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服的评语
1.如何评价汉服复兴
现在其实汉服算是复兴起来了,但是传统文化并没有。
我个人来讲,感觉汉服如今真的就成了一个圈子,圈子里有很多严格的人,看不得别人不懂,戾气很重,万全失去了最初的目标。刚刚因为一年半前的一个回答,被一个“很懂”的人怼了。
不说这一年半汉服的形制等等的改变,就是那种上来就怼的感觉,就凉了很多人的心。我周围三四年前就开始加入汉服复兴的人,如今所有人都是圈地自萌了,没有一个人承认自己属于汉服圈了。
而且,微博上说给汉服的树洞账号,评论越来越少,从我退坑前每条几百评,到如今寥寥十几,汉服确实算是复兴起来了,但是变成了另一个圈子,丧失了最初那群热爱的不仅仅是衣服,而是文化的人。
2.如何评价当下的汉服热
汉服,全称是“汉民族传统服饰”,又称汉衣冠、汉装、华服,是从黄帝即位到公元17世纪中叶(明末清初),在汉族的主要居住区,以“华夏-汉”文化为背景和主导思想,以华夏礼仪文化为中心,通过自然演化而形成的具有独特汉民族风貌性格,明显区别于其他民族的传统服装和配饰体系,是中国“衣冠上国”、“礼仪之邦”、“锦绣中华”、赛里斯国的体现,承载了汉族的染织绣等杰出工艺和美学,传承了30多项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以及受保护的中国工艺美术。
与汉人一词类似,汉服中的“汉”字的词义外延亦存在着由汉朝扩大为整个民族指称的过程。如《马王堆三号墓遣册》关于“汉服”最早的记载:“简四四‘美人四人,其二人楚服,二人汉服’”[1] 中的“汉服”是指汉朝的服饰礼仪制度,即《周礼》《仪礼》《礼记》里的冠服体系[2] ;而成书于唐朝的《蛮书》的记载:“初袭汉服,后稍参诸戎风俗,迄今但朝霞缠头,其余无异”中的“汉服”指的则是汉人的服饰礼仪制度[3] 。
汉服“始于黄帝,备于尧舜”[4] ,源自黄帝制冕服[5] 。定型于周朝,并通过汉朝依据四书五经形成完备的冠服体系,成为神道设教的一部分。
[6] 因此后来各个华夏朝代均宗周法汉以继承汉衣冠为国家大事[7] ,于是有了二十四史中的舆服志。“黄帝、尧、舜垂衣裳而治天下,益取自乾坤”[8] ,是说上衣下裳的形制是取天意而定,是神圣的[9-10] 。
汉服还通过华夏法系影响了整个汉文化圈,亚洲各国的部分民族如日本、朝鲜、越南、蒙古、不丹等等服饰均具有或借鉴汉服特征。
3.如何评价汉服复兴
现在其实汉服算是复兴起来了,但是传统文化并没有。
我个人来讲,感觉汉服如今真的就成了一个圈子,圈子里有很多严格的人,看不得别人不懂,戾气很重,万全失去了最初的目标。刚刚因为一年半前的一个回答,被一个“很懂”的人怼了。
不说这一年半汉服的形制等等的改变,就是那种上来就怼的感觉,就凉了很多人的心。我周围三四年前就开始加入汉服复兴的人,如今所有人都是圈地自萌了,没有一个人承认自己属于汉服圈了。
而且,微博上说给汉服的树洞账号,评论越来越少,从我退坑前每条几百评,到如今寥寥十几,汉服确实算是复兴起来了,但是变成了另一个圈子,丧失了最初那群热爱的不仅仅是衣服,而是文化的人。
4.对于汉服什么看法
首先汉服复兴运动很多人认为是要由表及里,所以重视汉服穿着。
然而事实并不尽人意。汉服党内在实际上分了很多派别吧。
有考据党,对出土文物深入研究,版型要求高,对细节重视的;秀衣党,只是觉得好看的的;复兴党,专门考究礼仪礼节等等的;还有现在因为各种杂七杂八的商家而有的仙女党,喜欢雪纺等翩翩欲仙既视感的衣服的;朙制党,已经不归属于汉服党,专门喜好明代前后文物较多的衣服的形制的人,理智接受对衣服各朝代的看法。等等。
就像所谓的齐胸襦裙。历史上并不能考证,没有出图文物。
只有壁画和陶俑。事实上,唐代的高腰襦裙和现在汉服的齐胸存在着很大的差异。
说白了,齐胸襦裙就是现在人的脑洞。有人说不一定要完全仿古,那么这个由表及里的意义又何在呢?说难听点,现在所谓的汉服圈实在是有点鱼龙混杂。
商家为了获利,对版型不甚重视做工也层次不一。而同袍也很难认真的静心去好好了解文化。
汉族衣冠的文化深厚,并不仅仅仅是非要交领右衽。
各朝代之间外族的融合文化交流的碰撞,都是十分复杂的。现代汉服体系并没有一个系统的规划,所以,只能说,复兴之路还有很长的一段路。
我个人比较偏朙制,如果推荐商家的话,还是明华堂会比较好一些。但是明华堂的形制问题也很大。
只能说做工服务是良心吧。
5.古人、近人及今人对汉代服体的评价
“汉服”一词准确的来说,是胡人对中原人服饰的一个统称,就像美国人见中国人会称呼我们为“中国人”,但是我们中国人见面了,自然不会说“中国人”,而是说“广西人”或“四川人”。
“汉服”当下的解释已经不仅仅是指汉朝的服饰,而是升华为汉民族的服饰。但是我本人现在少用“汉服”一词了,转而用“华裳”或“衣冠”来代替“汉服”。因为“华裳”、“衣冠”这样的词更优美。
其实一个完整的民族文化体系,服饰是少不了的。没有哪个人能真正做到“洋装穿在身,我心依旧是中国心”。但是单单穿一件衣服又是无法复原我们完整的文化的,而是齐头并进,相互发展,才能恢复我们的文化。
汉服运动我是支持的,汉服不是文化的全部,但却是文化不可缺少的部分。就像吃饭不代表人的一生,但是人的一生却无法脱离吃饭。我们希望,通过复兴汉服,来唤起华夏文化的重生,而不是穿一件衣服招摇过市就完了,那样始终是达不到目的。
而且更重要的是个人自身的文化修养,文化修养到了,汉服自在心中。所以我常对汉服同袍说,汉服不用天天穿,但是文化修养却要天天去培养。我这人虽然喜欢汉服,但尚未到迷恋程度。所以一般只有逢年过节才穿,这样才体现汉服的重要性与尊贵性。
6.如何评价旗袍是汉服吧
旗袍是女性服饰之一,源于满族女性传统服装,在20世纪上半叶由民国汉族女性改进,由中华民国政府于1929年确定为国家礼服之一,不属于汉服(即华夏衣冠)体系。
民国以后,上海、北平等地的汉族女性在其基础上予以改良。旗袍因其代表新时代知识女性的形象而受到欢迎,由上海开始流行至全中国,成为当时中国都市妇女的主要服装。
旗装:是满族的传统服饰,并作为所有旗人(男女老幼)统一的一种袍式服装,所以叫旗装,满语称“衣介”。“旗装”又叫“旗服”,分为单、夹、皮、棉四种。女子穿长及脚面的旗装,或外罩坎肩。脚着长筒白丝袜,穿花盆底绣花鞋,裤腿扎青、红、粉红等各色腿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