征文比赛公民科学素质范文大全
高中科学素养作文800字
浅谈提高农村高中生的科学素养
摘要:科学技术的发展,不断地改变着人们的生活。在日新月异的今天,具有科学素养是每个人必不可少的能力。只有具备较高的文化知识水平和科学素养的人,才能适应现代社会的发展需要,农村中小学办学条件比较差,没有什么基础教学设施,科学观念也相对淡薄。科学意识相对较差,科学素养相对浅显。全面提高每个学生的科学素养应当是山区农村高中阶段的培养目标。高中生在接受基础知识和训练基本技能的同时,我们要有意识地对高中生进行科学素养的训练和培养。
关键词:科学素养;农村;高中生
基础教育是学生科学素养培养和提高的主要场所,高中教学在学生科学素养的培养方面有着便利的条件。利用高中丰富的教学资源,在平时教学、科学探究性实验教学、创新与实践活动、校本课程开发等方面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是一条很好的捷径。
一、转换学生的学习方式,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培养学生勇于实践、敢于提出挑战的探索精神。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影响学生学习和发展的重要因素是学习方式与方法。通过探究学习寻找出学习的问
科技节展览今天,妈妈带着我来到市贸中心。还没进市贸中心就远远看到那里人山人海,一辆辆大卡车,整齐的停在市贸中心门口,一群群活泼可爱的小朋友从大卡车上排着队走了下来,其中一个带着帽子的小男孩。
他身穿校服,背着一个沉重的包袱,低着头,好象没睡醒似的。走进世贸中心,一个个鳞次栉比的房间,有浙大的还有些学校等等。我们先进了浙大的房间,我看见了一支支打火机放在柜台上,有一个阿姨说:这个打火机是防止小孩玩火的,打火机的盖子上有一个滑轮,必须把滑轮推倒底,在使劲把盖子往后一扳就行了。“我试了试,因为用力不够猛,所以没成功。突然,一只像老鼠一样的东西从我脚下穿过。
原来是一个自动扫地机,阿姨又说:”这个是我发明的自动扫地机,只要他路过的地方,一定很干净!“接着我们又去了另外一些房间,最让我难忘的是一辆跑车,它有着大大的轮子,橙*的壳,鲜艳多姿,据简介说这辆车的马达是法国进口的,隐形是德国进口的。随后,我和妈妈进入了市贸中心的里面,我们先去了”动漫小能手“那里,我朝里面望了望,一个个和我年龄差不多一群小孩在那里玩电脑。我去了第二个房间,我拿起其中的数码精灵游戏简介就看,突然一个阿姨开始问问题了:”你知道要带宠物要什么条件吗?1、要十级以上。2、……等其他人都回答完了,我突然说出是5。阿姨把话筒伸过来,说:“来这位小朋友你说。”“应该是五、要组队。”我高兴的说。“对了”阿姨送给我了一个礼物。接着我去参观了“理化小实验”、“未来工程师”。
最让我念念不忘的也就是最搞笑的自制火箭。一些大哥哥把打火机里的气体输到瓶子里,一股浓烟刺鼻而来,突然他们把瓶子放到管道上,点燃打火机,“嗉”的一声,火箭像一根离弦直射过去,碰到一个大姐姐的头上,大家不禁笑了起来。在一阵笑声的陪伴下,我们高高兴兴的回家了。我觉得科技节不仅培养小朋友对科学的了解,还让他们看见了以前没有看到过的东西!
