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播稿件的撰写和修改

1.广播稿的写作要求
①多用短句,少用或不用长句。
②少用方言、土语,尽量不用群众不熟悉的简化词或简称。
③少用书面词汇、文言词汇和单音词。把单音词改成双音词;书面语改成口头语;文言词改用白话;音同字不同的词要改换。
④不宜用小括号、破折号、省略号,因为其中的内容不便读出来;那些表示否定含义的引号也尽量不用,改用“所谓的”。 文学大师老舍说过:“书面上美好的字,不一定在口中也是美好。……‘老李,说说,切莫冗长’!大概不如说:‘老李,说说简单点’!后者现成,容易说,容易懂。”广播稿的语言要口语化。口语要求写“话”,而不是写“文”。这个“话”不等于日常生活中说的话,日常生活中所说的话是以达意为主,仅有层次而不讲究结构、语法;口语化要求的“话”,既要达意,又要有层次,更需要严密的结构,语法上要更加完整。但这个“话”又不同于书面文章的语言。它要求句子短,语法结构较简单,文字更精炼。它是介于日常口头语和书面语之间的一种“话”。
教育家叶圣陶读到广播稿的语言时说:“上口顺耳的稿子就是意思明白通畅的稿子,人家不必花费无谓的力气就可以了解,而且决不至于发生误会。”他要求写完稿子“自己好好儿念一遍,就是自己来检验一下,写下来的那些语言上不上口,顺不顺耳。……要是不怎么上口,不怎么顺耳,必然是语言有毛病,就得修改。……修改成什么样儿才了事呢?到自己满意,认为上口顺耳为止。”因此,好的广播稿主要是靠嘴念和耳听来判断。广播稿还要做到顺心,以前写广播稿往往以教育者自居,把听众看成学生,容易出现教训人的口气。江苏曾有个农民买了收音机听了一段时间后,气愤地说:“我花钱买了‘爹’回来了!”意思是,收音机就像‘爹’一样,以教训儿子的口气对待听众。由此可见广播稿要做到顺心,就要尊重听众,平等待人,不能居高临下地说教,要把思想教育渗透在事实的报道中。广播语言要亲切、中听,多用谈心的口气,商量的口气,少用“必须”、“应该”等命令式口气。(节选自《应用写作》月刊1995年第7期《广播稿语言五要》) 广播稿由于受到时间的限制,更要注意干脆利落。
①突出句子的主干,不滥用不必要的附加成分。
②用准确的词贴切地表达要说的意思,不说空话、套话。
③不用倒装句,不用倒叙和插叙。广播稿的叙事,一般按事物过程的发展顺序,因为这样顺乎人们听的思路和习惯。 ①采用多种写作方法,避免单调乏味。
②句式富于变化,运用设问、排比、对偶等句式,使文章有文采;适当选择主动句、被动句、肯定句、否定句等句式使文章有感染力。
③具体的事例比抽象的议论更能吸引听众的注意力。 广播稿要避免连续出现仄声字,平仄声要互相交错、配合得当,读起来就会抑扬顿挫,悦耳动听。
2.播音编辑稿应该怎么写
我刚竞选完,我给你。
大家好,我是来自高一一班,但是不一般的学生——。我竞选的职务是学生会广播站站长。
大家都知道上帝吗?就是那个讲了故事亚当和夏娃的那个上帝!上帝赐予每个人不同的声音,有的像流水般细腻轻快,有的像雄山般深沉稳重。我们用声音交流感情,互诉衷肠。
我喜欢结交各式各样的朋友,朋友不嫌多嘛!所以我一定要进入广播站,让更多的人记住我的声音。我喜欢不断创新,走别人没有走过的路,有着一肚子花花肠子满脑子稀奇点子,所以我要当站长!是是我的所有计划,让——中的广播站播出风采,播出个性!问大家一个问题,你们认为什么是惬意呢?我喜欢的惬意啊,就是每当走进播音室,关上门,打开设备,让音乐顺着电路流淌,荡漾在校园的每一个角落。
拿起话筒,听着自己的声音袅袅升起,在空气中盘旋…这就是我喜欢的惬意!是精神的享受!我想参加广播站我有以下优势,第一,我有我的播音经验,对广播站也有着一定的了解, 熟练掌握广播器材的使用。广播站是宣传学校的一个阵地,学校和同学之间交流沟通的一个平台,免费的点歌台和各种信息的提供站。
