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库垃圾清理情况说明
1.三峡水库的垃圾问题
2014年9月,由于长江上游发生持续强降雨,该年的长江2号洪峰在上游形成。
2014年9月20日,三峡枢纽迎来该年最大的洪峰,入库流量高达55000立方米每秒。
受洪峰过境以及三峡枢纽新一轮175米试验性蓄水影响,长江上游及支流内大量漂浮垃圾、树木、渣草涌入三峡库区,在库区的江面上形成一条条巨型漂浮带。这些漂浮垃圾的存在,不仅会影响水库水质、往来船舶的正常航行,也对三峡枢纽发电机组安全运行形成威胁。
洪水逐渐消退后,三峡集团以及库区沿江各地环保部门开始加紧清理漂浮垃圾。湖北宜昌军分区也组织现役官兵和民兵预备役人员近千人次,组成水上清漂队,操作多型装备器材协助在三峡库区秭归段开展漂浮物清理工作。库区秭归段,是拦截上游漂浮垃圾进入三峡大坝发电机组的最后一道屏障,也是漂浮物清理的关键水域。
截至2014年9月24日凌晨,三峡集团、沿江环保部门以及官兵们已累计打捞各类漂浮垃圾超过1700吨。由于仍有大量垃圾需要清理,清漂人员仍在一线进行打捞作业。
2014年9月24日,长江2号洪峰过境,正处于新一轮175米蓄水期的三峡水库出现巨型垃圾漂浮带,对库区水质、通航以及枢纽机组发电安全形成威胁。三峡集团以及库区沿江各地环保部门正加紧进行清漂工作,截至24日凌晨,已累计清理垃圾超过1700吨,仍有大量垃圾有待清理。
2014年10月,国庆节期间,正处于新一轮175米蓄水期的三峡水库多处可见连片漂浮垃圾带,近坝水域也聚集了大量漂浮物。
垃圾聚集主要是因为三峡水库正处于新一轮175米试验性蓄水过程中,随着库区水位的逐渐抬高,原本在江岸边的大量垃圾进入江水之中,并顺流而下形成漂浮带。另一原因在于,2014年9月中下旬有洪水过境库区,也从上游带来了大量漂浮垃圾。“三峡库首第一县”秭归县江段,大量树枝、塑料、生活垃圾在茅坪港附近形成了漂浮带。几艘清漂船正在忙碌作业,打捞漂浮垃圾装船运走。水库上游多处水域也看到带状漂浮垃圾。
2.求垃圾处理调查报告
三峡库区秭归县垃圾处理调查报告 秭归县地处湖北省西部,位于三峡工程坝上库首,是世界文化名人屈原的故里、龙舟运动的发祥地、“中国脐橙之乡”,集名人、名峡、名坝、名湖于一体,拥有长江三峡风景、三峡水电工程、屈原文化名人等世界级的文化旅游资源。
举世瞩目的三峡大坝建设将三峡江段由天然河道变成水库,为了保护三峡库区水环境,国务院通过了《三峡库区及其上游水污染防治规划》, “十五”至今,国家投入大量资金进行了三峡库区及其上游城镇污水处理、垃圾及危险废物处理、工业污染防治、生态环境保护及船舶污染控制等工作,极大的改善了三峡库区的水环境质量。秭归县是三峡工程库首第一县,目前秭归县已建设14座污水处理厂和垃圾填埋场,为三峡库区水环境质量的改善作出了贡献。
一、垃圾处理现状 (一)垃圾处理规划情况 秭归县已纳入《三峡库区及其上游水污染防治规划》的垃圾处理项目共7个,分别是县城、郭家坝、沙镇溪、归州、屈原、水田坝、泄滩等7座城镇垃圾处理厂,总投资8149万元(其中国债资金投资6828万元,地方配套投资1321万元),设计日处理垃圾总计147.5吨。 (二)垃圾处理工程建设情况 秭归县城镇七个垃圾处理厂除水田坝乡在建外,县城、郭家坝、沙镇溪、归州、屈原、泄滩六座垃圾厂均已建成,且县城、郭家坝、沙镇溪、归州垃圾厂已通过省综合验收,投入运行,屈原、泄滩等两座垃圾处理厂正在试运行。
秭归县垃圾处理工程项目的实施,对改善库区环境、促进地方经济发展起到了积极作用。一是治理了环境污染。
项目投入运行,已累计处理垃圾23万吨(县城垃圾处理厂日处理垃圾120吨,6个集镇垃圾处理厂日处理垃圾60吨),根本解决了生活垃圾乱堆造成的环境污染问题,改善了集镇居民的生产生活环境,对保护长江水质起到了重要作用。二是带活了一方经济。
项目的实施,直接或间接上交建安税、契税、耕地占用税、新增土地有偿使用费(土地出让金)等财政性收入约800万元。同时,项目的兴建,带动了地方建材、建筑、运输等相关产业的发展,解决了部分农村剩余劳动力的打工就业问题,增加了百姓收入。
