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准化评语
1.标准在评价建议内容中从哪些方面提出了要求
评课的依据与标准 明确了评课的内容,还仅仅是明确了要对课堂的哪些方面作出评价。
而要评价这些方面,还需要明确评价这些方面的依据与标准,用这些依据和标准与课堂的有关情况相比较,从而作出判断,分析原因或意义,提出建议。(一)评课的依据 评价课的优劣,最终还是要看课堂的方方面面是否符合教育教学规律、是否适合教育目的的达成,而教育教学规律、教育目的等往往体现在有关教育教学理论、法规以及实践经验当中。
因此,评课要以有关教育教学理论、法规以及实践经验为依据。主要依据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教学法规,如:“教学大纲”“课程标准”中的课程理念、教学目标、教学建议,这具体体现学科特色的标准。2.教育教学理论,如:教育学中的教学原则、教育心理学中有关学习的理论。
3.名家观点、实践经验与课例等。(二)评课的标准 通常所说的课堂评价标准,主要是指根据教育教学理论或法规等制定的课堂各方面的具体要求或标准。
一个较合理的评课“标准”体系可以包含以下项目:评价内容、一般标准、特殊标准和参考分值。 教学目标(10%):从广度与深度两方面评价。
评价的“一般标准”是:教学目标明确、全面恰当。(1)注意了三维目标或全面素养的提高;(2)符合年段要求、教材特点和学生实际。
评价的“特殊标准”是:进行了必要的字词句篇的教学和听说读写训练(如有识字、写字、理解内容、朗读等环节或活动),同时注意了学生的学习方法、习惯、兴趣、情感、态度等的指导和培养。(参考分值:A.9~10,B.6~8,C.3~5,D.0~2。)
教学内容(10%):从理解和处理教材两方面评价。评价的“一般标准”是:(1)对教材理解正确、无误;(2)能科学地、创造性地处理(取舍、补充)和运用教材。
评价的“特殊标准”是:对字词句篇知识及课文内容理解准确。(参考分值:A.9~10,B.6~8,C.3~5,D.0~2。)
教学过程(15%):从课堂结构、教学条理和教学时间三方面评价。评价的“一般标准”是:课堂结构科学合理,能根据课型和教材特点设计教学过程。
(1)结构完整;(2)各部分(教学环节、步骤、层次等)之间逻辑性强、思路清晰、过渡自然;(3)时间安排恰当。评价的“特殊标准”是:(1)有激趣导入、整体感知、理解感悟、练习积累、总结延伸等必要环节;(2)遵循从语言文字到思想内容再到语言表达,以及从整体到部分再到整体的基本规律。
(参考分值:A.13~15,B.9~12,C.5~8,D.0~4。)教学方法(30%):从学法(15%)与教法(15%)评价。
1.“学法”评价的“一般标准”主要评价学生主体地位的体现:(1)以学生的学习实践为主;(2)学习方式合理有效,注重学生自主学习,合理有效地运用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不走过场,学生真正参与,兴趣浓;(3)注重学习方法与习惯的指导。评价的“特殊标准”是:(1)以听说读写等实践活动为主(机会多,时间长);(2)有自主读书、识字的环节;识字、理解课文内容或写法时学生提出问题、解决和回答问题的机会多等;注意学生通过联想、想象、朗读表演等进行情感体验;(3)注意读书、写字方法、姿势等细节的指导等。
2.“教法”评价的“一般标准”主要评价教师主导作用的发挥与教学方法的运用:(1)善于提出问题,问题有价值,难度合适、适时、有启发性;(2)善于示范、讲解;(3)能够合理地评价指导,因势利导;(4)尊重学生,面向全体,因材施教,特别关注学习困难学生的进步。评价的“特殊标准”是:(1)导入新课方法恰当,能激起学生学习兴趣;(2)尊重学生独特的体验,善于运用各种教学媒体、教学手段、有感染力的语言等创设情境,引导学生理解和体验,情感目标落实自然;(3)听说读写训练指导科学合理。
(学法与教法的参考分值均为:A.13~15,B.9~12,C.5~8,D.0~4。) 教学效果(20%):从“情绪表现”(5%)、“素质与目标达成”(10%)和“整体效果”(5%)三方面评价。
1.“情绪表现”主要评价课堂氛围和谐融洽,多维互动活而不乱;学生学习兴趣浓,思维活跃,学生对后续学习信心足。(标准分值:A.5,B.4,C.3,D.0~2。)
2.“素质与目标成达”的“一般标准”主要评价学生素质与学习效果的情况。评价的“特殊标准”是评价学生知识掌握全面扎实,听说读写能力强或有提高,达到目标要求。
