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氏教育的自我评价
1.蒙氏教育的优缺点
蒙氏教育好不好这个问题,仁者见仁智者见智。
用蒙特梭瑞教育理论促进幼儿全面发展研究报告 (对已毕业一年的蒙特梭瑞班幼儿进行跟踪)一、问题的提出蒙特梭瑞教学法可以说是当今世界上最为流行、最为科学、最为完善的一套既有理论教育又有操作教具并且符合幼儿认知发展特点的教育体系。改革开放以后,这一世界上流行至今近百年的教育方法在中国幼教界越来越受到重视,蒙特梭瑞这位世界著名幼儿教育家的名字,也越来越为更多的教师和家长们所熟悉。
她所提出的一些教育观点与我国《幼儿园工作规程》的精神相一致。蒙特梭瑞涉及的教育内容有不同的领域,日常生活是教育的入手处,发展小肌肉的灵活性和手眼协调的灵活性;感官训练是重要的过渡环节,目的培养秩序感、专注力和独立性;数学教育是精彩的部分,目的提高逻辑思维能力,它的宗旨是在操作中发现客观事物的特征和本质特征及其内在规律,她的教育基本任务是使每个儿童的潜能在一个有准备的环境工作中得到自我发展、自我完善,并在一定的时期使这种潜能产生爆发力,打下坚实的学习基础。
蒙特梭瑞认为:除非学会独立,否则没有人可能拥有自由。儿童从出生就开始追求独立,他们适应一连串异于子宫的环境,通过吸收、模仿和练习,使身心逐渐发展起来。
他们遵循着独立的法则,在所渴望的独立工作中,通过自己的双手达成自己的独立。因此,蒙特梭瑞主张应该帮助儿童向独立之路迈进,但不要给予儿童多于绝对必要的援助。
这样他们在获得独立的同时,为以后的自由做好了准备。蒙特梭瑞在其专著《有吸收力的心理》中提出“当儿童将其注意集中于他感兴趣的,不仅为他提供有益的练习,而且提供错误的控制某种物质时,纪律就产生了。”
她将纪律的主导因素正确地归结为儿童的自发寻找上,这一点完全摈弃了我们传统教育中认为的幼儿纪律是幼儿工作者制定的幼儿必须遵循的条条框框。从中给我们的启示:幼儿自律能力的培养是从小开始,是十分重要的,它的培养需要有一个任其驰骋的自由空间。
让孩子自主去选择他喜欢的学具去工作,而孩子在对待自己喜欢的工作时,心理就会恢复健康状态,偏差行为也就不会产生。若每个孩子都注意力集中地工作,那么良好的纪律也就产生了,久而久之幼儿也就会形成自律的习惯。
社会化是儿童学习社会情绪,对父母亲人的依恋、气质、道德感和道德标准,自我意识、性别角色、亲善行为,对自我和攻击性的控制,形成良好的同伴关系等。儿童的社会性是透过各种社会经验而发展,社会经验在社会环境中才能体现。
而蒙特梭瑞一贯倡导的混龄编班则为幼儿社会化提供了一个良好的环境,使幼儿的一些社会能力充分的发展。 蒙特梭瑞认为,混龄生活是社会生活的一项重要内容,社会生活的魅力就在于人们可以在其中遇到形形色色的人。
反之,如果按照年龄将幼儿隔开,是破坏了社会生活的结合力,掠夺了社会生活的多彩多姿。由同年幼儿组成的班级,是以教师为中心的教育,是不自然的教育。
相反,在蒙特梭瑞班中,混龄编班是一种自然的、尊重社会的组合。在混龄中年龄大的幼儿会主动帮助、保护弱小的儿童,而年龄小的幼儿以年龄大的幼儿为榜样,并从年龄大的幼儿身上学到新的东西,这对年龄小的幼儿是一种促进。
同时,也促使幼儿爱心、责任心的发展。使他们学会谦让,增强了他们的自尊心和自信心,促进了幼儿社会化发展。
