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兴趣小组工作总结
1.小学部可以开展哪些兴趣小组活动
1、体育小组: 可以锻炼学生的身体素质,加强体能训练,也能使学生从体育项目的比赛中、体会竞争的乐趣。
可以按体育的具体项目,进行分类组织,比如足球、篮球、乒乓球、跳绳、田径、跳远、跳高等。 2、美术小组: 可以培养学生用美术,来反映自然和社会生活,美术属于艺术门类之一。
用一定的物质材料,如颜料、纸张、画布、泥土、石头、木料、金属、木头等,塑造可视的平面、或立体的视觉形象。 3、舞蹈小组: 可以锻炼学生的形体,同时也陶冶情操,身心愉悦的一个项目,舞蹈是一种表演艺术,它使用身体来完成各种优雅、或高难度的动作,一般都会有音乐伴奏。
4、围棋小组: 可以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在博弈的过程中,提升孩子的思考与心态培养。围棋,是一种策略性两人棋类游戏,流行于东亚国家(中、日、韩、朝),属琴棋书画四艺之一。
它起源于中国,蕴含着中华文化的丰富内涵,它是中国文化与文明的体现。 5、阅读小组: 可以拓展学生的思维界限,领略更多的知识面。
阅读,是运用语言文字来获取信息,认识世界,发展思维,并获得审美体验的活动。阅读是一种理解,领悟,吸收,鉴赏,评价和探究文章的思维过程。
6、英语小组: 可以帮助学生创造丰富的语言环境,提升学生的语言能力。英语已经是全球的通用语言,小学已经开设了课程。
英语也是与电脑联系最密切的语言,大多数编程语言都与英语有联系,而且随着网络的使用,英文的使用更普及。英语还是联合国的工作语言之一。
2.数学兴趣小组活动总结
初一数学兴趣小组工作总结通过这次的兴趣小组的学习,同学们的学习兴趣空前高涨,许多同学要求能有机会再进行学习,而且在这些兴趣者的指引下有不少学生在学习中参加了小组学习。
通过本学期的组织我们很快认识到办兴趣小组的必要性,下面就近段所得作一次总结: 一、培养了学生的对数学的极大兴趣: 有参加兴趣小组的同学都有这么一个感受:就是以前做数学或许只是应付老师的作业,有时甚至是为了向爸爸妈妈“交差”。但通过学习他们意识到他们不再是被动的而是变成主动的学习,他们的学习能够自觉完成了而且还能头头是道地向同学介绍他所学习到的知识。
在他们的指引下更多的学生参加了兴趣小组。 二、培养学生的知识面: 在这次的兴趣小组中不但输入了数学的知识而且更多的是讲述一些数学的相关知识,很多同学在数学知识的学习过程中丰富了语文的功底,使他们的知识面得到很大的拓展。
三、增加了实践的机会: 由于兴趣小组不仅有室内的理论学习而且还参与了实践,所以给很多同学以动手的机会,使他们认识到数学并不是仅仅用在“无聊”的计算上,而更大的就是“从实践中来,服务于实践”,使他们意识到学习数学的用处。当然也更增加他们的学习兴趣。
四、丰富了学生的第二课堂: 从素质的角度丰富了学生的课余生活,他们的生活不在仅限于课堂上,让他们意识到学习的乐趣,更有兴趣学习了。 当然,我们的工作还存在不足,我们期待着我们的工作能够得到更快的完善,得到更好的发展。
我们将本着为学生工作的思想更加努力地工作,使我们的学生的素质更好地得到提高。
3.如何让学生在小组活动中用心去合作
如何让学生进行有效的小组合作学习,提高合作学习的效率,这一问题应该引起我们的深思。
经过近几年的教学实践探索,我总结出以下几点:一、树立合作意识,促进小组和谐发展。首先必须建立一套完整的教育管理体系:一是始终坚持把思想品德教育、理想、信念教育和情感教育贯穿于学生的学习和生活中。
二是让学生对自己进行自我教育。自我教育是发自内心世界的一种内源性教育,它能够有效地调动学生的内驱力,促进学生的进步和成长。
三是建设优秀的班级文化、课堂文化、学科文化,培养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激励学生积极向上、拼搏进取。为了更好地激励小组成员之间的合作、组与组之间的竞争,我采用了以下几种评价办法:一是每节课结束前一分钟,小组成员互相评价本节课的表现;二是班长、学习委员、生活委员、卫生委员分别对小组进行多视角的综合量化,实行日评价、周评价、月评价和学期评价。