我希望自己能利用这个平台,通过我的声音报道发生在学校的人和事,宣传真善美,营造出健康、活泼、向上的校园氛围。第二,我有实力也有精力继续我的播音工作,在近两年参加过一些演讲比赛,并取得了理想的成绩。
第三,我有很强的适应能力,除了能随机应变的处理一些意想之外的事,心理素质也比较好,我想这是做为一个播音主持人不可或缺的素质! 送人玫瑰,手有余香。献出我的声音,献出我满脑子的稀奇点子,相信我,广播站会有不一样的明天。
3.怎样写广播稿
你的汗水洒在跑道,浇灌着成功的花朵开放。
你的欢笑飞扬在赛场,为班争光数你最棒。跑吧,追吧 在这广阔的赛场上,你似骏马似离铉的箭。
跑吧,追吧你比虎猛比豹强 2你们挥舞着充满力量的双臂 看着实心球化成美丽的弧线 我着实在心里佩服你们你们抛出了自己的最佳水平 3踏上跑道,是一种选择。离开起点,是一种勇气。
驰骋赛场,是一种胜利。 4运动健将们,用你的实力,用你的精神,去开拓出,一片属于你的长跑天地! 5温暖的阳光洒在赛场上,男子乙组标枪的比赛即将开始。
赛场上,一道道优美的弧线将轻盈地划过天空。健儿们用手中的标枪向距离的权限发起一轮又一轮的挑战。
标枪在空中轻盈的姿态,是健儿们强健的力量和熟练的技巧的结合。谁能在这场激烈的竞争中获胜?让我们拭目以待,让我们为他们呐喊、助威吧!只有将力量与技巧合二为一的人,才能获得胜利的桂冠! 6有多少次挥汗如雨,伤痛曾添满记忆,只因为始终相信,去拼搏才能胜利。
总在鼓舞自己,要成功就得努力。热血在赛场沸腾,巨人在赛场升起。
相信自己,你将赢得胜利,创造奇迹;相信自己,梦想在你手中,这是你的天地。当一切过去,你们将是第一。
相信自己,你们将超越极限,超越自己!相信自己,加油吧,健儿们,相信你自己。 7年轻的我们自信飞扬,青春的气息如同出生的朝阳,蓬勃的力量如同阳光的挥洒。
此时此刻,跑道便是我们精彩的舞台,声声加油便是我们最高的奖项!论何成功,谈何荣辱,心中的信念只有一个:拼搏! 8萧瑟的秋风,挡不住你们破竹的锐气, 9广阔的绿茵场,是为你们搭建的舞台。张扬吧,年轻的心,我们将为你永远喝彩! 10泰戈尔在诗中说,天空没有翅膀的影子,但我已飞过;艾青对朋友说,也许有人到达不了彼岸,但我们共同拥有大海。
也许你们没有显赫的成绩,但运动场上留下了你们的足迹。也许你们没有奖品,但我们心中留下了你们拼搏的身影。
所有的努力都是为了迎接这一刹那,所有的拼搏都是为了这一声令下。
4.广播稿怎么写
不知道你要关于什么方面的,就先给你普及一下知识搜索词条广播稿更多图片(1张)通过无线电波或导线传送声音、图像的新闻传播工具。
通过无线电波传送节目的称无线广播,通过导线传送节目的称有线广播。广播诞生于20世纪20年代。
中文名:广播稿解释:通过无线电波传送新闻的工具拼音:guǎng bō gǎo要求:口语化、听着顺耳等特点:传播速度快、范围广等种类:录音讲话、录音报道分享广播要了解广播稿,我们就得先知道什么是广播世界上第一座领有执照的电台,是美国匹兹堡KDKA电台,于1920年11月2日正式开播。中国的第一座广播电台建于1923年,是外国人办的。
中国人民广播事业创建于1940年12月,即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的前身——延安新华广播电台。广播的优势是对象广泛,传播迅速,功能多样,感染力强;短处是一瞬即逝,顺序收听,不能选择,语言不通则收听困难。
广播稿就是为了广播需要而准备的草稿,通过无线电波或导线传送声音、图像的新闻传播工具。写作要求口语化①多用短句,少用或不用长句。