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全面到来,国务院颁布的《面向2 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及全国第三次教育工作会议,把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作为素质教育的重点。在蒙特梭瑞教育理论中一贯倡导让幼儿多憧憬“异想天开”的创造,允许幼儿与众不同的言行,多尝试“无中生有”的创新。
蒙特梭瑞教室中的环境是安全的、吸引人的、可参与、愉快的,更为幼儿提供了创新的环境。使他们在这里能够激发自己创新的动机,获得自主感和成就感,通过自己的动手操作,使他们形成了独立自主、不怕挫折、敢于尝试、勇于改正错误的创新人格。
蒙特梭瑞教育的引进,使我们的教育思想更加丰富。我园于1998年展开蒙特梭瑞教育实验班,至今已有三年,在这三年里,我们以尊重幼儿为主,充分发挥幼儿自主学习的积极性,使幼儿在原有的基础上有所提高。
三年后,这些幼儿步入小学,那么,蒙特梭瑞教育对他们升入小学是否有很好的影响?他们的学习习惯、创新精神、独立性、社会化程度等多方面是否有促进作用呢?根据这些问题,我们决定对已学过三年蒙特梭瑞班的毕业幼儿进行追踪调查。二、提出假设:假设一:接受蒙特梭瑞教育的学生在上学后自律能力强。
假设二:接受蒙特梭瑞教育的学生上学后有独立性,自理能力强。假设三:接受蒙特梭瑞教育的学生在上学后社会化发展很好。
假设四:接受蒙特梭瑞教育的学生上学后具有很强的创新精神。回答人的补充 2009-06-15 15:11三、研究对象:接受蒙特梭瑞教育三年的,并在学校一年级的学生辅助对象:家长、在校学生的班主任,未接受蒙特梭瑞教育的同龄学生。
研究方法:参与观察、问卷、访谈。四、研究步骤:第一阶段:(1)访谈:同家。
2.蒙氏感觉教育的定义及个人理解
蒙氏感官教育的意义
感官教育在蒙台梭利教育体系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蒙台梭利曾经在她的著作中写道:“我的方法的实施技术符合儿童身心自然的发展规律。可分为三部分:运动教育、感官教育和语言教育。对环境本身的照料和管理提供了基本的运动教育手段,而感官教育和语言教育则是通过我的教材实现的。”
通过开办“儿童之家”,蒙台梭利发现,教育材料可引起智力落后儿童的学习兴趣,只是他们进步得很慢,而正常儿童则会自然选择这些材料。因此,她不仅是提出了感官教育的思想,还设计了完整的包括视、触、听、味、嗅觉等感官训练教具。
蒙台梭台的感官教育本质上不是心理测量,即不是测量感觉的工具,而是为教育儿童的感觉而设——“我的教材给儿童提供了感官教育的途径”。在理论上,她从生物学观点出发,认为与各类生物对于特殊的环境刺激都有一定的敏感时期一样,儿童心理的发展也具有各种敏感期。这种敏感期与生长现象密切相关,并和一定的年龄相适应。这就是儿童在某一时期学习知识较快的原因。而错过了这个时机,上述情况就会消失。蒙台梭利从出生到五岁是感官的敏感期,其中在2—3岁达到顶峰。感觉的敏感期不仅使儿童有选择地注意周围的环境,反应儿童的兴趣所指,而且由于引起了活动,能使儿童建立和完善感觉的功能,使感觉更敏锐,更精确。而过了这个时期,儿童的感觉就不能收到这样的效果了。因此,在这个时期,感官训练是儿童学习的主要方法。
