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作社基础建造合同范文

合伙协议怎么写
————————合伙协议—————— 合作协议范本(一) 甲方: 乙方: 甲乙双方本着平等互利、优势互补的原则,就结成长期共同发展,并为以后在其他项目上的合作建立一个坚实的基础,经友好协商达成以下共识: (一) 权利与义务 1. 甲乙双方皆承认对方为自己的战略合作伙伴,并在彼此互联网站的显著位置标识合作方的旗帜徽标链接或文字链接。
2. 甲乙双方授权合作方在其互联网站上转载对方网站上的相关信息,该信息将由双方协商同意后方可引用(具体合作项目另签协议)。 3. 甲乙双方在彼此互联网站中转载引用合作方的信息时须注明"该信息由***(合作方网站)提供"字样,并建立链接。
4. 甲乙双方必须尊重合作方网站信息的版权及所有权,未经合作方同意,另一方不得采编其站点上的任何信息,且不得在其网站以外媒 体发布来自合作对方站点的信息,否则构成侵权。被侵害方有权单方面终止合作并视情节选择要求对方承担损害赔偿的方式。
(二) 相互宣传 1. 甲乙双方应在彼此站点追踪报道合作方的市场推广计划及相关营销活动。 2. 甲乙双方都认可的适当时间内,双方在彼此站点上开设专栏,撰写并宣传与合作对方商业行为有关的话题(具体合作项目另签协议) 3. 甲乙双方在有关INTERNET专题的研讨会和金融、金融等行业的各种展览会上,互相帮助、共同宣传,共同推进双方的品牌。
4. 双方还可就其它深度合作方式进行进一步探讨。 (三)其他 1. 甲乙双方的合作方式没有排他性,双方在合作的同时,都可以和其他相应的合作伙伴进行合作。
2. 本协议有效期为 年,自 年 月 日起到 年 月 日为本协议商定合作方案的执行期限。 3. 甲乙任何一方如提前终止协议,需提前一个月通知另一方;如一方擅自终止协议,另一方将保留对违约方追究违约责任的权利。
4. 本协议一式两份,双方各执一份,具有同等法律效力。 5. 本协议为合作框架协议,合作项目中具体事宜需在正式合同中进一步予以明确。
框架协议与正式合作合同构成不可分割的整体,作为 甲乙双方合作的法律文件。 6. 本协议期满时,双方应优先考虑与对方续约合作。
7. 双方的合作关系是互利互惠的,所有内容与服务提供均为免费。 甲方: 乙方: 代表签字: 代表签字: 日期: 年 月 日 日期: 年 月 日 盖章: 盖章: 合作协议范本(二) 甲方: 乙方: 为了推动中国互联网事业,促进合作双方的企业发展,更好地为广大金融界互联网用户服务,甲乙双方本着平等互利,共同发展,优势互补的原则,甲方版权所属网站:-----------------------与乙方版权所属网站,经友好协商,在合作意向上达成一致,结为合作伙伴,甲方以协议规定的方式,向乙方免费提供金融界的人才职业信息,乙方完善频道建设,充分保证双方的权益。
现就双方合作的具体事宜及双方的权力与义务达成如下协议: 第一条:甲方的职责 1.为乙方提供金融界人才职业相关的信息内容,并积极开发金融界用户所需的人才职业信息,及时提供给乙方站点,人才职业信息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内容: 有关人才、人力资源、就业、培训方面的新闻; 有关职业选择、职业发展、人际关系、职业评测等方面的特写等文章; 有关行业比较、企业文化、企业用人哲学、人事经理访谈等方面的文章; 有关出国发展方面的文章;有关培训计划、培训须知方面的文章; 有关人才、职业方面的网友争论及原创文章等; 上述文章版权归甲方所有,乙方仅可在本协议规定范畴内使用; 2.按协议附录规定的方式为乙方提供上述文章,并根据金融界用户以及乙方的反馈积极开发为金融界用户所欢迎的人才职业信息; 3.在其网站为乙方频道设置文件配置表,配置内容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内容:乙方频道 LOGO 或文字及 URL 网址链接;乙方网站主页的网络路 径;以上内容由乙方根据协议附件规定提供,乙方拥有上述内容的版权与修改权,甲方应当为乙方提供网上修改上述内容的管理权限; 4.甲方在首页 " 合作伙伴 " 中加入 " " 的文字链接。 5.提供甲方的旗帜( BANNER )广告,大小为 468*60 象素的图象文件,具体发布事宜由双方商定,按协议附件规定执行。
