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范文 > 范文
  • 高中地理总结必修二

    1.高中地理必修2知识点总结

    第一章 人口与环境第一节 人口增长模式1、人口增长模式:出生率-死亡率=自然增长率2.某个地区人口自然增长速度的数量受生物学规律的制约和经济发达程度,文化教育水平,医疗卫生条件,妇女就业状况,婚姻生育观,宗教信仰,风俗习惯,战争,自然灾害,人口政策等.3、人口增长模式特点人口模式 特 点 时代原始型 高出生率、高死亡率、极低自然增长率 原始社会传统型 高出生率、高死亡率、较低自然增长率 奴隶,封建,资本主义初期过渡型 高出生率、低死亡率、高自然增长率 发达国家18世纪中期-19世纪末20世纪初发展中国家20世纪中期-现代型 低出生率、低死亡率、低自然增长率 发达国家发展中国家的部分发达地区人口增长的快慢取决于生产力的发展水平第二节 人口合理容量自然资源是人类生产生活资料的主要来源自然资源是有限的:土地.矿产资源.森林环境人口容量的制约因素:资源(成正比)、科技发展水平(成正比)、生活和文化消费水平(成反比).人口容量三个特点:临界性.相对性.警戒性.第三节 人口迁移 人口迁移的判断:空间位移;变更居住地;永久性人口迁移的类型(按是否跨越国界):国际迁移、国内迁移 迁移原因 特 点 迁移路线二战前 1.殖民主义扩张和资本主义发展2.地理大发现和新航线开辟 1.从旧大陆到新大陆2.从已知开发国家到未开发地区 1. 洲人到美洲、非洲2.非洲黑人被贩卖到美洲3.东亚、南亚人被招工到美洲二战后 各国经济发展不平衡 1.从发展中国家到发达国家2.定居移民减少,流动工人增加(外籍工人) 1.拉丁美洲人到北美打工2.南亚、南欧、非洲人到西亚打工3.南欧、非洲人到西欧人口迁移对迁入地和迁出地的影响对人口迁出地:减少迁出地人口密度、缓解人口对环境的压力有人才、劳动力的流失对人口迁入地:人口增加,人才的流入,有利于经济发展人口密度增加,人口对环境的压力增加影响人口迁移的因素自然:气候,土壤,水源,地形,资源经济:发展水平,交通通讯发展政治:政策.战争,政治中心变更,社会:教育.家庭婚姻.宗教 迁移原因 特点 迁移方向20世纪80年代中期前 1.计划经济体制2.严格的户籍管理制度 有计划、有组织地进行 1.国家从东部城市抽调各种人员支援西部、内地和边疆地区的建设2.大量农村人口从东部人口稠密区迁往西北和东北20世纪80年代中期后 改革开放政策 自发迁移 1. 内地到沿海2. 山区到平原3. 贫困地区到发达地区、“民工潮”第二章 城市与环境第一节 城市空间结构城市区位因素自然:地形 平原,高原,山谷 气候:中低纬(温度).沿海(降水) 河流,供水,运输,军事人文:矿产.交通.旅游.政治.宗教.科技.城市等级越大,数目越少,服务范围越大,服务种类越多,级别越高.第二节城市化过程与特点城市化的标志:城市人口比重上升.劳动力从第一产业向第二.三产业逐渐转移.城市用地规模扩大发达国家的城市化:起步早,水平高,近期速度慢,开始出现逆城市化现象.发展中国家城市化:起步晚,水平低,尚未达到世界平均水平,但是发展快,城市化的一般规律:城市化——郊区城市化——逆城市化——再城市化第三章 区域产业活动第一节 产业活动的区位条件和区域联系生产协作联系:工序—协作(布)工业聚集 部件—生产(车)工业分散商贸联系:区域贸易.国际贸易第二节 农业区位因素与农业地域类型农业区位因素:自然因素:气候:热量,光照,降水量.地形、土壤,河流科技:劳动力,科技装备,生产技术,种植方式,耕作制度社会经济因素:市场,交通,政策.种植水稻区位条件: ①气候:季风气候(雨热同期)②地形:平原地区,地势低平③人口:人口稠密,劳动力丰富④科技特点: ①小农经营,人均耕地少.②单位面积产量高,但商品率低.③机械化和科技水平较低.④水利工程量大.第三节工业区因素与工业地域联系原料指向型工业 制糖业、水产品加工业、水果加工业 所需工业原料丰富的地区市场指向型工业 瓶装饮料业、家具制造业、印刷工业 接近产品消费市场的地区动力指向型工业 有色金属冶炼工业、化学工业 能源供应充足的地区廉价劳动力指向型工业 普通服装、电子装配、包带、制伞、制鞋工业 拥有大量廉价劳动力的地区技术指向型工业 集成电路、航天、航空、精密仪表 高等教育和科技发达的地区.工业布局:1.远离河流上游2.分布在盛行风下风向3.盛行风垂直郊外4.最小风频上风向工业联系(1)投入——产出(工序)(2)轻,薄,短,小(部件)第四节 交通运输布局及其对区域发展的影响运输方式 优点 缺点铁路运输 当代最重要的运输方式之一.运量大,速度快,运费较低,受自然因素影响小,连续性好 修筑铁路造价高,消耗金属材料多,占地面积广,短途运输成本高公路运输 发展最快、应用最广、地位日趋重要的运输方式.机动灵活,周转速度快,装卸方便,对各种自然条件适应性强 运量小,耗能多,成本高,运费较贵水路运输 历史最悠久的运输方式,运量大,投资少,成本低 速度慢,灵活性和连续性差,受航道水文状况和气象等自然影响大航空运输 速度快,运输效率高,是最快捷的现代化运输方式运量小,能耗大,运费高,且设备投资大,技术要。