感官教育是学习数学的基础
“感觉是精神的入口,一切的认识先由感觉获得,对外界的精神认识的基础就是感觉认识。收集各种事实加以区别比较,就是形成精神的第一步。”蒙氏幼儿数学教育注重教育过程中系统的数学感知经验的积累,遵循“由具体到抽象,由简单到复杂,由低级到高级”的认知发展规律。正如蒙台梭利所述,数字是抽象的符号,数学是抽象的科学,要使幼儿学好数学必须使其具备相当丰富的感觉经验以培养逻辑思考的能力。幼儿在操作感官教具时,会不断地积累感觉经验,并在感觉经验的基础上,将数值化的量——数量,从具体事物中抽象出来,逐步形成数概念。感觉教育中的“配对”、“序列”、“分类”这三种基本操作是数学教育的预备课程,通过这些基本练习可以培养幼儿明确事物或现象结构的能力。
蒙台梭利教育体系包括日常生活练习、感官、数学、语言、艺术和科学教育。幼儿两岁半入园后就要进行日常生活练习和感官教育,在四岁时开始进行其他方面的学习,这并不意味着感官教育就不进行了,而是仍然继续配合其他学习内容来进行。感官教育是其他学习内容的重要基础,可以使儿童的感官得到合理的发展,为建立一种积极的心理状态打下基础。
3.蒙氏教育的优缺点
蒙氏教育的优点 1、蒙氏教育的优点——数学的思维 孩子对事物的处理方法和思维方法都有数学逻辑性,这对于孩子将来逻辑思维的形成与发展以及数学的学习都是受益匪浅的。
2、蒙氏教育的优点——几何的直观能力 通过蒙特梭利的感觉教育,孩子可以发现事物的原心点,把它几等分,正确的掌握其均衡关系。这为孩子轻松学习和理解自然科学打下了坚实基础。
3、蒙氏教育的优点——出色的语言能力 在现今这个电视音像普及的时代,再加上家庭中的孩子成员减少,孩子的语言表达能力在普通下降。 然而,接受蒙特梭利教育的孩子可以很明确地表达自己想说的内容,他们总是不慌不忙地找出自己想要用的词语,从容地、不怯懦地把它表达出来,我想这一方面是蒙台梭利教育的模式为孩子创造了一个能够充分表达的环境,另一方面,也得益于蒙氏老师简洁而准确的表达。
4、蒙氏教育的优点——动作纯熟灵巧,在运动中形成学习能力 在不必动手即可了事的现代文明社会中,孩子的手也变得不够灵巧。但是,蒙特梭利教具给孩子许多机会调节力量的大小及训练使用手指的方法,加上在蒙特梭利教室中每天要进行的线上运动,使孩子不但可以自如地运用双手,而且也有极好的身体平衡和协调能力。
更为重要的是,孩子利用“工作”来学习分类、配对、系统化、在时空中定位等经验,在“工作”中形成学习能力,在操作中发展思维,也形成终生学习的原动力。 5、蒙氏教育的优点——专注而极具耐心 多数成年人都认为要孩子精神集中是件困难的事。
但是在儿童期,发育中的肉体能量( 敏感期的力量 )和精神能量(智能和意志力的力量)一致,蒙氏教育的优点只要有能够任其自由持续做活动的环境,他们的注意力可以进入非常深度地集中。 这种“ 集中的全人格” 是使人成熟的关键所在。
蒙氏教育的优点专注而极具耐心的个人品质对一个人一生有重要的影响。 幼儿园蒙氏教育的缺点 幼儿园蒙氏教育的缺点(一) 《童年的秘密》那本书提到过蒙氏教育的重点其实并不是那些教具,教具只是配合儿童成长需要而设计的工具,而不是用教具来让儿童成长,是因为蒙氏教育的缺点儿童到了那个发育阶段,这些教具可以提供更好的帮助,蒙氏教育的缺点但是往往很多不太懂得蒙氏的人舍本取末。
