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范文 > 范文
  • 局外人评语

    1.局外人的点评鉴赏

    “大部分人总是表里不一,他们做的往往并非他们内心真正渴望的。

    他们都有一种群居意识,惧怕被疏离与被排斥,惧怕孤单无依靠。”但是莫尔索却有意无意地要跳出这个世界的既定模式,保持和芸芸大众的距离,完全遵照内心本性,做一个冷眼旁观、我行我素的局外人。

    这种局外人体现在几个方面: 首先是情感生活上的局外人,“今天,妈妈死了。也许是昨天,我搞不清”。

    这就是小说惊世骇俗的开篇。丧失亲人的打击无疑是沉痛而惨烈的,可是他却以极其平静的口吻轻描淡写地叙述,仿佛事不关己,连时间也记不准确,让人十分讶异。

    他自始至终都没有流过半点哀伤的泪水。在草草地给妈妈守灵下葬后,他还急不可耐地去海滩游泳,看喜剧片,寻求肉欲刺激。

    女友玛丽问他是否爱她,他却把这个人们视为神圣的问题当成毫无意义的废话,绝对不肯巧言令色来搪塞女友。邻居雷蒙殷切地表示想与他交个朋友,莫尔索却回答“做不做都可以”,一副无所谓的态度。

    其次是工作,工作是一个人实现自我价值、获取荣华富贵的重要途径。基督徒认为工作是上帝赐予的使命,即“calling”,必须要严肃认真地对待。

    可是,当老板提出要派莫尔索去巴黎设置的办事处工作时,身居偏远小城的莫尔索却拒绝了这个发展前景广阔的差使,回答说:“人们永远无法改变生活,什么样的生活都差不多”。这种不知好歹的答案让老板颇为扫兴。

    此前,莫尔索为置办母亲丧事而向老板告假时,明显觉察出老板脸色不好,他却无动于衷,认为“反正不是我的错”,而不像别人一看到上司脸拉长了便胆战心惊,惴惴不安。他的这一心态和契诃夫小说《小公务员之死》中因得罪上司而忧郁致死的小公务员形成强烈反差。

    “不关心”、“无所谓”的工作态度使他自觉跳出了以“鞠躬尽瘁”、谋取“升官发财”的滚滚红尘。 再次是死神,当他无意间错杀了那个阿拉伯人之后,无论是在身陷囹圄的漫长岁月里,还是在法庭上愤怒的审判声中,他保持了一贯的冷漠态度。

    人们的言辞无法引起他太大的关注,周围微末的事物却紧紧攫住了他的心。“我听见椅子往后挪的声音”,“我看到好些记者都在用报纸给自己扇风”,“尽管挂着遮帘,阳光仍从一些缝隙投射进来”……面对人们“义正辞严”的谴责,他继续说出内心真实的想法,完全没有为了保命而讨好大众的媚态。

    在得知不公正的死刑强加于身后,他顽固地认为“自己曾经是幸福的,现在依然是幸福的”,“我希望处决我的那天,有很多人来看热闹,他们都向我发出仇恨的叫喊声”。对死亡的恐惧是人的天性,但是莫尔索却等闲视之,不以为意,摆脱了死亡对他的困扰。

    还有彼岸世界的局外人,当人们被现实当中形形色色的苦难压迫得无路可走时,便会寄希望于飘缈的彼岸世界,渴盼能有一个永恒的上帝来拯救自己,指引道路,并祈求肉体毁灭后能灵魂升天,永享安乐。可莫尔索彻底否定这一绮丽幻想,不崇拜任何精神偶像。

    于是不论神甫怎样耐心劝导他皈依基督,虔心忏悔,他却不肯服从,并且坚信自己“对我所有的一切都有把握,比他(神甫)有把握得多”。 萨特评论道:“无所谓善恶,无所谓道德不道德,这种范畴对他不适用。

