仪仗兵评语

1.中国仪仗兵的剧集评价
《中国仪仗兵》将镜头对准了拥有“军旅标兵”称号的中国人民解放军三军仪仗大队许多台前幕后的故事。这支特殊的队伍,履行着特殊的任务,其主要的工作就是以整齐划一的步伐、庄严雄壮的仪表展示当代中国军人的精神风貌。编导很准确地抓住了这支特殊部队的独特性:挑战极限,重塑自我,代表三军,体现国格。应当说,这部作品基本实现了预期的目的。在没有敌人的战场,作品选择了战友之间的较劲作为编织矛盾冲突的基本依据,他们之间的较量虽然没有刀光剑影,没有你死我活,但充分体现了和平时期军人存在的一种价值:为了个人、集体、祖国的荣誉。从观众的反映中可以得出这样的信息:这部戏好看,好看的看点不在于人物之间的矛盾纠葛,而是剧作营造的一种气氛。仪仗兵的故事有揭秘性,而且很有气势,各种大阅兵的场面令人震撼,这部电视剧让人们有机会认识了行走在大阅兵队伍中的一个个可爱的军人。——全军电视剧金星奖点评
2.中国三军仪仗队 国外人 怎么 评价
俄罗斯媒体评价说:中国人已经超越了所有的仪仗队,他们出色的一致性,分毫不差步调一致。
在现场的一位俄国军人则从专业角度点评了中俄两国军人正步的不同。
俄罗斯正步,是对前沙俄军队传统正步稍作修改后形成的。俄国军人正步走时,上体躯干保持正直,向前摆臂时肘部弯曲,向后摆臂时,手腕前侧距裤缝线约 30~35厘米,脚向前方踢出时,腿要绷直,脚尖上跷,腿与地面平行,两腿夹角90~100度,通过检阅台向右看时,头要上扬30度,以体现自豪感。
为此在军界,也有人讲这种正步的走法为“鹅步”。中国正步则汲取了德式、苏联正步的经验并加以改动,使它更适合于中国人体型,同时更显威严。
墨西哥网友“Apple”:所有的队伍中,给我留下印象最深的是中国。简直太难以置信了,所有的人都站得笔直,行进的方式与其他的队伍不同,脚砸在地上很有力量,所有的动作都简洁且整齐划一,真是太令人难以置信了。
3.部队班长评价新兵评语
新兵班长肯定是军事素质过硬、政治觉悟高、胆大心细等等!
但是要当好班长还需要做到以下几点:
1、生活上当兄长;
2、工作上当领导;
3、训练中当老师;
4、标准上当标杆;
5、兴趣爱好中当知音;
6、成长路上当引路人。
班长俗称军中之母,司政后系于一身,军政文无所不包,官不大,责任却不小。特别是新兵连的新训班长,更是军营里美术师,在新兵这张白纸上勾勒出煊美的篇幅。
班长是士兵里的骨干,士兵都得听班长的,但班长不是军官,是军事组织最基层的单位负责人。
民兵或部队中依照规定职权直接领导管理和组织指挥一个班所属士兵进行战斗、训练、执勤和工作的士官(志愿兵)或义务兵,是现代军队中最基层组织“班”的负责人。班长不属于军官,由士官或优秀的义务兵担任,在单纯实行义务兵役制的部队里,由优秀的义务兵担任;
在以义务兵役制为主体、义务兵役制与志愿兵役制相结合的部队中,除完全由志愿兵组成的班必须由志愿兵担任班长以外,大部分的班长由优秀的义务兵担任。
4.描写三军仪仗队的语句
远去的飞鸟,永恒的牵挂是故林;漂泊的船儿,始终的惦记是港湾;奔波的旅人,无论是匆匆夜归还是离家远去,心中千丝万缕、时时惦念的地方,还是家
家不仅仅是一幢房子,它是漂泊者的避风港,是心灵的驿站,简而言之,它也是一种真正属于自己的生活方式,我的亲人,我的家。
归心似箭,相信每个人都应该有过这样的体会,其实归心何止似箭,恨不得自己变成一束光,千里之遥转瞬即至,越要到家的时候,这种感觉越强烈,直到踏进家门才会慢慢褪去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正因为有了“人家”,上面的一系列景物才有了生命的气息。家是心之所至,心在哪,哪便是家。有了家才有了一切。家是生活之源泉,一切的一切都有一个共同的基础,那便是家。
离家、想家、回家,人们经常重复着这件事。但却没有一个人觉得枯燥。不管我们离家多远,对家的那份牵挂都会把我们带回去。
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悠扬的萨克斯再度想起时,我不禁自问:“何时回家?”