    2.高中必修二地理知识点总结电子书形式

    “中国区域地理”知识点 一、1、我国的北方大地常被称为“黄土地”,主要有黄土高原和华北平原两大地形区,东北平原主要为黑土地. 2、北方地区的交通主要以铁路为主. 3、东北平原土壤肥沃,是我国春小麦、玉米、大豆、高梁、甜菜的主要产区 . 4、北方地区为湿润、半湿润的温带季风气候. 5、北方地区煤、石油、铁资源丰富.山西是全国最大的煤炭能源基地. 6、大庆、胜利、辽河、中原和华北等油田,是全国主要的石油工业中心. 7、北方地区的交通运输,陆上以铁路、公路为主. 8、被誉为“神州第一线”的是大秦线;被称为“北大仓”的是东北平原. 9、北方居民的主食是面食,以小米为主食的地区是黄土高原. 10、北方地区苹果产量最大的地区是山东半岛、辽东半岛. 11、我国冬小麦、棉花、花生的主要产区是华北平原. 12、环渤海工业带的国内生产总值约占全国的1/4. 13、南方地区面积约占全国25%;人口约占全国的55%,少数民族有30多个,人口500多万. 14、南方地区降水丰富,年平均降水量在1000毫米以上,属于 湿润的亚热带、热带季风气候. 15、南方地区农作物可一年两熟至三熟.水稻是本区主要的粮食作物.长江中下游平原和四川盆地是我国重要的粮棉产区. 16、南方地区出产多种亚热带和热带水果,其中产量最大,分布最广的是柑桔. 17、南方地区是我国淡水渔业最发达的地区,南方水乡,船舶是农村的重要运输工具. 18、被称为“紫色盆地”的是四川盆地. 19、南方地区的主要粮食作物是水稻. 20、南方地区有“三大火炉”之称的城市是重庆、武汉、南京. 21、号称“华南大动脉”的水系是珠江水系,素有“水乡”之称的地区是长江中下游平原. 22、西北地区大体上位于大兴安岭以西、长城和昆仑山—阿尔金山以北.面积占全国30%,人口约占全国4%. 23、西北地区主要的自然特征是干旱,地形以高原、盆地为主,西部新疆境内,山脉和盆地相间分布.西北地区的地面植被,由东向西,大体为草原→荒漠草原→荒漠. 24、“西气东送”是将新疆塔北油气田天然气通过管道送到长江中下游地区. 25、河套平原、宁夏平原,自古以来被誉为“塞外江南”.甘肃河西走廊,新疆高山山麓的块块绿洲,是西北的粮棉瓜果之乡. 26、西北地区矿产资源丰富,特别是煤、石油、稀土的储量大,前景广阔. 27、我国最大的沙漠是塔克拉玛干沙漠,我国面积最大的盆地是塔里木盆地. 28、稀土矿主要分布在白云鄂博. 29、我国地势最低洼的部分位于吐鲁番盆地. 30、青藏高原是世界最高的高原,被称为“世界屋脊”,该区重要的农业区有西藏南部的雅鲁藏布江谷地,和青海省东部的湟水谷地. 31、青藏高原既有丰富的太阳能资源,又有可供开发利用的地热资源.拉萨以北的羊八井有我国目前最大的地热蒸气田. 32、高原上第一条铁路— 从西宁到格尔木的青藏铁路(北段)通车,加速了青海省柴达木盆地的开发和建设. 33、有“日光城”之称的城市是拉萨. 34、青藏地区的自然特征是高寒. 35、我国正在建设的我国最大的水电站是羊卓雍湖.我国海拔最高的盆地是柴达木盆地,被称为“聚宝盆”的是盆地是柴达木盆地. 36、我国藏族的主要聚居区在青藏地区. 37、台湾省最长的河流是浊水溪,最大的湖泊是日月潭. 38、台湾自然资源丰富,被誉为“祖国的宝岛”. 39、北回归线穿过台湾中部,气候类型为亚热带和热带季风气候,温暖湿润. 40、台湾是我国重要的林区,也是亚洲有名的天然植物园.樟树最为著名,樟脑的产量居世界首位. 41、台湾已形成“进口— 加工— 出口”型的经济.出口商品中以工业制成品为主. 42、台湾人口绝大部分分布在西部平原.是我国人口密度最大的省份之一.少数民族中,人口最多的是高山族. 43、台湾的城市主要分布在西部平原.台北是人口最多的城市,第二大城市是高雄,最大的港口是高雄. 44、台湾享有“祖国东南盐仓”美称的地方是台湾西海岸. 45、台湾产量居世界首位的农产品是樟脑. 46、大陆与台湾隔海相望的省份是福建. 47、香港位于广东省珠江口东侧,毗邻广东省深圳市.它是由香港岛、九龙和“新界”三部分及其周围的200多个岛屿组成. 48、香港人多地狭,工业多属加工工业,以出口外销为主,对外贸易是本区经济的重要支柱. 49、香港的旅游业很发达,被誉为“购物者的天堂”和“东方明珠”.上海有东方明珠电视塔.50、澳门位于珠江口西岸,毗邻广东省珠海市,东隔珠江口同香港相望. 51、澳门现在成为以赌场收入维持其经济的旅游城市.70年代后,加工工业兴起,产品主要出口美国、香港和西欧. 52、我国北方“黄土地”的主要农作物是冬小麦、棉花、花生和谷子. 53、我国天然橡胶的生产基地是海南岛、雷州半岛、云南南部. 54、我国四大区域中,降水量少,沙漠广布的是西北地区. 55、我国最大的钾肥厂分布在察尔汗盐湖附近. 56、我国最大的岛屿是台湾岛. 57、位于黄河下游的两大油田是胜利油田和华北油田. 58、在香港和澳门的中国血统居民中,祖籍最多的是广东. 二、1、比例尺图上距离与实际距离之比(文字式、数字式、线段式) 2、方向①上北法②指北法③经纬法 3、图例和注记①符号②文字与数字 4、等高线地形图的判读①山脊。

    3.高一地理必修二知识点

    人口的增长的原因:伴随生产工具和社会生产方面的进步,人类对自然环境开发利用和改造的范围不断扩大,对各种灾害和疾病的防御能力也不断提高,这使人类对自然环境的利用与适应性不断增强,也是全球人口数量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增长。

    发展中国家人口增长的原因:政治上的独立;民族经济的发展;医疗卫生事业的进步;世界人口最多的10个国家:中国,印度,美国,印度尼西亚,巴西,巴基斯坦,孟加拉国,俄罗斯,日本,尼日利亚人口增长模式:原始型:高高低;传统型:高低高;现代型:低低低;世界人口增长模式处于由传统型向现代型的过渡阶段;我国实现了由传统型向现代型的转变。人口迁移的意义:人口迁移在调节人口空间分布和人才余缺;加强民族融和和文化交流;促进经济发展和缩小地区差异等很多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人口迁移的因素:自然环境;社会经济;政治;个人需求;环境人口容量: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环境人口容量,是在可预见的时期内,利用本地资源及其它资源、智力和技术等条件,在保证符合社会文化准则的物质生活水平条件下,该国家或地区所能持续供养的人口数量。不同等级城市的服务功能:消城市提供的服务种类少,级别低,服务范围比较小;大城市提供的服务种类多,级别高,服务范围相对较大。