6.上述所有图形 LOGO 均由乙方自行设计,版权归乙方所有。 7.在所有由甲方提供内容的页面下方标注版权说明,版权归属单位为甲、乙双方。
第二条:乙方的职责 1.在乙方网站-------------------创建独立目录,存放所有由甲方提供的文章与信息; 2.在所有由甲方提供内容的页面下方标注版权说明,版权归属单位为甲乙双方。 第三条:商业秘密 1.甲乙双方应对其通过工作接触和通过其他渠道得知的有关对方的商业秘密严格保密,未经对方事先书面同意,不得向其他人披露。
2.除本协议规定之工作所需外未经对方事先同意,不得擅自使用、复制对方的商标、标志、商业信息、技术及其他资料。 第四条:声明 1.甲乙双方之间结为战略合作伙伴关系。
2.甲乙双方信息资源互享,各自保证其网站内信息来源的真实性、准确性与时效性。 3.甲乙双方在网站或频道的推广和宣传过程中同行共勉、紧密合作。
4.甲乙双方就各自的经营和提供的服务内容承担责任,享有收益和版权。 5。
.。
建造温室大棚的合同
大 棚 租 赁 合 同
出租方(甲方):xxxx土地股份专业合作社
承租方(乙方):xxxx
经双方协商一致,在自愿、平等、互利的基础上甲方将其合法拥有的温室大棚租赁给乙方使用的有关事宜,双方达成协议并签定租赁合同如下:
1、甲方将座落在埠子镇官庄村的温室大棚一个租赁给乙方,面积为2.3亩。
2、租赁期限自2009年2月15日起,至2010年2月15日止,租赁期为1年整。
3、承租租金为贰万伍千元整,合同签订之日乙方一次付清全部租金。
4、甲方提供第一季肥料、植苗、大棚配套设施(包括整地、棚膜、地膜、草栅、钢丝、遮阳网)及承租期间的水电费用、技术指导、产品销售等相关支持。在承租期间,大棚设施如果因非人为因素遭到破坏,由甲方负责修缮。
5、在承租期间,乙方按照甲方的生产进度进行生产。
6、本合同一式两份,甲乙双方各执一份,自签订之日起生效。
甲方签字(盖章):
乙方签字(盖章):
二00九年二月十三日
各地如何以合作社为平台建立粮食银行?
县粮油专业合作社与农户之间签订合作协议,实行订单农业,由合作社统一发放种子、免费提供技术培训和指导,并按高于市场百分之十的价格由粮食银行收购产 品。
专业合作社设立的“粮食银行”,面向社会吸纳储户,印制有粮食存折,农户把粮食交存银行,根据自己需求随时可以在粮食银行兑换米面油或现金,银行有严 格的“存粮自愿,取兑自由,为储户保密”的规章制度。 粮食银行以热情规范的服务、诚实可靠的信誉,赢得了社员和农民的信任。
粮食银行的开办,解决了农户在家中存放粮食、防虫害、防霉变的实际困难,既为公司解决了粮食储备,又解决了农民粮食的卖难问题。同时,粮食银行采取的单一 粮食品种可以兑换多个品种,在急需用钱时可随时兑换现金的方式,极大方便了群众,大大提高了农民种粮的积极性,减少了土地的荒芜。
同时,也解决了企业在收 购旺季资金不足的困难。西乡县利民粮油专业合作社办的粮食银行,给群众带来了方便,给企业带来了实惠,赢得了农民的欢迎和社会的好评,收到了企业和农户双 赢的效果。
供销社加盟企业——西乡县利民粮油工贸有限责任公司大力发展粮油产业,走出了“公司+合作社+农户”的新路子,被省政府授予“农业产业化重点龙 头企业”称号,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求调查报告:关于农村土地流转的
一、吉林省土地流转的现状 (一)我省土地流转的总体水平 农村土地流转是生产力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它的发生、发展有着深刻的社会、经济背景。
农民拥有长期稳定的土地承包经营权,可以通过土地使用权的流转,提高土地利用率,参与产业化经营,增加收入。实行农村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以来,我省农村土地流转一直呈现规模小、数量少、范围窄的特点,并且多是一种零星、分散式的流转。
目前农业逐步成为投资的新领域,专业大户、农业龙头企业、工商企事业单位、科技人员,再就业职工等纷纷进入农业领域创业开发,扩大了对流转土地的需求,加速了农村土地的流转。据对全省19个县(市)、340个村中3400个农户的抽样调查,2004年人均流转土地0.29亩,占承包土地面积的6%,比上年提高1个百分点;比浙江省大约低7个百分点。