(标准分值:A.9~10,B.6~8,C.3~5,D.0~2。) 3.“整体效果”主要评价标准:学生参与面广(人数多),各类学生均得到应有的发展,全面达成教学目标。
(标准分值:A.9~10,B.6~8,C.3~5,D.0~2。) 教师素质(15%):从“教态、语言”(5%)、“板书与多媒体运用”(5%)和“知识面与教学机智”(5%)三方面评价。
1.“教态、语言”主要评价标准:(1)教态亲切、自然,感情丰富、健康;(2)教学语言准确、简洁、生动,普通话标准。 2.“板书与多媒体运用”主要评价标准:板书规范、简洁、美观;教学媒体运用熟练,能有效地利用自己的特长提高教学效果。
3.“知识面与教学机智”主要评价标准:知识面广,专业知识扎实;思维敏捷、灵活,驾驭课堂能力强。 (以上三方面。
2.安全标准化风险评价报告怎么写
1.评价目的 风险评价是企业开展安全标准化工作的一个主要内容,通过事先分析、评价,制定风险控制措施,实现管理关口前移,实现左侧管理,实现事前预防,达到消减危害、控制风险,最终实现企业安全生产的目的。
2.评价范围 (1)规划、设计和建设、投产、运行等阶段;(2)常规和异常活动;(3)事故及潜在的紧急情况;(4)所有进入作业场所的人员的活动;(5)原材料、产品的运输和使用过程;(6)作业场所的设施、设备、车辆、安全防护用品;(7)人为因素,包括违反安全操作规程和安全生产规章制度;(8)丢弃、废弃、拆除与处置;(9)气候、地震及其他自然灾害等。即公司所从事的生产、经营、管理、检维修等活动的全过程。
公司现有的生产设备、设施。3.评价依据1)有关安全法律、法规要求;(2)行业的设计规范、技术标准;(3)企业的安全管理标准、技术标准;(4)合同规定;(5)企业的安全生产方针和目标等。
4.评价程序 见下图5.评价方法 运用安全检查表(SCL)对作业场所、设备设施进行危害识别和风险评估,运用工作危害性分析(JHA)对工艺操作、分析及检维修作业等活动进行危害识别和风险评估。6.评价人员 为搞好风险评价工作,公司成立了风险评价小组,各部门、车间主管安全生产的负责人应直接负责风险评价工作,组织制定风险评价程序或指导书,明确风险评价的目的、范围,选择科学合理的评价方法和评价准则,进行风险评价,确定风险等级。
各级管理人员积极组织、参与风险评价工作,鼓励从业人员积极参与风险评价和风险控制。公司风险评价组织如下:组 长:副组长:成 员:7.风险评价准则 制定的评价准则包括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和后果的严重性以及风险度。
7.1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判断准则见下表 等级 可能性L判断标准5 在现场没有采取防范措施、监测、保护、控制措施,或危害的发生不能被发现(没有监测系统),或在正常情况下经常发生此类事故或事件。4 危害的发生不能被发现,现场没有监测系统,也未作过任何检测,或在现场有控制措施,但未有效执行或控制措施不当,或危害常发生或在预测情况下发生。
3 没有保护措施(如没有保护装置、个人防护用品),或没有严格按操作程序执行,或危害的发生容易被发现(现场有监测系统),或曾经做过检测,或过去曾经发生类似事故或事件,或在异常情况下发生危险事故或事件。2 危害一旦发生能及时发现,并定期进行监测,或现场有防范控制措施,并能有效执行,或过去偶尔发生危险事故或事件。
1 有充分有效的防范、控制、监测、保护措施,或职工安全卫生意识相当高,严格执行操作规程,极不可能发生事故或事件 可能性L:由于事件发生的频率和现有的预防、检测、控制措施有关。现有的控制措施到位并处于良好状态,则事件发生的可能性降低,以上所列出的数据越大,事件发生的可能性越大。
7.2事件发生结果的严重性见下表 事件后果严重性S判断准则 等级 法律法规及其他要求 人 财产损失 (万元) 停工 企业形象5 违反法律法规和标准 死亡 >50 部分装置(大于2套)或设备停工 重大国际国内影响4 潜在违反法规和标准 丧失劳动能力 >25 2套装置停工或设备停工 行业内、省内影响3 不符合上级厂或行业的安全方针、制度、规定等 截肢、骨折、听力丧失、慢性病 >10 1套装置停工或设备停工 地区影响2 不符合企业的安全操作程序、规定 轻微受伤、间歇不舒服 <10 受影响不大、几乎不停工 企业及周边范围1 完全符合 无伤亡 无损失 没有停工 形象没有受损7.3风险等级判断准则见下表 风险等级判断准则及控制措施 风险度R 等级 应采取的行动/控制措施 