幼儿园蒙氏教育的缺点(二) 蒙氏的缺点可能还是执行者的素质问题,因为实际操作的人必须深刻理解蒙氏精神,了解到底什么是蒙氏教育,给孩子的爱和自由,清楚明白孩子的每个动作每个行动的内在意义,这样才能更好的执行蒙氏教育,所以我想很多所谓的蒙氏幼儿园可能只是搬了一套教具过去而不是将蒙氏精神真正贯彻在对孩子的点点滴滴中了。 扩展资料: 蒙氏教育的原则: 1 以儿童为主——为的是给孩子打造一个以他们为中心,让他们可以独立“做自己”的“儿童世界”。
2 提供充分的教具—— 孩子是靠感官来学习的,我们提供给他的良好刺激愈多就愈能激发他的内在潜能。所以,设计一个适合孩子的生长环境,应该是能提供丰富的教材(包括自然的、人文的),以诱发他自我学习的乐趣。
3 不“教”的教育—— 反传统以教师为中心的填鸭式教育,而主张籍由良好的学习环境,亮丽丰富的教具,让儿童主动去接触、研究,形成智慧。 4 把握敏感期的学习—— 0~6岁的儿童,在不同的成长阶段,会出现对不同事物的偏好的各种“敏感期”。
蒙台梭利科学幼教法强调掌握儿童“敏感期”,而给予适切的学习。 5 蒙台梭利教育拥有一套蕴含无限教育价值的学具,这套学具利用幼儿感觉的敏感性,透过可供幼儿操作的教具,让孩子们轻松愉快的在操作中探索,在探索中吸收许多抽象的概念。
尊重幼儿重复练习的特性,所有学具幼儿可以反复操作,满足幼儿生理心理上的需要。 6 教师居于协助启导的地位—— 教师必须放弃传统自以为是的教育方式,而是从旁适时地给予儿童协助与引导,让儿童成为教育的主体,使他们动头脑、有智慧。
7 父母才是真正的关键—— 孩子的教育,并不只限于学校一隅,整个社会环境的影响,更是无所不在。 在蒙台梭利看来,在幼儿的心理发展中会出现各种“敏感期”。
她说:“正是这种敏感期,使儿童用一种特有的强烈程度去接触外部世界。在这时期,他们对每样事情都易学会,对一切充满了活力和激情。”
而人的智力发展正是建立在幼儿敏感期所打下的基础上的。 1.秩序的敏感期 从出生的第一年就出现一直持续到四岁。
这是幼儿的一种内部的感觉,以区别各种物体之间的关系,而不是物体的本身。 2.细节的敏感期 幼儿在2-3岁时会表现出对细节的敏感,他的注意力往往集中在最小的细节上。
这表明幼儿的精神生活的存在,以及幼儿和成人具有两种不同的智力视野。 3.协调性敏感期 这是在幼儿发展中最易观察到的一个敏感期。
幼儿通过个人的努力学会走路,并逐渐取得平衡和获得稳健的步伐。应该在2到3岁时出现。
4.触觉敏感期 幼儿会朝着外界的物体伸出小手。这个动作的最初推力代表幼儿自我进入外部世界之中。
正是通过手的活动,幼儿才能发展自我,发展自己的心灵。 5.语言的敏感期 2个月左右幼儿就开始吸收语言,他所获得的语言是。
4.家长对蒙氏教育的认识和看法
我觉得看各个地方的家长的理念吧,都不同。有接触过蒙氏,认可,就很提倡。有些家长就会不认可。蒙特梭利教育还是非常有名的,个人还是非常支持的。
我有接触过蒙氏教育,蒙氏教育属于比较静一点的学习方式,提倡通过让小朋友自己动手教具,从而得到的学习经验。很活跃比较喜欢动的家长希望小朋友静下来学习会喜欢蒙氏教育,希望小朋友能有耐心,提高专注力,在操作蒙氏教具中学会自己解决问题,而且在自己操作时,学会与同伴们互相尊重的交往意识。蒙氏在数学方面是很突出的,教具的设计都非常非常好!有学习过串珠棒的小朋友,对个十百千位的认知接受能力是很棒的。但也有个别家长,某些小朋友会接受很快,学校教授时,就都懂了,没那么耐心听了。但这也可以让小朋友更加自信,看家长怎么来引导小朋友。