论新时期公民科学素养的意义800字
中外科学技术发展史表明,公民的科学意识直接影响着国家科学技术的进步。
只有尊重科学,重视科学,才能充分发挥“第一生产力”的作用,使国力强盛。科学实践又充分证明,科学意识与科学素养紧密相关,很难想象一个缺乏科学素养的民族会是具有较强科学意识的民族。
那么什么是科学素养呢?国际上普遍将科学素养概括为三个组成部分,即对于科学知识达到基本的了解程度;对科学的研究过程和方法达到基本的了解程度;对于科学技术对社会和个人所产生的影响达到基本的了解程度。目前各国在测度本国公民科学素养时普遍采用这个标准,只有在上述三个方面都达到要求者才算具备基本科学素养的公民。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于2010年11月25日对外发布的第8次中国公民科学素养调查结果称,“十一五”期间中国公民的科学素养水平明显提升,2010年中国大陆(不含港、澳、台地区)具备基本科学素养的公民比例达到了3.27%,其中了解必要科学知识的公民比例为14.67%,掌握基本科学方法的公民比例为9.75%,崇尚科学精神的公民比例为64.94%。这一结果表明,我国公民科学素养水平相当于日本、加拿大、欧盟等主要发达国家和地区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的水平。
我国公民科学素养不高的症结究竟在哪里?一些专家研究认为,主要在于科学知识的弱化。只有用科学知识武装头脑,才能固本强身,在全球性的激烈竞争中争得主动地位,立于不败之地。
英国科学家詹姆斯·马丁认为,人类科学知识在19世纪每50年增长一倍,20世纪中叶每10年增长一倍,目前发展到了每3年翻一番。“知识爆炸”时代的来临,对于公民科学素养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客观上需要人们必须注重知识普及、知识更新和知识储备。
马克思主义认为社会存在是第一性的,但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具有能动作用。公民的科学素养水平,反映了社会意识对社会进步的能动水平。
公民科学素养是先进生产力发展的基础。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而科学技术的创造发明与推广应用都取决于掌握和应用科技知识的人,这部分人正是不断从亿万个掌握一定科学知识科学方法的公民中产生的。
发达国家的经验无一例外地证明,正是因为他们高度重视公民科学素养的培养提高,形成了良好的科学沃土和创新氛围,造就了宏大的科技人才队伍,成就了科学技术的突飞猛进,因此才促进了先进生产力的发展。 公民科学素养对政治、文化等上层建筑影响深切而广泛。
首先,科学素养水平对人们的世界观影响极大。一个科学素质缺乏的人很难对客观规律有科学的认识,更不具备掌握科学世界观即科学发展观的基本素养。
其次,科学素养水平对上层建筑的政体架构、法律制度、执政水准等影响重大。政体和法律是否与经济基础适应并不断体现其先进一面对社会的促进,在很大程度上也取决于执政党的科学素养水平。
再次,科学素养是文化素养的核心所在。先进文化所体现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首先是马克思主义的思想指导,而马克思主义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正是科学精神、科学态度的集中体现,马克思的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也是科学思维、科学方法的集中体现。
同时,社会主义的道德观、荣辱观等,也无不受一定时期人们世界观和科学素养水平的影响。 公民科学素养水平决定着创新型国家建设大业的成败。
中央提出2020年要把我国建成创新型国家,这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国家的自主创新能力,而自主创新能力除了硬件条件外,创新人才的培养及其创造活力的发挥是关键所在。要造就一支宏大的科技创新队伍,离不开全民科学素养的提高,这是水与舟的关系,水涨则船高。
创新型国家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还需要不断完善体制机制,制定相应的政策措施,创建良好的环境氛围等,这些都不同程度地取决于领导干部和当事人的科学素养水平,科学素养程度往往决定着对此认识的高度和措施的力度。
弘扬科学精神,提升科学素养 申论范文
弘扬科学精神,提升科学素养