实施期限20-25 巨大风险 在采取措施降低危害前,不能继续作业,对改进措施进行评估 立刻15-16 重大风险 采取紧急措施降低奉献,建立运行控制程序,定期检查、测量及评估 立即或近期整改9-12 中等 可考虑建立目标、建立操作规程、加强培训及沟通 两年内治理4-8 可接受 可考虑建立操作规程、作业指导书,但需定期检查 有条件、有经费时治理<4 轻微或可忽略的风险 无需采取控制措施,但需保存记录 风险度是发生特定危害事件的可能性及后果的结合,即用公式表示为:风险度R=可能性L*后果严重性S7.4风险评价安全管理规定(1)风险评价的频次规定 各车间或处室应根据以上确定的评价准则进行风险评价,常规的风险评价每年一次,异常的风险评价或事故或潜在紧急情况的风险评价,应随时进行。在检修或抢修时应进行异常的风险评价,同时办理相应的工作票,使职工掌握预防或控制措施的有关内容。
(2)风险评价的安全管理 风险管理的机制是先确定分析的范围和目标,从我们从事的活动,使用的设备设施中选取分析对象,对作业活动、设备设施、工艺过程、作业场所等方面进行危害识别,根据评价准则判断风险度的级别,确定风险是否属于可接受的风险。对于不可接受的风险应根据风险度的大小分为巨大、重大、中等风险,职能管理部门对不可接受的风险进行安全管理,并规定整改的期限和整改措施。
整改措施采取后,再做一次风险评价,确定风险是否降低到了可容忍的程度,如果没有降。
3.安全生产标准化评价指标一级指标是什么
首先,企业要根据自身情况进行自评,达到什么样的标准,才能向安监局申请级别。
其次,经过安监局或者安监局委托的第三方安全标准化评审机构外评后,总体分数达到到那个档次,就颁发那个档次的证书,
最后,根据等级来看,评级越高,那么证明公司在安全生产管理过程中的管理制度更加完善。有利于提升公司的知名度。
安全标准化的评定标准
一级:安全质量标准化考核得分不少于900分(含900分)
二级:安全质量标准化考核得分不少于750分(含750分)
三级:安全质量标准化考核得分不少于600分(含600分)
4.什么是安全生产标准化岗位规范和评价
作业岗位达标标准内容应符合下列要求:1.作业岗位达标标准应体现以危险源风险控制为核心,强化人、机、物、环现场控制的要求,明确岗位应知应会、安全行为和现场管理的各项具体要求;2.岗位特性识别和描述栏目中,应包括岗位人员资格要求、岗位接触职业危害及职业禁忌症、岗位作业职责、主要设备和工器具、主要危险源等内容;其中岗位接触职业危害及职业禁忌症应按企业职业危害作业场所的划分确定,如噪声达到或超过(白天85dB,夜间65 dB)的,按国家噪声分级标准应定为噪声作业场所,需要列出其禁忌症;3.评价标准栏目中,应包括安全基本概念、知识和技能,安全行为,设备设施使用和日常维护保养,作业区域日常管理等评价项目;4.安全基本概念、知识和技能的评价项目中,应设置安全基本概念、岗位安全知识、岗位安全技能、安全应急处置能力等评价要素;各要素的达标评价内容中应具体列出岗位应了解、熟悉和掌握的相关内容和要求;5.安全行为的评价项目中,应设置通用安全行为要求、劳动防护用品使用要求、安全作业等评价要素;各要素的达标评价内容中应具体列出岗位人员进入企业区域和作业活动前、中、后的各项安全行为和安全作业要求;6.设备设施使用和日常维护保养的评价项目中,应设置设备设施、辅助设施及工器具、岗位应急设施等评价要素;各要素的达标评价内容中应具体列出岗位各类设备设施使用、日常维护保养及设备设施状态的要求;7.作业区域日常管理的评价项目中,应设置定置管理、安全标识、环境卫生等评价要素;各要素的达标评价内容中应具体列出岗位作业区域内日常管理和环境状况的要求;8.部门应依据附录A《各作业岗位安全生产标准化岗位达标标准》确定的评价项目、评价要素和评价内容,结合部门实际制定各作业岗位达标标准,但各项达标评价内容不得低于本标准的要求。
5.安全标准化风险评价报告怎么写
1.评价目的风险评价是企业开展安全标准化工作的一个主要内容,通过事先分析、评价,制定风险控制措施,实现管理关口前移,实现左侧管理,实现事前预防,达到消减危害、控制风险,最终实现企业安全生产的目的。
2.评价范围(1)规划、设计和建设、投产、运行等阶段;(2)常规和异常活动;(3)事故及潜在的紧急情况;(4)所有进入作业场所的人员的活动;(5)原材料、产品的运输和使用过程;(6)作业场所的设施、设备、车辆、安全防护用品;(7)人为因素,包括违反安全操作规程和安全生产规章制度;(8)丢弃、废弃、拆除与处置;(9)气候、地震及其他自然灾害等。即公司所从事的生产、经营、管理、检维修等活动的全过程。