    城市等级体系:等级较高的城市数目较少,等级较低的城市数目较多;等级较高的城市相距较远,等级较低的城市相距较近。城市化:人口向城镇集聚和城市范围不断扩大、乡村变为城镇的过程,就是城市化。

    一个国家或地区的城市化水平,体现了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生态城市化:发展低污染的节能建筑和绿色交通,减少城市各类活动对环境的污染;使城市景观尽可能的与山、河、湖、海、植被等自然景观保持协调,建立一种良性循环。

    农业区位的含义:农业生产所选定的地理位置;农业与地理环境各因素的相互联系,这些因素就是农业的区位因素。农业的区位选择,实质就是对农业土地的合理利用。

    季风水田区的水稻种植业的特点:小农经营;单位面积产量高;机械化和科技水平比较低;水利工程量大;商品谷物农业的区位条件:自然条件优越:地势平坦开阔,土壤肥沃,气候温和,降水丰富;社会经济:交通便利,市场广阔,地广人稀,机械化水平高,农业科学技术先进;大牧场放牧业的区位条件(潘帕斯草原):气候温暖,草类茂盛,是世界上优良的天然草场之一;地广人稀,土地租金很低,为牧场的大规模经营提供了可能;距海港近,交通便利;(潘帕斯草原)改善当地环境条件的工作:发展交通;种植饲料;开辟水源;培育良种牛;工业的区位选择重视科学技术因素。工业的地域联系,促进了地域之间人员、物质和信息等的流动。

    现代化的交通运输方式和现代化的通信技术和手段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传统工业区特点:历史比较长久的工业地域;煤、铁资源基础上,以钢铁、纺织、煤炭、化工等传统工业为主,以大型工业企业为核心。

    鲁尔煤田的优点:优质煤田;储量丰富;开采条件好;鲁尔综合整治的措施:调整工业结构;调整工业布局;发展第三产业;优化环境;意大利新工业区特点:以中小企业为主;以轻工业为主;集中了大量同类或相关企业;生产高度专业化,企业仅从事单一的专业化生产;企业生产过程分散。美国硅谷高技术工业特点:从业人员具有高水平的知识和技能,科学家和工程师多;产品更新换代的周期较短;研究开发费用高;产品面向世界市场。

    美国硅谷区位因素:地理位置优越环境优美;气候宜人;交通便利;全世界人才高地;市场稳定;创新环境和创新文化。交通运输方式朝着高速化、大型化、专业化方向发展。

    交通运输网中的线和点是交通能够运输发生的基本要素。交通运输影响一个地区商业网点分布的密度。

    山区商业网点密度小的原因:地势崎岖不平,交通不便利,人口密度小平原山业网点密度大的原因:地势平坦开阔,交通便利,人口密度大商业网点分布的位置:市场最优;交通最优;索取资源的速度超过资源本身及其替代品的再生速度,出现资源短缺、生态破坏等问题排放废弃物的数量超过环境的自净能力,导致环境下降,形成环境污染。城市地区环境问题表现为环境污染乡村地区环境问题表在为生态破坏发展中国家环境承受着人口和发展的双重压力环境问题实质是发展问题,在发展过程中产生的必须在发展过程中解决可持续发展包括:生态持续发展,经济持续发展,社会持续发展生态持续发展是基础,经济持续发展是条件,社会持续发展是目的。

    可持续发展三个基本原则:公平性原则,持续性原则,共同性原则,《中国21世纪议程-中国21世纪人口、环境与发展白皮书》,提出中国实施可持续发展的总体战略,对策以及行动方案。是全球第一部国家级的《21世纪议程》。