近些年来,我国的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发展,国力不断增强,公民的科学素养也得到相应的提高。但是,一些公民未经辨别仍会相信非科学的“养生理论”;某些科研人员为追求经济利益,成为伪科学、甚至邪教的俘虏;高校学术造假门、抄袭门也频频被媒体曝光。这表明,国家在大力弘扬科学精神地同时,也要提升公民的科学素养。
弘扬科学精神是我们面对任何事情必须坚持的一项原则。科学精神就是求知和探索精神,是人们从事一切科学认识活动的原动力。一切科学认识活动的基本特征就是不断探索未知世界的奥秘、不断追求真理的过程。科学精神是科学认识活动中的价值标准和行为规范,是基于科学本质而产生的内在理念和精神气质。无论是国际上还是国内学术界出现的编造事实伪造实验数据、还是剽窃他人论文进行学术造假,都是严重背离了求真务实的科学精神,阻碍科学的发展与进步。因此,必须坚持弘扬科学精神来发展社会各项事业。
提升科学素养是当今政府的一项重要责任。科学素质是公民整体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一个国家和民族先进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志。提升国民的科学素养是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创新型社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需要。根据第八次中国公民科学素养的调查结果,我国公民的科学素养与国外有很大的差距,所以必须不断加强我国公民科学素养的培养。无论是无中生有的“水变油”,夸大其词的“基因皇后”,还是肆意炒作的“纳米”、遍地开花的“国内首创”,这些与科学精神相悖的不正常现象被炒的沸沸扬扬,都是由于公众缺乏科学修养和理性的判断,因此提升国民科学素养必须成为国家的重中之重。
弘扬科学精神、提升科学素养是我国一项长期坚持的工作。弘扬科学精神是崇尚科学、提高公民科学素养的根本途径;提高公民的科学素养是社会进步,弘扬科学精神的推动力。弘扬科学精神、提升科学素养,有利于促进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有利于中国民族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在社会建设中,要弘扬科学精神,打击各种伪科学和封建迷信,要提高公民的科学素养,普及科学常识,增强其理性判断能力。国家应加强有关“弘扬科学精神,提升科学素养”的宣传工作,使得全社会形成一种良好的氛围;举办各种普及科学常识的讲座和活动,使得科学知识、科学方法被大众所掌握;调整学术浮躁的不良风气,严厉打击各种弄虚作假,以经济或者个人利益为目的的学术研究和发明,以鼓励科研事业的健康发展。
总之,在“以崇尚科学为荣,以愚昧无知为耻”已经成为我们整个社会的共识和核心价值观的今天,有关政府及相关单位不仅要大力弘扬和倡导科学精神,而且要普及科学知识提高全体公民的科学素养。
下面是关于“公民科学素养”的评论文章中的一段文字
公民科学素养可以从三个方面衡量:科学知识、科学方法和科学精神。不可否认,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越来越多的中国人对科学技术持积极态度。 但是否就必然意味着科学素养的提高? 公众层面的现象与专业层面的表现,看似相距甚远, 实则紧密相连。 不从事专业研究的社会公众固然不会参与科学技术前沿的创新,但实际上, 公众素养是科技发展的土壤 。离开了这个群众基础,即使我们凭借少数科技精英的努力能够实现“上天入地”, 也很难持续不断地推动创新, 真正迈入创新型国家的行列。这给我们提出了一个重大命题:在经济高速发展、重大科技成果不断涌现的背景下, 我国公民的科学素养如何与之同步? (意思对即可)
略
公民的素质与科学思维
长期以来,我国公民科学素质不高,尤其是劳动适龄人口科学素质不高,成为制约我国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瓶颈之一,国家对此高度重视。2006年,国务院颁布实施了《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纲要(2006—2010—2020)》(简称《科学素质纲要》),今年,有关部门启动了全面科学素质“十三五”规划编制,并形成了《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纲要实施方案(2015—2020)》讨论稿(简称《十三五实施方案》)。