在我看来,“家”是一种与生俱来的情结,在平常时无从察觉,到陌生处全涌上心头。家,故乡,是一个人一辈子无法消去的烙印。长大了,总要离家这时的家的感觉再不是妈妈不胜其烦的唠叨,而升华成一种记忆,一种气味,在他乡不如意时蒙上眼帘的一层雾。
5.看《中国仪仗兵》有感的作文怎么写
《中国仪仗兵》是一部以记录仪仗兵之间故事为题材的电视剧。
共有八集。看完这八集后,我百感交集,内心受到了极大震撼。
路岩和范长城起初都是仪仗队的队员,刚开始互相看对方都十分不顺眼,可当路岩因训练受伤时,身为班长的范长城悄悄的在路岩的盆里放了药,还没有告诉路岩,我本以为他们之间会大打出手,或者是给对方使绊,但结果却恰恰相反,他们在训练场上比拼较劲,在私底下互相帮助。若有一方被赞扬另一方则为他由衷的感到高兴,这种互相帮助的精神是现代人少有的。
人人都渴望得到益处,而并不考虑双赢的可能。而路岩与范长城团结协作,从侧面体现出了他们善良上进的本质,他们的品质是可贵的,我们所需要学习的。
本剧多次出现了主人公们思念亲人的片段。俗话说,血浓于水,谁都有家人,谁都希望能够尽自己的一片孝心去多陪陪父母,但他们的职业有时却限制他们这么做。
成天时在仪仗队待了几十年,有十四年没有回过家,他七岁的女儿甚至都没有见过自己爸爸一眼。他没有选择回家,因为他明白仪仗大队需要他。
他当然想念妻子女儿,可他为了军人的荣誉祖国的繁荣而不得不选择暂时放弃家人,他要承受多大的痛苦,可我明白他的付出与奉献是伟大的,也是值得的,因为成大队长正引领着仪仗队往更优秀的方向前进。《中国仪仗兵》让我明白了爱情究竟是怎样的。
爱是包容。成天时的妻子,虽然时常抱怨丈夫不在身边,一心只顾着仪仗队,但依然从行动上表现出了他对丈夫事业的支持,她知道成天时爱吃核桃,一丰收便给他寄去,她知道丈夫踢正步时踢伤到脚,便亲手织鞋垫,只是希望他能穿的舒服。
这种“润物细无声”的爱是无私奉献,更是伟大的。爱也是理解。
路岩得知深爱着的女孩江小涞患有绝症,他没有选择逃避,而是选择与江小涞一同面对病魔,尽管明知江小涞的病痊愈可能极低,但他还是坚持自己的一片真心,一片爱意毫无保留的给江小涞。而江小涞得知路岩有可能将因为自己放弃参加国庆大阅兵时,她没有因为自己的一私己欲而选择沉默,她坚定的让路岩参加。
此时此刻脆弱的她多希望路岩能在身旁陪伴。正因为他们互相理解,他们的感情才如此浑厚。
林大队长,因为脉管炎被迫只能坐在轮椅上,后来到了仪仗大队,与士兵们告别说:“我献身仪仗事业二十多年,可我今后将无法站立。我曾靠这双腿风光了二十多年,如今是要付出代价的,可我不后悔,因为我爱这个事业,不能站着给大家敬礼了,对不起。”
说完他便流下了眼泪。在我看来林大队长是一个严肃的人。
在剧中甚至很少看到他笑的片段,可如今他却在几百人的面前落泪。俗话说,男儿有泪不轻弹。
他的心里究竟有多少悲伤。到了与战士分别的时刻,眼泪在流淌,声音也在颤抖。
我能感受到他的不舍与痛苦。而这句话又说出了多少军人的心声,因为爱这个事业他们面对痛苦只能选择忍受。
仪仗队对他们而言,不仅仅是一种事业,更是一种信仰,这种信仰不包括金钱,它是纯洁的。正如林大队长所说,“我们仪仗队的人,心是红的,手是干净的。”
《中国仪仗兵》距现在已有几十年了,可它依然被无数人观看着,因为里面生动形象再现了军人的生活,也教会了我们团结,正义,善良。可 馨2017年9月11日 今天下午中级班集体看了《中国仪仗兵》第八集,也就是最后一集,这样一来,全集我们都看完了,从一到八集。
最后一集江小涞的病情恶化了,严重到连床都不能下,只能住在她父亲家,每天依靠氧气瓶维持生命。医生告诉她所剩时日不多了,然而就在这紧急关头,路岩还需参加1999年的阅兵仪式,成队长让她回家看望江小涞,但是之后他却仍然回到训练场,忍痛训练新来的的一批女兵,江小涞安详的离开了人世。
之后范长城患上了急性胸膜炎,未能参加阅兵仪式,他感到非常遗憾。成大队长说仪仗兵们有一种通病,就是有病在身却不说,多么热爱自己的仪仗事业啊!不管身体出现了任何特殊情况,却坚持不动摇自己的初衷,坚守在训练场上,刻苦训练,坚持不懈。