    工业经济实现循环经济的基本途径是清洁生产。农业经济实行生态农业。

    生态农业措施:调整产业结构,变单一农业为农林牧副渔五业并举;实行综合循环利用;开发利用沼气、太阳能等新能源。

    4.【湘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二知识点总结】

    高一地理1必修复习资料 1必修模块1(自然地理) 【第一章 宇宙中的地球】 1、天体系统的级别:总星系——银河系(河外星系)——太阳系——地月系 2、地球上生命存在的条件:①稳定的太阳光照条件②比较安全的宇宙环境③因为日地距离适中,地表温度适宜(平均气温为15度)④因为地球的质量和体积适中,地球能吸引大气形成大气层(氮、氧为主)⑤形成并存在液态水 3、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 (1)太阳活动的标志:黑子、耀斑 (2)影响:影响电离层,干扰无线电短波通讯;产生“磁暴”现象和“极光”现象;影响地球气候. 4、地球自转的地理意义: ①昼夜交替:昼半球和夜半球的分界线——晨昏线(圈)——与赤道的交点的时间分别是6时和18时——太阳高度是0度——晨昏圈所在的平面与太阳光线垂直; ②地方时差:东早西晚,经度每隔15度相差1小时. ③沿地表水平运动物体的偏移:赤道上不偏,北半球右偏、南半球左偏.偏向力随纬度的增大而增大. 5、地球公转的地理意义: (1)昼夜长短的变化: ①北半球夏半年,太阳直射北半球,北半球各纬度昼长夜短,纬度越高,昼越长夜越短.夏至日——北半球各纬度的昼长达到一年中的最大值,北极圈及其以北的地区,出现极昼现象.②北半球冬半年,太阳直射南半球,北半球各纬度夜长昼短,纬度越高,夜越长昼越短.冬至日——北半球各纬度的昼长达到一年中的最小值,北极圈及其以北的地区,出现极夜现象.③春分日和秋分日,太阳直射赤道,全球各地昼夜等长,各为12小时. ④赤道全年昼夜平分.南半球的情况与北半球的相反. (2)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 同一时刻,正午太阳高度由太阳直射点向南北两侧递减,夏至日,太阳直射北回归线,正午太阳高度由北回归线向南北两侧递减,此时北回归线及其以北各纬度达到一年中的最大值,南半球各纬度达最小值.冬至日,太阳直射南回归线,正午太阳高度由南回归线向南北两侧递减,此时南回归线及其以南各纬度达到一年中的最大值,北半球各纬度达最小值.春分日和秋分日,太阳直射赤道,正午太阳高度自赤道向两极递减. (3)四季的变化(昼夜长短和正午太阳高度随着季节而变化,使太阳辐射具有季节变化的规律,形成了四季)北半球季节的划分:3、4、5月为春季,6、7、8为夏季,9、10、11为秋季,12、1、2为冬季. 6、地球的圈层结构以地表为界分为内部圈层和外部圈层. (1)地球内部的圈层根据地震波(纵波、横波)的特点划分为地壳、地幔、地核三个圈层.地壳物质主要由岩石(岩浆岩、沉积岩、变质岩)组成,上地幔的软流层是岩浆的源地,地核主要由铁镍物质组成. (2)外部圈层:大气圈、水圈和生物圈. 【第二章 自然地理环境中的物质运动和能量交换】 1、岩石分三大类:①岩浆岩(岩浆上升冷却凝固而成)②沉积岩(岩石在外力的风化、侵蚀、搬运、堆积、固结成岩作用下形成)③变质岩(变质作用).从岩浆到形成各种岩石,三大类岩石可以相互转化,又到新岩浆的产生,这一运动变化过程,构成了地壳物质循环. 2、地表形态变化的内外力因素(地质作用): (1)内力作用——能量来自地球本身,主要是地球内部热能,它表现为地壳运动、岩浆活动、变质作用.造成地表高低不平.地质构造的类型有褶皱(背斜和向斜)和断层(地垒和地堑). (2)外力作用——能量来自地球外部,主要是太阳能和重力.使高低不平的地表趋向平坦.表现为风化、侵蚀、搬运、堆积、固结成岩作用.流水侵蚀地貌(V型谷)、堆积地貌(冲积扇、冲积平原和三角洲);风蚀地貌(风蚀洼地、蘑菇)、风积地貌(沙丘). 3、六大板块名称:亚欧板块、非洲板块、印度洋板块、太平洋板块、美洲板块、南极洲板块.一般说来,板块内部,地壳比较稳定,两个板块之间的交界处,是地壳比较活动的地带,火山、地震也多集中分布在板块的交界处.生长边界——板块张裂处,常形成裂谷、海洋.消亡边界——板块碰撞处,常形成山脉、海沟. 4、大气受热过程:太阳辐射(短波)、大气削弱、地面增温、地面辐射(长波)、大气增温、大气辐射(长波)、大气逆辐射(保温作用) (1)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①吸收作用:具有选择性,臭氧吸收紫外线,水汽和二氧化碳吸收红外线.对可见光吸收的很少.②反射作用:云层和颗粒较大的尘埃.云层的反射作用最显著.③散射作用:空气分子或微小尘埃,使一部分太阳辐射不能到达地面. (2)大气对地面的保温作用:大气吸收地面辐射并产生大气逆辐射(射向地面的大气辐射),把部分热量归还给地面,云层越厚大气逆辐射越强. 5、全球近地面有7 个气压带(高低压相间分布),6 个风带. (1)低纬度环流: ①赤道低压带:因为热力作用形成,气流辐合上升,易成云致雨,形成多雨带.常年受其控制形成热带雨林气候(亚马孙平原、刚果盆地、东南亚的马来群岛) ②副热带高压带:因为动力作用而形成,气流在30度纬度上空聚积而下沉,形成少雨带(东亚季风区除外),常年受其控制的地区形成热带沙漠气候(北非的撒哈拉水沙漠、西亚的沙漠、北美美国西部的沙漠、南美智利、秘鲁西部的沙漠、澳大利亚大沙漠) 。

    5.高中地理必修二总结

    第一章 人口的变化 §1 人口的数量变化 1、一个地区人口的数量变化包括人口的自然增长和机械增长(人口迁移)。

    其中,影响人口数量变化的决定性因素是自然增长,而机械增长对人口数量的影响力随着范围的增大而减弱。 2、从时间上看,世界人口数量的变化在不同历史时期是不同的,从总的趋势来看是不断增长的,二战后则进入快速增长时期,70年代后增长速度减缓。

    从空间上看,集中于欧洲、北美洲、大洋洲的发达国家,人口自然增长率较低,日本、俄罗斯;德国、法国、匈牙利等国家甚至出现了人口负增长现象;而集中于亚洲、非洲、拉丁美洲的发展中国家人口自然增长率较高。因此不同的国家和地区采取的人口政策是不同的。

    3、世界人口增长模式是由出生率、死亡率、自然增长率三项指标共同构成的,可以分为原始型、传统型、现代型三种类型。 4、图中曲线①表示出生率,曲线②表示死亡率。

    A表示的人口增长模式是原始型,B表示的人口增长模式是传统型,C表示的人口增长模式是现代型。在表格中填出各种人口增长模式的相关特点。

    5、影响人口模式转变的主要因素是社会生产力,在人口模式的转变过程中,首先出现下降变化的是死亡率。 6、全球增长模式从总体来看处于由传统型转向现代型的过渡阶段,从局部看,发达国家以及中国等少数发展中国家已经进入现代型型,而大部分发展中国家仍然处于由传统型转向现代型的过渡阶段。

    §2 人口的空间变化 1、人口迁移按照是否跨越国界可以分为国际人口迁移和国内人口迁移。 2、国际人口迁移总体特点是以集团性、大批量的移民为主。

    ①19世纪以前主要迁往新发现的大陆,如由欧洲迁往美洲、大洋洲,开发了新大陆,传播了工业文明,改变了人种的空间分布。②二战后的人口迁移主要特点是定居移民减少,短期流动人口增加,迁移方向主要由发展中国家迁往发达国家以及世界性的大型能源基地,主要迁出区是拉丁美洲,主要迁入区有欧洲、北美和西亚、北非地区。

    3、我国人口迁移分为两个阶段:①20世纪80年代以前,为了开发边疆,主要以政策性迁移为主。②20世纪80年代以后,主要特点表现为人口迁移规模增大,频率加快,迁移方向主要为由农村向城市,由内陆向沿海。

    4、我国人口迁移的主要意义:①调节人口空间分布;②调节人才余缺;③加强民族融合和文化交流;④促进经济发展、缩小地区经济差距。 5、影响人口迁移的因素包括自然因素、社会经济因素、个人动机和需求等,从总体上看,最主要的影响因素往往是经济因素。