三是每次大型考试后,学习委员算出各组的平均分,教师给较好的小组发小奖品。通过采用合作评价,激发了每个同学的价值感、荣誉感,促进了学生的主动发展和良好习惯的养成。
二、创设合作情境,让学生乐于合作。现在很多学生在小组合作学习时被动参与,我们经常看到在小组合作学习中,基础好的学生能积极参与,很好地开展活动,但也有相当一部分学生不能很好地与别人交流,胆怯、羞涩,或以旁观者的身份自居,使合作学习流于形式,达不到应有的效果。
特别是初一年级学生,刚刚入学不久,合作的意识不够强烈。所以,要提高合作学习的效率,首先要保证学生有良好的合作意识,使学生主动参与,让每个学生都能积极投入到活动中去。
我们可以在课堂教学中选择教材中重要的内容,创造性地把教材变“活”,创设能激发学生合作内在动机的情景或交流的意境,使学生感到合作的必要性,自发地萌生合作意识,让学生敢于大胆尝试。三、教给学生合作方法,促进小组合作学习。
当学生体会到合作的必要性后,可能会在需要合作的情景中自发地表现出合作行为,可是往往却不知如何去合作。这就需要教师在平时的教学中教给学生合作的方法,培养学生良好的合作习惯,指导学生逐步学会怎样进行合作。
教学中,我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了尝试,发现效果不错。1.学会分工与协作。
教学中,开展合作学习的先决条件是合理地划分学习小组,加强对小组合作学习的指导,经常做细致的思想工作、心理辅导工作,使小组成员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使学习小组内形成与学习任务相适应的、个体之间能够有效交流的差异结构。首先,教师要进行科学分组,以4-6人为一组,将同一班级的学生按成绩、能力、性格诸方面的差异组建成若干个优化的合作学习小组,并让学生推选成绩较好、乐于助人、具有一定的合作意识、口头表达能力和组织能力较强的学生担任小组长。
接着,让小组长组织小组成员给自己的小组起名字,激发学生对小组合作学习的兴趣,并宣布小组成员需共同遵守的小组合作学习常规:(1)合作前要认真独立地思考,不人云亦云。(2)勇于承担任务,既要积极完成自己的任务,又要相互支持,密切配合,发挥团队精神,有效地完成小组学习任务。
(3)遵守课堂纪律,不喧哗,不干扰他人,不讲题外话。(4)在指导合作时,还要注意观察,尽可能给每一个学生参与合作的机会。
特别是对那些在班级或小组中较少发言和胆小内向的同学,应当多加鼓励和支持,使他们有信心参加到合作活动中来,积极参与,大胆表达自己的意见,能用自己的语言规范地、流利地发表见解。(5)尊重他人,认真倾听。
别人发言的时候不插话,有不同意见,等他人说完再说。(6)小组成员的课前预习和课后复习巩固,小组长要负总责,小组成员相互检查,相互监督。
所以,教师要充分发挥小组长的作用,加强对小组长的培养,充分调动他们的积极性,使他们真正成为教师教学的小助手。同时,促进他们组织、协调、交往等能力的发展,定期评出“优秀小组长”,并让优秀小组长在全班做经验介绍。
实行“小组长”轮换制,每位组员都有当组长的机会,使其都有责任感。2.学会交流和倾听。
交流与倾听的能力如何,关系到合作学习是否能顺利地进行。交流要在独立思考的前提下进行,交流包括表达自己的观点及观点不一致时学生之间进行质疑、讨论。
学生交流前,教师应教育学生在交流的时候,要求陈述有条理,层次清晰,声音适当,充满自信;并要求学生学会文明的交流,告诉学生在小组集体讨论时,要注意减轻说话的音量,尽量不妨碍到其他小组,防止互相干扰,还课堂一个安静的环境。3.学会总结与汇报。