在全国处于中下水平。 (二)我省土地流转的总体特征 1.土地流转地域扩大化。
过去农村土地流转主要发生在二、三产业比较发达、农民非农就业和收入比较稳定的大中城市郊区,欠发达地区农民因就业门路少,家庭收入对土地依存度高,很少发生土地流转。近两年,土地流转地域由大中城市郊区向大中城市远郊和欠发达农区扩展。
2.土地流转主体多元化。过去农村土地流转主要在农户间进行,参与的主体也主要是农户。
现在,参与农村土地流转的主体除农户外,工商企业、科研机构、机关事业单位、城镇居民等都纷纷下乡租地、包地开发农业。 3.土地流转形式多样化。
土地流转形式主要有转包(承包方将自己承包期内的部分或全部土地,以一定条件转给第三者,承包方与发包方仍按原承包合同履行权利和义务)、转让(承包方经发包方同意将承包期内全部或者部分承包土地转让给第三方。由第三方履行相应土地承包合同的权利和义务。
转让后原承包户在承包期内的土地承包经营权自然丧失)、互换(承包方之间或集体经济组织之间为各自需要和便于耕种管理,交换其承包地块。互换后原土地承包合同规定的权利义务有的仍由原承包者承担,有的经发包方同意后随互换而转移)、入股(即承包方将土地承包经营权量化为股权,农民凭股权入股组成土地股份合作社或股份公司,合作社或股份公司对土地实行招标承包,或对外租赁,或者直接开发,农民按股分红)、租赁(承包农户将承包土地租给第三方经营,并收取一定租金)等。
其中以转包、转让为主。 (三)土地流转出现的纠纷增多 今年随着国家“一免三补”政策的实施,土地流转过程中出现的各种纠纷增多。
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1.农户之间的纠纷。
近年来由于耕地产出效益偏低,使个别农户将土地使用权有偿转让,甚至出售,而现在看到粮价及其它农产品(资讯 行情 论坛)价格上涨,党中央出台了取消农业税等增加农民收入的优惠政策,有偿转让土地使用权的农户,现在又想要回土地使用权。但承包方农民又不愿意轻易交出自己耕种多年的这块土地,从而产生矛盾和纠纷。
2.农户与村委会之间的纠纷。一是,过去,有的农户由于种种原因把自己的耕地退回给村委会后,村委会又将其耕地转包给其他农户耕种。
今天,这部分弃耕农户又找到村委会索要原本属于自己的耕地,由自己来重新经营,因此产生纠纷。二是,承包乡村两级"机动地"纠纷。
第二轮土地承包时,乡村两级抽出了一定比例的机动地,现在这部分土地已大部分承包出去,承包期5-20年不等,这部分土地当初的承包价每公顷多在1000元以下,今年农村的土地承包价每公顷均在2000元以上。加上当初向外承包时不够公开,导致农民与乡村两级组织之间矛盾的产生。
二、土地流转对农村经济发展和促进农民收入的作用 (一)提高农产品品质 土地流转可以使土地向种田能手转移,形成规模经营。形成规模经营之后,可以促进农业机械化水平的提高,可以使粮食品种统一。
这样可以提高农产品品质,增强农产品的竞争力。 (二)节约种粮成本 形成规模经营之后,生产者可以从规划决策、组织生产、农业生产力资源配置、先进农业科技的应用等进行科学安排、合理配置、精确计算。
从而实行科学种田,达到节约成本,提高效益。 (三)增加农民收入 土地流转之后,对促进农民收入的增加有三个方面。
一是转出方增加了地权收入。据对全省1600个农户的抽样调查显示,今年上半年,农民人均转让承包土地经营权收入人均4.6元,同比增加1.0元,同比增长27.4%。
二是转出方可以从事二、三产业或者外出打工,获得新的收入。三是转入方可以形成规模经营,从而增加收入。
根据2003年我省土地流转面积和有关因素估算,2003年因土地流转可以带动劳务输出一项,可使全省农民人均创造纯收入大约150元以上。 三、制约我省土地流转的主要障碍因素 我省土地流转工作处在全国的中下水平,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我省农村经济的发展。
影响土地流转的主要障碍因素如下。 (一)部分农民不愿离开土地 吉林省地处松辽平原腹地,土地肥沃、地势平坦、年积温在2900度以上、年均降水800毫米,具有雨热同季的特点,适合水稻、玉米、大豆的生产,是世界三大玉米带之一,农民人均占有耕地面积5.1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