    §3 人口的合理容量 1、①环境人口容量:是环境承载力最重要的指标,表示一个地区能养活的最大人口数量;②人口合理容量表示一个地区在可持续发展的前提下所能养活的最大人口数量。二者均具有不确定性性。

    2、影响环境人口容量的因素主要包括资源、科技水平、生活和文化消费水平等,其中最主要的因素是资源,与环境人口容量成正比的是资源和科技水平,成反比的是生活和文化消费水平。 3、保持人口合理容量的关键是既要提高生活质量,又要保持好生态、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发展;对于不同国家和地区来说,保持人口合理容量的关键措施是不同的,发展中国家要尽最大可能将人口控制在合理的规模之内,而发达国家要建立公平秩序,保证大多数人追求生活质量的平等权力。

    第二章 城市与城市化 §1 城市内部空间结构 1、城市形态分为组团状(重庆)、团块状(北京、成都、合肥、华盛顿)、放射状(延安)、条带状(兰州、洛阳、西宁、宜昌)等。 2、影响城市形态的因素有自然条件(地形、河流等)和社会经济条件(交通、经济、文化、历史等)。

    如:平原地区的城市形态多为团块状,山区和丘陵区的城市形态则多为组团状。 3、城市中最常见的功能区主要是住宅区、商业区、工业区。

    各功能区之间没有明显界线;各功能区可能兼有其它土地利用方式;不同规模和类型的城市,其功能区构成不同。 4、住宅区:城市最广泛的土地利用方式,中高级与低级住宅区呈背向发展。

    5、商业区:需要便捷的交通及大量消费者;分布以市场最优或交通最优为原则;多位于市中心、交通干线两侧或街角路口;大多呈点状或条状。 6、工业区:专业化程度较高,相互之间协作性强;不断向外缘移动;分布于交通便利地区(靠近公路、铁路、河流等) 7、影响城市内部空间结构的最主要的因素是经济因素,如地租的高低(主要取决于交通便捷程度及距市中心远近)、各类土地利用方式的付租能力等。

    8、图中A表示工业,B表示住宅,C表示商业,由市中心向外缘递变最快的是商业,①-③中适合发展住宅区的是②,适合发展工业区的是③,适合发展商业区的是①。 9、代表性的城市地域结构包括同心圆模式、扇形模式、多核心模式。

    10、城市规划的合理性必须兼顾生态、经济、社会效益。例如:要有便利的交通条件;协调好相互的位置关系,以减少污染;设置必要的防护带;必要的卫星城建设等等。

    §2 不同等级城市的服务功能 1、城市等级越高,其服务种类越多,服务级别越高,服务范围越大。城市服务范围通常不固定,没有明显界线。

    一般。

    6.地理必修2归纳

    高中地理必修二知识点归纳第一单元 人口的变化1,一个地区人口的自然增长,是由 和 共同决定2,回顾历史,世界人口数量变化的总趋势是不断增长的,最根本原因是 3,世界人口增长的最快速时期是 4,目前各大洲人口数量由多到少的顺序是 5,目前各大洲人口增长速度由快到慢的顺序是 6,发达国家人口自然增长率 ,发展中国家人口自然增长率 7,二战后发展中国家人口增长快速的主要原因是 8,20世纪70年代以后,人口增长缓慢的原因 9,发达国家人口增长缓慢,甚至出现负增长,这会带来什么问题 10,自然增长率= 11,人口增长模式的三类型(按发展顺序) 12,原始型的特点 出生率, 死亡率, 自然增长率;传统型的特点 出生率, 死亡率, 自然增长率;现代型的特点 出生率, 死亡率, 自然增长率.13,发达国家人口增长模式为 ;发展中国家人口增长模式 ;我国的人口增长模式 ;世界人口增长模式处于 阶段14,一个地区人口数量的变化,包括 和 15,人口迁移按照是否跨越国界可分为 和 16,19世纪以前,国际人口迁移的总特点是 ;二战后,国际人口迁移的特点: 17,二战后, 由人口迁出地变为人口迁入地; 由人口迁入地变为人口迁出地18,我国人口迁移,80年代中期以前的特点 ,方向 ;80年代中期以后的方向 ,原因 .19,新中国成立后,始终是人口迁出地的省份 20,人口迁移对迁出地的影响 ,人口迁移对迁出地的影响 21,影响人口迁移的主要因素 22,在影响人口迁移的诸因素中, 是主要因素23,我国古代出现三次人口南迁,主要原因与 有关24,环境对人口的容量是有限度的,这种限度可以用 表示,重要指标是 25,影响环境人口容量的主要因素 ,其中最主要的因素是 ,与环境人口容量成正比的是 ,与环境人口容量成反比的是 26,"木桶效应"揭示,决定一个地区环境人口容量的数量是最 的资源27,按照合理的生活方式,保障健康的生活水平,同时又不妨碍未来人口生活质量的前提下7a64e59b9ee7ad9431333238663534,一个国家或地区最适宜的人口数量,叫 第二章 城市与城市化1,城市形态的形成与 相关.平原地区城市形态是 ;兰州的城市形态是 ;重庆地处 和 交汇处,城市形态为 2,城市内部因 的不同,而形成不同的功能分区.各功能分区之间界线 3,城市中最广泛的功能分区是 .中高级住宅主要分布在城市的 ,在内城和工业区附近一般是 住宅区的分布地.4,商业区多位于 ,主要为 或 分布.5,中心商务区不但是 中心还是 中心6,工业区的布局原则 7,在城市中,不同功能区的分布和组合构成了城市内部的空间结构,叫 8,在城市内部空间结构的形成中, 是主要因素.9,在市场竞争的环境下,每块土地用于哪一种活动,主要取决于 .影响土地地租高低的因素主要有 .10,一般情况下,由市中心到郊区的功能区分布 11,城市等级通常是以 来划分的,可划分为 12,小城市提供的服务种类 ,级别 ,服务范围 ;大城市提供的服务种类 ,级别 ,服务范围 ;等级较高的城市数目 ,等级较低的城市数目 ;等级较高的城市相距 ,等级较低的城市相距 .就整个区域而言,不同地国际的城市的服务范围是 .13,城市化的标志 .14,一个国家或地区的城市化水平,可以用 来表示.它体现了 .15,城市化发展的推力有 等,拉力有 等.16,城市化进程可分 , , 三个阶段.出现郊区城市化的是 阶段,出现逆城市化的是 阶段.城市化速度最快的是 阶段,城市化水平低,发展较慢的是 阶段,城市化水平高,发展缓慢甚至停滞的是 阶段.17,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城市化的区别国家类型所处阶段起步时间目前速度发展水平城市人口比重发达国家发展中国家18,城市化带来的主要问题 19,人们在城市化中引入了生态的概念,提出建设和发展 的目标.一方面 ,另一方面 .第三单元 农业地域的形成与发展1, 农业区位的含义:一是 ;二是 2,农业区位选择就是 3,影响农业的区位因素: 4,农业地域的形成,是 , 的结果5,混合农业主要是 和 相结合的农业地域类型.6, 既是世界小麦主要供应国,还是世界最大的羊毛生产国和出口国.7,澳大利亚的混合农业的类型 ,主要分布在 8,分布在亚洲季风区的农业地域类型是 9,世界最大的稻米生产国是 10,亚洲发展季风水田农业的区位因素:地形 ;气候 ;人口 11,水稻种植业的生产特点: 12,商品谷物农业是一种 的农业地域类型,主要分布在 13,国外的商品谷物农业的经营方式是 ;我国东北和西北也有商品谷物农业,但经营方式是 14,商品谷物农业的作物以 为主15,世界上最大的商品谷物生产国是 ,主要分布在该国的 ,这里有世界上最发达的 农业生产.16,美国商品谷物农业生产的主要区位因素 17,美国农业的特点: 化, 化, 化18,商品谷物农业的基本特征: , 19,大牧场放牧业是一种 的农业地域类型,主要分布在 ,牧牛为主有 ,牧羊为主有 20,大牧场放牧业主要分布在 气候区21,大牧场放牧业具有 , 的特点22,阿根廷潘帕斯草原的大牧场放牧业的区位条件: , , 23,乳畜业是随着 发展而形成的面向 的 化, 化畜牧业地域类型,产品是 .24,乳畜业发达的地区主要分布在 25,乳畜业的饿分布地区,大多紧邻 ,世。