三是改善了基础条件。项目从立项到规划、设计、建设,始终都坚持以人为本,因地制宜,密切联系地方实际,把项目建设与改善地方基础条件充分结合起来,充分发挥国债资金的使用效益。
其一是结合集镇建设,新建、改造了配套道路,进一步改善了城镇居民的生活环境和交通条件;其二是结合垃圾填埋作业需要,优化了作业设备选型,配置了工程机械及垃圾收集运输设备,既满足了垃圾填埋作业需要,又服务了集镇建设和抢险救灾。二、垃圾处理存在的主要问题(一)垃圾填埋场不能完全满足需要。
一是我县境内尚有青干河流域两河口、梅家河、磨坪等三个集镇,童庄河流域文化集镇无生活垃圾卫生填埋场,涉及人口1.5万人,日产生垃圾约40吨,全部未经过无害化处理,存在环境污染隐患,急需规划建设相应集镇垃圾填埋场。二是县城茅坪现状人口增长超过原规划,生活垃圾产生量大量增加,且因茅坪港船舶生活垃圾进入垃圾填埋场处理,致使目前日均垃圾处理量达120吨,最高达150吨/日,这远超过垃圾填埋场70吨/日的处理能力。
因此,已建成的垃圾填埋场使用年限缩短,二期工程亟待抓紧实施。三是农村特别是较大村庄垃圾无法处理。
农村垃圾点多面广,如果长期得不到有效处理,对生态环境的危害将难以估量。对农村垃圾的处理有待研究对策。
(二)城镇环卫设施不配套。我县除县城及沿江集镇配备有数量有限的环卫设施外,其他集镇环卫设施主要就是几座垃圾池和一台拖拉机。
目前普遍存在环卫设施不配套、数量不够、机械化程度低等问题,导致城镇环卫工作效率低、成本高、效果不佳。(三)垃圾处理经费不足。
全县各城镇尽管都建立有环卫收费制度,但由于城镇移民多、学生多、无业居民(下岗工人)多,经济承受能力有限,环卫收费标准低,所收费用连环卫工人的工资都不够,更不用说垃圾卫生填埋、规范处理的费用。造成的后果,一是给地方政府、机关单位带来大的经济压力;二是垃圾规范化处理受影响;三是少数地方因环卫工人工资待遇不落实,导致社会不和谐、不稳定。
三、对策建议(一)进一步加大规划力度。规划是推动各项工作的前提和基础。
当前我县库区垃圾处理工作的指导规划是经国务院批准的《长江三峡库区及其上游水污染防治规划》,该规划编制时间早,很多基础数据参照的是2000年以前各地提供的情况,已不能完全适应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库区经济社会发展的实际。为此,国家又组织相关部门和科研机构进行了规划修编,但目前尚未报经国务院批准实施,已有所滞后,势必影响十一五期间库区水污染防治工作。
为此,一是要进一步修订完善规划内容,增强规划科学性。建议将秭归境内茅坪河流域、九畹溪流域、青干河流域环境综合治理工程以及两河口、梅家河、磨坪、文化等集镇垃圾处理工程和县城垃圾处理二期工程纳入规划内容。
二是对修编好的规划尽快上报国务院审查批准后组织实施,增强规划的时效性。三是行业规划、部。
3.谁帮我写一篇垃圾处理的报告啊
秭归县地处湖北省西部,位于三峡工程坝上库首,是世界文化名人屈原的故里、龙舟运动的发祥地、“中国脐橙之乡”,集名人、名峡、名坝、名湖于一体,拥有长江三峡风景、三峡水电工程、屈原文化名人等世界级的文化旅游资源。
举世瞩目的三峡大坝建设将三峡江段由天然河道变成水库,为了保护三峡库区水环境,国务院通过了《三峡库区及其上游水污染防治规划》, “十五”至今,国家投入大量资金进行了三峡库区及其上游城镇污水处理、垃圾及危险废物处理、工业污染防治、生态环境保护及船舶污染控制等工作,极大的改善了三峡库区的水环境质量。秭归县是三峡工程库首第一县,目前秭归县已建设14座污水处理厂和垃圾填埋场,为三峡库区水环境质量的改善作出了贡献。
一、垃圾处理现状 (一)垃圾处理规划情况 秭归县已纳入《三峡库区及其上游水污染防治规划》的垃圾处理项目共7个,分别是县城、郭家坝、沙镇溪、归州、屈原、水田坝、泄滩等7座城镇垃圾处理厂,总投资8149万元(其中国债资金投资6828万元,地方配套投资1321万元),设计日处理垃圾总计147.5吨。 (二)垃圾处理工程建设情况 秭归县城镇七个垃圾处理厂除水田坝乡在建外,县城、郭家坝、沙镇溪、归州、屈原、泄滩六座垃圾厂均已建成,且县城、郭家坝、沙镇溪、归州垃圾厂已通过省综合验收,投入运行,屈原、泄滩等两座垃圾处理厂正在试运行。