在阅兵仪式正式开始后,范长城在医院里并没有按捺的住,而是着一身军装,当歌声响起时,对着屏幕敬礼,两眼专注看电视中的一幕幕,可见他是多么热爱自己的仪仗事业!路岩和范长城一起风雨同窗15年了,两人暗地里一直暗暗较劲的那种精神时刻感染着我,争强好胜是个中性词,但力求上进却怎么也少不了争强好胜这个词,两者紧密相联。但平时生活中路岩与范长城两人如亲兄弟一般,情同手足,互帮互助。
集体就是集体,我们应该团结一致,互相帮助。成天时大队长在影片中一直是一个有领袖风范的人,以大局为重,但在处理江小涞和路岩情感方面的事时,却十分有人情味。
当然,核心还是仪仗兵们那种不畏艰难险阻,风雨无阻,勇往直前的品质,值得我们学习!不管风吹日晒还是任何特殊情况,仪仗兵永远不会主动要求出列,而是坚持毅力的保持常态,孜孜不倦,因为他们心中都住着仪仗事业,既入伍,他们便多了一种身份——军人。更确切地说,是君子,所以,他们身上的君子品质也是值得我们细细品味,学习的!这部影片看了两遍,感受也十分深,希望可以吸取。
6.外国人是怎么评价中国仪仗队的
2010年9月16日,在墨西哥首都墨西哥城,中国人民解放军仪仗方队参加墨西哥独立200周年庆典阅兵。
墨西哥政府网网友“Pedrol”:很高兴能看到来自中国的仪仗队,这次的阅兵非常好,而且来了很多外国的仪仗队,每支队列都有自己的特色,但我最喜欢的是中国的方阵,因为是最好的。 墨西哥网友“Apple”:所有的队伍中,给我留下印象最深的是中国。
简直太难以置信了,所有的人都站得笔直,行进的方式与其他的队伍不同,脚砸在地上很有力量,所有的动作都简洁且整齐划一,真是太令人难以置信了。网友“我爱兵哥哥”:三军仪仗队这次墨西哥亮相,再写辉煌。
美国总统称之为是他见过最出色的一个,英国女皇对他们的评价是举世无双! 2015年,5月9日下午三点,俄罗斯举行了纪念卫国战争胜利70周年阅兵式。中国三军仪仗队威武亮相接受检阅。
中国军人平均身高在1。88米以上,个个帅气逼人、雄姿英发。
他们身穿最新的14式礼宾服,手持95式突击步枪,伴着前苏联经典歌曲《喀秋莎》的旋律走过莫斯科红场,引来红场周边观看阅兵群众的欢呼。 “以往都认为亚洲人身材没有欧洲人好,现在完全颠覆了。”
在现场的一位俄罗斯姑娘说,中国军人帅极了,她的不少女性朋友都在网上表达了对中国军人的爱慕之情。俄罗斯媒体则评价说:中国人已经超越了所有的仪仗队,他们出色的一致性,分毫不差步调一致。
7.仪仗兵今年退伍
2015年我国现役部队首次实行两次士兵退役制度,即9月份完成2013年夏秋季入伍的义务兵选取和退役工作,12月份完成2012年冬季以前入伍的士官选取和退役工作。相对于往年,初级士官选取、义务兵退役时间提前,其他基本不变。
优化新老兵补选退改革,有利于让一线部队始终处于齐装满员状态。保证老兵退役后,新兵经过3个月集训,初步形成战斗力。此外,在接领新兵地域分配上,充分考虑相对分散、避免集中原则,更加优化兵员地域分布。在领兵原则上,重点加大对档案的审查力度,对新兵入伍动机、社会表现等方面严格的复审,确保政治合格、身体过硬、心理健康。
8.仪仗兵怎么征
仪仗兵的选拔,过去建队初期,是从全军训练好的新兵中挑选。60年代开始,是从全国各地征选。选拔的条件非常苛刻,身高要求一米八零以上,体重八十公斤左右,还要求五官端正,目光有神等等。选拔的条件甚至超过飞行员,潜水员。现在的仪仗队选拔的身高要求在1米85到1米90之间。
现在的中国仪仗队选拔的条件是身高要求在1米85到1米95之间,在体型、相貌、气质、文化基础、职业感觉、展示能力等方面具有一定条件。
入选仪仗女兵,除了要满足普通女兵的征兵要求外,还有更加严格的标准。例如,身高要在1米73以上,相貌要端正,等等。除了身高、相貌之外,学历和专长也是入选标准之一。此外,由于需要挂枪接受检阅,仪仗女兵不光要形象气质佳,还要在力量上、耐力上经得住考验。女兵初检阶段的体能测试项目仰卧起坐、立定跳远等体能测试必不可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