当小组合作交流即将结束时,小组长应组织小组成员对记录员的记录进行小组反思,保留大部分组员同意的意见和小组还存在争议的意见,整理好交流成果,并由小组长安排好汇报方式,及时准确地向全班汇报。小组合作学习的汇报与众不同,代表的是小组这个集体,所以上来汇报时可以是一个人,也可以是几个人。
4.学会欣赏与激励。每一个人从内心深处都希望自己是成功者,而发展学生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也是。
4.如何有效开展小学生的小组活动论文
新课程改革强调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
而小组合作学习作为本次课程改革倡导的学习方式之一,受到了各级教研人员、学校领导及广大教师的青睐。但是,真正要将小组合作学习行之有效地开展,绝非易事。
很多老师在实施时总感觉“心有余而力不足”,不少教师对合作学习的运用还存在赶时髦的现象,教学过程中总出现这样、那样的问题。我们不妨来看看下面的几个案例:案例一:一位老师上课时提出一些问题,让学生小组讨论,学生便七嘴八舌地讨论开了,结果学生的讨论的话题越来越远了,老师发现后立即下令讨论完毕……分析:讨论的话题过于简单,或者过于深奥、又缺乏适当的引导,学生对讨论的话题不感兴趣,自主讨论变为自由讨论,合作过程如同一盘散沙,降低了合作的效果。
案例二:一位老师上课时提出一些问题,让学生小组讨论,学生刚开始讨论,老师就开始问讨论好了没有,结果学生异口同声地说:“好了”……分析:教师急于完成教学进度,未给学生合作、探讨的时间,合作还未深入,就草草收兵,加之学生的虚荣心理,从表面看合作成功,其实质根本没有给学生合作的体验与过程。……综观上述问题,究其根源,我认为症结应在于我们教师对小组合作学习的精神实质把握欠佳,对其意义的理解表面化、形式化。
因此,在积极提倡小组合作学习之时,我们还应该对小组合作学习的精神实质有一个正确的理解。有了对小组合作学习意义的理解,结合近两年来的实践与思考,要想切实有效地开展小组合作学习,我认为应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一、做好必要的前提准备1、备好课小组合作学习的开展对教师的备课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教师不能认为让教材再现就是完成了教学任务,必须经过再加工,使其“新鲜出炉”,更大程度上把知识的教学伴随在培养态度和能力的过程中。做到两个“吃透”,吃透教材、吃透学生,根据学生水平,恰到好处地设计。
2、分好组分组时,要考虑学生的学习水平、学习能力、学习兴趣及性格等多方面的因素,根据学生情况,本着优势互补的原则进行合理的搭配。例如有的学生可能考试成绩不行,但人缘好、组织能力强;有的学生是公认的顽皮学生,但他网络技术过硬、收集信息能力很强等等。
通过分组,发挥每一个学生的长处与优势。一般分为六个组,每小组6——8人为宜。
每月根据实施情况改变一次编组,轮换组长,请每个小组给自己取个响亮的名字,如“火箭队”、“先锋队”等,增强组员的主人翁意识和小组的凝聚力。3、分好工在分组的基础上还应给各小组成员进行明确分工。
如“主持人”要掌握小组学习的进程,安排合作顺序;“记录员”要记录小组学习的过程和结果;“检查员”要检查小组成员的学习情况,确认每位成员是否都完成了学习任务;发言代表的职责是将本组合作学习的情况进行归纳总结后在全班进行交流汇报等等。要求小组成员既要积极承担个人责任,又要相互支持、配合,发挥团队精神,既要有效地完成小组学习任务,又要使每个成员都能从不同的位置上得到体验、锻炼和提高。
4、教给学生合作技能作为老师,我们还应该教给学生一些基本的合作技能。比如:在小组合作分工学习时,要教给学生分工的方法,根据不同成员的能力,让他们承担不同难度的任务,保证任务的顺利完成。
有了这个前提准备,在合作学习时,学生就有了明确的方向,就能各尽其责、有的放矢,即使差生也有了明确的任务,合作过程不再出现“随大溜”和“搭便车”等自暴自弃式的消极“怠工”现象。每次合作对于他们来说都是充实而有效的。