②少用方言、土语,尽量不用群众不熟悉的简化词或简称。③少用书面词汇、文言词汇和单音词。
把单音词改成双音词;书面语改成口头语;文言词改用白话;音同字不同的词要改换。④不宜用小括号、破折号、省略号,因为其中的内容不便读出来;那些表示否定含义的引号也尽量不用,改用“所谓的”。
听着顺耳文学大师老舍说过:“书面上美好的字,不一定在口中也是美好。……‘老李,说说,切莫冗长’!大概不如说:‘老李,说说简单点’!后者现成,容易说,容易懂。”
广播稿的语言要口语化。口语要求写“话”,而不是写“文”。
这个“话”不等于日常生活中说的话,日常生活中所说的话是以达意为主,仅有层次而不讲究结构、语法;口语化要求的“话”,既要达意,又要有层次,更需要严密的结构,语法上要更加完整。但这个“话”又不同于书面文章的语言。
它要求句子短,语法结构较简单,文字更精炼。它是介于日常口头语和书面语之间的一种“话”。
教育家叶圣陶读到广播稿的语言时说:“上口顺耳的稿子就是意思明白通畅的稿子,人家不必花费无谓的力气就可以了解,而且决不至于发生误会。”他要求写完稿子“自己好好儿念一遍,就是自己来检验一下,写下来的那些语言上不上口,顺不顺耳。
……要是不怎么上口,不怎么顺耳,必然是语言有毛病,就得修改。……修改成什么样儿才了事呢?到自己满意,认为上口顺耳为止。”
因此,好的广播稿主要是靠嘴念和耳听来判断。广播稿还要做到顺心,以前写广播稿往往以教育者自居,把听众看成学生,容易出现教训人的口气。
江苏曾有个农民买了收音机听了一段时间后,气愤地说:“我花钱买了‘爹’回来了!”意思是,收音机就像‘爹’一样,以教训儿子的口气对待听众。由此可见广播稿要做到顺心,就要尊重听众,平等待人,不能居高临下地说教,要把思想教育渗透在事实的报道中。
广播语言要亲切、中听,多用谈心的口气,商量的口气,少用“必须”、“应该”等命令式口气。(节选自《应用写作》月刊1995年第7期《广播稿语言五要》)结构简洁广播稿由于受到时间的限制,更要注意干脆利落。
①突出句子的主干,不滥用不必要的附加成分。②用准确的词贴切地表达要说的意思,不说空话、套话。
③不用倒装句,不用倒叙和插叙。广播稿的叙事,一般按事物过程的发展顺序,因为这样顺乎人们听的思路和习惯。
内容生动①采用多种写作方法,避免单调乏味。②句式富于变化,运用设问、排比、对偶等句式,使文章有文采;适当选择主动句、被动句、肯定句、否定句等句式使。
5.广播稿怎么写
不知道你要关于什么方面的,就先给你普及一下知识
搜索词条
广播稿
更多图片(1张)
通过无线电波或导线传送声音、图像的新闻传播工具。通过无线电波传送节目的称无线广播,通过导线传送节目的称有线广播。广播诞生于20世纪20年代。
中文名:广播稿
解释:通过无线电波传送新闻的工具
拼音:guǎng bō gǎo
要求:口语化、听着顺耳等
特点:传播速度快、范围广等
种类:录音讲话、录音报道
分享
广播
要了解广播稿,我们就得先知道什么是广播
世界上第一座领有执照的电台,是美国匹兹堡KDKA电台,于1920年11月2日正式开播。中国的第一座广播电台建于1923年,是外国人办的。中国人民广播事业创建于1940年12月,即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的前身——延安新华广播电台。广播的优势是对象广泛,传播迅速,功能多样,感染力强;短处是一瞬即逝,顺序收听,不能选择,语言不通则收听困难。
广播稿就是为了广播需要而准备的草稿,通过无线电波或导线传送声音、图像的新闻传播工具。
写作要求
口语化
①多用短句,少用或不用长句。
②少用方言、土语,尽量不用群众不熟悉的简化词或简称。
③少用书面词汇、文言词汇和单音词。把单音词改成双音词;书面语改成口头语;文言词改用白话;音同字不同的词要改换。