    7.高一地理必修二知识点总结

    高一地理必修二知识点总结第一章 人口一、人口增长1、影响人口增长的主要因素:生产力水平、医疗卫生条件和教育程度影响到人口的死亡率和出生率,进而影响到人口的增长模式。

    此外,政策、社会福利、自然灾害等也会影响到人口的增长。2、人口增长模式(人口再生产模式):原始型:高低高(水平较低的发展中国家)、现代型:三低(发达国家)、传统型:“高低高”向“三低”过渡(水平较高的发展中国家)。

    3、世界人口增长:非洲人口自然增长率最高,欧洲最低;亚洲净增人口数量最多。4、人口问题--人口增长过快:人口压力大--控制人口(中国实行计划生育)人口增长过慢:人口老龄化--鼓励生育、接受移民(中国靠发展生产力)二、人口迁移1、人口迁移的主要原因:经济(落后地区向发达地区)、政治(政治迫害、战争、国家有组织的人口迁移)、社会文化(宗教迫害、民族歧视)、生态环境、其他因素(家底和婚姻、投亲靠友、逃避歧视)。

    2、人口迁移的意义(效应)(1)利:①加强民族团结,促进民族融合 ②加强文化交流 ③减轻迁出地的人口压力 ④为迁入地提供廉价劳动力。(2)弊:①造成迁出地人才外流 ②给迁入地社会管理增加了难度三、人口分布与人口容量1、人口环境承载力:一定时期,某一地域能够维持抚养的最大人口数量。

    人口合理容量:所能持续供养的人口数量。人口合理容量要小于人口承载力。

    2、影响环境人口容量(环境承载力)的因素:资源状况、生产力水平、开放程度和消费水平。第二章 城市空间结构与城市化一、城市的空间结构1、城市功能分区--相同的城市用地类型发生集聚(1)商业区:位于城市中心、交通干线两侧-交通便利,通信发达,人流量大;付租能力强。

    ★中心商务区(CBD):建筑密集、高楼林立、交通便捷--面积有限,但需求量大(2)工业区:一般分布在城市边缘,交通便利,大多有河流或铁路、公路经过。(3)住宅区:是城市最广泛的土地利用方式。

    (4)文化区:一般要求环境优美,远离工业区和商业区。城市建设要注意保护文物古迹。

    2、城市地域功能分区形成的原因:历史因素、经济因素、社会因素、行政因素3、城市规模与地域结构、服务范围★小城市:地域结构的分化不明显,提供的服务种类少、级别低,服务范围小★大城市:地域结构的分化明显,提供的服务种类多、级别高,服务范围大。二、城市化1、城市化的标志:①城市人口增加、②城市人口在总人口中的比重上升、③城市用地规模扩大。

    其中最重要的指标是城市人口占总人口的百分比。2、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城市化特点:①大城市发展速度超过小城市;②大城市数目不断增多;③100万人口以上的特大城市发展快。

    --大城市化趋势3、发达国家的城市化① 特点:起步早,水平高,速度慢,出现逆城市化现象。② 逆城市化的原因:对环境质量的要求提高,以及乡村地区和小城镇基础设施逐步完善。”

    4、发展中国家城市化① 特点:起步晚,水平低,速度快,大城市化趋势明显。② 我国城市化落后于工业化。

    ③ 城市发展不合理:大城市迅速膨胀,中小城市发展缓慢,人口集聚于少数大城市。5、城市化的一般规律:城市化--郊区城市化--逆城市化--再城市化四、城市化对自然环境的影响1、城市化对自然环境的影响(1)对气候的影响: 热岛效应、雨岛效应 、城郊热力环流 、大气污染严重(2)对水文的影响:对地下水--下渗量减少、地下水漏斗区范围和深度增大。

    对河流水--坡面流水的流速加快,河流汇水时间缩短,更易形成洪峰。对水质--城市工业废水、生活污水造成城市水源的污染。

    (3)对生物的影响:草坪和人工林品种单一;破坏生物栖息地,生物的多样性减少。2、保护和改善城市环境--“生态城市”① 建立卫星城,开发新区,分散城市职能。

    ② 改善城市交通和居住环境。扩宽主干道,建环城公路,建高架公路、地铁、轻轨交通。

    ③ 保护和治理城市环境。大力加强绿化建设。

    第三章 人类生产活动与地域联系一、农业区位因素1、自然因素(气候、水源、地形、土壤):改造--温室农业、梯田、施肥、浇水。2、社会经济因素(市场、交通、地租、政策、劳动力)★市场决定着农业的类型和规模。