    作者为主角保留了‘荒谬’这个词,也就是说,主角属于极为特殊的类型”。 《局外人》以一种客观记录式的”零度风格”,粗线条地描述了主人公默尔索在荒缪的世界中经历的种种荒缪的事,以及自身的荒诞体验。

    从参加母亲的葬礼到偶然成了杀人犯,再到被判处死刑,默尔索似乎对一切都无动于衷,冷漠的理性的而又非理性的存在着,他像一个象征性的符号,代表了一种普遍的存在,又像是一个血红色的灯塔,具有高度的警示性。 小说中,威严的司法以某种荒谬的正襟危坐呈现,比如审讯几乎不集中于杀人案本身,而是想方设法将案犯妖魔化,把杀人者与母亲之死牵强附会。

    诉讼双方悄然获得某种置换,仿佛罪犯退出被告席而代之于法庭或检察官。小说结尾道“我还希望处决我的那一天有很多人来看,对我发出仇恨的喊叫声。”

    就是这种不动声色而又颇具内力的语调,活现了一个惊世骇俗、对一切漠然的“荒谬的人”。而从“这一个”中,人们看到更多的人,乃至一个阶层或整个社会的不可理喻。

    那些与杀人没有关联的事情,最后却把默尔索送上了断头台,这让默尔索看到了世界的荒诞性,而在那个荒诞的社会中,人是没有发言权也不被重视的。在庭审中,默尔索本想替自己辩白,但他的律师却告诉他:“别说话,这对您更有利。”

    由此,默尔索得出了这样的结论:“可以这么说,他们好像在处理这宗案子时把我撇在一边,一切都在没有我的干预下进行着。我的命运被决定,而根本不征求我的意见。”

    然而,局外人现象的产生无疑是由那个世界本身所孕育的,默尔索的存在有其深刻的外部原因。本书写于二次世界大战期间,这个时期,西方世界正处于战争的恐慌之中,人们对社会充满迷惘,精神没有归宿。

    默尔索们正是生活在这样一个环境中,他们孤独、痛苦、冷漠,但又不甘于被现实的世界如此凌迫,于是他们变成了世界的局外人,自我成了自我的陌生人。他们以冷漠来反抗生活,却最终未能逃。

    2.大家说一说对于局外人这本书的评价和感受

    小说始终弥漫着层层的迷雾和浪漫的忧伤。

    家破人亡、奋力讨生活的流浪儿韩雪理和狂放不羁且帅到无止境的两兄弟——江天空与江尹湛,竟然阴错阳差地纠缠在一起,从此开始了一段离奇、曲折的爱情三角架故事。 老实说,第一眼看到《局外人》这个书名进入排行榜并且大卖特卖的时候,我吓了一跳:什么时候我国读者对加缪狂热起来了?后来才知道作者不是法国老头儿,是个韩国小姑娘。

    可爱淘的大名在《狼的诱惑》于国内出版后红遍中国,这本《局外人》推出的时候,为了防止盗版,特别搞了个“无书名、无封面、无内容”的“三无”发布会。果然,正式出版后小说在各个排行榜一路攀升,相信从现在开始,过不多久只要一提到《局外人》,就会有人兴奋地问:“你在说可爱淘啊?”不知道加缪再生,该笑还是该哭呢? 局外人》开篇便发挥了悬疑小说的魅力,将迷雾洒遍了边边角角,让你不由得在后边努力寻找答案。

    可以说一边体验略带伤感的爱情,一边剥离层层的悬念,是可爱淘该本小说的最大特点,也是她以前作品所没有的。 可爱淘把20岁定为自己正式成年的年岁,也许因为这个原因《局外人》或多或少和她以往作品不同,也许是因为成年的缘故吧,以网络写作出名的她,正开始向传统写作靠近。

    3.如何写评价一个人

    对一个人的行为做出评价发生在每天的生活中。

    记者报道新闻的同时往往也在评价公众人物的得与失;知识分子常常就领导者的作为发表自己的观点;对同一个历史人物,历史学家往往做出不同的评价,有毁有誉。具体到我们每个人的日常生活中,当在地铁中遇到乞丐时,有些人可能同情他的境遇,认为是他的坏运气让他如此落魄;还有一些人则可能认为,可怜之人必有可恨之处,把他的遭遇归结为懒惰、不思进取。