“十三五”是落实《科学素质纲要》的最后五年,要达到《科学素质纲要》提出的“公民科学素质整体上大幅度提高,达到世界主要发达国家21世纪初水平”,用量化的指标是到2020年公民具备科学素质的比例达到10%,由“十二五”时期提高1.73个百分点左右,到提高5个百分点左右,任务非常艰巨。因此,提升全民科学素质呼唤新思维,需要用更新的理念、更先进的手段,在更广的范围内开展工作。
一是在注重发挥科学普及作用的同时,需要更加注重构建终身教育社会。提升公民科学素质,通过各种形式的科学普及活动,当然很重要。但是应该看到,科学普及活动是外部输入式的提高人们科学素质的活动,要真正提高人的素质,通过自己积极地去学习,将比被动地接受要有效得多。因此,未来提高全民科学素质工作,需要将构建终身学习型社会纳入工作重点,让构建终身学习型社会成为提升全民科学素质的另一支柱。
二是更好地利用互联网,助力全民科学素质提升。进入新世纪,信息技术,尤其是以互联网为基础的新型数据储存和处理技术,深刻地改变着人类的生产和生活。信息技术的发展,提供了提高全民科学素质的新工具、新手段。如大规模在线教育,对于提高教育的有效性,尤其是让边远和农村地区的受教育者共享高质量的教育资源方面,也起到了令人鼓舞的作用。因此,很有必要在《十三五实施方案》实施的“科普信息化工程”中,更加充分地研究信息化对提高公民科学素质的影响,更好地利用新型教育手段做好相关工作。
三是更加充分地发挥人才的作用。在互联网时代,对于公民来说,获取科学技术知识并不是困难的事情,最为关键的是要有获得知识的兴趣。《科学素质纲要》中有关于科普人才建设的工作,《十三五实施方案》也提出了到2020年全国科普人才要达到400万人的目标,对于青少年科技辅导员,农村、成长社区和企业科普人才队伍以及科普志愿者队伍建设,也有一定部署。建议进一步根据新时代的要求,加大对相关人才的培养和动员力度,通过更加有效的措施,吸引更多的、更优秀的人才,投身到科学普及和终身教育工作。
最后,很有必要大力开展国际合作与交流。在国际上,一些国家和国际组织,在提高农村地区公民的科学素质上,开展了非常有效的工作。我国需要同国际上相关工作做得好的国家和机构进行交流,学习他们的好做法,同时也汲取经验和教训。
公民的科学素质具体指哪些内容
科学素质是公民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公民具备基本科学素质一般指了解必要的科学技术知识,掌握基本的科学方法,树立科学思想,崇尚科学精神,并具有一定的应用科学处理实际问题、参与公共事务的能力。
科学素质是指当代人在社会生活中参与科学活动的基本条件。包括掌握科学知识的多少、理解科学思想的深浅、运用科学方法的生熟、拥有科学精神的浓淡、解决科学问题能力的大小。
综合表现为学习科学的欲望、尊重科学的态度、探索科学的行为和创新科学的成效。 《方案》指出,公民科学素质是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基础,是国家综合国力的体现。
要坚持“政府推动、全民参与、提升素质、促进和谐”的工作方针,围绕“节约能源资源、保护生态环境、保障安全健康、促进创新创造”的工作主题。 继承创新、拓展提升,开放协同、普惠共享,精准发力、全面跨越,推动科技教育、传播与普及,扎实推进全民科学素质工作,激发大众创业创新的热情和潜力,为创新驱动发展、夺取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阶段伟大胜利筑牢公民科学素质基础。
《方案》提出,到2020年我国全民科学素质工作的目标是:科技教育、传播与普及长足发展,建成适应创新型国家建设需求的现代公民科学素质组织实施、基础设施、条件保障、监测评估等体系,公民科学素质建设的公共服务能力显著增强,公民具备科学素质的比例由2015年的6.20%提升到10%以上。 《方案》强调,要促进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深入人心,大力宣传普及高新技术、绿色发展、健康生活等知识和观念,以青少年、农民、城镇劳动者、领导干部和公务员为重点,深入实施科技教育与培训、社区科普益民、科普信息化、科普基础设施、科普产业助力和科普人才建设等重大工程。
大幅提升公民科学素质建设的公共服务能力,不断完善公民科学素质建设的共建、社会动员、监测评估等机制,建立科研与科普相结合的长效机制,确保我国公民提高科学素质的机会与途径显著增多。 《方案》要求,各地各有关部门要将公民科学素质建设相关任务纳入工作规划和计划,加大政策支持,加大投入保障,加强督促检查,推动各项工作任务落到实处。