二、精心组织教学过程教师在合作学习的整个过程,要成为学生“学习的导师”、“合作的伙伴”、“交往的对象”。从以前的“大包大揽”到把舞台留给学生,并不意味着教师无所事事,相反,教师要担负更大的管理和调控职责。
1、留给学生思考的时间在小组合作学习前,教师一定要让学生有独立思考的时间。如果立刻宣布“下面开始小组合作学习”,学生来不及思考问题情境,更谈不上自己的独立方案,容易造成要么组内优生一言堂,要么使讨论流于形式的情况,达不到合作学习的目的。
问题提出后,学生经过一段时间思考,或等学生出现思考障碍,或答案不一时,再开展小组合作学习,让学生在教师留给的合适的学习时间与开放的研究空间里,在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的过程中,互相切磋,共同提高。2、善查学生合作需要小组活动出现问题时,教师应及时进行干预和指导。
如有的学生参与不够积极,有的学生合作不够友好,有的学生发言时声音太大影响到了其他组的同学,还有的学生遇到和自己不同的观点就和别人争吵等,这时教师就应给以具体指导。对小组的任务还不清楚时,教师要再耐心地向学生说明;小组讨论偏离主题时,教师应及时发现,及时制止;小组讨论受阻时,教师应为小组讨论提供及时的点拨;使小组讨论顺利开展。
3、建立切合学生实际的评价方案评价是对学生的一种肯定,一种鼓励。科学的评价可以增强小组合作学习的意识,强化“学习小组”的集体荣誉感,对激励学生参与活动,提高合作学习质量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对小组合作。
5.小组工作的格式是什么
例: 口岸中学教导处所属小组工作条例 一、指导思想: 为了推进学校素质教育,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和办学效益,协助和落实教导处布置的各项任务,参与督查工作的到位情况,规范管理。
二、工作小组的名称和组长的聘任期限 1、教学行政工作小组 2、班务工作指导小组 3、思想政治工作小组 4、体艺卫工作小组 5、考勤考绩工作小组 6、实验教学和现代化教学手段的运用管理小组 7、宿舍管理指导小组 8、兴趣指导小组 9、图书阅览指导小组 上述组长由教导处提名,报校长室批准,聘任期为三学期。 三、各工作小组组长的职责 (一)教学行政工作小组: 1、协助教导处新生分班,编印各班花名册,开转学生、借读生进班通知单,出具学历证明。
2、学籍卡的完善与保存。 3、制定课程表、作息时间表、教学进度表、集体备课安排表,并装订保存。
4、协助教导处进行学生学籍、修复生的报批。 5、学生高考、会考等考试的报名,老师外语等级考试、普通话测试等考试的报名。
6、组织期中、期末考试,即编排监考表,分发试卷,协助教导处检查考试情况,装订保管试卷分析,成绩统计表。 7、会考、高考的组织:整理、安排考务办公室,布置考场。
(二)班务工作指导小组: A、班主任工作管理 1、指导全校班主任开展班务管理工作。 2、配合教导处组织班主任培训工作。
3、安排班会内容,并督促检查班主任严格按教导处的安排上好班会课。 4、指导、检查各班创班主任、文明班级计划,学生创“三好”计划的制定。
5、督促检查班主任做好教室的布置。 6、协助教导处制定班主任考核方案。
B、学生常规教育 1、定期对学生进行常规教育。 2、定期组织问卷调查及时发现学生中存在的问题。
3、督促班主任及时上交违纪材料,协助教导处做好违纪学生的调查、处理、教育工作。 C、社区教育 1、协助教导处成立好家长委员会,开办好家长学校。
2、聘请校外辅导员对学生进行法律知识、科技知识、安全知识的宣传教育。 3、组织参加德育基地,开展社会实践活动。
D、治安保卫 1、建立健全校园治安网络,督促各班做好安全、治安工作。 2、加强对保安人员的管理和教育,安排保安人员的巡逻、值班工作。
3、安排好在型考试及其学校重大活动的治安保卫工作。 4、安排节假日的值班。