    就这样,我们常常就在无意识的状态下,自觉地对周围的人的行为做出了价值判断。 各种评价尝尝充斥的在我们每个人身边,其中不乏分歧。

    我们看到,在公共领域,新闻媒体、公共知识分子对同一个人、同一件事的看法可能众说纷纭。而在日常生活中,对同一个人的评价和判断也很可能毁誉参半。

    古语有言:“盖棺定论。”说的是一个人离开人世之后,对他的评价也就基本定调了。

    可仔细想想,其实盖棺也未必定论,对历史人物的评价从来都是纷纭不一。晚清名臣曾国藩既有“刽子手”、“封建官僚”的头衔,又以修身养性、广纳人才礼贤下士广受赞誉。

    为什么对同一个人、同一件事的认知,会呈现如此复杂的局面呢?大概有以下三点原因吧。首先,人本身的性格就是复杂的,也许不同的评价关注的正是一个人的复杂人性的不同方面。

    其次,做出评价的人的立场是各不相同的,立场不同决定了视角不同。很难想象从利益相关者的立场出发做出的评价与局外人做出的评价一样。

    不同的利益相关者甚至别有用心者做出的评价更有可能千差万别,中共党史上的蒋介石与黄仁宇笔下的蒋介石自然是决然不同的。第三,我们常常忽视了他人做出某种行为的社会情境,每个人常常会犯基本归因错误,基本归因错误是社会心理学上的一个概念,是指当我们在解释他人的行为时,会把其行为更多的归结为其内在的特指和态度,而很少考虑环境的影响和限制。

    我们会犯这种错误,部分原因是当我们观察某个人的表现时,那个人就是我们注意的中心,而环境相对是不可见的。与之相反,当我们观察自己的行为时,我们的注意力通常是放在需要做出反应的情境上。

    那么,是否能对他人的行为做出合理的评价呢?严格来说,绝对客观的评价是不存在的,每个人在做评价的同时就是一个阐释的过程,无论怎样力求客观都不免掺杂个人的主观价值观念。然而,这种主观与客观的二元划分却也过于简单,在日常生活中,很多人能够做出相对客观准确的判断,这又是为什么呢?这源自于在我们的常识思考中,还是有一些方法能够做出的相对的客观准确的。

    大概可以分为以下几个原则: 第一,共同反应原则,即在这种情境下个体总是表现出这种行为吗?通俗的说,就是通过一个人的既往行为来推断他现在的行为是由于个人性格使然,还是由偶然因素所导致的。某个同学一向都很准时,突然有一天迟到了,人们一般会认为他肯定遇到了什么特殊情况。

    而如果一个人总是迟到,则人们就有可能认为他是一个不守时的人。 第二,区别性原则,在不同的情境下这个人是否表现出不同的行为?如果一个人与身边每个人的合作都会不欢而散,人们也许会认为这个人不知道如何与人相处。

    而如果这种情况只是偶尔发生,我们就可能认为是偶然因素导致的或者是两个人的个性不合的缘故。 第三,一致性原则,即考虑到其他人在这种情境下个体是否也会表现出这种行为。

    这一原则实际上是忽略了个体的特殊性而强调社会情境下的一般性。以某个学生在课堂上的睡觉的行为为例,如果班上所有的学生都在昏昏欲睡,那又怎能将这种行为归因为个人的品质呢?因此,在评价一个人的时候,不要急于去“贴标签”,因为人性是如此复杂、社会角色如此多样,社会情境中又充满了这么多的偶然因素。

    在面对自己的挫折时,多想想主观原因;在看到别人遇到失败时,或者别人的行为让你不愉快时,不妨多考虑这种行为背后的社会情境力量。能做到这一点,也许可以让我们更宽容,更理性,也让我们相处的更愉快一些。

    局外人评语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