④不宜用小括号、破折号、省略号,因为其中的内容不便读出来;那些表示否定含义的引号也尽量不用,改用“所谓的”。
听着顺耳
文学大师老舍说过:“书面上美好的字,不一定在口中也是美好。……‘老李,说说,切莫冗长’!大概不如说:‘老李,说说简单点’!后者现成,容易说,容易懂。”广播稿的语言要口语化。口语要求写“话”,而不是写“文”。这个“话”不等于日常生活中说的话,日常生活中所说的话是以达意为主,仅有层次而不讲究结构、语法;口语化要求的“话”,既要达意,又要有层次,更需要严密的结构,语法上要更加完整。但这个“话”又不同于书面文章的语言。它要求句子短,语法结构较简单,文字更精炼。它是介于日常口头语和书面语之间的一种“话”。
教育家叶圣陶读到广播稿的语言时说:“上口顺耳的稿子就是意思明白通畅的稿子,人家不必花费无谓的力气就可以了解,而且决不至于发生误会。”他要求写完稿子“自己好好儿念一遍,就是自己来检验一下,写下来的那些语言上不上口,顺不顺耳。……要是不怎么上口,不怎么顺耳,必然是语言有毛病,就得修改。……修改成什么样儿才了事呢?到自己满意,认为上口顺耳为止。”因此,好的广播稿主要是靠嘴念和耳听来判断。广播稿还要做到顺心,以前写广播稿往往以教育者自居,把听众看成学生,容易出现教训人的口气。江苏曾有个农民买了收音机听了一段时间后,气愤地说:“我花钱买了‘爹’回来了!”意思是,收音机就像‘爹’一样,以教训儿子的口气对待听众。由此可见广播稿要做到顺心,就要尊重听众,平等待人,不能居高临下地说教,要把思想教育渗透在事实的报道中。广播语言要亲切、中听,多用谈心的口气,商量的口气,少用“必须”、“应该”等命令式口气。(节选自《应用写作》月刊1995年第7期《广播稿语言五要》)
结构简洁
广播稿由于受到时间的限制,更要注意干脆利落。
①突出句子的主干,不滥用不必要的附加成分。
②用准确的词贴切地表达要说的意思,不说空话、套话。
③不用倒装句,不用倒叙和插叙。广播稿的叙事,一般按事物过程的发展顺序,因为这样顺乎人们听的思路和习惯。
内容生动
①采用多种写作方法,避免单调乏味。
②句式富于变化,运用设问、排比、对偶等句式,使文章有文采;适当选择主动句、被动句、肯定句、否定句等句式使
6.写广播稿的格式怎么写
最低0.27元开通文库会员,查看完整内容>
原发布者:8hs2t5b7h
广播稿格式:运动会广播稿基本格式1、统一用玉林师范学院的方格纸写2、第一行顶格写上:xxx班xxx来稿3、接着写正文一般不用写题目,可以空两格开始写,也可以把正文内容写到方格纸中间4、广播稿字数一般不超过一页纸运动会广播稿的特点1.简洁性,口语化,能朗朗上口。 广播类稿件,是供人听的,听一遍就能知道文章的主题。语言上可以来一点诗情画意,也不妨活用一点名言警句。如:泰戈尔在诗中说,天空没有翅膀的影子,但我已飞过;艾青对朋友说,也许有人到达不了彼岸,但我们共同拥有大海。我们要路段维护人员说的,也许你没有显赫的成绩,但运动场上留下了你的足迹;也许你没有奖品,但我们心中留下了你们拼搏的身影。2.针对性,专题化,能抓住特点要针对不同的项目,写出它独树一帜的特点。写什么以及怎么写1、写人物赛场工作者、后勤人员、医疗人员:奉献精神啦啦队员:幕后的英雄播音员:传播信息、激励士气观众:协助维护秩序老师、赞助商及外联人员运动员2、写其他大赛开始前气氛的描写中、下午运动会告一段落时的总结性描写天气预报:给人一种关心、温馨的感觉时间:初冬,早晨、中午、傍晚空间:运动场、彩旗、跑道、草e79fa5e98193e4b893e5b19e31333433623736坪、花草树木等景物:阳光、雨露、凉风、蓝天、白云、鸟儿等
7.怎样写广播稿
广播稿的写作要求:
一是通俗口语化。
广播稿是用耳朵听,要求语言明白易懂口语化,口语化要求写“话”而不是写“文”。
①多用短句,少用或不用长句。
②少用方言、土语,尽量不用群众不熟悉的简化词或简称。
③少用书面词汇、文言词汇和单音词。把单音词改成双音词;书面语改成口头语;文言词改用白话;音同字不同的词要改换。
④不宜用小括号、破折号、省略号,因为其中的内容不便读出来;那些表示否定含义的引号也尽量不用,改用“所谓的”。
广播是让人听的。文学大师老舍说过:“书面上美好的字,不一定在口中也是美好。……‘老李,说说,切莫冗长’!大概不如说:‘老李,说说简单点’!后者现成,容易说,容易懂。”广播稿的语言要口语化。口语要求写“话”,而不是写“文”。这个“话”不等于日常生活中说的话,日常生活中所说的话是以达意为主,仅有层次而不讲究结构、语法;口语化要求的“话”,既要达意,又要有层次,更需要严密的结构,语法上要更加完整。但这个“话”又不同于书面文章的语言。它要求句子短,语法结构较简单,文字更精炼。它是介于日常口头语和书面语之间的一种“话”。
教育家叶圣陶读到广播稿的语言时说:“上口顺耳的稿子就是意思明白通畅的稿子,人家不必花费无谓的力气就可以了解,而且决不至于发生误会。”他要求写完稿子“自己好好儿念一遍,就是自己来检验一下,写下来的那些语言上不上口,顺不顺耳。……要是不怎么上口,不怎么顺耳,必然是语言有毛病,就得修改。……修改成什么样儿才了事呢?到自己满意,认为上口顺耳为止。”因此,好的广播稿主要是靠嘴念和耳听来判断。广播稿还要做到顺心,以前写广播稿往往以教育者自居,把听众看成学生,容易出现教训人的口气。江苏曾有个农民买了收音机听了一段时间后,气愤地说:“我花钱买了‘爹’回来了!”意思是,收音机就象‘爹’一样,以教训儿子的口气对待听众。由此可见广播稿要做到顺心,就要尊重听众,平等待人,不能居高临下地说教,要把思想教育渗透在事实的报道中。广播语言要亲切、中听,多用谈心的口气,商量的口气,少用“必须”、“应该”等命令式口气。(节选自《应用写作》月刊1995年第7期《广播稿语言五要》)
二是结构简洁明了。
广播稿由于受到时间的限制,更要注意干脆利落。
①突出句子的主干,不滥用不必要的附加成分。
②用准确的词贴切地表达要说的意思,不说空话、套话。
③不用倒装句,不用倒叙和插叙。广播稿的叙事,一般按事物过程的发展顺序,因为这样顺乎人们听的思路和习惯。
三是生动活泼。
①采用多种写作方法,避免单调乏味。
②句式富于变化,运用设问、排比、对偶等句式,使文章有文采;适当选择主动句、被动句、肯定句、否定句等句式使文章有感染力。
③具体的事例比抽象的议论更能吸引听众的注意力。
四是主题单一集中。开头要吸引观众,主体要设计悬念,结尾要不落俗套。
五是音调和谐。广播稿要避免连续出现仄声字,平仄声要互相交错、配合得当,读起来就会抑扬顿挫,悦耳动听。
文体知识:
广播新闻的特点
(1)传播速度快。电台利用电波传递声音,每秒钟行程30万公里,迅速无比。
(2)传播范围广。广播可以翻山越岭,渡江涉河,所能披盖无所不及。
(3)听觉优先。广播关键的能量通道是作用于人类的听觉。
(4)简短性。很多新闻报道在广播中仅占30到45秒,3分钟的单条新闻广播已经是长报道了。
广播新闻的种类
广播和报纸有很多相同的地方,报刊上经常采用的新闻体裁也大量地运用于广播。一般说来,广播新闻的种类有:录音讲话(包括录音座谈会)、录音报道(包括文字解说、音响和配乐、人物谈话)、录音新闻、口头报道、录音通讯、录音特写、录音访问、配乐广播、广播对话、广播评论、广播大会、重大集会的实况广播、重要文艺、体育表演活动的实况转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