5.蒙氏教师在日常工作中应如何自我成长
蒙台梭利教师的成长之路 成为一名真正的蒙台梭利教师,是一条漫长而艰辛的成长之路; 唯有不断的自我学习、反省与鞭策,才能达到自我实现的心灵升华。
与孩子长期相处的蒙台梭利教师都知道,必须研读许多与孩子相关的知识领域,才能了解孩子的成长历程,发展和掌握幼儿的现况,引导着他们的未来。愈深入探究幼儿的发展,就愈能满足幼儿的需求,及时解读他们的所作所为,营造出和谐的教室氛围。
现已是蒙台梭利教师或即将走上蒙台梭利教师岗位的工作者,对自己的蒙台梭利教师成长之路是否感到茫然?要成为一位蒙台梭利教师是一条漫长的成长之路,不管是已在道路上 斩荆披棘行走的人;或是走走停停,如坠浓雾之中的人;甚至行走多年认为已经领悟到蒙台梭利教育精髓的人。每个学习领域都有不同的发展阶段,都有需要突破的学习 瓶颈。
蒙台梭利教师应经常反观自己在蒙台梭利教师的成长过程中,可能遭遇到的困境是什么?甚至当自己遇到障碍而举棋不定时,是否要放弃当初信誓旦旦所追求的理想? 还是寻求外援?或向蒙台梭利教育的资深人士请教解惑?而已经在蒙台梭利教学领域深入多年的资深教师,更要思考自己是否仍在原地踏步?或是能从过去的学习历程 中,将自我体现的经验,作为辅导后来者的资源,让这些对孩子有充满爱意、胸怀理想的教师,有很好的咨询依托。 蒙台梭利教育理论是一门复杂的课程,它赋予教师许多的责任,去支持、滋润和启发孩子的成长。
为了达到此目标,教师需要不断的实践和学习,并认为个人的成长是 永无止境的。一位熟练的蒙台梭利教师能应用许多不同的方法去满足孩子的个别需求,同时也要让儿童之家或幼儿园的管理者及家长一起来关心孩子的问题。
蒙台梭利教师需 要运用很多技巧,遇到不可预料的情况发生时,也会随着需要改变方式。而这些技巧是如何发展出来的?经过什么样的过程,才能使教师具有经验?如何引导和支持 初学者,尤其在他们预备当蒙台梭利教师的期间,需要在不同的领域展现不同的能力。
学习有关“教”与实践“教”是不同的,研究这样的技巧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这个复杂且个别的学习过程是如何产生的?美国芝加哥大学教授布卢姆的分类学,在1984年创造了一个学习模式(见图一),说明每个教师都有不同程度的成长 障碍,而且每个成长阶段都环环相扣,下一个阶段必须建立在上一个阶段中,整理理论以知识为基础,且具有阶段性的学习模式。
这个理论提出了一项惊人的想法 ----学习不是直线性的,而是向上来回移动的过程。皮亚杰曾提出:当一个新资讯产生时,会造成学习的不平衡,接着,调试或同化会接踵而至,新的思想在往 前推进时,我们会回到旧经验做整合后,再产生新的认知。
如同胃部消化食物,产生新的营养素,再供给身体各器官。蒙台梭利教学理论涵盖不同知识领域,也有不 同的层次人,所以每位蒙特梭利教师都有不同阶段的领悟。
第一阶段:知识的获取 刚进入蒙台梭利教学领域的初学者,通常是以灌输性、记忆性的方式记取授课内容,机械化的照单全收。由于处于知识的启蒙期,比较没有实际的教学经验,仅止于知 其然,但不知其所以然的阶段。