扩展资料 重大意义 公众科学素养关乎综合国力 在科学技术正日益深刻影响我们生活的今天,一个人的科学素养的高低,绝不是无关紧要的,已经开始影响到一个现代社会中的人的生活质量,同时也在不断影响和改变国民的价值观和对许多问题的看法。 未来各级政府的任何与科学技术有关的政策都要在公众理解基础上才能实现决策的民主化和公开化。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今后需要有效地借鉴科学技术知识才能得以解决的公共政策问题越来越多,科学技术决策的民主化进程与公众科学素养水平的提高的进度具有密切的相关性。从这一意义上说,这项研究为我们提供了公众科学素养的量化数据。
对科研方法的了解关乎人的综合素质 卡尔·萨根说过:“科学方法似乎毫无趣味、很难理解,但是它比科学上的发现要重要得多。” 国际科普理论学者认为,科学方法是科学素养中最重要的内容,公众理解科学,最重要的就是要理解科学方法并应用这些科学方法解决自己生活和工作中的各种问题,在现实生活中,一些人的盲从行为,也与缺乏科学方法有关。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科学素养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科学素质。
《中国公民科学素质基准》读后感
1、从理念上说,《中国公民科学素质基准》以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具有广阔视域的辩证唯物主义科学观为指导,应当充分借鉴美国“2061计划”为先导的发达国家科学素质教育的理论成果与实践经验,应当认同世纪之交的“首届世界科学大会”和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为代表的国际社会最新倡导的广义科学观念。
2、从结构上说,《中国公民科学素质基准》的内容应当包括科学学(广义科学观)素质、数学科学素质、自然科学素质、生命科学素质、社会科学素质、思维科学素质、哲学科学素质、工程技术素质和发展学(科学发展观)素质。
如何提高公民科学素质
你好
要坚持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加强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教育,弘扬中华传统美德,弘扬时代新风。推进公民道德建设工程,弘扬真善美、贬斥假恶丑,引导人们自觉履行法定义务、社会责任、家庭责任,营造劳动光荣、创造伟大的社会氛围,培育知荣辱、讲正气、作奉献、促和谐的良好风尚。深入开展道德领域突出问题专项教育和治理,加强政务诚信、商务诚信、社会诚信和司法公信建设。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注重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深化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广泛开展志愿服务,推动学雷锋活动、学习宣传道德模范常态化。
中华民族,以其高素质的民族性格,创造了辉煌的文明.这种延续至今的文明,曾经哺乳了整个东亚文明圈,甚至推动了整个人类历史的发展.但是,还应当看到,当前社会生活中不道德的行为仍然屡见不鲜,一些领域还存在道德失范、诚信缺失、老实人吃亏、假冒伪劣、欺骗欺诈活动等现象,使我们的道德建设面临一些新课题。建立、健全和完善社会主义道德体系任重道远,需要我们大家共同一致的努力,而且需要一个长期的过程。
全面提高公民道德素质,不仅仅需要党的正确领导,更需要我们每一个中国公民的共同努力。全民道德素质,是每一个公民素质的综合体现,作为社会最普通的一员,我们可以做的事有很多,或许是些微不足道的小事,但却真实反映着全民的道德素质。
浅谈我国公民科学素质存在哪些现状
一、科学素质调查基本情况 科学素质调查是从美国开始的。
1979年,当时任美国伊利诺伊大学公众舆论研究所所长的米勒教授开始尝试在美国国家公众科学素质的连续调查中建立对美国成年人(18-69岁)的科学素质评估体系。我国从1992年开始,通过抽样问卷的方法,几乎每隔两年都要进行一次国民科学素质调查,到现在已经是第8次。