5、聘请公安人员对学生加强安全教育。 (三)思想政治工作指导小组: 1、协助教导处制定教师政治学习计划及学习内容、橱窗宣传内容的安排。
2、督查各行政小组加强学校组织的政治学习。 3、协助教导处做好教师的考勤考绩工作。
4、安排好国旗下讲话人员及有关材料的收集。 5、定期做好升旗人员的思想、纪律教育。
6、做好升旗仪式的训练、督查工作。 7、做好高一新生军训的准备、考试等工作。
8、配合班务工作指导小组对学生进行纪律、时政、法制、安全等教育。 9、协助教导处做好大型活动的准备、实施及评比工作。
(四)体艺卫工作小组: 1、组织两课两操活动,制定评比细则及其检查评比。 2、升旗仪式组织。
3、运动会的开展及体育课有关测验。 4、正常开展业余训练,定人员,定时间。
5、艺术活动正常开展,开设第二课堂。 6、突击性大型文体活动的开展。
7、定期进行橱窗宣传栏目布置。 8、检查班级黑板报。
9、书写有关宣传标语(节假日、会标、考试)。 10、卫生室的硬软件建设。
11、建立学生体质健康档案。 12、定期对学生进行体检。
13、进行食品卫生检查,定期召开卫生讲座。 (五)考勤考绩小组: 1、本组人员考评应做到公正、公平、公开;坚持一视同仁开展工作。
2、组织班级日记、班会记录等材料的检查评比。 3、按月统计班务工作的月度评分,并公布。
4、统计、登录班主任工作情况评比分。 5、统计各种测试、考试情况,对考试分析进行汇总装册。
6、统计教师日常的获奖状况。 7、搞好对教学辅助人员的考勤考绩(出勤情况,业绩状 况)。
8、收集月度文明班级评比所需各项材料并量化汇总,为文明班级评比提供定量资料。 (六)实验教学和现代教学手段的运用管理小组: 1、定期组织理、化、生、学生机房、语音室等实验教辅人员爱岗敬业的学习教育。
2、定期组织上述人员的业务培训。 3、协助考勤考绩小组对上述人员的考勤考绩。
4、负责理、化、生、学生机房、语音室等实验教辅人员的分工和调配。 5、负责理、化、生、学生机房、语音室的硬件建设。
6、负责理、化、生、学生机房、语音室各项制度的完善和实施。 7、负责创建等级实验室。
(七)宿舍管理指导小组: 1、学生宿舍的安排、调整、管理工作的指导。 2、联系总务处做好学生宿舍的维修工作。
3、负责督促宿舍管理人员对学生宿舍的查检和评比,并填好信息单发放到各班,收交反馈表。 4、督促宿舍管理人员加强责任心,做好学生宿舍的纪律管理和卫生打扫工作。
5、督促安排好班主任的值日安排。 6、督促宿舍保安人员做好宿舍的安全保卫工作。
7、处理宿舍发生的各类偶发事件。 (八)兴趣指导小组: 1、根据学校计划教学大纲和上级教育主管部门意见,结合本校情况开办兴趣小组。
2、帮助各兴趣小组制定计划,并督促计划的实施,检查实施的。
6.如何让学生在小组活动中用心去合作
如何让学生进行有效的小组合作学习,提高合作学习的效率,这一问题应该引起我们的深思。
经过近几年的教学实践探索,我总结出以下几点:一、树立合作意识,促进小组和谐发展。首先必须建立一套完整的教育管理体系:一是始终坚持把思想品德教育、理想、信念教育和情感教育贯穿于学生的学习和生活中。
二是让学生对自己进行自我教育。自我教育是发自内心世界的一种内源性教育,它能够有效地调动学生的内驱力,促进学生的进步和成长。
三是建设优秀的班级文化、课堂文化、学科文化,培养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激励学生积极向上、拼搏进取。为了更好地激励小组成员之间的合作、组与组之间的竞争,我采用了以下几种评价办法:一是每节课结束前一分钟,小组成员互相评价本节课的表现;二是班长、学习委员、生活委员、卫生委员分别对小组进行多视角的综合量化,实行日评价、周评价、月评价和学期评价。
三是每次大型考试后,学习委员算出各组的平均分,教师给较好的小组发小奖品。通过采用合作评价,激发了每个同学的价值感、荣誉感,促进了学生的主动发展和良好习惯的养成。