这个阶段的教师通常会学习到儿童的身心发展、蒙特梭利教育哲学、教育示范、环境设计、观察记录等知识,他们用心预备,想要去 “教”孩子,以实现想要成为蒙特梭利教师的愿望,但还未能以孩子的角度思考他们想要“学什么?” 第二阶段:理解 理解是比知识更复杂的一个阶段。在这个阶段,每项学习的说明是必须的,如同应用题要经过理解才能做出有效性的回答。
为了溯本求源、研究学问、探讨问题,因 此收集资讯、增加知识是很需要的,也因温故而知新,使得现阶段与前阶段交错在一起。这时期的教师会观察孩子在教室里的状况,去思考“为什么?”而频频寻求 解释之道。
第三阶段:应用 应用是将获得的知识及个人对事物的理解能力,开始应用在工作上。然而所学还只是一种“方法”,固定式的应用先前所理解的模式,称之为“这是我所学习的模式”。
而当应用的过程遇到盲点时,又会回到理解的阶段去寻求突破,如此反反复复的过程,又为下一个阶段学习打基础。 第四阶段:分析 透过分析将观念解析成各个不同的部分,而每个部分的特质,及部分与整体的关联性是什么,都需要经过思考才能架构出一种组织,这种分析能力能让你更明白彼此 间的关系。
蒙特梭利教师从应用所学到考虑孩子的个别需要,必须时时修正方法,有时方法不是上课所学的,而是自己思考出来的。每一年,要依个人能力设计新的 学习活动,不断开发新的领域,但又不脱离蒙特梭利教学领域,这时再进修或咨询贤达者,就变得很重要了。
此时并没有一定的标准,因此会让人无所适从,但当你 度过这个时期,你又会产生新的信心,突破心理障碍,真正看到孩子是什么,会为孩子的个别需求去研究探索,去思考“孩子要什么?”,而不是“我想教什么?” 在这阶段你必须经常阅读与蒙特梭利教育相关的书籍,你会比较满意书中意 思,但不要自得意满,而停止往更高的学习境界前进。 第五阶段:统合 在此阶段,许多。
6.蒙氏教育的利弊
蒙氏教育是教育的第一个目标,也就是首要的目标,是致力于培养人格健全的孩子。
人格健全是全面的,它关系到孩子的身心健康,关系到孩子的各种能力,所以对于孩子的智力、品德、待人处世、社会交往、对自己的控制等等这些方面都是着重要培养的,要培养这样一个人格健全的人、就是完整的人。所以蒙氏教育内容也是非常宽泛的。
我们现在很多人的理解,认为蒙氏教具就是操作那些教具,这种认识只对了一半,因为教具只能是蒙氏教育内容的一部分,他不能承担全部的内容。还有一部分教育的内容,因为要培养那种健全的人格,光靠教具这部分内容不足以完成,还需要有非教具的内容来补充,两者结合起来才是完整的人。
非教育的内容就是不用教具也关系到人格培养的有什麽?要进行健康教育,进行道德、品德教育,进行美感教育,进行社会性教育,还要进行和平教育,还要进行想象力和创造力的培养,刚才说的这些都不是通过教具培养的,它要通过参与很多实践活动,所以把这两者结合起来,才是培养孩子成为人格健全的方式。所以从这点出发,蒙氏教育和我们现在在中国幼儿园中,教育部制定的规定、刚要也好,要幼儿全面的发张是一致的。
当然蒙氏教育中的孩子更具有特色,它的特色点在哪里?从我们的实践经验来看,第一个孩子的独立能力很强,这独立能力表现在他对自己的料理,生活的料理,对环境的关系,对自己的控制都很强;再一个,孩子能够自主自己的学习,就是说你给他一个学习的条件之后,他会知道我该怎么选择,选择了以后就会用它,小的时候是教具,大的时候就是书本,就是资料,他会自己去用,用的过程他能专心,他要取得一个结果,也就是从小培养孩子学会自主学习的能力,这个是蒙氏教育孩子最强的。成功蒙氏教育出来的孩子具备这个能力,这是长远的效果。