国内的科学素质调查基本上沿用米勒教授建立的科学素质评估体系,从科学素质调查的国际标准题库中选择试题,同时根据我国近20年的调查经验,增加了一些更适应中国本土情况的试题,可以相对客观地测量出我国成年人的科学素质状况。您听说过“酸雨”、“DNA”、“纳米”和“通货膨胀”吗?如果您听说过这些名词,对它们有哪些了解?“地球的中心非常热”、“电子比原子小”、“光速比声速快”、“抗生素不能杀死病毒”、“我们呼吸的氧气来源于植物”、“婴儿的性别由父亲决定”??你能判断这些观点是对是错吗?笔者拿到最近的科学素质调查问卷,发现在具体调查中,“科学”并不是供在神坛上,而是通过一道道生动的问题来体现。
二、我国目前公民科学素质现状 国际科普理论学者也认为,掌握科学方法才是科学素养中最重要的内容。”历史发展到现在,我国公民科学素质调查已经进行了近20年。
根据《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规划(2011-2015年)》(征求意见稿)中的数据,2010年我国具备基本科学素养的公民比例为3.27%,比2005年的1.60%提高了1.67个百分点,比2007年的2.25%提高了1.02个百分点。目前我国公民科学素养水平相当于日本(1991年3%)、加拿大(1989年4%)和欧盟(1992年5%)等主要发达国家和地区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的水平。
城镇劳动者和农民的科学素质养水平提升速度较快。城镇劳动者具备基本科学素养的比例从2005年的2.37%提高到2010年的4.79%;农民具备基本科学素养的比例从2005年的0.72%提高到2010年的1.51%。
城镇劳动者和农民科学素养的提升对我国公民科学素质的整体提高起到了重要作用。然而,与发达国家相比,中国的公民科学素质水平仍有较大差距。
早在1989年,加拿大公众达到基本科学 素养水平的比例就为4%了。1991年,日本的比例为3%,1992年,欧共体的比例为5%。
而美国在2000年时,公众达到基本科学素养水平的比例已经高达17%。与2001年欧盟15国、美国、日本进行比较时,在对科学知识的了解方面,瑞典排名第一,中国名列最后。
在对科学方法的了解程度上,中国也几乎排名最后。三、专家学者及社会上的意见 我们和其他国家的差距是数量级的差别,科学素质到一定的阶段,也就稳定了,而我们正在处于上升期。
调查的目的不是比较高低,更主要是把调查数字还原到其他国家当时的发展的背景下。譬如美国,在公民科学素质为3%时,社会是怎么样的一个背景,有什么相应的措施,对我们有什么借鉴意义。
但具体怎么提高和促进公民科学素质,还需要更多、更扎实、更长期的努力,需要政府各个部门来支持。让我们先听听专家们的意见:中国科普研究所科学素质研究室的研究员张超坦然,判定一个人具不具备基本科学素质,是由调查所体现的三个方面的内容决定的:公民对科学的理解,公民的科技信息来源,公民对科学技术的态度。
“调查是对这三方面取一个交集,每一部分都要答对到一定的比例。例如‘公民对科学的理解’部分有16道题,答对10道就被认为是合格的,三个方面都合格了,就可以说测试者具备了基本科学素质。”
介绍说。但是也有一些题目是有一票否决权的,比如在测试“公民对科学技术的态度”时,有一道题:“你是否根据生辰八字算过命以及您对算命的看法”,如果选择“曾经算过认为具有一定的科学性”,那么,即使他的其余问题全部答对,这个人仍旧不能算是具备公民基本科学素质。
另有一些专家认为,造成这种局面的原因,主要是中国民众的受教育程度依然很低,导致科学素质总体偏低。同时,中国也缺乏专业的科普人才。
目前,承担科普重任的主要是一些科技馆、博物馆,但在农村地区,往往缺乏这样的条件。而许多科学家不仅自己不积极做科普,对于科学传播的态度也不积极。
中科院老科学家科普演讲团团长钟琪说,北京每年有1000多名科研人员退休,但并不是每个人都愿意从事科普工作。有很多人退休后,正是继续出科研成果的时候,可能没有时间、精力。
而且,现在社会上有个认识上的误区,瞧不起科普,认为科研人员从事科普“没出息”,搞不了科研的人才搞科普。“实际上,这是关系我们民族未来的一件大事。
搞科普很难出名,很难获利,但对社会的贡献却很大,没有人做科普启蒙教育,未来的科学家从哪儿来?”尽管我国公民科学素质发展起步比较晚,但近几年,国家对提高公民科学素质越来越重视。2001年,国务院批准了中国科协关于在我国开展“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的建议,并委派中国科协牵头,联合科技部、教育部等13个部门,共同推进这项超长期宏大计划的实施,力争到2049年共和国建国100周年之际,在我国实现“人人具备基本科学素质”。
2006年,全民科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