秭归县垃圾处理工程项目的实施,对改善库区环境、促进地方经济发展起到了积极作用。一是治理了环境污染。
项目投入运行,已累计处理垃圾23万吨(县城垃圾处理厂日处理垃圾120吨,6个集镇垃圾处理厂日处理垃圾60吨),根本解决了生活垃圾乱堆造成的环境污染问题,改善了集镇居民的生产生活环境,对保护长江水质起到了重要作用。二是带活了一方经济。
项目的实施,直接或间接上交建安税、契税、耕地占用税、新增土地有偿使用费(土地出让金)等财政性收入约800万元。同时,项目的兴建,带动了地方建材、建筑、运输等相关产业的发展,解决了部分农村剩余劳动力的打工就业问题,增加了百姓收入。
三是改善了基础条件。项目从立项到规划、设计、建设,始终都坚持以人为本,因地制宜,密切联系地方实际,把项目建设与改善地方基础条件充分结合起来,充分发挥国债资金的使用效益。
其一是结合集镇建设,新建、改造了配套道路,进一步改善了城镇居民的生活环境和交通条件;其二是结合垃圾填埋作业需要,优化了作业设备选型,配置了工程机械及垃圾收集运输设备,既满足了垃圾填埋作业需要,又服务了集镇建设和抢险救灾。 二、垃圾处理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垃圾填埋场不能完全满足需要。
一是我县境内尚有青干河流域两河口、梅家河、磨坪等三个集镇,童庄河流域文化集镇无生活垃圾卫生填埋场,涉及人口1.5万人,日产生垃圾约40吨,全部未经过无害化处理,存在环境污染隐患,急需规划建设相应集镇垃圾填埋场。二是县城茅坪现状人口增长超过原规划,生活垃圾产生量大量增加,且因茅坪港船舶生活垃圾进入垃圾填埋场处理,致使目前日均垃圾处理量达120吨,最高达150吨/日,这远超过垃圾填埋场70吨/日的处理能力。
因此,已建成的垃圾填埋场使用年限缩短,二期工程亟待抓紧实施。三是农村特别是较大村庄垃圾无法处理。
农村垃圾点多面广,如果长期得不到有效处理,对生态环境的危害将难以估量。对农村垃圾的处理有待研究对策。
(二)城镇环卫设施不配套。我县除县城及沿江集镇配备有数量有限的环卫设施外,其他集镇环卫设施主要就是几座垃圾池和一台拖拉机。
目前普遍存在环卫设施不配套、数量不够、机械化程度低等问题,导致城镇环卫工作效率低、成本高、效果不佳。 (三)垃圾处理经费不足。
全县各城镇尽管都建立有环卫收费制度,但由于城镇移民多、学生多、无业居民(下岗工人)多,经济承受能力有限,环卫收费标准低,所收费用连环卫工人的工资都不够,更不用说垃圾卫生填埋、规范处理的费用。造成的后果,一是给地方政府、机关单位带来大的经济压力;二是垃圾规范化处理受影响;三是少数地方因环卫工人工资待遇不落实,导致社会不和谐、不稳定。
三、对策建议 (一)进一步加大规划力度。规划是推动各项工作的前提和基础。
当前我县库区垃圾处理工作的指导规划是经国务院批准的《长江三峡库区及其上游水污染防治规划》,该规划编制时间早,很多基础数据参照的是2000年以前各地提供的情况,已不能完全适应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库区经济社会发展的实际。为此,国家又组织相关部门和科研机构进行了规划修编,但目前尚未报经国务院批准实施,已有所滞后,势必影响十一五期间库区水污染防治工作。
为此,一是要进一步修订完善规划内容,增强规划科学性。建议将秭归境内茅坪河流域、九畹溪流域、青干河流域环境综合治理工程以及两河口、梅家河、磨坪、文化等集镇垃圾处理工程和县城垃圾处理二期工程纳入规划内容。
二是对修编好的规划尽快上报国务院审查批准后组织实施,增强规划的时效性。三是行业规划、部门规划、地区规划要相互协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