二、创设合作情境,让学生乐于合作。现在很多学生在小组合作学习时被动参与,我们经常看到在小组合作学习中,基础好的学生能积极参与,很好地开展活动,但也有相当一部分学生不能很好地与别人交流,胆怯、羞涩,或以旁观者的身份自居,使合作学习流于形式,达不到应有的效果。
特别是初一年级学生,刚刚入学不久,合作的意识不够强烈。所以,要提高合作学习的效率,首先要保证学生有良好的合作意识,使学生主动参与,让每个学生都能积极投入到活动中去。
我们可以在课堂教学中选择教材中重要的内容,创造性地把教材变“活”,创设能激发学生合作内在动机的情景或交流的意境,使学生感到合作的必要性,自发地萌生合作意识,让学生敢于大胆尝试。三、教给学生合作方法,促进小组合作学习。
当学生体会到合作的必要性后,可能会在需要合作的情景中自发地表现出合作行为,可是往往却不知如何去合作。这就需要教师在平时的教学中教给学生合作的方法,培养学生良好的合作习惯,指导学生逐步学会怎样进行合作。
教学中,我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了尝试,发现效果不错。1.学会分工与协作。
教学中,开展合作学习的先决条件是合理地划分学习小组,加强对小组合作学习的指导,经常做细致的思想工作、心理辅导工作,使小组成员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使学习小组内形成与学习任务相适应的、个体之间能够有效交流的差异结构。首先,教师要进行科学分组,以4-6人为一组,将同一班级的学生按成绩、能力、性格诸方面的差异组建成若干个优化的合作学习小组,并让学生推选成绩较好、乐于助人、具有一定的合作意识、口头表达能力和组织能力较强的学生担任小组长。
接着,让小组长组织小组成员给自己的小组起名字,激发学生对小组合作学习的兴趣,并宣布小组成员需共同遵守的小组合作学习常规:(1)合作前要认真独立地思考,不人云亦云。(2)勇于承担任务,既要积极完成自己的任务,又要相互支持,密切配合,发挥团队精神,有效地完成小组学习任务。
(3)遵守课堂纪律,不喧哗,不干扰他人,不讲题外话。(4)在指导合作时,还要注意观察,尽可能给每一个学生参与合作的机会。
特别是对那些在班级或小组中较少发言和胆小内向的同学,应当多加鼓励和支持,使他们有信心参加到合作活动中来,积极参与,大胆表达自己的意见,能用自己的语言规范地、流利地发表见解。(5)尊重他人,认真倾听。
别人发言的时候不插话,有不同意见,等他人说完再说。(6)小组成员的课前预习和课后复习巩固,小组长要负总责,小组成员相互检查,相互监督。
所以,教师要充分发挥小组长的作用,加强对小组长的培养,充分调动他们的积极性,使他们真正成为教师教学的小助手。同时,促进他们组织、协调、交往等能力的发展,定期评出“优秀小组长”,并让优秀小组长在全班做经验介绍。
实行“小组长”轮换制,每位组员都有当组长的机会,使其都有责任感。2.学会交流和倾听。
交流与倾听的能力如何,关系到合作学习是否能顺利地进行。交流要在独立思考的前提下进行,交流包括表达自己的观点及观点不一致时学生之间进行质疑、讨论。
学生交流前,教师应教育学生在交流的时候,要求陈述有条理,层次清晰,声音适当,充满自信;并要求学生学会文明的交流,告诉学生在小组集体讨论时,要注意减轻说话的音量,尽量不妨碍到其他小组,防止互相干扰,还课堂一个安静的环境。3.学会总结与汇报。
当小组合作交流即将结束时,小组长应组织小组成员对记录员的记录进行小组反思,保留大部分组员同意的意见和小组还存在争议的意见,整理好交流成果,并由小组长安排好汇报方式,及时准确地向全班汇报。小组合作学习的汇报与众不同,代表的是小组这个集体,所以上来汇报时可以是一个人,也可以是几个人。
4.学会欣赏与激励。每一个人从内心深处都希望自己是成功者,而发展学生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也是合作学习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