再有就是孩子的知识是非常渊博的,因为蒙氏给他提供了社会科学、自然科学这方面很多的知识。孩子的读、写、算的能力准备是好的,因为我们在中国教育中,总是一个教育缺乏他的前期准备,蒙氏不是,书写前的准备要准备很久,才进入孩子的书写能力,所以这个读书算的准备在前期,就是进去正规上小学之前已经做里铺垫了,就是手的铺垫,对文字认识,对认字的认识是用圆形带着字,那么孩子就对字感兴趣,对字的笔顺有了了解,教孩子认字,孩子可以从笔顺走,已经给孩子做了很好的铺垫,他不求数量,但他追求这个准备,预备性的工作的做的很好,所以这些难道不都是为他下一阶段的发展和学习做好准备吗?所以蒙氏教育出来的孩子是这样的。
7.蒙氏教育的利与弊
先说优点:
1. 蒙氏教育的优点数学的思维 并不是说这些孩子特别喜欢算术或算术成绩特别好,而是说孩子对事物的处理方法和思维方法都有数学逻辑性,就象本文开头所提到的佳佳。 2. 蒙氏教育的优点几何的直观能力 通过蒙特梭利的感觉教育,孩子可以发现事物的原心点,把它几等分,正确的掌握其均衡关系。这为孩子轻松学习和理解自然科学打下了坚实基础。
3. 蒙氏教育的优点出色的语言能力 在现今这个电视音像普及的时代,再加上家庭中的孩子成员减少,孩子的语言表达能力在普通下降。然而,接受蒙特梭利教育的孩子可以很明确地表达自己想说的内容,他们总是不慌不忙地找出自己想要用的词语,从容地、不怯懦地把它表达出来。 4. 蒙氏教育的优点作纯熟灵巧,在运动中形成学习能力 在不必动手即可了事的现代文明社会中,孩子的手也变得不够灵巧。但是,蒙特梭利教具给孩子许多机会调节力量的大小及训练使用手指的方法,加上在蒙特梭利学校每天要进行的线上运动,使孩子不但可以自如地运用双手,而且也有极好的身体平衡和协调能力。 更为重要的是,蒙氏教育的优点孩子籍着运动来学习分类、配对、系统化、在时空中定位等经验,在运动中形成学习能力,也形成终生学习的原动力。 5. 蒙氏教育的优点专注而极具耐心 多数成年人都认为要孩子精神集中是件困难的事。但是在儿童期,发育中的肉体能量( 敏感期的力量 )和精神能量(智能和意志力的力量)一致,蒙氏教育的优点只要有能够任其自由持续做活动的环境,他们的注意力可以进入非常深度地集中。这种 “ 集中的全人格 ” 是使人成熟的关键所在。蒙氏教育的优点专注而极具耐心的个人品质对一个人一生有重要的影响。 6. 蒙氏教育的优点坦率并积极探寻,显现出自主的学习态度 蒙特梭利教育中设计了 “ 错误订正 ” 的机会,使孩子们发觉错误时可以重新做起。每一件蒙特梭利教具和学具都有蒙氏教育的优点“ 自我纠错 ” 的特点,蒙氏教育的优点孩子可以用眼睛看或用手摸来辨别是否正确。只有体验过 “ 自我订正 ” 的人才会坦率,而且会自主地学习。眼看着接受过蒙特梭利教育的孩子面对事实的坦率表现,连做父母的都会有被超越的感觉。 蒙氏教育的优点经过“自由选择”“工作”“集中”“正常化”一连串的活动周期后,孩子变得沉静而安全感,蒙氏教育的优点人格得以成熟,呈现在外表的缺点逐渐消失,而潜藏在心灵深处的人性之善,如温柔、爱心、体贴、正义感、自发性的规律、协调性、社会性、忍耐等都会一一如鲜花般绽放。这正是蒙特梭利教育的魅力!
