六本书,翻一题,找到答案,可时间也差不多没了,剩下的题目怎么办?何况中考怎么可能e69da5e6ba90e799bee5baa6e79fa5e9819331333365636566只有这点难度,知识点全集中在一起,上课不认真听讲,回家不写作业,考试前不复习,看到考试题目也只有两眼一抹黑,根本不知道在考什么,这怎么翻?甚至于我考试之前还在痴心妄想,妄想我不听讲,不写作业,不复习,就能考到55分,免写一切作业,上课可以不听讲;可这也正如老师说的,就算这一次考到了,那下一次呢?怎么可能还考到?所以听讲,作业,复习,这三个一个都不能少,一个都不能胡,只有这样,我才能有机会考出一个好成绩。
所以,从现在开始,我要纠正我对学习的态度,上课认真听讲,回家认真写作业,考试前认真复习,争取在下一次考出一个好成绩。
6.历史期中考试500字反思
要从考试试卷的错题开始分析,找到原因,是押题不准还是知识面不够,或者是考试时心态不好,要对自己的错误有批评,要对未来的学习有教育意义。
正文:
进入初中后历史一直以来还算我的强项,初一,初二那会,每章节过后都会收到老师发的学案,然后开始死记硬背,成绩倒也还说的过去,谁知进入初三,先是换了老师,讲课方式。
风格都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接着中国历史也变为了世界历史,每章节过,也不会再收到学案,懵懵中就参加了考,从考场下来,我就彻底懵了,感觉什么也不会,答案可想而知。
月过后,我仔细分析了自己了历史分,平时上课老师知识渊博,所以讲课风趣幽默。自己呢光是听乐子了,可是需要掌握的知识点,是一点没记住,同时思维还停留在之前初一,初二等着背学案的模式。
这样以来,成绩肯定是不理想,痛定思痛,我根据自己的情况制定了一些措施,每节课上过后自己仔细阅读教材全解,老师上课提到的要点,点,仔细再过一遍。之后,有空就翻历史五三,会的题口头回答,有困难的,不知道的就动手写一写,最后呢。
和其他班的同学借来学案进行巩固,在这种措施下,e5a48de588b6e799bee5baa6e79fa5e9819331333433616165这次期中考试,历史进步最大,但是离我心目中满意的成绩还有很大的距离,也就是说还有很大的上升的空间,在期末考试之前,我要继续之前好的办法,勤背,多预习,多复羽。
巩固,通过练题来促进背题,自己总结出适合自己学习历史的好办法,期末考试也就剩下四十多天了,我一定要好好利用好这宝贵的时间,合理分配,有效,高效地完成各科目地学习。
将以前段老师给我们讲的时间宝典利用上,使自己的时间尽可能地充足,让自己做到劳逸结合。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这句话送给自己,激励自己,努力,为了最后的成功,加油!
7.历史考试反思(400字的)诚恳一点,真点的,关于历史的反思,
关于汉武帝时代的一些政策对后世的影响
毫无疑问,汉武帝是中国历史上以为雄才大略的皇帝,他在位期间推行了一系列的政策,这些措施的实行,不仅在当时,而且对后世,乃至今日的中国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这里简单论述一下,他在位时所执行的三大政策:
一、反击匈奴。自汉朝建立伊始,北方的匈奴人就始终是个梦魇,汉高祖时的白登之围使汉朝第一次反击匈奴的尝试失败,自此便开始了长期的和亲政策,虽然暂时维持了北方边境的基本安宁,但这也是一种屈辱,并始终是汉朝的一个心腹大患。在经过了汉初的苦心经营,特别是文景之治后汉朝的国力大增,使其具备了反击匈奴的条件。在汉武帝即位不久便计划地开始了对匈奴的攻打,经过数十年的战争,匈奴主力被歼灭,自此之后他们再也无法对中原王朝构成致命威胁,汉朝第一次将势力延伸到西域,并打通了丝绸之路,加强了东西方的交往,我们现在的许多水果,比如西瓜、石榴等都是那时传入的,西方对中国丝绸的了解也是从当时开始的。但是常年的战争也极大的损伤了汉朝的国力,导致汉武帝后期盗贼烽起,为解决财政困难而采取了一系列与民争利的政策,无节制的对外战争也是汉朝转衰的重要原因。
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汉初经历连年战争,民生凋敝,所以采取了黄老之学,无为而治,但汉武帝为加强中央集权,而采取了独尊儒术的策略,为儒家学说在中国的生根发芽并发展壮大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但同时,如墨家、道家、兵家、法家等学派却受到了压制,从后世的发展及对中国的影响来说,个人认为这并不是个好事情,儒家学说固然有许多可取之处,但是后来发展出的程朱理学等却禁锢了人们的思想,其空洞、形而上学的东西缺少实质的物质基础,无法解决许多实际的社会问题,对后世形成重农轻商和“吃人”的中国社会负有一定的责任,总的来说,尊崇儒术是可以的,但是不应该为此而贬斥其他学说。
三、盐铁专卖。这里所说的盐铁专卖并不单是指盐和铁这两样东西,而是涉及到一系列的经济政策。出台这个政策的初衷也是为了缓解当时的财政紧张问题,但是这个就涉及到了一个与民争利的问题了。以前的盐铁买卖时允许老百姓参与的,但是自从这一政策实施后,民间资本便被严禁涉入,这一政策也被后世的历代王朝所沿袭。不过,盐铁官营带来的却是质量下降,物价上升,随之而来的就是老百姓的生活水准下降,对生产效率也有一定的影响。
这些政策的颁布实施对当时的经济生活产生了一系列不利影响,经济的萎靡导致财政收入的减少,民众生活的困苦,进而又加剧了社会的动荡,削弱了这个王朝的实力。
以上内容只是我的个人看法,希望对你有点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