公司现有的生产设备、设施。3.评价依据1)有关安全法律、法规要求;(2)行业的设计规范、技术标准;(3)企业的安全管理标准、技术标准;(4)合同规定;(5)企业的安全生产方针和目标等。
4.评价程序见下图5.评价方法运用安全检查表(SCL)对作业场所、设备设施进行危害识别和风险评估,运用工作危害性分析(JHA)对工艺操作、分析及检维修作业等活动进行危害识别和风险评估。6.评价人员为搞好风险评价工作,公司成立了风险评价小组,各部门、车间主管安全生产的负责人应直接负责风险评价工作,组织制定风险评价程序或指导书,明确风险评价的目的、范围,选择科学合理的评价方法和评价准则,进行风险评价,确定风险等级。
各级管理人员积极组织、参与风险评价工作,鼓励从业人员积极参与风险评价和风险控制。公司风险评价组织如下:组 长:副组长:成 员:7.风险评价准则制定的评价准则包括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和后果的严重性以及风险度。
7.1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判断准则见下表等级 可能性L判断标准5 在现场没有采取防范措施、监测、保护、控制措施,或危害的发生不能被发现(没有监测系统),或在正常情况下经常发生此类事故或事件。4 危害的发生不能被发现,现场没有监测系统,也未作过任何检测,或在现场有控制措施,但未有效执行或控制措施不当,或危害常发生或在预测情况下发生。
3 没有保护措施(如没有保护装置、个人防护用品),或没有严格按操作程序执行,或危害的发生容易被发现(现场有监测系统),或曾经做过检测,或过去曾经发生类似事故或事件,或在异常情况下发生危险事故或事件。2 危害一旦发生能及时发现,并定期进行监测,或现场有防范控制措施,并能有效执行,或过去偶尔发生危险事故或事件。
1 有充分有效的防范、控制、监测、保护措施,或职工安全卫生意识相当高,严格执行操作规程,极不可能发生事故或事件可能性L:由于事件发生的频率和现有的预防、检测、控制措施有关。现有的控制措施到位并处于良好状态,则事件发生的可能性降低,以上所列出的数据越大,事件发生的可能性越大。
7.2事件发生结果的严重性见下表事件后果严重性S判断准则等级 法律法规及其他要求 人 财产损失(万元) 停工 企业形象5 违反法律法规和标准 死亡 >50 部分装置(大于2套)或设备停工 重大国际国内影响4 潜在违反法规和标准 丧失劳动能力 >25 2套装置停工或设备停工 行业内、省内影响3 不符合上级厂或行业的安全方针、制度、规定等 截肢、骨折、听力丧失、慢性病 >10 1套装置停工或设备停工 地区影响2 不符合企业的安全操作程序、规定 轻微受伤、间歇不舒服 <10 受影响不大、几乎不停工 企业及周边范围1 完全符合 无伤亡 无损失 没有停工 形象没有受损7.3风险等级判断准则见下表风险等级判断准则及控制措施风险度R 等级 应采取的行动/控制措施 实施期限20-25 巨大风险 在采取措施降低危害前,不能继续作业,对改进措施进行评估 立刻15-16 重大风险 采取紧急措施降低奉献,建立运行控制程序,定期检查、测量及评估 立即或近期整改9-12 中等 可考虑建立目标、建立操作规程、加强培训及沟通 两年内治理4-8 可接受 可考虑建立操作规程、作业指导书,但需定期检查 有条件、有经费时治理<4 轻微或可忽略的风险 无需采取控制措施,但需保存记录 风险度是发生特定危害事件的可能性及后果的结合,即用公式表示为:风险度R=可能性L*后果严重性S7.4风险评价安全管理规定(1)风险评价的频次规定各车间或处室应根据以上确定的评价准则进行风险评价,常规的风险评价每年一次,异常的风险评价或事故或潜在紧急情况的风险评价,应随时进行。在检修或抢修时应进行异常的风险评价,同时办理相应的工作票,使职工掌握预防或控制措施的有关内容。
(2)风险评价的安全管理风险管理的机制是先确定分析的范围和目标,从我们从事的活动,使用的设备设施中选取分析对象,对作业活动、设备设施、工艺过程、作业场所等方面进行危害识别,根据评价准则判断风险度的级别,确定风险是否属于可接受的风险。对于不可接受的风险应根据风险度的大小分为巨大、重大、中等风险,职能管理部门对不可接受的风险进行安全管理,并规定整改的期限和整改措施。
整改措施采取后,再做一次风险评价,确定风险是否降低到了可容忍的程度,如果没有降低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