再说缺点:
《童年的秘密》那本书里提到过,蒙氏教育的重点其实并不是那些教具,教具只是配合儿童成长需要而设计的工具,而不是用教具来让儿童成长,是因为蒙氏教育的缺点儿童到了那个发育阶段,这些教具可以提供更好的帮助,蒙氏教育的缺点但是往往很多不太懂得蒙氏的人舍本取末。我想蒙氏的缺点可能还是执行者的素质问题,因为实际操作的人必须深刻理解蒙氏精神,了解到底什么是蒙氏教育的缺点给孩子的爱和自由,清楚明白孩子的每个动作每个行动的内在意义,这样才能更好的执行蒙氏教育,所以我想很多所谓的蒙氏幼儿园可能只是搬了一套教具过去而不是将蒙氏精神真正贯彻在对孩子的点点滴滴中了。
8.蒙氏教育的优势是什么
教育理念和实施方法。
一、以儿童为中心:
反对以成人为本的教学观点,而视儿童为有别于成人的独立个体。
二、不教的教育:
反对以教师为中心的填鸭教学,主张配合良好的学习环境、丰富的教具,让儿童自发主动学习,建构完善的人格。
三、把握儿童的敏感期:
0-6岁的儿童会出现特定的敏感期,若顺着敏感期学习,即可获得最大的学习效果。
四、老师扮演老师的角色:
蒙氏教育是启导员,必须对孩子的心灵世界有深刻的认识与了解,对孩子提供适性、适时的协助与指导。
五、完全人格的培养:
蒙氏教育的最大目标就是透过环境的设计、教具的操作,使孩子一步步建构完善的人格。
六、尊重孩子的成长步调:
根据儿童发展的进程,对有不同特点的儿童因材施教,不主张设置课程表,不搞一刀切的教育
七、混龄教学:
让三岁到六岁的孩子在一起,以个别与小组相结合的形式开展教学活动,可使较小的孩子有不同年龄层的模仿对象,而较大的孩子可以从帮助年幼的儿童中增强自己的知识与能力,并培养爱心和责任心。
八、丰富的教材与教具:
蒙氏教具是孩子工作的材料,孩子透过这些工作,从自我反复操作中建构完善的人格。
九、摒除奖惩制度:
蒙氏教育采取尊重孩子的方式,培养孩子正在萌芽的尊严感。
十、爆发的教学成果:
蒙氏教育新生孩子内在的需求,让孩子适时适性的成长,短期内不易察觉成果,但会在某一时间内爆发的形式彰显出孩子内在的心智发展水平。
9.论述感官教育的目的及个人理解
感官教育在蒙特梭瑞教育体系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并成为她的教育实验的主要部分。在她的著述中,有大量篇幅专门论述感官教育训练、运动训练与智力发展以及感官教育与纪律教育、知识、技能的培养的关系和密切的联系。 她认为感官教育的主要目的是通过训练儿童的注意、比较、观察和判断能力,使儿童的感受性更加敏捷、准确、精练。在蒙特梭瑞看来,学前阶段的儿童各种感觉特别敏感,处在各种感觉的敏感期,在这一时期如过不进行充分的感觉活动,长大以后不仅难以弥补,而且还会使其整个精神发展受到损伤,因此,在幼儿时期进行各种感官教育显得至为重要。同时她认为,感官是心灵的窗户,感官对智力发展具有头等重要性,感觉训练与智力培养密切相关。再者,她还认为,人的智力高低与教育有较大关系,通过感觉教育可以在早期发现某些影响智力发展的感官缺陷,并及时采取措施,使其得到矫治和改善。
蒙特梭瑞的感觉教育包括视觉、触觉、听觉、嗅觉和味觉等感官的训练。 视觉训练在于帮助幼儿提高度量的视知觉,鉴别大小、高低、粗细、长短、形状、颜色及不同的几何形体;触觉练习则是帮助幼儿辨别物体是光滑还是粗糙,辨别温度的冷热,辨别物体的轻重、大小、厚薄;听觉训练是要使幼儿习惯于区分声音的差别,使他们在听声的训练中不仅能够分辨音色、音高,还能培养初步的审美和鉴赏能力;嗅觉和味觉的训练则是注重提高幼儿嗅觉和味觉的灵敏度。蒙特梭瑞希望通过这一系列的感官训练,使幼儿成为更加敏锐的观察者,促进和发展他们一般感受的能力,并且使他们的各种感受处于更令人满意的准备状态,以完成诸如阅读、书写等复杂的动作,也为将来进行数学的学习打下基础。 蒙特梭瑞的感觉教育遵循着一定的原则和方法。她认为,感觉教育的实施应该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并且她提倡幼儿根据自己的能力和需要进行学习,使幼儿在感官训练中通过自己的兴趣去进行自由的选择、独立操作、自我校正,去努力把握自己和环境。所以,在蒙氏的教育教具中都设有专门的错误控制系统,使儿童在操作过程中能按照教具的暗示进行“自我教育”。