    ★交通条件(特别是保鲜和冷藏技术)的发展,使市场对农业区位的影响在地域上扩展。3、技术因素(育种、机械、化肥、农药)★培育良种(高产、耐旱、耐寒、耐储存等品种):有利于扩大种植面积。

    ★机械化:可以提高劳动生产率★施用化肥、农药等:可以提高单位面积产量。二、主要农业地域类型1、商品谷物农业(1)分布:主要分布在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阿根廷、俄罗斯等国。

    (2)主要品种:小麦、玉米(旱地作物,便于机械化生产)。(3)形成条件(区位优势):★自然条件:地势平坦,耕地广阔,地广人稀。

    ★社会经济条件:交通发达,技术水平高★技术条件:机械化程度高。(4)特征:生产规模大;机械化程度高;家庭农场为主2、水稻种植业:(1)分布:东亚、东南亚、南亚季风区(2)区位条件:①气候:季风气候,雨热同期,适合水稻生长②地形:河流下游平原或河。

    8.高一地理必修2总结

    第一章 人口的增长、迁移与合理容量第一节 人口增长的模式及地区分布1、世界人口增长特点 总趋势:持续增长特点:阶段性,工业革命以前:缓慢增长;工业革命以后:增长加速;二战后:快速增长 对人口增长起决定性作用的是生产力的发展2、近代人口增长模式及特点模式 特点 分布 举例 利弊 高低高模式 高出生率、低死亡率、高自然增长率 发展中国家、工业化初期人口再生产模式 埃塞俄比亚、坦桑尼亚、肯尼亚 人口增长快,劳动力充足人口年轻化,物质资料需求量大,资源短缺,环境、就业、住房压力大 三低模式 低出生率、低死亡率、低自然增长率 发达国家 英国、日本、德国(负增长)、新加坡、中国 克服了人口增长过多、过快的问题人口老龄化,劳动力短缺,国防兵力不足,养老费用增加,年轻人负担重 过渡模式 过渡 接近或已达到发达国家水平的发展中国家 土耳其、阿根廷 4、中国人口变化模式人口加速增长阶段(1949-1957年):原因,建国后,经济发展,社会稳定人口负增长(1957-1961年):三年自然灾害人口高速增长阶段(1961-1970年):经济水平高,补偿性生育人口减速增长阶段(1970-1980年):计划生育人口波动增长阶段(1980-1991年):人口滞后效应人口低速增长阶段(1992-至今):三低模式,我国自然增长率下降依赖于出生率的下降(计划生育)第二节 人口的迁移1、移动到一定距离之外(跨越行政区域界线),改变定居地的行为人口移动(空间上位置改变)包括:①人口流动:暂时离开常住地(例旅游、出差)②人口迁移2、分类:按照人口迁移的范围是否跨越国界分为:国内人口迁移和国际人口迁移按迁移方向分为:农村向城市迁移(发达国家历史上,发展中国家当前)和城市向农村迁移(发达国家新趋势);发达向不发达地区迁移:国际难民(包括环境难民)数量增加,持续时间长;发展中国家优秀人才移民3、特点国际: ①新大陆发现前:迁移集中在旧大陆,跨国迁移多,跨洲迁移少②新大陆发现后:跨洲迁移,从旧大陆亚洲、欧洲、非洲迁往新大陆南、北美洲、大洋洲③二战后,外籍工人(劳务输出)成为国际人口迁移的主要形式人口迁移流向,欧洲:迁出变为迁入;拉丁美洲:迁入变为迁出;北美洲、大洋洲:一直是迁入;亚洲、非洲:一直是迁出国内:迁移的最直接原因是:移民支边、战争和自然灾害清以前:由黄河流域迁往珠江、长江流域,原因是战争清——新中国:闯关东、走西口,原因是经济建国后、改革开放前:响应国家号召,开发新疆等,迁移少,原因是计划经济,严格户籍管理改革开放后:从落后地区迁往发达地区,人口流动频繁,规模加大4、原因:经济原因(主要因素):例如,三峡移民(开发性移民)政治因素:政治迫害(乌干达)、战争(巴以战争)、国家有组织移民(移民戍边)社会文化:宗教迫害(印巴分治)、民族歧视(印第安人)、文化传统(中国叶落归根)生态环境:生态环境差异、环境恶化(爱尔兰水灾移民)其他:家庭、婚姻:男女婚嫁、两地分居5、性别、年龄:男性比女性易迁移,年轻人比儿童、老人易迁移第三节 环境承载力与合理人口容量环境承载力 ①定义:养活的最大人口数(生存)②影响因素:资源(主要因素,由最短缺的资源决定,木桶效应)、经济等③特点:不确定性和相对确定性。

    世界100亿,中国 16亿合理人口容量,定义:养好的最大人口数(发展)影响因素:①自然环境:正相关(现实人口间接反映合理人口容量的大小)②地域开放程度:正相关(日本、荷兰、比利时利用别国资源)③本国自然资源:正相关④生活质量、消费水平:负相关⑤科技发展水平:当多开发的资源大于多需要的资源:正相关;当多开发的资源小于多需要的资源:负相关⑥贫富差距:负相关第二章 城市的空间结构与城市化第一节 城市的空间结构1、城市功能分区功能分区 组成 区位 特点 中心商务区 大商场、公司、大银行(例上海外滩和浦东陆家嘴) 一般位于市中心 ①建筑密集,高楼林立②交通便捷,通信发达③人口数量昼夜差别大④内部存在明显分区 商业区 商业街、百货商店、金融中心 ①市中心②CB外侧③街道两侧 ①交通便捷,多层大厦②人口密度、流量大③人口昼夜差异大④土地利用最集约 工业区 同类工厂 ①城市边缘②交通干线两侧 ①厂房巨大,烟囱高耸②交通便利,多有污染 住宅区 成片住宅楼和配套服务设施 ①企业单位职工住宅②市政统一规划住宅 ①环境不好②商品房,环境好 行政中心区 行政机构 ①单独区域②与其他功能区混杂 人口昼夜差异大 文化区 大专院校、科研单位、图书馆 距工业区远,交通便利,通信发达,自然环境好 郊区 卫星城、农业区、住宅 城市外围 为城市服务 ①占有空间最大的是住宅区 ②最主要的三种是商业区、住宅区和工业区③城市功能区没有明显界线,某一功能区内也有其他功能用地,只是以某一种功能为主④住宅区分类:高级住宅区:面积大,独立庭院,位于城市边缘,多与高坡、文化区相联系;低级住宅区:面积小,拥挤,与低地、工业区联系,拥挤在内城和工业区附近2、形成原因(1)历史因素,功能延续:东京江户。

    9.高中地理必修2的复习总结

    必修二基础回归第一章 人口的变化1.某个地区人口自然增长的数量受人口自然增长率和人口基数大小共同影响,自然增长率降低并不意味着人口自然增长的数量就减少。

    2.二战后,亚非拉许多发展中国家人口增长很快的原因?①由于政治上的独立,②民族经济的发展,③医疗卫生事业的进步→人口死亡率下降。3.发展中国家应采取的人口政策是:实行计划生育,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素质。

    4.目前日本等发达国家由于 社会保障制度健全,生育观念的转变等,出现的人口问题是 “高龄少子化” 现象,使社会和家庭负担加重,可能使未来经济发展一蹶不振。因此必须大力推广 鼓励生育 的政策并 适当接纳移民 。

    5.世界人口增长模式可以划分为 原始型、传统型和现代型 三种类型,其中:欧洲和北美: 现代型全 球:传统型转向现代型的过渡阶段(实质还是传统型)我 国:基本现代型6.一个地区人口数量的变化包括 人口自然增减 和 机械增减(人口迁移)。7.国际人口迁移 时间 特点 举例国际人口迁移 19世纪以前 ①集团性、大批的移民②旧大陆到新大陆 15~16世纪,欧洲人、非洲黑人迁移到以美洲和大洋洲。

    二战以后 ①从发展中国家流向发达国家;②定居移民减少,短期流动的人口增多 ①欧洲由人口迁出地区变为人口迁入地区;②拉丁美洲由人口迁入地区变为迁出地区,大量人口流向美国、加拿大和西欧。③20世纪70年代以来,西亚和北非石油输出国也从境外招募了大批外籍工人。

    8.我国的人口迁移时间 原因 特点 意义古代 深受统治者及其行政力量的束缚 ①人口移动规模小①调节人口空间分布和人才余缺;②加强民族融合和文化交流;③促进经济发展和缩小地区差异等 脆弱的农业经济频繁的战争自然灾害 ②背井离乡大批迁移新中国成立以来 新中国成立到20世纪80年代中期 计划经济体制和严格的户籍管理制度 有计划、有组织地进行 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来 国家改革开放政策 流量增大,频率加快 自发流动为主 由西部迁往东部沿海城市和工矿区。9.美国的人口迁移:20世纪60年代末到70年代初:东北部老工业区的人口大量迁往南部和西部有新资源、新兴工业的“阳光地带”。

    20世纪70年代以后:随着城市环境改善和老工业区经济的重建,还出现人口向老工业区和城市回流的现象。10.影响人口迁移的主要因素:①自然环境和社会经济环境的变化;②个人对生活或职业需求的变化。

     自然环境:气候、水、土壤、矿产等 社会经济环境:经济、交通、文化、家庭婚姻等 在影响人口迁移的诸因素中,经济因素往往起着重要作用; 任何一种因素都有可能成为促使人口迁移的决定性因素。13.人口迁移的影响 【对迁出地】 有利影响:减少迁出地人口密度、缓解人口对环境的压力不利影响:人才、劳动力的流失【对迁入地】 有利影响:人才的流入和提供廉价劳动力,有利于经济发展有利影响:人口密度增加,人口对环境的压力增加14. 环境人口容量的制约因素:①资源 (成正比) ②科技发展水平 (成正比) ③人口的生活和文化消费水平(成反比),而其中最主要的影响因素是资源状况。

    15.保持合理人口容量的措施?①国际社会倡导尽最大可能把人口控制在合理规模内②建立公平秩序保证大多数人拥有不断追求高水平生活质量的平等权利。16.如何看待农民工现象?【正面】 ①缓解大城市和沿海地区劳动力紧缺的矛盾,促进迁入地城市建设和经济发展。

    ②为输出地农民开辟了新的收入增长来源,缓解人口对环境的压力。【负面】 ①对城市环境造成压力,出现交通拥挤、住房紧张、社会秩序混乱等问题。

    ②农民工普遍面临收入低、住房无保障、子女入学难等问题。第二章 城市与城市化1.一般来说,平原地区的城市用地较为规整,形成集中发展的城市形态。

    山区相反。2.城市形态的类型:类型 团块状 条带状 组团状分布地区 平原地区 沿铁路或河流、谷地等被迫延伸 地形崎岖不平的丘陵山地举例 我国的成都、合肥,美国的华盛顿 兰州、洛阳、西宁、宜昌 重庆3.城市土地利用的集聚效应——同一种土地利用方式对用地空间和位置需求往往是相同的,这会导致同一种活动在城市空间上的集聚→功能区。

    4.三大功能区比较:5.城市地域结构模式:同心圆模式、扇形模式、多核心模式模式 同心圆模式 扇形模式 多核心模式形成 城市各功能区经过不断的侵入和迁移,呈同心圆状自核心向外扩展而成。 在小汽车这种交通工具的影响下,城市各功能区出现沿着交通线呈扇形或向外扩展的趋势 随着城市不断向外扩展,在远离市中心的郊区也出现了一些新的核心点。

    特点 ①城市的中枢部分是中心商务区。②第二环是过渡带,初期是住宅区,后由于商业、轻工业活动而环境恶化,最后成为新来移民居住区。

    ③第三环是工人住宅带,居民多从过渡带迁来,因为不希望离工作点太远而集聚在此。④中产阶层住宅带位于工人住宅带与通勤带之间,这里住房条件较好。

    ⑤第五环是通勤带,是上层和中上层人们的住宅区,它们是沿高速交通线发展起来的。 ①高房租住宅区沿方便的交通线向外发展,彼此相连形成一个扇面形。

    地势较高,环境较好。②随着城市的发展,中等租金的住宅区便。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